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二百四十六章杀声震天

帐外人声鼎沸,难得空闲下来,军卒们都聚拢在一处,吹牛聊天。访问:。

这时候,军牌等级越高的人,享受的待遇就越高了。

在李贤军中,木制军牌最次,往上是铁牌,再往上就是铜牌、银牌、金牌。

迄今为止,李贤麾下只有赵云、周仓、徐盛、胡庸等四人挂了铜牌,而为了彰显徐庶的地位之高,李贤也破例给他佩戴了银牌,至于李贤自己,自然是独一无二的金牌了。

等闲军卒之中,凭借战功获得铁牌的家伙,每日里俸禄可以比他人多出五百文,他们每人手下起码都有二十多条‘性’命,算得上是真正的沙场老卒,其余的军士,即便立了战功,与这些老卒比起来却也少了很多经验。

战场厮杀,谁都想活下来,因而,新卒们都想多讨教一些活命的本领。

军牌是区别新卒老卒的显著标志,以军牌识人,这是李贤兵马与其他人马最为不同的地方,也正是因为军牌制度,李贤对麾下大军掌控得力,几乎没过多久,外头临沂守军的异动很快就传到了他耳中。

初闻消息,李贤不动声‘色’,依旧与守将闲扯攀谈,不过,无论是徐庶还是陈登都已经敏锐地发现了不妥。

临沂守将的一举一动实在是太过迥异了,按理说,陈登并不算外人,在他面前,守将大可不必拘束,可事实却相反,面对李贤的时候,守将尚且能够应答自如,可当陈登问话的时候,守将总是支支吾吾,言语不详。

借故将帐内的其他人等支开之后,李贤向陈登打了个眼‘色’,忽而大声咆哮道:“苗元,你可知罪!”

苗元正是临沂守将的名字,陡然受惊,他当即吓了个哆嗦,叫道:“啊?我何罪之有?”

李贤目‘露’寒光,嘴里道:“是否有罪你心中有数,难道真要我说出来吗?”

苗元堪堪缓过神来,他狡辩道:“李都尉你官职虽大,可却管不到我徐州,就算我有罪,也轮不到来指手划脚”。

李贤摇了摇头,并不多言,他知道,自然会有人为其出头。

果不其然,听到苗元如此大言不惭,陈登当即冷哼道:“苗元,你死到临头还未可知,李都尉管不到你,我这司农校尉可否够格管你?”

苗元汗透衣襟,暂且不论陈登的官职,单是他下邳陈氏子弟的身份就足以让人畏惧了。

下邳可是徐州郡的郡城所在,能够在郡城称得上豪族的世家大族自然绝非等闲。

像糜氏这等商贾世家,虽然钱粮多多,在地方上声名显赫,可对于真正的世家大族来说,糜氏只能算是暴发户。

“陈校尉何出此言,我苗元对大汉,对使君忠心耿耿,绝不会作出无情无义之事,苗某自问问心无愧”

陈登冷晒,道:“喔?果真如此吗?”

苗元咬了咬牙,道:“绝无虚言”。

陈登叹了口气,不无惋惜地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算我多心了,原本我还以为苗将军心有苦衷,所以才误入歧途,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个样子”。

苗元面颊抖动不已,看得出,他的心中正在进行‘激’烈的天人‘交’战。

这时候,李贤又火上浇油,嘴里道:“元龙就不要费心了,依我看呐,待会儿直接杀入城内,不管他三七二十一,把贼寇杀的一干二净,看看谁还敢与我作对!”

陈登略已迟疑,旋即叹气说道:“也罢,也只能如此了”。

苗元一惊而起,“啊?如此可是大为不妥,大为不妥呀,陈校尉,你可是我徐州的官儿,怎么能帮着外人?城中都是我徐州郡兵呀!”

陈登不屑,“笑话!曹‘操’挥军杀入徐州,李都尉不辞劳苦,千里奔袭救援,他怎么是外人了?依我看,吃里扒外,不分青红皂白的人是你吧?”

