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周贤婿-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青鸾没有拒绝,伸手接过放好,又叮嘱了李墨一番万事小心以后这才悄然离去。等到青鸾走后,李墨笑眯眯的看着徐觅等人,徐觅被盯得有的头皮发麻,硬着头皮问道:“李公子可有什么吩咐?”

    “徐觅是吧?如今师姐不在,我就说说我的规矩。我不知道你们是出于什么原因要帮师姐这个忙,不过在我手下做事,用白工我可没兴趣,所以你们的待遇问题,还需要跟你们商量商量才能定下来。”

第140章 打虎

    事关自己的身家性命,李墨不得不谨慎。他还没活够呢!人这一辈子最大的悲哀就是人死了,钱没花完,李墨现在有很多钱,虽然不一定非要把钱造完再死,可这么年轻就死,李墨实在是不甘心。

    李墨跟青鸾很熟,但这不代表青鸾放心的人李墨就能放心。谁知道徐觅这伙人会不会见财起意,趁着青鸾不在对自己下黑手。为了以防万一,李墨觉得还是先拿钱收买,最不济也要撑到青鸾回来。

    徐觅知道李墨的身份,拥有蟠龙佩就意味着李墨成为了摘星楼的楼主。想要刺杀李墨,那就势必先过摘星楼这一关。青鸾这次回去,其一是为了查出是谁想要买李墨的命,虽说不出卖顾主的信息是刺客这一行的规矩,但规矩是人立的,只要有心去查,还是能查出一些蛛丝马迹。更何况这次刺杀的对象还是李墨,摘星楼的楼主,严格来说,李墨也算是刺客中的一员,只不过李墨这个当事人此时并不知情而已。而回去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向那些同行宣布李墨的身份,当然不可能是大张旗鼓的宣扬,而是只有限的告诉几家与摘星楼实力相当的刺客行馆。只要这些同行不想要引发刺客这一行的全面战争,大多都会收手不接这一单。而剩下的那些跑单帮的孤魂野鬼,摘星楼还真没放在眼里。

    没人会跟钱过不去!尤其是可以拿的心安理得的钱,那更是不需要有什么犹豫的。刺客也是人,也要穿衣吃饭,面对李墨所给出的佣金,徐觅只是稍微矜持了一下之后就接受了。反正是大当家给的,二当家就算知道也不好多说什么。

    因为担任了联络人的身份,徐觅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了李墨的身边。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虽说李墨已经忘了之前那两个胆大妄为的刺客叫什么,但难保日后还会出现这种为了在绿林道扬名立万而选择铤而走险的亡命徒。

    对于徐觅的出现,鲁达、杜胜等人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毕竟李墨的生死与他们的前途息息相关,只有李墨活得好好地,他们对日后才能有个盼头。

    日子在一天天过去,表面上依然风平浪静,李墨这支队伍按照原定的计划行军,不紧不慢的向着目的地梁山挺进。如往常一样,沿途清缴着那些不识时务的山大王,收获着不菲的钱粮,唯一叫李墨感到有些遗憾的,就是再没遇上像马铭、袁虎这样值得招揽的人。

    这一日,“大军”行至一座山前,李墨习惯性的询问了身边的花逢春一声这座山叫什么。花逢春答曰此山名为无头山,山上并未强人。李墨闻言向山上望去,果然是无头,别的山峰大多都是尖的,而唯独眼前这座山的山顶是平的。

    在从京城出发之前,李墨就对行军路线上所要经过那些山头都做了一一标注,这座无头山的确是座没有收到有什么占山为王的山大王的山。

    “传令全军埋锅造饭,等吃饱了再行赶路。”李墨眼看天近正午,对花逢春吩咐道。花逢春也没反对,当即便亲兵前去传令,自己则拿着弓箭准备进林。军中不比在家,吃的伙食虽然不次,但也有腻味的时候,而李墨也没有搞什么特殊化,想要换换口就指望着花逢春的箭术。

