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第一将(虎万)-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曹操那边,便是如其所行,想不到马谡竟能够想到此法,做得不错。”
    卫涛点点头便是将此事放在一旁。只要是行此策,江东士族绝不会任由山越横行,到时候孙权自顾不暇,不可能是来攻打自己,而同时那马谡应对曹操之计,也让卫涛更得赞许。
    随着卫涛八百里加急的信件回复,本来已经做好了一应准备的马家当即就是行动了起来。
    马良为正使,马谡为副使,此二人将会是亲自前往觐见天子。
    是的,觐见天子。
    无论卫涛所行所为是如何。但时至如今,卫涛依旧是大汉臣子。而且也从来没有公开挟持天子之类的事情,最多只能够算是对天子不敬。
    这在天下可共逐鹿的时代,卫涛哪怕挂上一个忠臣的名声,明面上也不会是有多少人反对。
    所以如此大张旗鼓的向着曹操派出使者,并不会是让人怀疑。
    不过真正是令曹操惊讶的是随着马良、马谡到来之后,一路行来,都是在宣扬让天子亲政,将权利归还于天子之言。
    而且还不仅仅只是如此,最少是在他们的口中,卫涛愿意是请天子任命刘氏宗亲掌管荆州。
    谁都能够明白,这可能只是卫涛一时话语,哪怕卫涛以往的确一心只为驱逐外敌,在卷入争夺天下的纷争之后,各路英才也不可能再是用那些标准来看待卫涛。
    但事实上,卫涛这一次的的确确是诚心为难曹操,他真的是准备让刘氏宗亲前来掌管。
    刘晔,刘子扬,就是卫涛所选择的人。
    刘晔同样也是刘氏宗亲,但比起那些一心要匡扶汉室的刘氏宗亲,他似乎并没有那么在意是要为匡扶大汉。
    在昔日卫涛占领长安之后,刘晔并没有是跟随天子前往许昌,而是在卫涛麾下任职。
    刘晔这样的举动或许有些人不大理解,但其实也正是分篮之计,就是连那些小家族都会是如此,刘氏一族也是同样。
    在见到天下诸侯纷纷涌起,刘家天下岌岌可危,一方面自然是想要力挽狂澜,另一方面自然就是要留有退路。
    刘晔就是刘氏一族的退路,卫涛单以军事实力算可为天下第一大诸侯,刘晔归附于其麾下,自然也就算不得什么稀奇之事。
    而刘晔其人才华横溢,很得荀攸等几人所看重,而卫涛也没有是顾忌其为刘氏而有什么顾忌,一路因功提拔。
    如今卫涛新取荆州,正是欲思人才,便是想到了他,加上马谡所谋者,同样也是要挑动曹操麾下不和,卫涛正好是借此而行。
    昔日,大汉分封天下,非刘氏不得封王,而在诸侯初期,天下诸侯刘氏也是占了过半,而且实力更是强大。
    只可惜那些刘氏宗亲各有打算,面和心不和,最后让卫涛、曹操、孙权纷纷崛起,若不是还有一个刘备在,可以说当今大汉已亡。
    言归正传,卫涛如此宣扬开来,好似准备还政于天子,让大汉王朝再有兴盛之机的举动不一定让所有人都会在意,但同样对于一些死忠于大汉,希望大汉终究是有一日能够恢复成以往的人而言,却是有着别样的意义。
    这其中主要是以荀彧为代表的一部分在曹操麾下担任要职的谋臣也。
    搅乱了这一部分谋臣,就是让曹操麾下也是分头对立,到时候曹操内部不宁,那自然不用多言什么征伐卫涛了。
    更何况如今也有消息传出,随着年纪增长,曹操却是患上了偏头痛一类的病症,不时是有不适合处理公务的时候,如此正可是如所言也!
