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乞丐王(草稿)-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李重进不明所以。

“当日赏剑大会,江湖人士聚集扬州,依属下看,不如以高官厚禄笼络。”

那些江湖人士,虽说骄傲不逊,但以身手来看,个个抵挡上淮扬军一般的军校,而黄河帮的何一鸣,青城派的青尘子,还有那关中傻子孟老二等人,绝对比向美这样的偏将还要高上一筹!若是真能为淮扬军所有,那就是平添了一股巨大的阻力!

想到此,李重进开口道:“你有几分把握?”

魏其才想了想,正色道:“江湖人士龙蛇混杂,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不肯招安。晓之以理,诱之以利,钢刀架身,想必还是有部分人士,不得不为我淮扬军出力!”

“好,这事你现在就去办!”李重进点了点头,说道:“高官金银,全都答应下来!”

李重进满不在乎,开了个空头支票,有钱拿也得有命花。战胜了宋军,这些都不是问题。若是战败了,想拿也没了!

……

暮色时分,魏其才领着一大帮江湖人士,赶到了节度使府邸。

李重进大喜过往,亲自迎出大门。

魏其才虽说没有说动所有人,但在钢刀架身之时,还是有大批的江湖人士选择了投降自保!

“大人,这位是后蜀国师青尘子道长,以及青城观的诸位道长。”魏其才指着领头的青尘子介绍道:“还有南派的高徒,太行刀门的陈希彦……”

“行了,这些好汉本将军都见过,用不着介绍!”李重进哈哈大笑,不耐烦的打断了魏其才的话,将一干江湖人士迎进了大厅,好酒好菜招呼。

李重进最希望看到的是黄河帮的何一鸣和关中傻子孟老二,但这两个家伙似乎是有原则之人,心中虽有遗憾,也仅仅是一瞬间之事。毕竟能有这么多江湖人士帮助,凭舔一股助力。况且从这种情况来看,他相信,只要时间长了,何一鸣等人早晚会归顺。

“道长身体可还好?”李重进笑问道。事实上,他不喜欢青尘子,一来他是后蜀的国师,而来总觉得这家伙身上有股莫名的阴深之气。不过,从这些江湖人士的态度来看,这青尘子在他们中间似乎有一定的威望,他们隐隐以青尘子为首!

青尘子老神在在,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但那阴鸷的双眼不时闪过诡异的色彩。浮尘一甩,淡淡道:“仅仅断了几根肋骨而已,七日时间足够恢复!有劳将军挂心!”

此话说得轻巧,甚至平淡无奇。然而,在众人听来,却是大为惊异。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断了几根肋骨,仅仅七日就可恢复!

对于青尘子的功力,李重进不得不再次重新打量。

“好,好,好。”李重进拍手笑道:“想必诸位都知道淮扬军的处境,本将也不拍诸位笑话,确实是时不待我。然,赵匡胤这乱臣贼子夺我大周江山,欺负孤儿寡母,身为大周忠臣,我李重进不得不举兵,清君侧……”

“李将军说得是。”

满场的江湖人士立马附和。

“呵呵呵呵…”

一声尖笑打破了这和谐的气氛。正是发自青尘子之口。

李重进眉头微蹙,眼中的凶光一闪而逝,强压着心中的愤怒,盯着青尘子说道:“不知道长为何发笑!”

青尘子淡淡的看了眼李重进,笑道:“贫道既然答应了魏大人替将军解围,自然会竭尽全力办到!不过,魏大人答应贫道之事,不知李将军如何看待?”

李重进怔了怔,扭头向魏其才看去,只见魏其才微微点了点头,不由疑惑道:“不知道长所说何事?”

“贫道一生,无他爱好,只对剑情有独钟。”青尘子淡淡道:“贫道之所以答应魏大人替将军解围,只为借李将军天子剑一观!”

此话一出,满场皆静,江湖人士均紧张的盯着李重进。

“哈哈哈哈……”

李重进哈哈大笑,拍手道:“本将军当以为何事,区区小事,自然如道长所愿!”说罢,朝着魏其才使了使眼色。

……

不一会,魏其才手捧着天子剑来到桌边,在李重进的示意下直接交到了青尘子手中。

青尘子起身,双手恭敬的接过,抚摸着剑身,眼中闪过贪婪的光芒。

骨瘦如柴,如秋后枯枝的手紧紧握着剑柄,微一用力,拔剑出鞘!

