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窝心)-第3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报大帅,金军右路都帅仆散忠义率五万精骑出援宁边堡!”尚虎急匆匆的走进临潢府帅府向赵礼报告道。

“仆散忠义没有回兵长春州?”赵礼惊异地说道。

可能仆散忠义也没有想到自己坚持出援会给宋军也带来困扰。按照赵礼原来的作战计划,龙、狮二将皆是骑军机动能力强,且擅于野战,尤其是龙将是宋军中编制全为骠骑之军,正是金军铁浮图的克星。而为了调出仆散忠义,为两将能突袭长春州得手,便猛攻宁边堡给完颜余列造成极大的压力,但在破城后又采用缓进战术使其觉得防线岌岌可危,被迫不断向泰州求援,诱使仆散忠义出援。

结果仆散忠义中计,龙、狮两将顺利攻占长春州。按照赵礼的设想,仆散忠义应该回军试图夺回长春州,只要两军将其击败。金军右帅府则失去主心骨,完颜余列没了增援也难以守住界壕,龙翼、狮翼、克虏三军则借机攻破防线,与两军完成对金军的合围,将其聚歼,然后挥军会宁府。

“他娘的,这小子居然顾头不顾尾,不怕我们断了他的归路!”一向文雅的赵礼居然口出脏话,显然他对仆散忠义的行动有些意外,本来应该打硬仗的龙、狮二将空等一场,给这边无形中增大了压力。

“大帅,我们怎么办,敌人援军一到,克虏军就要面对数倍于己的兵力,攻击必将受阻,合兵聚歼的计划也将落空!”尚虎忧虑地说道。

“现在仆散忠义到了什么位置?”赵礼没有回答尚虎的问题,而是反问道。

“大帅,情报是昨日送到的,加上往返时间……仆散忠义应当到了白马泺地区,距宁边堡不足二百里,日夜兼程的话只需一日可到,若是急行军也不过两日!”尚虎稍加计算道。

“命令克虏军即可发起总攻,一日内必须结束战斗,然后就地构筑防线,否则让郑平他提头来见。命龙翼和狮翼二军迅速突破兴国和乌州,击溃当面之敌,迅速向两翼发展,朝中间挤压!”赵礼沉吟片刻下令道。

“大帅是要改变预定计划,以三军之力完成作战计划,兵力是不是有些不足!”尚虎听了皱皱眉说道。

“哼,我们自跟随陛下征战起,哪次不是在兵力上占据过绝对优势,现在我们有兵七万之众,还吃不掉他仆散忠义,现在我们即可赶往宁边堡督战!”赵礼冷哼一声说道,现在的形势果如当初陛下所言,战场形势千变万化,也就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作战计划,只能敌变我变,一切以完成作战目标为要……

第四百六十二章机不可失

“仆散忠义这下子给赵礼出了个难题,但是其也是自寻死路!”赵柽看着西北都部署府送来的战报笑笑说道。

“陛下,属下以为仆散忠义弃了长春州虽是无奈之举,但也是置死地而后生之计,陛下怎么会认为其是自寻死路呢?”步军司都统柳彪有些不解地问道。

“呵呵,仆散忠义确实是有勇气,也算有魄力,但其做出的决定还是基于宁边堡不失,兴国和乌州无法被突破,其据险而守、兵力占优的形势下做出的!”赵柽指着敌我双方形势图说道,“赵勇,你认为赵礼一意要打的情况下,金军能否守得住界壕?”