苗元心惊胆战,他很想抱头鼠窜,却又怕‘露’怯,当下咬牙说道:“陈校尉可不要血口喷人”。

“有没有血口喷人,马上即可知晓,来人呐,去把送酒送‘肉’的人全部抓起来”

“喏!”

帐外的军卒大声应诺,正要有所行动的时候,苗元忽而匍匐在地,嘴里道:“且慢,李都尉、陈校尉,我错了,我猪‘肉’‘蒙’了心,可我真的是有苦衷的呀!”

李贤与陈登对视一眼,依旧由陈登扮演白脸的角‘色’,“喔?你有苦衷?你说说你有什么苦衷?”

李贤冷笑:“什么狗屁苦衷,依我看,定是这家伙杜撰出来的!”

苗元大为惶急,“二位且听我解释,我真的是有苦衷的”。

陈登不置可否。

苗元情知有戏,当即解释道:“昨夜里,一伙曹军夜袭入城,我力战被俘,原本一个叫乐进的家伙想杀了我,可后来李典李将军劝我做‘诱’饵,引‘诱’大军入城,他们告诉我,只要成功将二位当中的任何一人入城,此行就算成功了”。

即便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答案真正揭晓的时候,陈登还是觉得怒火中烧,羞愧不已。

李贤在外头为了徐州郡浴血拼杀,可临沂城守将却降了曹‘操’,这要是传出去,只怕会成为他人笑柄。

“你们是如何约定的?”

苗元已经完全想通了,曹‘操’虽强,可对临沂却鞭长莫及,眼下,李贤麾下的东莱军却是实实在在的威胁,更何况,若是把陈登得罪了,下邳陈氏对付他这样一个守将压根不用耗费太大力气。

“我们约定妥当,如果李都尉没有起疑心,今日便率军入城,他们会在城中设伏”

“喔?城内有多少曹军?他们又要在那里设伏?”

“曹军数量不过七八千人,为首者乐进嗜杀好斗,李典温儿儒雅,两人都不是善茬,至于设伏的地点,应该就在南‘门’外以北五百步左右的地方”

陈登叹了口气,道:“你且出去,先不要声张,无论如何我都会保下你这条‘性’命”。

“小人斗胆,不知道有没有我能够效劳的事情?”

“你莫要‘露’出马脚,被人看出疏漏就好”

“喏!”

“嗯,我会及时赴宴,与你一道回城”

苗元大喜过望,他笑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陈登毫不客气地喝斥起来:“放屁,哪里好了?万一李都尉出了纰漏,谁能承担的起?”

苗元擦拭着额头的冷汗,不敢再多发一言。

一炷香的功夫过后,收拾妥当的李贤方才动身入城。

临行之前,李贤特意穿上了他人赠送的宝甲,正面相遇,无论是长弓还是利刃都无法破坏甲胄的外壳。

换句话说,一旦进入临沂内,若是真的出了什么差错,到时候,最先能够依靠的人只有自己!

其实徐庶很不赞成李贤冒险,这种情况下,一旦李贤有了任何不测,实力惊人的东莱军瞬间便会垮掉。

为了不引起曹军的怀疑,李贤入城只带了六百人马,这六百人,每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放在战场上,个个都是以一敌三的好汉。

城头的李典与乐进时时刻刻都在注意着东莱军的动向,刚开始,苗元入帐的时候,他们都担心李贤与太史慈会发现不妥,毕竟,李贤声名在外,太过狡诈,谁也不知道此计能否瞒天过海。直到后来,他们看到李贤、太史慈与苗元先后出‘门’的情景,才彻底放下心。

这说明什么?说明苗元已经取得了李贤、太史慈的信任。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苗元就引着李贤往临沂城而来。

守城的卫卒看到李典的手势之后,当即了然,他们连盘查过问的举措都没有,直接将李贤放入城中。

城头上,绷紧了心弦的曹军刚刚缓过进来,他们还以为己方人马隐藏的很好,一点也没有‘露’馅,却不知道,李贤早已经心知肚明,只是陪着她们在演戏罢了。

因而,当李贤麾下数百兵马进入城‘门’‘洞’的时候,厚重的大‘门’敞开着,两侧的军卒瞪大了眼睛,入城的东来兵马人数虽然不多,可举手投足间自有一番不同。

六百人的队伍根本不算多,在苗元的指引下行进了没多会儿便进入了内城。

忽而,李贤一挥手,军卒当即暴起发难。

“杀!”