“怎么样?这剑是否还入得了道长的发眼!”李重进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微笑道。

“唰。”

青尘子还剑入鞘,面色扭曲,冷哼道:“李将军既然不想将天子剑给贫道一观也就罢了,何必多此一举,弄把假剑糊弄贫道!”说罢,领着青城观的弟子就欲离席!

“啪。”

李重进一巴掌拍在桌上,顿时震得满桌的杯盘碟盏乱颤。

“别当我李重进好欺负,今个你若是敢走出这个门,老子就灭你青城观满门!”李重进终于受了不了青尘子的阴阳怪气,咆哮道:“老子还没必要弄把假剑来糊弄你这牛鼻子。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你就抹脖子谢罪吧!”

李重进长年身居高位,这发起怒来,顿时将满场的江湖人士吓得缩起了头。别看他们一个个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一旦真的惹怒了李重进,就是他们各国的皇帝,都不一定保得住他们。

青尘子在后蜀贵为国师,几乎是横着走的地位,软了吧唧的孟昶见到他也得唯唯诺诺。可偏偏被李重进这么一吓唬,缩回了刚刚迈开的脚步。扭头见李重进那一双眼冒火星的双目,心头一颤,欠身道:“抱歉,李将军,贫道刚刚一时气愤,言语之下冒犯之处,还请多多见谅。

不过,依贫道看,此剑确实是为人所仿照。贫道虽说没见到真真的天子剑,但毕竟倾心研究各式古剑多年。”

说着,青尘子拿起天子剑,解释道:“天子剑乃春秋战国所铸,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即便保存再好,也应有岁月的痕迹。然而,这把剑的痕迹,完全是故意弄上去的。再看这剑鞘的花纹,据说天子剑纹理自然,如一条盘旋的龙身,而此剑的纹理确如龙身,可惜实在是太像了。要知道剑鞘雕龙,不是一般的人敢做的,当年的虞大师,可没想过这把剑会给天子用!”

拔剑出鞘,青尘子又道:“此剑光亮,锋利无比,但却失去了那种威震天下的势气,要知道天子剑被唐太宗整日佩戴,多少占了点龙气,而此剑却丝毫没有。剑柄的菊花乃大唐皇族的标记,可偏偏这菊花富则富已,贵气不足!”

青尘子说得天花乱坠,可是玄之又玄,听得众人云里雾里。

见众人似乎还是不信,青尘子抽出一柄长剑,天子剑照着此柄普通长剑砍了下去!

两剑相交,火星四射。

“啊……”

众人见青尘子的举动,惊诧不已!

长剑应声而断,似乎证明了天子剑削铁如泥,正乃真品无疑!

可当青尘子举起天子剑之事,剑身上那触目惊心的缺口,将众人拉回了现实,天子剑竟然损坏了!

李重进呆呆的看着这一切,半天说不出话来。

好一阵沉默。李重进面色一变,疯了般的掀掉桌子,指天咆哮:“韩旭,老子不杀你誓不为人!”

第204章到达宋营(上)

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暮色时分的这场秋雨,将广阔的苏北平原冲刷了一遍,空气中弥漫着雨后的清晰,微微吸气,顿时令人神清气爽!

这些年,淮南大地战乱纷争,人口急剧减少,离扬州城越远,越显荒凉。

荒郊野外,一处残埂断壁的无人村落,陆续有人牵着马走了出来。随后几十人的队伍跨上战马,向北方而去。

韩旭一手紧了紧怀里的赵芸,刚刚在破落的村庄躲雨,一出来忍不住的打了个冷颤,秋雨一过,平添了几分寒意!

“旭哥儿,这是哪里?”赵芸躺在韩旭怀中,将脑袋往里靠了靠,找了个舒服的姿势,小声呢喃道。

韩旭四处看了看了,微微低下头,露出个安心的笑容,说道:“已经离扬州城很远了,放心吧,李重进追不上了!”

