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边唐-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咱们的命比吐蕃人的命金贵,犯不着跟他们以命换命。”
田名远韩武李安等人皆是死死盯着沙盘,眼中已经满是杀气。看到众人这个样子,马璘心里叹了口气,知道刚才的话怕是白说了。
这些杀才们从来都是打硬仗的主,沙场上一刀一枪怕过谁来,刀架在脖子上也不带皱眉头的,安西军的名声从来就是打出来的,不战而退这样的事情那是想都不用想。
“将军,不就是吐蕃人么,有什么啊。南山羌人和吐蕃人也是同族,咱们这都已经杀了好几万了,看上去再凶狠的角色。老子一陌刀下去还不是要掉脑袋。高原上的吐蕃人难道就比南山羌人脖子硬么,老子还不信了!”
说话的是韩武,他是跟马璘一起从飒秣建杀回来的。说话随便惯了。他那从飒秣建带回来的粟特婆娘刚给他生了两个儿子,如今也是后继有人,几个月没动刀枪,早就已经手痒了。
“是啊将军。听说象雄人也就几万人,比南山羌人多不了多少。咱们大军一到,那还不是望风归顺。哪个敢不归顺,老子就杀他娘的!”又一位杀才嘿嘿笑道。
“打下了象雄。咱们就直奔逻些!抓住那个没良心的赞普,老子就要问一问他这亲戚是怎么走的,当外甥的老是到舅家偷偷摸摸算怎么回事!”
将校们哄笑起来。马璘苦笑着摇了摇头。
军心可用,这是好事。不过吐蕃在高原上立国已有百余年,哪里是那么容易击败的。五千安西新军兵发羌塘,能够摁下一个钉子站稳脚跟已是不错。一举灭国想都不用想。南山羌人一盘散沙。高原上的吐蕃人虽然也只是部落联盟,却毕竟是有个赞普作为号召。上了高原之后,少不得有硬仗要打。
为了这次的出兵,他可以说已经是做了万全的准备,不过事到临头,他却变得更加谨慎。
这五千换装完毕的安西新军,是他这一年多的心血,绝对不能有任何闪失。一旦有所闪失。踏足河中的梦想就立马要化为泡影。
这次攻击的是吐蕃,但他眼里死死盯着的依旧还是河中。占据象雄。便是为了隔绝吐蕃西进的道路,保证唐军铁骑踏足图兰低地的道路畅通。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吐蕃早晚是中国的囊中之物,而进军河中的机会一旦失去,便再也不复存在。
“大伙儿各自回去准备吧!都演练了这么久了,上了高原该如何做自己心里都清楚。记住一句话,咱们是去占便宜的,不是去和吐蕃人拼命的。”见这些杀才明显不走心,马璘无奈摇头,最后交待了几句,挥手赶走了这些厮杀汉。
杀才们一哄而散,各自去整顿自己的部属。马璘也走出帅帐,大步走出了军营。军营门口,早已聚集了大量的兴胡商人,正围着段秀实和杜环乱纷纷的问着什么。
“都护大人来了,让都护大人跟你们说吧。”世家子杜环的声音依然是那么大,兴胡商人们看到马璘,立马围了过来。
马璘纵身一跃,站到了一匹骆驼的背上,看着这些兴胡商人道:“诸位都走过白石滩?”
“回都护大人,老汉走过七八次了,闭上眼睛都能过去。”一个紫髯老者大声地道。
“我也走过三五次,道路熟得很,跟那里的吐蕃人也有些交情。”
“现在这个时候,正是走白石滩的季节,我正准备要去那边。”
兴胡商人们乱纷纷的答道,一个个脸上都有着兴奋之色。其实段秀实和杜环都跟他们说过要他们做什么了,他们只是有些不太相信而已。被安西军抓到军营里,原本以为是要遭殃了,没想到却是天大的好事。
“既然诸位走过白石滩,那就好。”马璘点了点头,环视众人温和笑道,“大军就要兵发羌塘,这我也不瞒你们。我要说的就是参军刚才和大伙儿说过的,凡是大军应用之物,你们只要能送过白石滩,那边自有我安西军的人接收。干草,马匹,牦牛,帐篷,谷物,肉干……什么都要,运到那里之后会有人给你们开具收据,回安西后凭着收据来这里领取钱帛,价格是安西市价的五倍。就在这里领,你们能送去多少,我安西军就买多少。各位若是信得过大都护府的信誉,就请早些开始。运去多少我们就要多少,价钱一分一毫也绝不克扣!”