    事实上也是如此,卫涛这一手不一定说是有多厉害,但却让曹操更是头疼,就算是想要前来攻杀卫涛,也没有了那么多的精力。
    见到曹操、孙权各自都是有着麻烦,刘备也只能够暂时压制住自己的心思,暂时退兵回永安。
    这一次刘备损失最大,一场争斗下来寸土未得,反倒是损伤了自己的精锐,可不似曹操、孙权同样是瓜分获得了荆州的一部分。
    若不是有着诸葛亮等人的连连劝诫,恐怕刘备都是要气得吐血。
    唯有卫涛能够安坐于荆州,享受着这暂时的平静。
    不过谁都是能够明白,这平静终究只是暂时的平静,哪怕是卫涛也不敢是有丝毫放松,不断是整顿军备,趁着这难得的时刻休养生息。
    同时卫涛也在思量一事。
    “公瑾,人传荆州多人杰。以往是刘表不会用人,让得这等人才流落。不说其他,单单只说那诸葛孔明之能,若得之便可定才一方,若如此,我就此招募则若何也?”
    卫涛麾下自然多是谋臣武将,而且可以堪称一时俊杰,但若是可以话,卫涛从来不会嫌弃自己麾下拥有更多人才。
    这话若是问得别人,可能还会是有几分犹豫,可所问乃周瑜,以周瑜之雅量如何会是有介意?
    “主公所言是也。昔日有闻,颍川出人杰,如今荆襄之地人杰地灵,亦是不输于昔日颍川也!”
    周瑜的确丝毫没有介意,但周瑜同样也有所顾忌,当下便此直接言道。
    “不过主公也当是知晓,那诸葛亮就是师从水镜先生司马徽,由此可知那司马徽恐怕不会遵从主公,就算主公从而往之也是无力也!”
    卫涛微微点点头,既然卫涛有招贤之打算,自然不会是说一点都是不了解,他也是明白想要从司马徽那里下手也是不可能。
    “公瑾之言我自是知晓,不过公瑾也直达,这荆州除了司马徽之外还更有一人耳。”
    “主公是言那位庞德公?据说昔日刘表数招之,其皆是不至。而且据传闻,庞德公与水镜先生最为交好,其门人弟子多有往来,恐怕也不见得会容于主公也。”
    卫涛微微点点头,不过随即又是摇摇头而笑。
    “公瑾所言我自然有所闻,就算我亲自上门,恐怕也未必是能有所请,但于司马徽不同,庞家乃是荆州大族,纵然是如何,也算是在我治下,为着那庞家着想,那庞德公再是总不可能连一言亦是拒绝,但有所得,若是能有所益便是为好。”
    周瑜微微点点头,明白了卫涛的意思,为了庞家,庞德公恐怕最少也有出谋划策一番。
    哪怕是庞家人不愿意出仕卫涛,以庞家以往的声望卫涛也不可能对之如何,但若是连一谋都是未有那么日后庞家绝对不好过。
    “既然如此,不知道主公可否是容我一同前往求见庞德公?吾亦是曾经听闻其名,一直无缘可见其一面诚是为憾也。如今正可于主公一同前往,也看看这荆州除了诸葛孔明与马家兄弟之外,可是还有其他人杰否。”
    周瑜当下又是一笑,随即而道。
    “若公瑾是愿一同往之,那又是有何不可?想来庞德公如此名望必定不会是让公瑾失望才是。”
    “呵呵……听闻那庞德公最是喜好有才识之人前往以谈,若有公瑾陪伴前往,恐怕庞德公更是不得不见了!”
    听到周瑜所言,卫涛只是一笑回应之。  

第三百四十六章 司马徽失态
    卫涛突然之间会是想前往拜访庞德公自然不是什么一时心血来潮之事。
    而是卫涛正是想到,荆州的确是多有人才,若是自己不加前往拉拢,而坐观成败,那么恐怕他们会是像诸葛亮一般各投四方。
    若是之前也就罢了,毕竟当时卫涛不可能明目张胆的到荆州拉拢人才,而且那各个人才也未必是会投靠而来。
    如今自己据有半个荆州,势力可称之为天下第一大诸侯,若再是亲往,难道一个人也是不愿来投?
