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第一将(虎万)-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何进这个时候却是在兴头之上,倒是全然也没有在意这话里对自己的抱怨,反倒是一笑而道。
“何必如此,就算昔日十常侍如今要夹着尾巴做人,又有谁敢是来找你麻烦?”
何进这却是有些自大了,不过卫涛这个时候却是不会再劝,只是唯唯诺诺请辞,何进见卫涛决定已下,也就不在意了。
“也罢,明日朝堂之上,我会为你谋一职,你之前有镇压黄巾叛乱,又有斩杀匪首张梁的功绩,如今又是西园校尉之职,总不可能让你受到委屈。”
“涛,多谢大将军。”
有着何进这话,卫涛当即就是恭拜而道。
(爆发求票,请有三江票的各位书友多多支持本书,谢谢!)
第八十章 三月太守?(爆发)
此时,正是何进得威风之时。
刘辩生性木讷,与刘宏大不相同,虽然没有刘宏荒唐,但对于文武百官却是唯唯诺诺,对何进更是大权相付。
不过好在何进还是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却是没有太过的与朝廷重臣相抗衡。
“卫子羽有擎天保驾之功,又曾力除黄巾匪,擒杀匪首张梁之功绩,依功当赏。不过惜其年幼,不宜在朝堂蹉跎,本将军欲是将之外放,不知道列位以为如何?”
这一日上朝,何进就是开口直言,根本不问皇帝的主意,直接就是询问朝廷诸臣是否同意。
何进如此,让不少人都暗自皱眉。
不过这时候也有不少人都是知道,卫涛颇得王允等朝臣所重,不知道他们如何打算的时候,并不打算开口。
见到不时有目光扫视,王允却是迈步出来,向着何进一拱手。
“大将军所言极是,子羽其人有才,但正是历练之时,不知道大将军以为当以何职?是让他北上一防外族,还是南出剿灭黄巾盗匪?”
卫涛也只是略略与王允提过自己请求外放,在王允看来这倒也是不错。
“昔日我大汉有霍骠骑,年及弱冠,纵横草原,北驱匈奴,今子羽才干不下于霍骠骑,若是好生历练,未必不可以再演汉武盛世。”
王允这话说得就有些大了,但这话一出口,却是无人可以反驳。
“正是如此。”
何进见到百官无人敢是随意质疑,心中为自己威势而高兴,顺口就是言道。
“正所谓:有志不在年高,我闻前些时候冀州常山郡缺一太守,便先让卫子羽暂代其职,若其能,自可任之,若是不能,则去其职。且冀州乃是黄巾根基所在,纵然张角已死,黄巾匪患依旧不绝。有卫子羽在,当可镇一郡。”
常山太守?
一时之间就是王允都是愣在了当场,谁都想不到何进竟然会是将这么一大官衔加给卫涛。
太守,一郡之首,掌管民政、军事,甚至是有自行任命下属之犬,不可谓不重也。
“这……这……”
一众大臣这个时候都是有些说不出话来,这个官职相对来说实在是太大,委实不好分说。
不过终究是有那些强硬的人站出来言说道。
“大将军,那卫子羽的功绩如何且是不谈,不过其年方及弱冠,又是一向是在军职,于民政治理恐怕不通,骤然上位是有不妥。若是大将军有意栽培,不妨让其历练数年再委以重任如何?”
终究是有王允朝臣在,加上卫涛乃是实打实的功绩,所以这些人也没太过强硬,只不过话里话外已经表明了大是不赞同。
“有何不可以?若是朝堂之上有谁有卫子羽之大功,就算封个刺史也可。有功不赏,有过则罚,如何服众?”
哪里想到何进竟然就是牛眼一瞪,大声咆哮而道。
“更何况如今陛下登基,正是向诸位臣工表示求贤若渴之时,如此做为更有何不可?”
所有人皆是一滞,就是连王允也用一种奇异的目光看向何进。
但何进却好似恍然未觉,咧嘴就是一笑。
“呵呵……不知道列位臣工以为我之提议如何?正所谓:能者上,庸者下。若那卫子羽真的无法治理一地,正可让其专心兵事,若可,我大汉岂不是又多了一位能文能武的国之栋梁?”
