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水城,吴兰觉得城池连一个时辰也撑不下去了。
若不是乡民百姓杀红了眼,奋起杀贼,仅靠那数千兵丁,城池早已经易手了。
然而,百姓的悍勇毕竟难以持久,而汉中军又‘奸’猾无比,他们主力未动,一直都是轮番攻城,摆明了想耗尽守军的体力,一鼓作气拿下!
吴兰豁出去了,他让心腹从家中搬来一箱一箱的银钱,立在银箱上,他大喝道:“杀一贼,赏钱两百!贼退即兑,绝不亏欠!”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银钱的刺‘激’下,军卒、乡民的士气又涨了几分。
城下,张鲁冷笑不已,道:“时候差不多了,让杨昂领着人马上,我给他半个时辰,必须拿下白水城。”
“好嘞,使君您就瞧好吧,别说半个时辰,杨将军一刻钟就可拿下这城。”
“别他娘的胡吹大气,拿了城池再说”
“喏”
汉中军的攻势一‘波’强过一‘波’,可自始至终,白水城就好像风雨之中的一夜扁舟,任他风大‘浪’大,尤自屹立不倒。
张辽已经出离的愤怒了,半个时辰的时间过去了,可城池还是没有拿下,是益州军强?还是说汉中军弱?
能够坚持这么久,吴兰自己都觉得意外。
“弟兄们,好样的,使君已经在回援的路上了,只要我们再坚持下去,败的一定是张鲁!”
危急关头,吴兰胡吹大气。
只要能够让军卒支撑下去,便是胡扯几句又算什么?
信口开河的吴兰压根没想到,刘璋的大军真的要到了。
十里外,刘璋的探马已经探得消息,说白水城依旧还在坚守。
刘璋闻听之后眉飞‘色’舞:“哈哈,吴兰真是好样的,快,传我军令,大军即刻开拨,此战过后,我要重重有赏!”
“喏!”
汉中军的厉害之处,刘璋深有感触,吴兰能够坚守白水城而不失,已经算是难得的干将了。
刘璋甚至暗自庆幸,幸亏他慧眼识人,将吴兰安置到了白水城,否则的话,汉中军早已经深入益州腹地!
吴兰真的已经豁出了‘性’命,他手持一杆长枪,玩命一般往前刺杀,一个黑瘦的汉中军卒刚从云梯上爬过来,只‘露’出半个头颅,可没想到寒光闪闪的枪头便在第一时间刺来。
军卒躲闪不及,中枪而亡。
吴兰却没有半点喜‘色’,城下的兵马太多了,他们像蝗虫一样攀附城墙,又像蛮牛一样冲撞着城‘门’。
白水城的城‘门’是十多年前打造的,虽然坚固,却不是纯铁铸就。
“咚咚”,撞击城‘门’的声音不绝于耳,吴兰脸‘色’铁青,他知道,城‘门’绝对抗不了多久。
城‘门’一破,这白水城可就守不住了。
能够坚守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了,可吴兰就是不甘心。
可从一个普通军卒爬到今日的位置,吴兰足足用了三十八年,三十八年的奋斗呀,难道就要毁在今日?
不,绝不!
可是,谁能来救救白水城?谁来救救这满城的百姓?
五里外,刘璋让辎重兵矩阵而守,他领着三营人马直奔城池。
“张”字大旗之下,张鲁面沉如水,他怒哼一声,就要再度调兵遣将,忽而,耳畔传来一阵告急声。
“报,使君,五里外发现大股兵马,他们打着益州军的大旗,看样子应该是刘璋的人马!”
刘璋这贼子来了?张鲁分不清自己心里一闪而过的那是喜悦还是恐惧,他强作镇定,道:“益州军有多少人马?”
“看样子在六千上下,后头还有一支车队,不过却没有跟上来”
“什么车队?”
“应该是辎重,人数三千上下,在依阵而守”
“点齐大军,与我会会刘璋!”
“喏!”
