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剑(月冷)-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完九方皋的话,秦公笑着对身边的大臣道:“人常言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这么的多的相马师都没有从中总结出经验来,却偏偏让一个樵夫发现了相马的技巧,看来你是一个有心人啊!”

    “谢谢君上。”九方皋赶紧说道。

    随后秦公对九方皋道:“寡人打算测试一下你的相马水平,你有没有信心?”

    “这个?”九方皋愣住了,他转过脸望着孙阳。

    孙阳对他微微点点头。

    于是九方皋对秦公道:“嗯,我愿意接受君上的考验。不过,不过。”

    “不过什么?直接说来。”秦公看出了九方皋的难处,于是说道。

    “不过,要是我我没通过测试,君上不会杀掉我吧?”毕竟九方皋只是一个山民,从小到大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国君,很是担心万一自己没有完成测试,国君会杀了他。

    “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面对九方皋的回答,在场的人都笑了。

    

 第623章 九方皋相马

    众人笑罢。

    秦公严肃的对九方皋道:“你不用担心,就算是你没有通过测试,寡人也不会杀了你,大不了你继续回去打柴罢了。”

    一听到国君不杀他,九方皋高兴的说道:“那就好,草民愿意接受测试。”

    “好………,寡人准备给太子挑选一匹良马作为将来他继承君位以后的坐骑,明天一早你就去岐山马场挑选。如果你挑选的马匹将来果然是良马的话,寡人就任命你为岐山马场的相马师,如果不是的话,那你就继续回去打你的柴去。”听到九方皋愿意接受测试,秦公高兴的对他说道。

    “明天?”九方皋听罢,疑惑的望着秦公,“一天的时间太短了,我恐怕选不出来。”

    “哦?一天的时间不够,那你需要多长时间?”秦公问道。

    “三个月。”九方皋答道。

    三个月的时间就用来挑选一匹马,这时间未免有些太长了吧。莫要说是秦公,就是他身边的大臣以及孙阳都感到吃惊。

    “你给太子挑选良马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没问题吧!”岐山大夫一听当下就火了。

    “好了,既然他说需要三个月就给他三个月的时间。正好寡人要带着太子巡视全国,等回来的时候,他也基本上就选好了。”随后秦公对九方皋道:“寡人给你三个月的时间,这三个月时间里,你就吃住在岐山马场里,专心为太子选择良马。等到寡人回来查看之后,你选择的果真是良马的话,你将来就是岐山马场的专职相马师。若你只是徒有虚名,那你就得继续回去打柴,你可听好了?”

    “草民明白。”九方皋答应道。

    第二天,秦公带着太子一行继续向东巡视,而九方皋则在岐山大夫的带领下前往马场相马。

    一晃三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

    秦公已经带着人把秦国东边和北部的巡视了一番,再次回到了岐山。

    这一次秦公没有回到岐山城里,而是在当地官员的陪同下,直接来到了岐山马场。

    岐山马场乃是秦国最重要的战马饲养场所,这里专门设有一名校尉带领千余名将士负责。

    当国君在岐山当地官员的陪同下来到这里的时候,守卫马场的校尉以及将士们都是吃惊不已,赶紧跪拜,“末将及马场的所有将领拜见君上。”

    “起来吧,九方皋现在哪里?”秦公问道。

    校尉起身答道:“九方皋在马场的后山上。”其实从九方皋来到这里相马的第一天,校尉就一直在关注着这位未来的相马师。

    “带他来这里,就说寡人要见他。”

    “诺………”校尉答应完毕,直接去找九方皋了。

    校尉走后,秦公带着太子一行在马场里查看着,“当年寡人就是在这里抓住了偷马的三百多野人,本来按照律法是应该斩首的,但是寡人念他们可怜,就释放了这三百人。你可知道,后来这三百野人可给我们帮了大忙。在韩原之战中,就是他们救了为父。”

    对于这里发生的一切秦公还记得是那样的清楚,随后,秦公对太子罃道:“将来等你做了国君,一定要宽厚待人,那样百姓们也会感谢你的恩德,在关键时候是会报答我们的。”

    太子罃点头道:“孩儿记住了。”

    正说间,校尉带着九方皋来了。

    “草民九方皋拜见君上。”见到秦公,九方皋拜道。

    秦公上下打量着九方皋。几个月不见,九方皋更加消瘦,更加邋遢了,整个人看起来像被抽了筋一样,又似乎是连续饿了几个月一样。

    “嗯,起来吧。寡人问你,三个月过去,你的良马选好了没有?”