话虽这样说,但事实上韩旭心里一直在奇怪,从昨晚路过小树林,到现在一直就没发现任何淮扬军的踪迹。按理来说,以淮扬军起兵的速度,怎么着也该赶上来了。不仅如此,刚刚他们还在小村落里休息了两个时辰,避了避雨。

难道发生了什么事拖住了淮扬军的脚步?

一想到此,韩旭心中一动,连忙叫过苗训,问道:“苗老哥,守信大哥的前锋营在何处?”

软啦吧唧靠着刘三后背的苗训,微微张开小眯眼,有气无力道:“我和他们分别的地方是在宿州,依时辰来看,这时候他们早该渡过了淮河,说不定已经和淮扬军干上了!”

对,一定是这样!石守信的大军一定和淮扬军干上了,李重进此时定然顾此失彼,管不了自己这帮小蝼蚁,毕竟石守信的几万大宋禁军才是他最大的对手。

“哈哈哈哈…”韩旭仰头大笑,大声招呼道:“小三,加快速度,朝廷的军队就在前面,驾……”

说罢,韩旭一马当先,狂奔而去。

两个时辰后,队伍终于见到了人影,左手边远处的官道上,陆陆续续的出现了三三两两,互相搀扶的身影。

原本正想远离官道,进行躲避的韩旭,看着那可疑的场面,不由心下疑惑。

从那些人的穿着来看,应该是淮扬军的士卒,可他们为何不是向北,反而是向着扬州城的方向呢?而且,那缓慢的速度,不时还有人倒下,倒像是打了败仗,丢盔弃甲的残兵败将。

一个念头在心中一闪而过,韩旭不仅没有远离官道,反而勒马左转,径直朝着官道奔去。

“喂,旭哥儿!”刘三大惊,来不及阻止韩旭,赶忙招呼着后面之人跟上。

上了官道,虽说这时的官道还是泥土路,可速度显然加快了许多。

一路上,不时遇到三三两两从前方撤退下来的淮扬军士卒,越往北,这样的现象越多,满地都是丢弃的兵器,盔甲,威风凛凛的淮扬军“向”字大旗,被扔了一地。禁军们那还能不明白,显然是向美小儿战败了。

不仅没有人阻拦韩旭的骑兵队伍,反而一见到这飞奔的马队,立马如惊弓之鸟,纷纷朝路边躲避,让出整条宽敞的官道,行着注目礼,直到马队消失在视线中。

韩旭心下大喜,狂奔一阵后,再次遇见了两名扛着“向”字大旗,互相搀扶的淮扬军士卒,不由勒马上前,学着后世官话,大大咧咧的叫道:“站住,你们是哪部分的?”

话音刚落,这一老一少两名淮扬军顿时丢下旗子,扑通一声跪到地上,结结巴巴的回道:“小的是向将军属下!”

“废话,老子当然知道你们是向美的兵,老子问的是前方大战,你们竟然敢当逃兵,不拍李将军割了你们的脑袋?”韩旭佯装大怒,唰的一声拔出了挂在马脖子边的唐刀。

“大人,饶命啊!小的不是逃兵!”年长的那位淮扬军步卒连连磕头,哭求道:“不是兄弟们不卖命,而是宋军的攻势太猛,向大人临阵脱逃,雄州丢了,兄弟们只能各自逃命。”说着,面色一变,忙道:“对……大人别再向前了,前面就是宋军的前锋骑兵!”

“哈哈哈哈……”

听得这话,禁军侍卫们放声大笑,连日来的压抑情绪,一扫而空。

“娘的,赶紧滚蛋,一群胆小鬼”韩旭大骂一声,马鞭一甩,豪气道:“宋军前锋算个屁,老子倒要会会这帮家伙!”

“呼啦……”

禁军侍卫们,扬起马鞭,紧跟韩旭而去。

直到韩旭他们消失在视线内,年长的那位淮扬军老兵,从地上爬了起来,朝着他们消失的方向,吐了口吐沫,骂道:“就你们这群当官的,还想跟朝廷的禁军比,也不撒泡尿照照!我呸!”

