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边唐-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玄礼也是笑道:“天佑大唐,微臣为陛下贺!元戎弩这等利器为我大唐先有,若有数万汉家儿郎皆如眼前此辈,扫荡胡虏易如反掌!既有这等利器出世,微臣倒是觉得马仁杰适才所言是杞人忧天了。”

八百陌刀骑士从校场之上呼啸而过,齐声喊杀,陌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芒。大唐天子站在高台之上,想起玉真公主所言,心中更加高兴。

大军再次到了高台之前,马璘领着八百健儿在马背上齐齐躬身,李隆基大笑道:“好!很好!不愧是天下兵锋之最,大唐安西铁军!赏!每人赐钱二十缗。帛二十段。皆从内库里出!”

八百健儿齐声大喝:“谢陛下!”

李隆基哈哈大笑。健儿们也都是极为高兴。

其实二十缗钱二十段帛对别处边军算是一大笔钱,对他们而言却并不算什么,不过这可是天子所赐,东西不在多少,代表的是荣耀。天子赐的财帛拿回安西,那可是几辈子的光彩。

“马卿,借元戎弩让朕一观!”

马璘下马登上高台,双手呈上了元戎弩。李隆基端着元戎弩。在马璘的讲解之下很快学会上上弦,十根钢箭被他亲手压入凹槽之中,陈玄礼早命龙武军骑兵在百步之外摆下了几个披甲人偶。

在马璘的帮助下,李隆基把元戎弩调至单发射击模式,眯眼透过望山瞄准人偶,轻轻扣下机括之后,一根钢箭疾飞而出,正中人偶头盔。

高台之上欢声雷同,高台下的安西健儿们也齐声喝彩,李隆基哈哈大笑。连续不断的一次次扣动机括,把十根钢箭逐一射出。居然是尽数命中在人偶头胸位置,十根钢箭皆是轻而易举的洞穿了人偶身上的破旧明光铠。

“陛下威武!”许国公陈希烈大声叫道。

“陛下威武!”文臣武将们齐声高喊,夹杂着妃嫔女眷们的娇喝之声。李隆基听得极为高兴,看着马璘笑道:“马卿,这把元戎弩可舍得送给朕?”

“多谢陛下!”

谁让人家是天子,要了你的东西还得道谢。马璘把装着钢箭的革囊也呈了上去,连带装元戎弩的皮匣也一同递给了天子。

“陛下,我这次从安西来,特别带了五十把元戎弩献给陛下。这是微臣的一点儿心意,还望陛下能收下。”

他这次到长安来本就是想要抱大腿的,五十把元戎弩原本是准备送给杨国忠的,如今和杨家已经撕破脸皮,自然是不如送给天子,来抱李隆基这根最粗的大腿。

“嗯,好!”李隆基点了点头,笑道,“你倒是有心。你奏章里说一把元戎弩造价便要五百缗钱,这五十把元戎弩价值便是两万五千缗钱。送这样的厚礼给朕,说吧,你想要什么?”

马璘笑道:“也没什么,陛下准我在安西扩军,最紧缺的便是明光铠,安西府库里已经被微臣搜尽了。陛下怜惜安西健儿,若能从将作监给微臣找一些明光铠微臣就感激不尽了。”

李隆基大笑,点头道:“好,朕准了!马卿,将作监里的东西,你自己去看便是,有用的尽管拿走,朕可也等着你带着大唐健儿打到天边呢!不过有一样,元戎弩这等国之重器,不可安西军独有,这样,你去将作监找东西之时,顺便把元戎弩的制造之法给他们一份,让他们也试着制造一些。”

马璘抽了抽嘴角,心道果然有此一说,躬身道:“陛下,元戎弩制造之法臣会给将作监,不过只怕他们造不出来。”

“为何?”李隆基皱眉道,“李岫虽是大才,将作监里也不少能工巧匠,有了制造之法,如何会造不出来?”

