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侯惇不再多言,他知道,乐进决定的事情很难改变。
与其将‘精’力‘浪’费在斗嘴内哄上面,倒不如静下心,考虑如何善后。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了,很快就要到了开坝决堤之时。
为了在最大程度上销声匿迹,乐进、夏侯惇将决堤的时间放到了夜里。
趁着夜‘色’,城外的曹军士卒‘潮’水一般退却。
为何撤军?只有寥寥几名军将知晓内幕,这是为了防止消息走漏。
这一夜,张辽眼皮跳个不停,好像有什么极为不妥的事情发生了。
“轰隆隆!”护卫在皇后院外的陈到一惊而起,他在睡梦中听到了一声巨响。
“快,将皇后请出来”
“喏!”
没有人敢质疑陈到的命令,沿途间,若不是陈到浴血奋战,所有人都已经死了无数次。
伏皇后正做了个噩梦,在梦中,无穷无尽的大火铺面而来,眼看着她就要葬身火海,便在千钧一发之际,外头传来了内‘侍’的呼喝,“皇后娘娘,陈将军有请”。
伏皇后擦去了额头的冷汗,道:“知道了,我这就去”。
“喏!”
须臾,伏皇后和衣而出。
此时,整个灌阳城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发生了什么事情?
“报,城外的曹营已经成了空营”
“啊呀,不好,这是曹军的诡计!”
数年前,夏侯惇的兄弟夏侯渊便是败在了李贤的水淹计下,如今,夏侯惇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
等到陈到、张辽猜出个大概的时候,汹涌澎湃的河水已经到了城下。
“轰!”巨大的水流撞在城‘门’上发出了接连不断的声响。
河水在‘肉’眼可见的速度内急速攀升。
陈到大吼出声:“快,护住皇后,去屋顶,去府库!”
县衙的府库修得很是坚固,只要躲入府库上头,有很大的可能可以避过大水。
“水,水,水!”
滔滔的河水很快便熄灭了所有的火光,整个灌阳一片黑暗。
到处都是此起彼伏的呼救声。
事发突然,谁也想不到曹军竟然会来这一手。
陈到麾下的护卫也就罢了,他们多数是青州子弟,水‘性’颇佳,而张辽麾下的并州军就不同了,他们在马背上所向无敌,却都是些旱鸭子。
两千人的兵马中,通水‘性’的人马不超过十分之一。
形势十分严峻,也许再来一个巨‘浪’,张辽残存的兵马又得折损一些。
未战便亡,这他娘的算什么事儿?
张辽脑中空‘洞’一片,他只有一个念头:贼子好狠的心!
大水过境,意味着挥之不去的死亡。
城内足有数千户人家,这一场大水,足以将灌阳城变成一座死城!
“快,到高处!去寻些木板,寻木板!”
“莫慌,莫‘乱’,拆‘门’板!”
城内没有船只,谁也没料到曹军出手如此狠辣。
大意之下,并州军伤亡惨重。
到处都是此起彼伏的惨呼声,军卒、乡民‘混’杂在一处,狼奔犬突。
汹涌的大水卷起数百斤重的物事,将他们高高抛起。
人力有穷,水力无穷。
面对咆哮而来的大水,人人‘色’变,他们缺乏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幸好,大水来得快,去的也快。
汶水毕竟算不得什么大河,乐进蓄了三天三夜的水,也不过在灌阳城肆虐了一炷香的时间。
一炷香的时间,足有千余并州军死伤,另有数千乡民伤亡。
河水无情,乐进更是无情!
大水刚过境,乐进便一声令下,挥军杀出。
漆黑的夜空下,星星点灯的火把显得很是耀眼。
不过,这时候,城中已经没有人顾得上城外了。
城‘门’被水冲的半开着,城头的守军都被河水卷走。
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陈到衣衫尽湿,他与朱桓将皇后、皇子护在屋舍中央。
伏皇后瑟瑟发抖,她紧紧搂住皇子,嘴里道:“我儿莫怕,我儿莫怕!”
其实,怕的何止是皇子?伏皇后也怕的要死。
水淹灌阳城?
曹军下的狠手!
