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周贤婿-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何元庆这么一喝问,耶律雅里才猛然想起了丰州军中有条不成文的规矩,在面见李墨的时候不许带刀。
“忘了,忘了,事情太多。”耶律雅里讪讪一笑,边解释边将随身佩刀解下交给了何庆元带来的亲兵。见耶律雅里都主动交了刀,剩余的人也不敢抱怨,纷纷交出了刀。何元庆见状这才放过了眼前这些人。
见李墨那边似乎还没有谈完,耶律雅里并没有马上凑过去,而是凑到何元庆的身边问道:“何将军,咱们丰州军真的打胜了?”
“那还有假?完颜宗弼已经逃了,可惜他没有直接逃回这里,只能便宜那个孙安了。”何元庆有些遗憾的说道。
“那,那个金人又是怎么回事?”耶律雅里又问道。
“完颜宗弼不是跑了吗?他留在大同府外的那支金兵就没人管了,现在被我们给堵住了退路,所以派来了使者,我估计是来投降的。对了,你们不在大同府里待着,跑这来做什么?”何元庆纳闷的问道。
“这不是咱们大获全胜了嘛,我们当然要过来见见大人。哎,跟咱们说说到底是打赢的?”耶律雅里笑着说道。
“哦……要说起这个呀……”
还没等何元庆跟耶律雅里等人摆起龙门阵,李墨那边已经说完了。就见金人使者向李墨大礼参拜,看样子明显是接受了李墨的条件。不接受也不成,完颜宗弼留在大同府外的这支金兵实际上只是金兵里的炮灰,也就是一帮汉人。只不过他们身上穿上了只有女直人才能穿戴的一套重甲,留在城外吓唬大同府的人。
可完颜宗弼战败,这帮汉人的处境就尴尬了,想跑又没有马,一旦叫大同府觉察出不对,那两条腿哪里跑得过四条腿。而且更主要的是现在完颜宗弼不知去向,即便他们真的顺利逃了回去,万一完颜宗弼有个什么好歹,那不光他们自己,就是他们的家眷都会受到牵连。因为投了金人,为金人作战,这些汉人的家眷才免了沦为奴隶的下场,在金国只是赤贫之家。可一旦他们回去被视作逃兵处理,那他们的家人……
也正是因为这个顾虑,这些汉人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有心想跑又不敢跑,只能留在营寨中期待着完颜宗弼能够得胜归来,可没想到,完颜宗弼没等来,等来的只有李墨的丰州军。
第244章 各忙各的
急忙忙如丧家之犬,心慌慌似漏网之鱼。完颜宗弼负伤而逃,一路不辨方向,等到终于稍感安全停下的时候,身边只剩下数十亲信,后来一路收拢,总算是又聚拢了三百余骑。可就这么点人,想起当初领兵四万出征,意气风发之时所发出的豪言壮语,完颜宗弼不由悲从心来,两行热泪忍不住夺眶而出。
可眼下又实在不是完颜宗弼伤心难过的时候,随着大军溃败,他当前的处境极为危险,继续留在西京道极有可能性命难保。那些在自己出兵时望风而降的沿途城寨,此时肯定已经换了一副嘴脸,自己若是将希望放在这些墙头草的身上,十有八九是真的瞎了眼。
点齐身边的三百余亲随,完颜宗弼并没有慌不择路,而是找了一个隐蔽处潜伏起来,同时派人四处打探消息,首先就是弄清楚此时自己人在哪里?当时负伤而逃,慌不择路,只知道尽快逃离战场,等到终于停下了以后,完颜宗弼发现自己迷路了,压根就不知道自己此时身处何处。
现在已经不是当初大军环绕的时候了,自己人在西京道腹地,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人抓住,完颜宗弼可不想做战俘。身为完颜阿骨打的四子,那份荣耀不容被玷污,若是真的要沦为战俘,完颜宗弼宁可自杀殉国。
与丰州军交战的地点是在奉义一带,可等完颜宗弼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以后,完颜宗弼才知道自己逃跑的时候跑错了方向,没有往东跑,而是一直往南,在继续往南就能跑到桑干河边了。