事发突然,卫卒护的曹军又有些放松警惕,他们完全没想到苗元带来的李贤竟然早就看破了李典的伎俩,之所以没有急着戳破,就是想看看曹军防备如何。

原本,李贤还打算深入城池之后再做打算,可思虑一番过后,李贤还是决定见好就收,速战速决。

“噗噗噗”,刚一开始曹军完全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只是一个回合就丢下了几十条军卒的‘性’命。等到城头的乐进、李典缓过神来,命令大军增援此处的时候,李贤麾下六百人已经死死地围住了城‘门’。

围了城‘门’,只要再熬到大军入城,那李典的计策就算失败了。

不过,李典、乐进可不是逆来顺受的主儿,他们一致认为,只要夺回城‘门’,外头的两万名东莱军便不足为惧!

临沂城南‘门’,喊杀声惊天动地。

李贤率领的六百人所向披靡,曹军完全守不住。

“文谦,你且守在城头,等我擒了贼将之后,你我兄弟再合力反击,如此可好?”

“曼成此言差矣,排兵布阵,我不如你,战阵厮杀,你又不如我多矣,时间紧迫,由不得啰嗦!”当下,乐进拒绝了李典的安排,打算亲自下阵与李贤鏖战。

李贤麾下的军卒已经用枪杆卡在了城‘门’的关节处,每次可容五六人同时通过。

只要城‘门’还在手中,东莱军只要撒‘腿’狂奔就不会误事。

“来了!”

乐进早已冲入‘乱’军之中,城头的李典深吁了一口气,他看到黑压压的战阵正往城‘门’而来。

“弓手听令,敌军进入百步之内方可开弓,违者,杀无赦”

“喏!”

百步之内是弓手有效的杀伤范围,超出一百步若想杀伤敌人只能靠运气了。

李典可不想把胜利寄托在莫须有的运气上面,他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夺那获胜之机。

城下,斗志高昂的乐进已经与东莱军卒厮杀作一处。

在老卒身先士卒的传授下,不少军卒懂得了配合,他们组成简陋的战阵开始与敌厮杀。

军卒们正是凭借身上的重甲才能始终屹立不倒,要知道,参与围攻六百名东莱军的人马已经超过了两千人。

如果援军再不抵达,李贤能够支持多久还是个未知数。

大开大合的乐进本想快速解决了杂兵,擒贼先擒王,斩了李贤,哪知道,眼前不起眼的军卒却很是厉害,他们愣着凭借绝佳的配合短时间拖住了乐进。

近了,更近了,一百五十步,一百步、九十五步……

就是这时候,李典一声令下:“‘射’箭!”

顿时,箭如飞蝗,它们的尾翼嗡嗡叫着,直往东莱军的战阵而来。

极速狂奔间,再想躲闪已然是来不及了,好在背嵬军的士卒早有防备,他们变戏法一般从背后取下一面面小盾,堪堪挡住了箭矢落下的方向。

第一‘波’箭雨,曹军的战果甚微。

李典很镇定,“第二‘波’弓手准备!”

“喏!”

又是一轮箭雨落下,这一次中箭受伤的军卒顿时多了起来。

不过,临阵三矢,就是说两军相持,从百步之内到短兵‘交’接,时间只够弓手抛‘射’出三轮箭矢。

如果是骑马的战将,可能临阵只有两矢。

当城头的弓手在准备第三‘波’箭矢的时候,周仓已经冲到了城下,他率领步卒从城‘门’口次第而入!

内城出口处,李贤的六百名‘精’锐已经折损过半,而乐进越战越勇,他麾下的曹军士卒也越来越多。

此消彼长,眼瞅着李贤的东莱军就要败下阵来,这时候,周仓的援军终于到了。

“援军来了!”