    卫涛到来正是因为此处却有一人也,能够于诸葛亮并称智谋的以人,‘凤雏’庞统。
    庞德公所在之庄园不是什么隐秘之所,很是容易就能够找来。
    不过一路行来,只见青山背靠,绿竹清幽,溪水环绕,几可是为人间仙境也!
    行到其间,隐隐可见其宅院,非有金碧奢华,而甚是古朴,远远看去,好似与四周清幽之景完美融合到一起,让人一见之下就不由得升起一股欣喜。
    “单单只看如此,便可知道此间主人之不凡。这庞德公确不是什么空有虚名之辈。”
    哪怕是卫涛这个时候也忍不住是对身旁的周瑜如此说道。
    “主公所言确是也!若是他日驱逐外敌,我愿舍弃一切空名到此建得一屋,日夜抚地一曲,可谓是人间至乐也!”
    周瑜这时候也颇为是感叹,对此也是生出一丝心而向往之情。
    “呵呵……若果真是有如此一日,倒是正好于公瑾为一毗邻也!”
    正在两人说笑之间。已经是行到那庄园之前。为表示对庞德公这成名已久的名士敬意。卫涛与周瑜随即就此下马,而后卫涛又使了一个神色,就此命人将拜帖奉上。
    卫涛毕竟是一方诸侯做到如此已经足矣,再是亲自敲门奉上拜帖那么就此太过了。
    那庞德公家教的确不凡,那应门的家丁护卫,虽然见到卫涛所领之不凡,但只是闪过一丝惊诧,随即就是以礼相待之。纵然是让人等候也生不出多少反感。
    卫涛名头极大,过不得片刻,就是见到两人赶来,头前一人一身青衣,颇为是有山居隐士之风范,而稍稍落后一人则是一身蓝袍,却是给人一种威仪之感,此种威仪非是身居高位,而似为教书育人所成之师之威严也!
    “不知道大将军就此前来,还请大将军多多恕罪也!”
    当先那老人一走近便是拱手而道。别看其年过花甲,但步履矫健。精神抖擞更胜青壮,便可知此人之不凡。
    “老朽庞山民见过大将军,近闻大将军到荆州一行,本来应是主动前往,不过吾知大将军平日间必是事务繁杂,不敢相扰,如今是让大将军抽空前来,实在是过意不去,还请大将军可是恕罪也!”
    “尝闻庞德公之民,今日有暇,冒然前来一见,还要是庞德公见谅才是。”
    卫涛微微一笑,这等客套之语卫涛也是熟悉顺口就此而来,不过这时候卫涛倒是对庞德公身旁那人有了兴趣。
    不说其气度不凡,单单只看其安然立在庞德公之旁,便可知此人身份便是不下于庞德公。
    庞德公乃是名士,虽然如今无有官职,但哪怕是天子见之都要有几分尊重,能够与庞德公相提并论,自然也不可能是平常人也。
    所以卫涛当下就此向着那人再是微微一笑,拱手而问。
    “不知道这位先生尊讳?”
    “在下山野之人司马徽,见过大将军。山野之人不通礼仪,若是有不到之处,还请大将军海涵。”
    那蓝袍之人听到卫涛所闻,不慌不忙就此行了一礼,缓缓而道。
    “大将军名闻天下,吾等山野之人也是有闻大将军声名,今日一见,果然见面更胜闻名,令人三生有幸。”
    这人就是司马徽?
    卫涛也是一愣,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这里会是遇到司马徽。
    不过卫涛也同样是从那话语之中听了出来,对于自己,那司马徽的确是有几分疏远之意,方才那话语虽然不是什么讥讽,但同样也是听不出多少诚意在其中。
    所以最后卫涛只是微微点点头,既然对方已经如此表明态度,卫涛自然不可能再是热面去贴近对方。
    哪怕是司马徽也没有这样的资格。
    “哈哈……大将军能够前来老夫这里,实在是老夫幸事。今日既有老友前来,又得大将军临门,实乃蓬荜生辉,还请大将军莫是要嫌弃屋内狭小,入屋叙话如何?”