    见花逢春准备进林,李墨连忙下马也跟了过去,军中有杜胜、袁虎照料,也出不了什么大事,至于鲁达、马铭这两个一看书就头疼的主,见李墨要进林打猎,也连忙赶了过来。自打发现有人想要悬赏李墨以后,李墨手底下这五个人就分了工,杜胜负责前军,袁虎负责后军,剩下的三人则寸步不离的跟着李墨。李墨也知道他们是出于好心,倒也没有阻止。见鲁达、马铭跟过来,也不废话,招了招手示意二人跟自己一起跟着花逢春进林。

    此时不像后世,想看野生动物要么去人迹罕至的山林,要么就只有去动物园。可这个时候想看野生动物却很方便……也很危险。毕竟野生动物不单单只有食草的,尤其是像虎、狼这类对人有着极大威胁的动物,要让手无寸铁的人碰上,那人肯定要吃亏,甚至会丢掉性命。

    花逢春的箭术果然要得,不过一会的工夫,他就已经有了三只野鸡两只肥兔的收获,李墨看有这些东西也差不多了,便打算招呼其他三人回去。可还没等他开口,身边的马铭忽然一推李墨,急声叫道:“快上树。”

    李墨不是不通武艺的文弱书生,见马铭开口就知道肯定是他发现了什么,当即便上了身边最近的一棵大树,这才低头往树下看。而此时的花逢春、马铭、鲁达三人已经聚拢在一处,各自负责一面,警惕的盯着附近的草丛。

    李墨放眼望去,果然应了那句话,站得高看得远,站在平地上没发现,可待在树上一看,就看到在附近的草丛中卧着三只老虎。

    “上树,不要硬拼!”李墨急声叫道。

    树下的马铭、鲁达、花逢春一听李墨招呼,立刻意识到情况恐怕比他们想象的还要遭,当即也不迟疑,纷纷上树。鲁达身宽体胖,首先上树,马铭在下面托,李墨在上面拽,花逢春持弓一旁警戒,好不容易等鲁达爬上了树,马铭正要爬树,埋伏在草丛中的三头恶虎已经察觉到了不妙,一声虎吼就冲了出来。

    马铭见上树已经来不及了,当即持刀在手,背靠大树,急声对花逢春叫道:“你先上。”

    花逢春箭术不俗,但肉搏能力却差强人意,但知道一旦叫这些恶虎近身自己凶多吉少,也不跟马铭客套,当即就往树上爬。而此时见马铭势单力孤,原本已经上树的鲁达怒吼一声,又从树上跳了下去,手里拿着戒刀与马铭背对而立。李墨也不耽搁,在鲁达跳下树的同时,也放出了随身的响箭,招呼营地的杜胜、袁虎派人前来支援。

    不是说老虎都是单独行动的吗?怎么这里却是集体出动?

    三声响箭,正在营地等候李墨等人回来的杜胜、袁虎对视一眼,杜胜立刻说道:“你留下,我带人过去。”

    “多带点人,多加小心。”

    杜胜点点头,也不客套,当即点了四十人手持器械就向着响箭发出的地点赶了过去。

    三头恶虎皆是成年虎,听到李墨发出响箭,知道这人恐怕是在求援,当即也不迟疑,纷纷发出虎吼就冲树下的马铭与鲁达扑了过去。马铭、鲁达不愧是猛将,见三头恶虎扑来,沉着冷静,就在这时,树上花逢春发威,一箭射翻了一头恶虎、而原本正在齐头并进的三头恶虎一见同伴倒地,俱是一愣。也就是这么一愣神的工夫,蓄势待发的马铭与鲁达动了,几乎同时发出一声狂吼,举刀就奔各自面对的恶虎砍了过去。

    鲁达出家人,下手稍微慢了点,心里想着将这恶虎惊走便可,而马铭则没有那份慈悲,势大力沉,志在必得的一刀直接将自己面对的那头恶虎的脑袋一劈两半。而被鲁达一刀劈伤的恶虎所受的伤虽不致命,但也血流满面,扭头就跑。只不过没跑出数米,就被树上的花逢春一箭射中的后腿,摔倒在地。马铭几步赶上,一刀了账。