马璘说完,兴胡商人们立马炸开了锅,一个个兴奋得满脸通红,有几个兴胡老汉直接就激动得晕了过去。
什么是天上掉馅饼?这就是了!万能的光明神,终于开眼了么?
他们都是一些小商人,往常都是在安西各地行商赚取差价,几十匹西州大练几斗干葡萄往往就是他们全部的货物,小本经营极为辛苦。毕竟安西粟特人极多,不是哪个粟特人都能成为大商人的。
平时从于阗往西州贩卖货物,这么远的路程也就有三成的利润,安西大商人太多,小商人的日子并不好过。
白石滩难走,不过为了赚取利润,资本不足的兴胡小商人们有时也会选择这条道路,去和白石滩后面穷困的吐蕃人交易。走这条路虽然能有一两倍的利润,可也要冒着极大的风险。
而如今大都护府开出了这样的条件,这简直就是令人疯狂!大都护府的信誉在安西那是铁打的,这么高的利润,绝对值得拿命冒一次险了!
没有哪个兴胡商人不梦想着富足,而眼下这就是机会。走一趟白石滩,就是五倍价格,四倍利润,这样的生意上哪去找?
马璘看着商人们高兴的样子,嘴角泛起一丝笑意。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打的就是国力,打的就是钱。这一次兵发羌塘,他本就没有准备让健儿们吃苦,完全就是要用如山的钱帛来堆出一场大胜。
长行坊运送物资效率低下,长行坊的兄弟们在安西军中身体本就相对来说弱一些,让他们翻越冰达坂运送物资实在为难。兴胡商人为了利益性命都能不顾,又熟悉吐蕃境内道路,这件事情交给他们来做最好不过。
至于财富,这几个月在于阗南山扫荡羌人,羌人的牦牛马羊都发卖出去,集聚的财富是足够的,支撑半年没有问题。半年的时间,胜负应该已经分出来了。即便到时没分出胜负,府库里的瑟瑟还有不少,大不了发卖就是。真到了不够用的时候,少不得就要把手伸向高芊芊的口袋了。
河源那边的胜负完全不用担心,这一战是哥舒翰的封王之战,哥舒翰就是此战后获得郡王爵位的。有哥舒翰在河源吸引吐蕃主力,这边只要能坚持稳扎稳打,获胜应该不成问题。
兴胡商人们获得了马璘的保证,议论了一阵之后便一哄而散,各自回家去准备了。
这些都是于阗国本地的兴胡,消息扩散出去之后,肯定还有很多别的地方的兴胡闻风赶来。
有着这些人供应物资,大军进军羌塘便完全可以轻装,从而也就能携带更多的军械。
安西军密探营过半人手已经过了白石滩,正在白石滩外的山谷等待。等到兴胡们运送一些物资过去之后,大军便可即刻出发,翻越桑株达坂进军羌塘。
……
几个时辰之后,驻守在前往桑株达坂山口的唐军士卒眼里,便开始出现大大小小的兴胡商队。牦牛驮马上装满了物资,跟在边上的兴胡商人笑得嘴都要歪了,一个个乐颠颠的走入了山中。
看到这一幕,唐军士卒们皆是极为振奋。等了一个冬天又一个春天,兵发羌塘的时候终于是到来了。建功立业的时机,终于是等到了。
十日之后,安西新军大队人马出现在了山口处。战马全身都包裹着厚厚的棉毡,马背上一把把钢弩油光铮亮。
马璘站在山口,深深吸了一口气,胸中瞬间也是溢满了豪情。
看着眼前这五千如狼似虎的安西健儿,他的忧虑已经抛到脑后。
松赞干布灭象雄时,有这样恐怖的军队么?松赞干布能够做到的事情,自己手里有这样一支钢铁之师,难道还做不到?
