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剑(月冷)-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显然,芮伯昭对于绵诸也是了解甚少,“不知道你所说的这个绵诸实力到底如何?”

    “绵诸乃是秦国西部最大的戎狄国家,兵力至少在万人以上。下臣在想,除了我们两个国家联手之外,我打算启程前往绵诸,联合绵诸对付秦国,一旦秦国敢从东面进攻梁国,我们就请求绵诸从西面进攻秦国,使得秦国首位不能兼顾,最后撤兵。”

    “这样一来,会不会激怒秦国,迫使其尽早向我们下手。”芮伯昭道。

    “不会不会。”李珏摆摆手说道,“这样的事情,岂能让秦国知道。”

    芮伯昭这才有些放心了,“即然这样,那寡人也派使臣同你们一起前往绵诸,最好结成三国联盟,这样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芮伯能说这话,看来芮国也意识到了危险已经来临,于是李珏高兴的说道,“芮伯能这样想,最好不过,但是与绵诸等戎狄国家结盟,可是要花大价钱的。”

    这话就等于是告诉芮伯昭,结盟可不是你想结盟就能成的,不给人家绵诸送点钱财物以及美女等等什么,人家可不会等着与你们结盟,更不会在秦国进攻你们的时候出兵帮忙。

    “这个寡人知道,相对一个国家的存亡来说,钱财根本算不了什么。”芮伯昭很是豪爽的说道,“不过,以寡人看来,我们除了要联络别的国家对付秦国之外,还应该在面上与秦国把关系处好,做好两手准备才是。”

    “芮伯的意思是?”李珏不明白芮伯昭到底想要说什么,于是问道。

    “寡人的意思就是我们一方面派使臣前往绵诸等戎狄国家,联络他们在关键时候向秦国进攻,另一方面还应该派人前往雍城,向秦国称臣纳贡,与秦国处好关系,使得秦国不好意思对我们动手。”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对于芮伯昭的建议,李珏连连称赞。

 第335章 西戎绵诸(一)

    陇山以西、祁连山以东,春秋时期这一片广袤的土地都是绵诸戎的地盘。虽然说进入关中的山川地势比较崎岖,但是翻过陇山再往西可就是高原地区了,山势缓和、地势起伏不大,而且这里也正好是渭水的上游地区。

    当秦人在大河两岸发动一次次战斗的时候,生活在这里的绵诸戎却安静平和的过着自己轻松而又惬意的放牧生活。

    夏天是牧人一年中最好的时节,此时渭水两岸水草丰茂、周边的山上草木茂盛,绵诸戎的牛羊犹如珍珠般在山坡上快乐的吃草、追逐;牧人们也一边放牧、一边纵马追逐打闹,老人们则坐在一旁喝着酒看着孩子们玩耍,女人们忙碌,好一派欢畅的游牧生活。

    绵诸王赤斑在由余等大臣们的陪同下走出王宫,纵马向北来到夏日的牧场上。

    “国师,你看这夏日的草场怎么样?”赤斑心情很好对由余说道。

    “不错,不错,早年在晋国的时候,对戎狄的生活有过多种想象,今天到了这里才深切的感受到不一样的地方,天高地阔,牛羊遍野,真的惬意啊!”由余由衷的说道。

    一眨眼,他已经来这里有五六年的时间了,这几年来,在由余的建议下,绵诸王赤斑不但在邽山脚下修筑了绵诸城作为自己的王都,而且还进一步扩大了绵诸的地盘和人口,使得绵诸在翟戎、镕戎、緡戎、梁山戎接连失败之后,一跃成为西部戎狄的老大。

    当然了,对于这位中原人的到来,绵诸王赤斑也是心存感激,不但在王都绵诸城给由余划出了很大一块地方建立府邸,而且还亲自出面说媒,将绵诸左贤王的女儿嫁给了由余,依此来拴住由余的心,让他真心实意的留在绵诸。

    对于这样的安排,由于心中也是心存感激的。

    “只要先生觉着好,就证明本王措施都是正确的,哈哈哈,当然了,这里面肯定不能少了先生的功劳。”绵诸王赤斑高兴的说道。

    身边左贤王、右贤王,左右骨都侯等高兴的笑道,“照这样发展下去,终归有一天我们的大王要统一这广袤的北方大漠,成为北方最大的王。”

    “哈哈哈………”

    “哈哈哈………”

    “哈哈哈………”

    绵诸贵族们发出快乐的笑声。

    笑罢,由余道:“大王还是不能掉以轻心,你们可听说秦晋在大河两岸的战斗?”

