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第一将(虎万)-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服得诸侯到来,那么日后朝堂之上日后就是有更多的话语权。
见到如此,卫涛也是失去了与之交谈下去的耐心,想想也是一个将国家大事用着混混行事之法来所为的人,哪里可能有多大的远见卓识?
若朝廷当中都是王子服这种庸才,什么都不明白,那么卫涛也还真是懒得去理会。
哪怕再是有着报国之心,这等大事,哪里可能是你说行动就是行动的道理。
卫涛再是鄙夷地看了王子服一眼冷冷一笑,直接端茶就是言道。
“来人,送客!”
“你……”
虽然王子服的确是有以武力强行而为之的想法,但在卫涛命人到来的严令之下,王子服区区一个文士,如何能够是反抗,最后只能够无奈地猛一挥袖,就是说道。
“你这等不忠之心当真是枉费了王子师的一番心血,日后定然是被天下人所唾弃!”
对于王子服,卫涛已经是懒得多做理会,只是冷冷而笑。
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生意
当王子服离开之后,卫涛方才是将周瑜和荀攸二人找来商议此事。
“如今天子已经是下得勤王诏书,而我并州无法成行,恐恶于天子。”
卫涛虽然是如此一说,但面上却是不见什么神色,显然对于此事其实也并没有多大在意。
“昔日强盛的大汉竟以至于斯……”
周瑜神色未变,倒是荀攸却是有几分感叹,不过感叹归于感叹,荀攸还是为卫涛谋划道。
“主公,以天下形势看,如今能够勤王驾者不过袁绍、曹操与主公寥寥诸人耳。若是无有匈奴南寇一事,主公自然是当仁不让,然经由此一事,我并州实力衰微至极,自然不可能是行动。”
“至于那袁绍昔日虎牢关下便是可观其人,好谋而无断,见小利而忘义,如今救驾一事,功业未显,先动兵马,以袁绍为人恐怕不会定决。”
就在这时候周瑜也是开口接着说道。
“如此而见,唯有曹操。曹操一向自诩为大汉忠臣,兵精粮足,如今又无有后顾之忧,很有可能再是见军长安,一如之前。”
“公瑾、公达所言正如吾思也。”
卫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不仅仅是历史如此,更重要的是如今袁绍最少也要顾及黑山军的威胁,而且也不似历史上一般统领冀州。
而曹操如今的形势却是比之历史更是好上许多,其麾下精兵良将已经足以进兵长安以勤王事。
“如此。我等便是坐观乎?”
卫涛虽然也是将两人找来,但也没有抱着太大的希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之后就是言说道。
“不可,若是如此,恐怕主公当真是被天下人所看不起。”
令卫涛有些没有想到的是,周瑜和荀攸两人竟然是异口同声反对。
“那该如何?”
“主公虽然不能出兵,但可遣使而往之,一来可表主公心意,二来主公新胜匈奴,正是要捷报天子。”
周瑜微微一笑。就是开口说道。
“况且要勤王事。还需先入长安,如今长安是被李催等人把持,就算有朝廷重臣为援,也是不易得进。而主公可以此为请。哪怕是天子被李催等人所软禁。也是可见主公。如此一来正里应外合,有大功而无需动刀兵也。”
周瑜不愧是周瑜,一言道来。已经是将其计也是禀报,听得卫涛心头也是为之一喜。
“果然不愧是公瑾也。不知道公瑾以为何人可为使?公祐乎?”
“这……”
周瑜微微皱眉,想了想之后还是言道。
“恐是不妥,公祐先生虽然于徐州颇有名声,但在长安当中却算不得什么,此事恐怕还需公达前往。”
“吾亦是不妥。”
当卫涛看过去的时候,荀攸也是微微摇头,很是直接地就是说道。
“主公也是知晓,我虽然也曾为黄门侍郎,但其官小职低,如今得主公抬举,任得并州从事一职,然在长安之中,依旧是属于无名之辈,恐怕也不会得朝廷诸公所重。”
“如此为之奈何?总不能我亲身而往吧?”
