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在银钱的收买下,一些乡民甚至主动加入了筑堤的行列当中。

也正是因为这伙乡民的加入,朱然才能够在三日之内完成筑堤的任务。

在乡民看来,官军筑成这堤坝定然是为了对付攻城的青州军,仗打到现在,百姓都已经烦透了,他们巴不得有人出来结束战事。

谁能够想到,朱然是个赝呢?

护城河水位下降的消息过了一夜才传到曹操耳中。

最开始,底层的军官并没有当回事儿,在他们想来,水位涨涨停停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可当一夜醒来,那掌管几十号人的军校猛然醒悟了,这会不会是青州军的奸计?

当曹操得知河水水位持续下降的消息之后,已经是第二天了。

这时候,蓄了两夜一日的水坝早已经满满当当的了。

“校尉,这水坝中的水足够使用了,那洛阳城原本就地势低洼,这水流自高而下,哪有不破城而入的道理?”

在老卒的提醒下,为防事情有变,朱然当机立断,他也点燃了一根爆竹,提醒臧霸等人马主意。

然后,几个身材壮硕的军汉便合力掘开了大堤的一角。

“轰隆隆!”汹涌的河水像被困在笼中的野兽一般,愤怒地发出了咆哮。

当囚笼破开一角,那滔天的河水便彻底奔腾而出。

堤坝的缺口越来越大,海量的水流第一时间注满了河道,淹没了两岸地势低洼的地方。

“哗哗哗”,随着水量的不断加大,河岸两旁一里之内的树木都被席卷着往下奔腾而去。

洛阳城的护城河是引自江中的活水,往日里,凭借宽阔的护城河,洛阳城挺过了无数次危急。

然而,这一次,真正的危急才刚刚来临。

曹操大惊失色的时候,隐约间,他好像已经听到了呼啸而来的河水。

这他娘的是要水攻呀!

“快,快上城墙,快通知所有的人马都站到高处!”

听到诡异的爆竹声响过后,曹操哪里还不知道事情有变?

然而,事出突然,曹操所下的命令又太过突然,当军将想明白其中的关窍之后,轰隆隆的河水已经暴虐地袭来了。

如今,无路可至的江水在憋屈了几十个时辰之后便沿着通往洛阳城的引水渠直奔城墙而来。

沿岸,巨大的声势惊得百姓相顾骇然。

城头,一个耳朵最灵的兵丁忽然听到了异样的声响,不等他仔细分辨,耳畔就传来一声惊讶至极的叫喊:“好大的水!”

哗哗!轰轰轰!

奔腾而来的江水终于有发泄的渠道,它们拥挤着,把护城河的水面变得更广、更阔了,然而,仅仅这些还不够。

紧随而至的后来者没了位置,便收敛了所有的礼貌,它们暴虐地发泄着怒气,沿着水门,冲刷着古老的城墙。

其中,忽然有水流发现了城门这个最好的去处。

由于城门并不是密封的,所以总是有侥幸的水流可以抢先进入,时间紧迫,越来越多的水流拥挤到此处,它们拍打着城门,疯狂地咆哮着。

“水!快跑啊,大水淹城了!”

“快,快到房顶,水来了”

“银钱,我的宝贝,我的画……”

汹涌的江水无情地吞噬着一切,不管是人还是物,只要被其卷入其中,都逃脱不了粉身碎骨的下场。

曹操见机的早,他与一干重臣早早地登上了城墙。

五丈高的城墙下,汹涌而来的河水好像没有尽头。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曹操喃喃自语,洛阳城建城至今,从未有过水淹关城的事情,可今日里,青州军竟然成功了。

如此大好时机,青州军会眼睁睁地错过吗?

早已经蓄势以待的臧霸自然不会放过这等天赐良机。

当爆竹声响的时候,臧霸便兴奋地呼喝起来:“听见没有?这是攻城的号角,儿郎们,快,运着你们的木筏,随我攻城,俘获曹操。”

阎行克服对水的恐惧,也扯起嗓子吼起来,“弟兄们,建功立业就在今朝,随我冲啊!”

