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剑(月冷)-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蹇叔捉摸着百里奚的话,说的也是啊,若是为了王室的政事,为何不在王宫里会见,偏偏要带使臣带到自己府里;要是私交甚好,也说不过去,这两个人显然是有意来的,根本不像是私交甚好的样子。
这么一分析看来只有窜通谋反这一种可能了。更何况蹇叔还听说过,周庄王在世的时候一直想传位给这位王子颓;后因为长幼有序,才不得不传位给他的兄长;从现在的情况,很显然这位王子颓不甘于失败。
蹇叔望着眼前的百里奚,别看这位仁兄现在很不得势,但是他对于事物的看待却是那样的深远和独到。
哎……,时运不济啊,有朝一天他若真的能够登上哪个国家的庙堂,绝对是一位济世良臣。
第161章 前往虞国
既然不能为王子颓养牛,百里奚与蹇叔在待了两天只好返回宋国。
车过周楚边境,百里奚愣愣的望着南边的楚国,久久不语。
“百里先生是不是想家了?”坐在一边的蹇叔问道。
百里奚点点头,自己出门已经有好几年了,本以为凭着自己的才干很容易就能够找个职位,谁知道一晃几年过去,自己竟一事无成,在齐国求职的时候,还差点丢了性命。
哎……,世事无常,早知道求职如此的难,自己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不要读书,老老实实呆在楚国的家里打理自己家的庄稼,至少还能够活的快快乐乐,哪会像今天这样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一同前往你家,把你的夫人和孩子一起接过来,一同前往宋国。”蹇叔对百里奚说道。
百里奚摇摇头,“不了,像我这样混到如此狼狈的地步,那里还有脸回家乡呢,一旦让相邻们知道了,岂不惹人笑话。”
随后百里奚不说话了,痴痴地的望着南边的楚国,从这里到他的家乡宛城只有不到百里的距离,可是这短短的百里之地,却犹如人间地狱一般的长久。也不知道母亲和夫人过得如何?更也不知道孩子是否已经娶亲?
他想知道,但却不敢打问。
车驾越走越远,很快就离开了周王室的领地,距离百里奚的家乡楚国也越来越远。
回到宋国郅城,百里奚情绪低落,好几天都不好好说几句话。这一次他真的受到了打击,在他看来,齐国之行,虽然凶险,但毕竟自己还没有见到齐国国君,所以不算是失败;但是这一次周王室之行,确确实实的是失败了,本以为只要自己有才干,随便哪个国家都会要自己为国家出力,现在看来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就算是你有才能,要是没有举荐你,人家就不会重用你;要是没有人举荐你,那就是你要有从政的经验,这样人家一听说也会用你;如果这两样都没有,那就要靠运气了,假如你时运不济,那样就是你实在是太背了,要想成功真的比登天还要难。
前面的路到底在哪儿呢?
很快又到了冬天,下雪了,百里奚望着纷纷扬扬的雪花,心中充满了疑惑。
这一晃,又是一年过去了。一年来,除了年龄变大之外,他什么事情也没有做成。马上就要五十岁,百里奚感叹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转眼已是第二年的春天,这天百里奚正与蹇叔闲聊,这时一个人快步走了进来。
“蹇叔老兄,你可认识小弟。”来人上前高兴的对蹇叔拱手问道。
“哎呀呀,原来是宫之奇先生啊!”蹇叔见到来人,赶紧上前拱手打着招呼。
来人正是宫之奇,虞国人,早年蹇叔在虞国做生意的时候,曾与宫之奇有所交往。
二人打完招呼,蹇叔介绍百里奚给宫之奇道:“这位是楚国的百里奚先生,乃是我的好友。”
“宫之奇见过百里先生。”宫之奇笑着对百里奚拱手道。
“山野之人百里奚见过宫之奇先生。”百里奚回敬道。
既然大家已经见面,宫之奇也不客气靠着蹇叔身边的位置坐下:“先生请坐。”
待宫之奇坐定,蹇叔问道:“先生本是虞国人,今天怎么有幸来到宋国?”
“实不相瞒,自从上次与兄离别之后,我就在虞国朝堂上为国君服务了。”说着,宫之奇不好意思笑了笑,“人总要有条活路吗?”
“我原本以为兄弟这一生就不当官了,没想到你原来还是要当官的吗?”蹇叔笑了,“不过这样也好,下次我在虞国有个什么困难,可就直接找你了。不知你这次来宋国是为了公事还是私事?”