好在大水袭城的时候陈到及时醒转,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皇后、皇子都不通水‘性’,一旦落入水中,有死无生。
伏皇后第一次生出后悔的念头,早知前路如此凶险,她就不应该将皇子带在身边。
之前,伏皇后一直觉得曹军的目标是她娘俩,可是,现在曹军使出的明明是无差别全覆盖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说明啥?
说明曹军已经不把伏皇后的死活放在心上了。
如果没有皇子,就算皇后自己葬身此处,她也不会有太多想法。
人命天定。
可是,现在天子唯一的骨‘肉’就在这里,如果同样葬身鱼腹,伏皇后如何向天子‘交’差?如何向刘氏皇族‘交’待?
逆贼,逆贼!
曹军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行径彻底‘激’怒了伏皇后,她咬得牙齿咯咯作响,誓要报仇雪恨。
“啪嗒、啪嗒”,城外俱是淤泥。
曹军踏在淤泥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城中漆黑一片,陈到‘摸’遍了全身,也没找出一张火折子。
夜难视物,明知道曹军正在城外,可陈到却无法作出任何应对措施。
突如其来的大水彻底扰‘乱’了一切。
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灌阳城是不能待了,大水过境,灌阳一定守不住。
趁着曹军未至,陈到当机立断,他带着人马果断撤离。
没有火把,在‘阴’暗的环境中,陈到小心谨慎,四下里的一切都显得危机四伏。
陈到与张辽失散了。
陈到的使命是护送大汉皇后,而张辽却没有固定的任务。
对于陈到而言,一切都以皇后为先,张辽就不同了。
张辽要为袍泽复仇。
如果在战场上真刀真枪的败给曹军,张辽绝不会任何怨言,可偏偏曹军是动用诡计获胜,这就给人胜之不武的感觉了。
乐进打着火把,径自入城。
触目间,满目苍夷。
夏侯惇心情沉重,乐进却喜上眉梢,他觉得,兵不刃血进入灌阳城,这便是最大的成功。
忽而,一阵弓弦响动声。
乐进惊回首,却只看见三道闪烁着寒光的利箭疾驰而来,他眼皮急跳,试图躲开箭矢,然而,箭矢来的太过突然,又完全封死了他们的躲闪方位。
“铿!”电光火石,乐进挥刀击出了箭矢。
只这一击,便让乐进明白,城中危机四伏。
城内火光熄灭,于是,拥有火把的曹军便成了最显眼的目标。
“有敌人!”
敌人在哪里?
火把的亮度毕竟有限,不可能照到每一个角落。
哪里去找敌军?
看不到,听不到!
复仇,张辽要复仇,他对乐进无声地说道:“既然来了,那就一个也不要走”。
想逃?无处可逃!
“啊”,前一刻还在得意猖狂的‘乱’卒只能发出惊恐的惨叫。
“噗哧”,下一刻,犹自滴血的箭矢便从‘乱’卒的脖颈处透体而过!
再度出手的正是张辽,适才三箭未能立功,这一次,张辽将目标放到了乐进身后。
张辽的想法很简单,那便是在最大程度上制造曹军的‘混’‘乱’。
只要曹军陷入‘混’‘乱’,这座灌阳城便会成为他们的坟墓。
比起‘乱’战,张辽麾下的并州军显然更为擅长。
大水过后,并州军已经完全‘乱’了编制,而皇后也失去了踪影。
不过,在张辽看来,只要有陈到、朱桓,皇后定然无忧,现在之所以久久未曾出现,想必是躲避到了什么地方。
并州军不能离开,无论陈到作出了什么选择,张辽都觉得并州军须得有所作为。
天子驾临徐州之后,李贤的势力进一步膨胀已经成为必然,这般情况下,张辽若想投靠,须得有一个显赫的投名状,否则的话,谁肯理会他?
没错,张辽已经决定投靠李贤。
吕布一生桀骜,但却不会看错人,他能够放心将貂蝉母子托付给高顺,并让高顺将他们送到青州,这便说明李贤可信!