说罢,阎行独自扛起木筏便往洛阳城奔去。

幸福来得太突然,在洛阳城外压抑了整整六日,谁也没想到往日里计谋无双的都尉竟然想出这等水淹王城的主意。

真是天纵奇才,真是奇思妙想!

一个又一个激动的身影兴奋地涉水而去。

仅仅是渡水而击罢了,又有木筏可以依靠,如果这样的话都不能攻入洛阳,那他们还配做大汉的官军吗?

滔滔的河水咆哮不已,没有半点偃旗息鼓的样子。

历经数百年的洛阳城墙在河水的浸泡下已经有多处地方出现了坍塌,就连往日里坚固无比的城门都被汹涌的河水冲撞开了。

当阎行引领人马来到城下的时候,原本高山仰止一般的城墙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马平川的河水,期间,间杂着散乱的树木,以及漂浮的尸首。

在五尺见高的城墙上,密密麻麻的守军正瑟瑟发抖。

强烈的反差让阎行心情极佳,“哈哈哈”,他放声大笑起来。

前几日,守军是何等的傲慢,他们凭借高大的城墙,对青州军作出了种种无礼的挑衅动作。

阎行虽然使人射出了几箭,可显然没有取得理想中的效果。

这一次,陡然见到曹军吃了一个大苦头,青州军的将士们哪有不兴高采烈的道理。

好在阎行知道军情紧急,这底下的河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退去了,要是不能在河水退去之前破城的话,一切都还在未知之间。

“快,兄弟们,还等什么?杀他娘的呀!”

阎行鼓舞着士气,一马当先地踏上城墙。

四下里的曹军全无战心,可在军将的聒噪下,还是不得不围拢过来。

然而,随着水势的高涨,城墙已经失去了原本城防利器的作用,只能勉强让守军不受水淹之害罢了。

当踏着木筏而来的青州军大肆砍杀的时候,士气低落的军卒已经再也提不起任何反抗的心思了。

即便军将们把嗓子都喊破了,可是,这突如其来的大水还是冲垮了守军的士气。

曹操在城头已经快崩溃了,“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曹操防住了青州军的火药,却没防住青州军的水攻。

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正是这一个小小的疏忽,导致了今日之惨状。

“曹公,事已至此,这洛阳已然守不住了”

曹操剧烈地咳嗽起来,“没了洛阳,我能去哪里?长安、许昌?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曹公,万不可失去信心呀,只要逃出去,这关中之地早晚有夺回来的一天!”

曹操灰心丧气,“你们自去逃命吧”。

“曹公!”

“我意已决,我要与这洛阳城共存亡,你们速速逃命”

郭嘉不在城中,陪在曹操身边的正是司马懿。

司马懿有些同情曹操,可这并不意味着他愿意陪着曹操去死……

四下里,越来越多的青州军越上城头,守军的抵抗越来越弱了。

河水在衰退,可是,洛阳已经失守了。

大水来的突然,城中数万大军早已经折损过半,就算大水退去,短时间内,他们也没了战力。

曹操远眺东方,大声咆哮:“李贤小儿,吾恨不能早日杀你!”

说罢,曹操自刎身亡。

“曹公!”

名震天下的曹操曹孟德就这么死了?

数百名曹军亲卫悲愤自刎,他们追随曹操而去,余者狼奔犬突,逃命去了。

司马懿也在逃命的行列,他逃的比谁都快。

李贤一统天下已成必然,江东孙氏、汉中张鲁、益州刘璋不过是苟延残喘之辈罢了!

司马懿看的透彻,正因为如此,他才不想以俘虏的身份进入青州军中,他要立功,他要受到赏识,他要得到更多!

一种叫做野心的东西已经完全充斥在司马懿胸口,他迸发出常人难及的力量,险而又险地避开了青州军的搜寻。

数日之后,司马懿来到了曹丕的大营。

曹军本想赶走这个不速之客,谁曾想,司马懿摸出一块令牌,这是曹操赐给他的身份铭牌,这玩意儿在曹操军中是通用的。

军卒不敢怠慢,第一时间通禀了曹丕。

司马懿来了?