    庞德公也是人老成精的人物,加上对于司马徽他也是了解,自然是心中明白,不过当此之时,他只用笑言数语,便是将这一份尴尬化解得差不多,仅仅只是如此便可见其之能。
    卫涛前来招揽人才,自然要给此间主人颜面,听到庞德公如此一言自然也是微微颔首认同。
    至于司马徽,单单以他们两人交情便不可能是不给其颜面,更何况司马徽也的确另有要事要与庞德公一谈,当下也不可能是拒绝。
    不得不说庞德公的确是言谈不凡,一番谈话下来总算让卫涛于司马徽之间关系是为缓和。
    而见此卫涛也能够猜到恐怕庞德公和司马徽都猜到卫涛的来意,但如他们这样的名士,若是卫涛不开口,他们也不会主动是提起。
    既然如此,卫涛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直接就是开口向庞德公道。
    “我此次来意想必庞德公也是能知,正是向先生请教而来。而今天下兵戈四起,我本意是执一方兵戈卫我大汉一方平安,若能是让外族永远是不敢觊觎我大汉,那便是我平生之志愿也!可如今中原不定,攘外必先安内,故而我才是领兵南下,想要速速让天下重归于一统,而后方可驱逐外敌,让我大汉得万世安宁。不知道两位先生以为如何?”
    一时之间无论是庞德公还是司马徽都是无言以对,相视一眼,更是看出了对方眼神之中的惊讶。
    庞德公、司马徽阅人无数,自然能够得知卫涛此言是否是出至真心。
    正是他们感觉到卫涛所言乃为诚,他们才是无所可言。
    煌煌大汉王朝,但有犯者,虽远必诛!
    这是大汉王朝的骄傲,是所有大汉人的骄傲!
    卫涛再想要现此大汉王朝,如何不让他们感到震撼不己?
    “大将军此言倒是不差,不过天下乃是大汉天下,既然如何将军何不辅佐明君匡扶大汉?据我所闻,当今之世有一明主,其为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当今天子更是认之为皇叔,可谓正统。其人姓刘名备字玄德,其人是有仁义之心,四方豪杰争相投之,可谓是有光武之风。若大将军以心为我大汉,何不相助相助玄德公以匡扶天下呼?”
    不过司马徽和庞德公都不是什么普通人,那司马徽回过神来之后直接就此而问。
    “若如此,大将军所言莫非皆是空言否?”
    司马徽自然不会不知道卫涛早就知晓刘备,如此说来自然是想要将自己摆在一个相对客观的位置。
    毕竟司马徽虽然看好刘备但毕竟不是刘备麾下,总不好是明言是夸耀刘备功绩。
    “呵呵……水镜先生不必如此客气。”
    卫涛微微一笑,他自然明白那司马徽的意思,反正这事情也不是没有什么可言,卫涛就是直接回答说道。
    “刘备其人如何我比先生更是明知。我且是不说其人会是到底是否仁义。以刘备性情,其掌天下能够是容得我占据边关,掌握兵权以逐外敌否?”
    听到这话,哪怕是司马徽也是语塞。
    自古以来,从来没有说哪一位君王会是将兵权随意予人,哪怕刘备再是仁义大度,一旦掌握天下,削权必定势在必行。
    “吾之愿是为驱逐外敌保我大汉万世之太平,只要能够达成如此,那么任由他人如何述说也无妨。我不妨是直言,方今天下,若是说能够有此气魄者,恐怕是非曹孟德莫属。只可惜曹孟德攻伐江东一败,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是一统天下。既然如此,我自当亲为,待到天下一统,我便可领兵北上,将那些外敌一一斩尽!”
    说着这话的时候,卫涛已经不知不觉地是起身,在置地铿锵的话语声中,卫涛眸利的双眸更是让两人一时都无语言对。
    这样的情况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只能够说明卫涛之言已经是在两人的心目当中掀起了阵阵波澜,竟然是让他们一时都为之失神。
    “但刘氏宗亲乃是大汉正统,你口口声声说是要为大汉驱逐外敌,若是大汉已经不是大汉,你为着什么大汉驱逐外敌?荒谬!荒谬!”