马璘躬身道:“陛下,这元戎弩制造之法极为繁复,最关键的便是这种软钢。这种软钢乃是用龟兹独有的一处铁矿炼制而成,别处的铁矿臣也试过,都是不成的。若是无法炼制出这种软钢,有了制造之法也是无用。纵然是花费上千缗钱,也不可能造出这元戎弩。”

李隆基想了一下,嘴角现出莫名的笑意,看了马璘一眼道:“既是如此,这倒难办了。制造之法你还是留给他们,让他们姑且一试。若是不行再想他法。”

马璘连连点头。制造元戎弩的钢材只有马家作坊能生产,把元戎弩的制造之法给将作监也没什么,他们肯定是造不出来。

他倒不是有心藏私,实在是不愿这种利器落到心怀不轨者手里。这种武器明光铠都挡不住,若是落到安禄山之辈手里,对于大唐来说便是一大麻烦。

等到消弭了安史之乱的祸患,他也不介意向将作监公开炼钢之法。元戎弩造的越多,再作战时汉家儿郎遭受损失就会越小。

李隆基让人把他的元戎弩收了起来,笑道:“这玩意儿太过昂贵,朕要一把即可。多了也没有用处。这样吧。朕已命人去范阳宣召安禄山入京。那五十把元戎弩先放到龙武军这里,等到安禄山来了朕便送给他。边军雄武,长安自然无事,这等利器放在长安城委实无用,何如放在边军儿郎手里杀敌。等到安禄山来了,就让他带回河北吧。”

陈希烈又是高声喊道:“陛下圣明!”引得高台上众人齐声欢呼。

马璘跟着喊了一句,心中无数个草泥马呼啸而过。

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五十具元戎弩虽然不多。可落到安禄山这个杂胡手里,将来反噬的便是汉家儿郎。

不过天子金口玉言,这样说了他还能如何?

“陛下!不可!不可啊!”就在这时,已在地上跪了许久的杨国忠猛然大叫道,脸色涨红道。

“杨钊!”李隆基气得脸色发白,怒声道,“你还是那般说辞不是?这次等到安禄山到了京师,我看你还有什么话说!”

杨国忠连连叩首,咬着牙根道:“陛下三思!陛下三思!昔者文献公为相之时见安禄山,曾说‘乱中国者。必此胡也!’!这个杂胡狼子野心,若又得了这等利器。来日有事之时,只怕祸不旋踵!陛下,此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杨钊!”

李隆基怒不可遏,猛然一脚踢在了杨国忠的身上。

这等话他听杨国忠说过多次,这次宣召安禄山入京,也就是听从杨国忠的意见,试一试安禄山的忠心。不过他打心眼里是不相信安禄山会造反的,也料定安禄山这次一定会来。

私底下说也没什么,杨国忠为相,这也是他的职责。今日杨国忠不知发了什么疯,竟然是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说出这样的话,事情便没了转圜的余地。

听了杨国忠的话,高台之上顿时一片哗然。安禄山如今圣眷正隆,杨国忠公然把这样的帽子扣到安禄山的头上,这绝对是大事一件。

“陛下!国之利器岂可付诸贼手?此事绝不可行,绝不可行啊!”杨国忠以头抢地,连声叫道。

李隆基气得嘴都歪了,又是一脚踢在杨国忠身上,自己也趔趄了一下。马璘眼疾手快,连忙一把扶住。

“杨钊!张九龄为相之时,你不过是微末小吏,他何时和你说过这样的话!此等虚妄之语,你以为朕会信么?”

“亦有人在朕面前说过金刀乱唐之谶语,朕若信此等虚妄之语,又岂会拜你为相!安禄山独抗东北二虏于国有功,这等功臣岂容你信口诋毁!”

“今日你先是说马卿持元戎弩距朕不到三百步,后又这般诋毁安禄山,到底是何居心!”