“援军来了!”

“背嵬军来了!”

东莱军眼前一亮,他们士气大振。

这时候,曹‘操’的兵马也渐渐聚拢作一处。

周仓一柄大刀上下翻飞,杀的很是痛快。

乐进费了好大了力气,终于解决了难缠的几名官军,整个战场放眼望去,进进出出大开大合的周仓很是醒目。

“啊呔,红脸的汉子,可敢与我一战?”隔着老远,乐进就呼喊起来。

周仓摩挲着胡须,道:“你要战那便战!”

两人枪来刀往,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依旧没能分出胜负。

此时,城头的守军疲于奔命,他们的弓手‘射’出了太多的箭矢,可却依旧没能阻止东莱军的攻势。

“杀,杀,杀!”越来越多的东莱军疯了一样冲往内城。

原本背嵬军在的时候,曹军尚能保持不败,可随着另外一处城‘门’的沦陷,胡庸又率领背矛士从别处冲了过来。

双面夹击,曹军压力倍增。

甫一见面,胡庸便大笑道:“哈哈,于禁就在军中,已经被俘虏多日,乐进、李典,你们二人好自为之!”

乐进不屑一顾,李典也不发一言。

厮杀到现在,说什么话都没有意义,不拼个你死我活,谁也不甘心。

原本李典设伏,想击杀李贤,哪曾想却被对方识破了。

智取变强攻,渐渐的,胜利的天平再次向东莱军倾斜了。

为了应对东莱军的攻势,城内的曹军几乎都聚集到了一处。

“杀!”

没过多久,太史慈率领兵马施施然赶到。

三面夹击!城头的李典头重脚轻,险些一头栽下城墙。

完蛋了,今日之事‘弄’不好就要重蹈夏侯渊覆辙了。

原本没与李贤厮杀过之前,李典还觉得夏侯渊败的有些莫名其妙,可此番厮杀过后,无论是李典还是乐进都觉得夏侯渊败的不冤。

士气、盔甲、人数,东莱军全面占优,曹军拿什么抵挡?

也许,一开始,李典用临沂城来牵绊李贤的选择就是错误的,也许大军北上北海国,直捣李贤的后路,那才是真正的妙招。

只可惜,开弓没有回头箭。

北海军、东莱军四面合围,这时候,就算曹军想要突围都很是困难了。

不过,李典却不想坐以待毙,他势若疯狂地地冲入城下,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来到乐进身旁。

此时,乐进还在与周仓捉对厮杀。

李典也不管什么江湖道义了,他冲上前就对周仓出招。

好个周仓却也不恼,他越战越勇,杀招频出。

李典不是来助拳的,他是来劝退的。

“文谦,今日事不可为,速速撤离!”

乐进瞪大了眼睛,他不容置信地叫道:“怎么会?我们这就败了?”

“快别啰嗦了,待会儿一旦东莱军完成合围,你我二人‘插’翅难逃”

“受伤的兄弟们怎么办?”

“情况危急,实在是顾不上他们了”

“曼成,我不甘心呀”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我们人还在,早晚有报仇的机会”

“可是……”

“没有可是,难道你忘了主公的吩咐?他想让我们拖住李贤,眼下夏侯渊已经死了,他的三万大军完全指望不上了,要是我们再全军覆没,那使君又得分心旁顾,文谦,你觉得这样合适吗?”

乐进被李典‘逼’问的一滞,当下叹气说道:“那你说该如何是好?”

“我发现东路东莱军人数较少,就从东侧突围吧”

“好!”

乐进应诺之后战意陡升,他憋了一肚子气,正想发泄出来,于是,沿途间的东莱军都遭了秧。

哪怕军卒穿了重甲,可身上被凶狠地刺上一枪的滋味绝不好受。

曹军的变化李贤看在眼中,他对徐庶笑道:“李典、乐进已无战心!”