“总体上说,在宁边堡仆散忠义的援军到达后,金军兵力确实占优,但是在乌州和兴国两处我们却是在局部上存在兵力优势,而且全部装备火器,并有炮兵支援,全力进攻的话不出三天必破!”赵勇想了想说道。

“赵礼在得知仆散忠义前来,便知在长春州与其决战的企图落空,敌我形势发生了逆转,他现在欲采用中间牵制,两翼迂回的方式完成对西帅府金军的合围,将其歼灭于边境地区,提前一步完成我们最初的战役部署,你们看能否实现!”赵柽指着地图说道。

“仆散忠义所属皆是骑军,其中有铁浮图两万皆是由女真人组成久经训练,装备和待遇也高于其它部队,战斗力不容小觑。而我们在与铁浮图对阵中能不落下风的只用龙将,而其却远在长春州不能参战,只怕是围住容易。全歼难,弄不好就是夹生饭!”马军司都统窦俊言道。

“我也认为将龙将调回比较有把握。赵礼如此安排打起来会非常吃力,胜负难料。陛下为何以为其是自寻死路呢?”赵勇也有些疑惑地问道。

“你们看!”赵柽领着众人来到沙盘前,随手拿过几面小旗在上面标出双方的位置,“龙翼和狮翼二军突破界壕后从南、北两个方向向中间挤压,而这一片地区正是山脉向平原过渡的地区,除了些矮小的丘陵,就是河网与大片的草原湿地,如果是夏季他们还能隔河据守,但现在西北是什么天气大家比我都清楚,也就是说界壕一失他们无险可守。骑军可能从我军结合部的缝隙中突围而出,那步卒们呢?必然在追杀中伤亡惨重。”

“陛下所言极是,界壕就如同一字长蛇阵,我们按住其头尾,再打七寸,则整个阵型崩溃,合三军之力再战仆散忠义,即使不能全胜也让他元气大伤!”柳彪言道。

“不错,当年我们迎战察哥的铁鹞子时。骠骑还难以和其正面抗衡,兵力不足三万,其中还有大量的蕃军弓箭手,但是我们一样将其战败。杀的察哥匹马而逃!”窦俊言道,“只要我们布置得当,我想他们铁浮图也不比当年的铁鹞子厉害多少。”

“这样说来。仆散忠义还真是找死来了,陛下。如果是您当如何处置?是回军打长春州,还是执意救援?”赵勇笑着看向皇帝问道。

“要我是仆散忠义。我哪也不去,趁着合围尚未完成,从草原上跳出去保存实力,会合还在草原上拦截龙将的援军,然后迂回到龙翼军侧翼将其击溃,打开缺口,让里面的弟兄们赶紧逃!”赵柽看着众人笑道。

“呵呵,还好这是陛下想出来的主意,也幸亏赵礼反应快,否则真让仆散忠义跑了!”赵勇和众人都笑了,解嘲道。

“其实赵礼的想法不错,但其中还是有失误的,他抢先发动总攻想集中兵力完成合围,但是也过早的暴露了自己的企图。若是兀术在,甚至是突合速这样的老将在军中也不会让他得手。再有龙将和狮将未能等到仆散忠义回军,也不应让他闲着,而应趁黄龙府空虚之际将其夺下,将对此后的战事大有益处,但赵礼却忘记了使用这颗闲置的棋子,错失了良机!”赵柽不无遗憾地说道。

“陛下如何断定黄龙府兵力空虚,可以轻取?”赵勇好奇地问道,现在大家是联署办公,各种消息互通,连情报署也不例外,自己并没有看到过有关黄龙府的情报。

“很简单,龙、狮二将借道草原作势攻打会宁府,而金军已经将塔塔儿人给杀光了,没有了看门狗只能自己上阵,但右帅府防地又被我们猛攻,其兵力不免捉襟见肘。兀术担心仆散忠义分兵后守不住界壕,答应增派援军。因为两将要打的是会宁府,兀术必不会做出拆东墙补西墙的事情,可附近只有黄龙府驻有重兵,可以作为机动兵力使用,必然由此抽调!”赵柽看众人都是好奇便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众人听了皇帝的解说恍然道,战场情况千变万化,自己都被晃花了眼,没有看到更深一层。

“陛下,那我们现在也可以通知两将转攻黄龙府啊!”窦俊言道。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赵柽摇头道,“草原面积广大,万把人看着虽多,但容在其中也不过像颗沙粒,而金军没有了塔塔儿人的帮助,想发现龙、狮两将的踪迹并不容易,两将也正是借此才能成功突袭长春州。而由于消息传递缓慢敌军此刻还在草原上徘徊四处寻找他们决战。若此刻得知仆散忠义没有回头,两将此刻利用消息传递产生的时间差果断出击黄龙府必然成功。但是现在敌军同样可以利用我们传递消息的时间差完成回防,再去也只能吃闭门羹了!”