这一次李隆基是真的怒了,既然杨国忠把私下里的话拿到明面上来说,他也不再给杨国忠一点儿面子,便是贵妃的面子也不顾了。

马璘听了这话,这才知道杨国忠今日又想阴自己,心中更是愤怒。

不过杨国忠说不把元戎弩给安禄山,马璘却是极为赞同。这样的东西给了安胖子,安胖子可不就是如虎添翼。

杨国忠见天子又提及金刀乱唐之谶语,脸色苍白不再说话,只是拼命叩头。李隆基震怒之中,高台上下无一人敢说话。

“朕以真心对安禄山,又岂会疑他!”李隆基怒气冲冲,看着马璘道,“马卿!你回到安西之后,须加快元戎弩的制造,每月准备一百套元戎弩,经回纥道送往范阳安禄山处!如今吐蕃已不足为患,陇右那边暂时用不着此物,东北二虏却是国之大贼,河北军中多一些这种利器,河北儿郎折损便能少一些。”

马璘闻言,嘴角忍不住一阵剧烈的抽搐。

真是怕处有鬼,每月给安胖子送一百具元戎弩,安胖子肯定要笑死了。

“陛下,这件事情委实有些难办。一百具元戎弩便是五万缗钱——”

纵然是天子震怒,马璘也不得不斗胆进言了。万一这次刺杀安胖子不成,安胖子平安回到河北,自己再每月给他送一百具元戎弩,想想马璘就要发狂。

“钱帛不用你管,朕不会白要你的。朕不是和你商量,这是旨意!”李隆基阴沉着脸,寒声道。

“是,陛下!微臣一定办到!”马璘心中郁闷,却是回应得极为干脆。

“奸贼!奸贼!”杨国忠红着眼睛瞪着马璘,切齿怒骂道,“大唐大好江山,便要毁在汝辈手里!”

这便是**裸的诅咒了,李隆基哪里能忍,怒喝道:“掌嘴!”几个中官相互看了看,连忙走了过去。

“陛下信任安禄山,大唐危矣!”杨国忠涕泪横流,不待中官靠近,自己却已是噼里啪啦的打了起来。

马璘嘴角一阵抽搐,这还是史书上的杨国忠么?这哪里是奸臣,简直他娘的就是犯言直谏的忠臣啊。反倒是自己,一心为了大唐,却被这大奸臣扣上了个奸贼的帽子,真是好不郁闷。

一月一百具元戎弩啊,这他娘的叫什么事。偏偏这是天子旨意,根本不容违背。

看来必须要下更多本钱,一定要设法在长安干掉安胖子了。不然安胖子活着回到范阳,这旨意遵也不是,不遵也不是。

第一百六十章雷万春

杨国忠跪在高台之上涕泪横流,噼里啪啦的把自己扇得如同猪头一般,马璘看到他这个样子,心中也是感觉极为怪异。

在原本的历史上,安胖子最后自然是反了。可杨国忠凭什么如此笃定安胖子要反?难道就因为张曲江那一句“乱中国者,必此胡也”?

后世读史之时,马璘一直认为张九龄对安胖子的这句评语不过是后人杜撰,没想到今日居然是亲耳听到杨国忠当着众人的面说这句话。

中官见杨国忠自己先扇了起来,站在那里也不好下手。李隆基怒不可遏,气得浑身发抖,咬牙看着杨国忠一言不发。

不惟是马璘震惊,在场的公卿妃嫔们也都是大出意外。

杨国忠十年之内平步青云,一跃而成为大唐宰相,靠的便是钻营,虽然登上相位,声名却是并不算好,从来没有人认为杨国忠是个敢于触碰逆鳞的直臣。

今日杨国忠所言固然是令人震惊,杨国忠的表现更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回宫!回宫!”过了一会儿,见杨国忠根本就没有停手的意思,李隆基终于是怒喝一声,大步便向高台下走去。

马璘待天子上了步辇,大手一挥之下八百安西健儿策马跟了过来,护在了步辇的两侧。

他和杨国忠有点儿相似,也可以说是一步登天,根基不稳,权力全部依赖天子,所以必须要牢牢抱住天子这根大腿。

让他和杨国忠这般当众违逆天子,他是绝对不肯干的。眼下既然有表现的时候。他怎么可能放过。

李隆基见马璘如此。脸上现出赞许之色。神色略微和缓了一些,回头对贾至道:“传朕旨意,杨国忠狂悖无礼,罚俸三年,回家自省十日!”然后摆了摆手:“回宫!”

