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乞丐王(草稿)-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初七相会一次。相传每逢农历七月七日,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桥相会。”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乃民间传说,流传甚广,殿内的人几乎全都听过。可他们不明白,韩旭为何突然讲出这所有人几乎都知道的故事。
“哼……”赵匡胤一声冷哼,显然韩旭将他比作了拆人姻缘的玉皇大帝。
“韩王爷,你这是?”薛居正不明所以。
韩旭目光直视赵匡胤,淡淡的说道:“皇上,宁拆十座桥,不毁一桩姻缘。”
“平西王,你大胆……”赵匡胤勃然大怒,一张红堂大脸气得发紫,手指颤抖的指着韩旭,斥道:“好,朕让你说,你也不必拐弯抹角,有胆你就将你想说的话直接说出来。”
一句话,赵匡胤说得断断续续,显然被韩旭气得不轻。
韩旭从来没见过赵匡胤如此的表情,这就是皇帝的龙威,一怒之下天地色变。
可想起赵芸那伤心欲绝的样子,他就心如刀绞。赵芸可以为他私奔,那作为男人的他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豁出去了,全都豁出去了。
韩旭高昂起脑袋,一字一顿道:“微臣想说的是,微臣和公主情投意合……公主早就是……微臣的人了。”……
第404章入狱
“公主早就是微臣的人了!”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如平地一声炸雷,满朝文武瞬间呆若木鸡,时间彷佛停止了一般。
赵匡胤如此、赵光义如此、赵普如此,所有人全都如此……
刚刚还纷纷攘攘的紫宸大殿,如今却是万籁俱静,针落有深。
赵匡胤气得血气上涌,红堂大脸成了酱紫茄子,大吼道:“你……你……你……再说一遍。”
事已至此,话出了口就没有回头的机会,韩旭把心一横,朗声道:“微臣说的是,公主已经是微臣的人了!”
在韩旭第一次说出来的时候,满朝的文武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话,直到韩旭干干脆脆的说出第二遍的时候,他们终于清醒了过来。
如今这时代,一个女子的名节何其重要,更何况赵芸乃堂堂的大宋公主。
韩旭这话早已触动了赵匡胤的底线,触动了皇家的威严。
即便是一向淡定的赵普这时也乱了方寸,身为百官之首,当然要带头维护皇家的尊严。只见赵普连忙出列,大声道:“皇上,平西王胡言乱语,扰乱朝堂,理当乱棍打出。”
赵普就是赵普,虽然读书不多,但这急才却是天下数一数二的。短短一瞬间,就将韩旭那藐视皇家威严的话,变成了“胡言乱语,扰乱朝堂”。若是以此定罪,不仅可以挽回赵芸的名节,更能救韩旭一条小命。
赵普很看重韩旭,同时也为了维护大宋朝的安稳,这番表面上看似惩罚韩旭的话,却是他用心良苦的体现。
“皇上……平西王胡言乱语,请皇上责罚。”闻听赵普出言,苗训当即领悟,慌乱的跑了出来附和。他一向和韩旭交好,刚刚听了韩旭的话,可把他吓得半死。苗训怎么也弄不明白,韩旭这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会有如此莽撞的举动。
“微臣附议……”朝堂上从来不发言的曹彬走了出来,那副脸依旧是一副公事公办的表情,但那双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微臣附议……”御史台大夫郦希亮出列。
“微臣附议……”枢密直学士薛居正出列。
“微臣附议……”
……
不一会的功夫,满朝的文武全都走了出来,其中大部分是带着替韩旭求情的成份,但事实上他们更有另一层意思。
因为他们听到了可以说大宋立朝以来最火爆的绯闻,而且涉及的人物,一个是大宋战功赫赫的平西王,一个是大宋皇家的公主。有道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自古听闻皇家秘闻者,有几个是有好下场的?