    等到杜胜带着人急匆匆赶到的时候,李墨这边的战斗已经结束,四人正在商量着如何把这次的猎物给运回去。

    “虎鞭留给我,回头我可以去送人。”李墨笑眯眯的对鲁达等人说道。

    “我还想尝尝呢。”马铭在一旁小声嘀咕道。

    “……小马,你不会是不行了吧?”李墨闻言笑问马铭道。

    但凡是男人,无论大小都对自己那方面的能力很在意。一听李墨的问话,马铭当即就急了,也顾不得李墨如今是他的恩主,梗着脖子叫道:“谁说的?我行得很。”

    “是吗?老话说吃啥补啥,你既然行得很,还补什么?再说了,就算给你补了,你上哪泄去呀?咱们这伙人里可都是大老爷们。”

    “呃……我刚才就是随口说说。”马铭知道说不过李墨,干脆挂起了免战牌。

    李墨只是说笑几句,倒不是想要给马铭难堪,见他不应战,便没有再提这事,见杜胜等人过来,这才解释了一番自己方才为何要放响箭。

    “没事就好。”杜胜倒不觉得李墨方才放响箭是在小题大作。三头恶虎呀,要不是马铭首先发现不对让李墨上山,一旦叫这三头恶虎突然发动袭击,那势必会有人出现死伤。现在这样挺好,虽说是白跑一趟……

    “你们来得正好,我们正商量是回去叫你们来帮忙还是自己把猎物抬回去呢。”李墨笑着对杜胜说道。

    三头恶虎都是成年户,一头少说三四百斤,三头那就是一千多斤,除了虎鞭虎骨等具有药用价值的零碎李墨留下,剩下的虎肉足够全军改善一次伙食。三张虎皮,李墨留了一张,没办法,谁叫马铭下手那么狠,剥下来的虎皮当然是越完整越有价值。

    全军兴高采烈,毕竟虎肉不是平常能够吃到的,要不是大将出马,这些小兵想要吃虎肉,保不齐反倒被老虎给吃了。

    李墨是个贪嘴的,虽然在军中他不搞什么特殊化,但负责军中伙食的火头军却是比其他火头军要强得多,毕竟在跟李墨来军中之前,人家也是酒楼里的大厨。有大厨的手艺,再加上配料准备齐全,全军上下这回算是饱了一回口福。

    众人正吃的兴高采烈,徐觅急匆匆的赶了过来,一见徐觅脸上的神色,李墨心中暗道恐怕他送来的是什么坏消息。

    “徐觅,尝尝这个,这可是虎肉。”李墨笑着招呼徐觅道。

    徐觅接过虎肉却没吃,放到一边对李墨附耳说道:“公子,方便弟兄们传回消息,说是在前方十余里外有大群手持器械的人员出现。”

    “强人?”李墨皱眉问道。

    “看那些人的穿着不太像,反倒像是附近的猎户,不过那些人似乎太多了些,粗略一数竟然近两百人。”

    “你估计他们什么时候会到?”

    “应该不用一个时辰。”

    “唔……先吃饭吧,有什么事先吃饱了再说。”李墨招呼了徐觅一声,随即将杜胜叫到近前,低声吩咐了几句。就见杜胜点点头,放下碗筷便集合他的骑兵队伍,向着徐觅来时的方向疾驰而去。

    看到杜胜率人离开,徐觅心里暗送口气,大周的骑兵虽然比不上北地的骑兵,但对付对付大周的猎户还是没问题的。

    放下心头事的徐觅大快朵颐,而李墨却对徐觅所说的那伙“猎户”感到好奇。将近两百人呀,这是打算聚众作乱还是准备占山为王?

