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风摇头苦笑,伸出小指与她拉了拉!
自从李世民许下婚约,长乐公主一言一行也大胆了起来,若是以往,这话是决计不会说的!
长乐公主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道:“能不能晚几天向孔先生请辞?”
“嗯?”秦风一脸问号。
“四月初八有场诗文赛,是北方与江南的比试。咱们北方饱经战乱,与江南相比却是稍逊一筹。北地已连败三年了,我希望你能参与,给咱们争回脸面。”这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长乐公主说完,霞飞双颊,将一颗螓首深深的埋了下去,都要陷入胸前的那两团深深的沟壑中了。
秦风看到这种情况,真的好想说,拿开你的头,换我的头来。
秦风无所谓道:“好吧!长乐所求,我有什么理由拒绝的呢。”反正离冠礼还有一段时间,早点晚点离开弘文馆没多大区别。
“你答应了?”长乐公主惊喜的抬起臻首。
秦风含笑点头:“尽力而为吧!”
“这回咱们一定能赢。”长乐公主也松了口气,总算是答应了。
这一幕让秦风瞧在眼底,嘀咕道:“也不知你对我哪来莫名其妙的信心!”
长乐公主听了笑着眯起了眼睛,却不回答,心底却道:“也许这就是信任吧!”
江南文人,以鹿鸣诗社为首。
鹿鸣诗社的成员多是江南出名的人物,他们不是背后有着一定的家世背景,就是地方上的才子。鹿鸣诗社,取自《诗经》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意在向广大才子发出邀请,希望所有的才子都加入到这个鹿鸣诗社中来。
尤其是诗社发起人之一,更是出自江南徐家,拥有江南第一才女之称的徐慧。
徐慧、陆诚、顾云还有一个张庭,正是这鹿鸣诗社的创始人。
陆诚、顾云、张庭的背景很不简单,他们出自江南鼎鼎有名的陆、顾、张家。
江南三世家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的东吴。
三大世家的先祖在历史上都留下了名字的英才、雄才,分别是陆家的陆逊、顾家的顾雍、张家的张昭,同在魏晋南北朝兴起的江南三世家,在江南的影响力完成不弱北方的王、郑、崔、卢、李等五姓七望。只是相对于王、郑、崔、卢、李,他们在官场上的地位却与其身份不相匹配。
听了长乐公主的大致介绍,秦风意味深长的笑了,江南三世家子弟北上挑战,如果没有长辈在背后推波助澜,打死他都不相信。
他们这么大张旗鼓的作为,无非是想要引起李世民的注意,继而在官场上取得与他们相匹配政治地位。
只是,他们能够如意吗?
秦风心下冷笑不已,熟知历史进程的他自己知道门阀世家毁于李世民之手,对自私自利的世家李世民从来没有丝毫好感,现在不动,只是时机尚未成熟而已,一旦北伐成功,最先倒霉的肯定是这些世家。
陆、顾、张三家不明局势,不了解李世民的为人,却自己送上门来,与自投落网又何区别?
“鹿鸣诗社余者不足道,独惧徐慧一人。”长乐公主没有那么多的弯弯道道,只是单纯的从才华上面去分析。
“这么厉害?”
“没错!”
更让秦风惊讶的是徐慧居然以一女子之身居于社长之职,细问之下,才从长乐公主口中知道徐慧这江南第一才女并不是浪得虚名,而是名至实归的。
徐慧如一般女子一样,在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并没有想过给她取名字,只是在五个月的时候,徐惠就开口说话了,父亲徐孝德见她如此早慧就给她取了个名字叫徐慧。徐慧无愧父亲给她取这个名字,四岁时能口诵《论语》、《毛诗》,八岁已善属文。她父亲想看一看她有多少能耐,于是以《离骚》体出题“小山”,徐惠一挥而就,辞云:“仰幽岩而流睇,抚桂枝以凝思,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八岁作诗的徐惠,一跃成为江南著名才女,此后拜在江南大儒张素门下,才华更显于世,最终被人称为江南第一才女。
秦风听了也是暗自咋舌,八岁作诗,这也太牛气冲天了。
“怕了吗?”