    由余已经听说了秦晋之间的韩原之战,为了让这些绵诸的贵族能够听得更加明确,故意说成大河两岸的战斗。

    秦晋大战?

    绵诸贵族们吃惊的望着由余,左大当户不解的问道:“先生的话,我有些不明白,秦晋大战不大战,与我们有何关系?”

    这当然是所有在场贵族们的心声。

    由余笑道,“看来大家都有些不明白了?”说罢看了一眼周边的其他大臣。

    其他人都点点头。

    于是由余道:“秦晋大战对于我们来说关系可就大的去了,诸位试想一下,我们东边虽说是翟戎和緡戎的地界,但是翟戎的东边又是哪里呢?那可就是秦人的老巢犬丘了。现在秦国在东边打败了晋国了,我想他们下一步一定会对秦晋两国夹缝里的梁国和芮国动手,一旦这两个国家被灭,我想秦国下一步就会向西发展了。”

    秦国将会向西发展?

    绵诸王赤斑道:“先生此言差矣,本王虽在西戎,但是对于中原的各国的情况还算了解,我可听说秦国东进,乃是秦国几代国君的既定方针,我就不信他嬴任好会违背祖先的遗训,转而向西发展?”

    绵诸之所以这些年在周边戎狄都变弱的时候,取得长足发展,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绵诸的贵族始终对中原诸国以及自己周边的敌人保持着高度的关注。

    在高度关注的同时,绵诸贵族还在不断的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教训,比如说仿照中原人的样子,建立起了属于绵诸独有城池。

    对于过惯了游牧生活的戎狄人来说,绵诸戎建立城池,确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莫要说其他国家看笑声,就连本国的贵族也大多出来反对。但是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再也不反对了,有城池、有房屋、有士兵守护的地方,比起居无定所的帐篷来说,真的是好多了。

    由于一边建设,一边学习,相对其他戎狄国家来,绵诸对外界了解的就多了。所以当绵诸王赤斑说出秦国东进的既定方针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大王所言不差,但是在既定方针的基础上也是会有变化的,臣在想虽然秦国这一次在韩原打败了晋国,但是晋国的实力依然很强大,秦国根本不足以占领晋国。”由余说道。

    对于由余的话,绵诸王赤斑是认可的,他很清楚晋国的实力,虽然这一段时间被秦国打败,但其真正的实力还远在秦国之上,换了新的国君之后,秦晋之间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你说的很有道理,秦国确实没有吞并晋国的实力,至少当下没有这个实力。”

    “臣在想,既然秦国知道自己要想吞并晋国根本不可能,那么秦国在吞并梁瑞两国之后,会把他们的矛头对准那里呢?”由余问道。

    “你是说秦国会向西发展?”赤斑不解的问道。

    由余点点头道,“这种可能性非常大,我想当秦国转而向西发展的时候不用说挡在我们前面的翟戎和緡戎首当其冲,肯定会很快被秦国打败,可是当他们战败之后,又会怎样呢?”

    “你是说秦国会向我绵诸发动进攻?”右贤王吃惊道。

    “难道不会吗?”

    在场的绵诸贵族听罢,个个露出义愤填膺的样子,左大当户狠狠的说道:“哼………,只要他秦国敢向我们绵诸动手,我们一定要让他们有去无回。”

    “对,我们一定要将秦人碎死万段。”其他人跟着说道。

    “我们可不像翟戎、緡戎那样让秦国随便打击,我们有数万铁骑,有比秦国多的多的土地,岂能害怕他一个小小的秦国。要知道当年秦国还在犬丘的时候,还不是我们手中的蚂蚱,想怎么耍弄就怎么耍弄,现在他们翅膀硬了,竟敢对绵诸动手,只要他们赶来,我们一定要让秦国有来无回。”右骨都侯狠狠的说道。

    虽然手下人个个是义愤填膺,但是绵诸王赤斑却异常的冷静,这些年在中原地区他没有少跑过,他知道一个国家开始兴起的时候,爆发出的力量是无穷的,他现在还不想去招惹秦国这个新兴的国家。

    赤斑抬起头远远的望着东方,那里是秦国的方向,“最好别去主动招惹这个秦国,能够和平相处最好不过,若秦国真的要来入侵我们,我们也不必害怕,直接还击就是了。”绵诸王赤斑悠悠的说道。

    远处,一匹骏马疾驰而来,马蹄过处草屑飞溅,来人一边纵马疾驰,一边喊道,“父王,外国使臣来了。”

    外国使臣在这个时候来绵诸?

