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窝心)-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他是皇帝,就是当王爷时这种粗活也轮不到他上手啊,大家急忙上前抢着动手。把暖阁中的零七八碎的东西都清理到一边,见喜早就安排小黄门们抬进来几张长条桌拼成一张大桌子。铺上台布。膳房的三狗已经将宰杀好的羊抬来了就架在暖阁外的空地上烤了起来,准备好的菜蔬、果品先摆了上来。
“咱们先祝二爷吉人天相。又躲过了狗贼们的刺杀!”赵勇首先站起身举杯说道,他得知皇帝遇刺的消息后是心急如焚,尤其是当时传来的消息并不详细,皇帝生死不知,他跟赵义打了个招呼就星夜往洛阳赶,亲眼见了皇帝无事这才放下心来。
“二爷是天子,得上天的护佑,怎么会有事!”赵智举杯站起身说道。
“好、好,同饮一杯!”众人起着哄。赵柽也举杯一饮而尽……
“二爷,此次刺杀者的来历可曾查清!”连饮三杯后,赵忠将话题又扯了回来说道。
“嗯,现在只能认定是来自西域木剌夷国的刺客,但是受谁指使,目的何在还一时不得详情。”赵柽夹起一块麻辣豆腐干说道,这辣味可不是来自过去的生姜、芥末,而是纯正的美洲辣椒,当然也是近年大航海的成果之一。
“如今政通人和。和女真也相安无事,有谁还想对二爷不利呢?”赵孝也跟着尝了一口,辣的他扇着舌头说道。
“哼,不管他们是谁。敢对二爷下手就是咱们的死敌,他就是躲到天涯海角,钻到十八层地狱也得将他揪出来碎尸万段!”赵廉咬牙切齿地说道。
“刺客既然来自西域。咱们不管他受谁指使,先派兵灭了他们再说!”赵耻言道。
“此事尚无定论。我们不能先自乱了阵脚,抓住主谋才能顺藤摸瓜将他们连窝端掉。永除后患!”赵仁看桌上的兄弟们几杯酒下肚都激动了起来,插言说道。
“嗯,仁哥之言有理,如果只杀掉几个刺客,是治标不治本啊!”赵廉说道。
“俗话说暗箭难防,我们在明,敌人在暗,杀了这几个毛贼,他们仍然可以遣人来袭,稍不留意就会酿成大祸啊!”赵智也点头称是。
“首恶不除之前,二爷还要小心为上啊!”赵勇也冷静下来说道,而众人的目光再次聚集在皇帝身上。
“咳、咳……”赵柽清清嗓子仰脖又喝下了一碗酒说道,“你们在座的除了当朝宰执,便是一方大员,只因为我遇刺这么点事情便惊慌失措跑到这里。虽然这表明你们忠心对我,但是你们想过没有,如果此时有人在汴京借机起事,而朝中无人会是什么情况。还有若是刺杀是女真人所为,待你们离开守地,他们便大举入侵而边关无将又会是什么情况吗?”
“二爷,是属下护主心切,没有想过这许多!”赵仁脸一下变的通红低头言道,他是当朝首相,赵勇是枢密使,加上副相陈遘、参政知事李纲也在洛阳,而许景衡又前往江南吊唁宗泽,可以说朝中已经是群龙无首,而近卫军多数也调到洛阳。一旦有人借机在京中谋反,那么便可轻易的控制京城,让人占了老窝。即便没有事情发生,朝中诸多大员都纷纷涌向西京皇帝行在,也会让人多想,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而这都是自己的失职造成的。
“我等有负二爷重托,请二爷治罪!”赵仁带了头,众人都起身施礼请罪道。
“都坐吧!其实听闻你们知晓我遇刺后便不顾一切的赶来,我心中甚慰,也十分感动。但是你们已经不是当日王府的小厮,而是担负着治国治军,保家卫国的重任,再不能意气用事,要从大局出发!”赵柽压压手让众人坐下,他的目光在每个人的脸上扫过道,“要说你们犯了这么大错,不罚也有违我们当年定下的军规铁律……”
“二爷,您怎么罚我们今天都认了,谁让我们错了呢?”大家听着皇帝的话,开始还十分受用,可听到最后都觉得后脊梁冒凉风,皇帝当年整人那是不重样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想起来还汗毛直竖,腿肚子转筋。但今天自己送上门来了,躲是躲不过去了,在众人的逼视下赵勇硬着头皮站起身来颤声说道,因为皇帝能看在他们认错态度好的情况下从轻处罚。
“二爷,看在大家都是一片忠心的情分上,又是情急之下的无心之过,还是不要罚了!”正当大家愁眉苦脸的等着皇帝的处罚时救星到了,赵信领着几个小黄门将烤好的羊肉送了上来,看着皇帝笑笑说道。
“这……大家都知道我最疼赵信了,她说了话我不能不给面子,但是我今天见了你们又手痒的紧……”赵柽听了咂咂嘴摆一脸为难的样子,他想了想说道,“那我就提一个问题,你们只要答对了,我不但不罚你们,还会有重赏。可要是错了,嘿嘿,两罪并罚如何啊?”
