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窝心)-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大金立国二十余年从未遭此大败,折损数员大将,如今其屯重兵于云州和河北,燕京两面受敌,且威胁中京,而兵无战心,粮草短缺不宜大战!”完颜宗干也说道,持续半年的征战虽从南朝有所缴获,但是抽调青壮从军,土地无人耕种,还是导致燕京地区的大面积饥荒。

“我军连年征战,早应休整,国力匮乏也要休养生息,应当早日议和!”斜也缓过了气,再次说道。

“南朝人软弱,如我们提出和议岂不有损国威,还是再等一等吧!”完颜宗辅说道。

“斜也,若是与南朝和议,如此形势下他们会同意吗?”吴乞买听了半天忽然问斜也道,可众人都是一愣,皇帝为何突然有此问。

“陛下,南朝赵二虽好战,但是其最重情义,若是陛下肯释放南朝废帝作为交换条件,其必应允释放大太子!”斜也打了个哈欠说道。

“嗯,以你所说似甚有可能,要是要南朝继续纳贡,割让三镇他能否答应?”吴乞买往前探着身子脸上露出喜色问道,现在经济危机,南朝的供奉便显得极为重要了。

“这…不好说,终归要谈了才会知道!”斜也迟疑了下身子往后靠了靠说道。

“斜也,你与南朝新君有旧,可否辛苦一趟前往燕京主持此事!”吴乞买又说道。

“陛下,你看我行吗?”斜也愣了一下,满脸苦笑着问道。

众人的目光这下都集中到了斜也身上,宗翰斜眼看向身旁的完颜希尹,只见他若有所思的低着头,似乎也想到了什么…

第一百六十六章斜也死了

金国的皇位传承依旧采用原始‘兄死弟及’的方式,阿骨打死了传位给了兄弟吴乞买,随后斜也被立为谙班勃极烈,也就是皇太弟作为下一任皇帝继承者。欢迎来到阅读但是斜也自从他护送太祖灵柩北返后身体每况愈下,一rì不如一rì。

此刻坐在大家面前的斜也面sè灰黑,身体消瘦,形如槁枯,早没了当rì领军征战天下的风采,倒像是一个不久人世的风烛残年的老人,而坐在首位的皇帝吴乞买依然jīng神矍铄,脸红体胖,比之好的太多,给大家的感觉就是斜也活不过吴乞买,说不定哪天就走在了皇帝的前边。

眼前的情况,不由使大家想到了往事。当初为了传位之事,吴乞买、斜也哥俩儿及以阿骨打的子侄们闹得很不愉,最后商定自己和斜也死后将皇位传给阿骨打的子孙。但随着吴乞买的根基rì益稳固,他将自己的长子完颜宗磬任命为忽鲁勃极烈,也就是国相,而斜也名为内、外都统军,其实早就被架空,不预政事。

第三次南下完颜宗磬力主出征,并领军南下,常常以太子自居指手画脚,现在想来他就是想借此积累战功,熟悉军事拉拢亲信,以便将来控制军队能顺利即位。而要说不是受吴乞买的指使,大家都觉不大可能,出乎意外的是完颜宗磬运气不济被宋军俘虏,现在吴乞买对和谈起意,可能就是想救长子脱困。

宗翰已经感觉到吴乞买对自己不若阿骨打信任,随着自己在中原地区势力进一步发展,已经引起了吴乞买的jǐng惕,对其加以提放,曾设法限制和夺取自己所控制的元帅府的权力。他将元帅府发展为统辖中原地区最高军政机关。下设燕、云二枢密院,实行封建统治。

不久,又兼采辽宋制度,颁布以尚书省为首的三省制,逐步取代枢密院制。以州郡职员名称及俸给因革诏中外,统一府州县官制。以杲、宗干、韩昉等人在zhōngyāng议礼仪、兴库序,采用汉制立储,逐步建立健全各种封建行政机构。设大理寺,置宣徽院,设昭文馆。各种司、府、寺相继建立,现在已出现六部中的礼部、吏部。

到如今勃极烈制演变为国家最高军政决策机关和审议机关,其他职能则为各种封建机构所取代,权力被削弱,以三省六部制度取代国论勃极烈制的条件基本成熟,但未及全面推行。吴乞买的种种行为不能不令人怀疑是想传位于自己的儿子。打破原来的旧制!

