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黑山军不告而来,寨中的军卒如临大敌。

没多久,警戒的号角声便响了起来,这是值守的军卒发现了贼寇的异常,及时示警。

没多久,一队队顶盔荷甲的军卒便冲出了军寨,他们在各级军将的喝令下有条不紊地组成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方阵。

其集结之快速完全晃花了营外贼寇的眼睛,之前,这帮黑山军还有过不服气的心理,他们以为,官军之所以能够取胜,靠的不过是武器优良罢了,换做是他们,如果同样装备了这等武器,鹿死谁手还是说不定的事情!

然而,亲眼目睹了青州军严明的军纪、快速的集结之后,所有的贼寇都不得承认一点青州军确实强军,黑山军远远不是他们的对手。

“来者何人,意欲何为?”

隔着老远,青州军便盘问起来。

一名贼将赤手空拳地走到了几十步开外的地方,他举起双手,示意自己没有恶意,嘴里道:“各位官爷,我等并无恶意,此番只为招安一事而来,不知哪位将军主事?”

“招安?”一种官军面面相觑,他们没想到黑山军竟然真的降了。

设立军寨之前,李贤李使君便有过推测,他认为黑山军必会投降,那时候,众人嗤之以鼻,谁曾想,一语成箴。

“从贼只是无奈之举,我们早就听说李贤李使君爱民如子,百姓安居乐业,如今,我们愿意归降,还请代为禀告”

确认贼寇不像是来诈降赚营的,哨探军卒哪里还敢怠慢,他急忙应道:“这等大事可不是我一个小小军卒能够决定的,这样罢,若你们诚心乞降,那便放下武器,静候片刻,我这就为你们通禀!”

贼将自然没有异议,在山中待的越久,他们越能感受到李贤的能耐。

之前,苛捐杂税极多,百姓民不聊生,可是,自打李贤掌权之后,百姓的日子安稳多了。

没有百姓的支持,黑山军便成了无根之水,长久不得。

与其等到山穷水尽之日受人嗤笑,倒不如早做决断,成为枭雄!

张燕亲自出山,便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这时候,只要官军肯纳降,便是多等上一会儿又有什么打紧的?

黑山军乞降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太史慈这边,对此,他很是激动:“张燕倒是个聪明人,也好,黑山军一降,起码可以抽调出六千兵马,算上黑山军,这就是一万多名老卒,好呀,真是难得的好消息”。

为了表示尊重,太史慈决定亲自迎接。

不过,麾下裨将却表达了忧虑:“都尉,如果这是贼人的诡计,你去迎接,岂不是上了他们的恶当?”

太史慈豪气万千:“怕什么?他们人马齐整的时候我都不曾怕过他们,现如今不过是一群散兵游勇罢了,难道我还会怕了他们?”

裨将这才无言:“说的也是,管他真降还是假降,要是假降的话,正好明日让俺再练练斧艺!”

太史慈很快与张燕相会。

各自表明身份之后,太史慈将李贤留下的军令宣读了一番:夜间不得无故出营,违令者,斩!不得滋扰妇孺百姓,违令者,斩!不得扛令不遵,有抗令不遵者,斩!

三个斩字一出,张燕面色微变。

这时候反悔也来不及了,既然决心归顺,自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否则的话,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只是严刑峻法自然不能服众,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的道理太史慈还是明白的,于是他又许之以利:上场杀敌者,杀死三人,月俸三成,杀死九人,可擢升官职,杀死二十人,赏军牌,可封妻荫子。

世人皆爱财,贼寇自然不能幸免,给他们留下一个娶妻生子的念想,他们就不会肆意浪费这难得的机会……

果不其然,当张燕将官军的政策说出之后,部众大喜。

做贼虽然逍遥,可是,死后却不能进祖坟,就算赚了银钱,也只是不义之财,这可是奇耻大辱,然而,成了官军就不同了,只要卖力厮杀,光宗耀祖也不是不可能!

