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乞丐王(草稿)-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恩?韩旭不是不让你进韩府大门吗?”赵匡胤疑惑道。

赵普苦笑道:“是啊,这不微臣真的想去韩府看看嘛,就当是沾沾皇上的光喽!”

“哈哈哈哈……”

两人相视大笑。

正当两人谈笑之际,已许久不露面的枢密院使魏仁甫匆匆忙忙赶了进来。

“皇上,郞州密函。”魏仁甫二话不说,面色凝重的将手中密函递了上去。

朗州?楚地?

赵匡胤和赵普相视一眼,两人同时起身,快步走了过去。

“武平节度使周行逢病重。”

密函短短几个字,让赵匡胤和赵普震得半天没有说话。……

第309章亲自登门

赵匡胤改建隆四年为乾德元年,新年刚过,大宋朝的重臣齐聚一堂。

文德殿内,赵匡胤,赵普,魏仁甫,王溥,就连一心扑在编纂《资治通鉴》上的范质都来了。

老实说,赵匡胤这个年过的并不好,盖因年前的那一封朗州的密信,让其心思全都扑在了楚地。

可这年刚刚过去,老天爷就给赵匡胤送来了最好的贺礼。

坐拥楚地七年之久的武平节度使周行逢病逝了,其子周保权接任。而周保权年仅十一岁,其他人怎甘心奉小儿为主?这不,楚地老臣衡州刺史张文表叛乱了,欲杀周保权自立为王。这不周保权急忙求书大宋朝廷,派兵镇压张文表的叛乱。

“都说说吧,此事该如何处置。”赵匡胤面色凝重,但放在御书桌下面的双手却不自禁的发抖,手中紧紧的攥着今个刚刚收到的周保权求救信,这封求就信早已被他捏得变形了。

这发抖不是害怕紧张的发抖,而是兴奋激动,情不自禁的发抖。即便表面上他已经在努力的克制自己,但书桌下面的抖动却出卖了他的内心。

当然这一切别人是看不到的,只有赵匡胤自己明白,明白他的内心。

殿内,几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后还是赵普缓缓起身,拱手道:“皇上,武平节度使周行逢乘着我中原内乱,坐拥楚地全境。大宋立朝之处,无法顾忌楚地,不得不依旧任其为武平节度使,并且还加封为中书令。如今周行逢病逝,衡州刺史张文表叛乱,周保全乞书朝廷救援。”

说到这,赵普面色潮红,声音提高了八度,大声道:“皇上,机会千载难逢,咱年前可就在等这一天啦……”

“咳咳……”赵匡胤咳嗽连连,阻止赵普再说下去。

奶奶的,年前就等这一天?这岂不是告诉其他几位,老子年前就准备动手了吗?

也难怪赵普这么兴奋的说漏了嘴,毕竟他们从年前准备到现在,什么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周行逢死呢!

如今不仅周行逢死了,周保权竟然还向朝廷求救了,这回连出兵的借口都不用找了,人家周保权全都替你准备好了。

赵普嘿嘿一笑,也不已为意,大声道:“微臣恳请皇上出兵楚地。”

话音一落,却并没有得到三位老大人的附和。

王溥看了眼面无表情的范质,又看了看低头不语的魏仁甫,拱手道:“皇上,楚地水路环境复杂,境内有洞庭湖,岷江,沣江,湘江,还有川地而来的嘉陵江,一但朝廷大军短期不能取胜,恐有陷入长期消耗的困境。再者,楚地北面就是荆南(南平),而荆南却是南平王高继冲的领地,他们若是和张文表联合,那么朝廷大军恐有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啪。”

赵匡胤拍案而起,怒气冲冲的说道:“高继冲?给他一万个胆子也不敢与朝廷为敌。”

“皇上,荆南确实乃小地,仅仅只有荆州,归州,峡州,可是却是南北交通要道。荆南之所以能立足,就是因为它地处蜀地,楚地,南唐,以及咱大宋之间。当年周世宗欲攻荆南,却因其他诸国的联合而作罢。”