“老大,那些人好像不是咱淮扬军的,那带头的小的好像在哪见过……”年轻的小兵蛋子皱着眉头,弱弱的说道。

“管他娘的是谁呢,想送死,没人拦着。”老兵气呼呼的骂道:“走,赶紧回家,让老子的婆娘给你做顿好吃的,压压惊!”

说罢,这一老一少的淮扬军士卒互相搀扶着,一瘸一拐的向扬州城的方向而去。

……

天色越来越昏暗,当听到前方传来阵阵马蹄声,当大地不断的颤抖之时,韩旭压抑着内心的狂喜,带着一身疲惫的禁军侍卫们,勒马停在了官道中央。

不一会,官道的尽头,大旗招展,黑压压的铁骑如出笼猛虎,朝着这边咆哮而来。眨眼睛的功夫,已到三百步之内。清晰的“李”字大旗,跃然而出!

“不好,李重进!”

韩旭大骇,想也不想,赶紧勒马掉头就想跑。

“唰,唰,唰……”

寒光一闪,三支铁箭飞奔而来,“噗噗噗”三声,整齐的插入地上,箭尾的羽毛兀自颤动。

“下马,投降!”为首一人飞奔而来,浑身铁甲,手持弯弓,大声喝道。

“我投你妹!”韩旭大骇,正欲掉转码头,左手却被王凳子一把拉住,急忙骂道:“凳子,你傻了,还不跑?”

王凳子彷佛没听见似的,盯着对面的来将,满脸的崇拜之色。不错,是崇拜,只见王凳子,眼冒星星,彷佛后世的追星族。

“大人,是李将军!李将军!”王凳子狂喜道。

韩旭见王凳子的样子,再回头看看奔来的铁骑。这才想起,能在溃兵后面出现的,只能是大宋的骑兵,自己见了“李”字大旗就跑,还真有点草木皆兵了!

王凳子催马上前,大呼道:“李将军,俺是王凳子!”……

第205章到达宋营(下)

韩旭见王凳子似乎认识那位当先冲过来的骑兵将军,不由好奇道:“哪个李将军?”

“李处耘,李将军!”王凳子激动道:“俺之前就是李将军手下的小兵,有幸得到李将军的指点,这才凭借着箭术加入了禁军。不过,论箭术俺可是拍马也赶不上李将军,他可是咱禁军箭术第一人,又准又快!”

李处耘?韩旭想了想,似乎听说过,只是一时想不起来。不过,看他这一手三百步外的“三连星”,说是禁军箭术第一人也为过。正当韩旭愣愣的发呆之时,李处耘已然拍马冲到了面前,一个漂亮勒马的急停,战马前蹄高高跃起,直立的马身几乎和地面锤子,尽显其娴熟的控马技能。“切,若是换上哥的SUV,哥的漂移玩得肯定比你好!”韩旭暗自撇嘴,逼到如此的距离,才停住,不是显摆是什么?

李处耘当然不知韩旭心中所想,目光全都停留在王凳子身上,上下打量了好一会,疑惑道:“你是王凳子?”

王凳子拼命的点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李处耘摆摆手,皱眉道:“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你们赶紧让开,趁天未黑,本将军还欲再追杀一阵淮扬军溃兵!”

韩旭大怒,这位叫李处耘的明显将自己当成了空气,黑着脸不爽道:“那个李将军是吧,兄弟我这一路赶来,见到前面的官道上也就是些虾兵蟹将,用的着你这大张旗鼓的领着数千名铁骑去追嘛?”

俗话说,有点本事的人自有一股傲气。当然傲气过头,自视清高的人也没有什么好下场,比如被老曹同志搞死的杨修!然而,李处耘虽傲气,可并不是茹莽之人,从他在陈桥驿力主赵匡胤黄袍加身来看,绝对是个有勇有谋之人。

李处耘颇为好奇的打量着韩旭,此时才发现似乎韩旭才是这队人马的头头,本想大声训斥一番,却见韩旭老神在在的样子,颇为自负,不由眉头微蹙,改口道:“不知这位兄弟是?”