他们当然知道这一点,心里早已将韩旭骂了个遍,暗骂韩旭无耻的将他们拖下水。
此刻,他们一个个都在后悔今个早朝怎么就没告个病假!可惜听到了就是听到了,他们现在能做的就是“以听错了”为掩饰。
“砰……”
赵匡胤长身而起,一拳打在黄金的龙椅扶手上,原本龇牙咧嘴,栩栩如生的龙头此刻蔫了吧唧的弯了下去。
“皇上息怒……”文武百官连忙跪下,脑袋抵地。
整齐划一的动作,不经意间却将韩旭陷入更加尴尬的境地,如今整个大殿上,唯有站着的赵匡胤和坐着轮椅的韩旭二人。
赵匡胤狠狠的盯着韩旭,若眼神能杀死人,此刻韩旭早已死了几百遍。但韩旭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淡淡的迎上赵匡胤的目光,毫无退却之色。
如此的平静的眼神,在赵匡胤看来却是**裸的挑衅。他知道在宣布将赵芸许配给李从善的时候,韩旭必然会反对。可没想到还没宣布,韩旭就跳了出来,而且狠狠的给了他一闷棍,当头棒喝的一棍子,直接将他自以为正确的决定击得灰飞烟灭。
“好,好,好”一连三声好,赵匡胤气得浑身发抖,周身能砸的一切全都被他拿起砸向了韩旭,破口大骂道:“好你个韩旭,好一个平西王,来人……”
大殿外守候的米信,带着数名御前侍卫冲了进来。
“将韩旭押入开封府大牢,听候发落。”
赵匡胤几乎是咆哮着下达了对韩旭的处置。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
满朝的文武连忙求情,可正在气头上的赵匡胤怎么可能收回成命。
米信暗自叹息,挥手命御前侍卫将韩旭带走。
韩旭回头,淡淡的看了赵匡胤一眼,这一眼没有丝毫的怨恨,反而却充满了求情的意味。
赵匡胤知道韩旭这求情不是为他自己受到的处罚,而是为赵芸。
“传朕口谕,韩旭藐视朝廷,即日起削去其郡王爵位,贬为平民。”在韩旭即将离开紫宸殿的那一刻,赵匡胤咬牙抛出了他的圣旨。
“退朝……”
……
韩旭被贬为平民,关入开封府大牢的消息传遍了汴京城。
在京城百姓的心目中,韩旭这位出身市井的郡王,可以说是他们的精神偶像。无论是高门大户,亦或平民百姓,都以韩旭来教育自己的子嗣。
韩旭已成为无数大宋年轻人的崇拜对象。从平民百姓的子弟,到国子监的太学生;从普通的大宋军士,到皇家禁军,无不已韩旭为他们的奋斗目标。
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可却没有一个涉及到韩旭真正入狱的原因。
所有参加早朝的官员,全都守口如瓶,即便是他们的家人也未有半句透露。
可越是这样,胡乱猜测的人就越多。理由千万个,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韩旭得罪了大宋皇帝赵匡胤,失去了圣心。
夏日的午后,烈日炎炎,福宁殿的殿门紧闭。
赵芸跪在殿前已经整整两个时辰,浑身上下湿透,如淋雨一般。她的声音早已哭得沙哑,依然还在低泣着:“父皇,求你绕过韩旭吧……”
下了朝,赵匡胤即刻叫来赵芸对质。
赵芸早已和韩旭串通好,依照韩旭的话,口口声声声称已**韩旭。
赵匡胤不是傻子,当然不会听片面之词,招来徐贵妃欲查看赵芸的身子。
当徐贵妃将告诉赵匡胤“赵芸还是处子之身”时,赵匡胤在暗松口气的同时,却为韩旭和赵芸联合欺骗自己而更加恼羞成怒。
徐贵妃正是后蜀孟昶的花蕊夫人,常年身居皇宫,知道宫内的艰险,在博得赵匡胤欢心的同时也和赵芸相处融洽。
此刻见赵匡胤黑着脸一言不发,端来茶水,柔声道:“皇上,芸儿已经知错……大热天的,您先喝碗您最喜欢的冰镇酸梅汤消消气。”
“冰镇酸梅汤?拿下去!”赵匡胤看到酸梅汤就想起了韩旭,想起早朝上韩旭的满口胡言乱语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花蕊夫人不比赵芸大多少,不仅生的花容月貌,浑身上下更是透漏着成熟女性的风韵。也正是这点,赵匡胤在见到她的第一眼,就被她深深吸引,同时为了得到她,默许了赵光义对孟昶的举动。
徐贵妃年轻,多愁善感,对美好的爱情充满幻想。赵芸和韩旭这样的郎才女貌,情深意浓,深深的感染了她。想起她自己的身世,忍不住双眼含泪。
“爱妃别哭,朕喝就是。”
赵匡胤以为徐贵妃为自己不喝冰镇酸梅汤而伤心,赶紧端起桌上的汤水喝了个干净。
徐贵妃微微一愣,也不解释,起身道:“皇上,外面天气太热,妾身给芸儿送一碗去。”
酸梅汤有清热凝神,降火气的效果。
一碗冰镇酸梅汤下肚,赵匡胤火气也消了三分,摆手道:“算了,让芸儿进来喝吧。”
赵芸一进殿,也不管桌上的酸梅汤,扑通一声再次跪了下去,哽咽道:“父皇,皇儿求您饶了韩旭这一回吧!”