“公私兼顾吧,一方面代表虞国前来宋国洽谈有关双方友好的事宜,顺便过来看看老兄。”宫之奇说道。
“这就好,这就好,不知你的正事办完了没有?”
“刚刚办完,立即就过来看望你了。”
“既然你的事情已经办完,我看这样,今夜就留在我这里。我设宴招待贤弟,我们与百里先生一同共饮几樽如何?”蹇叔邀请道。
“如此甚好,我早就想同老兄好好聊一聊了,早就想听你的教诲了!”宫之奇高兴的说道。
“教诲谈不上,这位百里先生才是真正的博学多才,在他的面前,你我都是才疏学浅了,今天晚上你可要好好听听他的言谈啊。”蹇叔指着百里奚对宫之奇说道。
“哦……,是这样吗,看来这次我来宋国真的是要大有收益了。”宫之奇道。
当天晚上,蹇叔府上,喝了点酒的百里奚与宫之奇、蹇叔敞开胸怀,谈天说地,说古论今,真的让宫之奇见识到百里奚对事情的看法和认识,果然是非同凡响,见解独到啊。
“百里先生,以你的才华,窝在这里真的是委屈你了,先生若暂时没有去处,何不与我一同前往虞国,我定会在国君面前举荐为兄,让你进入虞国的殿堂,给你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听着百里奚的言谈,宫之奇兴奋的说道。
经过几次的失败的教训,百里奚也知道外出求取功名根本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所以他也不敢直接答应了,于是转过脸望着蹇叔,看他的反应。
蹇叔当然明白百里奚此中的含义,于是说道:“宫兄,我说句直言,你莫要见怪。”
宫之奇摆摆手,“你我乃是至交,但说无妨,相对恭维的话,我更愿意听取先生的直言相告。”
“好,既然宫兄不在意,那我就一吐为快了。虞国国君胸无大志、贪恋小利,我恐百里先生去了虞国之后,不会受到重用。”蹇叔直接说得出了自己对与国国君的看法。
“虞公虽无大志,但对于我还算信任,我想若我一意推荐百里先生,他定会重用。”宫之奇打着保票对蹇叔和百里奚说道。
听完宫之奇的话,百里奚心有所动,对宫之奇点着头。
但是蹇叔并不为所动,继续说道:“这倒不是我最担心,我所担心的是恐怕百里先生到了虞国之后不但不会有所发展,而且时日一久,还会受到牵连。”蹇叔一语惊人的说道。
“牵连,什么牵连?”百里奚与宫之奇齐声问道。
“我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但日后虞国一旦有事,作为虞国官员的百里先生能不受到牵连吗?再说了虞国北邻晋国,南与楚国不远,本就处在大国相争的地方,恐怕难以太平啊。”蹇叔道。
哦……,原来蹇叔说的是以后的事情啊,这么说当下的虞国还是能够呆的,百里奚心中暗暗想到。
于是百里奚说道:“贪财好利乃是人之本性,只要辅佐得当,我想虞国不会有事的。”
很显然百里奚能够说这话就说明他的心中已经着急了,如果虞国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危险,他还是愿意去的。
“贪财好利虽是本色,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根本没有什么,但是对于一国的国君来说,可就有些害怕了。如果贪恋了别国的东西,就会被人家抓住把柄,少则丧失国家的威严,大则就有可能会亡国。”蹇叔继续坚持自己的意见。
宫之奇已经从百里奚的话里听出了他的意愿,“蹇叔啊,你就别说了,不管今后如何,当下还是让百里先生去虞国的好,这样至少可以给他增加一点从政的资本啊。今后若想前往别国,也好有个说法吧。”
听完宫之奇的话,百里奚更坚定了要前往虞国的意志,“只要当下的虞国没有被灭国的危险,或者政变的可能,我还是愿意前往一试。”
虽然蹇叔一再阻止百里奚前往虞国,但是已经被求职困扰了多年的百里奚在急切之中早就丧失了应有的判断能力,他很想有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那怕这个平台有那么一点点不尽人意的地方,他也认了。
既然百里奚已经铁了心要前往虞国,蹇叔也无可奈何只好答应。
第162章 初涉仕途
两天后,百里奚随着宫之奇来到了虞国。
当晚,百里奚就住在宫之奇的府里,吃过晚饭,宫之奇给百里奚讲了许多关于殿堂上的规矩。毕竟对于百里奚来说,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进入一个国家的朝堂,能不学着点吗?