机灵的宗翰一下从在座的完颜宗干、完颜宗辅、完颜兀术及刚刚还力主和谈的完颜希尹的表情上发现觉察到吴乞买意图的人不止是自己,他敏锐的感觉到自己可以找到一个联盟,摆脱兵败后的困境,让吴乞买不得不重用自己…

勃极烈会议开了一天,鉴于忽鲁勃极烈完颜宗磬被俘,决定以完颜宗干代之;增补吴乞买的三子完颜宗本阿买勃极烈,兼任内、外军都统;仍以宗翰为昊勃极烈。根据当前的形势决定停止对南朝的进攻。全面转入防守,并遣人与南朝谈判,双方交换战俘,敦促南朝遵守靖康元年达成的协议割让三镇,交纳贡品称臣。

在谈判期间为了防止南朝北侵以宗翰为左路元帅前往中京大定府以防宋军,同时以兀术为右路元帅前往běijīng平州接替翰离不的职务,以完颜阿鲁补为右路军副帅管理燕京府。而上京地区则以完颜宗辅为统军,负责清剿叛乱的阿疏。派完颜希尹为正使,完颜银术可为副使前往燕京与南朝谈判。

计议已定各人征调部众,等待择rì离京。而就在此时突然有消息传出,谙班勃极烈斜也突然离世,众人不愕然。斜也虽然病了多年人所共知,但是也未闻今rì病情加重,现在突然暴死。让人不得不起疑。

正当大家对斜也之死议论纷纷之时,又有流言说是南征大军带回一批南朝女子,其中不乏宗室和官宦家女子,皇帝赏了他两名绝sè佳人,可就在当夜斜也便死在了其中一位女子的床上,而那女子害怕受到牵连随后便自杀了。

皇太弟死了这是国家大事,吴乞买下令罢朝三rì全国举丧,命人前往府邸协助处理丧事,斜也的尸体很被火化,待陵寝修筑完毕举行国葬。这事如果在常人听了,想着便是皇帝赏了美姬,斜也贪欢不顾疾病缠身,彻夜不歇,结果身体不支暴死在石榴裙下。

可在另一些人看来事情却颇为蹊跷,首先侍寝的女子是皇帝赏的,斜也当夜便死了,按说该审讯侍寝的女子察明情况,可意外的是那女子也死在了床上,而尸体也很在宫中的人主持下很被处理了。再联想到前些rì子,皇帝命人与南朝和谈准备用南朝废帝换回大太子之事,人们不能不往坏处想,认定这是一场yīn谋,皇帝除去了皇太弟,然后准备打破原来的旧制,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不是太祖一系的子孙。

由于斜也的‘意外’死亡,准备离京赴职的众将便滞留下来筹备葬礼,可随着斜也暴死的各种版本谣言的流行,让阿骨打一系的子孙们不安起来,他们想起多年前吴乞买为了即位大肆清洗屠杀上京城中同族的事情,难道这又是一场家族巨变的开始?一时间阿骨打的儿孙们都紧张起来,纷纷采取应变措施。

阿骨打早年起兵时人马不过千人,可以说是一家子齐上阵,不过这也将自己的儿子们培养出来了,宗干、翰离不、宗辅、兀术、宗峻等人都是少年从军,能征惯战,成了统兵的大将,实力自然不容小觑。那些小的虽然还没显现,但是都有自己的封地、族军,动员起来也是一支大军。

如今最为出sè的翰离不死了,可兀术继承了他的职位,收编了他的军队,实力已经不逊于过去的翰离不,只有宗翰能出其左右。而宗干原为左勃极烈,虽然没有统军,但是参与朝政,改革政体,也有一定的威信。宗辅在阿骨打时便常常在其帷幄,协助他征战天下,也有大将之才,现在镇守燕京。除此外,族人中同情和亲近他们的人也是不少。