不管自己的身子,不看桌上的酸梅汤,进门就是韩旭。
见此,赵匡胤刚刚下去的火气蹭的一下又冒了上来。
“哐嘡……”
酸梅汤被他一袖子撸到地板上,精美的骨瓷碗四分五裂,汤水洒了一地。
“韩旭当朝侮你清白,这是藐视皇家,朕不杀他已是皇恩浩荡。如今你还来为他求情?真当朕什么都不知道吗?”赵匡胤越说越气:“朕今个不治他一个欺君之罪,朕有何面脸面位居九五。”
“父皇……”
“不必再说,从今个起你闭门思过,没有朕的旨意不许踏出皇宫半步。”
……
晋王府。
府邸的下人发现一件事,自晋王早朝归来后,就入了书房而且再未踏出半步。奇怪的是,书房内不时传来晋王爷的大笑声,那笑声很是欢快,很是畅怀。
听闻韩旭入得大牢,王继恩彷佛报了那日在百花楼的侮辱之仇,浑身上下笑得是花枝招展。
赵光义突然发现,这些日子王继恩似乎是越来越“漂亮”,眼角含春,语带娇柔,一颦一笑之间透漏着独特的风韵。
王继恩以白色的手绢掩口,轻笑道:“殿下,如今的一切都按照您的计划行事,韩旭现在是虎落平阳哩。”
赵光义摆手道:“不错,韩旭入狱虽然不是本王的本意,但这效果却比本王原先计划的还要妙!”
“那我们是否该去……”
赵光义摇了摇头,高深莫测道:“还未到时候……”
说着,赵光义忍不住的牵起王继恩的手,轻笑道:“继恩呐,本王最近发觉你这身子变得更加的娇柔无骨,牵腰更细,臀部也渐渐变得圆润丰满。本王真对你真是爱不释手呐……”
说着无意,听着有心。
闻听此话,王继恩原本红润的脸庞瞬间变得苍白,豆大的汗珠顺着鬓角滚滚而落。
“继恩,你怎么了?”赵光义慌乱道。
王继恩一把甩开赵光义的手,立马去解裤腰带。
赵匡胤正欲发怒,可一见王继恩的动作,顿时激动无比,呼吸也变得急促。
随着长裤慢慢下退,王继恩发现自己脐下三分处一道隐隐约约,几乎不可见的浅色红线向下延伸,自达命根。他精通医药,尤其是毒药,当看到这条线,再联想起这些日子他莫名其妙的变化,顿时明白了什么。
他中毒了……中了他今生从未见过的诡异之毒……
“啊……”……
第405章铁窗泪
“我以为你给了我一线希望,我伸出手却只是冰冷铁窗;若现实它总教人更加悲伤,就让我在回忆里继续梦幻;我以为我从此能快乐飞翔,在梦醒后却只是冰冷铁窗;若现实它能教人更加勇敢,就让我在地狱里等待天堂。”
……
“又来了,又来了……牢头,你能不能让他别再唱了?”