曹丕心急如焚,司马懿带来了什么消息?

第七百七十章曹丕惊闻噩耗

“大公子大事不妙,洛阳丢了”

甫一见面,司马懿便语出惊人。

曹丕惊怒不已:“我父亲呢?他现在何处?”

司马懿费力地挤出两滴泪水,道:“曹公他已然仙去了”。

曹丕面目狰狞:“什么?你再说一次?”

司马懿故作悲呛:“洛阳沦陷,曹公生无可恋,自刎而亡”。

曹操自刎而亡?

那个“宁我负天下人,毋天下人负我”的枭雄就这么去了?

曹丕只觉得天旋地转,“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曹丕完全乱了阵脚,倒是曹丕身边的谋士王朗依旧清醒,“仲达,洛阳城高池险,又有精兵驻守,怎会沦陷的如此之快?”

司马懿心中一跳,他知道,自己必须解释清楚,否则的话,多疑的曹丕指不定会如何猜忌!

“曹公采取郭奉孝之策以水守城,使得青州军无法故技重施,谁曾想,臧霸小儿竟然蓄水攻城,城中防备不当,大水临城之际,伤亡惨重”

“郭祭酒呢?”

“大水到来之前,郭祭酒恰恰出城催粮,是以逃过一劫”

曹丕这时候逐渐缓过神来,“城中尚有多少兵马?”

“幸免于难者不过数千之数,这时节,河水已退,青州军已然入城,大公子,须得从长计议呀”

洛阳一战,曹操丢了两万精兵,可谓伤筋动骨。

若是算上之前折损的人马,曹操已经把偌大的家底损耗殆尽,如今,留给曹丕等人的,只有寥寥无几的兵马以及屈指可数的城池,这也是为什么曹操无颜苟活的原因。

曹丕咬得牙齿“咯咯”作响,“臧霸逼死我父,我怎能善罢甘休!来人呐,与我点齐兵马,兵发洛阳城!”

“大公子!三思呀”

“大公子,臧霸已经夺了洛阳城,此时出兵无济于事呀”

曹丕怒极反笑:“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若我就此退去,天下人会如何看我曹丕曹子恒?”

司马懿、王郎四目相对,都是叹了口气。

曹丕说的没错,事已至此,曹丕身为人子,必须有所表示。

疯狂也好,悲伤也罢,曹丕必须让天下人看到他的赤子之心!

大汉以孝道治天下,如果曹丕连“孝”都没有,如何服众?

万余曹军头缠素带,誓为曹操复仇,他们在曹丕的统领下,成为一直哀兵。

洛阳城中,臧霸、朱然等人正在收拾残局。

曹操死后,曹军并未彻底放弃抵抗。

在府衙、府库、城头等多个位置,曹军与青州军展开了殊死搏杀。

青州军意气风发,士气旺盛,数量占据优势,可是,曹军负隅顽抗,招招疯狂,似乎完全将生死置之度外。

可以拉拢、转换的曹军士卒都已经改换门庭,剩下来的,多数是曹操的死忠。

对此,臧霸、朱然等人的意见出乎意料的一致:杀!