消息传出,只有极少数人马不愿被人管束,他们悄悄开溜,对此,张燕置若罔闻。

兄弟一场,到了这种关头,没必要分个生死。

强扭的瓜不甜,部众只有真心实意的归顺,才有可能恪守军规,否则的话,心有怨言之辈早晚会惹出事端。

张燕的黑山军足有十万之众,不过,其中多是老弱,真正敢战之士不过两万。

收编了黑山军,李贤麾下的人马已经膨胀到了十五万人。

两万军卒,取其精锐,又可成立一军。

历史上,张燕投靠曹操,为兖州凭添助力。

眼下,李贤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了朝廷的话语权,所以张燕在归降的时候,李贤是首选。

只不过,黑山军绝不能在青州久留,否则的话,张燕的存在将影响太史慈的地位。

那么,黑山军要去哪里呢?

第六百五十九章顾大局关羽退。。。

青州无战事,幽州有田楷,并州有陈武,冀州有胡庸,算上外八旗中的兀杨、夫‘蒙’两部,这便是五万多兵马,就算辽东公孙瓒图谋不轨,北地也可高枕无忧。

这种情况下,黑山军只能往南开拨。

太史慈将张燕归降的消息飞鸽传书,报与李贤知晓。

李贤闻听之后大喜过望,吞下冀州、河内诸郡之后,张燕的黑山军已经成为盘亘在腹地的威胁。

虽说张燕与张辽有过合作,可是,这世道利益为先,谁也不知道张燕会不会反戈一击。

于是,为了防备黑山军,李贤特意调拨八千人马分驻在太行山脉外侧。

眼下,黑山军归顺,原本用于监视的八千人马终于可以解放出来,这股人马李贤不打算动用,可是,黑山军,李贤必须调拨使用。

据悉,兖州曹‘操’蠢蠢‘欲’动,此时,李贤觉得有必要给他制造一些压力,否则的话,一旦让曹‘操’搅了荆州的战事,那可就不好了。

为此,李贤一纸调令,吩咐张燕进‘逼’兖州

黑山军开赴兖州?

张燕接到调令吁了口气,既然李贤愿意动用黑山军,那便说明对方没有解散大军的意图。

不过,召集军将说明情况之后,大将杨凤却表达了不同意见:“头领,曹‘操’的兖州军很是强大,李贤会不会想要借刀杀人?”

此话一出,于毒便咧着嘴,没好气地说道:“怕什么,曹‘操’如果真的厉害,也不会损兵折将了,既然青州军能够击败兖州军,为什么我们黑山军不能!”

“话可不能这么说,曹‘操’能够占据关陇之地,我们黑山军可以吗?”

于毒大怒:“你分明是怕了曹‘操’”。

杨凤不依不饶,与于毒争吵起来。

张燕拍案而起:“都给老子住嘴!”

张燕在黑山军中威望极高。他一声怒吼,于毒、杨凤都闭紧了嘴巴,只是用眼睛狠狠地盯着对方。

“曹‘操’没什么可怕的,再者,李贤并没有强行规定什么,只是让我们‘逼’近兖州,吸引曹‘操’的注意力而已”

张燕这么一解释。众人也琢磨过来,感情人家李贤并不相信黑山军的战斗力。只是想让他们牵制兖州军而已。

能够牵制住了自然皆大欢喜,就算牵制不住,也不会影响李贤的布局。

想到这里,黑衫军将放下心来。

做惯了贼寇,如今甫一投诚,自然要担心秋后算账的问题。

既然李贤没有流‘露’出食言而‘肥’的意图,众人也没必要不依不饶。

就在多数军将偃息旗鼓,准备接受军令的时候,白绕嘀咕道:“头领。我听说青州很是富庶,青州军身上的装备更是‘精’良无比,眼下,我们都成了官军,李贤难道没有什么表示?”