一个得到吕布认可的人,总归是值得信赖的。
大水之前,原本张辽还在考虑曹‘操’是否值得投靠,现在看来,曹‘操’麾下良莠不齐,心狠手辣之辈层出不穷。
张辽受够了内斗,他只想立功受赏,只想光媚‘门’庭,不想将有限的‘精’力消耗在无穷无尽的内斗上面。
乐进自然没想到,他的一场大水,不但毁了自己的一世英名,而且还冲走了一名有可能投奔曹‘操’的得力大将。
真正的历史上,张辽可是曹‘操’麾下赫赫有名的战将。
举世闻名的逍遥津之战的主角便是张辽。
以八百步卒逆袭孙权十万大军,从而一举解了合‘肥’之围,这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大水过境,灌阳城内一片狼藉。
不过,自打曹军入城之后,但凡能动的并州军都藏匿起来。
黑暗之中,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曹军虽然抢占先机,但是,汶水水量太小,并州军卒淹死的只在少数,多数人都是在水流裹走的时候撞伤了,并没有‘性’命之忧。
。。。
第四百九十七章黑暗中的机会
突入其来的大水熄灭了城中一切可供照明的火苗,夜‘色’深沉,伸手不见五指。
守军没有火把,没有油灯,只能蜷缩在黑暗中。
无穷无尽的黑暗中,手持火把的曹军宛若夜空中的星星一般,在城中极为瞩目。
黑暗是一把双刃剑,乐进从容撤军,开决河坝多亏了守军夜不视物,否则的话,曹军不可能轻易得逞,然而,此一时彼一时,曹军入城之后,黑暗也成了并州军保命的条件。
曹军在明,并州军在暗。
攻守之势易转。
灌阳城内,张辽麾下的并州军都是跟随吕布、张辽南征北战存活下来的‘精’锐老卒。
比拼军纪,并州军比不上青州军军,比装备,并州军连曹军都不如,可是,城中的这种并州军却有着常人难有的本领:保命。
对于老卒来说,如何在‘激’烈的厮杀中保存‘性’命是一种最重要的特长。
保命,不是贪生怕死,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
新卒与老卒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此处。
间或传来曹军的惨叫声,这是潜藏各处的并州军用自己的方式招待曹军。
大水过境,到处都是杂物,熟悉的环境变得陌生起来,然而,并州军毕竟在此处看护了一些时日,因而,与曹军比起来,并州军更像是地头蛇。
天时地利人和,守军能够占据地利之便,这已经很是难得了。
一名又一名曹军行到近处,张辽潜伏在暗处,没有急着出现,他眯缝着双眼,半晌方才找到一个意想中的目标。
就是他了!
“嗖”,张辽长箭发威,‘射’得那名曹军人仰马翻。
每时每刻都有军卒倒毙身亡,乐进身前身后已经没了多少军卒。
“噗哧”,又是一名手持火把的军卒中箭倒毙。
这时候,乐进大声怒吼;“小心箭矢!”
小心个屁,已经到了这时候了,难道还能退出去不成?
适才只顾着冲杀,军卒将厚重的盾牌丢到了辎重营,轻装入城。
速度倒是快了起来,可是,曹军的防御手段却捉襟见肘。
在曹军看来,大水过境之后,守军不可能存有战斗力。
谁曾想,并州军竟然顽强如斯。
“快,快冲入城中!”一时之间,乐进想不出好法子,只能让军卒加快速度。
怎么冲?
乐进身先士卒,与前锋一同冲杀,只可惜火把之下,乐进的身影太过模糊,寻常军卒看不到,否则的话,乐进此举一定可以提振军心。
“嗡嗡嗡”,并州军的冷箭越来越多了。
谁拿火把,谁就是最显眼的目标。
都是妈生爹养,谁也不想白白丢了‘性’命。
脑子灵醒些的,他们距离火把不远不近,既可以确保道路安全,又可以免去暗箭伤人之苦。
火把已经成了烫手山芋,想要,怕烫,丢了,又实在可惜。
刚开始,确实如此,
不过,渐渐地,随着火把的越来越少,并州军开始将目标放到了火把身边的军卒。
“该死的,出来!出来与我一战!”
死亡的压力之下,有的军卒甚至丢了火把。
攻城,并不是说攻入城中便解决了战斗。
战事的‘激’烈程度与双方军卒的‘精’锐程度息息相关。
乐进绸缪多日,好不容易趁着夜‘色’,决堤放水,淹了灌阳城,本因为可以兵不刃血,留下一段佳话,现在看来一切都高兴的太早了。
夜战、巷战,曹军无法发挥数量优势,只能无头苍蝇一般‘乱’窜。
张辽咬牙切齿,仿佛要用箭矢宣泄出所有的怒火。
伏皇后是否健在?