只有杀死所有的敢战者,洛阳才不会出现反对的声音。

当青州军尽数入城之后,城中的抵抗显得越发力不从心。

半个时辰之后,洛阳终于易主。

当然了,城池易手,并不意味着臧霸已然高枕无忧。

大水退去,城内百废待兴。

水淹洛阳,这是青州军迫不得以的计策,如今,曹操败亡,可是,百姓也深受其害。

若不能及时救助百姓,李贤苦心经营的爱民如子的名声将毁于一旦。

大将军志在天下,臧霸可不想因为一时的疏忽,造成什么不可挽回的后果。

于是,清理满城的淤泥、杂物,这是当务之急,修缮城墙,征召民夫,这是其二,当然了,抵挡曹军可能的进犯,这也是不可或缺的。

从投降的曹将口中,臧霸已经得知,曹丕、郭嘉正在城外,他们很有可能引兵来犯。

算算时间的话,差不多就在三五日之内了。

三五日,足够臧霸做些准备了。

一张一张的安民告示张贴在大街小巷,这是告慰城内百姓,青州军不会肆意妄为,滥杀无辜。

洛阳还是那个洛阳,兴许数月之后天子会重返都城。

不过,但凡被人举报有杀害青州军将士嫌疑的人员,都会在第一时间被官军控制起来。

无论贵贱、无论贫富,只要事情属实,臧霸与朱然等人商议过后,都会给予举报者十抽一的巨额奖励。

这是之前李贤定下的决策。

也就是说,倘若臧霸查抄了一名富商的家产,那么,举报他的人就可以得到富商家产的十分之一。

贫富差距自古便有,臧霸如今要做的就是在城中制造冲突,进而拉拢一部分人、分化一部分人,这样的话,城内的百姓才不会在曹丕大军抵达之前转换阵脚。

豪门大族的势力自然不容小觑,可是,青州军抵达之前,不少大族已经逃离了洛阳。

如今留在城中的,多半是与曹氏过从甚密的大族。

陡然听闻这个蛊惑人心的赏格之后,那些饱受压迫的穷苦百姓顿时跃跃欲试。

不过,豪族就是豪族,长久以来的压迫使得百姓不敢轻举妄动。

官军这是求财?

豪门大族心中揣揣,他们已经在水灾中折损了不少财物,闻听青州军此举,又下了狠心,进献了一大批财物,也算是递交了投名状。

对于识时务者,臧霸自然给予不同的待遇……

消息传出,洛阳大族有样学样,一时之间,城中消停了不少。

突如其来的大水,冲毁了不少房屋院落,也破坏了大量的财物钱粮。

如果不是城内曹操的将臣们及时归顺,单是恢复洛阳城的秩序就要耗费臧霸极大的心思。

大水给洛阳城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可城内的百姓却侥幸存活了下来,只有极少数倒霉鬼被大水卷走,了无音讯。

在青州军的主持下,洛阳城的官吏们开始组织民众清扫杂物、修缮城墙。

只要参加劳役,每日里就可以得到份量不少的米粟。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洛阳百姓很快抛弃了所谓“愚忠”的念头,转而走出家门,加入到了清扫街道的行列中去。

曹操尚在的时候,为了应对青州军的入侵,洛阳城中积攒着几十万石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大水,只不过把粮仓最底层的粮食浸了水,其余的大多数依旧可以留存许久。

有了食物,洛阳城在第二日便恢复了往日的秩序,不过大街小巷持械巡逻的军卒却让宵小之徒不敢妄动。

青州军军纪严明,入城之前,臧霸又特意三令五申过,不得滥杀无辜、强抢财物。

只不过,新降的军卒良莠不齐,每日里总是有三三两两的家伙知法犯法,等待他们的,无一例外的全都的枭首示众的下场。

有了倒霉鬼,这时候众人才意识到臧霸是要玩真的。

于是,在严酷军法的约束下,各方人马秋毫无犯,让城内百姓大呼侥幸。

三日,破损的城墙修缮完毕,扭曲的城门也得到了重新的加固,便是垮掉的水门也增加了六根儿臂粗的铁柱子。

洛阳城,再度恢复了往日里那副巍峨的气势。

城内的大小府库都被臧霸使人看守了起来,粗略估算,有米粟三十万石、黄金三千斤、白银六千斤,另有军械、银钱无数。

翌日一早,城外哨探的军卒便传来急报,说是在十里之外发现大股兵马调动的迹象。

青州将领也就罢了,跟着臧霸成功占领洛阳,又逼得曹操含恨自尽,他们都有一种说不出口的豪气。

不过是几万大军罢了,他们青州军又怕过谁?