昏暗的牢房,一盏油灯,两名看守趴伏在桌上,大眼瞪小眼。
其中一名年轻的衙役,双手抱头,哭丧着脸,嘴里不停的抱怨着。
正对面,牢头眼带血丝,有气无力的教训道:“抱怨个屁……他可是平西王,有种你去让他歇会。”
牢头真不明白,堂堂的平西王怎么说入大牢就入大牢了?好吧,就算入了大牢,又偏偏为何让他亲自看管?这个大宋平西王昨个下午刚进来时还好,默不作声的一个人静静呆在牢房里。可没一会,他就双手扒着铁栏栅唱起了歌。韩旭入得牢房,还有心情唱歌,这可是牢头做了大半辈子看守以来遇到的第一人,不亏是大宋的平西王,有够牛B。
奇了八怪的调子,咋一听起来还不错,牢头带着几名看守听得是津津有味。
可时间一长,他们就感觉不对劲了。
韩旭来来回回的唱的就是那个曲子,一遍又一遍,整整持续了一晚上。摧残着他们的耳朵,麻木了他们的神经。
听青楼小娘唱歌要钱,听平西王唱歌要命。
“不是听说他已经不是平西王了吗?被皇上贬为了平民。”年轻的衙役小声道。
“是有这么回事,可有胆你去让他闭嘴!”牢头没好气道。
人家毕竟是平西王,即便如今被皇上贬为平民,虎落平阳。可说不定哪天皇帝一高兴,又恢复了韩旭的王位,这都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到时候他们可就是吃不了兜着走。
牢头的职位虽然不高,但这点眼力还是有点,于是又教训道:“你给老子听好了,他要什么就给什么,做人做事得留一线,别到时候怪我没提醒你小子。”
小衙役闻听此话,连连点头:“您老教训得是,这就是您老常说的‘神仙打架’,咱这小喽喽退一边就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牢头欣慰的点了点头,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
“牢头,给小爷端碗茶来。”不知是不是唱得口渴了,歌声终于停了下来。
闻听此话,牢头习惯性的摆了摆手,朝着小衙役催促道:“去给他碗水喝。”可这话一出口,牢头立马浑身打了个颤,拦住正欲起身的小衙役,亲自提着水壶,屁颠屁颠的朝里赶去。
韩旭这间牢房算是整个牢房里的雅间了,带着一个大窗户,空气流通,到了白天那就是阳光充足。独立的茅房,还用门隔着。昨日米信押送韩旭到此,立马让牢头重新打扫了一番,而且将其他牢里的人迁到别的牢房去,是以偌大的牢房仅仅就只有韩旭一个人。
牢头给韩旭倒上一碗水,隔着铁栏栅递了进去,笑眯眯的说道:“韩王爷,牢里条件有限,茶没有,只有清水一碗,您老就先将就些?”
韩旭端过碗,轻轻嗅了嗅,二话不说,一饮而尽。果然是一碗清水,但胜在干净,没有丝毫的怪味,透露着纯天然的清甜。
一连三碗下肚,浑身舒爽无比,韩旭一抹嘴巴,问道:“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张龙。”
韩旭微微一愣,笑道:“那你岂不是有个兄弟叫赵虎的?”
“韩王爷,您咋知道呢?”牢头张龙连忙朝着外面叫道:“赵虎,快过来见过韩王爷。”
年轻的衙役一改那憋屈的苦瓜脸,嘿嘿笑着跑了进来,拱手道:“赵虎见过韩王爷。”
开封府衙,张龙,赵虎。
当然,韩旭可真不认为这两个家伙会是将来包黑子的四大打手之二,无论是年纪还是模样,咋看也不像是个高手。可即便如此,韩旭心情也是变得大好,笑眯眯的打量着一老一少的张龙,赵虎。
用句话来说“缘分呐……”
韩旭扭头看了看外面的天色,乌漆墨黑的一片,随即问道:“张龙,啥时辰了?”