    谁来了?他们来干什么呢?赤斑疑惑的望着身边的大臣。

 第336章 西戎绵诸(二)

    来人正是绵诸王子乌顿。

    乌顿纵马来到绵诸王赤斑跟前,跳下马上前道:“父王,中原的芮国和梁国来使求见父王。”

    中原梁国芮国来使?

    赤斑脑海里稍稍闪现了一下,刚才还说到了秦国的下一个目标将会是这两个国家,这话音还没落下多久,这两个国家就派使臣前来了,看来真是心有灵犀啊!

    但是他们来干什么呢?是要求绵诸与他们一起联合想秦国发兵,还是进行贸易,或者是其他什么样的要求?

    赤斑来不及细想,便带着大臣们返回王都。

    绵诸的王宫与中原国家的有所不同,中原诸国的王宫乃是土木建筑建成的宫殿,而绵诸虽说有都城,但王宫还是戎狄特有的大帐;绵诸王往中间一座,大臣们围在大帐两边。

    “梁国使臣李珏拜见大王。”

    “芮国使臣姬文拜见大王。”

    坐定后,梁国宰相李珏与芮国宰相姬文上前拜道。

    “二位使臣请起,不知二位一同前来我绵诸有何要事?”赤斑对二人道。

    “为了三国盟好而来。”李珏起身道。

    “为三国盟好?”赤斑说道,“绵诸与中原诸国,远隔千山万水,既不涉及领土之争,又不牵扯军事同盟,为何要三国盟好。”

    就这简单的几句话,李珏就能够听出这位绵诸王对于中原事物甚为了解,他很清楚中原诸国结盟的原因和理由,无非就是为了利益、土地以及军事行动打击共同的敌人。

    既然人家对中原的事务甚是熟悉,那李珏就更好回答了,“大王,虽然我们三国没有领土上的争执,也不存在军事上的同盟,但是我们却有共同的敌人。”

    这句话一出来就立即引起了绵诸大臣们的惊异,“我们之间还有共同的敌人?谁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呢?”

    李珏一笑道:“以诸位对中原的了解,就算是我们不说,你们也应该知道谁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那你说说看,谁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有大臣问道。

    随后李珏继续道:“秦国,诸位应该不陌生吧!早年秦人就生活在距离绵诸城不远的犬丘,在秦进入关中之前曾与你们也有过纠结。今天秦国已经打到了大河西岸,下一步的目标将会是梁瑞两国无异。”

    李珏倒是不避讳秦国将在下一步要对梁瑞两国用兵。

    “哼哼………,秦国向东发展理所应当要消灭你们这两个国家,但是这与我绵诸何干?”左大当户问道。

    “中原人有一句话,不知道大人听说过没有?”李珏道。

    “什么话?”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什么意思?”

    “就是说,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考虑事情应该长远一些,试问这位大人,等秦国消灭了梁瑞两国之后,下一步他们的目标会是那儿呢?”

    其实,左大当户已经听由余说过秦国的下下一个目标将会是绵诸等戎狄国家,但是那也只是一种可能而已,毕竟绵诸是游牧民族,而秦国是种植庄稼的农业国家,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虽然由余这么说,绵诸的贵族们也未必全信。

    但是今天当梁瑞两国把这个问题当做一个事情明确的提出的时候,绵诸贵族们就不能不好好考虑一下了。

    “照你的说法,秦国下一个目标会是我绵诸了?”左大当户不屑一顾的说道。

    “没错,秦国一旦消灭了梁瑞两国,下一个目标肯定会是戎狄。因为秦国根本无法吞并河东的晋国,只有转而向西发展。诸位也知道翟戎、緡戎、镕戎等这些小的戎狄国家已经被秦国打败,不足以跟秦国抗衡,所以一旦秦人出兵将会很快打到绵诸。”李珏很是严肃的说道。

    “哈哈哈,哈哈哈,这位梁国使臣很是会说笑话,秦国来攻打我绵诸?为什么呢?我听不明白。”右贤王笑道,“秦国农业国家,我绵诸是游牧民族,难道秦国回出兵来占领我们的草场,种植庄稼不成。啊?哈哈哈,哈哈哈。”

    右贤王笑罢,绵诸骨都侯跟着道:“莫要说秦国不敢攻打我绵诸,就算是他们敢来,我绵诸也会让秦国有去无回,我们可不是翟戎、緡戎等小国家,我们拥有千里草场,上万绵诸勇士,我就不信以我们的实力,秦国敢来进攻我们?”