    “选好了。”九方皋答道。

    “哦?”秦公一听稍稍有些吃惊的对身边人道:“看来这个九方皋还是有些本领的吗。”

    “你所选的马匹绝对是良马?”对于九方皋的本领,岐山大夫一直持怀疑态度,于是再次问道。

    “绝对是良马。可以说是岐山马场最好的良马了。”九方皋肯定的说道。

    “好………,既然你如此肯定,那寡人就信你一次。你选的良马在哪里,拉出来寡人看看。”听到九方皋说出如此肯定的话语,秦公高兴的说道。

    “良马就在马场后面的山坡上,那里是一片裸露的沙丘。现在良马就在那里吃草,这匹良马是一匹黄色的母马。君上可派人去牵回来。”九方皋坚定的说道。

    “嗯………”秦公点头对校尉道,“你现在就带人过去按照他的要求牵马。”

    “诺………”

    校尉不敢怠慢,带着人快步来到马场最后面的沙丘,左看右看只有一匹黑色的公马在哪里吃草,哪里见到黄色的母马的影子呢?

    “校尉,我看九方皋这家伙就是一个混吃混喝的樵夫,根本就没有相马的本领,连个马匹的颜色和公母都分不清,还敢说他会相马。要不趁着这个机会让君上把这个满嘴胡说的家伙给杀了算了。”左找右找了好大一会,都没有找到九方皋所说的黄色母马,手下人也气恼的对校尉说道。

    “哼………,我在这里任校尉多年,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有一个名叫九方皋的相马师。我看孙阳老先生也是老糊涂了,竟然给国君推荐了这么一个满嘴胡说的家伙来接替他。”随后校尉气恼的对手下道:“既然九方皋让我们来这里寻找良马,那我们就把这匹又黑又瘦的公马给他牵过去算了。”

    既然没有黄色的母马,校尉只好带人把这匹黑色的公马给秦公牵了回去。

    啊?

    “啊?”

    当校尉带人牵着一匹黑色的公马回到马场的时候,所有的人都震惊了。

    “这个九方皋到底会不会相马,怎么连公母黑黄都分不清楚,还谈什么相马呢?”公孙枝见状生气的对秦公说道。

    “君上,臣以为九方皋犯了欺君之罪,应当斩首示众,以儆效尤。”岐山大夫见状赶紧推卸自己的责任。毕竟九方皋相马这事情发生在你岐山地界上,怎么说你作为当地的最高的官员,绝对推卸不了责任。

    秦公脸色铁青的望着太子,太子倒是一脸的平静。

    随后秦公又回过头望着孙阳,“孙先生你说这个九方皋是难得的相马人才,他不会连颜色和公母都认不清吧!”

    莫要说是秦公和大臣们,就是孙阳本人也是吃惊不已,他转身问九方皋道:“你确定这就是你所选的良马?”

    九方皋执拗的点点头,“这匹马就是我花了三个月选择的良马。太子只管用,我敢保证只要喂养的好,不出一月此马就是天下难得的良马。”

    既然九方皋如此执拗,于是孙阳向秦公道:“君上请息怒。臣并不认为九方皋选错了马匹。相反,这正是他比我高明的地方呵!九方皋所看到的是马的内在神机,观察到它内在的精粹而忽略它的表象,洞察它的实质而忘记它的外表;九方皋只看他所应看的东西,不看他所不必看的东西;只注意他所应注意的内容,而忽略他所不必注意的形式。君上只管用,此马若不是良马,臣愿意替九方皋承担一切责任。”

    既然孙阳都说了让他信任一次九方皋,于是秦公便对太子道:“那你就带着这匹马回去好好喂养,一月为期,若此马不是良马的话,寡人定不轻饶九方皋。”

    “诺………”太子答应道。

    随后,秦公一甩衣袖,气呼呼的对手下道:“回雍城。”

    说实话对于九方皋所选的这匹良马,秦公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谁知没过一月,九方皋所选的这匹黑色公马越来越展现出它优越的一面,体型高大,身形俊美,骑上去更是健步如飞,疾如闪电。

    果然是难得的良马也!

 第624章 一个时代的陨落(大结局)

    秦都雍城。

    秦相百里奚病了,这位见证了秦国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老人终于病倒了,此前没有一点迹象。

    当秦公任好得到消息,立即赶往百里奚府上的时候,秦国的右相蹇叔也已经赶到了。见国君到来,蹇叔赶紧起身问候道:“君上。”

    “嗯………”秦公答应了一声来到百里奚跟前,“相国,你何以病成这样,此前为何没有一点征兆?”