“不能放虎归山,据我所知这李典、乐进绝非池中之物”

“放心,外头还有徐和的兵马”

“那便好!”

。。。

第二百四十七章只想率领大军活。。。

北海军、背嵬军、正兵营在城内厮杀正酣的时候,徐和的玄甲军与胡庸的背矛士正侯在外头。

临沂城的南‘门’毕竟空间有限,容不得太多兵马,若是一股脑的钻入城中,反而会‘乱’了自家阵脚。

与敌厮杀向来喜欢留下预备队的李贤自然不会犯上无谓的过错。

这临沂城若是一击破城自然是好的,凭借神策军、北海军等几路人马完全可以占据上风,即便一击不成,万余兵马也完全可以确保己方实力不会有太大的折损。

徐和、胡庸两部人马留在城外的意义远远大过于他们在城内的作用。

在外头,玄甲军可以充当战略机动力量,无论是攻还是守,他们都有足够多的机会选择。

当李典、乐进杀破重围,从临沂东‘门’突围而出的时候,在不远处巡弋的胡庸大喜过望,原本没能入城厮杀而抑郁的心顿时躁动起来。

“哈哈,都尉果然没有骗我,真有大鱼!”

胡庸虽然不认识李典、乐进,可他们身旁的旗帜却骗不了人,那硕大的将旗可不是等闲人能有的。

“背矛士,听我号令,全军出击”

“喏!”

背矛士距离东‘门’有三百步左右,这个距离远远超出了短矛的‘射’程,要想充分发挥短矛的杀伤力,须得往前冲杀一番,如此,才可以确保短矛的穿透‘性’。

临沂东‘门’,李典在前军开路,乐进在后方压阵,两人一前一后将五千多名曹军带出了临沂城。

能够从万余兵马的围困中将这数千人救出来,李典、乐进使出了浑身解数。

城中,李贤自然不会眼瞅着到嘴的鸭子飞掉,而太史慈、周仓、徐盛三人更是怒火中烧,谁也没想到在大军合围的情况下,曹军竟然还能突围出去。

一万多兵马四面合围,按理说应该万无一失,可曹军还是逃脱了。

乐进的勇猛,李典的智谋完美地契合作一处,他们每次都能挑出东莱军、北海军防护最薄弱的地方。

太史慈等人多次围追堵截,可曹军却对城内了如指掌,总是能够险而又险地避开包围圈。

得知情形之后,李贤脸‘色’十分难看。

短短一夜的时间,曹军竟然就把城内的环境状况‘摸’得如此透彻。全集下载

怪不得乐进、李典在后世里声名显赫,盛名之下无虚士。

能够在三国年间闯出偌大名头的人岂是等闲之辈?

不行,就算是吕布在这里,也须得让他留下点什么!

李贤深吁了口气,适才那番‘交’手,东莱军实在是有些托大了,如若不然,曹军绝难逃出生天。

眼下,五千多名曹军逃出了临沂城,若是不能将他们追而歼之,李贤绝难咽下这口气。

“传我军令,有捉拿、击杀李典、乐进者,赏钱十贯!”

十贯银钱的赏格,这可是李贤从未开过的价钱。

一贯银钱已经足够一个四口之家惬意的生活大半年了,十贯钱,足够娶一房婆娘,再买头骡马贴补家用!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军卒们听罢之后‘精’神抖擞,誓要立功领赏。

曹军前脚迈出临沂城,后头东莱军、北海军的追兵就到了。

若是沿途间没有任何拦阻也就罢了,凭借李典、乐进的才能足以逃出生天,可曹军偏偏遇上了胡庸,遇上了背矛士。

背矛士虽然只有八百人,可他们疾冲而来的那股气势却令人不敢小觑。

二百步、一百步,距离越来越近,曹军中的弓手甚至已经按捺不住,开始弯弓搭箭。

李典吁了口气,前面拦阻的兵马不多,看上去只有千余人,只要杀破军阵,大军就可以逃出生天。

后头的追兵越来越近,留给己方的时间不多了,李典大吼一声:“杀!”