果然还是简在帝心,若是别的大臣今日当众来这么一出,只怕会被当众杖毙。杨国忠这般大闹,却只罚俸三年自省十日。可以说是轻轻放过了。

好好的一场君前演武,就这么被杨国忠突然的犯颜直谏给破坏了。不过马璘可以看得出来,李隆基对他的表现还是极为满意的。对于他来说,今天也算是大有收获。

今日这么多人在场,杨国忠的话根本不可能隐瞒住,传播开来之后,立马就会引起极大的波澜。

毕竟谋反这一顶帽子,扣得实在是太大了。这样的话说出来,杨国忠和安禄山之间已经没有丝毫和解的可能。

安禄山在长安城中有豪华的宅邸,家里养了大量门客。包括安庆宗也在长安城中,他们知道了今日的事情。很快安禄山也就会知道了。

马璘设想一下自己处于安禄山的位置,后背忽然升起一丝寒意。

被人公然逼到这个地步,当真是不反也要反了。

“只希望安禄山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不要怂了不敢来长安,不然我的第二计划便无法发动。”马璘心道。

……

带着八百健儿把李隆基一直送入到兴庆宫内,马璘叩拜了天子之后,让几个校尉带健儿们回了龙武军的军营,自己则是带着亲兵直接驰向了延康坊。

刚到延康坊门口,便看到街边站着一个眉清目秀的高大少年,一脸笑容的迎了过来,大声叫道:“小马叔!”

“我不是让你三日后才来么?怎么这么快就来了?”马璘勒马问道。

牛诩嘿嘿笑道:“侄儿没什么可处理的事情,这就来找小马叔你了。小马叔,你什么时候带我去拿七石弓?”

马璘回头摆了摆手,李正德与马勇马强兄弟带着亲兵们驰向了前头,马璘这才看着牛诩低声道:“你来得正好,我也正要找你。七石弓随时都能取来,你先回去跟你八叔说一下,让他在蔡婆子酒铺等我,要是你雷叔也能去就最好了。”

牛诩点了点头,沿着街边便蹿了出去。马璘打马追上亲兵,径直回到了扶风郡王府。

半日时间不到,郡王府又是大变样子,原本的扶风郡侯府的牌子已经不见,挂在大门外的牌子上面写着“扶风郡王”四个大字。

马璘见这四个字写的极为寻常,似乎不是名家手笔,心中略有些不满,再一细看却是吓了一跳。

居然是李隆基的御笔!

看样子封为郡王的事情,其实是早就定下来了。能得天子手书门楣,这可是了不得的荣耀。马勇马强和健儿们看到这面牌匾,也都是极为兴奋。

回到宅邸之中,杨幼娘便是迎了上来拉住了马缰。她的眼角依然是有些红肿,看上去惹人怜惜,轻声道:“上午来咱家拜望的公卿有二十余人,礼物我都已存入库房,另外——”

马璘跳下马来向她点了点头,道:“这些小事你做主就好。”说完没有理会她,大步走向了后院。

杨幼娘怔了怔,连忙跟了上去。

进到马璘房间里,见到马璘卸了战甲,正在换一套较为寻常的衣衫,杨幼娘低声问道:“夫君,你要出去么?”

“让我这些兄弟们先吃饭,我出去一趟马上回来。”马璘说着,便已经闪出门去。

杨幼娘想要跟出去,神色却是一黯,默然站在了原地。

……

东市蔡婆子的小酒铺之中,南霁云对面坐着一个四五十岁的汉子,身高腿长极有气势,牛诩坐在两人跟前,大口的喝着淡酒。

蔡婆子家的酒虽然淡了些,却也有卖酒的胡女搔首弄姿。这两个胡女容貌寻常,也就是胸部大了一些罢了。在长安城里面,这样的胡女遍地都是。

牛诩面前已经空了不少酒壶,又把面前的酒杯斟满,高大汉子皱了皱眉头道:“小牛崽子。你再喝下去。待会儿我可没钱会钞了。”

“老雷。今天不用你做东,今天请咱们来这里的,是一个十几年没见的故人。”南霁云看着汉子笑道,“别的不敢说,喝他几壶淡酒咱们还不用和他客气。”

“十几年没见的故人?”雷万春皱了皱眉头,“你说的是哪个?”