“咚咚”的鼓声响起,张鲁兵分两路,一路围城,另一路迎击益州军。
城头‘激’战正酣,不过吴兰敏锐地察觉到敌方的攻势好像减弱了不少。
趁着没有敌军跃上城头,吴兰打量了一番敌军营地,适才那黑压压的中军大部人马竟然不见了,人呢?
难道说援军已至?
顾不得真假,这时候鼓舞士气顶住攻击才是最要紧的!
吴兰当机立断,口中呼喝:“援军来了,贼人无暇全力攻城,弟兄们,随我杀贼啊!”
城上参与厮杀的,如今多是些伤卒、家丁,他们原本只是凭借一股悍勇之气在厮杀,慢慢的,经过惨烈的搏斗,那些武艺稀松、运道不佳的汉子如大‘浪’淘金,接连死去,而活下来的军卒多数都是身强力壮,会上几手的壮丁,他们在生死之前学会了很多保命的手段,愣是凭借地势与汉中军杀了个旗鼓相当。
如今陡然听闻援军来助的喜讯,城头顿时欢声雷动,众人齐呼:“杀贼!”
。。。
第六百七十八章益州军的改变
一时之间,汉中军的气势竟然完全被白水城的守军压制住了!
这他娘的算什么事情!
汉中大将杨昂没想到刘璋竟然来了。
眼瞅着白水城就要破了,可援军一来,守军的气势又高涨起来。
这么下去可不是办法。
“咚咚”,冲撞城‘门’的那伙人依旧在卖力地喊着号子。
城上的防御器械都已经消耗殆尽了,只要撞开城‘门’,先锋冲入城中,那这城池也就陷落了一半了。
想到这里,杨昂亲自擂鼓,道:“撞城‘门’!多城池!”
“杀、杀、杀”,汉中军有节奏地呼喝起来,声‘浪’渐渐盖过了乡民的欢呼声。
吴兰知道,决定战事成败的关键还在与来援的兵马能否击败张鲁拦截的兵马及时赶到。
如果两军相持不下,这白水城一样玩完。
守军所有的潜力都已经压榨出来,再拖延下去,并会崩溃!
白水城外二里,益州军与汉中军列阵相对。
益州军采取的依旧是三层阵列,刀盾兵在前,长枪兵在后,弓箭手殿尾。
战场是一片方圆十数里的开阔地,四下里一望无际,一马平川,最适合两军对决。
谁也不必担心从哪里突然杀出一股伏兵出来,只要从正面堂堂正正地击败对手,那就大局已定。
刘璋远望汉中军军,数年不见,对方的实力又膨胀了数倍,而‘精’悍之气有增无减。
清一‘色’的甲胄看上去好像火焰一样的‘浪’‘潮’,刘璋没想到张辽竟然有这么大的手笔,竟然给麾下的军士装备的这么齐整。
双方各自进入到了‘射’程之内,没有寒暄,没有将领捉对厮杀,只有冰冷的箭矢在相互试探着‘射’程。
相对于汉中军,益州弓手的‘射’程更远,这是因为刘璋特意从青州购买了一批军械,此时,正好派上了用场。
青州的长弓,没有风的情况下,‘射’出一百一十步轻轻松松,逆风而行,也足以‘射’出九十步开外。
张鲁第一次见到‘射’程这么远的弓手,他绷着脸,道:“刘璋这厮哪里的利器,张卫、张元,你们各领两千人马给我从两翼包抄,我们兵分三路,杀他个落‘花’流水。”
“喏!”