所有人面面相觑之间已经是明白,恐怕这是何进在行‘指鹿为马’之事,虽然未必是要让那卫涛一直担任常山太守,但却是借此分辨朝中诸臣的态度。
一时之间所有人俱是沉默。
“哈哈……看来列位臣工都是赞成我之所请,既然如此,便让卫涛暂代常山太守之职,先期三月,若是其真的无有此能,便是将之转为军职,此事便是就此而定。”
何进先是大笑,而后渐渐而说,最后却是一言而决,朝中之臣,始终皆是唯有无言以对,见到自己威势凛然,何进更是得意几分,当即再是重新转身面对皇帝刘辩,拱手而道。
“陛下,如今列位臣工皆是同意臣之所请,还请陛下降旨,以卫子羽暂代为常山郡太守一职。”
“一切……一切谨遵大将军之言……”
刘辩一个孩童,见到这样的大场面早已经是被吓得呆住,如今听到何进如此一言,当即结结巴巴,细声细语地应道。
当旨意下来之时,就是连卫涛也是吓了一跳。
虽然自己是有相助过何进几次,而且也是立了大功,但毕竟不是何进心腹,那何进如何会是如此卖力?
好在这一次为了怕卫涛会是有什么想法,王允在散朝之后早早就是到得府中,见到卫涛疑惑,当即就是一笑。
“其实这也不过是大将军的小把戏而已,过不得三月,合不合适为一任太守还不是大将军一言以决之,当然子羽若是愿意投到大将军府下,那又是另当别论了。不过子羽也不用担心,纵然没了这一任太守,大将军也不会亏待子羽就是,也就是凭功论赏而已。”
以卫涛如今的功绩自然做不到太守之位,听到王允的话自然就是明白。
三月之后,何进掌握朝廷大权,又统领天下兵马,那就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若是想要阿谀富贵,投到他的门下自然最好。
不过卫涛却是不同,却是明白,这个时候正是天下将乱而未乱之时。
所谓的太守,在何进看来,撤换也不过就是一言而决的事情,至于数月之内太守连连撤换所造成的政务麻烦,却全然不在何进的心上。
而何进才疏,不堪辅佐,卫涛自然不愿意投靠何进。
“世叔教训得是,不过小侄虽然投军从政,却只为报国尽忠,那等事情非是涛愿行,若不涛便前往向大将军请辞就是。”
卫涛这话说得有几分幼稚,却是卫涛故意而为。
但听在王允耳中,却是觉得就当是如此。
卫涛勇冠三军,决阵于沙场之间,那还可以说是天生的武勇,若是连政治关窍也是一并精通,那才是令人感觉奇怪。
“呵呵……子羽也不必如此,其实这未免也不是一件好事。”
王允轻笑几声,这也是王允并没有太过阻止的原因。
“太守之职甚重,一郡之要务尽在其间,虽然只有三月之期,但也可是历练一番,有过这番经历,再是历任几载,不过一任太守而已,子羽还是当得的。”
哪怕是王允显然都是认为卫涛其实也不过就是三月太守而已,也只是当成一种历练而已。
在王允看来,古往今来能够有这样历练经历可是不多,不过于卫涛好处极大,日后封侯拜相不在话下。
“如此,谨遵世叔之言。”
卫涛自然不会真的不想做这太守,只是在王允面前不好表露而已。
太守掌管一郡大小事务,正是可立之根基,若是早早有这一处根基,卫涛势力便可大也。
“不过现在也是不迟,就是不知道老天爷会是给我多少时间,若是真的到了三月之后又是如何……”
卫涛心中喃喃自言。
圣旨下来的翌日,卫涛直入大将军府中,无论如何如今何进正是如日中天之时,卫涛不能不至。
进到何进府内,袁绍、袁术、曹操等人皆在,这一次但凡是相助何进的人都或是升官,或是掌权。
尤其是袁绍兄弟,其本就是四世三公之后,根基深厚,如今地位之高,令人乍舌。
但哪怕是袁绍、袁术看向卫涛也不由得几分羡慕,不是他们官职比太守低,而是在这个年纪的时候,哪一个能够有这样的成就?