荆南是块肥肉,人人都想咬上一口,几个大国均欲夺荆南,却最终无人敢夺,这就是互相牵制的结果。

可惜,若是王溥不提周世宗柴荣还好,一提道周世宗柴荣,赵匡胤顿时勃然大怒,指着王溥喝道:“你是说朕不如周世宗?你是说朕的大宋不如后周?好,好,好……”

一连三个好字,赵匡胤浑身发抖,当然这回是气的。

范质,魏仁甫见状,赶紧上前替王溥求情:“皇上,王大人绝无此意,只是一时口快,他也是为朝廷着想。”

赵匡胤看着底下跪着的三人,脸色阴晴不定,似乎在做着某种决定。

不久后,强压着心中的怒气,赵匡胤大声道:“王大人,朕让你看好了,朕今个不仅要攻下楚地,还要夺下荆南,你给朕睁大眼睛好好的看着。”

说罢,理也不理范质,魏仁甫两人的呼唤求情,大步跨出了文德殿。

赵普看了眼三位老大人,转身追了出去。

“王大人,你这是何苦呢?”范质,魏仁甫摇头叹息。

然而,此时王溥不仅没有丝毫的害怕,反而一脸的轻松之态,看得范质和魏仁甫一脸的莫名其妙。

突然,两人面色一变,异口同声的惊道:“难道你是故意的?”

王溥呵呵一笑,摇头不语,但意思很明显,他就是故意气赵匡胤的。

想不到一生耿直不阿的王溥,竟然还有耍小聪明的时候。

范质,魏仁甫摇头苦笑,看样子王溥这是想去编书的节奏啊!

赵匡胤被王溥气得不轻,毫无目的的在御花园转了半天。

不知不觉间两人走到了人工湖边,湖面上冰未化,依旧是厚厚的一层。

赵芸领着一帮宫女太监溜着冰,一个接一个的,排成了长长的队伍,在冰面上蜿蜒前行,犹如扭动着腰肢的大蟒蛇。

见到此,赵匡胤突然想到了什么,转身说道:“则平,换身衣服,跟朕走。”

“皇上,去哪?”赵普微微一愣。

“去了就知道了。”赵匡胤甩开大步而去。

韩府门口,站着四名衣着普通的来人。

抬头看了眼牌匾上那金光闪闪的“韩府”两个大字,赵普摇了摇头,苦笑道:“年前没来成,年后倒还是过来了。皇上,我们这是要给韩旭拜晚年吗?”

“给他拜年?他不给朕拜年,还让朕给他拜年?”说着,赵匡胤怔了怔,自己带人亲自上门,看上去似乎还真像是给韩旭拜年的样子。

赵匡胤没有砸门而入,而是通过门口的韩府家丁通传。正当几人等得不耐烦自己,进去通传的人出来了:“常公公,我们家少爷有请。”

“多谢,小哥。”常欢拱了拱手。

赵普摇了摇头,苦笑道:“常公公,还是你的面子大。”

常欢连连摆手,呵呵笑道:“赵大人莫取消杂家了!”“哼,进个门还要等这么长时间,等朕进去了,要他好看。”赵匡胤一声冷哼,抬脚跨入了那高高的韩府门槛。

第310章征西监军(上)

“砰……啪……”

刚刚迈入韩府后院演武场的几人,顿时被这巨大的爆炸声吓了一跳。

淡淡的烟雾飘过,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

此刻,韩旭正得意洋洋的手把手教导着几名手持焚香的女子,挨个点燃那一排边的炮仗。

接二两三的爆炸声后,演武场的烟雾瞬间变得更加的浓烈,几乎成了白茫茫的一片。

虽已看不清烟雾中的人影,但里面传来的嬉笑打闹声,不禁让赵匡胤大皱眉头。

“咳咳…娘的,还是有点失败啊,竟然有这么大的烟雾。”

韩旭忍不住不断的咳嗽,拽着陈小娘冲了出来,身后还跟着打打闹闹的小侍女灵儿,蓉儿。慌不择路间,差点撞到一堵肉墙,幸亏他反应够快,即使刹住了脚步。

“我靠,这谁啊……”韩旭抬头就欲大骂。然而,当看清来人之后,他顿时傻了眼,硬生生的将后半句骂娘的话吞了回去。连忙弯腰躬身一礼:“草民韩旭,见过圣上。”