张燕心中一跳,他知道重头戏来了,如果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他手下的这帮人马定会离心离德。

黑山军可不是官军,能够从贼入寇的家伙自然以利益为重。

有道是无利不起早,如果黑山军归顺之后,并不能享受太多的好处,那么,毫无疑问。最起码有一半的军将、部众会选择退出。

幸好,李贤已经有了安排,否则的话,张燕很难向手下‘交’待。

如今,结果自然不同,从李贤那里得到了足够的底气,张燕抑扬顿挫。一字一句地说道:“说到这里,我正有一个消息要通知大家,太史都尉已经为我们调拨了五千柄武器,一千副盔甲”。

众人一阵哗然。

青州军械之‘精’良,举世闻名,黑山军能够得到大量军械物资,这对于众人来说都是一个极为震撼的消息。

有了‘精’良的武器装备,黑山军的战斗力起码可以攀升一个层次,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向各自的部众也有了‘交’待。

荆州,新野城。

咚咚咚的战鼓声颇有节奏,久经战阵的青州军卒没有流‘露’出任何紧张不安的情绪,他们在各级军校的呼喝下,踏着鼓点,毫无畏惧地前进着。

跟随张绣打开杀戒的两千名步卒,他们请命愿做先锋,却被拒绝了。

那些人犹自不肯罢休,徐盛只是说了一句:“莫急,有你们出手的时候,这一次,我让你们见识一下青州军是如何斩将夺旗的。”

话已至此,那将领只好叫道:“也罢,我拭目以待。”

徐盛立在城头,城外万余兵马在张绣的统领下一点一点向前开进。

青州军很快‘逼’近了一百一十步之内,山坡之上的关羽按耐不住了,青州军给他带来的压力太大了,他大手一挥,道:“弓箭手,准备,‘射’!”

话音刚落,近千支箭矢便呼啸而至。

青州军中,各级军校大声呼喝“巨盾,护卫!”

“虎虎虎!”整齐划一的红‘色’巨盾看的关羽眼皮急跳,“笃笃笃”,箭矢落到厚实的铁盾上,尽数被阻拦了下来,没能给人带来太大的伤害。

这时候,第二‘波’箭雨又袭来了。

最前端的数百名东莱军卒弓住腰身,他们肩并着肩,合力顶住巨盾。

一攻一守,一箭一盾,两方乍一接触,关羽便没有讨到任何好处。

这时候,青州军卒的长弓手也蓄势以待,挨了两‘波’箭雨,他们早已经憋了一肚子火气。

“长弓手,目标,百步开外敌军方阵,齐‘射’!”

哗哗哗,一阵甲衣摩擦的响动声不绝于耳,整整两千张利弓在弓手的牵引下倾斜到了一个足够的角度,然后便“嗖嗖嗖”万箭齐发,遮住了半边天。

山坡上的关羽脸‘色’大变,他麾下的军士可没有青州军那么坚实的盔甲,连木盾都寥寥无几,不可能像青州军那样把前军遮得密不透风。

之前,攻城之时,荆州军便吃够了弓手的苦。

在李贤的提点下,如今,青州军使用的弓弩远超现代,是当之无愧的大杀器。

如果是平原对决。荆州军早已经被青州军屠杀的片甲不留……

不过,眼下对于荆州军唯一有利的消息就是他们身处的位置,青州军所处的地势略低,因而,他们长弓抛‘射’的箭雨无法发挥出最大的力度。

当黑压压的箭雨倾泻而下的时候,廖化脸皮‘抽’搐,都说青州军如何不堪一击。可当真正直面青州战阵的时候,那股凌厉的攻势足以让人望而生畏!

“将军。当心!”

不等廖化进一步作出部署,他身旁的护卫便疾冲而至,挡在了关羽身前,一支犀利的冷箭凶狠地‘射’穿了护卫的臂膀。

血水从伤口浸透而出。

廖化面‘色’‘阴’沉,四下里,己方人马的惨叫声不绝于耳,青州军的第一‘波’箭雨就给他的军阵带来了不下一千人的伤亡。

悬殊的战损比例让廖化生出一股极为不妙的感觉,两军对‘射’,荆州军远远落在了下风。

青州军的弓箭犀利。盔甲厚实,与这样的人马在城外对决,无疑是件愚蠢至极的事情。

然而,此时青州军从三面来袭,想全身而退,已然是不可能的了。

从一开始,青州军的将领就好像估算到了荆州军可能作出的反应。所以早早地派出人马截断了关羽的退路。

关羽恨的咬牙切齿,在他犹豫的当口儿,青州军的第二‘波’箭雨接踵而至。

“啊……快跑”

“青州军的箭矢太过厉害”

“快躲开!”