    司马徽很是有些失态,平日间他都一派从容,就算是发怒,怒气亦是不上脸,如今这般已经是极为少见的举动。
    “你分明是为一己之私以谋夺大汉江山,竟然寻得如此借口,你瞒得住一时,瞒不住一世!天下人迟早会是明白你的狼子野心!”
    听到司马徽如此失态的喝骂,卫涛忍不住就此露出了一抹冷笑。  
    ps:  感谢天。叶№舞空的打赏,也感谢其他书友的支持,谢谢!

第三百四十七章 细言四方
    “大汉乃是大汉子民之天下,何尝是他刘氏一族之天下?昔日高祖起兵是反抗暴秦,是为大势所趋,然当时秦为正统,不能够护佑万民,理当如此,而今虽事移情易,但理自相通。若是刘家不能够护佑我大汉百姓,自然不配是为正统。”
    卫涛微微一笑而言,卫涛的话语很是平淡,但说出来的话却如同惊天霹雳一般,让得庞德公和司马徽两人惊得都是起身。
    “我是否是为一己之私且是不言,我只问,若让刘备执掌天下,他凭何而是保我大汉永不受外敌侵扰?”
    卫涛再是如此一问,终于是让庞德公、司马徽无言以对。
    卫涛这话本来就是无可以对,毕竟卫涛这话几乎就是直言,几乎就是没有差说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之言了。
    论说仁义,刘备的确是仁义之名传四方,但若说战绩,屡败屡战虽然可是说明刘备之坚毅,但却掩盖不了他军事上的薄弱。
    若让刘备防御外敌,还真没有多少人敢是言说刘备能够做到卫涛这样,数年来外敌不敢犯,但有犯者必定是大为所损,甚至连部落民族都是渐有吞并。
    西羌、乌桓之故事就在眼前也!
    “胡说八道!逆臣贼子!”
    司马徽直接就是拍案而起,其实真的是要说辩解,司马徽还有许多话可与卫涛辩论,但面对卫涛这份直白,司马徽只想要将之喝骂,让他知道大汉威仪不可冒犯!
    “不过是一些直言耳。还当不得如此。”
    卫涛全然不在意地一笑。而后就不再理会司马徽。而是看向了庞德公。
    “庞德公德高望重,品性不凡,当非凡人一般见识。如今天下四分,形势最明,虽然是有自夸,但不得不说我当最为可能一统天下。吾久闻庞氏大名,故而亲自前来求教,难道庞德公竟然不愿意指点一二否?”
    听到卫涛如此一眼。庞德公微微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也到了不得不选择的时候,微微沉默之后,随即就此开口而道。
    “两位前来寻找老朽,实在是老朽不胜荣幸,不过一位是天下英雄,一位是吾之老友,皆是让老朽难以拒绝也!既然如此,那么老朽也便是直言便是。”
    听到这话,卫涛才是明白。原来司马徽在此也是为了给刘备招揽人才,显然司马徽支持正统之心的确是不绝。
    不过庞德公却是没有管着这些。只是旁若无人般自言道。
    “老朽已经老迈,纵然有些见识也不可能是辅佐民主,两位既来,那么所求者也就是为我那孙儿。不过两位也是知晓,但凡是能人,皆有傲气,我那孙儿性子更是桀骜不同常人,若是你们能够让之心服,他自然就愿是相随,不然,空得一人又是如何?”