卫涛只能够是无奈苦笑,不过说归是如此一说,但卫涛依旧是看着荀攸,他已经是发现,荀攸在说话的时候隐隐带着一丝笑意,恐怕心中依旧是有谋划。
“呵呵……主公,攸的确是有大贤以荐主公也。”
荀攸见到卫涛看着自己不动,也是心中明白,当即微微一笑就是向卫涛拱手而道。
“不知道主公可听闻‘一条龙’之说否?”
“一条龙,好似有些熟悉。”
卫涛微微皱眉,在卫涛的印象当中似乎是几个颇为有名望的人的称呼。
“公达所言莫非是龙头华歆,龙腹邴原,龙尾管宁乎?”
倒是周瑜一下子就想了起来,颇为惊讶地就是言道。
“莫非公达欲要举荐他们?不过我闻那龙腹邴原,龙尾管宁皆乃志向高洁之士,数次辞官不为,甚至有传言他们已经是隐居山林之中。倒是那华歆,虽然其号龙头,但反而不如其友,甚至那管宁宁可于之割席断交不相往来。公达所荐者唯此人乎?”
“正华子鱼。”
荀攸点点头,而后却是向周瑜解释说道。
“华歆也许及不上管宁两人高洁,但未闻其有贪行之举,亦未有其他不堪之事。其治之以事,安抚百姓众生,所为所举相比于管宁两人却是如何?空有才名而不治政白费其才也就是罢了,但若与华歆相比,吾以为华歆却更得敬重。”
“嗯,公达所言也是有理。”
周瑜为人有雅量,却是明白荀攸的意思,也许华歆更重于名利,但其实也依旧是洁身自好的人。
这样有才有德的人,在这个时代,的确是比管宁这般只注品德的人对于苍生更是有益。
“不知这位华歆可在并州?”
卫涛这时候大概也是想起来这华歆是何人,当下就是赶紧问道。
“启禀主公,华歆此时当任尚书郎之职。不过如今朝廷已经是把持在李催手中,其恐怕更是有志难伸,攸请命入长安,以请之助主公。”
荀攸一拱手就是言说道。
“另外主公若信攸可以之书信令其全权代理朝见诸事,吾相信其必不负主公所望!”
“既然公达你如此一言有何不可?此次你便是带我亲笔书信而往见之。另外这一次既然是捷报天子,那么便是将那羌渠的盔甲兵器给送上去,以示诚意。”
卫涛点点头,以荀攸的为人肯定是有十足把握才会是如此请命,卫涛又是有什么不相信的道理,当即就是言道。
“若有此,无论主公至与不至,陛下皆应知晓主公之诚意也!”
见到卫涛一如既往地如此信任,荀攸心中也是感激,一拱手就是言道。
“攸必不负主公之期望也。”
这事情既然已经交由荀攸打理,卫涛自然也就不再是多做过问。
严格说来,如今并州之内大小事情的确是有不少,但真正重要到卫涛一定要亲自过问的事情却是不多,如此倒是让卫涛清闲了几分。
“将军,家兄却是前来,不知道能不能一见……”
不过倒是令卫涛有些没有想到的是,刚刚一准备闲下来,就是听到糜贞前来求见。
其实卫涛与糜贞之间的事情可以说已经是订了下来,若是不然以糜贞的身份跟着卫涛到得并州前来,若是婚约不行,那么糜贞的名声立即就是要全部损毁。
当然卫涛也没有这样做为的心思,平日间已经是透过蔡琰等人的口向糜贞表示,什么时候正式入门才是最好。
当然,如此一来倒是让糜贞时常是被蔡琰等女玩笑,其中详情却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所以糜贞虽然脸上带着几分羞涩,但糜贞还是向着卫涛开口了。
“具体的事情家兄并没有多说,不过一般而言也唯有是正事家兄才会是如此。”
卫涛点点头,对于糜竺自然是要一见。
不过当卫涛将人请到正厅,发现不仅是糜竺,还有那陈登也是到来。
对于陈登卫涛谈不上有多熟悉,只是见过几面而已,不过卫涛却是知道,这陈家最是主张将根基驻留在徐州,想要拉拢极为困难。
“原来元龙也是来了。子仲先生,你我之间的关系却是不必多言,就算你不是到来过些时候我也会是相请。不过看来子仲这一次却是有要事而来?”