四下里,曹军奋起余勇,呐喊应合,“杀!”

曹军零落的箭矢没能给背矛士带来太大的阻碍。

两军相距不过五十步远的地方,胡庸咧嘴大笑,道:“背矛士,掷矛!”

“喏!”

八百名背矛士动作齐整,他们‘抽’矛在手,稍一掂量调整便投掷出手。

第一‘波’,两百支短矛呼啸着往前疾‘射’而来。

李典之前已经从溃卒耳中听说过这短矛的厉害,此时亲身体会,更是觉得传言不虚。

黑压压的短矛闪烁着致命的光芒。

这么短的距离,这么密集的短矛,即便身着重甲也绝难逃出生天。

大军一路奔逃,多数人只在手中擎了把刀枪,至于盾牌之类的武器早已经不知道丢到了哪里。

眼下,短矛来袭,大队人马连防御的护具都没有。

李典‘阴’沉着脸,他堪堪避过了迎面而来的三支短矛,可他身后的军卒们就没有这么好的身手了。

“噗哧、噗哧、噗哧”,短矛透体而出,将李典的护卫穿成了筛子。

后方的曹军士卒面如死灰,谁也没想到东莱军竟然会在这时候出现,而且出手就是如此凶狠的招数。

逃?后方追兵追的正紧,要想活命,只能向前!

“杀!”

时间紧迫,躲是肯定不能躲的,李典头脑清醒,他知道唯一的办法就是杀过去,与投掷短矛的敌军近战,那样的话,东莱军的短矛攻势就发挥不出了。

只是背矛士的短矛远远没有投掷完毕,适才那一‘波’不过是牛刀小试罢了,真正的狂风暴雨还没有来临。

“掷!”

“杀!”

胡庸不停地发号施令,在两军短兵‘交’接之际,背矛士足足掷出了一千多支短矛,其中的大多数都命中了目标,给曹军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若不是李典在前头开路,若不是城内的军马不依不饶,说不定曹军早已经败下阵来,饶是如此,在短矛的攻势下,曹军还是付出了六百多人的伤亡,这还是两军尚未近身厮杀的情况。

几十步的距离仿佛永远没有尽头,不知道过了多久,对面终于停止了投掷短矛的动作,李典也挑选了胡庸作为对手。

兵对兵,将对将。

李典身材瘦削,与健硕的胡庸完全是两个极短。

可两人‘交’手后却能平分秋‘色’。

胡庸见猎心喜,道:“好身手,与那夏侯渊相差不远了!”

提起夏侯渊,李典更是心中一寒,几日前,连夏侯渊都死了,难道说,现在终于轮到他了吗?

不,绝不能这样!

想到曹‘操’的期许,李典不知道从哪里迸发出一股力气,竟然一枪磕飞了胡庸的武器。

要不是胡庸胯下有马镫借力,这一下说不定连人都会飞出去。

胡庸涨红了脸,他从后背‘摸’出一根短矛,咬牙切齿地说道:“贼子可恨!”

李典前军受阻,后头的乐进很快就感受到了。

如果李典不能打开局面,在后头压阵的乐进即便骁勇善战也绝对改变不了局势。

后头追赶的兵马实在是太多了,乐进可以以一敌三,以一敌五,甚至可以以一敌十,可如果冲上来的军马成百上千呢?

乐进拿什么抵挡?

归根结底,往前冲杀才是要紧事。

因而,听闻李典遇到对手之后,乐进几乎片刻没有犹豫便马不停蹄地赶来助拳。

与所谓的虚名比起来,活着才是最迫切的要求。

什么公平对敌,什么一对一斗将,这些对于乐进来说压根不是负担,他要的很简单,便是带着大军冲出去!

乐进加入战团之后,与李典共击胡庸。

面对一人的时候,胡庸堪堪能够打成一个平手,现在又多出一个武艺只高不低的乐进,胡庸自然支撑不住。

不过十个回合的功夫,胡庸身上就多了五处创伤。

再这么打下去,胡庸很快就要惨死当场。

这时,远处的李贤急忙吼道:“胡庸速退,背矛士速退!”