这些人一紧张,吴乞买也不免紧张,现在四处风传斜也是死于他手,意在除掉皇太弟,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其实这也不是完全的捕风捉影,但斜也的死扣在他头上,他是不认的,可说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帝却不假,宗罄常常在外以太子自居,他也有耳闻,却一直没有制止,就是想看看朝中人的态度。但是现在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却让吴乞买有嘴说不清了,眼前的形势对他十分不利。

“父皇,宗干和兀术府中近了不少人,都是他们族中的悍勇之徒,而且有人看到他们在府中囤积粮草、箭矢,并和其他兄弟往来密切,常常一起宴饮;而宗辅却以涉猎为名将宗峻之子和剌带出了城,前往其封地未归,他们是不是信了那些传言,以为咱们真得要对他们不利?”完颜宗本匆匆进宫将所查之事禀告吴乞买,现在他也十分紧张,城中只有他统领的五千多人马,兵力上并不占优。

“唉,朕怎么会谋害自己的兄弟呢?斜也早已经病入膏肓,我又何必去杀他授人以柄!”吴乞买真是觉得冤枉,但现在又解释不清,“斜也的死因调查清楚了吗,是不是有人谋害栽赃?”他意识到只有先查清死因,才能解释清楚,因此派银术可专门调查此事。

“儿臣问过了,银术可也对其府中的家仆、杂役严加讯问,他们只说当rì斜也jīng神尚好,突然来了兴致让陛下赏下的美姬侍寝,半夜间突然听到侍寝的美姬惊叫,其他人冲进屋中,发现斜也已经不行了,在他们请人医治的慌乱间,那美姬在偏屋中悬梁自尽了,而据儿臣所知,斜也因为身体不好,多年前边不再近美sè,想是一时间纵yù过度而亡!”完颜宗本撇嘴轻笑道。

“嗯,这事情是不是有些反常呢,他为何突然要人侍寝,又是谁匆忙间处理的尸体呢?”吴乞买点头又问道。

“禀父皇,斜也暴毙府中之人一时都没了主意,丧事也是由他的亲兵都统勿古鲁cāo办的,可能觉得此事不大光彩,另一个是也没有什么可疑的,便按照规矩先将尸体火化了!”完颜宗本说道。

“勿古鲁这人不过是一个统领,未经上奏便敢擅自做主处理,他为何有这么大的胆子?”吴乞买好似自言自语地说道。

“勿古鲁此人原是斜也手下的一个步军统领,在征伐西京时恰逢大败,他一直护卫在斜也身边,被提拔为亲军统领,这人虽然有些贪财好sè,但是胆子并不大,一向忠心。事前也曾向治丧使禀明,且查验过,并不妥!”完颜宗本说道。

“这人还是可疑,去查查他最近与何人交往,见过那些人!”吴乞买还是疑窦难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m。qidian。阅读。),

第一百六十七章幕后之人

斜也之死持续发酵,现在紧张的不仅是阿骨打一系,便是朝臣们也深感自危,纷纷想办法自保,坊间更是谣言四起,盛传着皇帝要改祖上传位旧制,放弃自己当初传位于阿骨打子孙的誓言,改立自己的子孙。

三人成虎,事情越传越邪乎也越有鼻子有眼儿,称阿骨打的儿子们已经做好准备一旦皇帝毁诺便要发动兵变,推翻吴乞买,另立新君。

事实上也是如此,宗干等人认为既然吴乞买的弟弟中间已经没能合适的人选,那么吴乞买就应当将谙班勃极烈的人选范围确定在自己父亲阿骨打的后代之中。毕竟阿骨打才是金国的公认的头号英雄,当初阿骨打肯将皇位传给吴乞买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慷慨行为,现在应该是吴乞买将皇位归还给阿骨打的后代们了。

但看到吴乞买迟迟不肯确定谙班勃烈的人选,宗干和宗辅就开始疑虑了,为了防止吴乞买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做出不利于他们的选择,他们决定主动采取行动向吴乞买发起挑战。种种迹象也似乎表明内斗随时可能发生,吴乞买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下旨由完颜宗本接替斜也任内外都统军,然后以他的名义调集大军屯于上京城外以应变。