    ……

    没让李墨瞎猜多久,之前随着杜胜离开营地的一名骑兵快马赶了回来。

    “禀大人,杜校尉命小的来回报大人,那些猎户聚众是为了除掉这座无头山里出没的三只大虫,并不是冲我们而来。”

    “三只大虫?大虫即老虎,还三只……不会就是已经入了自己这帮人肚子的这三只吧?”李墨闻言心里暗自嘀咕。

    “杜校尉现在何处?”李墨问道。

    “杜校尉已经带领弟兄们在回来的路上,怕大人担心特命小的赶回来禀报一声。”

    “嗯,你归队吧。”李墨吩咐一声。

    打发走了来报信的兵丁,李墨把事情对鲁达等人说了一遍,马铭笑着说道:“三头畜生就值得这么多人兴师动众?”

    “兄弟,那些猎户又怎么能跟你比。”袁虎在旁笑道。

    “呵呵……兄长说的也是。”

    又是虚惊一场,李墨见不是什么大事,便没有集合队伍,该干嘛干嘛,收拾了一下之后便让兵丁就地休息,等杜胜带人归队以后就继续出发。可等了好一会,以骑兵的脚程早就应该回营,但却始终没见到杜胜等人的人影。

第141章 收人

    万幸有徐觅这样身手了得的刺客在,李墨在发现杜胜久不归营以后,便让徐觅带人去看看究竟出了什么事,同时也让鲁达等人整装待发,好应付随时可能会出现的突发状况。

    找来之前回来报信的那个骑兵,让他领路,李墨带着鲁达等人一路向着杜胜所在的地点移动过去。半路上遇见了回来报信的徐觅,从他嘴里知道了杜胜久不归营的原因。

    无头山的这三只大虫在这一带活动已经有段日子了,经常袭击过往行人,哪怕是行人聚众而行,它们也该埋伏在路边草丛中发动袭击。当地县令自打无头山出了这三只害虫就寝食难安,命人找来当地猎户要求他们除去此害。为此更是不惜许诺猎户重赏。

    为了县令大人的重赏,也为了自己这帮以猎为生的人日后进山不必提心吊胆,被县令找来的猎户发动关系,把附近周边县城的猎户都给召集了起来,相约等除了那三只大虫以后赏金平分。

    这一串联,就串联出了近二百人。可叫这些猎户不能接受的是,他们呼朋引伴的想要上山除害,半路上却被告知害已经被除了。民谚有云,民不与官斗。猎户中有那老成的,胆小的见害已经除了,便相继回转。而有些猎户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又或者是气愤官军这次来得太巧,有那愣头青就没憋住,开口抱怨了杜胜等人几句。

    杜胜虽然不会跟这些猎户斤斤计较,但他也不是个愿意被人平白指责的性子。见愣头青抱怨,便说对方若能在他手上走上五十回合,那他就有银两相赠。要不怎么说是愣头青呢,杜胜这么一说,还真就有两个猎户应战了。

    那两个猎户年纪与杜胜相仿,而手上的功夫也是要得,跟杜胜相斗了百十合,依然还未分出胜负。杜胜见猎心喜,有意招揽,便一面谎称派人回去拿钱,一面又跟那两个被他看上眼的猎户切磋了起来。

    李墨听完徐觅的讲述,眉头不由皱成了一个川字,杜胜的心意李墨懂。百骑肯定不是他杜胜的人生目标,可未经他同意就招人,这可有点犯了他的忌讳。别鬼扯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五百人还想要令出两门……他这是想造反呐。

    不过不满归不满,要警告杜胜也不是现在,终归是自己看好的一员将才,这点面子要帮他兜着。

    当李墨带着人赶到之时,就见杜胜正跟那对猎户不知道在进行第几次切磋。被安排担任杜胜副手的呼延通一见李墨来了,连忙上前小声对李墨讲了一遍事情的经过,比起徐觅所说更加详细。

    李墨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知道。呼延通见李墨沉默不语,忍不住小声对李墨说道:“大人,杜头这次虽然有些孟浪,但本心还是好的。大人一向坚持走精兵路线,小的见这两个本事不凡,就做一猎户可惜了。”

    李墨闻言有些意外的看了呼延通一眼,诧异的问道:“你服了?”