南霁云正要答话,一人掀了门帘走了进来,在门口两个胡女怀里各塞了一把铜钱。同时不忘摸上两把,惹得两个胡女咯咯娇笑。

“来了!”南霁云呵呵一笑。

雷万春看着来人,神色微微有些恍惚,来人脸上满是笑意,大声道:“雷大哥!”

“小马!”

雷万春又惊又喜,猛然一掌拍在桌上,差点儿把桌子拍散架了,大声叫道:“好你个小兔崽子!去了安西这么多年没有音信,哥哥我还以为死了呢!”

在里间的蔡婆子闻声快步走了出来,看着马璘用力揉了揉眼角。脸上也是现出笑容。

“蔡家姐姐,老规矩。帮我们把风。”马璘呵呵一笑,拿出沉甸甸两缗钱恭敬地放在了蔡婆子的手里。

“哎!哎!你这个小杀才,老身还以为见不到你了!”蔡婆子一脸喜色,看着马璘就像看着自己的子侄辈一般,伸手用力在马璘脸上拧了一把。

两位胡女也是老相识了,这时也是认出了马璘,一个个吃惊的捂住了嘴巴。蔡婆子走到两人跟前,拽着两人便走了出去。

“小马,你这些年如何?一去就是十几年,可是想煞哥哥我了。”

马璘落座之后,雷万春一巴掌拍在马璘肩头,大声笑道。

马璘疼得呲牙咧嘴,苦笑道:“雷大哥,兄弟我在安西想你也想得紧呢。”

“十二年了,真快!”雷万春感慨连连,“小马,这些年在安西过得如何?什么时候回的长安?”

南霁云笑道:“雷大哥,有件事情我还没来得及和你说。小马就是新晋的扶风郡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马璘。想不到吧,当年咱们的小兄弟,如今已经是位极人臣了!”

“什么!”

雷万春瞪大了眼,直直地看着马璘。

“我昨晚刚知道这件事情,也是你这个样子。”南霁云大笑,“咱们兄弟不去打他的秋风,喝他一顿酒还是可以的。”

好一会儿,雷万春才从震惊中恢复过来。

当初马璘离开长安去安西时还不到二十岁,不过是个弱冠少年,而如今却已位极人臣,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被看做是李卫公第二,大唐新一代的军神。这样巨大的反差,便是雷万春也极为震惊。

三位兄弟说起当年旧事,皆是极为唏嘘。

“小马,你让两位哥哥来这里,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难事,自己不方便出手?毕竟你今日之身份地位,已经和我们不同。”

酒过三巡,南霁云放下酒碗大笑道:“有什么事情你就说吧,哥哥们能出一份力就出一份力。我和老雷都知道你的品性,肯定不会让我们去做伤天害理之事。自家兄弟无须客气,你要我们做什么?”

马璘点头,都是直心肠的汉子,说话都是单刀直入,的确是不需要什么铺垫。

“二位大哥,小弟今日请你们来,是为了一件关乎大唐江山社稷的大事。”马璘看着南霁云和雷万春,肃容道,“我要除掉安禄山,这件事情还需要两位大哥帮忙。”

“除掉安禄山?为何?”南霁云皱眉道。

雷万春却是一拍大腿,大笑道:“什么为何不为何!那头肥猪在河北道惯常杀良冒功,真打起仗来却不顶用,去年天门岭折损多少燕赵儿郎,仅这一条便是该杀!仗着圣眷正隆胡作非为,老子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小马你说,这件事情我们该如何做?”

南霁云看向马璘。

马璘肃容道:“若是仅仅是这些,那也算不得什么。不瞒二位大哥,那头肥猪野心勃勃,欲要造反!”