马刺轻轻刺在马腹之上,青海骢低鸣一声,便是向着山内驰去。战士们紧紧跟上,大军快速进入山中消失不见。
第一百一十三章偏师
马璘带着安西新军踏上古道的同时,疏勒城外,一支唐军正沿着丝路中道而行,浩浩荡荡的向葱岭守捉的方向而去。
这支唐军有七千人,为首的是安西老将李嗣业,副将为西羌胡将荔非元礼。
……
马璘组建安西新军,完全是以跟他从飒秣建杀回来的安西健儿为班底,新军的将领都是安西军中的少壮派,这样做的目的乃是便于指挥。安西老将们都没有在新军中得到位置,心中要说没有不满是不可能的。
此次兵发羌塘,马璘亲自出马领军,只准备动用手上的五千新军健儿,封常清留守皮山镇供应军需。原本马璘并不准备让安西老将们参与此战,不过李嗣业等人极力请战,马璘最终还是答应了他们的要求,让李嗣业带这一支偏师以为策应。
这七千唐军亦是安西汉军中的精锐,马璘给他们的任务是沿着数年前西征小勃律的路线赶到小勃律,增加归仁军的实力,从侧面给吐蕃以压力,呼应安西新军在狮泉河流域的行动。
归仁军是高仙芝击败小勃律后所建,驻地就在小勃律。吐蕃要从西北入安西有两条路,一条就是过白石滩后翻越几道冰达坂,最后出于阗南山入安西,也就是马璘此次进军的路线。这一条路线道路难行,路程却不长。另外一条,便是自小勃律入葱岭南麓,向北穿越群山,最后从葱岭守捉处入安西。这一条道路路程极长。绕道极远,反过来走就是高仙芝攻小勃律的道路,也就是现在李嗣业和荔非元礼进军的路线。
翻越冰达坂经白石滩的道路难行。也容易封锁,于阗国为唐之毗沙都督府,于阗王室对于大唐极为忠心,兼之于阗附近有安西军重兵布防,吐蕃已经很多年没能从此道入安西了。吐蕃要入安西,便只剩下了小勃律一条路线。
正是因为如此,小勃律才被称为大唐“国之西门”。大唐和吐蕃为了控制小勃律数十年间反复争夺。最近的一次便是天宝六年高仙芝攻克小勃律,在此地置归仁军。
在原来的历史上,怛罗斯之战后安西军实力下降。被迫全面收缩,小勃律很快就被吐蕃人再次占据。马璘自河中带回数千安西健儿,却是改变了归仁军的历史。与原本的历史不同,安西军依旧兵强马壮。吐蕃人自然就不敢擅动。是以如今归仁军依旧牢牢地控制在安西军的手里。
为了加强归仁军的力量,马璘原本已经选派三千安西退役老兵单独成军进驻小勃律了。而这一次,李嗣业和荔非元礼又带去了七千精兵,小勃律的唐军数量将会达到一万三千人左右。归仁军和之前派去的老兵都不算在四镇两万四千汉军数量之内,所以现在安西四镇留守汉军还有一万二千人。
李嗣业这七千精兵依旧是传统的安西军,步兵为主骑兵为辅,步兵骑兵皆有马匹,长行坊提供补给。配备有大量强弓硬弩。安西新军换装之后,只保留了八牛弩。元戎弩和骑弩三种硬弩,其余的老式制式硬弩如伏远弩等全部替换下来了,这一次全部拨给了李嗣业。是以李嗣业这七千精兵远程武力之强大,也是远超原来的时候。
这样的一支军队进驻小勃律,从侧面威慑吐蕃人绝无问题。如果有必要的话,这些百战精兵上了战场依然是一支虎狼之师。
……
七千悍卒在古道上浩荡前行,腾起漫天黄尘。
“将军,都护大人不让我们为主力,却让我们为偏师,未免太看不起我等了。”荔非元礼催动战马赶上了前面的李嗣业,皱起眉头道,“这等建功立业的时候,偏偏不让我们上场。靠那些黄毛小子,能打什么仗。”
李嗣业呵呵一笑,眯眼看着前方道:“元礼别这么说。都护大人对此战极为重视,这一战乃是势在必得。以五千虎狼之师取象雄之地,若囊中取物耳。我等年纪大了,也该看着儿郎辈挣取功劳了。我那孩儿就在都护帐前效力,如今已经是校尉独领一团,都护大人对得住我,他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将军不过四十余,正是壮年,真的甘心么?反正我的血还是热的,也不想就此安闲度日。”荔非元礼沉声道。
李嗣业微笑道:“元礼,想要建功立业,也不是不可以,都护大人不愿我们损耗是体恤属下,不过我们这一次也不是没有机会。这一次跟某家出来,肯定不让你空手而归,瞧着就是了。”
荔非元礼皱眉道:“将军此言何意?莫非此战都护大人还有用得着我们的地方?”