“唉,白白错过了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再打黄龙府不知要费多少力气了。”窦俊叹了口气说道。

“打仗就是要自己尽量避免出现错误,而要抓住敌人的错误,后悔药是没有地方去买的。现在赵礼提前发动了总攻,我们也得提前誓师出兵!”赵柽撇撇嘴角说道。

“陛下,这是为何?现在各军还未完全进入预设阵地,此时誓师便失去了战争发起的突然性。”赵勇听了惊问道,虽然早就开始做准备工作,各军也在调动,但是毕竟现在还是以边境冲突的名义作战,所以北方兵团大多在平州和燕京一带待命,一旦誓师那就表明大宋正式对金宣战,必然给敌人留出了准备时间。

“唉,如今赵礼发起了总攻,但你们看狮翼军的攻击点正在金军左、右帅府的结合部,他们突破界壕后转向北部合围仆散忠义,则把背部完全暴露给了敌左帅府。一旦仆散忠义向南突围,狮翼军则正处于敌两军夹击之下,不但无法完成合围任务,还很可能遭受严重的损失!”赵柽叹口气道,他何尝不知道提前誓师的弊端,但形势如此不能不做出改变。

“都虞侯真是莽撞,他怎么就没有考虑到敌左帅府参战呢!”柳彪不免抱怨道,按照计划南部兵团在誓师的第一时间发起进攻,出其不意的攻破敌边界,开辟出北上的通路,如此一来必有一番苦战。

“赵礼才不是莽撞,而是老谋深算,他肯定早已意识到自己作战计划中的漏洞,但他也知道陛下同样能看出来,必会设法为他弥补,这么一来他一个人将我们这一大帮人全部给调动起来了!”赵勇撇了下嘴说道,他太了解赵礼了,其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战报肯定是在他下定决心的第一时间就发出了,前边都不一定同时接到命令。

“提前誓师虽有弊端,但也不是全无益处。其实西北打成这个样子了,只要完颜亮不是傻子也肯定也做好了准备,对于他们来说唯一的秘密就是我们何时动手,在何处下手而已。而誓师之后我们的军事行动也可以少了许多避讳,西北兵团全歼金右帅府也可以给南方兵团减小许多压力。”赵柽摆摆手压住了众人的争论道。

“既然陛下决心已定,属下等遵命!”赵勇说道,他明白牢骚归牢骚,总不能因为多了点困难就见死不救吧。

“嗯,你等做好准备,朕准备在明日朝会上宣布此事,最快也得三日后才能举行誓师大典,但现在不能等,可以让前方搞些小动作,制造些紧张气氛,总之能让完颜亮放弃出援就好!”赵柽言道,让众将加快部署的速度……

赵柽离开艮园,马上又赶往睿思殿,那里还有一帮人候着呢,商议起草北伐诏书、让钦天监选定吉日吉时、礼部做好祭天、祭旗仪式的准备、命随扈的近卫军也要收拾行装等等……反正一大堆事情等待他去拍板呢,想想就让人头疼。

不过想到马上就能重上战场,指挥万马千军冲锋陷阵,赵柽又觉热血沸腾有着股莫名的激动。他虽然已经是皇帝,但依然对金戈铁马的战场难以割舍,骨子中依然认为自己是个战士,血洒疆场马革裹尸才是自己最好的归宿……

第四百六十三章完颜亮的野心

完颜亮出了会宁就任左路元帅却并没有完颜秉德那种失落感,反而觉得十分轻松和自由,不用在担心喜怒无常的完颜亶和阴险的四叔兀术,还摆脱了那个狡诈、难缠的女人。而自己终于也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像当年的兀术那样可以培养自己的政治土壤和亲信。