反倒是曹操却只是向着卫涛点头笑笑,神色之中多是为了卫涛而欣喜。
至于所言,其实也不过急速相谢何进提拔之情而已。
不过何进倒是不客气,直言卫涛如今资历不足,就算卫涛做得再好,最多也就是半年一任,但何进同样也是言明,若是卫涛得宜,那么一个都尉的位置却是少不得的。
都尉位在太守之下,却是军职,说起来也算不得什么小官了,若非卫涛的确是有大功,也不可能轻易做到这个位置。
既是如此,卫涛自然也只能够是相谢恩。
谢恩既毕,自然是要谈到西园校尉一职,卫涛调任之后,这个职位自然就是空出。
“一切听大将军安排,不过如今天下还有一二乱匪,还请大将军让吾从中选些许随从一同前往常山郡。”
“嗯,此事也可。”
何进要过此职,自然是要往其中安插自己的人手,至于精壮,以何进之权自然可择优而行。
更何况何进是大将军总领天下兵马,无论卫涛将士兵带到哪里,不都也还是属于他的属下,所以答应得也很是爽快。
“不过若是人数众多,纵然是吾也不好交代,便是三百为限,你可从中挑选三百随从赴任,至于兵戈盔甲,也是一并带着。”
却是何进慷大汉之慨。
“多谢大将军!涛当誓死以报!”
这一拜卫涛着实是欣喜,扣除那些不愿意离开的,卫涛能够带走的精锐之士也就三百人左右,这就是班底。
何大将军,多谢了。
(爆发求票!有票的尽管砸过来吧!谢谢!)
第八十一章 亏空情弊
离开洛阳之时,只不过是有三五人前来相送。
毕竟不是真正太守,在不少人心中,卫涛就算有才,也不知道多久才能够做到顶尖,如今还当不得重视。
当然,有着三百人,还有着张辽、典韦相助,在卫涛看来自己的班底已经初步建立,如今又是新得根基,自然不同以往。
“请神容易送神难,更何况这一任太守之职?如今我既然是得到了这一个机会,自然不会放手,各个世家底蕴的确雄厚,但我占得先机,同样不会落后多少。”
不知道为何,卫涛心中顿时就是涌起了一股特别的情绪。
常山,在东汉末年,也不过就是一个寻常地名而已,但在后世人眼中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地方。
因为这地方有一个人。
常山赵子龙,一个在《三国演义》当中几乎完美的‘常胜将军’赵云。
卫涛没有太多的英雄主义情节,但卫涛这个时候却是最为需要人才的时候。
陈留卫家虽然豪富,但也只是提供一些资助而已,自己虽然屡立战功,名声广扬,但在世人眼中也不过就是后起之辈。
想要得到他人主动投靠,那是根本不大可能之事。
就是连自己主动延请,那些有着大本事的人都不会出仕,若不是张辽被丁原所弃,若不是典韦当街杀人无路可去,哪里那么容易就是投效。
至于凭着对天下大势分析以招揽人才,诚之可笑。
真正的人才,都是有着自己的主意,轻易不会被人所动摇,哪里只是区区几句话就是能够招揽。
就算是认同其言,最多也就是认为卫涛乃是一介奇才,需要加以重视而已。
若此,但凡能够得到人才的机会,卫涛自然更不可能是放过。
“吾闻一代枪王童渊老先生便是隐居于冀州常山,这一次我就任常山太守,当是访之。”
卫涛隐约记得赵云就是拜师童渊,如今赵云不过寻常一少年,纵然有才,但若真是往求,实在是太令人诧异。
但若是寻访童渊那就是在正常不过。
童渊乃是一代枪王,得到世人公认,声誉着著,虽然不被朝廷官员所重,但往而见之,却是再正常不过。
“枪王童渊童老先生?据闻那位老先生的枪法出神入化,一套百鸟朝凤枪法,既不失于瑰丽,又不失于凌厉,乃是世间一等一的枪法。若是有机会当是求见。”
张辽也曾闻听过童渊之名,当即也是颇为兴奋地说道。
“既然大人欲要寻访枪王,此事便交予末将便是。”
“如此便是拜托文远了,文远也知,我苦无名师指点,纵然有昔日霸王戟法在手也悟不得真髓,却是想要求见童老先生指点。”
卫涛微微一笑,这也是自己最主要的目的之一。
“那童渊真的有那么厉害?若是这样有机会俺典韦一定要好好领教领教!”