弄清楚了自己现在人在何处,完颜宗弼知道,自己的回家之路充满了艰辛与漫长。但让他回头往东他又不敢,以丰州军的强横,他是不可能轻易放弃搜索自己下落的。可不想办法返回金国,以自己目前的力量,压根就不可能再起什么大的作用。
“我们往南,等到了桑干河以后,顺流而下,避过丰州军的耳目,等到了顺圣以后向北去怀安,只要到了那里,我们就算是安全了。”完颜宗弼看着手中简陋的地图,对身边的亲随说道。
亲随能反对吗?当然是不能。完颜宗弼就是再落魄都是他们的主子,既然主子已经做出了决定,亲随们自然唯有听从。更何况完颜宗弼的决定对亲随们来讲也是好事,他们就怕完颜宗弼一时犯浑要回头去跟丰州军拼命,那样他们就真的没有任何生路了。而现在完颜宗弼头脑还算清醒,知道不去主动招惹丰州军,亲随们的心里都是暗松一口大气。
目标明确了,在吃了一点就近找到的食物补充了一下体力之后,完颜宗弼带着三百余亲随上路了。完颜宗弼不知道,随着他的战败,那些之前向他开城献降的城主此时已经私下里不知道问候了他多少遍直系女性亲属。
那些人之所以之前会投降,那是因为他们认为辽国气数已尽,他们需要为自己寻找新的主子。可没想到新投的这个主子看上去挺靠谱,结果却是个银样蜡枪头,他是落荒而逃了,而他们却不可能扔下一切逃命。而且他们的根基是在地方,离开的老巢那就是无根的飘萍,即便是去了金国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可继续留在当地,那就必须要有重新获得旧主原谅的礼物。什么样的礼物最贵重?自然就是那个新主完颜宗弼。相比起丰州军对完颜宗弼的搜寻力度,反倒是这些墙头草对完颜宗弼搜捕的更加用心。
如何处置这些墙头草?李墨将这个决定交给了大同府的耶律雅里。有多大饭量用多大碗,李墨很清楚蛇吞象的后果是什么,所以他并没有好高骛远,在奉义一带击败了完颜宗弼的主力以后,他便有回军返回德州的打算。
可耶律雅里等人却不愿就这么放李墨带着丰州军离开。就如同落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丰州军的战力已经得到了大同府那帮豪强的认可,也清楚想要保住自家的那点家当,唯有紧抱李墨的大腿。可问题是,人家李墨愿不愿意让他们抱腿呢?
李墨当然是不愿意要这帮私心过重的人,但又不好把这些人全都推到自己的对面去。在征求了耶律雅里的意见之后,李墨给了这些人一个选择。眼下金兵大败,李墨的丰州军需要休整,可收复失地这件事又迫在眉睫,总不能等正在中京道的金国得知此事以后又派兵过来,再来一次长驱直入吧。
想要站过来可以,那就需要出血,收复失地就是投名状,只要这些人可以收复被完颜宗弼夺去的失地,那李墨就可以接纳大同府的那些豪强。当然李墨也不是让人家白出力,但凡是缴获,除了少量归丰州所有外,其余的都有这些出兵的豪强自己分配。
一支以耶律雅里为主帅的联合军就这么出现了,为了能够多占一点好处,也为了能叫李墨高看一眼,众豪强这回没有藏着掖着,纷纷自家的私兵加入了联军。东拼西凑出了三万余人马,浩浩荡荡的顺着完颜宗弼入侵时的路线又杀了回去。
与完颜宗弼来时不同,那些之前开城献降的城主这回倒是抵抗的挺激烈。完颜宗弼来时只要投降就能保住权势地位,可这回耶律雅里来了,再想要投降可就不容易了。耶律雅里虽然对辽国中兴已经不再抱多大的希望,已经将契丹人日后的生存摆在了第一位,但对于这些辽国的叛逆,他是丝毫没有怜悯之情。
金兵势大就投降,那下回金兵再来是不是又要开城献降?既然以后还会投降,那留你何用?在金钱的刺激下,联合军作战很卖力。打不过金兵,还收拾不了几个据城自守的土财主吗?更何况李墨也没有叫他们只凭自己的力量攻城拔寨,特意派出了虎将卞祥与高宠作为耶律雅里的副手,专啃沿途遇上的硬骨头。