    百里奚睁开眼望着秦公,凄然一笑道:“君上,臣都已经八十岁了,试问当今天下能够活到臣这个年龄的能有几人。若再活下去,老天爷都会有意见的。”虽然已经病的很重了,但是百里奚依然是那样的开朗爽直。

    秦公见状,也开朗了不少,对他道:“相国都已经这样了,还是如此的开朗,寡人深感欣慰啊!相国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寡人一定想办法实现。”

    百里奚凄然一笑道:“老臣已经位极人臣,孩子又是秦军的主将,还能有什么要求呢?不过,既然君上说到这里了,你把老臣就把身后的事情说一说。臣原本考虑让由余将来接替臣的位置。无奈天不假年,竟然让他那么年轻的人先老臣而去了。看来也是臣的罪过啊!”

    说罢,百里奚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哎………”见此情景,秦公也不由得叹息了一声。

    “看来将来秦国的相位只有蹇叔一人担当了。只可惜他也老了。”说罢百里奚望着蹇叔这位一起走过了大半辈子的老者,对秦公道:“臣死后,君上以及太子、蹇叔,你们一定要好好在列国间选择贤士来秦国,不要吝惜对他们的赏赐。只要列国间的贤士都愿意来秦国的话,秦国将会比今天更加强大。”

    此时的百里奚已经八十岁了,蹇叔也七十多了,都已经是垂垂老矣!

    “嗯………,寡人一定要遍访列国,为秦国选拔人才。”这么多年了,秦公早就认识到人才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眼看着百里奚等人即将老去,秦国将靠谁来扶持呢?

    “这就好,这就好了。只要君上这样想,那臣就放心了。”说罢,百里奚闭上眼睛,很显然他已经很累了。

    秦公知趣的走出房间,蹇叔、孟明视等人都跟了出来。

    出门之后,秦公问孟明视道:“这些天相国跟你都说些什么?”

    “父亲说他去世之后,希望能够把他葬在宛城,说他生在那里将来也希望葬在哪里。”孟明视回答道。

    葬在宛城?

    秦公稍稍有些吃惊,毕竟百里奚一生的成就都在秦国,为何死后却偏偏要葬在自己的家乡呢?

    “君上,人言落叶归根,相国大半辈子都没有回过自己的家乡了,或许他临死前想回自己的家乡看看吧!”蹇叔见国君迟疑,便说道。

    “哦………,这样也好。”随后秦公默默的走出了相国府。

    几天后,秦国的一代名相百里奚就这样安静的走了,他来的时候是那样的轰轰烈烈,但是去世的时候却是平平静静,连一点波澜都不起。

    当秦国派人前往楚国,提出秦相百里奚要死后葬在自己家乡的要求后,楚国很爽快的答应了。以当时秦国的实力,楚国也是不敢不答应,毕竟这个时候的秦国打败了晋国,打败了戎狄,又刚刚被天子加封为西方的候伯,楚国若不想惹事,那就赶紧答应秦国的要求为好。