宗干和宗辅在行动之前,为了确保能挑战成功,决定和另外两位重量级人物商量一下。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阿骨打”派集体向老大吴乞买发出通牒,要求尽快推举谙班勃极烈的人选。

一位就是金国的军事强人宗翰,他一直担任金国的军事统帅,尤其是在吴乞买继位后,便成了攻打北宋和南宋的主要军事统帅。是金事方面的一股重要力量。虽然其不属于阿骨打的后代,但他自小就跟随阿骨打南征北战,对女真族的头号英雄阿骨打有着天生的崇敬之情,和他们虽有争执,却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另一位重量级人物便是完颜希尹。如果从血统上推算,他应该和阿骨打的亲戚关系比应该较遥远,但这位自从阿骨打反辽开始便一直在金国担任重要职务,受到重用,是阿骨打的智囊之一,当然他也对阿骨打感恩戴德。双方关系一直良好,相信他在立嗣这件事上会坚决地站在这一边。

会开了一整天,对于又阿骨打派即位,完颜希尹和宗翰如所料表示支持。可宗翰却对采取这么激烈的方法‘逼宫’持有异议,他认为如果这么做很可能引起完颜家族的分裂,那么不仅会被其他人所乘。南朝还可能趁内乱之机发动进攻,到时国破家亡,即使当了皇帝又能如何,不如先借斜也之死之事发难,查明真相,如果其真是死于吴乞买之手,那么再提立储之事就顺利成章。

此议一提。宗干等人认为有理,其实他们是麻杆打狼两头怕,谁也清楚撕破脸的后果,并不想把事情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可大家缺少的是沟通,又缺个借口和台阶。现在宗翰给大家顺了把梯子,而皇帝也没有公开表明态度不传位于他们,完颜宗干等兄弟便顺坡下驴同意了宗翰的建议。

于是就在双方就在剑拔弩张的时刻,宗翰站了出来上奏,为了消除谣言。解除误会,他请皇帝下旨彻查斜也之死的种种疑点,以免国家陷入动荡,为外族所趁,解决此事越早越好。吴乞买也想缓和关系。立刻准奏,成立以老臣完颜习古乃为首的调查小组,成员有完颜兀术和完颜希尹及完颜宗翰等人,为了以示公正他没有派自家人参与。

圣旨一下,双方都松了口气,局势也随之缓和下来,而宗翰的表现让大家都很感激。在他的建议下,两边又都撤了‘刀枪’,把注意力放到了清查斜也死亡真相上边。这不查不知道,一查还真查出了事情,原来斜也这么多年来都‘服用’神丹,而神丹这东西在大金国并无人炼制,全是来自南朝。

再查之下,情况更令人震惊,神丹不仅是来自南朝,渠道似乎和赵二也隐约有些瓜葛。想想斜也的言行、态度一向是倾向于赵二,而其这次出兵,己方的大军在攻下汴京后处处受制于赵二,而其好像神仙似的对己方的调动了如指掌,每每被其料敌于先,也许就是斜也暗中通曲之故…

“秦先生,此事多亏你的计策,才让我摆脱了困境!”宗翰回到府中,坐到榻上笑着对恭立在边上的一个汉人说道。

“为大王尽心,是小人应该做的!”那汉人连忙蹲下替宗翰脱靴笑着答道。

“秦先生怎么知道那金丹的事情的?”宗翰对他的恭谨很满意,往后仰了下身子又问道。

“大王,小人在南朝之时,见过风云一时的道士林灵素,其法术高强,但是却被当年还是个王爷的赵二整治的不轻,对他是服服帖帖,从此不敢冒犯。林老道曾在他人面前提起从赵二手中得到了神丹,价值千贯,一些人又从他手中得到,吃了后便兴奋不已,百病皆消,飘飘yù仙,但是一旦不能按时吃了,便会生不如死。我观都统军的模样与那林老道相似,又从其府中人口中得知,其常常服用神丹,便想到了!”那汉人说道。

“呵呵,想的好!不过你如何知道神丹吃得多了会死人的?”宗翰又问道。

“小人想那金丹吃了马上便可让人兴奋不已,必是虎狼之药,吃多了必然会…而都统军骤然又得到美姬,怎么能自制,可他早就病入膏肓,如何消受的了!”那汉人轻笑着说道,“不过事情已经到此,那勿古鲁已经没了用处,还是早些处理了的..八道,恐怕会对大王不利!”