于是,完颜亮利用自己的元帅之位和特殊身份在辽西暗自竖起了招贤纳士的大旗,建立自己的班底。这时有个人走进了他的圈子,此人名叫萧裕,奚族人,曾经是奚王萧干的部下,后来被迫降金,被任命为猛安,燕京失守后被安置到了锦州。本来其可以在此风平浪静的度过余生,但其实是个不甘寂寞之人。

随着完颜亮的到来萧裕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两个野心家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共同的‘理想’让二人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密友。而在双方谈话中,完颜亮经常不时流露出对国事和朝廷的不满,说起自己的报复却是意气风发,慷慨激昂,可此时萧裕却不露声色,只是用心聆听。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在频繁的交往和谈话中,萧裕彻底了解了完颜亮的人生追求,洞悉其政治目标,相信完颜亮是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有追求的四有青年。明白其绝不是想做个像他爹和兀术那样的权臣、享受高官厚禄,而是要取代完颜亶,成为金国的主宰和统治者,成为一个南朝赵二似的人物。

劝人造反绝不是件好玩的差事,弄不好就要诛连九族。全家灭门。历史上但凡劝人造反者一般都没有好下场:造反失败,死路一条;造反成功。也会被主人杀人灭口,萧裕完全可以选择向完颜亶告发完颜亮的篡位阴谋。但是萧裕是个性格十分复杂的野心家和阴谋家,这次他选择了坚定的站在完颜亮这一边。萧裕终于向完颜亮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您的先父完颜宗干先生是太祖皇帝的长子,人心、天意都应该立他为皇帝,如果您诚心想成帝王大业,我愿竭尽忠诚,永远追随您。”

萧裕决定抓住完颜亮这棵政治大树,帮助完颜亮实现他的政治目标,同时也为自己的政治生涯博取最后的青春时光,他将自己一生的所有一切都押到了完颜亮这个庄家身上。其实这也就是完颜亮自己内心的想法。只不过以前从来没人敢对完颜亮说出这番在当时看来大逆不道的言语,完颜亮被萧裕的真情流露彻底征服了,他终于在中京城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坚定的政治盟友和知已朋友,同时也改变了完颜亮和萧裕的人生命运!

有了萧裕的支持和教唆,完颜亮的政治野心变得越来越大,尤其在谈到皇帝完颜亶时,萧裕经常对完颜亶横加呵斥,把完颜亶比作金国的不世昏君,而常常为才大志高的完颜亮不能施展抱负鸣不平。萧裕的这些所作所为。使得完颜亮开始产生了对完颜亶的极度仇视和憎恶,他开始把完颜亶当成了阻碍自己登基称帝的最大障碍,于是,完颜亮第一次在内心产生了杀皇夺位的政治企图。

萧裕实际上便是完颜亮发动流血政变的第一位启蒙者和指导老师。如果说完颜亮在遇到萧裕前思想上仅有想上皇帝的念头的话而没有具体的实施计划。那么在遇到萧裕后,完颜亮的想法是不择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他们的打算是在自己的下辖采用收买和胁迫的手段收买各路猛安、谋克,掌握一支武装力量。先控制辽南地区,然后再攻取辽阳。建立帝号和完颜亶分庭抗礼,号召各州县响应自己起兵。最后共同推翻昏君完颜亶的统治。

不过,萧裕和完颜亮的夺权计划让人看起来有些异想天开,还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成功的几率夸张点能达到百分之五十,这个还是基于他是一路元帅的基础之上,有权调动辖区的军政力量,但是让所有人都跟他走那是不可能的,起码兀术安插在其身边的老将撒离喝就不会跟着他跑。

再者,兀术并没有将举国的精兵下放到两个元帅府,而是布置在京师周围的几个州府作为机动力量使用,并掌握在自己的心腹手中,完全有能力镇压完颜亮的武装暴动,辽阳的完颜雍、右帅府的仆散忠义这两关他都不好过。另外就是完颜亮在朝中缺乏根基,虽然他和裴满皇后是盟友,但那也是基于相互利用的层面上,有着自己的底线,那就是绝不允许他人篡夺皇位,否则自己这个皇后头衔还有何用。