大股大股的曹军出现在洛阳城外,领头的将领是曹丕

一路上,曹丕早已经见到了三股军卒,所传的消息无非是曹操已死,洛阳沦陷的消息。

在曹丕想来,臧霸水淹洛阳,应该不得民心,只要大军奔至洛阳城外,那些受到青州军胁迫的乡民百姓定然会回心转意,重新站到臧霸的对立面上去。

可今日里,曹丕已经使人把洛阳城围了个密不透风,可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人出来投降。

怎么会这样?

难道说,短短三两日的功夫,臧霸就收买了人心,让城内的百姓不敢与之为敌?

这怎么可能?

“咚咚咚!”急切的战鼓声响起。

急欲了解真相的曹丕没有等待的耐心,他急令大军第一时间发起了潮水般的攻势。

远道而来的曹军只休整了不过两个时辰,他们没有趁手的攻城器械,甚至连足额的箭矢都没有,只是在上官的命令下,对巍峨的王城发动仓促而急迫的攻击。

当第一波军卒出现在守军射程之内的时候,臧霸立在城楼上,嘴角翘起,道:“传我军令,放他们进入六十步之内再行射杀!”

没有过多的争辩,一旁的军卒便高声呼喝:“传都尉军令,待敌寇进入六十步之内再行射杀,诸君不得妄动!”

几十步的距离转瞬及至,在战场上,尤其如此,成功跨过了一段距离,曹军忐忑不安的心脏也平稳舒缓了些,他们不知道守军为何没有发箭,只以为对方是畏惧己方人马的声势,不敢贸然出箭,所以在距离护城河不过二十步远的地方,曹操军卒蓦然加速,他们想趁着守军“发愣”的功夫,快速地通过护城河。

近了,八十步、七十步、六十步、五十步!

在臧霸眼皮急跳的时候,一旁的军卒也在适时向臧霸通报数字。

等到对方说出“四十九步的时候”,臧霸蓦然睁眼,“放箭!”

四十多步远,这个距离,交战双方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去对方的面目了。

在曹操军将瞋目结舌的当口,城头的青州卫卒以眼花缭乱的高速度射来了第一波箭雨。

攻占洛阳城的时候,青州军就不曾出过什么大力,大水过境之后,大军又整整休整了三日。

是以,对付筋疲力尽跋涉而来的曹军,青州军有以逸待劳的优势。

“嗖嗖嗖”,第一波箭雨不过六百多支,可箭箭伤人性命。

即便有木盾、衣盔做抵挡,可城下的曹军还是伤亡惨重。

攻城的先锋营,整整死伤了一千多人,这数目几乎是先锋营人马的一半了。

还没有渡过护城河呢,己方的人马就有了如此惨重的伤亡,真要是开始了惨烈的攻城,那伤亡数目又得攀升到何种地步?

这时候,曹丕终于将人马撤了下来,否则的话,前方军将说不定会扛令不遵。

没有适当的攻城器械,这时候强行攻城,无异于让人送死!

一败再败,不少曹将已经有了别样的心思。

有道是良臣择木而息,他们开始琢磨着,是不是需要改换门庭了,毕竟,曹氏这棵大树,眼瞅着就要倒了。

这时候再不离开,等到树倒猢孙散的时候可就晚了。

曹丕一路行来,收敛了不少人马,可是,他手中虽有人马,却没有辎重补给,甚至连攻城器械匮乏的很,面对高大的洛阳城,徒手攀登几乎是痴人说梦!

换句话说,谁也没想到,看上去坚不可摧的洛阳城竟然陨落的那么快,快到让人来不及作出应对的措施。

据说,青州军是用了水攻的主意,可试图故技重施的曹丕在命令军卒蓄水筑坝的时候,遭到了四下里乡民们的强烈阻拦。

破损的家园才搭建了个框架,被冲毁的农田短时间内是无法修复的,在这种时候,谁也不想经受第二次洪涝之害。

听到乡民们的诉说,原本就有些下不去手的兵丁顿时齐齐罢工,他们也有家人子弟,甚至还有亲族住在洛阳城内,这时候蓄水攻城,不就是在蓄意谋杀吗?