闻听此话,身后的陈小娘吓傻了,半天后才在韩旭的催促中,行礼问安。

瞧着赵匡胤那早已黑成锅底的脸,韩旭忍不住心底破口大骂:“回头得好好的教训一下门口的护卫,连他娘的赵匡胤和常欢都分不清。”

“韩少爷真有闲情呐,陪着几位小娘子玩爆竹。人生如此,夫复何求哦!”赵匡胤开口了,语气不阴不阳,显然对韩旭这无聊的行为大为不满。

“过年,过年嘛!”韩旭也不以为意,笑嘻嘻的说道。说罢,狠狠的瞪了一眼忍俊不禁的赵普和常欢。

“哼……”赵匡胤鼻子出气,一声冷哼:“那朕这就给韩少爷拜年了。”

“不敢,不敢,应该是草民给皇上拜年。”嘴上这样说着,但韩旭心里暗自诽谤不已。你说一个堂堂的大宋皇帝,大过年的不再宫里接受百官恭贺,瞎跑出来到处乱晃个啥?你晃就晃吧,还偏偏晃到老子这来。这不,将身后的几名小心肝可吓得不轻。于是,手缩到背后,暗地里挥了挥,示意陈小娘带着小侍女赶紧离开。

这小动作被站在台阶上的赵匡胤看得一清二楚,但他也没组织韩旭的意思。

待得众人散后,赵匡胤负着双手来到演武场中,捡起一个还未燃放的爆竹,仔细的瞧了瞧,问道:“这是你做的新东西?”

“是也不是,草民叫这东西为炮仗”韩旭屁颠屁颠的跟了过去,笑呵呵的献媚道:“皇上若有兴趣不妨带几个回宫玩玩。”

爆竹最早出现之时,是民间用来驱魔辟邪。点燃竹子,竹子燃烧会发出爆裂声,所以才叫爆竹。唐代有了将火药放入竹筒中,点燃爆竹,发出的响声比燃烧竹子大得多,这种方式遂取代了燃烧竹子流传到今。

可韩旭这爆竹不是用竹子所作,而是用层层纸张包裹,点燃引线还能冲天而起,一连发出两声比普通爆竹大得多的巨响。这玩意倒是赵匡胤第一次见到,忍不住的问道:“你说的炮仗和爆竹有何区别?”

“区别?区别可大了。”韩旭立马手舞足蹈的解释了起来:“爆竹放在地上就一声闷响,可我这炮仗可不一样,这可是二级火箭呐!”

“二级火箭?”几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当然,第一下巨响炮仗飞上天,第二下巨响凌空爆炸,爆竹又不能飞上天。”韩旭大大咧咧的说着,可见赵匡胤几人一知半解的样子,无奈摇手道:“算了,这东西一时半会也解释不清,皇上就当是一样好了,反正都能发出响声就得了。”

这家伙连解释都懒得解释,几乎将赵匡胤几人当成了小白。

“哼。”赵匡胤很是不满,瞧着韩旭那吊儿郎当的样子,心下就有气。可这又能怎样,韩旭的性子他可是相当的了解,颇有点烂泥巴扶不上墙的味道。

随即,忍着怒气呵斥道:“带朕去你的书房。”

书房内,侍女奉上茶水糕点,几人默默的喝着。

赵匡胤不说话,其他人自然不会先说。韩旭更是一声不吭,埋头大吃,一边吃一边不时的“哧溜,哧溜”的喝上两口茶水,彷佛饿死鬼投胎出来的。

半响后,赵匡胤终于忍不住了,拍着桌子大骂道:“吃吃吃,就知道吃,瞧瞧你这样子,哪有一丝节度使的风姿。”

闻听此话,韩旭微微一愣,茫然道:“皇上,草民那个不时被您……”

“哼,朕当然知道。”赵匡胤恨不得上前给韩旭两个大巴掌,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可想想韩旭如今的日子,还真不能说他什么,毕竟人家现在只是个小小的平民百姓,即便这样还能给朝廷做出如此大的贡献,也算是很难得了。

一念及此,缓了缓语气说道:“知道朕上你这来干什么的吗?”