所以完颜亮的兵变计划更像是两个政治失意者的臆想,但是人也需要梦想,一件事情如果不去尝试就永远不可能成功,只有尝试才有成功的可能性,那怕这个可能性非常之小,也要给自己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这可能就是完颜亮和萧裕内心最初的真实想法。听完萧裕的武装暴动计划后,完颜亮的心胸豁然开朗,他和萧裕歃血为盟,决心共同起兵谋大业,实现自己已经苦苦追求了多年的皇帝梦。

在和萧裕密谋结束后,完颜亮心情虽然非常的激动,但总算还保留着一丝清醒,没有立刻投入行动。否则先不论完颜亮和完颜亶的这次内战谁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但兄弟内战,倒霉的是整个国家,金国的综合实力就将遭受严重的削弱,而这正是某些国家非常希望看到的一幕。所以如果金国发动内战,最后的胜利者既不会属于完颜亮、也不会属于完颜亶,而是属于他们南方的领居大宋……

说实话,完颜亮这小子在军事上还没有显露出什么天赋,可自幼生活在家族斗争漩涡中的他却有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当宋金两国在西北发生剧烈的武装冲突时,他就感觉到自己的机会来了,首先他以备战的名义开始整训军队,安排亲信,有意架空跟他尿不到一壶的监军撒离喝,将左帅府变成了自己的私人领地。

西北战事愈演愈烈,而南部边界却依然平静,使完颜亮心中窃喜。仆散忠义是费力不讨好,坚持剿灭了塔塔儿人结果惹怒了南朝,还让其失去了一大助力,使宋军利用草原上的空当直逼京师,右帅府的兵力也全部被牵制在边境地区,据传被打的损兵折将,实力大损。

如此一来让完颜亮不由的浮想联翩,如果宋军能重创右帅府,打到会宁府,最好再能宰了完颜亶,杀了兀术。那么自己就成了金国实力最为强劲的一方诸侯,而自己还拥有高贵的血统,登上帝位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一时兴起,还赋诗一首:“孤驿潇潇竹一丛,不向凡卉媚春风。我心正与君相似,只待云梢拂碧空。”

在这首诗中,完颜亮把自己比作那风雨潇潇中孤孤单单的青竹,把那些趋炎附势、维护完颜亶的大臣们比作普通的花卉,把完颜亶比作是春风。他认为自己这棵青竹不需要像那些普通花卉一样必须靠着春天的风和日丽、风调雨顺的环境才能生根、发芽,自己可以在无比险恶的政治环境中脱颖而出、建功立业,拂尽碧空**便能夺取金国政权,将自己的野心和阴谋尽赋其中。

而正当完颜亮意气风发之时,从长春州逃来的完颜秉德却给他带来了个坏消息,宋军没有去打会宁府,而是把长春州给夺了,这等于抄了他们的后路。接下来他又接到仆散忠义的求援信,宋军对西北边境发起了全线进攻,希望他出兵夹击攻打乌州的宋军,以期打破敌人合围右帅府军的企图。

完颜亮接到仆散忠义的求援后,立刻召集众人商议是否出兵。左监军撒离喝是力主出兵,他以唇亡齿寒相比两帅府的关系,右帅府如果全军覆没,那么左帅府的右翼则完全暴露,突出于外,容易受到宋军水陆两面夹击。因此必须出兵救援右帅府,保证了他们侧翼的安全,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免于被宋军各个击破。

这时打着求援而来的完颜秉德本应该支持撒离喝的建议,可他此时却起了私心,不仅没有帮助劝说,反而拉起了反套。因为其明白的很,仆散忠义此时恨他肯定要超过赵二,自己不战而逃害的长春州丢失,将其置于险境,若是他能活下来第一个杀的就得是自己。

完颜秉德便称宋金两国冲突之所以闹的如此厉害,正是由于仆散忠义不顾两国间的和议,擅自进入草原剿灭塔塔儿人误入宋境引起的。因此宋军的作战目的是惩罚右帅府的仆散忠义,可还只限于边境冲突。如果左帅府再派兵介入,则不再是‘冲突’那么简单了,而是给了南朝挑起两国全面战争的理由,所以出兵一定要慎重……