青州军特制的长弓给荆州军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伤害。

原本按照关羽对弓矢的了解,在这种范围内,对方应该是难以造成太大的伤害的。

可今日对决,青州军长弓的犀利程度远胜他人。

怪不得固若成汤的新野城都丢掉了。在这种程度箭矢的打击下,守军肯定会被完全压制住……

荆州军的弓手在青州军的重点打击下早已经死伤殆尽,难以作出有效的反击措施,这样持续下去的话,青州军只要接连不断地抛‘射’箭矢,便可以最大程度上地杀伤敌人。

第三‘波’箭雨又来了……

关羽心往下沉,直入深渊。

直到这时候。关羽才意识到,眼前的这股人马不是益州军,而是青州真正的‘精’锐。

昨夜青州军滋扰了一整夜,荆州军原本就没有睡好。

如今,张绣主动出击,顿时让荆州军陷入被动。

到了抉择的时候了,是当机立断,如壁虎一般断尾求生,还是全军坚守,与青州军决一雌雄?

只要进入到山林之中,青州军阵的威力就大大消退,那时候,荆州军卒便可以一雪前耻了。

然而,从这处山坡到最近的那处密林也有两里的路程,如果没人阻拦,两里的路程也不过是一刻钟的功夫罢了,可在前有强军,后有追兵的情况下,关羽知道这两里的路程势必布满了荆棘。

撑下去,有可能全军覆没,突围出去,倒是有可能保全主力。

没多久,第四‘波’箭雨又来了。

到处都是己方人马凄厉的惨叫声,适才高昂的士气在接连不断的打击下早已经跌落谷底。

那些入伍不过数月之久的青壮早已经面无人‘色’,若不是有军纪官压制着,这些人早已经丢下武器,撒丫子跑开了。

青州军大阵之中,张绣高声呼喝:“沐风”

“属下在!”

“你领本部骑军严密监视对方中军动向,一旦其将旗有奔逃迹象,务必于第一时间将其拦截下来!”

“喏!”

沐风与他麾下的两百骑士早已经蓄势以待,他们爱惜马力,都没有骑在马上,不过这两百军士是从军卒中千挑万选出来的‘精’锐,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上马冲刺!

山坡上,关羽已经把身旁的几位裨将唤到了一处,“青州军弓箭犀利,我部伤亡惨重,尔等有何破敌良策?”

一名裨将左臂中了一箭,他咬牙切齿地骂道:“这帮杀千刀的青州佬,还有什么好说的,点齐人马,杀将出去,与他们拼个你死我活,总胜过如今坐以待毙!”

另外一人冷哼一声,道:“要是活腻了你只管自去,莫要牵连到我们!眼下青州军士气正旺,我们不能强攻,只有迂回拖延,才是取胜之道”

“只有战死的荆州军,没有懦弱的荆州人!”

“活着,才有嘲笑他人的资格!”

“你怕死!你懦弱!”

“你这个莽夫,无知!“

眼看着麾下几人争吵了起来,关羽顿时气往上涌,嘴里破口大骂道:“闭嘴,你们难道只会吵架吗?用你们的脑袋想一想,我关羽是惧怕青州军的胆小鬼吗?”

“不是”

“将军悍勇冠绝三军,自然不是胆小鬼”

“将军只管下令,我等必将从命!”

……

几名裨将见关羽发怒,当即表明心迹,愿以关羽马首是瞻。

这时候,关羽才将自己的谋划缓缓道来:“青州军兵锋极盛,两军对‘射’,我部不占上风,所以我准备避其锋芒。”

那名裨将涨红了脸,可却不敢加以反驳。

关羽瞪了那人一眼,道:“不要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好好想一想,我们与青州军是区别在哪里”。

“是城池?”