    要说起呼延通,那也是将门之后,大周开国猛将呼延赞就是其祖上。而他本人入禁军,说白了也就是镀金,他的前程呼延家早就有所安排。只不过呼延通此时正是处于叛逆期的年纪,对家族的安排不屑一顾,非要凭自己的本事打出一片天。对于家族的劝说,他还振振有词,当初祖上呼延赞在归顺大周开国皇帝之前也就只是一平民百姓,作为要达到强爷胜祖目标的呼延通,自然要靠自己。

    呼延家见呼延通固执,也有心叫他吃点苦头,就把原本用来支持他的家族资源放到了另一个家族成员的身上,至于呼延通,不叫他吃点苦,他就不知道天高地厚。

    这次呼延通被李墨选中,呼延家倒是没有什么表示,而呼延通自己也争气,很快就从李墨培养的那五十个什长之中脱颖而出。不过等到杜胜被李墨任命为百骑长的时候,呼延通却是有点不服气。

    如今听到李墨忽然这么一问,呼延通的脸色微微一红,讪讪的答道:“不服归不服,公道话还是要说的。”

    “呵呵,好,看在你的面上,这次就不跟这个杜胜计较。呼延通,依你之见,这两个猎户当收?”

    “雪中送炭强过锦上添花。”

    听到呼延通这么说,李墨这才注意到与杜胜交手的那两个猎户的确日子过得不怎么好。身上所穿虽没有光腚,但那补丁……跟乞丐装倒也没多大区别。人穷志短,难怪近两百猎户就他们两个敢应杜胜的提议,恐怕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他们也不会铤而走险。

    “鲁达,袁虎,去分开他们。”心里已经有了主意的李墨吩咐在旁观战的鲁达、袁虎一声。鲁达、袁虎没有迟疑,当即手持兵刃上前,分开了杜胜与那两个猎户。

    “见过大人。”杜胜一见李墨,连忙抱拳行礼。

    “嗯,你们三人一共斗了多少回合?”李墨点头问道。

    “呃……不下五百合。”

    “那你当初许诺挡你五十合给多少银两来着?”

    “呃……百两纹银。”

    “去,取一千两纹银来。”李墨吩咐身边的亲兵道。

    “这位大人,要不了那么多。”猎户中的一个小声对李墨说道。

    李墨闻言笑了笑,“做人当以信为本,杜胜既是我的手下,我又怎能叫他失信于人。你二人是哪里的猎户?”

    “回大人的话,我与弟弟是附近登来县人,父母早亡,就兄弟俩相依为命。”

    “可否告知我名姓?”

    “小的名叫孙大宝,弟弟名叫孙小宝。”

    趁着李墨与孙家兄弟说话的空档,自有亲兵从账房那里支取了一千两纹银走了过来。李墨见孙家兄弟相接又不敢接的样子,笑着说道:“收下吧,这是你们应得的。”

    “……多谢大人赠银。”孙大宝犹豫了片刻,咬牙接过银盘对李墨道谢道。

    “有了这些银两傍身,日后换个营生,不要再靠打猎为生了。”李墨笑着叮嘱了孙大宝一句,随后便示意他们兄弟可以走了。

    孙大宝千恩万谢的带着孙小宝往来路退去,杜胜虽见李墨闭口不提招揽的意思,但他此时也不敢开口,毕竟他当初许诺是百两纹银,可李墨却直接拿出了千两纹银,这时候他可不敢坏了李墨的计划。

    孙家兄弟走出了五十余步,就见孙小宝虽然跟哥哥起了争执,一把将那个装着银两的木盘打翻,拖着哥哥又跑了李墨的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抬头望着李墨问道:“这位大人,我兄弟不要金银,只想问一句,大人可能收下我兄弟二人?”

    “唔?为何想要投军?”李墨皱眉问道。

    “大人不知,虽得大人千两纹银相赠,但等我兄弟二人回家以后,真正能落到手里的恐怕连百两都没有。”

    “这是为何?以你兄弟俩的本事,难道还有人敢打劫你们?”