典韦的一身武勇乃是天生神力加上异人所授,听到卫涛和张辽如此赞叹,心下却是好胜之心顿起。
对此,卫涛和张辽只是一笑,童渊成名多年,经历不知道多少战斗,虽然已经年迈,但恐怕现在的典韦也是难敌,唯一之法,就是欺其年迈,不耐久战。
不过卫涛和张辽都是知道,典韦虽然为人粗犷,但却不是凌弱之人,却是不会用这种无赖方法。
卫涛就任太守并没有什么波折,最多也就是原先的各个属下担心自己的职位而已。
毕竟卫涛有朝廷派任,又是领着三百人到来,明为防止黄巾死灰复燃,实则是在立威,自然没有什么人敢是冒出来炸刺。
寻访童渊的事情就是交予了张辽,童渊虽然名气甚大,但毕竟已经退隐,知道的人并不多,想要找起来还是要花费不少时日和功夫。
卫涛可不会将精力放在这里。
成为一郡之太守之后,卫涛才是发觉,果然事情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容易。
一郡之中民政、军事大大小小诸般繁杂琐碎的事情都有,初来咋到,卫涛一时之间也是无法理清。
“都说做官容易,其实也不容易,真的想要掌管这一郡之内所有事务,恐怕非三月之功,怪不得无论是何进还是王世叔都是与我明言只是暂代。不是他们舍不得,而是他们恐怕根本不认为自己能够掌管得了。”
卫涛暗暗就是苦笑,算是明白了何进和王允等人的心思。
事实上就是袁绍、曹操等人,也只是羡慕卫涛能够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就是有这么一分历练,就是他们都不会认为卫涛真的能够处理好一郡这事务。
这可不是凭着什么天分就是能够轻易做得到的。
至于将事情都交由其他人来处理,岂不是大权付诸于人?
若真是地位稳固也就罢了,如卫涛这般,权利毕竟不稳,那些‘老’吏必欺卫涛年幼。
“却是麻烦。”
知道这些事务交到自己手上,也有各个官吏是在看看自己能不能够掌握一郡之权,卫涛自然不可能是置之不理。
如是,一连处理了五日,卫涛终于是勉强理出了一个头绪。
毕竟不是真的十多岁的青年,若是十多岁的青年,任是如何天才,都不可能与案牍之中那么快理出头绪来。
不是说理出头绪就要让卫涛亲自去处理,而是理出这一份头绪,就是可以放心让那些部属依照以往规矩而行,而不必被其所欺。
不过其他的事情也就是罢了,唯有一事却是引起了卫涛的重视。
“整个常山所有县城都是遭了黄巾匪患,或者是临时征用,或者是被黄巾匪劫,各仓曹更是死的死,逃的逃,如今的常山郡城几乎已经空无一物?”
仓曹,乃是各县城掌管钱粮之属,仓曹人一失,加上借着黄巾匪患之说,各县城账册更被付之一炬,其损失多少根本无从可知。
如今各个县城上报其损数都是极大,恐怕已经是将历年亏空都是算了上来,甚至卫涛都是怀疑其中是不是直接被县官所贪赂。
“其中定有情弊,纵然报上朝廷此事也只能是如此。各郡如一,只是这常山郡各个县官大小欺我年幼,情况甚厉而已。”
卫涛暗自思量,心中却极是明白。
“不过若我如此之做,虽然不会被朝廷责问,但必被朝廷诸公看轻,常山各县大小官吏恐怕更不将我放在眼中,这太守之位名不符实,也没有什么滋味。”
卫涛可不甘心真的做一个过路太守,天下大乱在即,手中有兵有粮才能够是有话语权。
就算是要辅佐曹操,若是手中无兵粮,必定要屈居于各人之下。
辅佐曹操是想要早日结束天下将要发生的战乱,为了防止日后五胡乱华发生,可不是为了蝇营狗苟的混日子。
“这些钱粮定要追缴回来。”
思量了一阵之后,卫涛已经是有了定计。
“来人,将常山郡各县主官皆是请来。”
卫涛那是太守,掌管一郡事务,自然是有召见各地属官之权。
不过各地官员所在或有远近,得到卫涛这个命令的时间也是不一,加上对于卫涛有些轻视,虽然不敢不至,但其中拖沓却是免不得的。
卫涛从洛阳到常山慢行也不过就是三日时间,可各地官员齐聚,自从卫涛下令之后却是花费了整整十日时间。
其中最快到来的官员也花费了五日,但其实那县城离着不过数个时辰的光景而已。
到来之后,只是一声告罪,言说县城事务交接花费了不少功夫,其余再是不言。
这就是各个县令主官给卫涛的下马威。
别看你是朝廷任命的太守,但离开了我们,你这太守也是玩不转!
对此卫涛一直不言不语,无论面对如何理由,只是轻轻一点头,表示已经知晓,并未曾是说些什么,这更让一些人眼神当中多出了一丝鄙夷。
只有少数一部分心中隐隐有不好的感觉,一个少年竟然有如此大的定性,这样的人真的是可以随意欺凌的不成?