“怕倒不至于,只是有些意外罢了。”秦风笑了笑,看来自己的到来,使得一些人一些事提前出场了。
不知不觉间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就到了四月初八。
经过几年的酝酿与有心人的炒作,四月初八已经成了文坛盛会,早早的,名门世家之后,学识丰富的风流雅客蜂拥而来。
对于这样的盛会,李世民采取了放任不管之态度,除了加强守卫之外,还特意开放了曲江池与芙蓉园作为举办地点。
曲江池在唐长安城东南隅,因水流曲折得名,因为风景优美自古以来都是皇家苑圃,在汉武帝时就修有宜春苑、宜春后苑和乐游苑,隋朝扩建长安时。凿地为池,称之为芙蓉池,称苑为芙蓉园。
因为是皇家苑圃,芙蓉园内不得进入。但芙蓉池附近广阔的空间却是整个长安百姓聚集游乐的场所。
而今天,这个例外。
为了表示是天下英才的重视,李世民难得的大方了一回,不仅仅开放了芙蓉池,而且还派遣文坛巨匠孔颖达,政治大佬魏征、萧禹,书法泰斗欧阳询、虞世南、禇遂良等人作为最终的裁判。
当然,芙蓉池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进去的,
要进去是有前提的,条件自然是与文会盛会息息相关。
那就是对对子。
十八学士出联一百幅,由大家进行抢答,答对三条方有入内的资格。
当然,这是针对普通观众。
像秦风这样的权贵子弟及江南的选手,是可以直接通过VIP通道入内的。
不过,秦风的性子又犯了,他谢绝了官方的安排,非要亲自通关。没奈何,有贤到良母潜质的长乐公主只得伴他疯了一把。
一大早,秦风来到了立政殿迎接长乐公主。
为了不丢长乐公主的颜面,秦风也做了精心的打扮。
秦风长得异常俊俏。武艺有所成后,肤色健康而富有光泽,配合那宽肩窄腰长腿,没有半寸多馀脂肪坚实贲起的肌肉、灵活多智的眼睛、高挺笔直的鼻梁,搭配起来更是恰到好处,帅气得无可挑剔,有着让任何女人垂青的条件。
尤其是此时他头戴红缨冠,身穿白色底绣上虎纹武士华服,脚踏黑色武士皮靴,腰间配上一把古朴的宝剑,更显得英伟不凡,惹得立政殿里的宫女媚眼儿乱飘!
长孙皇后笑着从侧门走进了大殿。
秦风上前参拜。
“这里没有外人,你也无需多礼!”长孙皇后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眼睛不住的上下打量的眼前的浊世佳公子,正印了一句古话“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是喜欢!”
“长乐正在屋里打扮,一时半刻,怕是不会好了,先坐下说话吧!”
秦风依言在一旁的席子上跪坐了下来。
长孙皇后说着一些长乐小时候的趣事,秦风在一旁细听着,嘴角露出了些许笑意。
长孙皇后提到了六岁的时候,长乐干的一件趣事。
那是在某一天,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挂着兵部尚书、兵马大元帅、天策上将等职务,那时,天下方定,大唐才开了一个头,诸事繁忙。
李世民可谓日理万机,别说陪子女玩了,回家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常常以书房当做卧房。
一天中午,李世民实在太累,禀退了所有人,趟在床上睡了过去。
长乐公主自小就受到李世民的溺爱,多日见不到自己的父王便跑到了书房找他玩儿。李世民睡得迷迷糊糊的,也没有理会,只是支支吾吾的随便应付了几句。
于是长乐公主来了火,从书桌上拿过毛笔在李世民的脸上画了一只大乌龟。
长乐公主极擅书画,在小的时候也表现出了绘画的天份,那一只乌龟画的是有模有样。
过不多时,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三人求见。
内官上前通报的时候,李世民恰恰背朝着门口没有发现他脸上的乌龟,当他坐起来的时候,内官已经回头去请房、杜、长孙了。
于是,李世民就顶着一张画着乌龟的脸,接见了房、杜、长孙三位大臣。
秦风听了怔了半响,愕然道:“不会吧,公主端庄贤惠,小的时候竟如此调皮?”
“可不是!”长孙皇后掩嘴轻笑了起来:“当时可把陛下气得,手都高举了起来……不过任是没有舍得打下去!”
秦风会心微笑。
就在他们谈话的时候,长乐公主终于姗姗来迟。
秦风听着脚步声,回望过去,咋见之下,不由得呆立当场。
美!