第二天一早,百里奚早早起来,收拾一番之后,跟随宫之奇来到虞国殿堂。
虽然他外出多年,这还是第一次走进一个国家的殿堂,他是忐忑的、不安的,紧张的、激动的;在走进虞国大殿的那一刻,他的手心出汗了。
虞国乃是中原的一个姬姓小国,北邻晋国,南邻虢国,东与周王室为邻,西临大河。别看虞国地方不大,但是爵位挺高,乃是公国,也就是说,这个小小的虞国同姬姓大国晋国一样是公国,比侯爵的齐国也要高出一个等级,比子爵的楚国的爵位要高出很多;但是爵位高归爵位高,但是你的地盘小,兵马少,那么你的实力就弱。
在以实力做比拼的春秋时期,虞国这么一个小国夹在大国之间,生存本来就已经非常危险,更何况此时的虞国国君姬丑还是一个贪财好利之人。
“启禀君上,臣宫之奇回来了。”见到虞国国君后,宫之奇拜道。
此时的虞国国君正在看一件绝世的美玉,这块美玉晶莹透剔,在阳光下发出夺目的光芒。很显然,宫之奇的跪拜声打断了虞公的雅兴。
虞公收起美玉,转过身高兴的对宫之奇道:“哦,你回来了,回来了就好,这趟差事办的如何?”
“非常顺利,宋国君上非常满意我们提出的建议,愿意随时与虞国进行贸易,到时候宋国的美玉、丝绸会源源不断的来到虞国。”宫之奇答道。
“这就好,这就好,寡人倒是要见识一下宋国的美玉比我虞国的如何?”虞公笑道,说完又拿出自己的美玉看了一眼。
这一抬头看见了殿下的百里奚:“哦,殿下站的这个人是谁啊?”
“草民百里奚拜见君上。”既然人家国君都已经问到了自己,百里奚赶紧下拜道。
百里奚,这个名字对于虞公来说,根本就是一个陌生人。“嗯………,起来吧,你是哪国人,来我们虞国干什么?”
“草民是楚国宛城人,前来虞国为了求取功名。”百里奚答道。
听完百里奚的回答,虞公睁大眼睛仔仔细细的望着殿下这个看起来挺老的人,只见他其貌不扬,个头不高,还稍稍有那么一点驼背,这样的人还想来虞国求取功名,莫不是虞国真的没人了,谁想在虞国当官就会给他官当。
“你想在虞国当官?”虞公略带嘲笑的望着百里奚说道,“就你这样子还想在虞国当官?”
百里奚就是再笨也能够听出虞公话里嘲弄的味道,若不是自己实在是太想当官了,早就会从这小小的虞国殿堂上走开,可是他不能,他真的想当官,想在一个国家的殿堂上展示自己的满腹经纶。哪怕这个国家小的跟虞国一样。
刚才国君与百里奚对话,宫之奇不好插嘴,现在当他听到国君对百里奚的嘲弄时,宫之奇不得不发话了:“君上,臣从宋国带回来的这位百里奚先生乃是经世治国的良臣,无论是才识和谋略都是当今一流,臣请君上能够重用百里奚先生。”
听完宫子奇的话,虞公不以为然的再看了看百里奚一眼,殿下这位名叫百里奚的人,一点也看不出他有过人之处啊。
人常说:圣人必有奇相。可眼下这个名叫百里奚的人,除了长得比别人老点之外,真的是没有一点过人的地方啊!
“宫之奇,你莫不是在跟寡人说笑吧,他哪里有一点过人之处啊。你说说殿下的这个人他指挥过那一场大的战役,还是此前在那个国家有过从政的经验?还是有什么其他过硬的本领说出来寡人听听?”虞公指着百里奚笑道,“如果他什么都没有,我可把话说在这里,我们虞国虽小,但也是当今天下的一等诸侯国,可不是什么人想来就来的,也不是什么人来了我就给他官当的。”
“君上,下臣以性命担保,这位百里奚先生绝对是一位经世治国的良臣,虽然他此前没有在任何一个国家当过官员,只能说是那些国家的损失,一旦我们虞国重用了这位百里先生,他绝对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臣请君上用百里先生为虞国的相国。”宫之奇再次拜道。
“什么?”虞公姬丑吓得差点站起来,指着宫之奇抖抖索索的说道,“你竟然让寡人用着这么一个平头百姓当相国,你莫不是疯了。”说此话的时候,虞公的声音都发抖了。我笨不打算用此人,你竟然还要让我用他做相国,虞国真的是没有人了吗?