第一百六十一章射雕手

“造反?就凭他?安禄山不过是一个杂种,难道也想当皇帝不成!”雷万春大声道。

马璘肃容道:“安胖子自然没命当皇帝,不过他手下毕竟有十几万兵马,一旦挥军而来,仓促之间谁也挡不住他。中原承平久矣,哪里能经得住战乱,兵戈一起,便是生民涂炭,不知有多少汉家之民将要无辜丧命。”

“既是如此,我们便先下手为强,杀了这个杂胡便是!”雷万春大手一挥道,“小马,哥哥信你。说吧,你要哥哥如何去做?便是去范阳走一趟,哥哥也不皱一下眉头!”

南霁云拍了拍剑鞘,亦是点头道:“小马,我也信你。虽然你说的话骇人听闻,可中原的确是经不起战乱。”

马璘看着两位大哥,心中微暖。这才是真正的兄弟,对于兄弟绝对的信任。若是他对别人说安胖子要反,别人一定认为他别有用心,而两位大哥却是毫不犹豫的就信了。

“探花郎那边的事,哥哥我可以先放一放。不管是要做什么,哥哥都会帮你去做。”雷万春慨然道。

马璘笑着点头:“多谢二位哥哥了。安禄山不久之后就会来长安,本是我动手的好机会,今日却是出了一桩意外。若是安胖子知道了今天的事情不敢来长安,以后局势会如何谁都不敢说。”

“我并非是要两位哥哥去刺杀安禄山,这件事情我自有安排,不劳两位哥哥动手。我只是想请两位哥哥帮我盯着安禄山的府邸。不要让他的党羽把今日发生的事情告知他即可。”

“今日发生了什么意外?”

马璘喝了一杯淡酒。把今日校场上杨国忠犯颜直谏的事情说了一下。

听说杨国忠居然公开指安禄山欲要谋反。南霁云和雷万春都是大感意外。雷万春道:“其实安胖子诸般劣迹,我都是听探花郎张巡说的,探花郎也说安胖子野心太大,不过没说是谋反罢了。真是怪哉,人言杨国忠是李林甫第二,最是奸诈不过,似他这样的人,如何会做出直谏这等事来?”

马璘苦笑一声。这个他实在是不清楚。杨国忠今日在校场之上的表现,怎么都是透着诡异。

南霁云道:“小马,若是安禄山府里有人要离开长安,我们半道上拦住便是是么?”

马璘摇了摇头道:“八哥,不是拦住,是直接一刀杀了!安禄山的门客敢出长安,我要你见一个杀一个!”

南霁云皱眉道:“这般行事,不是你小马往日作风。”

“八哥,这次不比往日!”马璘咬着牙道,“事关重大。我输不起。这一次我一定要在长安附近谋算一下安胖子,若是他缩回范阳。事情就变得麻烦了。”

“小马叔,这次的事情,就让我跟八叔雷叔一起去吧。”牛诩在旁边听了半天,此时也是忍不住开口道。

南霁云瞪了牛诩一眼:“这点儿小事,你八叔雷叔还能应付。老老实实呆在你小马叔身边,等到安禄山入了长安,你小马叔自然能用到你。”

牛诩郁闷的点了点头,不再说话继续喝酒。

两位大哥的本事马璘很清楚,只要他们答应了,安禄山的门客一个也跑不出长安城外三十里。

敲定了这件事情,马璘也是放下心来。现在他只希望安胖子能够和历史上一样入朝向天子表示忠心,只要他来,就要看他有没有运气躲过自己的刺杀了。

“小马,那些参与刺杀你的城狐社鼠,我今日查了一下。今日在曲江池淹死了几个泼皮,应该就是那些家伙。对方的手脚做得很干净,没有留下什么首尾,还有,听说就在一个时辰之前,将作监的一位少监在家里上吊死了。小马,这些日子你自己也警醒一些,毕竟这里是长安不是安西,里面的水太混了。”

马璘点了点头。杨国忠毕竟是位高权重,自然不肯让他抓到直接的把柄。能够这么快的斩断这些线索,杨家的势力果然不简单。

不过就算找到确实的证据也没有用,天子已经下了口谕马家和杨家各退一步,明摆着不许再追究这件事情了。给杨家提供八牛弩的将作监少监上了吊,漏网之鱼的几个小混混也都死了,现在也就剩一个元凶了。不管心里再如何愤怒,这个元凶暂时还没法动。