“好,那我们就跟二爷赌一把,赢了算赚的,输了二爷也舍不得将我们杀了不是!”赵勇一咬牙、一跺脚站起身说道。
“嗯,痛快!你们都同意吗?”赵柽又扭脸看看其他人问道。
“行,大不了我们还回来给二爷看大门!”赵耻也认了,其他人也都重重点了点头。
“我问你们,当前大宋最紧要的事情是什么?”赵柽肃然问道。
“当然是清除刺客,抓住主谋,以保二爷万全!”赵忠毫不犹豫地抢先答道。
“那……应该是富国安民,保我大宋子民生活富足!”赵智见皇帝摇头,想了想答道。
“二爷怎么会只有这么点志向,那定是恩威四海,震慑天下!”赵孝看皇帝依然摇头,琢磨了下说道。
“瞎猜,二爷问的是当前最要紧的事情是什么?”赵耻白了赵孝一眼道,嫌他白白的浪费了一次机会,“当前最要紧的应该是富国强兵,恩威四夷,使我大宋免于战后蹂躏!”
“二爷,我以为大宋当前最要紧之事乃是积蓄力量,一举荡平金国,屠尽女真人,以雪靖康之辱,清除对我大宋最大的威胁,保我大宋万年基业!”赵仁起身向皇帝施了一礼言道。
“嗯,不错,我们自襄邑创业初时所针对的敌人就是女真人,朕卧薪尝胆、苦练精兵、富国强军皆是为了能避免大宋亡于女真,百姓惨遭鞑子奴役。女真虽迫于我们的强大不得不暂时与我们媾和,但是其一直在厉兵秣马,时刻准备牧马黄河,再入中原,亡我大宋之心不死,依然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敌人!”赵柽终于点了头。
“二爷放心,只要您一声令下,我们愿为前驱,荡平辽东!”众人齐声说道。
“好,如今我们大宋内政日渐稳固,四夷臣服,国库充盈,灭金之战日近!”赵柽朗声说道,“你等自今日起所做之事皆要以此为要,不可为琐事干扰,苦练精兵,囤积辎重,多则三年,少则两年,朕亲领大家伐金,直捣黄龙,屠尽女真,一雪前耻!”赵柽掷地有声地说道。
“愿追随二爷直捣黄龙,攻灭女真!”众人齐齐施礼道。
“好,我们众兄弟同饮一杯,誓灭女真!”赵柽举杯大声说道。
“誓破女真、誓破女真……”大家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二爷,现在刺客猖獗,威胁二爷安危,也不能等闲视之,我们随身护驾可好!”赵廉抹抹嘴说道。
“哼,小小蟊贼能耐我何?你们吃饱喝足了,明日便滚回守地,朕自有道理!”赵柽听了冷哼一声道……
第四百零七章追查
暖阁御宴之后,赵仁、赵勇等人各回归处,只留下赵忠接替赵信统一指挥洛阳各部驻军,毕竟后宫参政还是颇受诟病的。而随着他们的离开,洛阳城持续五日的大搜也随之结束,洛阳府出榜安民称皇帝平安,刺客已擒。赵柽也配合的专门在李纲和陈遘的陪同下登上皇城城楼露了个脸儿遥送增援的近卫军回京,以表明自己在刺杀中安然无恙,被几天封城折腾的人心惶惶的洛阳城也很快恢复了平静。
一系列稳定人心的措施后,朝中和地方看似都恢复常态,但是有心人还是能看出其中的变化:出入皇城的人明显感到盘查比往日更加严密;街头上的哨卡、检查站虽然也全部撤销,禁军回归营地,可是过去驻扎在城中的州军却增加了巡逻密度和频率,遍布城中的巡铺兵力也有所增加;洛阳府的衙役、捕快们也更多的出现在各处西域商人聚集的市场和里坊,加强了盘查和监管。