“是山林地势?”

“是民心!”

关羽一一颌首,道:“没错,这荆州终归是我们的天下,青州军毕竟是客军,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优势,他们便发挥不了战阵的优势,没了战阵,再‘精’锐的兵马也是没了爪牙的老虎,只能任我们宰割!”

说到这里,几名裨将眼前一亮:“将军是想撤入山岭?”

“没错,只要我们冲过那两里的平原,就可以进入到大片的山林之中,那时候,青州军的弓箭就失去了用处,而我们却可以在山林中发挥最大的威力!”

“还等什么,将军下令吧!”

“急个鸟,没看到青州军三面来攻?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将军必须早做决定!”

关羽重重咳嗽一声,道:“我意已决,全军鸣金收兵,尽数撤往山林!”

“喏!”

避敌锋芒,撤入山林,这是关羽犹豫再三作出的决断。

众所周知,刘备掌权之后,地位岌岌可危,关羽不敢冒险,只能稳扎稳打,否则,会将刘备陷入危险之地。

不战而退,就是为了保存实力。

以关羽的傲‘性’,能够退军,已经是极大的让步了。

。。。

第六百六十章刘备求援

荆州,刘备铁青着脸,关羽兵败退却的战报已经快马传至,他怎么也没想到,悍勇无双的关云长竟然败了。访问:。

能够击败关羽的青州军将,又是何等的人物?

幸好,幸好关羽实力犹存,否则的话,刘备别无选择,只能亲自上阵。

世事难料,执掌荆州之初,刘备是何等的意气风发,现在才过了多少时日,一切风云突变。

青州李贤、益州刘璋、江东孙策联袂而来,摆出一副吃定荆州的模样。

刘备好不容易才有了容身之处,哪会束手就擒。

只不过,刘备再猛,荆州再强也是双拳难敌四手,面临三路大军,刘备必须找寻援手。

谁能来援?

放眼天下,唯有曹孟德。

刘备将之前所有的不快置之脑后,他在心中告诫自己,只要曹‘操’能够出兵相助,日后他一定登‘门’致谢。

正思量间,前往兖州求援的使者回来了。

刘备迫不及待地问道:“曹孟德可曾应允?”

使者微微颌首,道:“幸不辱命,曹孟德答应择日出兵”。

刘备面‘露’喜‘色’:“喔,兖州出兵几何?”

“青州军力强盛,曹孟德不敢大意,愿意‘抽’调两万兵马南下来援”

刘备松了口气,只要曹‘操’能够恪守承诺,荆州便有一线生机!

不过,将希望寄托到他人身上显然有些不妥,刘备多谋,他知道,自己必须增强战力,否则的话,就算曹军击退青州大军,荆州也将沦为砧板上的鱼‘肉’,任曹‘操’宰割。

如何增强实力?

招兵买马,这是最便捷有效的方式。

然而,刘备一穷二白。府库中所有的积蓄都已经挥霍一空。

没有钱粮,拿什么来征募军卒?

当兵吃粮,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只有让军卒填饱了肚子,他们才有卖力厮杀的本钱。

若是连口吃食都没有,谁肯卖命?

刘备不懂得无中生有的仙术,只能向世家豪族低头。

荆州七家,以籍贯论。蒯家在南郡,黄家在沔南。马家在宜城,余者庞、蔡、习、杨祖居襄阳,这七大家族把持荆州大权,刘表在位时都不敢小觑他们。

眼下,刘备名义上是荆州最高统治者,可实际上,他却连豪族的话事者都不如。

贵族有贵族的骄傲,刘备认为自己出身高贵,如果这时候挨家挨户登‘门’求助。只会凭白贬低了自己。

可是,青州的威胁迫在眉睫,再不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屁股还没焐热的州牧之位就要丢了。

思来想去,刘备决定找寻一个合适的突破口。

蒯家在南郡,他们的庄园田地首当其冲。除非蒯氏甘心投靠李贤,否则的话,他们就是刘备最坚定的支持者。

时间紧迫,由不得耽搁,刘备第一时间派人前往蒯府。

还好,蒯氏兄弟并未北上。他们接到诏令之后便见了刘备。

刘备直入主题:“新野丢了,关云长抵达之后未能夺下城池,如今正与青州军在南郡对峙,二位先生,此乃荆州生死危亡之际,还请仗施援手!”