好美!
太美了!
只见长乐公主穿着件白底绡花的衫子,白色百褶裙。
那乌黑的头发,挽了个公主髻,髻上簪着一支珠花的簪子,上面垂着流苏,走动时,流苏就摇摇曳曳的,耀人眼目。可偏偏如此装饰,却难以掩它主人的半分风采,沦落成了衬托鲜花的绿叶。
它的主人有着白白净净的脸庞,柔柔细细的肌肤。双眉修长如画,双眸闪烁如星。小小的鼻梁下有张小小的嘴,嘴唇薄薄的,嘴角微向上弯,带着点儿羞涩的笑意。整个面庞细致清丽,如此脱俗,简直不带一丝一毫人间烟火味。站在那儿,端庄高贵,文静优雅。纯纯的,嫩嫩的,像一朵含苞的出水芙蓉,纤尘不染。
天上仙子也不过如此!
秦风都找不出话来形容了。
长孙皇后摇头笑道:“长乐,母后知你心意,但如此出行,只怕你们难以抵达芙蓉池畔。”
秦风十分赞同道:“公主这模样只要出了皇宫,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定会让一群自诩风流的文人雅士,接连不断的上来问好。最终,明天都到不了芙蓉池。”
长乐公主顿住了脚步,她只想着如何打扮的漂漂亮亮,却忽视了这一点。想要退回去卸妆,但却有些不舍。一个时辰前,她便在铜镜前打扮了起来。用了整整一个时辰,这才打扮好的装束,仅仅只是让秦风看了一眼就将卸去,岂不可惜。
长孙皇后从宽大的袖中拿出了一条面巾,“就知道会有这种情况,母后都准备好了!将它带上,会好许多!”她信步来到长乐公主近前,低声道:“人多的时候带上,人少的时候卸了也无不可。”
长乐公主娇嗔不依,但还是将面巾收了下来,随着秦风一道出去了。
第024章:泰斗界的关注
长乐公主极少出宫游玩,偶尔出宫也是坐在马车中,从未有过信步街头的经历。故而对于一切显得格外好奇,左看右看,芙蓉池还未到,就已经喜笑颜开了。
至天一亮,早已等待许久的百姓们不约而同举家而出,毕竟古代娱乐项目少,难得遇到这样的盛会,大家忙里偷闲的去看热闹也很正常,这也使得长安道道坊街人头涌涌,可谓哈气成云,挥汗如雨。
一路慢行,长安本就人多,所行的目标大多一致,虽然不至于人挤人那么夸张,三五成群一并同行的却比比皆是,纵然有马也快不到哪里去。
瞧着街上一个个打扮的俊俏潇洒的富家子弟以及那些花枝招展的妙龄女子,也不由得笑了笑:都说大唐风气开放,这一回总算是见识到了。
长乐公主哪里想到长安竟然如此热闹,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秦风笑道:“皇家有皇家的过法,百姓也有百姓的过法!皇家讲究排场华丽,而百姓讲究的只有一点……那就是热闹!”
长乐公主自从出了皇宫,走在大街上,脸上的笑容就不曾断过,听秦风这话,也赞同的点着头:“我也一样,虽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但这热闹的情景更好更真实。我从来没有想过,百姓是如此爱热闹。”
“这还不是节日,要是节日那就更热闹了。”
实在太热闹了,街上百姓多达万人,一人一句,便可汇聚成高分贝的杂音。
故而他们彼此说话的时候,都挨的很近,脸颊都几乎靠在了一起。
“不用羡慕,节日来临的时候,我再陪你出游。”秦风也知作为公主,长乐金枝玉叶,或许享受到了别人一辈子也享受不到的荣华富贵,但也失去了许多常人拥有的乐趣。
长乐公主眼中因此言而充满了向往,轻声道:“我喜欢……我等着!”