当然在联合军眼中的硬骨头,对卞祥跟高宠来讲也就是豆腐渣。辽人不善守城,出城作战有高宠对付,而攻城则是卞祥上。卞祥上阵也不是傻乎乎的扛着云梯去爬墙头,李墨专门将神机营调到卞祥的军中听用,数百架投石车往往只要在城外一摆,城中的士气就减少一半,等到万石齐发,城头上就基本没多少站着的人,而这时卞祥再带着身负重甲的步兵往城上一冲,基本上城头就被一股而下。
连跟金兵作战的勇气都没有,又能有多少跟打败了金兵的丰州军交手的勇气。一座座城池被收复,联合军里的人都是发了财的。耶律雅里痛恨这些国难之时只知道开城献降的人,所以城破之后那些之前投降完颜宗弼的城中大族无一幸免的成了刀下亡魂,家财自然充公。当然干这种脏活的,就是联合军里那些各大族的私兵了。
就在联合军高歌猛进收复失地的同时,李墨已经带着其余丰州军返回了德州。德州城守耶律余睹亲自出城迎接,他是做梦也没想到李墨的丰州军竟然可以正面击败金兵。与金兵打交道久了,对金兵的虚实自然有所了解,而无论是完颜翰鲁还是完颜宗弼,对耶律余睹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知道这二人在金国军中也算是一号人物,结果这二人都败了。完颜翰鲁授首,完颜宗弼败逃,这个结果让耶律余睹想到了自己宝贝侄女耶律余里衍曾经私底下对自己说过的话。
好死不如赖活着,若是真还有生存下去的可能,谁有甘心去死。奉义大捷让耶律余睹忽然看到了自己往后生活的希望,只要李墨可以继续强大下去,那他耶律余睹自然也就可以跟着高枕无忧。至于李墨究竟是什么人,对耶律余睹来讲并不重要。不管李墨来自哪里,他都是自己日后要效忠的对象,哪怕他是来自阴间的勾魂使者,耶律余睹也准备跟着一条道走到底。
心态变了,做事的态度自然也就变了。不光是耶律余睹,无论是辽国本地人还是那些跟随李墨来到辽境的汉人,都拿出了比以往更加认真的做事态度。也正是因为这种做事态度的转变,让李墨在四州之地的根基变得比之前更加牢靠。
大胜而归的待遇自然是好的,不过李墨却并未显得有多骄傲自满。一是他头脑清醒,不会认为这次丰州军胜了就可以日后高枕无忧。别看这次干掉了金兵四万,但此时的金国气候已成,吞下了辽国东京、上京两道,中京道估计这次也悬,凭借着他们现在已经到手的地盘,金国完全可以组织起一支庞大的军队用来征讨四方。而自己眼下只有四州之地,自保尚且有点困难,更何谈什么进取。
人口是制约李墨进入下一步发展的瓶颈,四州之地不小,可人口却是远远不足,地广人稀就是眼下的现状。想要跟金国长期对抗,增加治下百姓的数量才是当务之急。趁着这次奉义大捷,李墨已经有了招募其他地方百姓到四州之地定居的计划,可这个计划想要成功需要耗费的时日不短,而一旦得到完颜宗弼战败的金国是不会给李墨这个时间的。
有丰州军在手,抵抗金国一时李墨可以办到,但要是金国跟李墨拼消耗,那李墨就有点吃不消了。为了弥补自身的这个短板,李墨唯有另辟蹊径。
感谢大周对西夏的征伐。两国交战,最倒霉的就是老百姓,无论是大周还是西夏,生活在两国边境的老百姓都是首当其冲。尤其是处于弱势的西夏,大周的百姓受到影响还能被迁往他处继续生活,可这些被战火毁掉家园的西夏百姓,那可就无处可去了。
李墨在这个时候向那些走投无路的西夏百姓伸出了援助之手。云内州、东胜州地广人稀,正是急需人口补充的地方,而西夏百姓失去了原来的家园,他们头上的朝廷又顾不上他们的死活,在这时有人愿意接纳他们,这些西夏百姓自然愿意冒险一试。