既然远攻不占上风,那就近战,张鲁不相信自己的兵马胜不了益州军。
在张鲁的印象中,益州军并非强军。
再者,长枪兵虽然近战无敌,可侧翼却是最大的弱点,只要有一支人马从侧翼围拢过去,绝对可以出其不意,大获全胜。
寒风凛冽,箭如雨下。
双方人马你来我往,黑压压的箭矢在空中呼啸着落下。
一柄又一柄硕大无匹的巨盾顶了起来,汉中军的箭矢力道不足,落到铁盾上只发出“咄咄”的声响,没能带来太大的伤害。
刘璋心中窃喜,银钱没有白‘花’,青州的军械果然是‘精’品。
眼下,重金打造的刀盾兵在抵御弓矢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即使有三两支箭矢透过缝隙‘射’到了益州军的身上,可却也被军卒身上那厚实的甲胄耗去了绝大多的力道,真正能给人带来的伤害寥寥无几。
反观汉中军这边儿,益州军装备的长弓劲道十足,箭头又是特意打造的,穿透力极强,一旦‘射’中,多是非死即残的惨况,而且汉中军甲胄简陋,难以抵挡强弓。
三轮齐‘射’过后,益州军死伤不过百,而汉中军已经过了五百之数。
如果两军这么对‘射’下去,最后获胜的一定会是益州军。
然而,张鲁竟不是坐以待毙的傻子,他第一时间使人两翼包抄。
敌军变阵分兵,刘璋立在马上看得清清楚楚,他不知道张鲁打了什么算盘。
不过,刘璋不以为意,他传令给严颜,让他全权负责战事,不必有任何顾虑。
得了刘璋吩咐,严颜当即放宽了心,临阵指挥,最怕的就是主将过分干预,须知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唯有当机立断才是取胜之道。
“传令给吴懿,让他领本部人马,务必守住大阵左翼,莫让贼人钻了空子”
“喏!”
“传令李严,让他死守大阵右翼,不可懈怠!”
“喏!”
一条接一条的军令在极短的速度内传达了出去,益州三营人马在第一时间动了起来。
吴懿领着两千人马在左翼,严阵以待,李严领着两千人马在右翼,中军有严颜的两千人马。
两军对决,硬碰硬的作战,拼的就是军卒装备、士气,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张鲁兵马虽多,却没有多少悍将,反观益州军,端的是猛将如云。
益州军的军阵在缓缓地向前挤压着,他们摆出了一个八卦阵。
中军的前锋是竖起盾牌遮挡的刀盾兵,其后才是长枪兵,而左右两翼最前端的军士全都是手持长枪的兵士,弓手全部集中在了中军的位置,被刀盾兵和长枪兵严密地保护了起来。
不管敌军攻击哪一个方向,都会有大量的长枪兵迎击,刺杀!
张鲁的双眼眯缝了起来,这是极其危险的讯号,他大手一挥,道:“全军冲锋!”
两军相距不过九十步,这个位置,十个呼吸的时间足以抵达。
张鲁的人马较多,这一次,他没有任何小觑的心思,上来就抱定了全力出击的念头,绝不给刘璋喘息的机会。
唯有以雷霆之势全军压上,才有获胜的可能!
张鲁知道敌我双方的差距在哪里,无论是装备还是军将,他的人马都及不上刘璋,可他唯一的优势就是人多。
如果只是一股一股试探‘性’的攻击,非但不能消耗对方的气力,反而极有可能将己方的锐气消耗殆尽,但是如果全军压上,充分发挥人多的优势,极有可能一鼓作气冲‘乱’益州军。
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咚咚咚”,汉中军的大鼓敲的震天响。
黑压压的兵马从前、左、右三个方向挤压而来,那席卷而来的气势让人窒息。
恰在此时,益州军的沉闷的号角声也响了起来,这是让大军原地驻扎,就地防御的信号。
“咚咚咚”,巨大的铁盾深深地‘插’入泥土之中,最前排的刀盾兵跪了下去,他们以身依盾,准备迎接贼人的冲击。
后侧的长枪兵早已经蓄势以待,他们将枪头放在刀盾之间的缝隙处,就等着贼人来袭。
。。。
第六百七十九章出人意料的胜利
“咚咚”,战鼓擂的震天响,腹中的热血激荡不已。
这是一次硬碰硬的较量,没有任何的阴谋诡计。
不少军将是第一次经历这等规模的战事,狰狞的敌军面目依稀可见,他们嗷嗷叫着,大声鼓舞着士气,试图恐吓住对方,初经战阵的益州军士微微颤抖,却又很快在老军卒的鼓舞下挺立如松。
只要胜了,让大部分军士经历过血雨的洗礼,这一支兵马才真正算是成了军!