洛阳城中地方巡查的力度加大,这是人们可以看到的,而在街头讨生活的力夫、走头串巷的小贩们突然发现自己多了不少‘竞争者’。这些新面孔却并不太在意生意的好坏,倒像是一群长舌妇对街头巷尾的新奇事儿十分感兴趣,喜欢听人搬弄是非,还喜欢刨根问底儿,甚至因为趴窗根儿、溜墙角窥探人家被揍的鼻青脸肿也恶习不改。
一个城市总会有阳光照不到的黑暗角落,那里聚集着一群见不得光的家伙,他们往往从事着溜门撬锁、逼良为娼、拐卖人口、打闷棍绑肉票、开堂设赌、强买强卖、敲诈勒索等等非正当‘生意’。与官府玩儿着猫捉老鼠的游戏。当然其中也夹杂除暴安良的侠士,四海为家的卖艺人及黑白两道皆通的镖客、独来独往的大盗。可谓是鱼龙混杂。他们构成了另一个官府治外的畸形世界,有着自己的规矩和门路。这就是江湖。
像洛阳城这样生意兴旺,人口众多,水陆交通便利之地自然少不了这些行走在边缘的人群,当然也存在着这样一个江湖。他们的‘生意’见不得光,但是消息却是最灵通的,城市角落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耳目,过去官府有所行动他们都能成功的避开。可是这次城门突然关闭,大批精锐军士开进城中,对城中展开了大搜捕。令一向消息灵通的江湖人们措手不及,纷纷在此次搜捕中落网。
但是令这些江湖人惊诧的是负责审讯他们的不是过去洛阳府的衙役们,而是传说中令人闻风丧胆的皇城司情报署,这些人有皇帝御赐金牌,对三品以下官员可先报后抓,五品以下官员就能直接破门抓人,且手段比那些衙役们狠辣和专业许多,整死他们这些江湖人就跟踩死只蚂蚁差不多。多少自诩武艺高强、硬骨头的大盗都栽在了他们的手中,因此江湖中无人敢与情报署的人作对。当然大家能不碰面最好。
双方都是老中医也就不用多说什么了,各方首领纷纷将自己所知道的和做过的如竹筒倒豆子般都交待了。可他们却发现情报署的人对他们的罪行丝毫不感兴趣,而是对近来的江湖传闻和大宋某些江湖人的行踪十分感兴趣,尤其是那些来自西域的商人跟哪些人做过生意。和谁私下接触过,及他们去过什么地方、做过什么都问得十分仔细。再者就是城中居住的那些天潢贵胄们的所为,重点更是与西域有生意往来的府上。
更令洛阳黑暗世界的人奇怪的是他们大多数人竟然活着走出了号称阎王殿的情报署大堂。只有几个做出大案的人被转到了府衙,其余的人都被放了出去。但是他们都得到了警告不得将堂上所问告之其他人。而他们出去后要盯紧那些来自西域的商人,不论巨细都要报告。做得好的有赏,知情不报或是谎报者就不是这么好说话了,将老账新帐一齐算,毁家灭门也不是没有可能。
其实情报署的人员还是多虑了,江湖人与官府合作充当爪牙是最为同道所看不起的,出了情报署的大牢大家自然是嘴硬的紧,个个坚称自己挺过了十八道大刑只字未供,更没有出卖同道兄弟。而他们出狱后很快获知‘皇帝在东都苑中遇刺’,刺客皆是来自西域,因此才惹得雷霆震怒,招来无妄之灾。可他们也知道皇帝遇刺这是何等大事,自己敢不合作那绝不是死无葬身之地那么点事情了,哪里还敢怠慢……
…………