辽国一直都是西夏的宗主国,更别说眼下西夏国主身边还有耶律南仙这位契丹公主在,去辽国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对西夏百姓来讲并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让他们拿起刀枪参加军队有些困难,可让他们负责种地,放牧,那却是完全没有问题。
这段时间娄敏中跟祖士远都很忙,安置百姓,划分土地,都需要他二人操心。当初应好友吕将之邀,二人上了李墨这条“贼船”,而如今看来,二人都有些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一州之主,二人自信凭各自的才学也不是不能在大周朝堂做到这一步,但那估计也是十几甚至二三十年以后的事情,哪像现在,在当拼之年就办到了许多人熬了一辈子都没熬到的位置。
无论是娄敏中还是祖士远,他们都很珍惜此时的际遇,同时他们心里也明白,自己身上也被打上了李墨的烙印,会跟着自己一直进到棺材里。不过二人也不后悔,从龙之功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享受得了的,跟着有可能拥有从龙之功的人后面拣点好处,娄、祖二人已经心满意足。更何况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便不能在大周光宗耀祖,可在异域他乡留下自己的名姓,也是一桩不错的事情。
**************************************
云内州
娄敏中正如往常一样处理政务,副手急匆匆跑了进来,面带喜色,不等娄敏中开口询问,“大人,唐将军率兵回来了。”
“哦,这么快?”娄敏中有些意外的说道。随同自己一起上任的袁虎、唐斌二将已经不是第一次带兵出城,云内州地广人稀,但这不代表这种地方就没有歹人。自己到任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清剿附近的盗匪。
唐斌手下的骑兵以轻骑为主,而丰州军连金兵都不怕,又怎么可能会怕那些鼠道蟊贼。丰州军一挺进云内、东胜二州,那些以往靠打家劫舍过日子的就算是好日子过到头了,不是被俘去做苦力就是永远闭上了双眼。
不过唐斌这回是去跟天德军作战,怎么会回来的这么快?
第245章 何处无算计
大厦将倾,各奔前程,没有几个愿意在辽国这一棵歪脖树上吊死的。投靠金国是一个选择,只是金国的统治手段实在不得人心,但凡是有点气性的,就没有几个愿意去投奔。而眼下天祚帝虽然被退位,可对于新帝耶律定,大多数人却同样没什么信心,不因为别的,就是因为耶律定的身边还是天祚帝时期那帮奸臣当权,大多数人不愿意与那些祸国殃民的奸臣为伍。
不想投靠金国,又觉得耶律定不靠谱,大多数人在丰州李家异军突起之前,都选择了观望。而等到丰州军在奉义大破金兵之后,就如同是等到了信号一般,辽夏边境的边军似乎找到了自己可以效忠的对象,蜀国公主耶律余里衍。
当然,这些边军之所以选择耶律余里衍,最大的原因还是那句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辽夏两国边境的边军虽然可以通过剥削两国商人凑到一点军费,但现在西夏被大周打得节节败退,商路几乎断绝,而辽国西京道前往西夏的商人又大多是来自丰州,边军又不敢去招惹。尤其是在丰州军大败金兵之后,那些边军更是不敢去招惹那些拿着丰州发放的通商令牌的商人。
可当兵吃粮,要是连饭都吃不饱,老鬼才愿意当兵。辽夏边境的边军有三支,云内州的天德军,东胜州的河清、金肃二军。这三支军队目前的窘境就是吃饭都成问题,只能自己想办法。指望现在的朝廷是指望不上了,他自个都照顾不周全,又哪有闲心去管远在天边的三军。除了一道加官进爵的圣旨,可那管个蛋用!