越接近曲江池,人群越是密集。
好在,李世民有所准备,早早就派出金吾卫前来维持秩序,要不然,绝对会造成人堵人的现象。在金吾卫排成的盾墙前,通往里面的通道口表明自己是参与者后,金吾卫立刻放行。
这时代的中国人民风纯朴,围观的百姓自觉站在规定的区域内,并没出现蹭红毯的现象。
过了这一道关口,就是测试风流雅客、文人学士的地方,能否进入芙蓉池,就看这一次了。
辰时刚到,一个面容朴拙的中年文官登上高台,手中拿着金锣,敲击了三下,一副有话说的模样。
四周渐渐安静下来,都静静的瞧着那中年文官要说什么。
“鄙人是这一关的考核者,卢清……”卢清一报出自己名字,四周顿时传来了哗然之声。
卢清名不经传,但范阳卢氏却是大大的有名,是全天下最有影响力的世家之一。
卢家始祖卢植以儒学显名东汉,肇其基业,三国卢毓位至曹魏司空,其后卢钦、卢珽、卢志、卢谌累居高官,至北魏太武帝时卢玄“首应旌命”,入局朝廷,卢氏成为北方一流高门。北魏定一等大姓'王崔卢李郑,经西魏到北周,再由隋而唐,可谓是源远流长、十分厚重。
经过补脑,秦风对于卢氏的未来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唐初时,李唐政权打击山东士族,范阳卢氏暂时沉寂,直至唐代中期复又崛起,先后有八位范阳卢氏成员官至宰相,进入政事堂议事。在婚姻上,范阳卢氏注重门第婚姻,婚姻圈子大致稳定在清河崔氏、荥阳郑氏、赵郡李氏、陇西李氏几个大族,唐代又增加了太原王氏、博陵崔氏两家,北魏和北齐时期与皇室通婚频繁,而隋唐时期未有与皇室通婚现象。在文化方面,范阳卢氏以儒学传家,尤以卢植一脉为代表。
卢清继续道:“奉圣上之命,卢某在此恭候大家多时,规矩大家皆已知晓,想要进入芙蓉池,至少要猜对三个谜语,或者根据上联,对上三个下联也行,题目一旦展出,谁先抢答谁先进入里面。是对对子,还是谜语在下亦不知晓。”
卢清话音一落,立刻有人高呼起来。
相对于对对子,“猜谜”要简单多了。
猜谜,是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的一种娱乐方式,那时叫“隐语”,到汉魏时才开始称为“谜”,有了猜谜一说,此道也在三国时代盛行于世。
在万众期待中,一个儒士捧着一个绢轴走向台前,第一个题目如对联般的条幅落了下来,出现在大众面前。
只见条幅上写着“雀欢燕喜,叹春风不解离骚。”
“好联!”长乐公主眼眸一亮,也在一旁思索了起来。
“鸿怨鹄悲,惜夏雨常遮三国。”前世,作为东亚事物的主要负责人,秦风对儒学、对这对对子也有相当的功底。
长乐公主眼中一亮,笑道:“联好,对的更好!燕雀喜乐,鸿鹄忧国,三国既指书籍也泛指天下,工整贴切,无愧是,是……!”长乐公主脸色一红,最终没有说什么。
四周众人先是一愣,随即大悟已有人拍手称赞。
就在长乐公主说话的时候,已有一个侍卫送上了一个信物,一切就绪,第二个题目也公布了出来。
只见条幅上写着简单的六个字“宫墙上的战斗!”最后面又有一个提示“猜一个古代一著名战役的名字!”
“赤……”
就在秦风吐出一字的时候,长乐公主突然高举起了手,叫道:“赤壁之战!”
她这一出声,立刻吸引了芙蓉池畔千百人的注意,人人都报以了热烈的目光。
她一身白衣胜雪。黑发如云,眼睛更是柔情似水,外带一股凌然而不可侵犯的庄严。虽然带着面纱,但依然难挡她的绝代风华,反而让人更想知道她面纱下的惊世容颜。
她这一吸引众人的目光,立刻使得周边的女子黯然失色,在她那种特有的光辉下,任何对自己容貌万分自信的女子,都生出了自惭形秽的感觉。
那怕长乐公主没有露出真容,仅仅以那美人儿特有的气质就秒杀了一切对手。
秦风气质不凡,昂然与长乐并肩而立。
他们两人一个俊若潘安宋玉。一个美如西施昭君,任何一人都有着让人嫉妒的相貌,让人嫉妒的气质。若单独站出来,足可让世间男女嫉妒的发狂。
但如今他们站在一起,却是相得益彰,正是天作之合的一对。
四周数百才子、佳人,静静的望着他们,眼中并没有任何的嫉妒,有的只是赞叹:只有她才配得上他,也只有他也配得上她。
“回答正确!”