“陛下,全城搜捕又抓获刺客十二名,其中三人在抓捕中死亡,四人自杀,但属下已基本查清刺客的来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正是来自木剌夷国!”李峻接到皇帝密令后,迅速调动情报署所有的力量开始查找线索,收集资料,并亲带行动队到达洛阳城会合分署的力量全力侦破此案。
“嗯,辛苦了,赐座看茶!”赵柽看看李峻,他也老了,而其到达洛阳后又亲自参与搜捕和审讯,五天五夜持续不断,没有脱衣睡过觉,他脸庞像被刀子削去了一块,眼袋下垂,胡子拉碴,疲态尽显,事情刚刚有了眉目便前来禀告,现在只是强打精神坚持着。
“现在知晓了他们的来历,可知是受谁指使,国中之人可有参与其中!”赵柽随后问道。
“陛下,属下已经向派往西域的探子发出指令让他们迅速查明木剌夷国中的情况,现在还未有回报,因此一时难以查证主谋。经过调查和审讯,据已知的情报还未发现国内势力有人参与其中,与他们接触过的只是些出卖消息的街头痞子和闲人,是他们向刺客提供了东都苑中的情况和陛下所在!”李峻喝了杯热茶,精神稍振,如实禀报道。
“东都苑中的情况和朕的行踪可以说是公开的秘密,他们也是为了钱这没有什么奇怪的,称不上什么勾结。”赵柽点点头说道,“他们既然没有和国中的势力勾结那是最好,可其总不能无缘无故的派人来杀朕,难道是敌国所遣?”
“陛下所虑不无可能,我大宋近年向西域用兵连番大胜,有些人不甘失败而收买刺客刺杀陛下,或是其它敌国忌惮陛下龙威指使刺客潜入不利于陛下也是有可能的!”李峻分析道。
“城中的刺客皆以清除干净了吗?”赵柽有些无奈自己树敌不少,若是掰着指头算恐怕连脚趾头都得算上。
“陛下,属下也不敢保证刺客无一漏网,且其失败后比不死心,再遣刺客前来也有可能,我们暂时只能严加防范,尽力监视他们的动向!”李峻同样很无奈,这些刺客是过江龙,在此次刺杀前基本对他们的情况一无所知,而主谋又无法确定,让他下保证清除完毕怎么可能。
“是的,这帮刺客与朕猝然遭遇时临危不乱,且训练有素,绝不是一场大搜捕就能清除干净的,是朕妄想了!”赵柽言道。
“陛下,这正是属下想向您禀告的!”李峻起身施礼道,“通过审俘和对来自西域商人的调查,属下获知了些情况,虽然只是些皮毛,但也足以引起陛下的警惕,切不可再单独行动,以免引起危险。”
“坐下说,他们有何过人之处!赵柽让李峻坐下,他对木剌夷的了解是来自于史书的记载和后人的研究,其中难免有些夸大或是不实之处,现在得到的却是第一手资料,有利于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
“谢陛下!”李峻再次施礼坐下说道,“木剌夷的意思就是假道学、或异端、迷途者,是回教正统派赋予此派信徒的称呼,他们建国已有近六十年,居于西域靠海的大山中,以刺杀威胁周边诸国,其中最高首领称为‘谢赫’,也是他们的教长,其下又分为三个阶层:最低级的成为‘献身者’,便是那些负责具体行动的刺客;中级称为‘同志’,即普通的教士,负责一般的管理事务和训练献身者;高层称为‘传教士’,即地方城邦的首领,负责协助谢赫管理地方!”