“拜年啊。”韩旭脱口而出。

“你……”赵匡胤勃然大怒,拍桌子而起,朝着身后那位一直绷着脸的中年男子说道:“米信,拿刀来,朕要砍了这小子,真是气死朕了。”说着,就去拔米信的腰间的长刀。

“皇上息怒……”赵普,常欢连忙上前阻止,同时不断的朝着韩旭打眼色,示意其赶紧认错。

可韩旭偏偏一脸的呆滞,他猜测到了赵匡胤身后的那中年男子是其护卫,而且从那凌厉的眼神可以看出此人是个高手,但没想到的是,此人竟然是大宋朝赫赫有名的大将军米信。

感觉到韩旭的目光,米信怔了怔,暗自奇怪,难道这小子认识自己?

没有害怕,没有求饶,反而是呆滞茫然,韩旭的反应完全出乎赵匡胤的预料。

“行了,都坐下吧。”赵匡胤无奈,拔了一半的刀归入刀鞘。强制平复了心中的怒气,说道:“则平还是你来说吧,朕不想和他废话。”

赵普瞧了瞧斗气的两人,摇头苦笑,缓缓将今日文德殿的事说了出来。

听完后,韩旭半天没有说话。

大宋朝终于伸出了他的獠牙,迈开了统一天下的脚步。虽然知道赵匡胤会统一天下,可他还是有点不明白赵匡胤今日为何到此。本想说“这事你应该去找石守信他们呐”,可瞧着赵匡胤那张黑脸,他也知道不能再刺激这赵大老板了,若真的被赵匡胤一怒赐死,可就得不偿失了。虽然韩旭一再的刺激赵匡胤,以发泄心中的不满,可他也知道,这事毕竟还是有底线的。可一,可二,不可三。

众人都在等韩旭的话,书房内寂静无声,唯有几人不平的呼吸。

想了想,韩旭问道:“皇上的意思是要出兵征伐荆南和楚地?”

赵匡胤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赵普见状,说道:“皇上已任命慕容延钊为湖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枢密副使;至于都监的人选……”说到这,他若有深意的看了眼韩旭,没有说下去。

韩旭见状大骇,难道赵匡胤这家伙竟然想任命老子为都监去打仗?说到打仗,韩旭虽说不怕,可这玩意还是不碰得好,更何况自己现在“生活乐无边”,何必干这种将脑袋挂在裤腰带上的事。

略一思索,连忙说道:“草民觉得淮扬节度使李处耘不错,文武双全,定然是个好的都监人选。”

此言一出,赵匡胤和赵普相视一眼,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不错,私下里商讨征西人选之时,慕容延钊威望和经验都是上上的领兵人选,这个没有问题。而都监人选,他们也同样想到了淮南节度使李处耘。

可随机两人又否定了李处耘,不是他不够格,而是他们有了更深层的考虑。都监能带兵打仗最好,更重要的是要深得皇帝的信任,说不好听点倒有点监视将领和军队的意思。而大宋朝廷刚刚对禁军进行了清洗,高级将领去掉了一大帮,此时正是需要培养新一代的年轻将领的时候。于是两人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如今赋闲在家的韩大少爷。这也是他们亲自来韩府的根本原因。

两人的意图很明显,见状韩旭连忙摆手,急道:“别看我,我不干。几斤几两我心里清楚啊,耍耍嘴皮子还行,带兵打仗就算了吧!”

“你不干?”赵匡胤怒道。

“不干,坚决不干!”韩旭把心一横。突然间却面色一变,痛哭流涕,跪地求饶道:“皇上,草民是有罪,但也罪不致死吧。上战场万一有个好歹,草民身首异处是小,耽误了皇上的大事可就罪该万死了啊!”

“你……朕都不怕你耽误,你怕什么?”