这也难怪李处耘会疑惑,韩旭这队人马被淮扬军追杀,风餐露宿,早已就是蓬头厚面,狼狈不堪,恐怕此刻就算是赵匡胤见到,估计也认不出来。

王凳子见状,连忙上前介绍道:“李将军,这位是韩大人呐!”

李处耘微微一愣,这才想起来石守信说过,枢密院副使韩旭正在扬州城内。不由面色一变,赶紧拱手道:“原来是韩大人,本将军失敬!”

一番问候,李处耘也不再追杀淮扬军溃兵,领着韩旭赶紧回中军,寻石守信而去。

……

此时,天色已黑,石守信早已安营扎寨,正在帐中对着地图发呆。当听说李处耘领着韩旭而来时,顿时大喜,径直冲出了迎寨。

韩旭远远的看到一白衣银甲之人,站在军营门口,赶忙冲了过去,鼻头一酸,差点掉猫尿,哽咽道:“守信大哥…”说罢,一把抱住了石守信的雄躯。

眼瞅着这帮破破烂烂如乞丐般的几十人,石守信百感交集,好一番安慰后,说道:“赶紧进帐,咱兄弟今日一醉方休!”

沐浴换衣,好酒好肉,韩旭带着禁军侍卫们是狼吞虎咽,看得石守信和李处耘是暗暗咋舌,这敌后的工作确实不好做呐!

几天没这么安心吃过热饭,韩旭左手一个蹄髈,右手一只烤鸡,彷佛又回到了汴梁城当乞丐的那会。直到吃得肚皮滚圆,连连打嗝,这才满意的端起茶杯漱起口来。

石守信一直笑眯眯的瞧着韩旭,见韩旭吃饱之后,才开口问起汴京一别之后的事!

韩旭将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添油加醋一番,绘声绘色的说了出来。

石守信听到丐帮火烧盐帮总舵,是大声叫好;听到韩旭深夜渡江,夜袭雷公咀,是暗暗心惊;听到韩旭戏耍刘长山,魏其才之流,是开怀大笑;当听到李重进的淮扬军追杀韩旭之后,顿时拍案而起,大骂李重进叛逆!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时,若是李重进立刻起兵,北上勤王,那叫“靖难”;而李重进等到赵匡胤登基,接受封赏后再起兵,那就是“造反”。石守信说得没错,若是李重进和李筠早早的起兵“靖难”,在历史上倒是会留下个忠君的美名。然而,他们这两个家伙迟疑不决,直到赵匡胤大势已定,这才起兵,那就只能落得个叛乱贼子,遗臭万年了!

禁军侍卫们早已回营休息,韩旭,石守信,李处耘三人喝酒聊天,直到深夜。若不是战时禁酒,石守信定然一醉方休,只不过明日还要行军,这才撤去了宴席。

李处耘对韩旭这位年轻的枢密院副使,赵匡胤的大红人,第一次有了深刻的认识。韩旭在淮扬做的每一件事,有勇有谋,甚至有时还有点冒险和运气,他自认为做不到。

韩旭悄悄的来到赵芸的营帐,小心翼翼的给她掖了掖被子。此时的赵芸面色红润,呼吸均匀,安安静静的躺在被窝里,长长的眼睫毛微微颤抖,殷桃小嘴扯微微上翘,露出那玲珑的小酒窝,似乎正做着什么美梦。

“放心吧,军医已经给公主看过,惹了风寒,喝了药,出一身汗就好了!”石守信掀开营帐,来到韩旭身后,小声说道:“幸亏公主从小练武,若是寻常女子,可就麻烦了……”

“多谢守信大哥!”韩旭小声回应!

“谢个屁!你我之间还说这些话!”石守信笑骂道:“行了,别打扰公主休息。”说罢,领着韩旭出了营帐。

出了营帐,韩旭抬头望着满天星辰,伸了个懒腰,随口道:“守信大哥,我睡不着,你陪我走走!”

“行,谁让咱是你大哥呢!”石守信点了点头,拉着韩旭来到一处高地,席地而坐,叹道:“旭哥儿,你这次实在是太冒险了,公主,苗大人,还有那个杨砺,全都感了风寒,若是再拖上两天,可就不好说了!”