李嗣业指了指前方,笑道:“越过葱山,便是何地?”
荔非元礼道:“河中。”
“都护最想收取之地是何地?”李嗣业又笑着问道。
“亦是河中。这个大伙儿都知道。”荔非元礼疑惑道,“收取河中,不是下一步的事情么?现在都护大人是要夺取象雄故地,将军说这个是什么意思?”
李嗣业催动战马向前跑去,瞬间脱离了大队,荔非元礼目光一闪,便即跟了上去。
眼见离大军已经远了,李嗣业勒住战马,虚挥了一下马鞭笑道:“河中之地乃是都护大人心头禁脔,便是高大将军主边安西时,亦是早有收取河中之心。奈何葱山阻隔,道路难行。阻我安西军收取河中者,非是大食,实乃吐蕃。”
“欲入河中,最快捷之法是从葱山南道经护密这条路。然此地僻近吐蕃,吐蕃虎伺在后,若我安西军从葱山南道入河中,吐蕃随时可断我归路,我军即成孤军。必然失败。”
“是以都护大人此番才要先占据象雄,为的不是象雄之地,而是为了阻挡吐蕃西进之道路。只要占据此地。和小勃律连成一片,进军河中便不虞成为孤军,我大唐铁骑随时都可踏足河中。”
荔非元礼点头,这些安西军人人皆知,根本就不是秘密,却不明白李嗣业为何要说这些。
“元礼觉得都护此去羌塘,有几成胜算?”李嗣业又问道。
荔非元礼想了一下。道:“靠着弩箭之利,至少有九成。”
李嗣业大笑:“正是如此。都护大人有九成把握,所以才不想我等出动耗费粮草。我亦是安西宿将。如何看不明白。都护既有九成把握,我等出兵小勃律便是无用之举。我明知此去无功,却坚持请缨出战,元礼以为是何原因?”
“将军的意思。莫非是……莫非是……”荔非元礼目光闪动。脸上骤然现出激动之色。
“你猜的不错,某家这一支偏师,就是要去河中拔个头筹的!”
李嗣业意气风发,哈哈大笑道:“都护既能占据象雄,我等入河中便后顾无忧。既有都护为我等守护道路,我等为何不抓住这个机会,长驱直入河中之地?都护念念不忘在河中开设军镇,我便遂了他的意愿。抢先一步帮他实现。一来报答他救我家孩儿的恩德,二来也为你我兄弟求个封妻荫子。哈哈!”
荔非元礼听得这话,立马激动得脸色通红,手上沉重的狼牙棒风车般的旋转,连声道:“好!好!大丈夫求功名取富贵,此其时也!我就和将军走这一遭,搏他一个封妻荫子!”