有的招数只能使用一次,一旦曝光之后,层层的压力注定会压抑的你无法得逞第二次。

当夜,曹丕彻夜难眠,城内,灯火通明。

夜战?

且不说己方人马能够保存几成的战力,单看城头影影绰绰的火光,就知道青州军的防守定然不容小觑。

难道说,就这么与臧霸耗下去?

军中的口粮只够两日之用了,沿途间,曹丕已经搜刮了不少村落,可是,连番战乱,乡民们连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哪里还会有剩余的余粮留存?

第七百七十一章疑惑

当天夜里,一名青州军卒从城墙上缒筐而出,漆黑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这军卒不敢发出太大的声响,一路上磕磕绊绊的不知道跌了几个跟头才来到了司马懿的大营之外。

司马懿的大营灯火辉煌,在其外围建有简易的栅栏,一队一队盔甲严整的军士手持着火把来回巡弋着。

军卒生怕自己被人乱箭射死,在距离大营尚有一段距离的时候他便自觉地停下脚步,嘴里道:“我是洛阳城的使者,前面可有司马将军麾下的兄弟?”

接连呼喊了两声之后,就见三人从前方的树梢上一跃而下。

“你是什么人?鬼鬼祟祟的,莫非是城中的奸细?”

军卒举起双手,示意自己毫无恶意,他辩解道:“还请速速引我前去拜见司马将军,我有要事禀报!”

“哼,去看看这人身后有没有尾巴,杨都,你押着这家伙去见校尉”

“喏!”

军卒这时候配合的很,没有做任何的反抗,经过一番搜查,确认他身上没有任何凶器之后,名唤杨都的家伙就领着这军卒去了大营。

见了青州军,司马懿脸色大变,他第一时间去寻曹丕。

曹丕将信将疑,降军愿做内应?

会不会是青州军的诡计?

直觉告诉曹丕,青州军不能相信,可是,曹丕却不想错过这难得的机会。

仅靠曹丕这数万兵马,如果没有外力相助,显然难以成事!

当然了,若是有人在城中相助,结果就不同了。

翌日,休整得当的曹丕再度点齐兵马试图攻城。

此时,洛阳城上旌旗招展,斗大的汉字分外惹眼,那坚实地青石城墙就像一头闭紧嘴巴的狰狞巨兽,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曾经的主人。

“咚咚”的牛皮大鼓响起,三通鼓后,只听曹丕吩咐道“弓箭手百步齐射,步卒前行攻城,有畏敌不前者,杀!”

杀气凛凛的声音响罢,曹军阵中的军旗忽然左右规律的摇晃了一下,在令旗的指挥中,曹军的一部分步卒肩上扛着简陋的攻城器具,脑门上顶着面巨大的盾牌,就这么一步一步缓缓的向前挪动着;另外一部分弓箭手则紧张的前行几步,然后便在步卒的护卫下,抬弓抛射,意图在远程大量杀伤城头的有生力量。

咚咚咚的战鼓声震的整片大地都在颤动,曹军的各级将领声嘶力竭的维持着队列阵形,艰难的保持着防御圈的完整,毕竟,对于攻城的步卒来说,他们唯一的保障就是阵式,起码在正式登上城墙之前是这样的。

第一批攻城的人马只有三千多人,这仅是曹军的前锋,假若他们顺利的攻上城墙,那么剩余的曹军就会蜂拥而入;若是前锋不利,曹丕等人也可以通过这次前锋的试探看出城头的防御弱点在什么地方。

几千人说起来不多,可当他们聚集在一起,排着密密麻麻的阵式,踏着整齐的步伐,一点一点往前压进的时候,那种压迫感绝对不容小觑。

有道是人过一千,彻地连天,人过一万无边无沿,现在仅是三千人马就给城墙上的守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城下的箭雨已经纷纷落到了城头,臧霸却丝毫不惧,更别说在他四周还立着十多名精壮的军汉呢,有这群人在,只要不是天降陨石,一般情况下,臧霸是不会出问题的。

鼓声震震,催的人血脉贲张,此时,城下的曹军已经完全进入到了守军的射程之内,但因为臧霸并未下令,所以持弓在手的弓兵也就未曾放箭。

“好了,可以让投石机发射了”镇定的扫了城下的密密麻麻的步卒一样,臧霸笑吟吟的说道。

军将点头应诺,嘴里道“投石!”