“草民怕死。”韩旭一抹鼻子,直接以膝盖行走,爬到赵匡胤面前,抱着赵匡胤的大腿,痛苦流涕:“皇上,绕了草民吧,草民罪不至死,罪不至死啊,呜呜呜呜。”

娘的,为了保住小命,这回可真的豁出去了,丢脸就丢脸,总比丢命强。

声音是越哭越大,简直是惊天地泣鬼神。闻者为之哀伤,听者为之落泪。

赵匡胤那个无语啊,恨不得一脚将韩旭踹飞,此时他心里倒也有些犹豫了,若韩旭真的如此胆小怕死,万一耽误了大事,岂不是后悔莫及。于是,扭头看了看赵普,眼神中颇有询问之意。

赵普一直静静的看着韩旭表演,见韩旭如此求饶,不禁哀声一叹:“你若真的不愿意做这个监军也不是不可以。”

第311章征西将军(下)

闻听赵普的意思这征西监军人选似乎还有回旋的余地,韩旭赶紧起身,急切道:“赵大人有话快说,有条件尽管开,要钱要粮,韩某绝不含糊,只要别让韩某去当啥捞子的监军,嘿嘿。”

“浑小子,要钱要粮?朕是那样的人嘛?朕知道你小子有钱,可你钱再多能有朝廷多?”赵匡胤鄙夷的看了眼韩旭,很是不满,这小子竟然会以为他们是上门要钱来了。

“那是那是,天下都是皇上的,小子哪有胆子跟换上比。”韩旭嘿嘿笑道。

事实上,捐钱捐粮的话一说出口他就后悔了,战争打的就是钱粮,那可是个大窟窿。刚刚只是心急之下才说出了那样的话,此刻听赵匡胤这么一说,顿时松了口气。

“那你能捐献多少?”赵匡胤突然狡黠的说道。

“……”韩旭立马无语。

“哈哈哈哈哈……”

眼瞅这韩旭那吃瘪的样子,众人开怀大笑。

“算了,则平也别遮遮掩掩了,还是朕来说吧!”赵匡胤笑呵呵的说道:“你这有地图吗?”

“地图?”韩旭微微一愣,连忙摇了摇头。这里又不是殿前司,也不是文德殿,哥要这东西干嘛?再说了,他早就不是啥节度使,军事上的事早就抛到了十万八千里之外。

赵匡胤一副老早就知道的样子,看了看赵普。

随即,赵普笑呵呵的从袖中掏出卷起的地图,在桌面上铺开。

见状,韩旭暗自摇头苦笑,这几个家伙看样子早就准备好了一切,就等着自己上钩呢。

赵匡胤手指着荆南和楚地,正色道:“朕同时要这两个地方,你有什么好办法?别藏着掖着,朕知道你小子有些鬼主意,若不将当这个征西监军的话,尽管给朕说出来。”

说着,却见韩旭连连摇头,不禁勃然大怒:“你小子到底说还是不说?”

“皇上,草民对这荆南和楚地的情况并不了解,您让草民如何说啊。”韩旭双手一摊,苦着脸笑道。

“呵呵,旭哥儿说的是。”赵普摸了摸下巴,点头赞许道:“这倒是本官的茹莽了。”

于是,赵普就着地图将荆南和楚地的局势,历史一一说明,甚至连一些地理民俗也说了一遍。毕竟是当过枢密副使的人,对这些情况了然于胸。

大半个时辰后,赵普端起茶杯啜了口,说道:“就这些了,若是你你怎么办?”

赵普在说的时候,韩旭就一直在认真的思考,这可是关系到他小命的事当然得认真,而且还真被他想到了一些。随着赵普的话音一落,韩旭二话不说,直奔主题,脱口而出:“假道灭虢”。

欲入楚地最快的办法就是从荆南进入,而荆南是小地方,占据其江陵城,就算是控制了整个荆南。说白了就是借道荆南灭楚地,同时顺手牵羊把荆南也灭了。

“假道灭虢”仅仅四个字,道出了此次总的战略方针。

果然韩旭这小子的脑子转得就是快,这次韩府还真的没白来。

赵匡胤大喜,心中赞叹不已。

和赵普相视一眼后,急切道:“快说说具体的方案。”

“没有。”韩旭刚说出口,见赵匡胤就欲发怒,赶紧求饶苦笑道:“皇上,草民真的不擅长这具体方案的执行。况且咱们在这就是纸上谈兵,大军到了荆南,要看荆南军,以及南平王高继冲的反应,才能决定下一步具体的执行。”