两人相视大笑,一时间都是极为振奋。
河中之地的情报是都护大人搜集的重点,这几个月情报连续不断的传来,他们是安西军中高层,有权接触这些情报,自然都清楚如今河中大部分地区都被粟特人完全掌控,波斯人只存在于零星的偏远地带,昭武九姓中,唯有最为靠近木鹿的安息州还有不少波斯人的残余。
都护大人的意愿,便是占据河中,和黑衣大食以乌浒水划界,恢复高宗朝时大唐的版图,所虑者便是后路被截成为孤军,是以兵发象雄。
既然都护必胜,那么吐蕃人就无法再断归路,此时不入河中,更待何时?
“将军,都护大人知道你的意图么?”荔非元礼笑完了,忽然想起一点,连忙问道。
李嗣业笑道:“都护为人宽厚,却又极为谨慎。他同意我等出兵,是怕我等老将寒心,若是他猜到我的意图,肯定是不会允许的,都护从来都没准备两面作战。不过封大夫却是猜出来了,只是没有点破而已。”
“这又是为何?”荔非元礼问道。
李嗣业笑道:“因为封大夫也认为都护大人必胜,象雄一定能拿下。怛罗斯之败,封大夫一直引以为恨,想要收取河中的愿望,大夫比我们都要急切。所以他明知我的目的,却依然没有阻拦,他也是乐见其成的的。”
“等到了小勃律,留一点儿人马给归仁军,你我就到河中去,圈地筑城开设军镇!要让都护大人也看一看,咱们这些老将不是吃干饭的!”
荔非元礼点头大笑。
……
战争总是残酷的,在古道上行军同样残酷。
虽然已经做了最好的准备,安西新军也在于阗南山的高山山谷适应了几个月了,可是人马的损失依然是无法避免。
翻越桑株达坂,便花了足足三个白天。大军想要通过这里,只能是趁着中午时分短暂的一段时间。过了这一道冰达坂,便有数十位安西健儿倒在了路途之上。
之后又连续翻越几道达坂,越过了荒凉的阿克赛钦(白石滩),到达安西密探们准备好的营地,死在路途上的安西健儿已经是超过了两百之数。
五千安西新军,实际数量要超过这个数,是以马璘手上可用之兵依旧超过五千。看着一个个强壮的安西汉子死于气疫,马璘的心情依旧是极为沉重。
第一百一十四章白石滩
感谢书友哈雷是个传说、chinch的月票支持,感谢书友七八五十七的慷慨打赏,感谢订阅本书的每一位兄弟,太谢谢了,跳荡快感动哭了。
……
白石滩便是后世所谓的阿克赛钦地区,是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之间的一片山间盆地,也是自新疆入西藏的要道,后世的新藏公路便经过此地。62年这片土地曾经被阿三短暂占据,后来又被中**队轻松驱赶出去。
这一战的起因,是中国由于某种原因主动承认了东段和缅甸之间的那段麦克马洪线,放弃了中缅之间的大片国土,结果此举助长了阿三的傲慢情绪,阿三也要求和中国之间也要按照麦克马洪线划分边界,并且要求把阿克赛钦划归印度。
双方谈不拢,只好干上一仗,只会放嘴炮的阿三哪里是中**队的对手,东西两线都被打得狼狈不堪。驻扎在阿克赛钦地区阿三的一个营被中**队全歼,阿克赛钦地区从此牢牢地控制在了中**队手里,直到马璘离开时依旧是如此。
中**队在东西两线都赢了,东线却主动后撤,麦克马洪线以南大片土地被阿三占据。胜利者只得到胜利者的名声,失败者却几乎获得了一切。
在前世之时,这一段历史每次读起来,马璘都极为纠结。作为一个军史爱好者,他也曾去过阿克赛钦那一片荒凉的高原。