宫之奇也觉着自己说话有些冒失,虽然自己很是欣赏百里奚,但他毕竟是没有一点从政的经验,猛然间给他一个相国确实有些过了,更何况人家虞国当下也有相国啊!于是宫之奇只好改口道:“君上,百里先生之才胜臣十倍以上,职位也至少应该在臣之上。”
虞公已经看出宫之奇是铁了心要推举百里奚在虞国任职。虽然他不知道这百里奚到底给了宫之奇什么好处,或者说是与宫之奇有什么样的特殊关系,但是既然是自己信任的人推荐百里奚,相比百里奚也不会差到那里去。于是只好依了他,:“既然爱卿如此看重此人,寡人就任命他为虞国的下大夫。”
“下大夫?君上这样实在是太委屈百里先生了,不行,绝对不行。”宫之奇一听说要任命百里奚为下大夫,立即提出了反对。
虞公有些不高兴了,这个名叫百里奚的人能力水平到底怎么样他都不知道,就给了以个下大夫,宫之奇还要反对。“好了,好了,既然爱卿反对,那就任命他为虞国的中大夫,我可说了不能再高了。”虞公说出了自己最后的底线。
既然君上把话都说到这份上,宫之奇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对百里奚道:“百里先生,委屈你了。”
百里奚倒是没什么,在他看来只要能够在虞国站住脚跟就行,不管怎么说自己总算是当上官员了,总比整天呆在蹇叔府里吃白饭强多了。
“微臣感谢君上。”百里奚附身拜道。
自此,年近五十的百里奚终于等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官职,中原小国虞国的中大夫。
第163章 世有伯乐
岐山。
这个对秦人来说有着特殊意义的地方,自从周平王将岐山以西的土地赐给秦襄公那一天开始,秦人的先祖们无不壮志满怀,一心要打到岐山之边,拿回属于自己的地方。
自从秦公任好的父亲秦德公拿下岐山之后,就将这作为秦人的马场。
为什么要将这个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地方作为秦人的马场呢?
那是因为在战乱纷争的春秋时期,战马对于战争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个时侯军队的数量用兵车来计算,而兵车却要用马来拉,于是乎战马的多少就成了一个国家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标志。
秦德公当年之所以把秦国的马场放在岐山就是有以岐山为界,向东发展的寓意。
清晨的阳光照耀在岐山马场上,晶莹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夺目的光芒。
相马师孙阳走出帐篷,望着初升的太阳,连连打了两个喷嚏。
“孙师傅,你这么早就起床了?”两个年轻的驯马师上前,对孙阳问候道。
“这一起床就打喷嚏,看来是有人想我了。”孙阳笑道。
“您都来马场几个月了,家里人早就想你了吧。”驯马师笑着对孙阳说道。
孙阳摆摆手,“不是家里人想我了,我看是君上想我了,等着吧,不出三日君上定会来岐山马场。”
一听说国君要来岐山,两位驯马师都有些吃惊,“不会吧,君上那么忙,会来岐山马场?”
孙阳笑了笑,“你们不信?那就等着看吧。”说罢孙阳向马场走去。
阳光下,秦国马场里,成百上千的战马个个膘肥体壮、身形精神健硕,嘶鸣着、奔跑着,跳跃着、追逐着。
望着这些嘶鸣的战马,孙阳的脸上露出高兴的神色。
两个驯马师也跟着过来了,“孙师傅,这么多的战马,您说说这里面有多少是千里马?多少是良马?又有多少是上等的战马?”
孙阳望着马场如此多的马匹,静静的,一言不发,似乎是在相马,又似乎是在思考。
孙阳,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伯乐”,也就是那个“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的主人公。他本是郜国人,说起来也同百里奚一样,是一个没落的贵族,从小就喜欢马匹,没事就喜欢往自己的马厩里跑,观察每一匹马的长相、特征、奔跑速度等等,久而久之孙阳对于每一匹马的特长、特点,以及所要从事的方向易如指掌,在乡里引以为奇。长大后,孙阳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个专门相马的官员,无奈郜国是在是太小了,根本给他提供不了发挥特长的机会。
于是孙阳只好离开郜国,前往临近的宋国求职,谁知道宋国也给他提供不了一个专门相马的职位。既然宋国给不了他相马的职位,孙阳只好继续向西而行,经过好几个小国之后,孙阳来到了周王室所在地,在这里他还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相马职位。
养马到可以,随便给他一个职位也可以,毕竟在春秋时期,许多的王公大臣都需要马夫;但是单纯的相马,那就不必了,一般情况下,各位诸侯自己就能够自己完成这个任务。而且许多诸侯自己就喜欢通过相马来炫耀自己的眼力。
如此有成就感的事情,岂能交给别人?