说罢,刘备一揖到地。

蒯越、蒯良急忙让开。他们连道:“使君不必如此,使不得,使不得呀”。

刘备面不改‘色’,嘴里道:“玄德颠沛流离多年,若非二位先生,如何能有今日?这一揖,你们受得住”。

蒯越连连摇头,道:“使君此言差矣,使君能够入主荆州,我们兄弟不过是推‘波’助澜罢了,真正让荆州士林信服的还是使君的本领”。

刘备苦笑一声:“败军之将罢了,何来本领之说”。

“使君只不过是时运不济罢了,一旦时来运转,必可大展拳脚”

刘备信心大增,他笑道:“还请二位先生助我!”

蒯氏兄弟相视一笑,道:“使君言重了,有何吩咐直说便是”。

“益州刘璋、青州李贤、江东孙策联袂而来,荆州军力不足,我打算招募军卒,却苦无钱粮,不知二位可有法子助我?”

蒯良与蒯越对视一眼过后,嘴里道:“蒯氏愿意敬献粮秣五千石以作军粮”。

“多谢二位”,刘备微微颌首,这个数目不多不少,不算意外却也不是惊喜。

许是觉得自家的手笔小了些,蒯越为刘备出谋划策:“使君,襄阳蔡氏对李贤、孙策恨之入骨,他们也是使君的助力呀”。

刘备不置可否,昔日,蔡瑁尚在的时候,蔡氏一族在荆州横行霸道,猖狂的很,等到蔡瑁战死之后,蔡氏一族在荆州的地位一落千丈,如今虽然堪堪保持着豪族的地位,可是比起之前,已经大有不如了。

如果刘备相求,蔡氏应该不会拒绝,只是,肯出多少钱粮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还好,刘备没有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蒯良吸了口气,道:“使君,南郡战火将起,我们兄弟二人决定近日北返……”

刘备很是遗憾,离开蒯氏兄弟,他在荆州的日子更难了。

不过,家族有难,蒯氏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否则的话,枉为人子。

理解归理解,刘备心中还是有疙瘩。

这时候,蒯越说道:“我们愿向使君保举一人,此人身有大才,虽不属七大世家子弟,却与庞、黄关系密切”。

刘备来了兴致:“喔?是谁?”

“此人复姓诸葛,单名一个珪字,昔日,诸葛珪曾担任过泰山郡丞一职,后来因为家庭变故,不得不挂印归返,使君若要找寻帮手,他便是最佳人选”

“诸葛珪现在何处?”

“正在荆州”

“可否代为引见?”

“固所愿也,不敢请也!”

于是,在蒯氏兄弟的引见下,刘备很快见到了诸葛珪。

如果李贤在此,一定会大为感概。

历史上,诸葛家族名声大噪。

诸葛珪的长子诸葛瑾成为东吴重臣,次子诸葛亮成为蜀汉丞相。

眼下。诸葛亮尚在隆中,诸葛瑾也没有出仕的迹象,偌大的诸葛家只有诸葛瑾在支持。

刘备召见诸葛瑾之后,双方很快便达成一致。

诸葛瑾答应刘备为其征集粮秣,为此,刘备放弃了一座冶炼场。

有失必有得,这句话自古皆准。

接下来。诸葛瑾搅动三寸不烂之舌,硬是为刘备筹到了三万石的粮秣。如此数量,足够支撑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刘备很是满意,他在心中呐喊着,张绣、徐盛,你们等着,荆州军必是你们的葬身之地!