……

回到郡王府里,杨幼娘依然是坚持亲自服侍他的饮食起居。对于那一夜的无礼之举,马璘心中有着些许愧疚,也就没有给她冷脸,一切都是由着她。

白日里依然是有不少人前来拜访,意图和新上位的马相多亲近一些,对于这些人马璘一概不理,都是让杨幼娘直接挡在了外边。

他从来都没想过在长安久待,他的目的永远是泽拉夫尚河畔的那些肥沃的绿洲。乌浒水和药杀水之间的土地,便是他这一生最大的执念。

既然不准备结党,这些人便对他毫无用处。他的权力来自天子,他也只需要天子的信任。

一拨人被挡了回去,又有一拨人赶来拜访,不仅有朝中官员,还有不少献诗文的才子,其中有几个甚至是在历史之上赫赫有名的大家。马璘心中感慨之余,也是不胜其烦。

关中汉子马璘虽是出自显宦之家,少年时却已家道中落,根本未曾学过应对这些事情,后来去安西也是武将,跟官吏和文人打交道都极少。马璘自己来自后世,却只是个小人物,也接触不到这些东西。现在他也委实不清楚该如何应对这种局面,眼见着府门都要被人围住了,马璘心中烦闷,索性叫了牛诩,带了十几个亲兵策马出了郡王府。带了几匹驮马运着元戎弩去了将作监。

伏击马璘的八牛弩就是将作监流出的。将作监正监心中惶恐。在交割了五十套元戎弩之后连忙殷勤的领着马璘去了库房。

库房里面堆着的装备极多,光八牛弩就有几百具,伏远弩一排一排放在架子之上,明光铠也是占据了极大的一片区域。

这么多的伏远弩和八牛弩,若是过去见了肯定就红眼了,不过此时马璘却不觉得有什么。马家作坊制造的才是最好的,伏远弩在安西军中早晚要淘汰,而八牛弩正在李岫的改造之中。一旦成功威力将会更大。

“陛下已经有旨意到此,这里的明光铠马相可随意拣选。还有,马相是不是忘记了元戎弩造法的事情,那可也是陛下的旨意……”将作监正监跟在马璘身边,陪着笑脸道。

马璘自怀里拿出一个木盒,递给了正监肃容道:“此乃国之重器,不可让太多人知晓。若是出了什么差错,本相决不饶你!”

第一次口称“本相”,马璘的感觉极为怪异,那正监握紧了装着元戎弩造法的木盒。却是连连点头。

在库房里转了一圈,马璘把所有完好的明光铠都点了出来。一共居然有五千多具。

这便是大唐帝国的底蕴了。

又挑选了几乎数量相当的马用战甲,马璘才是停止了挑选。

大唐战马不再披重甲,而只是使用覆盖马头和前胸部分的轻甲,机动能力大大提升。

这么多的盔甲,足以再建起一支安西新军了。如今安西军作战区域横跨葱山东西,只有一支新军肯定是不行的。这些战甲无法防御元戎弩和骑弩的弩箭,防御蛮族羽箭却是足够了。

见到马璘把几乎所有的战甲都挑走了,将作监正监极为心疼,然而他没有办法,谁叫这是天子的命令呢?

“这些东西你看顾好,等本相返回安西的时候会全部运走。”马璘看着战甲吩咐道。

“是,马相。”正监连连点头。

“对了,我听说你这里有七石弓,为何没有看到?”马璘转头看着正监问道。

正监连声道:“马相,七石弓乃是给军中的射雕手预备的,这等宝物自然是不能放在这里,而是藏在别处。马相若要,下官就为马相取来。”

“拿来吧!”

正监匆匆离去,许久之后抱着一张巨弓走了进来,后面一位少监手里拿着两壶特制的巨箭。牛诩看到那一张巨弓,双眼猛然一亮。

“试一下,能不能拉开?若是拉不开就还放在这里,不要糟蹋好东西。”

牛诩点了点头,从正监手里抢过巨弓,双足前后分开猛然一拉,巨弓瞬间被他拉成了满月。

“还不错!”马璘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