谁给饭吃就跟谁走!
无论是从大义上还是从实际利益出发,投靠耶律余里衍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管到最后是替谁买命,至少人家管饭。
人的欲望是随着身份地位的不断改变而改变的,乞丐的欲望是吃饱穿暖,农夫的欲望是风调雨顺,商人的欲望是买卖兴隆,官员的欲望是国泰民安。位于辽夏边境的三军此时并没有多高的要求,苦怕了,说句不好听的,给个馒头就走了。
娄敏中并不知道天德军的现状,还以为想要接管天德军的兵权会困难重重,甚至会遭到抵抗,这才让唐斌带兵前往。可等唐斌到了地方一看,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当天德军得知唐斌代表丰州来接收他们的时候,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当然这也与察哥随同唐斌一起到来有直接关系。
察哥代表着耶律余里衍,若说直接投靠李墨有点面子上过不去,那投靠蜀国公主耶律余里衍就没有这个顾虑了。耶律余里衍贵为蜀国公主,皇室成员,辽人的军队效忠皇室又有什么错。
按照来时商议的计划,察哥留在天德军中处理整编天德军的事宜,唐斌则带军返回了云内州。娄敏中听完唐斌的讲述,心中了然,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叮嘱唐斌不要大意,虽然眼下李墨与耶律余里衍是合作关系,但并无要扶持耶律余里衍做大的打算,养虎为患的事情必须要谨慎。
唐斌也不是三岁小孩,自然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闻言向娄敏中保证,整编后的天德军不会超过规定数额一人,而被淘汰的天德军士卒一定会全部交给娄敏中来安排。
天德军有士卒两万,李墨给察哥的编制是五千,剩余的一万五千人会被分散安置在云内州的各处进行军屯,前期所需的粮草会有丰州提供,但等以后那就是云内州与东胜州不仅要能自给自足,更要成为李墨手中的产粮之地。
凡事都要有长远的打算,李墨初来时,丰州一穷二白,李墨想要尽早练出一支强军那就只能往里不断搭钱,可那终非长久之计。而眼下,强军练成了,金兵一时半会儿也顾不上来找李墨麻烦,李墨自然要抓紧时间培养手下四州之地自身的造血能力。
其实这件事李墨一直在做,只不过之前的重心是在军队,而现在也不过是将重心开始往当地的民生建设方面偏移。只有拥有了自保的能力,才能静下心来发展。要不然隔三差五的去应付金兵的骚扰,哪有工夫去发展壮大。
如今耶律雅里率领着联合军去收复西京道的失地,眼看着就打到了天成,下一站就是怀安。天成是李墨给耶律雅里定下的最后一站。倒不是说过了天成就出了西京道,而是拿下了天成,大同府东面就有了三道防线。李墨不想过分刺激金兵转向来攻,去分担中京道耶律定那边的压力。眼下只要能自保即可,至于替耶律定卖命保辽,李墨不打算去干。
耶律雅里要是还想要继续往东攻击怀安,那李墨也由着他,不过之前许诺的粮草就没了,随军出征的卞祥跟高宠也会率军返回。耶律雅里很清楚一旦失去李墨支持的严重性,力排众议下令联合军止步天成,也就在耶律雅里下令驻军天成的同时,一支金兵也进驻了怀安。