第四百六十四章何去何从

完颜亮知道要实现自己的大业,首先就要有一支强有力的武装力量支撑,而右帅府的仆散忠义正是兀术安插在他身边监视和遏制自己的,当然他不愿意出兵帮助。现在既然主家来的人都这么说,本来就想坐视的完颜亮更有了理由,便以事关重大,需请示朝廷为名拒绝了仆散忠义立即出兵的请求。

可报应来的似乎来的太快,完颜亮的回信刚刚发出两日,便接到消息,南朝皇帝已经在汴京誓师发举国之兵北伐金国,现在宋军正大规模的向边界南部地区调动,两国间设置的榷场也随之关闭,驱逐在大宋的女真人,封闭了边界,断绝了官方和民间的一切往来。

随后大宋使者递上国书,完颜亮一看这哪里是国书,分明就是檄文,文中历数女真人的残暴和不守和议,擅自派兵进入草原越境袭扰、杀伤大宋军兵,现南朝皇帝兴义兵惩不法。他明白这玩意儿一送上就表明大宋正式向金国下了战书,边界冲突已经演变成了两国间的战争,如此一来自己也不得不卷入其中。

敌军入寇,完颜亮当然不能视而不见了,不知道将搅了自己好事的赵二骂了几百遍。不过他有着将坏事变好事的本事,正可以借此机会清除内部的异己分子,保存实力。但与仆散忠义不同的是他以对宋作战经验丰富为名将监军撒离喝派到来州指挥对宋作战,而自己却留在锦州坐镇后方统管大局。

撒离喝年以六旬比兀术岁数还大,如今却学了老黄忠还要提刀上阵。心里自然不喜,但是军令不可违。还是捏着鼻子带着一万援军出援来州。其实他心中十分明白,大帅派自己去哪里是什么看中自己。那就是送死。早在当年高丽一战他就想明白了,金国想要重温南下中原的美梦是不可能了,能否保住辽东这块祖宗基业还得看赵二的心情。

“监军,你以为我们守得住来州吗?”与撒离喝一同出援领兵的是老将完颜聂耳,他也是情绪不高,看着愁眉苦脸的撒离喝问道。

“唉,你以为呢?”撒离喝叹口气反问道。

“难啊,宋军先打右帅府,而等到此时才打左帅府是早就算计好了。他们就是等待冰雪消融,河水开化呢!”完颜聂耳摇摇头说道。

“是啊,我们西有青山、大灵河,又修筑了界壕,利守不利攻,赵二不会做那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撒离喝深有同感地道。

“从陆路向北,我们州县密集,扼守行军大路,城防经过整修也算坚固。宋军即便火器犀利,一州一城的争夺也需耗费大量兵力,拖延时间。因此属下以为赵二多半会故技重施,从水路发起进攻。打来州不过是佯攻,做做样子罢了,只是不知道他会从何处下手。”完颜聂耳分析道。

“嗯。南朝水军战舰上千艘,赵二是不会让它们闲着的。而我们左帅府东临大海,州县又散布在辽东湾。可选择进攻的地点太多了,你若是赵二会选哪里呢?”完颜聂耳和撒离喝所想差不多,点点头问道。

“隰州,此地靠近海岸,又在六州河北,先占据隰州则切断了布置在来州的重兵,使界壕形同虚设,同时也打开了进军锦州的大门!”完颜聂耳立刻答道,想来他早已想过这个问题了。

“呵呵,赵二没有你想的那么小气,隰州是不会放在其眼中的。”撒离喝笑着摇头道。

“哦,监军以为宋军会打哪里呢?”完颜聂耳疑惑地问道。

“赵二在平州聚集了燕京、真定、京畿三个镇抚司的禁军,拥兵十数万,他会为隰州一地而大动干戈吗!因此他们的目标是锦州!”撒离喝苦笑着说道,“只要占领了此城,则将我们左帅府之军全部隔在这个狭长的走廊之中,一网打尽,慢慢吃掉。”