“嗯,接着讲!”赵柽点头说道,这些内容与自己所知基本相同,只是其中的称呼略有差异而已。
“这些刺客自幼便效忠于被称为‘山中长老’的首领,至于具体训练方法还不知晓,但是通过被俘获的刺客可以看出他们精通易容术和各国的语言及宫廷礼仪,令人不解的是他们居然有人能讲我们大宋官话,也可见他们积虑之深,这些训练可以使刺客有机会接近敌方的首领,顺利实施刺杀无疑!”。
“通过缴获的武器我们发现其中有阿拉伯匕首、阿拉伯弯刀、哈拉迪双刃刀、汗扎尔匕首、克里斯蛇形剑、山比亚短刀,弓箭和毒药等,但是相对于弓箭和毒药这些取巧的武器,刺客们更青睐匕首,看中的正是它轻巧、隐蔽,而且绝对致命,因此这些刺客都是使用匕首的高手。”李峻李峻稍停喝了口茶看看皇帝说道,这些刺客的爱好居然和陛下相仿……
第四百零八章应对
当年皇帝成立情报司也是为了应对连遭刺杀之事,目的是收集对手的情报,监视他们的所为,以便提早预防并清除敌方派出的刺客,改变当时因为情报缺失导致的被动挨打的局面。所以情报司本身就具有保卫皇帝安全,截杀刺客的职责,只是随着亲卫营的扩编和皇帝权势的稳固,这部分人逐渐脱离近卫系统,成为现在行动队的前身。
这些人所学之技既有出自路逍遥这个杀手头子的教育,也有在北府成立的特训班所学。赵柽前世的出身决定了他也曾是名刺客,有其惯用的手法和伎俩,所以特训班除了讲解火器的应用外,主要教授的应用武器就是短弩和匕首的使用,因为他来自的时代早就淘汰了刀剑这些冷兵器,只有匕首因为其短小便携的特点还被保留充当杀人的利器,他教授的内容自然是匕首为主了。
如此一来情报司的行动队不免都带上了两位杀手大家的痕迹,匕首也就成了他们惯用的武器也就不足为奇了,只是李峻根本无法得知皇帝是来自于千年后世,有此想法也就顺理成章了,其实皇帝和木剌夷更没有丝毫瓜葛,即便是前世也和这些恐怖分子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陛下,据传木剌夷国首任谢赫在二十多年前去世,这个人自入居阿拉穆特堡之后从未下堡一次,走出其宅邸也只有两次,专心研究教义。且严守训教,绝不逾越,其一子因刺杀同教的一位教友。另一子因行为放荡,皆被其杖毙。以致教中三十余年中无人敢再违反教义。他死后将其位传于教友兰巴萨尔堡教长乌米德,此人不断派遣死士下山行刺。以致暗杀之风愈演愈烈,流毒甚广!”李峻不知皇帝所想,继续介绍道。
“这种刺客集团最难应对,他们有了自己的根基,又培养出大批死忠的刺客,想要将他们清除殆尽很难啊!”赵柽叹口气说道。
“陛下所言甚是,哈桑立国初期,塞尔柱国首相为莫尔克据说此人有勇有谋,能文能武。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以致于当时的苏丹马里克在位的整整二十年中,除了狩猎外无事可作。后来由于木剌夷的势力日益扩大,他们在帝国广置党羽,安插据点,并且赶走帝国任命的地方行政长官,所以马里克决定出兵荡平木剌夷势力,派大军围攻阿拉穆特堡和其它木剌夷据点。同年山中老人派‘菲达伊’刺杀了赛尔柱帝国的宰相莫尔克。迫使塞尔柱势力撤出了木剌夷控制地区!”李峻对皇帝所言深有同感地说道。
“嗯,你所了解的情况很详细,这些人的手段尽管十分卑劣,却是十分有效。他们先依靠宗教的力量从意识上征服某地居民,然后再靠这些皈依其百姓的力量夺取当地要塞,最终在教敌的眼皮底下建立起一个个易守难攻的传教基地。再逐步扩散,以刺客这支恐怖的力量震慑周边地方不敢对其用兵。从而形成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他们用宗教的力量来统御百姓为其卖命。”赵柽赞许地说道。李峻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了解到如此多的情况确实不易了。