“嗯,秦先生此言有理,我即刻命人去办,不过他一死,事情也就查不清了,对我们下一步的计划会不会有影响呢?”宗翰点头道,可又觉有些不妥。

“大王,这事情如果真揭开了反而对大王不利,还是糊涂些好!”那汉人摆手道。

“此话怎讲?”宗翰有些纳闷地问道。

“大王,如果此事揭开,真相大白,也只能说明斜也与南朝有勾结,只能将出师不利的事情推到他身上,可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皇帝对大王的看法,更不能让宗干等人充分信任大王!”那汉人言道。

“你的意思是这事情就到这里,即让皇帝无法洗脱杀了斜也的罪名,也无法让宗干他们轻易得到储位,让他们心存芥蒂,而我…!”宗翰想了想说道。

“大王英明,不过下来大王还有文章可做,让您成为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权臣!”那汉人微微一笑道。

“哦,这又怎讲?”宗翰听了坐直了说道。

“大王,下来可以这样,即让皇帝暂时摆脱当前的窘境,又可满足宗干等人,那么大王又可以得到双方的信任,将来…”那汉人在宗翰耳边轻语了一番。

“哈哈,秦先生果然非同凡人,我没看错你!”宗翰听罢大笑道,“你从今rì就不要再与那些奴仆们住在一起了,府中还有个院子你搬过去,以后就当个参议!”

“多谢大王,小人定尽心竭力以报大王之恩!”那汉人立刻跪倒谢道。

………

秦桧搬进了宗翰府中的一个小跨院,这里虽然不比自己在汴京的府邸,但是能在这异国得到这么一个住处,却让他百感交集,自己终于熬了过来!大宋的皇室宗亲被押解到燕山府后,金国女真人怕赵宋宗室人多势众,难以对付,便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命一部分人留在燕山府,按人口配给粮食,监视很严,使宗室之死甚众。

废帝赵桓以及其余的人,都被押送至金国的上京会宁府,当成了阶下囚时,一切都得俯首听命,任人摆布。被迫穿着素服去跪拜金太祖庙,又到乾元殿去叩见金帝,封了赵桓为重昏侯。这种封与被封之间,意味着君主与臣属的关系,而这封号,对他们更是莫大的讽刺。

在备受凌辱之后,赵桓被移居韩州,部分宗室也徙至韩州同处。女真人对他们不仅在政治上百般凌辱,而且在生活上也极为苛虐,仅给田十五顷,令种莳以自养。而在在当时的宋朝俘虏中,只有秦桧是唯一能享受特殊待遇的人物,不但没有被流放,反而攀上了宗翰这棵大树。

而秦桧能从数千俘虏中‘脱颖而出’说是偶然,也是必然。他出身不高,父亲只是坐过县令之类的小官,并没有给他什么助力。但是他天资狡险,小时候碰到了个好老师。

汪伯彦未中进士时,曾接受徽州祁门县令王本的聘请,到当地开馆教学,秦桧和他的兄弟都拜汪伯彦为师,在汪伯彦的门下读书。早早跟着老师学会了一套玩弄权术、搞yīn谋诡计的本领,走上一条异于常人的歧路…。。)

..

..

第一百六十八章造化弄人

奇人必有奇相,秦桧生得脚长如竿,眼有夜光,常嚼齿动腮,谓之马啖。相者谓得此相者可以杀人,意思就是说定能手握权柄。他早在太学游学之时,便也表现了出了过人之处,在同学之中他也算是当时的青年精英,博闻强记,擅写文章,尤其长于处理‘俗物’,为人圆滑,每每举办什么活动,都是交由他一手奔走操办,赢得了‘秦长脚’的美名。

按说就这么一个喜欢为人解忧,跑前跑后的优秀学生干部、活动的组织者应该受到大家的喜欢,但事情恰恰相反,同学们却都瞧不起他,因为其爱耍两面三刀,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说好听的是精于人情世故,难听点便是个‘两面派’,阴一套阳一套的小人!