    卫涛到来之前也算是对庞家有过了解,知道这庞统在荆州也算小有声名,不过相比于诸葛亮,却是有所不如,如今是到来,未尝没有直接招揽的意思,随即就此点点头。
    倒是那司马徽脸上露出了一抹苦笑,庞统也算是司马徽的学生,若司马徽能够劝动庞统,那么他早就劝说他投靠刘备,如今前来见庞德公,正是希望庞德公出面而已。
    如今庞德公直接就是将事情摆放到了明面上,自然是让他感觉为难。
    不过好在司马徽本身就是名士,气度不凡,并没有流露出什么异样,只是带着一抹笑意看着。
    对于庞统的性子司马徽同样是知晓,在司马徽看来,纵然是卫涛亲自前来,以庞统的傲气恐怕也不会是给他一点好颜色看。
    事实上也是如此,庞德公命人将庞统招来,庞统的确不敢不应,但跨步进来,目不斜视一脸傲气,好似根本不将人放在眼中一般。
    知道的人明白这是他的性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鄙视自己。
    更让人无言的是庞统容貌甚丑,更是让人一见有三分不喜,再是加上这一副做派,说一句不好听的,没有直接将他赶出门去,那么就是算给了他颜面。
    “士元,如今是有水镜持刘玄德之书信相请,又有大将军前来相邀。你乃我家贤才,如今也到出仕之时,既然是有两家前来,你当是可择一而从之。若是别有他想也无不可,不过方今天下也不出这几路诸侯,相比那曹操、孙权,恐怕大将军与玄德公更见有诚意。”
    这时候庞德公也是开口说道,说是中立,但其实庞德公还是有几分偏向刘备,毕竟司马徽与之交好,多次推荐刘备,庞德公对其印象自然更好。
    “诺!”
    不过对此庞统只是随意应喝一声,连眼皮子都是不抬一下,好似刘备与卫涛皆是不入其眼也。
    不得不说庞统这般做派很是容易令人生厌,哪怕是卫涛早从前世有所知,这时候也是得忍不住生出一丝不耐烦。
    若非是卫涛知道其正是因为容貌丑陋而有自卑生出的自傲,非是其本性如此,说不定卫涛真的是拂袖而去。
    “呵呵……士元啊!孔明已经是在玄德公麾下任职,甚得玄德公所信任,我知你之才干不下孔明,何不前往一展身手?难道真要将此一身才华荒老于山林?”
    司马徽见到卫涛一时难言,便是轻笑着说道,不过他知道庞统性情,所以话语之间只是点到为止。
    “孔明的眼光你也知晓,玄德公果然是当今英雄,绝对不会辱没了你。”
    “吾知晓了。”
    天地君亲师,司马徽既是庞统之师又是长辈,纵然在听到司马徽谈起诸葛亮之后,庞统眼眸之中已经是精光一闪,随即面上却平静而言。
    “孔明的眼光我甚是佩服,自当深思之。”
    在场之人皆是人精,哪里听不出庞统这话其实也是敷衍,说了也是等于没说,甚至众人还是能够听出一丝不服,庞统更倾向于与诸葛亮比上一比的意味。
    “呵呵……庞士元之名吾亦曾听之,今既来请亦是诚心。”
    就在这时候卫涛却此一笑,缓缓而道,将所有人的目光全都吸引了过来。
    “士元之才干若何我未曾亲见自不评价,但我敢是说,若士元想要遍寻天下,恐怕除了我与曹孟德之外恐怕更无人会是有所留也。”
    此言一出,庞统面色顿时微微一变,那司马徽更是面上一怒。
    自从见到卫涛之后,司马徽全无平日名士风范,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好顾忌的,直接就此而言。
    “玄德公求贤若渴,若知士元在此,必定亲身而来,何如不可一用?”
    “呵呵……水镜先生亦是不知否?其实纵然是我,也难骤然以高位加之,若士元愿投,唯有以一军中从事相待。”
    卫涛微微而笑,直接就此而答道。
    “我麾下谋臣武将忠诚贤良,不知其数也。士元若是无功,如何可在一军之下立足也?以诸葛孔明数立奇功才得刘备信任。纵然士元智谋不下于孔明,可如今更有时机呼?”
    此话一出,庞统更是默然。
    不是庞统智谋不高,而是的确任何奇谋都要有时机,如今时机已逝,庞统哪怕是投靠刘备也不可能骤然得高位。
    “但有孔明推举,士元如何会不得刘使君所重邪?”