四千多米的平均海拔,前世的他去了之后感觉就像被人一直捏着脖子。差点儿就因为高原反应交待到那里了。如今他走在千年之前的白石滩上,却是极为轻松。这一切都要感谢原来的关中汉子,给他留了一具强壮得不似人类的身体。
白石滩这一片荒凉的土地。是整个中亚的制高点,也是恒河等几条大河的发源地。向北翻山可至于阗,向西有几个山口可至大小勃律,也就是后世的克什米尔地区,向东向南则是吐蕃,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这个年代可以说是吐蕃人的咽喉。前世则是阿三的命门。
前世中国和阿三的种种纠结已经成为过眼云烟,如今是在千年之前,这一片土地必须要牢牢守在汉家儿郎手里。绝对不能丢弃给任何异族。
……
米雪带着安西密探营的兄弟们迎了出来,他们在这个高寒山谷驻扎已经有半年多时间了。来到这里的安西密探已经折损了数十人,活着的还有不到二百。
山谷之中,兴胡商人来来往往。把各种军需物品放入营地之内。领取完收据便开心的离开了。大部分的兴胡商人连运载物品的驮马和牦牛都一起丢下了,带着一点儿食物饮水便直接踏上归途。营地中各种物资都已堆积如山,支撑五千人三个月的使用不成问题。
到了这个时候,安西密探营这个特殊的存在已经不需要再隐瞒了。
听着米雪讲述密探营遭遇的一次次战斗,马璘心情更加的沉重。
前世的他只是个普通人,他知道自己不是个合格的将军。慈不掌兵,没有一副铁石心肠,根本就不适合做一军主帅。心里明白是一回事。可实际又是一回事,路上每看到每一位七尺高的昂藏汉子倒下去。他的心情便极为郁闷。
说到底收取河中之地是他个人的执念,和这些汉家儿郎没有多大关系。为了他的这个执念,五千安西健儿辛辛苦苦来到这白石滩,面对着未知的命运,对于每一位死在路上的汉家子,他的心里都有着深深的歉疚。对于这些战死在高原上的安西密探,亦是一样。
杀死再多的异族他也不在乎,却无法忍受汉家儿郎的死亡。马璘只希望此战能够顺利一些,安西健儿们能够少死一些。
米雪看上去依然是倔强骄傲的样子,耳边却多了一道显眼的刀疤,长发披散下来也无法完全掩饰。毫无疑问她也曾遭遇到危险,若是敌人的攻击再靠近脖子一点儿,她恐怕就不能再活着见他了。
“吐蕃人穷苦,能活过五十岁者不多。年过二十而父母、祖父母皆健在者,被吐蕃人视为吉祥之人,地位很高。吐蕃人半数依附贵族,半数为自由民。因人多短寿,每户人口不多,三人到五人为主,六人以上极少。还有一些户丁口不到三人,即所谓残户,或是家中男丁战死,或是家贫无以娶妻。”
“吐蕃人战时三户出一丁,象雄故地十东岱,我们到过的东岱已有八个。十东岱吐蕃人总数应有三万余户,按吐蕃人调兵之法,可用之兵不过万余人。”
米雪站在马璘面前,用官话流畅的讲述着,声音微微有些嘶哑。马璘身边,一众少壮派将校都是认真地听着。
马上就要动真格的了,谁也不想自己的手下死太多,多了解一些还是有好处的。
马璘皱了皱眉问道:“我在长安时,听人说象雄国有胜兵数万,为何现在只有万余?”
米雪道:“象雄故地面积极广,远非这十东岱之地。自吐蕃灭象雄后,西边一部分地方便脱离了吐蕃,因距离太远道路险阻吐蕃人鞭长莫及,也就没有管它。东边一块因苏毗部落崛起,和这一带隔绝开来,基本已经完全被吐蕃同化。是以原来的象雄国有胜兵近十万,如今象雄十东岱三户出一兵也就万余人,便是一户出一丁,老弱病残都算在一起,也就是三万多兵。”
马璘点了点头,忽然想起一事,问道:“我听说吐蕃人有以妻女待客的恶心,这件事是真是假?”