卫涛也没有绕弯子,很是直接的地就是问道。
“此次到来的确是有要事,吾主素知并州多马,闻听大人又是大胜匈奴,俘虏马匹不计其数,如今我等前来,却是希望能够购入并州战马以组建骑兵。”
糜竺显然是先公而后私,直接就是开口回答说道,没有半点是隐瞒。
“至于战马价钱,若是大人能够大量供应,那么可以多出市价的五成。”
“多出五成?”
卫涛也是惊讶,这可是大手笔,这多出五成就意味着是市价的一点五倍之多。
要知道战马于其他物资不同,尤其是在这样天下渐渐纷乱的时候,可是紧俏得很,真正的良马一直都是被限制购买,也不会是有任何一方诸侯会是轻易用马匹交易。
但就算如此,马匹依旧是有价,就算要大量购买只需要花费一定时日即可,何须要花费如此大的代价,惊讶之下,卫涛却是转头看向陈登。
“大人且是放心,这一个价格乃是孔大人吩咐交代的。还请大人看在同为州牧,徐州与并州关系一向良好,我徐州更曾得大人救助,如今之言,自然是语出诚诚。”
陈登自然明白卫涛为何是看向自己,当即就是笑着解释说道。
“而且此事想来也不用隐瞒大人,我家主公乃是为了长安之事。”
卫涛这才是明白,为何一向不重军事的孔融会是突然大笔购置战马。
哪怕孔融再是不通军事但也知道骑兵的强大。
若是孔融组建骑兵会是让谁统领?
卫涛心头微微一动,就是发现这一笔生意似乎的确是可以做得。
当然虽然心中有所意动,但面上却是一阵沉默良久之后才是开口问道。
“不知道徐州要购置多少战马?”
第一百六十章 再次送人上门的糜竺
“若是可以希望能够购置五千匹战马。”
糜竺和陈登两人相视一眼之后,最后还是由着糜竺开口说道。
“五千战马?”
卫涛很是怀疑自己是不是有听错,这一次连连大胜匈奴,但扣除那些死伤的战马,卫涛最后能够到手的也不过就是万余。
当然这也不是意味着卫涛就是能够组建万人骑兵,毕竟骑兵的组建还需要不少东西,不过孔融如此大张旗鼓的购置战马,显然不会是用来培育战马。
“一次组建五千骑兵?”
“将军也是知晓,但凡骑兵就必须要成队的组建,才是能够发挥出真正的发挥出威力。五千骑兵虽然耗费不小,但以徐州富庶还是能够支撑得起。”
陈登微微一笑就是说道。
“当然若是大人有什么意见也尽可提出,相信以我徐州之广,还是能够应得要求。”
卫涛的确不得不仔细深思,五千战马可不是什么小数目。
“可以,而且我对文举先生也是敬仰已久,倒也不用多是五成,只要比市价多出三成即可。不过我并州缺粮,更重要的是并州刚刚经过匈奴为患,所付之钱、粮必须以五五之分以做换取。”
一阵深思熟虑过后卫涛却是开口说道。
“多谢大人高义。”
糜竺和陈登齐齐起身向卫涛一拜,不管如何,卫涛这都已经算是仁义之极。
乱世当中粮食也是极为重要。但不说如今天下还没有到缺粮之时,单单以徐州之富庶, 根本不是在乎是用银钱还是用粮食。
只是若用粮食的话,其中运输还是更为困难一些,不过这一点在所有人看来都算不得是什么问题。
既然商议已妥,陈登当即就是推说千里到来已经劳累离席而去。
显然陈登也明白卫涛等人还是有私言要谈。
“大人,那陈元龙智谋颇为不凡,可谓是我徐州第一俊杰,大人何不招之?”