所以孙阳所要求取的这个职位,走遍中原诸国,还是没有找到。于是乎孙阳只好一路向西而去,冥冥之中他有一种信念,那就是西边的秦国一定能够给他一个相马的角色。因为秦国本就是养马的出身,肯定有很多的马匹,到了那里一定会有他施展能力的机会。在这种信念的指引下,在外奔波了几年之后,孙阳最终来到了大河岸边。
过了眼前的大河,再往西就是他要去的秦国了。
在下游看起来安安静静的大河进入潼关之后竟然变得如此暴跳如雷,波涛汹涌、白浪滔天,愤怒的冲击着两岸的高山峻岭。
孙阳站在大河岸边,望着愤怒的大河,心中不禁想起了秦国,新兴起的秦国难道不久像这滔滔的大河吗,下游的国家已经变老,而中游的秦国却在成长,愤怒、张扬、不羁、威猛,正跳跃着,虎视东方。
走过潼关,再往西走上百里地,才是秦国的地盘。
不过踏上这块土地的那一刻,孙阳就意识到自己这一步是走对了。渭水浇灌下的关中平原上庄稼茁壮成长,年老年少的百姓在天地里拔草施肥、青年壮年的士兵在城池周边操练,整个秦国给人一种热烈向上的感觉。
“有了这样的百姓,有了这样的士兵,何愁霸业不成。”望着渭水两岸的场景,孙阳心中暗暗想道。
几天后,孙阳来到了秦都雍城,见到了秦公任好。
在见到赢任好的那一刻,孙杨就知道了为何秦国如此奔放、如此具有活力的原因,原来秦国的国君就是一位年轻且具有活力的年轻人。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上,他能够感受到他求贤若渴的愿望。
“听下人说,先生走遍中原诸国,目的就是为了寻求一个相马的职位?”秦公任好问道。
“正是,孙阳自幼就喜欢马匹,对于没一匹马的习性和特征了如指掌,所以寻遍天下只为相马而来。”孙阳答道。
“好……,秦国正需要先生这样的人。”秦公任好高兴的说道,“我们的岐山马场有上千匹良马,正需要人来相马,寡人就任命你为秦国的相马师,专为我秦国相马,先生意下如何?”
“谢君上……”孙阳拜道,孙阳美玉想道,秦君连拷问都不拷问就直接任命自己为秦国的相马师。
秦公任好走下台阶来到孙阳身边,对他说道。“爱卿,不瞒你说,秦国地处西垂,地理偏僻,民风彪悍,正需要像先生这样的中原贤士来辅佐寡人,今天先生的到来,寡人如大旱逢甘霖,欣慰的很啊!”
听着秦公任好的话,孙阳感激的说道:“感谢君上对微臣的信任,臣当尽忠职守,为秦国的霸业尽心尽力。”
“此时的秦国还很弱小,霸业根本不敢谈,只希望能够有一个安定的发展的环境而已。”很显然秦君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对国家的实力还是看的很清楚,随后秦君对孙阳道:“秦国乃是养马出身,对马匹有着特殊的爱好,虽然喜欢养马,但对于马匹的习性只知其表不知其性,还希望先生的到来能够为秦国挑选出更多更好的马匹,为秦国的将来成就一番伟业奠定基础。”
“谢君上,臣一定会为秦国挑选出最佳的良马,为未来秦国一统关中服务。”孙阳朗声说道。
“好……,借先生吉言;王荡何在?”秦公任好道。
“末将在……”王荡出列。
“寡人命你护送孙阳先生前往岐山马场。”
“诺……”
“孙阳先生,今后秦国的军马可就要靠先生来挑选了。”临走前,赢任好对孙阳说道。
“臣定不负君上厚望,臣这就走了。”说完孙阳走出秦国大殿,迎接新的生活。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孙阳走遍天下,为的就是寻找一个相马的职位,结果到了秦国这才知道,秦国正需要的就是这么一个人才,看来自己早就该来这里了。
在王荡的带领下,孙阳骑上骏马,走过北塬,穿过渭水,来到了秦岭边上岐山脚下。
岐山乃是秦岭中段的一座不大的山脉,南接秦岭,北枕渭水,南北狭长,东西较窄。秦国占领岐山之后,在山脚下筑岐山城,管辖岐山周边土地。新建立的岐山城管辖境内山、川、塬皆有,渭河、韦水河穿境而过,“两山夹一川,两水分三塬”是岐山地形地貌的基本特征。
一来到这个地方,孙阳就喜欢上了这儿。
抬眼望去,铁马、秋风、岐山城,这种西北特有的风景,让他感到欣喜和激动。
从岐山往山里再走不到十里是一片较为开阔的地带,这里就是秦国的军马场。
在王荡的带领下,孙阳来到军马场。
军马场的主官是一名校尉,对于秦国来说,校尉已经是比较高的军官了,但相对于将军的王荡来说,还差着一大截,毕竟从校尉到将军,那可不是一般将领能够逾越的鸿沟。
见王荡带人过来,军马场的头领甘校尉赶紧过来了,“王将军您来了,怎么不打声招呼,我也好准备准备啊!”