    “哈哈哈………”

    “哈哈哈………”

    “哈哈哈………”

    ……

    绵诸王的大帐内,发出一阵阵爽朗的嘲笑声。

    等这些笑声慢慢的低下去之后,李珏继续道:“诸位笑够了,能否允许我们再说几句。”

    “你说,我就不信你还能够说出花来不成?”右贤王道。

    “诸位可知道秦人时何种出身?”李珏反问道。

    对于秦人的出身,绵诸贵族有的知道,更多的未必知道,因为那已经是历史很久远的事情了,他们这些在座的人只知道当他们出生的时候,秦人的主力已经离开犬丘在关中发展了。

    见绵诸大臣正在思索,李珏道:“诸位可能不知道,秦人其实是放马的出身,他们祖先早年就在距离你们不远的犬丘放马,所以在他们的骨子里也是会放牧和游猎的,假如有朝一天占领了绵诸,秦人肯定不会在这里种植庄稼,但是他们完全可以放牧啊!我看这里水草丰茂乃是放马的好地方,难道秦人看不出来吗?”

    如今在中原甚是强大的秦国竟然是放马的出身,这倒是让绵诸贵族们大为吃惊。

    “啊?秦人竟然是放牧出身,我怎么没有用听到呢?”

    “对啊,秦人要是放牧出身,这事情可需要好好考虑一下了。”

    ……

    听着绵诸贵族们的议论,李珏知道自己的话已经起作用了,于是继续说道:“另外,还有一点诸位应该明白,那就是秦人的老巢犬丘已经是人满为患,小小的四河流域涌进了几十万的秦国百姓还有翟戎、緡戎等部落,别看现在他们似乎能够和平相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面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我想秦国为了自身利益一定会出兵向周边扩大地盘,诸位大人,犬丘的秦人一旦越过长沟河,可就是绵诸的地盘了。你们说说,秦国会不会向绵诸用兵?”

    很显然,在李珏的煽动下,绵诸大臣们的情绪被调到起来了,“大王,诚如这位使臣所说,若秦国向我绵诸用兵,我们将何以应对。”

    过去,绵诸王赤斑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天自己的国家会与秦国发生战争,不过经过今天这样的讨论之后,他倒是有那么一点点相信秦国真的会向绵诸用兵了。

    于是绵诸王没有回答大臣们的提问而是对李珏问道:“贵使说说你们的想法。”

    李珏与姬文知道机会来了。

 第337章 西戎绵诸(三)

    姬文望了一眼李珏,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于是李珏上前一步道:“我们两国的意思是,如果秦国进攻梁芮两国中不管哪一个,还请绵诸能够出兵予以帮助,如果能够就此达成协议,我们肯定有重礼相送,不会让绵诸白白出兵。当然了如果秦国敢出兵绵诸,我们两国也不会袖手旁观,肯定会从后面进攻秦国,使得秦国首位不能兼顾,断了进攻我们三国任何一国的可能。”

    听完李珏的话,绵诸王赤斑扬天大笑道:“哈哈哈,这么说你们是想让我们出兵保护你们了?你刚才不是已经说过了吗,秦国肯定先进攻你们,而且一旦秦国进攻你们,你们就得亡国,所以为了你们自身的安危这才来我绵诸请求援助,是不是这样?”

    戎狄人向来说话直接,李珏虽然听着刺耳,但是自己也知道这乃是实情,于是道:“大王说的很对,确实我们是为了自身的安危前来绵诸请求你们帮忙的,但是这样的帮忙对你们的将来也有利啊!”

    这一次绵诸王没有再次嘲笑李珏,而是沉下脸对在座的大臣们道:“诸位,都说说你的意见,看看我们应不应该与梁瑞两国联盟?”

    “父王,若真的像这位使臣说的那样,秦国迟早有一天要对我绵诸用兵,那我们何不趁着他们立足未稳之际提前向秦国用兵,将他们的野心杀死在萌芽之中。”没等大臣们说话,王子乌顿率先说话了。

    乌顿的话音刚落,投奔过来的左大将赤舵也跟着说道:“王子所言极是,大王,我们确实应该趁着秦国刚刚打败晋国,实力尚需恢复之际,向秦国突然发起进攻,虽不能直接将其消灭,至少也可以让秦国的元气大伤。”

    “对,大王,我们确实应该趁早向秦国用兵,既能够帮助梁瑞两国摆脱被灭国的危险,还能够解除秦国将来对绵诸的威胁,何乐不为呢?”右贤王说道。

    “对,确实应该趁着秦国大战后需要缓气的机会,出兵秦国。”

    ……

    绵诸的大帐内,一片对秦国的喊杀声。

    听着这样的声音,李珏与姬文露出了不易觉察的笑。

    绵诸王赤斑望着李珏、姬文以及所有的大臣,最后目光落在了由余身上。国师由余自从梁瑞两国的使臣进来之后,一直没有说话,这有些不正常啊!