米雪哼了一声没有回答,身边几个密探首领却一个个咧开嘴笑了起来。
看着几个杀才的样子,便知道是怎么回事。再看身边这些少壮派跃跃欲试的样子。马璘心中苦笑。
吐蕃女子都是红脸蛋,又都几个月不洗一次澡,有什么好的。这些杀才还真都是生冷不忌啊。
听米雪介绍完了最新的情报,马璘心中略微安定了一些,便让她下去休息。此时帅帐之内巨大的沙盘之上,已经标明了其中八个东岱的具体位置和兵力部署。
“各位都应该清楚了,我们面对的敌人看起来极为弱小,可以说是不堪一击。不过大家不要忘了,这里是高原。是吐蕃人的地盘。象雄十东岱兵力弱小,不过吐蕃人兵锋极盛,若知道我们到了这里。吐蕃赞普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我们此战的目的之一,本就是要吸引一部分吐蕃兵力,为哥舒将军在河源的行军减少一些压力。不能吸引到吐蕃人,我们的任务就不算完成。”
“在这里打仗是其次。首先一条就是活着!只有活下去。才能拿起刀子杀敌!该教你们的都教你们了,回去一定不要大意,这一路上倒下去了太多的兄弟了,我不想再看到有兄弟不是死在战场之上,而是死在气疫上。”
见到马璘神色严肃,众人皆是点头。
只有活着,才能战斗。健儿们之前在于阗南山高山山谷里适应了几个月,到了这里还是很难受。浑身的力气要消减大半。相比于阗南山山谷,这一片地方实在是太高了。
“大家也不要过于担心。这个地方比逻些还要高很多,吐蕃人到了这里也极不适应,是以象雄被灭国百年,在吐蕃还是地位独特的存在。吐蕃兵要来这里,一样是要减少力气。我们在这里快些适应,力气慢慢就能恢复。先占据了这里,等到吐蕃人来了,我们在力气上反而是有优势。”
“休整三日时间,我们便大军南下,先灭最近这三个东岱!”
将校们点头,却无人离去,一个个死死盯着沙盘。
这个大家伙是费了好大劲儿才从雪山上搬过来的,如今安西新军的将校们都是越来越喜欢这个东西了。相比过去瞎子摸象般的打仗,这样打仗可是简单多了。
……
将近四千五百米的平均海拔,最困难的的确就是活着。这里基本上没可能获得任何补给,所有的东西都需要翻越于阗南山越送过来。这一路上,见到的死在道旁的兴胡商人都有不少,五倍的价格是要用命来换的,一点儿都不算多。
安西密探和唐军斥候大量的派了出去,马铺也开始快速设置,大军虽然还在白石滩边上,却已经开始对象雄故地进行渗透。
李贡布跟着马璘来到这里,断臂的伤势已经痊愈,左手拿根狼牙棒居然也是能用得虎虎生风,竟然还是一位悍将。
第三日一早,安西军于山谷中集结完毕,李贡布提着狼牙棒走进了帅帐之内,道:“将军,我想去招降一下我的子民。”
“且等等吧。等杀光了这三个东岱,剩余的七个东岱我可以允许你招降。”马璘淡淡一笑。
“将军,那都是一些可怜人。象雄人大多都忠于我家,以前是没有后盾,现在有大军在此,我若去招降必能成功。”李贡布苦苦哀求道。
马璘呵呵一笑道:“你还是个爱民如子的王。不过还是算了吧,若让他们知道你已改宗佛祖,只怕你自己都回不来。你还很有用,我不会让你这么快就死的。”
李贡布咧了咧嘴,道:“将军需要我信奉什么,我就信奉什么。哪怕是信奉光明神,我也愿意。”
马璘摇头笑道:“对什么神都不虔诚,果真是个合适的上位者。不过这也不行,大军上了羌塘,第一条就是要立威。不立威无以服众,不见血如何立威?且在营中安坐,有用你的时候。”
李贡布还要再说,马璘不耐烦的挥了挥手,两名亲兵直接把这老家伙给架了出去。
第一百一十五章达玛部落
只有死了的异族才是好异族,这句话虽然刻毒,很多时候却是至理名言。
马璘来自后世,本质上来说是个斯文人,对阿拔斯王朝创造的灿烂文明和吐蕃人短暂盛世内创造的文明他都颇为欣赏,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对大食人和吐蕃人举起屠刀。
杀戮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建立起一种共生关系,就像后世的美国白人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