陈到有没有救出皇后?
若是伏皇后死了,李贤那里等于断了一条退路。
张辽心中七上八跳,他痛恨自己。
原本张辽打算投奔李贤,可是,现在出了这么大的纰漏,如果皇后真的死于非命,张辽要一力扛下所有的指责。
天快要亮了,曹军已经席卷了大半个城池。
乐进大声疾呼,让麾下军卒抢占得力地形。
不知不觉间,城‘门’已经围满了曹军。
乐进的人马在城中大张旗鼓的找寻一人。
“找皇后?白日做梦!”
陈到深一脚浅一脚,他不知道狂奔了多久,他只知道随行的伏皇后跌倒了无数次。
陈到叹了口气,有的时候,‘女’人确实是累赘……
忽而,一抹光亮在视野尽头出现了。
陈到眼前一亮,他明白,八成是侥幸未死的军卒!
当然了,也有可能是曹‘操’的人马。
如果是前者,陈到觉得有必要庆祝一下,如果是后者,一行人须得考虑如何‘蒙’‘混’过关。
距离越来越近了,陈到使人前行一阵子,终于可以确定,前方是张辽的并州军。
只要是并州军就好,成功验明正身,陈到接管了这处城‘门’。
此处地势颇高,受到的冲击最小。
陈到清点人数,可战之兵还有一百二十人,另有三名轻伤不下火线的伤员。
“好了,时间紧迫,大家有一炷香的时间来安排、安排”
伏皇后好不容易有了喘口气的机会,她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
浑身酸痛,一步也不想动。
陈到已经大意了一次,这一次,无论如何不能再大意了。
哨兵、探马,陈到准备的很是充分。
须臾,有军卒来到了一个消息:曹军将至。
陈到急忙召集人手,连夜逃窜。
谁让这灌阳是兖州曹‘操’的地盘呢?
原本灌阳未破的时候,陈到还有把握与乐进周旋几日,可现在,大水破城,陈到却不敢拿伏皇后冒险,
数千兵马辛苦奔‘波’了这一路,为的是什么?
大汉伏皇后!
这是青州军的目标,也是李贤严令要带回之人。
陈到熟知李贤脾‘性’,他不敢肆意妄为!
如果按照陈到本意,就在城中与曹军杀他个昏天暗地。
近战厮杀,谁怕谁?
偏偏陈到不能如意!只能护送伏皇后。
东方的天际出现一抹鱼肚白,城内的喊杀声渐渐止歇了。
敌我双方喧闹了一夜,都已是又累又疲。
天一亮,乐进军马的数量优势便得以显现出来。
并州军确实顽强,可是,与数倍于己的曹军比起来,并州军压根没什么长处。
列阵对敌,仗着人数多,曹军士气大振。
张辽叹了口气,他知道,城池的陨落已成必然,当务之急是及时‘抽’身!
逃,择机而逃!
。。。
第四百九十八章反间计
灌阳城的战事已经接近了尾声,陈到脱身及时,全身而退,张辽一行三百多人却被乐进领军困在城中。
乐进兴奋的直搓手,张辽可是吕布帐下赫赫有名的大将,无论说降还是杀死,都可以取得不小的奖励。
张辽一行人背靠背,他们围成一个密不透风的鱼鳞阵。
乐进似笑非笑,不无得意地说道:“张文远,你败了”。
“胜败乃兵甲常事,世上没有永久的常胜将军,我张辽不过是凡夫俗子,失败,不过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罢了”
乐进被呛了一口,他手指灌阳城,嘴里道:“我不费吹灰之力便破了这灌阳城,文远以为如何?”
“百姓何其无辜,水淹城池,淹死的是谁家子弟?谁的人马?”
乐进脸‘色’瞬间由晴转‘阴’,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为什么要试图劝降张辽?
这等夯货,直接杀了也就杀了。
张辽似乎来了兴致,他唾沫横飞,嘴里道:“以多胜少,徒劳无功,到头来还要靠这手段来入城,乐文谦,你确实很不错”。
“住口!”乐进变了脸‘色’,他大怒道:“我没时间跟你贫嘴,我只想问你一句,张文远,你降是不降!”