待到陈登离开,糜竺却是笑着说道。
“呵呵……子仲何时也是学了开玩笑了。那陈元龙的确是有本事。可惜其心只在徐州,却是无意义我并州矣!”
卫涛也是知道自己手下缺人缺得厉害,所以如今在糜竺这已经算是自己人的面前也就是直言。
“说实话,我却是盼望早日能够得到子仲先生相助。”
“大人厚爱。竺深感难安。可惜竺虽然愿意随大人效力。但如今徐州还是走不开,更何况如今那陈元龙恐怕也是洞悉了此次购置骑军之深意。虽然未着其家着想,未必会是与主公为敌。但以我观之,陈家恐怕更中意于那曹孟德。”
糜竺先是向着卫涛一礼,而后才是言道。
“毕竟并州于徐州之间跨隔数州,数千里之距,哪怕徐州归属于将军也不过就是一飞地而已,陈家却是难以信服大人。”
这是实情,也是卫涛始终不怎么特别对陈登热情的缘故。
“子仲可是有什么话?我说过,子仲若是有要言之的话语尽可是言之,岂用如此?若再是如此,恐怕贞儿可就真的要生我的气了。”
卫涛轻笑着说道,当然贞儿这个称呼平日间都蔡琰几女相互称呼来的,卫涛在没有于糜贞成婚之前,还真是不大好用,不过这个时候说出来,却是让糜竺也是为之一笑,轻松了不少。
“既然如此,那么我也是直言了,这一次我却是准备向大人推举一名贤才,此人年岁比之大人还略小,不过其人颇为稳重,温厚而有信义,更为难得的是其人颇有大局谋略,能够居于一地以观天下,吾曾以徐州政事以相问,其之所答,皆为圆融,无有疏漏,诚是难得。”
糜竺笑过之后,脸色就是一正而后急速缓缓说道。
“大人本是少年英才,也更是重用周公瑾这等不世英才,本来也不当是如此一言。但此人难得,还望大人深用之。”
“哦?竟然当得起子仲先生如此之言,敢问此人是何人也?”
卫涛这个时候也是心生好奇,要知道但凡能人必有傲气,虽然糜竺敦厚,但这傲气也在,能够当得起糜竺这些话语的,显然那人非是寻常。
“此人乃是琅琊人士,乃名士诸葛珪之子。”
听到这里卫涛顿时心头一跳,琅琊诸葛氏,总不会是那一位吧?
“敢问此人大名如何,如今可到我并州否?”
卫涛终于是忍不住先是问道。
“此人单名一瑾字,如今已经是随我到来,如今想必是在府内休息,若是大人欲要见之,随时可以将之传唤。”
原来是诸葛瑾,诸葛亮的那一位兄长。
想想也是,如今的诸葛亮想必也是刚刚开始修学,不怎么可能会是前来投靠。
虽然心中有一丝失望, 毕竟后世当中却是将诸葛亮传说得神乎其神,若是能够得到诸葛亮自然就是最好。
不过说是如此一说,其实能够得到诸葛瑾也是足以让人喜出望外。
若是诸葛亮是‘龙’,那诸葛瑾便可称之为‘虎’,纵有不如,其能力也不会是有多少差距。
“能得子仲先生如此赞誉,必是大才也!快快有请!快快有请!”