自完颜宗弼兵败,联合军开始向东收复失地,已经投降金国的契丹城主就开始给新主子发去了一封封告急文书。一开始金国收到这些告急文书是不信,尤其是完颜阿骨打,自家孩子自家知,在完颜阿骨打的心里,自己的儿子里,除了二子宗望,就属四子宗弼最有能耐。这次领兵四万,军中还有完颜翰鲁这员猛将辅佐,怎么可能会败给辽国的地方武装。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国就是不想信都不成了,一封封求证的书信如同石沉大海,尤其是当奉命驻守怀安的金兵也发来了军报之后,完颜阿骨打不得不相信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四子宗弼这回是真的战败了。
先是不信,后是不得不信,丰州军这击响亮的耳光抽得老迈的完颜阿骨打眼冒金星,随后就是愤怒。自起兵反辽以来,他什么时候吃过这么大的亏。常言道,打了小的,老的就会出来。要不是眼下正是与耶律定战事正酣的时候,完颜阿骨打都有心亲自带兵去会会那个丰州的李墨。
四万金兵败在了之前名不见经传的丰州军手上,作为丰州军的当家人李墨,自然也就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完颜阿骨打年轻时争强好胜,可眼下已经将近六旬,耳顺了,要考虑的自然不能光是好勇斗狠。
原本栽培四子宗弼是完颜阿骨打存了私心,想要通过扶持宗弼增强自己家族在军中说话的份量,毕竟光凭一个二儿子宗望还压不住军中人望颇高的外系将领完颜宗翰。可现在盘算全完了,宗弼战败,凭着自己的保护,宗弼不会有事,可再想要在军中树立自己的威信,那就困难了。
更何况眼下宗弼生死不知,还是不是活着都是一个问号,完颜阿骨打自然也就没有想要招揽丰州李墨的心思。金人睚眦必报,完颜宗弼无事还万事好商量,可一旦完颜宗弼有个什么意外,完颜阿骨打又怎么会愿意让与自己有杀子之仇的李墨继续活在世上。如何对待丰州的李墨,主要还是要看完颜宗弼是否还活着。
不光是完颜阿骨打关心完颜宗弼的死活,金国上下也有不少人在关注,只不过有的是希望完颜宗弼安然无恙,有的则是希望完颜宗弼已经不在人世。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说白了其实就是两个字,利益。
完颜阿骨打决意起兵反辽的时候,金国还没建立,所施行的是猛安谋克制度,传位的制度并不是父死子继,而是兄终弟继。那时候刚刚起兵反辽,还不知道最后结果如何。完颜阿骨打自然不会考虑那么长远,延用猛安谋克制既可以拢聚人心,又可以保证哪怕自己战死了,剩下的人也可以继续坚持斗争。
可没想到辽国是那么的不堪一击,随着金国的建立,日益壮大,完颜阿骨打便开始有些后悔当初在决定起兵反辽时的决定。可猛安谋克制度一直就是女直人内部权位交替的传统,哪怕是完颜阿骨打也不好去废除。
按照猛安谋克制度的规定,下一任金国皇帝的人选是完颜吴乞买,别看是自己的四弟,可完颜阿骨打真不想把皇位传给他,被完颜阿骨打看中的皇储是自己的二子完颜宗望,而扶持四子完颜宗弼,就是希望在二子宗望继位之后,由四子继续保持他这一系在军中的影响力。
可惜天不遂人愿,平地里蹦出一个丰州李墨,把完颜阿骨打原先设想的如意算盘给打乱。别说让四子宗弼继承他这一系在军中的影响力,四子是不是还活着都是个问题。
完颜宗弼战败,在金国内部对某一些人是好事,这不仅是打击了完颜阿骨打一系的力量,更是让支持完颜吴乞买的外系将领感到这是一个机会。
叔伯弟兄又如何,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那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完颜吴乞买当然想要继承皇位,皇帝呀,谁不想做?可想要坐上那个位置就要付出许多,而相比起完颜阿骨打,吴乞买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要不然也不会争取到那么多外系将领的支持,尤其是完颜宗翰的支持,那更是让吴乞买对继任皇位信心十足。