“陛下圣明,一语便点破其行之恶!”李峻听了皇帝的表扬立刻投桃报李送上更大的马屁,“曾有塞尔柱国王试图收复被木剌夷占据的城堡,哈桑求和也被其拒绝。结果第二天早上,国王便发现在自己寝室的床前地上竟然插着一柄匕首,哈桑的使者随后便出现在其面前并交来了山中老人的亲笔信,信中说:如果我对苏丹不怀善意,想取苏丹性命的话,那么此时插在地上的匕首,就会插在苏丹的胸口上了。”
“呵呵,这个国王如果不是傻子,应该马上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他的身边人定是混入了山中老人的信徒,而他又无法获知自己身边有多少敌方派进来的卧底,仗也就没有办法再打下去了!”赵柽笑笑道,他也替这位国王感到悲哀,这样一切尽在敌人股掌之中的较量,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可言。
“陛下一猜就中,那国王正如陛下所言,他立即答应和木剌夷议和,并且立下契约,在他本人在位期间,绝口不再提及讨伐之事。住在其附近的当地行政长官和穆斯林教长们都被吓坏了,大家被迫在睡觉时都穿着锁子甲,依赖它防身,免得被身边的人刺杀。这样木剌夷的实力更加强大起来,行事也更加肆无忌惮,不再把周边的国家放在眼里!”李峻言道。
“木剌夷将其信徒藏匿于敌人身边,甚至宫廷之中,如果再勾结国家要员,秘密连接党羽,在君王身边安置刺客,则可以控制一个国家,让世界都陷入恐慌,手段实在是厉害啊!”赵柽叹道,他也派出探子安插到敌对方面的高层之中收集情报,却不是用于刺杀。
“正是如此,乌米德继任后,阿萨辛派暗杀之风愈演愈烈,塞尔柱帝国先后有两任哈里发竟被乌米德派人暗杀,致使哈里发怕得发抖不敢出现在公众面前,也令塞尔柱苏丹们束手无策。而他们组织严密,形式诡秘,同样令十字军或其他教派的人谈虎色变,遭其暗杀的部族长老、当朝宰相、西方十字军军官不计其数,以至于在全国引起恐慌,政局动荡,无人再敢挑战山中老人的权威。”李峻也不得不佩服这些同行,能依靠刺杀取得这么大的成功。
“如此说来,一次次的成功使得木剌夷国野心膨胀,而很可能我们远征波斯的水师已经得手,他们想通过刺杀朕进一步的扩大他们在西亚的影响力,进而实现其统一阿拉伯世界的梦想。因而这次刺杀朕的事件很有可能是木剌夷国自主所为,而不是受其它人的收买指使!”赵柽听到此忽然想到了这种可能性。
“那如此说来,他们此次刺杀失败必会再遣刺客前来,如果他们故技重施勾结反叛借机接近陛下行刺,岂不十分危险!”李峻听了皇帝的判断紧张地说道。
“国之大乱必出妖孽,如果塞尔柱内部团结一心,政局稳定,又怎么会给那些宵小机会呢!”赵柽摇头道,现在大宋的政治环境使得他们的渗透不会轻易得手的。
古今同理,赵柽所知要比李峻还要多一些,前世那些恐怖集团的崛起正是因为国家发生动乱,政权失控,使得他们才有机会招兵买马扩大影响,再加上其恐怖的手段和适合一部分人心里的极端思想,使得他们迅速壮大,成为可以挑战国家力量的组织。而木剌夷的兴起也正是塞尔柱王朝内乱,诸王公大臣为剿除异己与哈桑勾结。
在得到国内一些强大势力的庇护和支持后才使得木剌夷刺客得以靠近国家重臣和当权者的身边,仿佛处处都有刺客的身影,搞得人人自危,从而为其壮大提供了温床,以致尾大不掉遗祸江东。各国君主对山中老人都十分害怕,对他所提的要求不敢不答应,其势力的扩张可以说加速了整个亚洲伊斯兰社会的腐化和分裂,使塞尔柱帝国走到了今日崩溃的边缘。
“陛下所说虽有道理,但属下以为仍不能掉以轻心,这些人丧心病狂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再者他们刺杀陛下乃是挑战我们大宋,如果不加以惩治会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也让陛下、大宋蒙羞。因此属下以为应当以与彻底铲除,永绝后患,立威于天下!”李峻起身说道。