不经过磨砺的宝剑永远不知道所谓的锋利是何模样,同样,没有见过血的军士,也绝对体会不出铁血强军的味道。
两军接战,双方人马都使出了喝奶的力气大声地嚎叫起来。
叫声可以掩盖恐惧,更可以壮胆。
在生死存亡之际,无论是汉中军还是益州军全都放声长喝:“杀!”
一柄柄长枪凶狠地刺出,一杆杆戈矛划过嗜血的弧线。
益州军卒装备精良,经过数月的调养训练,他们的身体力量已经达到了巅峰,而对面的汉中军却未能如此。
张鲁表情狰狞,汉中军宛若汹涌澎湃的海浪,一波一波凶悍地席卷而去,大有毁灭一切的霸道。
益州军的阵势仿佛海岸边的海堤,高度和厚度都不算出类拔萃,可打造海堤的根本却是最坚实的青石板。
根基打好了,即便有再大的风浪也足以抵受的住。
“冲过去,杀了他们!”
汉中军占据数量优势,因而,短兵交接之后,他们总是以多欺少,意图大获全胜。
汉中军凶猛的攻势不断地冲击着汉中军的阵势,每一波攻击都会给军阵带来不小的伤害。
然而,无论汉中军如何凶悍,表情如何狰狞,益州军的大阵都不曾有过一丝一毫的松动。
在入军之始,有过厮杀经验的军卒便会向新卒传授厮杀经验,在他们口中,活命的唯一方法就是遵守军纪,成千上万人的混战当中,比拼的不是个人勇武,而是团队协作能力。
任你武艺高超,若想活命,面对战场瞬息万变的险情时,也需要同伴的及时支援。
汉中军冲势虽猛,可却都是散乱的攻击,没有形成针对性的阵势。
反观益州军,他们层次分明,分工有序,无论是伤者还是死者都会在第一时间被同伴替换掉。
铁盾如墙,铁枪如林。
汉中军好像陷入泥沼之中的水牛,浑身的力气都使不出来,只能徒劳地发出嚎叫,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越陷越深。
张鲁面目阴沉,他知道不能再等了,若是等到己方胆寒,兵无斗志的时候才出招,那就来不及了。
“破甲军,出击!”
话音刚落,一直矗立在张字大旗下不动分毫的一支兵马忽然动了。
不动如山,动时天崩地裂。
一杆杆黑亮的长枪泛着嗜血的光芒,为首的一员将领面目黝黑,双眼迸发出仇恨的精光,他昂首挺胸,带着人马大步往前行进。
行进的途中,隐约可以看出这股人马与其他兵马的不同之处。
黑色的衣盔,黑色的长枪,整齐划一的动作,看上去千锤百炼,久经战阵。
没错,这就是张鲁隐藏许久的杀手锏。
为了图谋大事,张鲁忍辱负重,在过去的时间内,他没有荒废时光,而是认真剖析李贤的长处,最后抽调人马,训练出一支真正的精锐出来。
毫不客气地说,这一千人所耗的钱粮足以养活一万人马。
这么昂贵的军队,不到关键时刻,张鲁可不舍得动用。
长枪对铁盾,这还是益州军第一次遇到成规模的长枪贼兵。
对付长枪兵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用弓箭手进行远程狙杀,可敌我双方的厮杀太过激烈,刘璋阵中的弓手又实在累的很了,一时半会儿竟然没能给张鲁的破甲军带来任何的伤害。
嘭嘭嘭,铿铿铿,金铁交鸣声不绝于耳。
原本对付汉中军游刃有余的军阵在受到破甲军的攻击之后,竟然有些不支的倾向。
整齐的盾阵微不可见的往内凹了一块儿,眼见已方的杀手锏成功奏效,张鲁的嘴角隐隐约约地露出一抹笑意。
成了,只要再加把劲儿,破了盾阵,刘璋的阵势就完了。
没有阵势,数量处于劣势的益州军拿什么来抵挡数量占优的汉中军?
刘璋激灵灵打了个寒碜,“盾阵绝不能破,李严,我在这里盯着你,妄动者,杀!”