韩旭摇了摇头,不置可否。

杨园的情况已经迫在眉睫,若是不这么做的话,他们就会成为李重进的棋子,宋军攻打扬州城的掣肘。

石守信见韩旭不说话,以为这小子生自己的闷气,于是笑道:“行了,看把你气的。这事换作是我的,我也会这么做。说不定比你更惨,至少我就没想到游水出杨园。”

韩旭自嘲般的笑了笑,长吁口气,叹道:“是啊,都出来了,可惜去的时候是一百三十多人,逃出来的只有三十多人,一百多个禁军兄弟,都躺在了淮南大地上!而我,却连他们的尸首都没办法去收敛。”

说着说着,他不由双眼微红。

“战争一向都是这样,自唐末到现在无数人战死沙场,多人人流离失所!”石守信仰天长叹:“不过,现在不一样了,赵大哥荣登大宝,凭着赵大哥的才能,一切都会好起来,这天下早晚都得归大宋。李筠也好,李重进也好,都只不过是螳臂当车。将来,我们还要打过大江去,恢复大唐的风采……不,我们大宋会做得比大唐更好!”

“这样的话,还要死多少人呢?”韩旭茫然道。

石守信面色一变,坚定的说道:“这是免不了的,身上生了毒疮,那就要用刀割去,暂时的疼痛,换来的终究是四肢的健全。你放心,明日我派人将你们送回京城,那些侍卫的仇,哥哥我替你报!”

韩旭微微一愣,报仇?他从来没想过报什么仇,这倒不是他忘恩负义之类,而是他真的压根就没想过这事!这时听石守信这么一说,似乎还真有这么回事!自己能为那一百多个禁军弟兄做的,就是报仇呐!被李重进欺负了这么久,也该欺负回去了吧?

想到此,韩旭嘿嘿一笑,正色道:“不行,这仇我得自己报,明日我随你们一起去扬州,我要亲手抓住李重进那老贼。不说都忘了,年前在汴京城,我可是差点两次死在他手上。抓了他,让他天天给我端夜壶!”

“行了,李重进还是交给我吧,我保证将他交到你手上。你身体不适,明日和公主一起回京,我已经安排好了!”石守信摇头笑道。

韩旭一听,不干了,连忙正色道:“芸儿,哦不,公主送回京我同意,但我可不回去,我这身体好着呢。”说到这,韩旭看石守信狡黠的笑道:“守信大哥,你不会是怕我抢你的功劳吧!”

“切……就你小子?”石守信给了韩旭一拳,笑骂道:“你若有本事你就抢,哥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韩旭坚持随军进发扬州城,石守信见其心意已绝,也不勉强,于是点头同意。

……

翌日,当太阳再次升起之时,宋军忙碌开来,拔营启程,目标扬州。

李处耘带着骑兵先行出发。

韩旭穿盔戴甲,一身戎装,领着身后那三十名禁军侍卫,站在石守信身侧。

正待出发之时,一声娇呼从身后传来:“旭哥儿,你又想丢下我。”

第206章扬州攻城战(一)

听到这声叫唤,韩旭不用猜都知道是谁,苦笑着转身,身后赵芸全副武装,手提长枪,跨着战马缓缓行来。

赵芸气色不错,兴许是宋军的军营并非江湖郎中,确实有那么两下子,昨晚发了汗,此时都已经能提枪上马了!

石守信知道赵芸认定了的事,即使是他皇帝老子赵匡胤都没办法拉回,在和韩旭商量后,只能无奈的放弃了将她直接送回京城的打算。不过苗训和杨砺这两个还躺在病榻上的文人大佬,依然被他们安排了马车,送到泗州,换走水路回京。

派出斥候,骑兵先行,随后全军开拔。

从雄州到扬州,这一路上并无无险地可守。攻下雄州后,宋军将一马平川,直指扬州。

一路奔驰,在夕阳西下之时,宋军终于抵达了扬州城外。

再次回到扬州城,韩旭彷若来世,高高扬州北城门紧闭。城墙人头颤动,旌旗招展,矛戟如林,淮扬军如临大敌。

李处耘打马归来,朝着石守信拱了拱手,正色道:“启禀将军,末将已派斥候探查城周方圆百里,并无伏兵,看样子李重进是将所有的淮扬军撤回城内,准备长期死守!”