    司马徽颇为不甘地一说,不过他不说还好,一说庞统的脸色更是难看。
    越是才高之人,越是心高气傲,如何肯是依靠着他人?
    司马徽也非是凡人,一见庞统脸色便是明白自己说错了话,可这个时候话已出口,更无法更改。
    “呵呵……”
    面对司马徽如此,卫涛只是微微一笑,而后更是说道。
    “更何况纵然是有大功,但刘备与孙权一般却是有一缺点,此一缺点注定容不得士元。之前孔明之事,还在于有望荆州,如今荆州希望渺茫,却容不得士元。”
    “哦,愿闻其详。”
    庞统听到卫涛如此一言,还是向着卫涛拱手而问,语气也是变得平和许多。
    庞统是傲气,不是傻气,对于有着真才实学的人同样会是恭敬。
    “尝闻江东、益州皆是人杰地灵,不知道是有多少才学之人,其中皆是出于世家大族,若士元往之,可是代表庞家要入住益州或江东?有着各大世家阻扰,其如何会是让士元轻易得到重用?”
    卫涛此话一出,庞统面色再变,一时之间却是说不出话来。
    历史上庞统投向江东之时,孙权因为其容貌不愿用之。
    但孙权在历史上好歹也是三分天下的霸主,如何会是那么轻易以貌取人,这与孙权之智谋不符。
    如此不过一个借口而已,实在是江东容不得外来之力。
    而刘备历史上是占据荆州,庞家还有势力在,但如今占据益州,同样是有这个困难,难以接受外来之人相投。
    “那且问那曹孟德又是如何?若投曹孟德可得重用乎?”
    庞统微微沉默一阵之后,又是开口问道,虽然没有那么明显,但在场众人都是从这话当中听出了庞统的动摇。
    庞统已经认可卫涛之言。  

第三百四十八章 庞统的为难
    “我知孟德矣!其人有大志,既有匡扶大汉之心,又有驱逐外敌之意,可谓是方今少有之英雄!其更有英雄不问出身之言,而起以孟德之能,也不会是被世家大族所局限,只要士元有才,就可重用之。”
    这就是卫涛、曹操与刘备、孙权的不同,相比于刘备、孙权,卫涛两人更为自由,只要是他们所决定的事情,可不会是让麾下谋臣将士有所反对。
    甚至可以是说,就算是谋臣将领有所反对,只要他们一言而决,也是可以直接将事情定下。
    最多也是考虑到麾下将士之心,先让其有机会是为立功,而后再是提拔。
    卫涛的意思便是如此。
    厅中之人皆是智谋之士,卫涛一说,他们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可不得不说的是,无论是庞德公还是司马徽,其实并不想让庞统投向卫涛或者曹操。
    这其中就是南人与北人的分差,毕竟无论是卫涛亦或者是曹操,都是北方势力,北方势力南来,最受到冲击的就是原来南人的实力。
    “当然,如今孟德领地之中的事情想必士元也是有所知,这个时候士元若是加入其中恐怕更是不妙,士元若果然有心,当明其中利害也!”
    一番话说下来,卫涛招揽之意很是明白,不过纵然如此,但卫涛的一番言语不得不说很是确实。
    庞统一身本事,自然不可能真的甘心终老于山林,但天下诸侯如今四分。更是让庞统难以抉择。
    随着卫涛话语一落。整个厅内已经是一片寂静。
    庞统虽然明白卫涛所说。但要他就此直接投入到卫涛麾下还是有几分困难,不过到了这时,卫涛不可能再说更多,也无言再说更多。
    若是能够动其心,这些言语已经是足够,若是不能,再多说也是无益。
    “在下周公瑾,敢问士元兄一言。”
    就在这时自从跟随卫涛到来一直都是沉默不言的周瑜突然就此开口而道。
    “不知道士元兄是欲广大门楣。还是欲流芳百世,甚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