情况危急,李严翻身下马,横枪挡在了最前方。
左翼,吴懿已经顶住了汉中军的攻势,并一点一点蚕食着对方的阵脚,用不了半个时辰,他有信心可以反戈一击。
然而,军中鼓声变换,忽然变得急促起来。
吴懿往中军的方向看去,正好看到一伙黑压压的敌军在冲击着盾阵。
看上去坚不可摧的盾阵在黑甲贼军的冲击下摇摇欲坠。
这可如何是好?
刘璋心急如焚,吴懿铁青着脸,大声疾呼:“吴芳,速速领军回援中军,不得有误!”
“喏!”
从左翼到中军不过数百步远的路程,可是,这一刻,吴懿却怕刘璋等不到援军抵达的那一刻。
张鲁能够在汉中立足,果然有一手!
谁也没想到汉中军竟然还藏着这一手,把这么一支精锐的人马留到了现在才使用。
若是敌军破了盾阵,那可就大事危矣了。
急切间,严颜呼喝道:“雷铜!”
“在”
“你率两百骑军,自右侧绕过军阵,务必击杀张鲁于马下!”
雷铜有些迟疑,这两百骑军可是刘璋的亲卫军,往日里也是刘璋的宝贝,本以为没有他们派上用场的机会,谁知道风云陡变,竟然冒出一支搅局的黑甲军出来。
按理说,刘璋虽然将军权交给了严颜,可是,这等关系到自身安危的大事,雷铜不敢决断,只能等待刘璋的命令。
刘璋虽然胆怯,却也明白,眼下张鲁身边军力羸弱,正是采取斩首行动的最佳时机。
只要砍断大纛,杀死张鲁,汉中军必败!
想到这里,刘璋长吁一口气,嘴里道:“雷铜,还愣着干什么?没听到严将军所言吗?速速出兵,斩了那张鲁!”
雷铜重重颌首,“得令!”
张鲁志得意满,他有一种胜券在握的感觉。
半柱香的功夫过去,益州军的盾阵支离破碎,眼看就要为黑甲军所破。
李严浑身浴血,在他身前已经倒下了十几名敌军的性命,可黑甲军却无所畏惧。
许是看到了中军处的变故,两翼的汉中军全都迸发出顽强的斗志出来,一时之间,益州军无法抽身援助。
刘璋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儿,张鲁这混账,实力太过惊人。
益州地大物博,却北汉中军逼到这种程度。
只是一个区区张鲁就如此难缠,那曹操呢?李贤呢?
刘璋心情黯然,他已经没了争夺天下的心思,只想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张鲁咄咄逼人,刘璋咬紧牙关,这时候,就看雷铜的了。
如果雷铜有所斩获,此役必胜,反之,益州军定然凶多吉少。
张字大旗之下,张鲁正翘首张望,他满意地看到己方人马在黑甲军的带动下慢慢占到了上风,正要得意地笑上几声,耳畔忽然传来一阵沉闷的声响。
是什么声音?
大地在微微地颤动,张鲁身边的护卫侧耳聆听,忽而有人惊叫出声:“是骑军!”
张鲁大惊失色,益州军哪来的骑军?
探马不是说刘璋只有两百近卫骑军吗?
什么时候又冒出来一支骑军?
四处张望,张鲁惊恐地看到百步开外,一伙红甲军士正从他的后方杀来。
为了引人耳目,这伙骑军竟然是兜了一大圈,彻底避开了战阵,也完全避开了汉中军的察觉。
这时候,张鲁身边只有六百人马!
六百对两百,看上去汉中军占据数量优势,可是,骑卒对步卒有先天的优越性。
一名骑军在马上往往可以对付两名敌军!
也就是说,两百名骑军完全可以对张鲁形成威胁。
逃?万万不能,前方激战正酣,若是主将奔逃,那肯定会使得军心涣散,益州军绝不会放过这等局面。
既然逃不得,那便只能原地厮杀待援了。
张鲁懊悔不已,他知道自己太托大了,不该派出所有军马。
眼下,一伙兵马留在白水城,另外一部全都压了上去,这般紧要的关头哪敢轻易吹动退兵的号角?一个不小心就是满盘皆输的局面。
唯有以六百亲卫死死顶住骑军的冲锋,等到那边破开盾阵之后才可以唤回人马护驾。
然而,即便留守在张鲁身边的护卫都是精悍至极的悍卒,可他们毕竟是步卒,手中又没有什么长兵器。
六百步卒能够挡得住骑军的冲锋吗?