青州,煤石已经成为冶炼矿材不可或缺的原料。

煤、铁、木,充足的原料供给下,匠工营全力开工。箭矢、刀具、长枪,各式的冷兵器源源不断地从作坊生产出来。

战争可以促进生产力!

大片大片的土地开垦出来之后,一座座水车沿河而建,灌溉出了大片大片的良田。

南阳境内有多条河流,土地也很是‘肥’沃,之前之所以人口稀少,只是因为黄巾凶恶。烧杀劫掠,所以百姓才逃了个干净。

现如今,李贤凭借击溃黄巾,使得乡民们信心大增,他们开垦荒地、畜牧养殖。

以军堡为中心,李贤治下。许多地方开垦出了连片的田地,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省工省力的曲辕犁完全派上了用场。

李贤采取的是类似于军屯的方式,他将乡民十户编为一甲,五十甲编为一里,五十里编为一乡,每一级设一头领。

开垦出来的田地按照人头发放,完全免去了繁重的人头税。

南阳多流民。只要给他们一口吃食,让他们做什么都愿意。

此时,下邳城中,围绕甘宁赏赐的问题,朝廷之上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忠于刘协的老臣一心打压风头正盛的方云,他们不想给甘宁太多的好处。

甘宁可是李贤麾下水军第一将,奖赏甘宁,就等于奖赏李贤!

不过,刘协表态之后,朝臣们终于退让一步,赏赐甘宁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唯一值得争论的是到底该如何赏赐。

按照董承的意思,只要赏赐些钱财布帛,让军卒得些好处就罢了,至于加官进爵之类的事情,还需要进一步思量。

毕竟,甘宁已经有了都尉的职位,要是再行犒赏,只怕很快会赏无可赏。

李贤一系人马勃然大怒。

明明是破国掳王的不世奇功,可到头来却遭到明升暗降的打压,这让众人情何以堪?

若不是为了天子的颜面,李贤早已经提刀砍了董承。

这家伙明里暗里不知道给李贤添了多少堵!

真是可恶至极!

“陛下,自古以来,有功必有赏,唯有赏罚分明方能将士一心,广陵都尉甘宁勇武果敢,孤军深入,直捣黄龙,将新罗朝臣玩‘弄’于鼓掌之中,进一步粉碎了管亥等人的狼子野心,此等功臣,如果不能给予相应的赏赐,长此以往,天下将士谁人敢战,谁人肯战?”

一番话在朝堂之上来回震‘荡’,便是刘协都觉得振聋发聩。

语气虽然重了些,可是,刘协却难得的没有生气,他知道对方之所以火气十足,只不是为了表明态度罢了,真要让对方作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他是不会去做的,这就是聪明人。

对于甘宁,对于李贤,刘协矛盾无比,如果他是汉武帝那般的枭雄,一定可以人尽其才,可偏偏他只不过是个大权旁落的傀儡。

别看朝廷吵的热闹,只要李贤一句话,还不是一锤定音?

想到这里,刘协为自己感到悲哀。

幸好,这时有人揣摩上意,上奏道:“国朝打了胜仗,自然要赏赐有功之臣,依我之见,便让甘宁甘都尉即刻回国受赏,掌管水军一事”。

甘宁原本就是水军大将,这番运作,岂不是什么都没赏赐?

李贤知道自己必须开口,否则的话,一旦盖棺定论,甘宁那里不好‘交’待。

“陛下,甘宁立下泼天大功,其官职可否擢升一些?”

刘协别无选择,只得应承下来:“这样吧,就依爱卿所言,着甘宁为水军右将,掌青州水军,麾下军士各赐布绸五匹,银钱三百钱,步骛有功于社稷,官至骑都尉,留守新罗!”

如此还好,李贤微微颌首,替甘宁、步骛谢过天子赏赐。

兖州,训练有素的曹军死死抵住了黑山军的冲击。

大阵之前,夏侯惇枪枪见血,手下无一合之众,早已胆寒的黑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