秦桧二十五岁中了进士,开始出仕,凭借其过人的‘才能’,到了靖康年间官为御史中丞。此时金军围城,主战派明显处于弱势,秦桧看见文武百官的反对态度,也听到属下马伸等人的慷慨陈词,自己作为御史台的长官,当然也不能不有所表示,于是就独自写了一纸状文送到金营。这时他也在赌,将宝压在了金军无法破城上,但是按照他的性格和为人,不会不在其中为自己留下后路。

写给金国女真人的状词的开头,秦桧首先表明他写此状的目的,并不完全是为了尽忠于赵宋王朝,也是为了替金国女真人着想,并帮助你们金国女真人权衡利弊。文中说

赵宋建国已有一百多年。统辖地区辽阔,子孙蕃衍。“号令一统”。张邦昌作宰相时,只不过是一个“附会权幸之臣。共为蠹国之政”;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如果把他立为皇帝,天卞的英雄豪杰必然会“共起而诛之”,最终还是不能成为金朝的屏障和藩属。

你们女真人应该注意的是如果不顾一切,一定要立张邦昌为帝,那么“京师之民可服,而天下之民不可服;京师之宗子可灭,而天下之宗子不可灭”。所以,秦桧衷心地希望金国女真人要深思熟虑。最好还是恢复宋钦宗之位,让宋钦宗当个傀儡皇帝,这样“实大金万世之利也”。

实际上,秦桧在状文中虽然已申明,他的反对状“非特忠其主也,且明两国之利害耳”,在女真人面前给自己留了余地,打了个活结。但在当时仍是迷惑了不少人,一些人认为秦桧在靖康末年如何不顾安危。能“存忠”赵氏,是一个国家难得的忠臣。结果秦桧的状文未能打动女真人,反而激怒了他们,把他当做了反抗大金国的典型。将他带出京城,弄到了营中关押。

其实当时女真人立张邦昌为傀儡皇帝,也只是权宜之计。他们打算先巩固对辽东和黄河以北地区的统治后,再作南侵。所以。当时金国女真兵宗翰等人之所以特别指名要秦桧前往,从表面上看其理由是说他“以废立异议。故取之”。但其实是因为粘罕看了秦桧写的状书以后,不仅“自喜其为人”,而且“心嘉其忠,与之俱归”。

秦桧过去装模作样地表示反对割地,也反对立异姓为帝,但这些都是为了他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做掩饰。所以当他一旦真当了俘虏,面临严峻考验的时候,其性格使然也就开始脱去伪装,原形毕露了。其与莫俦同在金营,由于宗翰怕赵氏他日复兴,要将赵宋宗室全部抓去,来个斩草除根,但又顾虑到“搜寻宗室,有所未尽”,忧心忡忡,不知怎么办?

于是莫俦就先向粘罕献计,要他到“宗正寺取玉牒(皇族的谱牒),其中有名者尽行根刷,无能逃矣”。当时秦桧也在旁,他则认为:莫俦这个计谋不好,因有的人家宗族繁多,大家虽有宗族之亲,但情谊却很疏远。有的人虽同姓,但他们的恩情还比不上异姓,他们平时既然不能共富贵,一旦有了祸患,就想“与之均,以人情揆之,恐无此理”。

秦桧的确是老谋深算,乍听起来,他好像是不同意莫俦的意见,而其实秦桧是在婉转地指点宗翰‘以单纯根括宗室的办法,是不可能防止赵宋政权的复兴的’。宗翰当然也听懂了秦桧的意思,而秦桧也成功的在其面前了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引起了宗翰的注意,从此‘异待之’!