答案很快揭晓了,在雷铜的冲击下,张鲁亲卫组成的防线一触即溃,连迟滞一下锐气的目的都达不到。
张鲁惊骇交加,他没想到这股骑军竟然强悍如斯!
挡不住了,只有逃!
雷铜眼疾手快,他手中大刀一闪,瞬间砍断了张字大旗,于是同时,他大声呼喝道:“张鲁已死!”
二百骑军顿时连连应喝,“张鲁已死!”
骑在马上玩命奔逃的郭方预惊怒交加,有心放声质疑,可身后的骑军又追的太过急迫。
大军混战之处,刘璋知道大事已成,只要雷铜冲到了张鲁身边,不管他死不死,这场战事的结局便已经注定了。
“张鲁已死,杀贼!”
“张鲁已死”
“张贼已死”……
此起彼伏的呐喊声触动了汉中军的心弦,他们惊恐地往后军望去。
原本张字大旗迎风飘扬的地方,一伙骑军正在那里大肆砍杀!
难道说张鲁真的死了?
如果没死,将旗怎么会倒下?张鲁又怎么会不见踪影?
恐慌在蔓延……
白水城终归还是破了,那城门耐不住三番两次的冲击,轰隆隆一声倒了下去。
大股大股的汉中军冲入城中,与严阵以待的益州军厮杀起来。
吴兰这时候完全豁出去了,拼杀到了现在,他早已经忘却了生死,他脑中只有一个信念,这伙混账想夺取他辛苦几十年的成果,破城屠民,那就是想断绝他吴兰的进阶之路。
从来没听说过那一个丢城的主官还能够再平步青云的。
夺城之恨不共戴天!
杀,杀,杀!
吴兰披头散发,带着一帮残兵败将,与入城的汉中军厮杀起来。
“呜呜呜”,城外,汉中军突然吹响了号角。
汉中大将杨昂铁青着脸,他惊恐地发现,适才意气风发的张鲁正策马狂奔而来,在他身后,是不成阵势的军马。
怎么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顾不得夺取白水城,杨昂第一时间稳住阵脚,这时候,最要紧的却是保证己方人马不受波及,接着,便是收敛残卒。
“哒哒哒”,张鲁纵马狂奔,终于在亲卫的保护下脱离了危险。
杨昂满脸疑问,却不好问出声来。
张鲁涨红了脸,半晌方才说道:“是我大意了,被刘璋的亲卫欺上前来”。
杨昂叹了口气,谁对谁错没有意义,重要的是,另外一部汉中军完全丧失了战力。
张鲁遁逃之后,汉中军一溃千里。
用不了多久,刘璋的益州军便会追到此处。
杨昂叹了口气,道:“使君,退兵吧”。
张鲁微微一怔,“这白水城不是已经破了吗?”
“守军依旧在抵抗,偏偏我们没有时间了,刘璋不会给我们时间了”
“若是退军,益州军不依不饶,那又该如何是好?”
“使君宽心便是,一切有我”
张鲁更是羞愧,大好局面毁于一旦,他便是罪魁祸首。
这时候,汉中军心已乱,只能退军。
严颜使人紧追不舍,可是,追了十多里,汉中军依旧不慌不乱,这时候,严颜只得收兵。
此役,张鲁损兵折将,偷鸡不成蚀把米,刘璋倒是出人意料地取得了胜利。
之前,在众人眼中,益州不过是块鱼腩罢了!