    “二弟,莫说了。”孙大宝在一旁劝弟弟道。

    “凭甚不说?哥哥哎,总不成让我兄弟俩给人做一辈子牛马吧?”孙小宝气愤的一把甩开哥哥的手,对李墨说道:“大人,我兄弟父母早亡,万幸得一游方的道人收养,不仅将我兄弟抚养成人,更教了我们一些本领。后来游方道人走了,哥哥也娶了一门亲,可嫂嫂没过门一个月就身染怪病死了,嫂嫂的娘家人非说是我哥哥害死的嫂嫂,天可怜见,我兄弟二人安分守己,虽然贫寒但也从来没有动过谋财害命的念头。可当地的县令却也认准了是我哥哥害死了嫂嫂,为了私了,我兄弟二人只得认下嫂嫂娘家索要的赔偿,每日里起早贪黑的进山打猎,可……”

    “二弟!不要说了。”孙大宝捂住了弟弟的嘴,一脸哀求的说道。孙小宝嘴巴被捂住,又见哥哥流露出从来没有见过的哀求之色,只能心里哀叹一声,不再作声。

    “那你的意思是说,我给你们兄弟俩的这一千两纹银也不够还债?”

    “要是能还清,我又何必再来烦劳大人。不够啊,也不知我们兄弟俩欠的是什么阎王债,就是利钱也没有那样利滚利的高。这千两纹银虽然不少,但也无法还清那笔债。”

    “那你们不会告官吗?”呼延通忍不住出声问道。

    “告官?这位大哥,我嫂嫂那娘家早就把那县官喂饱,他又哪里会为我兄弟俩说话。”孙小宝气苦的答道。

    “那你的意思是什么?指望我为你们主持公道?”李墨伸手一拦还想要发问的呼延通,看着孙小宝问道。

    “小的当然不敢有此想法,只是想要问问大人身边是否还缺人,我兄弟二人想要投军。”

    “投军?……给我一个你们选择我的理由。”

    “就是那一千两纹银,还有那一番叮嘱,小的认定大人不是坏人。”

    “呵呵……好,收下你们了。看你们现在这样估计也没什么好收拾的,袁虎。”

    “末将在。”袁虎上前抱拳应道。

    “你带上三千两纹银陪这兄弟俩回去,找他们的债主问清楚到底欠款多少,一并还清。同时给那个县令带句话,就说这兄弟俩被我军征收了。若是有剩余的银两,给他们兄弟俩置办些随身物品。我李墨的手下,可不能打扮的跟个叫花子一样。”

    “末将遵命。”袁虎大声领命,带着孙家兄弟去账房那里领钱。

    杜胜在一旁看了忍不住嘀咕道:“大人,这二人是我先看中的。”

    “怎么?骑将做腻了,想要继续做步将?”李墨斜了杜胜一眼问道。

    看玩笑,骑将可比步将要来的风光,杜胜连忙摇头。李墨见状把脸一板,沉声喝道:“方才当着孙家兄弟的面我不想给你难堪,可你就连一点自觉都没有吗?”

    杜胜脸色一滞,讪讪的说道:“末将知罪。”

    “知罪?既然知罪,那就好办了。二十军棍,让你长点记性。记住,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句话不是你等私自行事的免罪牌,不光是杜胜,你等也给我记清楚了。”

    “我等记住了。”

    ……

    二十军棍落在屁股上,马是不能骑了,好在李墨军中有马车,杜胜这个伤病号倒不用带伤赶路。趁着李墨去了前军,鲁达拿着金疮药来看杜胜,关心的问道:“兄弟,没事吧?”