“寅时,快天亮了。”张龙苦笑着脱口而出。这一晚,他和赵虎两人被韩旭吵着睡不着觉,可是扒着时间在等天亮呐!
“这么快?”韩旭微微一愣,又道:“待天亮,你去百花楼给我弄点早点过来,顺便让他们炖一碗冰糖雪梨给老爷我润润嗓子。”
说着,韩旭从怀里摸出一片金叶子递了过去。
张龙连连摆手道:“不不不,韩王爷您老自己留着,这早点小的请您就行。”
“得了吧,你们每月几个月钱我还不知道?多了的,请你们喝酒”韩旭将金叶子塞入张龙的手中,笑道:“还有,不许再叫韩王爷,如今我可是有罪之身的老百姓!”
张龙尴尬的笑了笑,不再推迟。百花楼的早点,可不是他这小小的牢头消费得起的。
……
皇绝功运行数周天,韩旭顿感精神奕奕。
此刻,外面的天色已经大亮,早晨的一缕阳光透过窗户,射入牢房内。
如今身在牢房,可韩旭一点也不后悔,甚至还有点小得意。
昨日早朝被他这么一折腾,想必赵芸下嫁李从善这件事,也就告吹了。满朝的文武都知道了赵芸**于他韩旭,即便赵匡胤最后查明真相,估计也没脸再提和南唐的亲事。
以区区坐牢,换得赵芸自由身,这买卖划算。
当然,小小的牢房哪能困得住韩旭,凭韩旭的身手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只不过,他还有其他的心思,或许现在坐牢说不定还是件好事,能让他看清一些东西。
张龙已将百花楼的早点送了进来,同时还带来了一桌酒菜,几壶好酒。
隔着铁栏栅,三人眯着小酒,吃着小菜,好不快活。
忽然,牢房的大门在外面被打开,杂乱的脚步声正匆匆往里赶来。
一个犯人,两个衙役,隔着铁栏栅喝酒吃肉,看到这幅情景,是谁都会惊讶不已。
张龙,赵虎二人赶紧起身,吓得浑身颤抖,连连说道:“小的,见过苗大人。”
韩旭一杯酒下肚,砸吧着嘴巴说道:“苗老哥,我就知道你会第一个来看老弟我。”
苗训摇头苦笑不已,自己在外面担心了整整一晚上,没想到这家伙在这里没心没肺的喝酒吃肉。
“你们先下去吧,本官有话和韩旭说。”苗训朝着张龙,赵虎挥了挥手,见两人走开之后,这才叹道:“你啊,你啊……”
话还没说话,只见其身后跟着几名随从,全部拥了上来。
“旭哥儿,你没事吧?”
“少爷,少爷……”
杨月蝉,陈小娘,程淮秀,就连小侍女灵儿和蓉儿都进来了,一个个全都女伴男装。
韩旭讶道:“你们怎么来了?”
面对一群呜呜咽咽的女子,他是感动不已。
苗训苦笑道:“昨晚上她们就来找我了,哭求着让我带他们进来看你。这不,老哥我今个刚刚下朝就被她们押来了。”
安慰,安慰,一个个的安慰。除了杨月蝉双眼微湿,眼带责备之意外,其他的女子可是花了韩旭好一顿安慰的功夫。直到这时,韩旭才发现似乎女人多了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哇。当然,这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
从苗训的口中,韩旭知道了赵匡胤今个早朝再未提及南唐求亲之事,而对于他的处置,似乎也被暂时搁置。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同样是装做不知,只字未提昨日朝廷之事。
这样一来,韩旭终于暗松口气,这个牢做得值了。
他认为值了,但他身后的女人们可不这么认为,一个个指着牢房喋喋不休。
这里不干净,那里不通风,床太硬,地板太潮湿……
一边说,一边拿过张龙的钥匙,打开牢房。在张龙,赵虎目瞪口呆之中,打扫起来。
尤其是灵儿和蓉儿两个小侍女,连同草席在内,将牢房内所有的东西一股脑的卷起来扔掉。
直到这时,韩旭才发现,她们早已准备好了一切。
干净的竹席、清凉的玉枕、换洗的衣物……所有的日用品,全部备上了一套。就连韩旭最喜欢的江南紫砂小泥壶都带了过来,至于好茶,好酒,更是必不可少。
张龙和赵虎傻了眼,这哪里是坐牢,分明就是来度假的啊!他们不知道的是,若不是苗训拦着,几女几乎将王府的锅碗瓢盆都带了过来。
洒完香水,插上鲜花,几女终于拍了拍手,满意的点了点头。
灵儿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突然想间想起了什么,惊叫道:“对了,这大热天的,牢里怎么连个冰块都没有?”