其实真的按着卫涛的想法,哪怕就是亲自出迎也算不得什么,只是想到之前糜竺所言,如今诸葛瑾也不过于周瑜年纪相若,真的说起来应该是刚刚出仕,最多是在徐州有些名声。
以当时孙乾更胜的名望,同样也是有糜竺引荐,也当不得卫涛如此。
若是此时真的出迎,恐怕其他人心中也是泛有嘀咕,就算是那诸葛瑾恐怕都是要有几分疑惑。
所以虽然此时卫涛心头也是为之兴奋, 但也不敢是如此施行。
诸葛瑾乃是有才干之人,若是其真的不愿意出仕,那么想必也是不会到来。
过不得片刻,一个青年男子缓缓步入正厅,行到卫涛面前,向着卫涛就是一礼。
“琅琊诸葛瑾见过州牧大人。”
青年男子的态度倒是不卑不亢,当然若是在有心人看来这就是有些桀骜不驯了。
不过卫涛却是明白,这等大才,若是不能服其心,那么就是如此,虽然看似有礼,但距离其实却是于你相距甚远。
“子瑜先生请坐,子仲先生可是对子瑜推崇备至,我想子瑜必定不会令我失望的不是?”
卫涛只是轻轻一笑就是说道,而后就是见到诸葛瑾倒也不拘谨,随即就是坐下,淡然而视卫涛。
“不知子瑜观我并州如何?”
“并州之地,可谓是地广人稀,加之土地并不算肥沃,可供的粮草却是有所不足。虽有马场以供产马,但以吾观之,虽然以物换马有资助匈奴之嫌,然利大于弊,这并州本身的马场也只能够是供养自家军马而已。”
诸葛瑾也是知道这是卫涛在考校自己,当即就是将心中的看法一一说出。
“当然,并州地处边陲,民风剽悍,其兵员若足,可练出天下少有的劲旅精兵,此之为并州优势。”
不过显然诸葛瑾在回答的时候,也还是同样在考验卫涛。
若是卫涛连并州本身的优劣都是接受不了的话,那也算不得什么明主。
“子瑜所言不差,不过子瑜可知吾之志向否?”
卫涛笑笑,对于诸葛瑾所言倒是没有太过在意,反倒突然向诸葛瑾反问一声。
“吾闻将军有大志,欲安我大汉边患,此志向之远大,瑾甚服之。”
听得卫涛一问,诸葛瑾却是正色而应。
“近闻将军又是大破匈奴,虽然死伤亦是相当,但可见将军之才不下于卫、霍,令人敬佩之极。”
说到最后,以诸葛瑾的沉稳,依旧是忍不住面色微动。
“子瑜可是知晓我那义弟周公瑾否?其年岁也是于子瑜相若,甚至还是略小,不过这一次对战匈奴之所以能够战而胜之,全有赖于他与公达。若非他二人连连设谋,如何可是应对那匈奴骑兵?”
听到卫涛提起周瑜,诸葛瑾的面色再是微微一变。
如今的诸葛瑾也还只是一个青年,虽然生性沉稳,但也还有青年人的傲气,所以虽然准备前来投靠,但依旧是想要一试卫涛,看看其心性如何。
但被卫涛如此一说,诸葛瑾已经是发现自己的肤浅。
“却是瑾肤浅了,周将军所为瑾所不能比也。北驱匈奴更是为我大汉万世不朽之基业,其功业也甚令瑾佩服。”
不得不说诸葛瑾也不愧是诸葛瑾,胸襟的确颇为宽广,面对卫涛暗自指责,他乃是明言认下。
说到这里,诸葛瑾就是起身,向着卫涛就是恭敬以礼。
“启禀大人,瑾志学至今,也是略通于事,如今乞拜于大人麾下,不求闻达显贵,但求能够一展心中抱负,但有一日能够与大人一般北驱匈奴, 复我大汉光辉!”
诸葛瑾此言却是出自其心,看向卫涛的目光更是炯然。
“说得好!”
卫涛当即就是起身,行到诸葛瑾面前握住他的手臂就是言道。
“我相信以子瑜之才,定不输于公瑾也,子瑜可莫要让我失望。”
“诺。”
第一百六十一章 子瑜显才
“拜见主公。”
当糜竺再是下去休息的时候,诸葛瑾却又是再次前来拜见。
“子瑜可是有何事?”