    “没事,二十军棍而已。”

    “兄弟,我不是说这个,大人打你军棍,你心里……”

    “鲁大哥放心,小弟没有那么小心眼,而且这次是我有错在先,大人打我军棍也是正常。”

    “……你能这么想最好。”

    “……鲁大哥,我不是在说反话,我的确没有在心里对大人有一丝一毫的怨恨。这次事情说大不大,但说小却也不小。大人打我应该,毕竟私自行事是为兵家大忌。此时我等还在国内,但等有一日出征在外,在战场上擅自行动,那带来的后果可能就不是一顿军棍那么简单,甚至有可能会连累全军。”

    “……兄弟,你是不是想多了?”鲁达小心翼翼的问道,有些怀疑杜胜是不是被打傻了,可没打他脑袋呀。

    “鲁大哥,大人当初在京城给那五十名什长上课时所讲的话你是不是全忘了?”

    “呃……”鲁达被问得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

    “小弟没忘,其中一句‘军人当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一句更是叫小弟记忆犹新。说实话,自从小弟做了骑将以后,这些日子的确有点飘飘然了,大人的这顿军棍打得好,至少让我又想起了那句话。”

    见杜胜神色不似作伪,鲁达心里这才暗松一口气,他是真怕杜胜因为这事跟李墨生了嫌隙,那样自己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兄弟,你说大人将来到底会走到哪一步?”心事去了的鲁达一脸轻松的问杜胜道。鲁达就是随口一问,杜胜听了却是认真的想了想,这才答道:“大人日后会如何我也不猜不到,不过我知道跟着大人这一路走下去,将来我肯定不会后悔白活这一场。”

第142章 李墨的大计划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李墨手头上就五百人,可他还是将其中的四百人分给了鲁达、杜胜、袁虎、马铭四人分别统领一百人,剩下的一百人则留做自己的亲军,由呼延通统领,至于孙大宝跟孙小宝这两个猎户出身的兄弟俩则成了李墨的亲兵。

    到了现在,李墨这伙人也算是在绿林道里有了一些名头。有四猛将在,沿途所遇的山头不是交“保护费”就是被灭,想不引人注意也难。就这样一行人来到了目的地,梁山。

    此梁山非彼梁山,还是那八百里水泊,但岛上却没有占山为王的山大王。李墨等人凶名在外,原本岛上倒是有些散匪,但在李墨的队伍临近的时候,这些人已经望风而逃。

    “大人,你迟迟不招兵,不会就是给水军留的吧?”杜胜望着起伏不定的水面,忽然问李墨道。

    李墨闻言笑了,“算你聪明。”

    大周军步军最强,其次马军,最不济,或者说最不引人重视的就是水军。严格来说,大周就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水军。前两者的强弱不是大周掌权者有什么特殊的偏好,而是受条件所限。

    自燕云十六州被契丹人所占以后,大周境内就没有了优良的养马场,虽然大周也特意圈地养马,但所养出来的战马却无法与北地骑兵所使用的战马相提并论。欺负欺负缺马的南方还可以,可一旦对上北地的铁骑,高下立判。而契丹人与西夏人在跟大周打交道的过程中也学精了,贩卖给大周的良马无一不是骟马,想要得到血统优良的战马,除了走私之外别无他径,可仅仅依靠走私那点战马对大周军队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大周迫切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养马地,这也是为什么大周频频对西夏发动攻击的根本原因之一。与大周相比,西夏就是要饭花子,可这个要饭花子却偏偏捧着个金饭碗还不肯撒手,要不是契丹人这些人总是拉偏架,西夏早就亡国了。也正是契丹人的从中阻挠,西夏还在苟延残喘着,大周依然没有一个优良的养马地。

    因为缺乏强力的骑兵,大周对待契丹只能以守代攻,这些年很是憋屈。而李墨则是看中了大周军队的这一软肋,有意在战马这一点上做些文章。利国利民的同时还能发点小财,何乐而不为呢。

    耽罗岛,也就是后世的济州岛,位于朝鲜半岛正南,与朝鲜全罗道隔海相望。在李墨的记忆里,即便是在自己那个时代的元朝,在一统天下以后也没有放弃耽罗岛上的养马地,可想而知那里的养马地有多优秀。而且耽罗岛有个其他养马地无法比拟的地理优势,四面环海,只要水军足够强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