长乐公主手中也获得了一份信物。
秦风笑道:“行啊,长乐,就这样让你给抢了。”
长乐公主明眸弯成一道好看新月,轻声细语的道:“前段时间偷翻裴松之先生注释的《三国志》,正好看到了赤壁之战。”
秦风奇怪道:“偷翻?看书又没罪,何必偷翻。”
长乐公主轻声道:“父、父亲后让我看四书五经,让我用心学孔孟之道。不过我喜欢看史书,尤其是介绍历史上那些前人事迹的。看他们如何用计如何打仗,可有意思了,比四书五经好看十倍呢。”
秦风会心一笑,在唐朝文臣的地位妥妥比不上武将。也是因为如此才有无数人投笔从戎,留下“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样的名句。
长乐公主作为史上最优秀的公主之一,精通史书也属正常。
交谈的时候,第三个题目公布了出来,让一个青衣书生破解了去。
长乐公主有些懊恼的蹙眉。
秦风见长乐公主如此,便道:“那我们就比比谁猜得多?”
“这,不太好吧!”长乐公主砰然心动,却又有些犹豫,抢了他人的名额,似乎不太地道。
“试试吧!或许咱们答不上也不一定呢。”
而这时,第四题已经挂了出来,是个对联的上联:“士农工商角徴羽。”
“妙!”长乐公主低呼了一声,大为振奋。这是一个奇联,前四字是士农工商为之四业,后面的宫商角微羽为五音,有一个字重复,又有一个字谐音。
此联绝妙,一时间无人对出。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
过了许久,秦风才哈哈一笑道:“我对‘寒热温凉恭俭让’。寒热温凉为人之四觉,温良恭俭让为君子五德,可算工整?”
卢清也想不到秦风竟然这么快就答得出来,笑道:“公子才思敏捷,卢某佩服!”
“马超骑马马上马下看三马卧曹。”
这一联难度也不亚于“士农工商角徴羽”,同样是两段联,以三国的人物配三国的典故,想要做到工整,绝非易事。
秦风自信一笑道:“张飞怒吼吼天吼地听一吼退敌!”
“妙!”
在场诸人细思一遍,无不大赞。
“展翅翱翔,飞鸟归房,娃娃献计,凿壁借光。尾部写有一句一人名!”这是第五个题目。
长乐公主脆声道:“展翅翱翔,张飞!”
话音一落,秦风接话道:“飞鸟归房,关羽!”
长乐公主会心一笑道:“娃娃献计,孙策!”
“凿壁借光,孔明!”秦风接话说道。
这一斗,两人还真玩上了,接下来的几道题目,让他们抢了个干净,别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两人手中的信物越来越多。最为搞笑的是,那些送信物的侍卫竟然不走了,直接呆在两人身边递信物。
芙蓉楼上,孔颖达又是好气又是好笑道:“不能让他们再抢了,要不然,皇上的苦心就白白浪费掉了。”
“孔先生认识这两位才俊?”一个身体瘦弱,须发皆白是一位高龄老人家问道。
孔颖达自得道:“岂止认识,他们还是我弘文学士呢!欧阳兄,少年人是翼公次子秦风,身边女子是长乐公主。”
“他就是秦风啊?”另一人插了过来,这也是一个高龄老者,身着朴实的儒士服,红光满面,站姿如松,显得相当精神。
“此子文字与众不同、别具一格。”另一个相对要小上许多,只有四十余岁的中年人目光放亮的盯着楼下的秦风,那样子就像色中饿鬼一样。
他长得粗眉细眼,一张如驴一样的长脸,不太雅观,配上这副神情,惹人发笑。
这三人是虞世南、欧阳询以及褚遂良。
他们以书法而闻名天下,是书法界里的泰山北斗。
第025章:天作之合
“鉴于两位的出众表现,经各位大人的一致意见,两位已可晋级入内。”
作为主持人,卢清接到幕后大佬们的纸条后,匆匆忙忙的叫了一个暂停,宣布了“评审团”的结果。
数百文人墨客,长长舒了一口气。
这两人太厉害了,给大家的压力太大了,二十道题竟然让两人抢了一干二净,再这么下去,大家干脆回家算了。
卢清续道:“两位才思敏捷,值得赞许,可他们却也间接抢了大家的机会,为表公正原则,诸位大人一致认为两位当罚。”
如此决定一出,顿时引得一片哗然!