卫涛微微一愣,随即就是明白了过来,这应该是诸葛瑾欲为己谋,当即就是笑言而问。
“瑾初来并州,寸功未有而得主公所重,心中诚是不安,欲献一谋与主公,为主公大业添助一分力。”
诸葛瑾当即就是一拜而道。
“吾虽知子仲心先生向主公,然不欲在其面前所畅言,还望主公见谅。日后子仲正式归服主公,吾亦会是向其请罪。”
“哦?不知子瑜意有何言?”
卫涛一听也是来了兴趣,当即就是问道。
“是,如今并州地广人稀,于匈奴一战并州更是死伤数万人,所以如今并州之忧不在兵疲粮少,而在并州后力不足,主公若是不重之,恐怕数年之后,唯有老弱,无青壮可是招募,一旦匈奴再是南下,当无守御之兵,到时莫言主公志向,恐主公是为大汉罪人也。”
诸葛瑾这话说得却是有些重,但话中之言却不是什么威胁,而是实实在在确实如此。
“多亏是有子瑜,吾几忘矣!”
卫涛经由诸葛瑾这么一点醒,就是明白了自己的失误。
说起来荀攸、周瑜的确是经世之才,不过其才多是在军事谋略,于民生政治之上虽然也是有建树,但所为关注不多。
诸葛瑾单以智谋而言,未必是比得上周瑜、荀攸。但其才却是能够弥补自己的不足。诚是可贵。
这让卫涛眼中更是多了一丝热切。微微一拱手就是言说道。
“敢问子瑜可有何策?”
“方今天下,纷乱将起,昔日大汉皇都洛阳也是被焚烧一空,百姓欲求一安生之地而不可得。若是有人能予之,其必得百姓拥护,到时候百姓纷至沓来,岂不可得哉?”
诸葛瑾虽然是第一次献谋,但也不见丝毫焦躁。当即就是侃侃而谈。
“并州地广人稀,莫说是那些荒芜田野,就是肥沃之地也是少有人耕种。主公何不实行屯田?”
“屯田,军屯?”
一经诸葛瑾提醒,卫涛就是想了起来,历史上曹操就是先后实行军屯,才是保证了其后勤源源不绝。
“军屯虽可,然主公麾下士卒方才是建立功勋,若行军屯,恐为不满也。而且施行军屯也会影响日常操练。主公既然志在驱逐匈奴,须得精兵。这军屯便是不合事宜,主公当可实行民屯也。”
诸葛瑾侃侃而谈,所言都是让卫涛暗暗点头。
“当然以如今并州之情势,单单是以屯田之言恐也是有差,并州人员不丰也。所以主公不妨可是如此,可以下令屯田,而后明言数年之后会是将田地均分给屯田百姓。”
“此法不错,如此一来定可引来不少流民。”
卫涛也没有想到诸葛瑾竟然还是有这一份意识,心头顿时大为欣喜,当即就是笑言道。
“既然如此,那么此事便是由子瑜负责如何?我先封子瑜为典农校尉,主掌屯田一应事务。只要是并州之内的无主之地,皆可任由子瑜施为,至于具体如何定为,我便是不再插手。我相信子瑜定然会是不负我望。”
“多榭主公信任,瑾必当竭尽全力为主公主持此一事令我并州粮草再丰。”
诸葛瑾做为一个初来乍到之人能够得到卫涛如此信任, 心中自然也是激动。
待到诸葛瑾领命而去之后,卫涛也还是将周瑜找来一问,听到诸葛瑾之策后,周瑜却是连声赞赏,以周瑜之能自然一听就此明白,这的确是并州之失也。
糜竺这一次前来,为公亦为私,但不得不说,他这一行,不仅是让卫涛府库充盈,更是给卫涛推荐了诸葛瑾这一位大才,让卫涛收获极丰。
不过这一次显然事情很是急迫,在谈妥的第二日,糜竺和陈登就是急匆匆是带着卫涛交托的战马离开,显然这一次勤王诏就是让孔融这位老好人也是动了真怒。
转眼又是一月过去。
不得不说孔融这人的确也是大汉忠臣,在等待了一月之后,就是下令太史慈带领刚刚组建出的骑兵西出勤王。