石守信点了点头,扬州城外无险可拒,即使是最高的蜀岗山和中原的崇山峻岭相比,也不过是个小土丘。李重进固守淮扬城,是他唯一可行的办法。不过,这样也好,李重进乃大周侍卫亲军出身,长处就是攻城掠地,打打野战,论守城之道,此人绝不擅长,甚至还不如自己身边的行营排阵使宋偓。

令他想不到的是,几经战乱的扬州城,城墙本应当破败不堪才是,更和况当年韩令坤可是放火焚城的。然而,此时的扬州城,城墙高逾三丈,比当年南唐之时还要完善。

正当几人抬头观城之时,城楼上淮扬军人头攒动,只见在护卫的拥护下,一身着金色唐倪甲之人,缓步来到城头箭垛边,遥遥朝这边望来。

“呵呵,李重进这老家伙老都老了,还如此骚包,穿了一身金色王八壳,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韩旭摇头笑道。

石守信叹道:“那身金色唐倪甲,是他身为侍卫亲军指挥使的战甲,乃当年周太祖郭威亲赐铠甲,真是物是人非呐!”

李重进说是大周禁军第一人,无可厚非。石守信对其是赞赏有加,甚至抱有敬仰之情。此刻,原本可以成为永久战友的两人,却应立场不同,而不得不兵戎相见,石守信对此事感慨万千。

同样,站在城楼上的李重进,正皱着眉头,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大宋禁军,心中也是百感交集,那里面有多少是自己曾经的部下。尤其是对石守信,当年石守信,赵匡胤等人入军营,他是相当的高兴,大周又平添了好几员年轻战将。比起赵匡胤,他更喜欢年轻的石守信,重情重义,心思单纯。

一手带起的大周禁军,此刻正包围着自己的扬州城。禁军没有变,甚至比以往更为强大,整齐的战阵,严肃的军纪,不得不承认他们进步了,比自己的淮扬军更甚一筹。

“石将军,幽州一别,已有一年有余。遥想当年的兄弟在先皇的带领下,南征北战,是何其的畅快。”李重进开口了,朝着远处石守信大声说道:“赵匡胤乱臣贼子,不忠不孝,辜负先皇的信任,以宋代周。尔等身为大周臣子,何必助纣为虐,不如随我领兵北伐,匡扶周室,留的一生清名!”

李重进的这招阵前招降,说得是正气凌然,彷佛天下除了他李重进,其他人都是叛臣,只有弃暗投明,跟了他李重进才是正确的选择。

石守信当然不会被李重进几句话就说动,可是他张了张口,却没有说话。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对错,有的只是立场的不同。

李重进见石守信不说话,心中一动,难道有戏?于是,赶紧接口,继续说道:“只要石兄弟投靠我淮扬军,诛灭反贼赵匡胤,我李重进恭请太后,封你为王!其余人等,官升三级!”

此话一出,石守信依然不动声色。

这回,李重进倒是疑惑了,事实上,对于招降石守信他并未抱有太大的希望。可是这样的话说出来,你石守信至少给点反应吧,同意也好,大骂反驳也罢,这可是两军对垒常用的伎俩骂战。然而,不仅石守信没有反应,就连城外的宋军也都是一动不动,彷佛定了身般。

石守信莞尔一笑,朝着李处耘点了点头。

只见李处耘翻身上马,飞奔而出,距离城墙三百步,猛的弯弓搭箭,“嗖”的一声,箭若流星,直奔城楼李重进而去。

李重进的反应何等迅速,对于李处耘这位禁军第一神射手,他可是相当的了解,脚步不移,微微偏头避开。

“咔嚓”

李重进是避开了,可惜的是身后那面亲卫双手举着的“李”字大旗,却应声而断。不仅如此,身边的扬州城文武官员,吓的抱头蹲下。

“哈哈哈哈哈……”

李处耘这一箭之威,尽显宋军风姿。

城外的宋军,见城楼上那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