“是啊,还有少爷最喜欢的冰镇酸梅汤忘带了。”蓉儿懊恼道。
闻听此话,韩旭尴尬的苦笑不已,本少爷就是那么吃不得苦的人吗?这是坐牢啊!于是,又哄又骗的将几女赶出了牢房。
张龙在锁上牢房的大门之后,这才大松口气,当了一辈子的牢房衙役,全他娘的白当了。今个见到的这一切,才知道啥是坐牢?……
第406章扣留京城
推开窗棂,只见昏沉的天空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雨水落到青石板的地面,泛起气泡,旋又消失不见。
夹杂着湿气的轻风扑面而来,带来了一阵凉意,吹散了屋内的沉闷。
“秋风秋雨愁煞人!”
李从善双手扶着窗台,凝望着外面的连绵细雨,一封打开的信函正放在他身后的书桌上。
距离搬出平西王府已过去一个多月,在听到韩旭入牢的消息后,他立马和韩熙载搬了出去,住到了四方馆。同时南唐在汴京的探子全力活动开,打听韩旭到底为何会被赵匡胤削去王爵?
然而,事实的结果让他非常失望,无论探子们如何努力,却始终未探听到一丝有关此事的消息。大宋朝的官员们彷佛被封了嘴巴,对那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只字不谈。
算算时间,南唐此次汴京之行已经停留了整整一个夏天,而且收获颇丰。在付出大量的钱财之后,赵匡胤同意放宽对南唐的盐铁限制,这对南唐来说简直就是场及时雨。然而对于这一项,原本李从善并未有太大的期望,尤其涉及到精铁这种能够用来大批量打造兵器盔甲的东西。
可最后让他喜出望外的是,赵匡胤不仅同意了放款盐的限制,而且也同意放款精铁的限制。在和韩熙载左思右想之后,他们认为或许这是赵匡胤不同意南唐提出的和亲请求的一种补偿。
在李从善思考之际,一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之人,急匆匆的赶了进来。
见此,李从善赶紧迎了上去,道:“老大人,怎么样?”
韩熙载脱去斗笠蓑衣,拍了拍肩膀上的水气,气喘吁吁的说道:“殿下,皇上还是不同意我们离京返唐。”
这已经是第四次了,在和赵匡胤达成协议之后,李从善和韩熙载就已经准备返回南唐的事宜,却没想到被赵匡胤一道圣旨留了下来。最初的理由是朝廷还没有好好的招待他们,让他们在京城再多逗留些日子,好好玩玩。
原先,两人也不已为意,可在该吃的吃了,该喝的喝了,该玩的玩了之后,赵宋朝廷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推三阻四,就是不让他们离京。
……
韩熙载的目光落到了书桌上那封打开的信函,皱眉道:“国主又来信了?”
李从善微微点了点头,一声叹息。
李煜担心唯一的亲弟弟齐王李从善的安危,若不是南唐朝臣非要李从善亲自带队入宋,他是怎么也不会同意派李从善前来的。在和赵匡胤达成约定之后,随即赶紧派人送信让李从善返回金陵。这封信同样也是李煜的第三封亲笔信。
李从善无力的坐回到椅子上,喃喃自语道:“赵匡胤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他想以我为人质,扣押在京城?”