    “国师,说说你的意见?”赤斑道。

    由余这才起身道,“大王,诸位大人,由余以为向不向秦国发兵我们还需好好考虑之后,再做决断。”

    “这是为何?”太子一听由余这样说话,就知道他持有反对意见。这些中原人说话一点也不像戎狄人直接,经常是转弯抹角的。戎狄人若有反对意见就会直接提出来,而中原人则会说“此事尚需考虑,或者是此事容后再说”等等话语进行推脱。

    几年下来,绵诸所有的文武大臣以及王孙公子们都熟悉了由余的说话方式,所以当由余的话音一落,太子乌顿就是知道他是准备反对向秦国用兵了。

    “大王、太子,诸位大人,臣以为秦国要想对我们用兵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我们主动去进攻秦国,在激怒秦国的情况下,秦国发兵进攻我们;另一种则是秦国为了扩大犬丘的地盘向周边用兵,当然了这也包括向我绵诸用兵。下面臣就这两种情况进行分析,看看秦国到底有没有向绵诸用兵的可能性。”

    由余起身环顾了大帐一周道:“先说第一种可能,臣以为我们不应该主动向秦国发起进攻,原因在于秦国乃是新兴国家,此时发展的势头正足,若此时与秦国发生战斗,我们只能够自讨苦吃。”

    由余此话一出,绵诸王大帐内立即发出不齿的笑声,“这分明是在长别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

    听到大家的讥讽声,由余随后一笑道:“我知道诸位肯定在说我由余在替秦国说话,不过我提醒诸位一句话,当今的晋国乃是中原的第一大强国,拥有近十万兵马,去打击一个新兴的秦国,结果怎样呢?晋国战败,国君被俘,难道我们绵诸比晋国还强大?”

    由余话音落下,其他的大臣都不说话了,若晋国都不能打败秦国,绵诸的实力又怎样呢?

    “所以,臣的意思就是我们不能主动去招惹秦国,当然如果我们不主动去招惹秦国,秦国也是不会主动来进攻绵诸的,因为两家的距离太远,即便是占领了我们也没有实际意义。”

    很显然,由余的话已经起到了作用。

    “再说说第二种可能,那就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犬丘住不下之后,秦国为了扩大地盘向周边用兵,不过臣以为这种可能性会更小,因为秦国现在的主力已经迁到了关中,在犬丘发展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秦国在会向西北用兵的可能性极小。”

    绵诸王赤斑听罢,默默的点点头,诸位大臣也跟着开始想这个问题。李珏与姬文一看,很显然自己的算盘看来就要失算了,这可怎么办。

    于是李珏上前一步对着由余道,“这位大人,看你的样子应该是中原人士,不知道你原来是那国人士?”

    由余拱手道:“不瞒二位大人,我乃是晋国人士。”

    李珏一听知道有戏了,“原来你也是晋国人,就更应该知道秦国乃是晋国的死敌,不知你为何还要提替秦国说话。”

    “贵使错了,我不是替秦国说话,而是替绵诸未来着想,如果任由你的说法蔓延,终究会将绵诸带入战争的深渊,我岂能不出面阻止。”由余义正言辞的对李珏说道。

    李珏既然来了,就没有打算退回去的意思,于是道:“由余先生,我不想知道你一个中原人为什么要来到绵诸,但是有一点还请先生记住,那就是等秦国消灭了梁芮两国之后,一定会转而向西北发展,到那时你们再来对付秦国,可就晚了。”

    “这一点,我们心中很清楚,但是在秦国没有向绵诸用兵时,我们最好还是不要主动去得罪秦国,以免引火烧身。”由余说道。

    “这么说,国师是不准备与梁芮两国联盟了?”绵诸王听出了由余话里的意思,于是问道。

    谁知由余话音一转道绵诸王道,“臣请大王与梁芮建立盟约,商定共同对付秦国。”