    按照秦公的要求,由秦国太子专程护送,带领几百人的队伍把百里奚的灵柩送回到楚国宛城,葬在了他出生的地方。

    秦国大郑宫。

    由余走了,百里奚也去世了,公孙枝老了,蹇叔也老了;当年跟着秦公一起拼杀的老臣、将领们不是去世就是老去。此时的秦公任好静静的坐在秦国大郑宫空荡荡的大殿里。

    他是如此的寂寞,如此的无助。

    “君父,您叫我?”百无聊赖之际,太子罃进来了问道。

    “哦…,原来是罃儿。”见太子罃进来,秦公下意识的回答了一声。

    “不知君父叫孩儿有何要事?”太子罃问道。

    “为父且问你,最近国家的事务处理的怎么样?”这些天来,秦公越来越觉着自己身心疲惫,力不从心了,便把许多国家的事务交给太子罃去处理。

    “按照君父的安排,政务上的事情孩儿请教蹇叔,军事上的事情请教孟明视,国家所有的事情处理的还算妥当。”太子罃说道。

    “嗯………,请教是请教,但是作为将来的国君,在请教别人的同时,还要有自己的主张。”听到太子罃的话,秦公耐心的对太子罃说道。

    “诺,孩儿记住了。”太子罃就是这样的,不管多大的事情,他都拿得稳稳当当不急不躁。对于父亲以及朝中的大臣都是尊敬有加。

    有时候,秦公任好也在怀疑以太子这样的性格到底能不能担起秦国这么重的江山。可是朝中的大臣们个个却对这位温文尔雅的太子赞不绝口,秦公也就只好作罢了。

    “好了,你将来是要当国君的人,不要这样唯唯诺诺。”见太子罃在自己面前唯唯诺诺的样子,秦公不耐烦的说道。

    “诺………”太子罃有答应道。

    “寡人再问你,今后你对我们东边的晋国持什么态度?”秦公知道一旦自己去世,晋国肯定会有所行动。所以一直以来,对于东边的晋国他始终都没有放松警惕。

    “君父,孩儿始终记着晋国是我们秦国的宿敌,更知道晋国忘我之心不死。”别看太子罃是一个温和的人,但是他对东边晋国的仇恨也跟他的父亲一样,一点也不曾减少。

    听完太子罃的话,秦公任好点点头,“你一定要记住一点,一旦为父不在,晋国一定会发兵来攻秦。到时候,你就派遣孟明视驻守在我秦国的大河西岸,防止晋国的行动。不……,现在就安排孟明视率军驻守在大河西岸,决不能给晋国一点机会。”秦公严肃的说道。

    “诺………,孩儿下去就安排孟明视带兵驻守少梁,丕豹率军驻守渭南,南北夹击,严守秦国的东大门,不给晋国一点机会。”太子罃说道。

    “嗯………”对于太子罃这样的安排,秦公甚是满意,“去吧,就按你的意思办。”

    太子罃起身对父亲拜了拜,转身走出秦国大殿。

    太子走后,整个大殿顿时再一次冷清下来,死一般的寂静。

    此时已经是秋天了,公元前621年的秋天似乎比以往来的要早得多,也要冷的多。窗外,西风卷着落叶哗哗的滚来滚去,时而高时而低,一会儿落在屋顶,有一会儿落在园中。

    “哎呀………,这才是秋天啊!怎么就开始落雪了?”院外,两个内侍惊呼喊道。

    “落雪了?”听到落雪的消息,秦公任好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很轻很轻的说了声:“寡人就喜欢这落雪的日子,只有落雪的时候,秦国才更像秦国。”

    秦公慢慢的闭上眼睛,缥缈中,他看见自己的父亲秦德公嬴嘉向自己走来,他还是那样的年轻,永远停在了三十四的年龄上,但是父亲的眼神中又是那样的愁苦,似乎永远有解不开的结。

    “父亲,孩儿完成了秦国饮马大河的愿望,您就放心吧!”看到父亲那永远愁苦的神情,秦公任好轻声说道。

    秦德公嬴嘉没有说话,凄然一笑,飘然而去。

    秦公任好摇摇头,尽量使自己清醒起来。此时兄长秦宣公嬴恬踏着祥云向自己走来,笑着对他道:“三弟,兄长在天国生活的很好,你就放心吧!”说完这句话,长兄的形象慢慢的模糊起来。

    “兄长,嫂夫人她……”嬴任好想问一问,嫂夫人姜晞是不是也和他在一起,是不是还是那样的美丽,但是兄长没有回答他的问话,就淡淡的模糊了。

    远处一个人的影子越来越清晰,走近了一看,原来是二哥秦成公嬴载,“兄弟,你比我做的好,做得好啊!”二哥的脸上一脸的凄凉,难道他在天国生活的也不好吗?

    说罢,二哥嬴载突然满脸是汗水,急促的说道:“我,我要走了,走了。”没等秦公任好回答,秦成公嬴载挣扎着走远了。

    “走了,走了好啊!”秦公任好一个人裹着厚厚的衣裳,蜷缩在大殿的角落里,望着窗外的雪花喃喃自语。

    屋外,雪越下越大,树上、屋上、墙上以及人们的身上布满了洁白的雪花。

    “秋天就下这么大的雪花,看来来年是一个丰收年啊!”年老的内侍一边走一边搓着手对几名小内侍说道。

    “总管,君上最喜欢秦地下雪的日子,何不请君上出来一起赏雪呢?”小内侍讨好的对总管说道。

    “嗯………,你说的不出,那我就去请君上一起赏雪。”内侍总管答应道。

    老内侍走进大殿,只见秦公早就没有了声息,他的脸上还挂着淡淡的笑意,平静的犹如睡着了一般。

    在一个下着雪花的深秋,一代霸主秦公任好静静的去了。

    西垂之地,留下他平定戎狄时发出的怒吼;

    秦岭之巅,留下他挥戈南下的雄姿;

    大河上下,留下他饮马大河时爽朗的笑声;

    ……

    他走了,走的是那样的平静,却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强大的秦国。这个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秦国四百年后终于一统华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帝国………秦帝国。
【 http://。cc】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