闻听此话,韩熙载吓了一跳,这是他心中最担心的事情,却也是他最不敢说出来的话。此时听李从善提及,连忙劝解道:“殿下务须多想,若是赵匡胤想对我朝有异心的话,想必也不会同意国主的请求放宽盐铁的限制。”
话虽这样说,可韩熙载真的不认为赵宋朝廷对南唐没有一丝的野心。说出来,或许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望着李从善那皱眉不展,尽显疲惫的脸色,韩熙载突然想到了什么,说道:“殿下,老臣回来的时候去了一趟开封府衙。”
“嗯?你去看韩旭?你竟然进了牢房?”李从善惊讶道。
身为南唐的使者,在赵宋的京城可不是想去哪就去哪的?他相信,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在赵宋朝廷探子的监视之中。更别说进衙门牢房,看望得罪了赵匡胤的韩旭去了。是以,对韩熙载能够进入牢房,李从善是相当的吃惊。
“老臣也没想到他们会让我进去。”
韩熙载莞尔道:“不过,殿下也别为韩旭担心了,这家伙吃好喝好,在牢房里住的不比咱么差。”
说到这,两人相视一笑。韩旭就是个不会吃亏的主,即便是坐牢,也坐的别有特色。
“老臣问起他为何得罪了赵匡胤?”韩熙载双手一摊道:“他同样是顾左右而言其他,似乎对老臣隐瞒着什么!”
不是韩旭隐瞒着什么?而是整个大宋朝廷对他们隐瞒着什么。
“哼……”李从善一声冷哼,他恨不得将南唐暗中派在汴京城的探子全都换人,简直是一帮饭桶。韩旭这大宋平西王被削去爵位这么大的事,连个原因都查不到。
“对了,老臣还请教了韩旭,赵匡胤不放我们回金陵,到底是何原因?”
“他说什么?”李从善急切道。以朝廷内对赵匡胤的了解,或许第一个是赵普,但第二人绝对就是韩旭。
“等。”
“等?”李从善微愕。
“对,就是等。”当韩熙载从韩旭口中听到这个字的时候,他的表情比李从善还夸张。在他的追问下,韩旭却微笑着摇头,不愿再吐露半个字。
等到何时?十天半个月?亦或一年半载?
身在赵宋的京城,表面上看李从善和韩熙载是悠然自得,可实际上两人是处处小心,深怕惹怒赵宋朝廷。这就是南唐的处境,大宋彷佛是悬在他们头上的一把利刃,随时都有落下来的危险。
在巨大的压力下,有些人励精图治,整军训练,但更多的人是醉生梦死,这其中就包括他们的国主李煜。如今的李煜不是在礼佛,就是在去礼佛的路上,将南唐的大好江山寄托在虚无飘渺的佛祖手中。
如今久留京城,加重了两人对南唐安慰的担忧,更加重了对南唐的思念。
想到此,韩熙载缓缓念道:
“我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
还至江北时,举目无相识。
清风吹我寒,明月为谁白。
不如归去来,江南有人忆。”
若是李煜在此,或许会对韩熙载的这首诗品评一番。然而,李从善却没有此种心思,他知道韩熙载这原本的中原人,此时已一心思念起了江南了。
同在异乡的两人,对着秋风秋雨无奈叹息了一番后,李从善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双眼精光闪闪,失声道:“我明白了,或许这就是赵匡胤不让我们离京的真正原因。”
说着,见韩熙载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连忙解释道:“老大人,还记不记得你我在韩旭书房内看到的那副画?”
韩熙载闻听这话,倒吸口凉气,惊道:“殿下的意思是……”
“对,一定是这样。”
想起那人的身份,李从善更是无比肯定,赵匡胤拖着他们在京城,一定是已经和那人谈妥了什么。于是,他感觉铺开纸张,提笔写了起了:“虽然我们暂时回不了金陵,但这件事必须让皇兄知道,一定要查明真相。”
韩熙载想了想,皱眉道:“殿下,今凭一副画就怀疑我朝的大将军,是否不太妥当。”
李从善奋笔疾书,头也不抬的回道:“本王只是让皇兄赶紧查明真相,并未立即断定他是内奸。”
韩熙载总觉得有所不妥,可李从善这话听起来也没错,毕竟那人手下几十万大军,一旦出现问题,后悔都来不及。查总比不查好,万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