“这倒是一件奇事!”秦风有些不知所以:“事先也没有说不可以抢啊?”
长乐公主苦笑道:“玩过头了!”
秦风高声问道:“不知是怎么样的处罚?”
卢清道:“或用诗、或作画……描绘此情此境。”
秦风哈哈一笑,对长乐公主道:“可有兴趣一试?”
“既然来了,岂有退去的道理!”长乐公主书画一绝,也是自视甚高之辈。
“有请两位才俊登台!”
秦风、长乐公主自若一笑,信步走了上去。
“见过卢大人!”
登临高台,两人行礼。
卢清还了一礼,问道:“不知如何称呼两位贤才?”
“秦风!”
“李丽质!”
此际,四周正是沉寂之时,两人站在高处自动报出姓名,顿时,大家都知道了两人的来历。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秦风。”
“长乐公主!”
在场诸人,一个个惊呼了起来。
“臣卢清见过公主。”高台上的人,全部躬身行礼,顿时,也证明了文人雅士们的猜测。
“前不久,陛下下旨将长乐公主许配给翼公次子秦风……”
“嗨,大家好,我是秦风!不好意思,刚才与长乐公主一时兴起,于是斗了起来。耽搁大家宝贵的时间,万望诸位前辈兄长勿怪。”
秦风对着人群行了一礼;夫唱妇随,自然少不了长乐公主的一份子。
“秦公主客气了!”
“公主多礼了!”
……
身份珍贵的秦风、长乐公主在众目睽睽之下行礼道歉,顿时,将大家微有的怨气冲到九霄云外,对这对神仙眷侣好感顿生。
“公主、秦公子,二位不知展现什么绝技?”明白两人身份的卢清,说话都是客客气气的。
不客气不行啊,一个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一个是秦琼次子,他们中的任何一人都不是他敢得罪的人物。
“她作画我题字!”
“他题字我作画!”
两人配合无间,竟心有灵犀,同时说道。
两人默默对视,嘴角间,竟似有笑意。他们固然彼此重视,但还是首次体会到这种水汝交融、心意相通的感觉。
长乐公主来到案几前,深吸了口气,静静凝神,此刻的他全然忘却了身外之事,想着先前那种感觉,随心而画,全然不知手中的笔已经开始在纸上动了起来。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身边突然传来一个声音道“莲花?”
愕然抬头,才见秦风站在他的身侧,欣赏着她作得画。
长乐公主这才发现自己画的是莲花,也才发现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画好了一副超乎想象的作品。
长乐公主多日未成作画,心血来潮之下,作画之际,竟然觉得流畅无比,很多时候似乎手中的笔有自己的意识,自己在行走一般,她所要做的不过就是扶著笔不让它倒下去便行了。
长乐公主想起阎立本所说的一句话来:“作画的最高境界便如佛教所讲的禅定一般,是一种无为之作。起笔以后,心中便忘了画,就如禅定以后便忘了禅定前所想的事一般。这个时候,只是潜意识在引导手中的笔作画,往往能超出自己的正常水平,有惊人之作。”
长乐公主又惊又喜,更不去多想,只凭意识去画,待她的意识回到面前的宣纸上时,才发现,那画已经完成了。
这真的是我所画?是我的水平吗?
长乐公主简直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画出来的,第一次感受到了绘画的禅意,用心去画,凭借本能画出自己想画的东西。
在入禅的那一刹那,她心中想的是秦风与芙蓉池,所以她画的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常人画莲,着重画叶,以荷叶来衬托莲花的美。
而长乐公主这一幅画是例外,她着重画的竟然是淤泥,以水塘里的淤泥来衬托风的灵动、风的变幻无常,那种以实写虚的意境跃然纸上。
画美,意境更美!
面对如此一幅画,除了爱莲说,秦风也实在找不出任何合适的字句有资格写在这幅画上了。
当即提笔,一挥而就。
长乐公主低声念道:“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她念的声音不大,但却清清楚楚的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中。
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在这短短的百字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场的众人皆有一定文学功底,咋听之下,无不惊叹。
长乐公主眼中更是闪过了由衷的佩服,她便是自己也不知自己画的是什么,可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