所以,秦桧到金国后,自然能够享受其他俘虏所不能得到的礼遇,一路上能吃饱穿暖,有车坐。归国后,宗翰本来就看中了秦桧,对其早已有好感,正是由于他的推荐和庇护,在流放赵宋宗室大臣时,惟独秦桧不被流放,其也变节投敌,真心实意的当起了女真人的奴才。

如今秦桧出谋划策帮助宗翰除掉了斜也,成功的引起了皇室两族的争斗,使宗翰成了双方争先拉拢的对象,不但摆脱了当前因为兵败引起的颓势,反而通过在双方间斡旋赚取了更大的权力,如此赢得了宗翰更大的信任,成为了其心腹,也为自己找到了另一个舞台…

谙音勃极烈斜也之死在宗翰等人的努力下‘真相大白’,结果令人震惊,原来斜也早已与南朝赵二有所勾结,并被其用金丹所控制,成为他的内线。而真正导致斜也死亡的却是他最信任的亲兵统领勿古鲁,其给斜也服用了过量的金丹,导致斜也兴奋过度,不顾身体纵欲而亡,其后勿古鲁害怕被追究责任,杀了侍寝的美姬并伪造了自杀现场。

事情到了这里似乎已经清楚,但是在抓捕勿古鲁时却扑了个空,其得到了风声畏罪潜逃不知所踪。关键人物的失踪又让这事情变得扑朔迷离,疑雾重重,到底是勿古鲁无意给主子误服过量的金丹。还是受人指使故意为之呢?现在说不清楚了。

如此一来吴乞买杀弟的嫌疑也便洗不清了,可又无法认定是皇帝指使勿古鲁杀人。案子也就成了无头案!可现在大家嘴上虽然不说,但是不能不往那上边想。说什么勾结赵二不过是往斜也身上泼脏水,给外界造成一种锄奸的假象。这样一来调查了半天不但没能缓解吴乞买被动的局面,反而有众叛亲离之相。

不知道是这些年吴乞买油水太大了患上了高血压,还是内外交困之下着急上火,一向身体健康的吴乞买突然中风瘫痪在床了。皇太弟刚刚不明不白的死了,现在皇帝也重病不起,而现在国无储君,一旦有什么事情发生,岂不陷入国家无主的境地!

于是乎完颜宗干、完颜宗翰、完颜宗辅及完颜希尹金国最具实力的四大金刚一同上奏。请皇帝早立储君。面对‘逼宫’,吴乞买也不得不谨慎对待这一极具政治敏感度的问题。

按照宗干等人的提议,候选人应该在阿骨打的后代中产生的,那么按照中原汉族王朝的惯例,应该阿骨打的嫡子来继续皇位。阿骨打的正妻唐括氏共有两个儿子,完颜宗峻和完颜宗杰。但这哥俩可能天生没有当真命天子的福气,在天会五年时,哥俩好象事先约好似的一同去见他们的父亲阿骨打了。

那么再按照中原汉族王朝的第二个惯例,“无嫡立长”。似乎完颜宗干应该是目前为止最合适的人选。但出乎意料的是,宗干本人却反对这种意见,他表示对当不当皇帝没什么兴趣,因此他们四人提出了另一个候选人——完颜亶。

这个结果有些出人意料。但是却在宗翰掌握之中,他之所以肯同他们联合上演‘逼宫’的戏码,那是早有考虑的。现在吴乞买看着病情严重。但是也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死的病,他正可利用这点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在秦桧的点拨下对宗干进行了一番游说,提出了这个人选。当然也能够让宗辅和完颜希尹无话可说。

这完颜亶是何许人也?此时的完颜亶只是个十岁的少年,不过虽然年纪很小,但他的地位身份却不低。因为他的父亲是完颜宗峻,爷爷是阿骨打,也就是说他是阿骨打的镝长孙,如果论身份,他的确也是继承人的有力竞争者。

不过为什么宗干会同意宗翰的建议自己不当皇帝,而非要把这个十岁的侄子推上皇位呢?原因很其实很简单,由于完颜亶少时就失去了父亲,因此宗干就开始收养完颜亶,并且把他当成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