    绵诸王赤斑、王太子、绵诸的大臣们,还有李珏、姬文都吃惊的望着由余。

    “这是为何?”众人几乎是异口同声的问道。

    “正如这位梁国使臣说的那样,秦国虽然此时没有向西北用兵的想法,但不代表没有那种可能,为了应付将来的不测事件,还是提早做好准备的好;与梁芮建立盟约关系,为的是将来做打算。”

    随后,所有人都舒了一口气,三方终于达成了一致认识。

 第338章 秦伐梁芮(一)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当大河西岸的梁国和芮国意识到秦国的下一个目标将会是自己的时候,此时的秦国并没有真的就向梁芮两国动手,毕竟一个国家除了军事之外还有内政、外交、后宫事务以及国君的公族事务等等。

    更何况出兵讨伐任何一个国家,并不是说出兵就能够出兵的事情,还需考虑方方面面的反应,所以当梁芮两个小国积极斡旋的时候,秦国并没有对他们动手。

    秦都雍城。

    秦相百里奚疾步匆匆的向秦国大郑宫走去,国君已经在这里等他了。

    “臣百里奚拜见君上,不知君上唤臣前来有何要事?”见到国君后,百里奚拜道。

    “相国快快请起,寡人今日请你过来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与你商量一下晋国太子圉和公主妾的事情。”百里奚起身后,秦公任好说道。

    晋国太子和公主的事情?

    百里奚何等聪明,单单从国君的话里就已经听出了味道。这两个孩子来秦国已经有几年时间了,秦国一直不闻不问,今天国君却突然之间要同他商量此事,要么是国君对此事上心了,要么就是有别的其他什么原因,至于到底是什么原因,他就不必去猜想了。

    于是百里奚说道:“不知道国君对这两个孩子有何考虑?”

    “寡人也没有什么考虑,只是前几天晋国太子圉去拜见君夫人,你也知道君夫人乃是这两个孩子的姑母,毕竟有亲情在那儿,完毕之后,君夫人就跟我说,太子圉已经十三、四岁了,是不是该考虑一下他的婚事了?我一想也是啊,现在人家孩子是咱们秦国的人质,他的父母也不能为他做主,咱们也不能因为人家是人质就把孩子们的婚事给耽搁了,这不就请你过来商议。”

    百里奚总算是听明白了,原来是君夫人向国君提出要给晋国太子圉说婚事了,我就说呢,自从太子圉来秦国之后,国君对此事从不过问,这今天却会突然之间提及此事呢,原来是有人给他说这事了。

    “呵呵呵,太子圉确实该婚配了;他父母不在跟前,这事需要我们给他张罗张罗。”百里奚笑着说道,但就是不说他的具体举措。

    “那以相国之见,我们该如何来处理此事呢,是给他选择贵族家的女子,还是从公室之中选择?寡人一直拿不定主意,还请相国给寡人说说。”

    百里奚是聪明人,知道秦国的君夫人乃是晋国人,不管怎么说人家与晋国的太子、公主也算是亲戚,算是自己人,而自己可就是外人了,所以他才不会在这个事情上替国君拿主意。

    于是百里奚说道:“至于选择什么样的人给晋国太子圉做太子妃,这就要看国君如何定位秦晋之间的关系了;只要把两国的关系定位准了,至于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太子妃自然就会迎刃而解。”

    这不又等于把球踢给了国君。

    秦公任好想了想道:“寡人记得我们曾经就这个问题进行国讨论,对秦晋之间的关系寡人的定位还是亦敌亦友;韩原之战以前秦国与晋国应该是敌人,现在我们已经打败晋国,是不是应该把晋国当做友人来对待,毕竟从盟约上讲,我们还是盟国吗?”

    百里奚点点头,“既然国君已经把晋国当做朋友看待,那我们就应该拿出做朋友的诚意来,选择更高一级人家的女子来给太子圉当妃子。”

    秦公任好望着百里奚,“你是让寡人把公主嫁给太子圉?”

    “臣没有说,臣只是说应该选择更高一级人家的女子嫁给太子圉,这样才能够显示出秦国对待朋友的诚意。”百里奚笑着说道。

    秦公任好指着百里奚,“你,你,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呢?比公室女子更高一级就是秦国的公主了,还会有什么人?”

    说罢两个人都笑了。

    “不过,公主年纪尚幼,若要把她嫁给太子圉这还要同夫人商议。”毕竟人家太子圉乃是晋国的太子,一般人家的女子岂能配的上;在百里奚一步一步的引诱下,秦公任好意识到,要给太子圉选择结婚的对象,看来就只有自己的女儿简壁了。

    “我想,君夫人一定能够答应,毕竟这可是亲上加亲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