“不错,见机行事。若到时候高继冲硬不让咱们朝廷大军过,那就按原计划强攻,凭他那一府三州也挡不住朝廷的大军。”赵普点头道:“不过最好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慕容延钊心思慎密,但稍欠急智,所以此次军中必定需要一名头脑灵活的监军。”

说着,说着,赵普和赵匡胤的目光再次转到了韩旭的身上。

搞了半天又回到了原点,韩旭那个憋屈啊,连忙死扛着就是不接受任命。

赵普是苦口婆心,铁了心的要让韩旭当监军,而韩旭以‘圣上金口玉言,一个吐沫一个钉’为借口,就是不干。

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均不退让。

眼看着两人争得面红耳赤,赵匡胤的脸色越来越黑。半响后,打手一挥,怒道:“行了,看你们两个像什么样子,简直是街上的地痞流氓。朕决定了……”

说到这,见赵普和韩旭的目光全都集中到了自己身上,心下大为满意。一字一顿道:“朕决意任命韩旭为朝廷枢密副使,征西监军。则平官升一级,任枢密使。”

此言一出,赵普大喜,不仅让韩旭当上了监军,而自己更是官升一级,从枢密副使升为枢密使,真正的成了大宋宰辅。范质,王溥,魏仁甫虽说还是名义上的三大巨头,但被罢官也只是早晚的事。如今范质,王溥挂着宰相的头衔去编书,魏仁甫反而成了第一个真正被罢官的宰相,这倒也有趣。

可韩旭就不一样了,急的一蹦三丈高,争辩道:“皇上,草民真的不适合带兵啊!”

“有谁天生会带兵的?”赵匡胤想了想,说道:“既然你口口声声找这个借口,那朕就给你一个会带兵的副监军,朕决定任命李处耘为宣徽南院使做你副手,反正你两也有交情,在扬州配合得也不错。”

“金口玉言呐,皇上刚刚您还答应草民,出尔反尔可是昏……”韩旭不死心,争道。

“怎么你想说朕是昏君?”赵匡胤怎么也不明白这小子咋就这么怕领兵,连昏君都出来了。被韩旭这么一搞,他的牛脾气也上来了,大怒道:“老子就出尔反尔了,你能将老子怎样?当一回昏君也无不可,你小子就给老子去当这个监军。再婆婆妈妈一句,老子就派人抄了你的韩府,反正都是昏君了,也不在乎这一点。”

昏君,昏君?赵匡胤越说越气,抬脚就朝韩旭踢去。

韩旭连忙躲过龙腿,心中狂骂不已:“尼玛,没想到赵匡胤竟然会耍无赖,而且耍得如此的干净彻底,说自己是地痞流氓,他自己就是地痞流氓中的霸主。”

完了,悠闲的日子结束了,这监军看样子是非当不可了。不过,幸好还有李处耘这个副手,了不起到时候所有的事都交给李处耘去想就行了,自己当个甩手掌柜保住小命就行。

想到此,韩旭苦笑道:“草民,哦不,微臣希望皇上能答应微臣三件事。”

既然事已至此,那韩旭也只能尽量去捞好处,去荆南,楚地,也不能白跑一趟啊!“呵呵,还谈条件?”赵匡胤呵呵一笑,想到今日确实也压得这小子不轻,于是笑道:“说来听听。”

第312章三个条件

“第一,以后不能动不动再拿抄家啊,砍头啊这样的话来威胁逼臣就犯。”韩旭竖起一根手指,一本正经的说道。

瞧着韩旭认真的样子,赵匡胤笑着点了点头。

“第二,代表打仗是大事,而且荆南,楚地,江河众多,必定需要水军。微臣欲带淮扬军出战。”

“哦?你对淮扬军倒是很有信心呐?”赵匡胤微微一愣道:“可是淮扬军出战的话,那谁来给朕看着大江对岸的南唐?”

“微臣只带淮扬军水军五千,以及部分马步军,主力还是以禁军为主。至于南唐,凉他们也没胆子过江!”