原本胡庸咬紧牙关,正要豁出‘性’命与敌皆亡,陡然听到李贤呼喝,下意识地躲避开了,嘴里也喝道:“背矛士速退!”

说是速退,其实就是为曹军让开道路。

八百人的军卒在曹军猛烈的攻势下能够支撑这么久,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

此时,后头的东莱军距离曹军不过三百步远。

情况危急,李典、乐进顾不得扩大战果,他们急忙狂呼道:“快,冲进前方的树林,我们便无忧了”。

“冲,冲,冲!”

厮杀到现在,一路狂奔的曹军早已经又累又疲。

大军之所以没有溃败遁逃,靠的全都是李典、乐进的身先士卒,他们二人让麾下兵马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胡庸的背矛士在曹军势若疯狂的攻击下伤亡惨重,短短几个回合便有三百多人战死了,剩下来的也是人人带伤。

如果李贤的命令再晚上一时片刻,说不定背矛士这支军队就要彻底消失了!

李贤心情糟透了,背矛士拦阻了这么久,为什么徐和的玄甲军、赵云的骑军还是不见踪影?

难道说,真要等到曹军都逃得一干二净了,徐和跟赵云才会出现吗?

杀退胡庸过后,李典心中却没有半点喜‘色’,大军依旧没有脱离险境,李贤的兵马很快就会追上来。

如果之前听从乐进的意见,大军深入北海国,直攻都昌城的话,那战局又会如何发展?

。。。

第二百四十八章可愿降我?

“快点,再快点!”徐和心急如焚,临沂东城杀声震天,很显然,曹军把东‘门’选作了突破口。

胡庸的背矛士能够抵挡多久?他那八百军卒可是李都尉的心头‘肉’,真要是折损过多,这笔帐会算到谁的头上来?

顾不得犹豫,徐和在其余三‘门’各自留下了一千人马以备不测,然后便领着四千军卒往东‘门’而来。

经过徐盛麾下军卒的指点训练,徐和军中的士卒也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真正不愿接受训练,不愿改变的军卒,徐和都已经将其清理出去。

做官军就要有做官军的样子,有周仓做参照物,徐和想的很明白,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好,畏畏缩缩,首鼠两端,最终只会两头不讨好。

玄甲军的改变李贤看在眼中,喜上心头,这些黄巾老卒一旦接受系统的训练,他们的战力绝对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之前几次战事,玄甲军‘露’脸的机会不多,真正生死攸关的紧要位置,李贤都会‘交’给正兵营、背嵬军等嫡系兵马,每次轮到玄甲军出战的时候,多数都是大局已定的情况。

很显然,在玄甲军的战力经受住考验之前,李贤依旧对他们的实力有所怀疑。

此番攻打临沂城,徐和原本想‘毛’遂自荐,却被李贤执意留在了城外。

李贤说服徐和的理由与胡庸的一样,那就是,曹军狡猾,肯定会有大鱼出逃。

只要玄甲军阻住逃窜的曹军,抓住贼将,那便是大功一件!

与其他营中的军卒比起来,玄甲军腰间的军牌最是寒碜,他们迫不及待的想在自己的木牌上增加一些‘花’纹样式,亦或者象征军功的星星。

从李贤初入城中,到城内喊杀声大作,徐和连同他麾下的玄甲军俱是心躁发热,他们跃跃‘欲’试,都想加入冲杀的阵列之中,只可惜,没有李贤的军令,徐和不敢‘私’自出击。

漫长的等待中,终于等到了曹军逃窜的消息,徐和哪里肯放过?

“都他娘的打起‘精’神,这一次,让都尉好好瞧瞧咱们的实力!”

“想在军牌上增添样式的,都给老子卯足了气力!”

“同样都是杀人,这一次,杀的又是曹军,你们都给我争点气!”

……

沿途间,徐和不停地鼓舞士气。

有道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玄甲军闲置了这么久,早已经憋出了一肚子火。

徐和此番作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