一声呼喊,立在一旁的小校便把令旗一挥,在城墙另一端负责投石的军士就喊着号子把磨盘大的圆石放到了投石机的绳索上。

负责校准的军士稍稍估算了一下距离,就挥手示意可以开始攻击了。

巨大的石块带着风声“呼呼”的砸向了曹军的阵列,只听“啪啦”一声闷响,厚实的铁盾顿时破裂,而单手持盾的曹军只觉得手腕一痛,然后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同时死伤的还有六个军卒,由于石块过于巨大,而且又带着难以估量的惯性,所以圆石在落地之后还滚了老远的一段距离,凡是被巨石碰到或是碾压到了军卒非死即残,红色的血液混杂着白色的脑浆四处飞溅,骇得四周的曹军灰飞魄散,一瞬间,齐整的军阵也出现了那么一块空缺。

“竖盾!”即便盾牌对石块的抵抗力几乎为零,但还是能给人在心理上带来一丝一毫的安全感,四散的将官嘶声喝骂,提醒着那些该死的军卒握好手里的盾牌。

“不要惊慌,不要怕,稳住,稳住,是贼人的投石机,加速冲过去,保持队形!”一个粗犷的声音响起,他试图挽回提四周军卒溃散的士气。

但他话音刚落,从天上又黑压压的砸下来几块巨石,数量颇多的石块一路碾死了无数的军卒,虽然明知道守军的投石机不多,但曹军的心中还是出现了一种绝望的心理。死不可怕,可要是被砸的脑浆迸裂、混身碎肉,那可就有些骇人了。

“快冲,冲!”到现在已经顾不上阵形了,能够活着冲到城墙地下对这些曹军来说都是奢望,这一点那个粗犷的汉子也明白。

没办法,攻城的军队在面对投石车和弓箭手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四散而开,可这城区也就这么大的一块位置,你推我挤的又能跑到哪里?既然不能分散,那么若想活下来就只好一路往前冲。

面对从天而降的大杀器,曹军也明白,只有更快的接近城墙,进入到投石车的射击死角,才能避开这夺命的阎王。

但,洛阳城的城墙又是那么容易靠近的?好不容易冲到距离城墙不过十丈的地方,曹军面前就出现了一道宽达三丈的护城河。

南中充沛的雨水给了河流旺盛的生命力,而这条护城河显然拥有充足的水源,这从那深不见底的河岸就可以看出一二。

“该死的,当时挖河时为什么不挖的浅一点!”不少军汉都在心中暗骂。

眼前最前方的先锋已经抵达了护城河的位置,曹丕的面色不但不见喜色,反而有些阴霾。

“他们的弓箭手竟然一箭未发,这是何道理?”一旁的王朗也看出了几分不妥。

要知道守军仗着地势之利,比起进攻的一方,他们往往可以多射出十多丈的距离,别小看这十多丈,在战场上,几丈远的优势都可以给敌人带来巨大的杀伤。

但现在敌人竟然抛弃了长处,难道守军的脑子被门夹了?

抬头望去,只有已方的弓箭自下而上,黑压压的往城上飞去,但却因为风向还有距离的原因,纷纷力竭坠地,虽然没有误伤己方的步卒,但那擦着头皮飞过的感觉还是让护城河附近的曹军士卒破口大骂。

又等了有一个弹指的功夫,许是见到这几波的箭雨效果不佳,那弓军的校尉向高定请示之后就无奈的命令弓手前行十步,再行攒射。

即便曹丕明知不妥,但他却无法拒绝弓军校尉的请求,因为如果没有己方弓手掩护,那么冲到护城河的那几千兵丁就会完全成为对方弓手的靶子,曹丕知道,洛阳城箭矢充足,对方一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