“那大帅是否知道宋军会在锦州登岸呢?”完颜聂耳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问道。

“他如何不知,我临行前已经提醒过大帅了,但他……”撒离喝无奈地摇头道。

“那小儿明知如此,却还让我们出援来州,他是想借刀杀人啊!”撒离喝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已经证实了完颜聂耳的不祥的预感,他咬牙切齿地说道。

“完颜亮当初是因为勾结裴满皇后欲窃取大权才被太师派到左帅府为帅,想着他远离京师能安分守己,却没有想到更加变本加厉,极力拉拢各处猛安谋克,与那奚人萧裕往来甚密,如今完颜秉德那匹夫又来投靠,让他更加嚣张,不把我们这些老人放在眼中。”撒离喝也面色难看冷哼一声说道,他现在不仅被架空,连监军府的亲兵也被更换,实际上自己已被软禁,若不是宋军来侵,他还难以获得自由。

“那小儿夺取兵权定是有了不臣之心,为何不向太师和陛下禀告呢?”完颜聂耳急问道,他可不想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

“陛下喜怒无常,动辄杀人,朝臣都是噤若寒蝉,陛下又与完颜亮自幼交好,对其信任有加,若不是太师一力劝谏,其以位列三公。而如今大敌当前,此刻动他太师不能不有所顾忌,免得激起大变,我又何必自讨无趣。”撒离喝呲笑着说道。

“监军,那我们前去来州无异于羊入虎口,真让人不甘心啊!”现在明知前边就是个大坑,可还得往下跳,完颜聂耳忧心忡忡地说道。

“唉,据传太师的病情日益严重,上朝都要人抬着上殿,恐怕……那小儿若是一朝得势我们即便能逃得性命,恐怕也没有好结果。”撒离喝欲言又止,金国自立国以来便内乱不止,太师掌权后平静了这十来年,可如今的样子也没几年活头了,其一死他们这些人也就完蛋啦。

“监军,我听说赛里在大宋生活的很好,良田大宅、娇妻美妾,日子过得逍遥自在啊!”完颜聂耳突然笑笑说道。

“是啊,他找了个好地方,可以安度余生喽!”撒离喝感叹一句,未置可否打马向前……

…………

在皇帝于京师誓师北伐的同时,赵廉也赶到平州与高宠会合建立联合指挥所,为皇帝的到来做准备,同时向前方调兵遣将向边界集结,但他们却对如何用兵产生了分歧。

“我不反对利用水军发起登陆作战,截断敌人的退路,但是我以为还是在隰州登陆比较稳妥,以保证首战必胜!”赵廉言道。

“在隰州登陆虽然有把握,但是难以将敌左帅府之军围住,达到全歼的目标!”高宠并不同意赵廉的方案。

“大帅,进入锦州必须自小灵河溯流而上,因为我们提前誓师,河流虽已开化,但是水量不丰,水师的大型战舰难以进入,而锦州城为敌左帅府驻地,城池坚固,兵力雄厚,小型战舰难以搭载重兵,无法提供充足的火力,将给作战带来很大的困难。”赵廉提醒高宠道。

“这……这虽然会给我们带来困难,但这截水道不足五十里,只要我们抢得滩头阵地,大军便可随后登陆直奔城下,而炮兵旅也可随后跟进提供火力之援,因此这不是问题!”高宠略一沉吟道。

“大帅,副都虞侯,陛下到了!”正当两人为攻打何处争论不休时,突然有亲兵进来禀告道。

“陛下……陛下到了哪里?”两人惊问道,昨天信使报告说皇帝行驾才到燕京,怎么这么快就到了平州……

第四百六十五章出其所料

赵柽在京中祭天地、拜祖庙、斩牲祭旗、任命监国、安排留守,又前往龙德宫辞别太皇太后,行驾才得以出城,按照惯例行驾出城十里便宿营青城寨。但赵柽哪里还住的下,吩咐仪仗在后,他只带内卫和几个虞侯、参军在一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