“参见大人。”
诸多县城主官齐聚一堂,也是有数十人,在向卫涛拱手示意之后,当即依着官职大小各自分列而坐。
这还是只是主官,若是加上六曹各个吏员,还是要多上数倍。
不过再大的场面卫涛也是经历过,这点小场面自然难不得卫涛。
“各位皆是本太守下属,这也算是我们初见,纵然稍有不敬,本官也不想理会。”
听到卫涛如此一说,不少人面上就是闪过一丝冷笑,在他们看来,卫涛这可算不得什么危言耸听,甚至可以说是笑话。
可是卫涛下一句话顿时就是让许多人的面色微微一变。
“本官粗查账务,发现各县城皆是亏空不小,尤其是各曹仓,几乎是为之一空。”
“大人!此事与我等无关,皆是那黄巾乱匪所为,想我小小几员兵丁,能够保得麾下百姓不受侵扰已是勉强,想要做得更多却是力有未逮,还请大人明见。”
“大人,我县已经尽力抵挡,可黄巾势,耐之若何?”
果然卫涛一开口,当即就是有几个人站起身来先后愤愤然地说道,其他人的脸上同样也是有不平之色。
(感谢sean8254的打赏,也感谢各位书友这几天的支持,谢谢!)
第八十二章 不一般的黄巾(爆发)
“事情便是如此,黄巾贼寇横行,兵卒死伤甚重,为此我还是先行贴补了其汤药费,守土之责已然力尽,这仓曹上损失,委实无法。”
除了仓曹报损之外,各个县城报伤请赏的也是有不少。
乍然看去,恐怕还是会认为如今常山郡黄巾横行,直打破各个县城了。
“黄巾爆发已有一年有余,各地已经是渐有平息,尤其是如今连那张角都是已经被斩杀戮尸,还敢有那么多人为匪?”
卫涛这是明知故问,哪怕是张角身死,但黄巾匪患却是未平,许多本来的黄巾军直接就是落草为寇,为患一方。
所以哪怕真的有被黄巾盗抢也是正常,只是若常山各个县城皆是如此,其中则必然有所舞弊。
卫涛也不等他们回答,直接就是言道。
“本官之所以得任太守,是为剿灭黄巾得力,区区黄巾盗匪既然敢患我常山,自当尽除!我让各位前来,只让各位是将被黄巾劫掠而去的亏空定出,是被那一伙黄巾抢掠。这几日我已经便查常山,无有大股的黄巾盗匪离开常山,想必劫夺之物还在常山,那些粮食也是有所损耗,但其余金银财物黄巾一时还消化不得,我自当取回。”
听着卫涛的言语,一个个官吏面面相觑,除了极个别的人看向其他人的目光中有着那么几分得意与嘲讽之外,其他各人脸上惊慌、担忧之色不一而足。
“大人身为一郡之首如何为此犯险?不若派人清剿即可。”
还有人想要劝说,可卫涛只是冷冷一笑。
“大将军为何派遣我是到来?不为别,正是为了一绝常山之黄巾匪患!如今黄巾竟然敢是如此劫掠常山,真当本官的刀不快否?”
听到卫涛如此一说,顿时就是有几个人面色如土。
“大人,其实若是一般的黄巾匪患我等也就自行处置了就是,委实是这些黄巾匪患不同寻常。”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一人颇为镇定地就是起身拱手而道,脸上也是带着几分自信。
“也正因如此我常山才是损失如此之大。那人乃是黄巾渠帅张牛角,据说其为张角真传大弟子,一身道术非是等闲,领人来攻,我等俱是无奈。”
显然,这个张牛角就是他们的借口底牌,顶着张角大弟子的名头,任是谁来心头上都要嘀咕上三分。
“张牛角?比那张梁如何?那张梁还是好称‘地公将军’结果还不是被我一剑而斩?区区张牛角若是识相的将所夺之物还来也罢,若是不然,休怪我无情!”
此言一出,所有人皆是骇然,这才想起卫涛非同常人,的确曾经手刃匪首,面面相觑之间,已经是有人有了退意。
“大人,的确是那张牛角所为!”
同样也是有人一口咬定,绝不松口。
不过这时候卫涛却是没有多说,而是猛然一挥手就是缓缓而道。
“你们且是将黄巾所夺之物一一验明,至于其他,你们且自行找回,但凡如实者,以往之事我自不究,若是有人虚报隐瞒,到时候一经查出,休怪我无情!”