赵匡胤原本就听说淮扬军的训练方式有点特别,当时也没太在意,毕竟大宋征战是以禁军为主。此时他倒是真想见识见识淮扬军到底有何不同,于是笑道:“行,朕答应你,况且李处耘就是带淮扬军的,这也无不可。”

“至于第三件事……”说到这,韩旭面色微红,似乎有点不好意思,犹豫不决了一阵后,搓着手说道:“那个……那个……”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老子就看不惯你小子这样。”赵匡胤不爽道。

韩旭把心一横,咬牙道:“第三件是就是,皇上您也知道微臣和芸公主,那个……”

说到这,众人那里还不知道韩旭的意思。

赵普,常欢捂着嘴巴偷笑,而赵匡胤却脸黑成了锅底,这小子竟然是求婚。

虽说韩旭和赵芸的事,朝堂里几乎就没有人不知道。可赵芸乃赵匡胤最喜欢的公主,一听到韩旭当面求婚,赵匡胤心中顿时大怒,想也不想的否决道:“不行,这事不行。”

“皇上这是为何啊?”韩旭急了,连忙道:“微臣和公主两情相悦,咋就不行了?”

赵匡胤只是这么条件反射般的一说,可真要让他说个为何?他还真说不出来。事实上,他可是相当疼这个女儿的,只要赵芸开心,他绝对不会反对,无论这人出身和家事。可一见到韩旭那吊儿郎当的样子,赵匡胤就是不爽。

想了半天,终于找了个借口说道:“你小子都不给朝廷办事,凭啥娶朕的皇儿,就凭你这一身财富?这天下间又钱的人多了去了,朕的皇儿凭什么非要下嫁个你?要想做驸马,就得有赫赫功绩,你小子差得远呢!”

“拿下荆南,楚地也不行?”韩旭弱弱的问道。

“不行,差得远呢。况且此次的主帅是慕容延钊,你也就是出出主意。”赵匡胤轻笑道,为自己能相处这个借口相当的满意。

功绩,功绩。

韩旭抓耳挠腮,看的赵匡胤是心花怒放,见了这小子为难,他有种说不出的快感。一直都是韩旭给他气受,可这回赵匡胤相当满意的搬回了一局。暗自琢磨着,以后是不是都以这样的条件来为难这小子。

众人忍俊不禁,偷笑不已。

好一阵后,无意间看到地图的韩旭,突然双眼一亮,手指划过地图,狠声道:“若是微臣给皇上拿下这里,不知这功绩够不够?”

众人朝着韩旭手指的位置看去,正是后蜀之地,心下顿时大骇,满脸的不可置信。

赵匡胤两眼死死的盯着韩旭,呼吸变得急促,正色道:“军中无戏言,此话当真?”

“当真。”韩旭豁出去了。

蜀地山川险峻,唐诗人李白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无论是进兵,还是后勤补给,都是难中之难。

赵匡胤摇了摇头,显然不相信韩旭的话,淡淡道:“你若能拿下蜀地,别说芸儿的驸马,朕给你封侯都行。”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封侯,一个何其极大的荣耀。封给非皇室血统,但对朝廷国家贡献极大的臣子,算得上是顶级荣耀。

即便是功劳盛大的赵普,听到这样的话,也不禁忍不住的满脸潮红,激动得浑身发抖。

“这可是皇上您说的,微臣对封不封候的其实无所谓,只要您同意将芸公主下嫁给咱,咱啥都满意了。”韩旭笑呵呵的哪来纸笔,在赵匡胤疑惑的目光中,沾上墨汁,笑道:“皇上,来来来,立个字句。白纸黑字的,微臣也好有个保障。”

“朕金口玉言……”刚说道这,就见韩旭那一脸的不信,顿时时想起刚刚自己的所作所为,赵匡胤虽说愤怒不已,可还是提笔写了起来。写罢,气愤的将手中之笔掷地。

“这可是黄牛耳毫笔啊。”韩旭心疼的捡起毛笔,拿起桌面的纸张看了看笑道:“一字不差,不过这封候就算了。”说着,拿笔将“封侯”两字抹掉,吹干墨迹,小心翼翼的揣入怀中。

对于韩旭的举动,赵普很是不解,先不说攻下后蜀成不成,但这封侯的条件可是赵匡胤亲笔写下东西,万一今后韩旭真的拿下后蜀,那岂不是可惜了。

不过,这举动在赵匡胤看来却双眼一亮,嘴角扯出一丝破有深意的弧度。

“朕是写好了,可你若拿不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