孔融这么一动,当即就是引得天下瞩目。
卫涛早已经将荀攸派到长安,直言自己苦难无法前来勤王。
而袁绍这个时候虽然没有说些什么,但也同样是按兵不动,静观局势变幻,唯有曹操,在孔融一有动作的时候,便是发声响应,领军等候,当徐州军队经过兖州的时候,曹操便是与孔融一同西往长安。
而就在这个时候,同样又是有一人有了动作,却是那西凉马腾。
马腾并未是接到什么诏书,但以清君侧之名同样是兵下长安,一时之间又是有昔日联军讨董的架势,让长安城所在的李催等人惶惶而不安。
事实上李催也不是没有想过故技重施,假令让各路人马退去,可是这一次与卫涛那一次却是不同。
卫涛那一次并没有奉令皇诏,而且当时卫涛对于解救天子也可行亦可不行,既然当时天子未曾所言,卫涛自然就是顺势退兵,反倒是捞取了一个并州牧之位。
但如今李催的诏令一下,其使者当即就是被曹操反驳怒斥,并且曹操还是昭告天下,若是李催等人有反悔之心,立即退出长安,让天子临政,若是不然,昔日董卓的下场便是如此。
李催等人能够有着此位靠的就是把持天子,如今要是让他们退出长安哪里可能?
而那些朝廷大臣也不是没有本事,在这期间又是挑拨李催、张济、樊稠等人的关系,令其不能够齐心迎敌。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不少人都是能够看出。李催等人已经是日薄西山。难以长久。
当然,这个时候长安城的热闹却是与卫涛无关。
事实上这时卫涛正是在关注诸葛瑾之行,不得不说诸葛瑾的确很是有能力,仅仅是一月,就是从司隶招来了不少流民,而后就是将之一一安置。
一应行事有条有理,让卫涛不由得暗自点头。
而随着从徐州运来的钱粮一到,更是让本已经竭泽的府库为之充盈。并州已经渐渐而复。
“报!主公,曹孔联军大败李催、樊稠联军,而那张济在开战之前就是已经悄然离开了长安,据报说是南下前往宛城一带。”
虽然卫涛不准备前往长安,但对于长安的消息还是时时关注,这一日正是与诸葛瑾商议政事,就是有人前来禀报说道。
“哦?李催等人本事虽然不强,但毕竟是继承董贼的西凉铁骑,就是在我并州诸军大破匈奴之前想要一决而胜,恐怕也大是不易。其如何是破其骑兵?”
卫涛颇为是好奇的问道,其实不仅是卫涛好奇。诸葛瑾也同样是好奇。
“启禀主公,据说曹操也是组建了一支骑兵称之为虎豹骑,其与孔融麾下刚刚组建的五千骑兵联合在一起,以虎豹骑为首强行突袭李催的骑兵,一战之下,骑兵只是损伤小半,直接就是将西凉骑兵大败。”
听得这报告,卫涛又是微微一惊,竟然是如此,孔融麾下的骑兵应该只是新练骑兵,难道是那虎豹骑?
“主公,恐怕这也是因为李催等人麾下骑兵不如董贼时候的原因,据闻那吕布逃离的时候,所带的才是凉州精锐,李催等人一味如董卓一般滥用暴行,其麾下的骑兵早已算不得什么精锐。主公不必忧心。”
也许是看出了卫涛疑虑,诸葛瑾却是笑着说道。
“而且这其中恐怕还是占了突袭的便宜,一如主公对那匈奴一般,饶是如此,依旧是损伤了不少之人,看来其远不如主公也。”
听到诸葛瑾的劝慰卫涛心中稍稍是舒服一些,不过也知道恐怕那虎豹骑的实力已经是不弱。
不过这事情只是卫涛暗自留心表面上依旧是平静行事。
曹操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