王荡跳下马,对校尉道:“我奉君上之命,给你们送宝来了。”
“送宝来了,什么宝贝,我看看。”校尉左右看了看,并没有看见什么宝贝。
“哈哈哈,甘校尉啊甘校尉,找什么呢?”随后王荡拉过孙阳道:“这位就是我给你带来的宝贝,当今天下很有名的相马师孙阳,孙大人。”
孙阳上前对甘校尉道:“郜人孙阳见过校尉。”
“哦……,先生不是秦国人?”甘校尉吃惊道,在他看来在秦国就职的都应该是秦国人,怎么眼前这位年纪不大的相马师竟然不是秦国人,而是来自遥远的郜国。
王荡看出了甘校尉的吃惊,于是说道:“当今君上说了,今后我们秦国要让天下所有的贤士都来秦国为我们服务,今天这位孙大人就是从郜国来为秦国尽职的,你等可要善待先生。不然的话,莫说君上饶不了你,就是我王荡也饶不了你们。”王荡笑着对甘校尉等人威胁道。
甘校尉笑了:“哪能呢,我们还指望着孙先生为我们秦国选马呢,能不好好照顾他吗?”
“好……,那我就把孙先生交给你了。”随后王荡转过脸对孙阳道:“先生,这里就是你今后工作的地方,不知你喜欢不喜欢?”
孙阳望着马场内上千匹战马,意味深长的说道:“相马乃是孙阳一生的追求,岂能有不喜欢的。”
“好,只要先生喜欢就好,先生在这里好好相马,我就先走了,我想冬季来临之前,君上一定会亲自来马场的,到时候可就看先生你的了。”说完这句话王荡上马,调转马头准备走了。
“将军,天色已晚,何不留下来,明天早走不迟。”甘校尉上前对王荡说道。
“不了,今夜我去岐山城休息;呆在这儿,你们只能给我杀马吃,万一杀掉的是一匹千里马,怎么办?”说完,王荡打马向山下走去。
就这样孙阳就成了秦国的相马师,一晃几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
已经是初冬了,国君也该来了。
第164章 伯乐相马
雍城大郑宫。
打败山戎之后的秦公任好并没有停下脚步,他清楚自己治理下的秦国在列国间的地位和处境。周边戎狄林立,东边又有晋国阻挡,秦国若不发展,随时会被东边晋国或者周边戎狄所灭。遥远的山戎来袭就给秦国敲响了一个警钟,不但周边的戎狄会来消灭你,而且遥远的、不知名的戎狄或者国家也回来消灭你。
发展,只有发展,才使得秦国立于不败之地。
可是秦国该如何发展呢?
该向哪个方向发展呢?
是发展农业,还是发展军事,或者是发展与列国的关系,要发展与列国的关系包不包括与戎狄的关系。东方的齐国称霸的时候,打出的是“尊王攘夷”的口号,也就是发展与中原诸国的关系,打击戎狄。
那么自己所执掌的秦国是不是也要“尊王攘夷”打击戎狄呢?
这些问题不想则已,一想可就多了。
但是不管怎样,发展壮大秦国,这一点毋庸置疑,只有秦国自身强大了,其他的事情,再慢慢来理顺。
“是到了该发展壮大秦国的时候了,对,我也该去岐山跑一趟了。”赢任好暗暗想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