这是卫涛最后给的一次机会。
虽然各个官吏对于账目不一定说得清楚,但是大体还是知晓,更何况只要找到师爷幕僚之类问一问,大致的账目都是能够问出。
卫涛追查也就是追查这么一部分。
有着卫涛的话语在,这一次上报的却是少了不少,已经是有人心中胆怯,愿意将吃下去的肥肉再是吐出来。
虽然同样是有亏损,但相比起来已经是少了不少。
那一些亏损就真的是用于在抵抗黄巾匪患之上,或者是被黄巾匪患所夺了。
可同样也是有人依旧是直接禀报全额亏空,一口咬定是被张牛角所夺,
“不见黄河心不死!”
卫涛在心中狠狠地说了一句,这几城却是最为繁华的县城,城墙坚固,纵然黄巾势众,也不可能轻易破城。
可还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纵然真的有黄巾,这几个官吏一个通贼的嫌疑是跑不掉的。
不过不说这些官吏多是地方大族出身,根基深厚,如今卫涛又是初来咋到,没有真凭实据在手想要动他们根本不可能。
“待我一举破了黄巾,常山之内,还有何人敢是不服?”
卫涛既然选择了这一处为突破口,自然不会惧怕所谓的黄巾。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卫涛既然准备对付张牛角,自然是派人一番探查。
常山郡上通幽州,下辐冀州,也算是一处要地。
而张牛角等黄巾军大约是一个半月之前现身常山,而后就是流连不去,虽然也时有攻城之举,但相对以往而言却不是什么都抢光,烧光,灭光。
好似就要在此占山为王,立下根基一般。
“一个半月,大概就是张角身死前后的事情……”
卫涛很是有些费神,一时之间沉吟不定。
其实若是寻常黄巾卫涛自然不必如此,只要能够坚持一阵,那么过后就是随意冲杀。
黄巾人数虽众,但意志不坚,如今整个大汉皆知,所以黄巾军与朝廷军对阵往往就是看谁先坚持不住。
如此黄巾虽然依旧是为祸不小,但对各个坚城已经是无奈。
但这一股黄巾却是有些不同,卫涛一番打探之下竟然得不到半点消息,只是知道有这么一股黄巾是在常山之内,具体所在竟然不知。
至于黄巾数量、装备之类的,更不用多说,一概探查不到。
只是隐隐能够得到消息,那张牛角好似有准备与大汉王朝长期对峙,并没有真的做绝一切。
“黄巾本来就是百姓聚集,只要重新归于百姓,那么隐于乡间,让人不得所知也是不难。乡党之间既然是有黄巾,那么藏下一支军队于山林也不是不可能。”
一阵思量过后,卫涛却是转头看向自己身旁一个瘦削的男子。
“不过黄巾一向没有多少严明的纪律,想要完全隐藏自己的行踪几乎就是不可能。唐周,你怎么看?”
唐周,这个人竟然是唐周,那被人擒拿关押入天牢的唐周。
不过这个时候的唐周十分瘦削,好似一阵风都能够把他吹倒一般。
事实上当日唐周下狱之后,一日三打,若不是他本身的确有几分本事,身子十分强健恐怕早就死在了狱中。
唐周不是什么意志坚定的人,可是他能够说出来的早在投靠朝廷的时候就是说了出来,再多的也就是没有。
所以在拷打数次之后,就是连天牢的人也是懒得理会,除了偶尔拿来撒撒气之外,根本不做理会。
而当事过境迁,唐周就更是无用,也就没有什么人去理会,尤其是张角死后,这唐周更是无用,更不让人搭理。
只有卫涛因为见过唐周颇为神奇的符水,又见识到张角有观天象之能,所以对这唐周有些期待,使了一些手段,让他从牢狱当中脱出身来。
只可惜按着唐周所说,他已经立下重誓,若是将从张角处学来的《太平天书》中的内容透露出来,生生世世都不得好死。
不过好在唐周还是愿意听令,而那种神奇的符水炼制也的确更是不易。
最少哪怕卫涛在旁观看,领着数人完全按照其所行做,都是不成,如今除了唐周之外也没有其他人能够炼制,卫涛也就任由他去了。
当然,除了保其一命及富贵一生之外,卫涛不会再给其半点权利,而且若是唐周有逃走之行为,立斩不赦。
“启禀主公,张角收徒不分先后只按年纪论大小,不过却是有真传与外传之分,我与张牛角皆属真传,学得了真法。不过张角传法不一,依照各人而传,所以我也不知道那张牛角有什么本事。”
唐周如今能够保住性命已经是不错,最是老实不过,乖乖地是将所有情况如实道出。
“至于这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