“嗯,朕也知此等人跟他们讲道理是没有用的的,只有以暴制暴,以血还血才能让他们害怕,臣服。但是我们大宋当前北有强敌未除,如果动用大军远征必会使国力衰退,内部空虚,无力继续北伐大业,所以暂时不能动用大军征伐,还需计议!”赵柽说道,他也知道日日防贼不是长久之计,可与讨伐女真相比此事还算不上什么大事,却让人不舒服。
“陛下,属下以为当前形势既然不允许派出大军讨伐,那么我们也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派出一支分队前往木剌夷国将其首领刺杀,以报今日行刺陛下之仇,让其知道挑战我们大宋之威的后果!”李峻想了下建议道。
“此议很好,派出一支精英分队前往木剌夷国进行报复,我们既不用动用大军又能达到目的!”赵柽听了沉吟片刻说道,“现在事件还未完全调查清楚,细节还待探讨,不宜过早行动,你可先动员所属的力量收集木剌夷国的情报,同时组建特遣队展开相应的训练,我会命令所有部分给予你们情报署支持,一旦调查有了结果,便可展开行动!”赵柽有些兴奋地说道。
“陛下放心,属下定当竭力完成任务!”皇帝如此说等于将任务派给了情报署,这可是难得的机会,李峻精神也为之一振……
第四百零九章必然
进入十一月后,赵柽宣布今年在洛阳过春节,不再回返东京,他这么做一是想让百姓知道他们的皇帝并不会因为遭到刺杀而离开西京;二者是为迁都做舆论上的准备,让朝野上下都有个适应的过程,以减少来自各方的阻力;三者通过自己在洛阳过年提高西京的地位,增强其朝廷的力量。
随着皇帝的旨意颁布,因为刺杀皇帝的造成的恐慌也随之散去,一切又恢复了正常,百姓们期盼着与皇帝同乐的场面。但是西京乃至大宋的强力部门都不敢掉以轻心,暗中加强了管控。经过情报署的一系列调查和相关部门的分析,众人以为木剌夷国暂时并无能对大宋高层的渗入,但不能排除对基层的渗透。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皇帝的保护,将一切可疑分子从皇帝身边调离。
而此时正是一年一度的招募新兵,老兵退役的时候,于是借机首先对近卫军进行了整顿和调整。为能通过审查的军将被勒令退出现役,有疑点暂时不能排除的则以培养、锻炼为名转入其它部队或是送入军校学习。为了保证战斗力,近卫军一改过去自己培训新兵的惯例,缺额改从全军各部选拔补充。
选拔又兵部、近卫军和皇城司共同负责,忠于陛下,勇于为陛下牺牲生命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必须政治合格,家世清白;武技精湛,军事素质过硬那是必须条件,最好是服役三年以上,有实战经验的军士;再就是对信仰上有了要求。佛教、道教、萨满教等这些本土宗教不在禁止之列,但是对于信奉回教者则要对其严格审查。防止被极端邪教利用。
作为皇帝身边最后一道防线的内卫大队也做出了调整加强,统领依旧是伤愈后的旺福。增加了皇帝随身内卫‘影子’分队的人员。他们将全天候的保护皇帝,说句不好听的就是要像影子一般不离皇帝左右,即便是在上朝、会见大臣之时他们也要隐于暗处,时刻准备冲出来护卫皇帝。
与此同时,一支将由情报部门直属行动队和军情司、特战旅及禁军山地部队中的精英组成的特遣队也秘密筹建。他们选拔条件更为苛刻,要求队员有山地实战经验,枪法精准、擅于伪装潜伏、精于侦察渗透、攀登等山地战术、能娴熟运用各种武器和具备超强的野外生存能力。最为苛刻的是要求队员相貌要偏向于突阙或是波斯人,最好能掌握波斯语和读写阿拉伯文字,熟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