得知完颜宗弼战败,吴乞买自然是心里偷笑,自家兄长是什么心思他清楚得很,现在希望破灭,对吴乞买继任的威胁去了大半,吴乞买想不开心都不行。不过吴乞买也清楚这时候千万不能露出破绽。败的是金兵,你一个未来的金国皇帝不难过反而偷着乐,说出来太不像话了。
金人是骄傲的,尤其是在战争方面,那更是闻战心喜。而自与辽国开战以来,金人胜多负少,不仅让金人尝到了获胜的甜头,更是把他们的心性也给养高了。打胜对他们来说是正常的,可这回打败了,而且一次就损失了四万人马,金人有些气急败坏了。要不是眼下正与辽国耶律定的大军陷入僵持阶段,真会有不少人鼓动完颜阿骨打率军转向,先去找扫了他大金国面子的丰州李墨麻烦。可眼下,金国只能把心头这口恶气咽下,先摆平了耶律定,然后再去找丰州的麻烦。
完颜希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接受了命令,率兵两万前往怀安。完颜希尹是女直人中有限的文化人,女直人的文字就是他创制的。只不过金国以武立国,完颜希尹这个文化人在一帮武夫里面自然就显得有些另类。
完颜阿骨打不派别人派完颜希尹,也是知道以完颜希尹的性格,不会去不顾大局,只凭一时痛快就去跟丰州军死磕,至少在彻底解决耶律定之前,完颜阿骨打并不想两线作战。完颜希尹也知道完颜阿骨打派自己领兵的用意,率军到达怀安之后,也没想着要出兵给前不久才丢了面子的大金国把面子找回来,一面下令加固城防,一面派人四下寻找完颜宗弼的下落。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完颜希尹派出人手去寻找完颜宗弼的下落过去七天以后,完颜宗弼终于是被找到了。被人找到的完颜宗弼当时情况并不好,来时意气风发,兵败之后就如过街老鼠,虽然完颜宗弼一路小心,可还是免不了被想要发财的人给发现了行踪。
若是正面交手,完颜宗弼还不怕,可怕就怕人家给完颜宗弼打起了麻雀战,埋伏在路旁,等完颜宗弼的人马路过时突然蹦出来来上一下就跑,完颜宗弼就是想追也追不上。这一路上受尽沿途的袭扰,搞得完颜宗弼都有点神经衰弱了。
“宗弼,你没事真是太好了。”看到眼前强打精神的完颜宗弼,完颜希尹高兴的说道。
“谷神,有什么话咱们能过会再说吗?”
“好,好,那你现在有什么需要?”完颜希尹闻言问道。
“吃东西,睡觉。”
第246章 新人来投
怀安
休息了三五日,完颜宗弼总算是缓过来了,也有心情跟完颜希尹聊聊这次西京道兵败的事情了。从本心出发,完颜宗弼是想要报仇的,可他眼下手下无兵,即便完颜希尹不跟他争兵权,他也没把握可以用手上的一万金兵打赢能胜他三万金兵的丰州军。
年轻人争强好胜,但并不代表就没脑子。已经见识过丰州军强悍之处的完颜宗弼不会为了争一时之气就断送自己的大好前程。毕竟败一次还情有可原,可若是屡战屡败,那就只能说是自己能力不足了。
完颜宗弼可不想被人说成无能之辈,当然他也没有脸在这时候返回上京,更没有去中京面见父亲的打算,除了让人送去一封报平安的信件外,自己就带着随着他回到怀安的一百亲随留在了怀安。
完颜希尹一开始还真有点担心完颜宗弼养足精神以后要跟自己争夺兵权。他虽然不喜兵事,但也不是没脑子,知道这时候金兵的主力在中京道与耶律定激战,不是与丰州开战的好时机。可完颜宗弼终归是四皇子,他要是真有心要夺自己的兵权,自己还真没办法阻止。
万幸完颜宗弼似乎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