谁曾想,短短几个月的功夫,刘璋的战力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究其原因,无非是用对了军将,买对了军械,选对了军卒。
第六百八十人章天子暴毙
建安三年,张鲁出动三万大军意图夺取益州重镇白水城,城中守将吴兰奋不顾身,硬是拖住了汉中军主力,等到刘璋引军来援之时,益州军突然爆发的战力惊呆了所有人。
三两日的功夫,刘璋一刻也没有闲下来,后续的辎重兵也已经赶到了白水城。
得了补给,更换了武器,刘璋麾下的人马才渐渐恢复了几成的战力,那日厮杀,六千益州军折损了两成。
事后清点一番,计有一千一百三十一人战死,三百八十七人身上有伤,短时间内是无法上战场的,剩余的四千多人马,也是人人带伤,只是伤势较轻,休整了一两个时日便可以恢复战力。
相对于损失,收获也很是惊人。
益州军当场俘获敌军两千人,杀死贼军一千一百三十人,缴获辎重无数。
那一日,若非杨昂引军断后,汉中军的损失还会大上数倍。
不过,张鲁虽然走了,可散落在田间村头的汉中军还有不少人,这些溃卒如果不能及时剿灭,日后为祸乡间,也是个不小的祸端。
大军驻扎在白水城的时候,刘璋动员乡民百姓齐齐动手,一起修缮破损的城墙,督造损坏的城门,严颜与李严则兵分两路,各领一千人马围剿乱军。
城中依然有军卒两千余人,应付可能来临的袭城还是绰绰有余的。
益州山岭居多,百姓多结寨而居,若是贼人聚众结伙,趁人不备,大有可能破村掳寨。
三日前,刘璋虽然已经加派人马通知各村寨加强戒备,严防贼人偷袭,可连日来,还是不断有乡民殒命。
贼祸不除,百姓不得安宁。
真正的豪门大族都居住在郡城大县之内,等闲流贼根本奈何不了,真正深受其害的却还是那些贫苦百姓。
无论是吃穿住行,哪一样都需要出门劳作,乡民们无法整日整夜的坐吃山空,他们总有人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流贼不一定会出现,可现实是残酷的。
饿疯的了溃卒与流寇一道,手持利器,成群结伙地袭击乡民。
益州与汉中相邻的地方,乡民深受其苦。
李贤负责白水城以南的乱卒,严颜负责白水城以北的乱卒,两方人马各司其职,然而,益州军数目有限,负责的地域又太为广阔,总是有些狡猾的漏网之鱼兴风作浪,为祸乡间。
经过几日的整顿修缮,白水城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城防功能,只是城内乡民死伤惨重,丁口十去其三,短时间内是无法恢复的。
休养生息,那也得十年之后才能有效果。
捕获的俘虏,刘璋并未大开杀戒,只是使人甄别过后,一一看押起来。
算算时日,后续大军也差不多该回来了,到时候正好用上这帮兵马。
刘璋想出兵讨伐汉中。
张鲁叛乱自立以来,刘璋父子便将其视为眼中钉,眼下,张鲁大败,正是趁胜追击的大好机会。
张鲁兵败逃遁之后,在河畔等了三天,又收敛了一千乱卒,本想多等一些时日,可是,杨昂却出言反对,他认为不可久留,张鲁已成惊弓之鸟,自然应允。
此役过后,敌我之势逆转。
月旬之前,刘璋的益州军还在荆州碰的头破血流,可是,月旬之后,刘璋便大发神威,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益州军到底改变了什么?
刘璋心知肚明,征讨荆州的时候,从青州购买的军械尚未就位,而且,军卒缺乏征讨荆州的热情,作战时难免出工不出力,可是,白水城之战就不一样了,这是汉中军入侵之战,益州军同仇敌忾,迸发出了超强的战力。
军卒、军械的改变于军将的自由发挥相结合,于是,刘璋取得了酣快淋漓的大胜。
不过,大胜之后,益州的实权人物赵韪却出面拒绝了刘璋趁胜追击的想法。
刘璋权衡再三,只得退军。
益州,赵韪实力颇大,他勾结益州本土实力,玩弄权术。
倘若刘璋一意孤行,后顾不堪设想。
因为,赵韪野心极大,他对刘璋多有不满,甚至有取而代之的想法。
刘璋在荆州碰的头破血流也就罢了,赵韪乐见其成,谁曾想,刘璋突然走了****运,击败张鲁,这对于赵韪而言就有些无法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