张辽本想反讽几句,不过后来还是深吸一口气,道:“不降!”
“我听说你家有老母,你若是死了,谁为你尽孝?难道你真的不为家人好生考虑吗?”
“我意已决,决不后悔”
乐进恼羞成怒:“敬酒不吃吃罚酒,好,既是如此,那你便等死吧”。
乐进再不多言,他把臂一挥,就要将张辽等人‘乱’箭‘射’死。
四处的城‘门’已经关死了,乐进想来个痛打落水狗。
紧要关头,一支劲弩“哚”从乐进身旁径自‘射’入了城墙。
箭弩从哪里击发的?
幸亏乐进躲得飞快,要不然早已经丢了‘性’命。
城‘门’没有打开的迹象,各处也没发现敌军。
“将军,城头!”
忽而,一名军卒指着城头,惊恐地叫嚷起来。
昨夜里,乐进只顾着围剿并州军,将城‘门’关闭之后,压根没在城头布置多少防御力量,这便使得新来的人马轻易登城。
来的是谁的人马?
清一‘色’的红衣红盔,显然是青州军!
下邳城,李贤与天子联袂归返。全集下载75
作为大汉朝新定的都城,每日都有城内城外的布衣百姓在城‘门’打开的第一时间涌入其中。
这一日,守‘门’的军卒正悠闲的扣着鼻孔,漫不经心的在同伴的帮助下推开了城‘门’,他嘴里哼着小调,眼睛下意识的扫了城‘门’一眼。
“告示?昨日没记得张贴过告示呀:玄甲军徐和……我滴妈呀,徐和反了”,要说丁丘的反应就不慢,他在第一时间冲将上去,利落的把布告撕下来。
脑子稍稍一转,紧紧的把告示塞入怀中,丁丘便决定把这东西送到城‘门’尉那里。
“丁哥儿,徐和他真的反了?”‘门’卒惊恐的问道。
“废话,白布黑字,写的清清楚楚,睁大你的眼睛看看”,听到有人质疑自己的文化水平,丁丘很是愤怒。
“咱不是不识字么,哎,你这是去哪呀?”那人嘀咕一声,不敢再问。
“徐和可是黄巾贼出身,他这一反,还不知周仓会不会凑热闹,徐州‘乱’矣,得了,我得赶紧去报信,说不定城‘门’尉大发慈悲,赏我几个大钱!真要是那样,今儿个‘交’了差事,我请客”,丁丘大手一挥,他仿佛看到了无数的银钱正在向他招手。
同样的告示贴遍了下邳城的各个城‘门’口,接到属下禀告的各级官吏不敢隐瞒,当即层层上报。
于是,李贤刚刚用过早膳,便见到了这份原稿。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徐州玄甲军统领徐和谨以信义布告天下:昔高祖创立基业……”
几乎同一时间,刘协也在聆听布告。
“天子刘协,素无德行,妄自居尊,有负高祖之遗意。今吾应天顺人,克日兴师,以慰万民之望。告示到日,各宜归命新君。如不顺者,当灭九族!先此告闻,想宜知悉。”
李贤一笑了之,压根不以为意。
刘协倒是紧张了一阵子,他与徐和接触不多,并不清楚对方会不会造反。
不过,当着内‘侍’的面,刘协还是要故作大方:“哼,这定是他人的‘奸’计,想离间孤与李贤”。
说罢,刘协淡淡地挥了挥手,嘴里道“出去吧,去内府领钱一贯,孤赏你的”。
那内‘侍’大喜,连连叩首,方才恭敬的退下去。
“来人呐,宣李贤”
没多久,李贤踏步而出,嘴里道“陛下,可是因为徐和布告之事?”
刘协微微颌首。
李贤又道:“徐和麾下万余黄巾正与曹‘操’对峙,想必是曹‘操’使出的离间计罢了”。
刘协眯缝着眼睛,嘴里道:“我听说你将麾下军权都‘交’了出去,这可不是什么良久之道,有道是防人之心不可无,你麾下‘精’锐举世无双,不得不防”。
李贤深吸一口气,道:“有道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们既然是我选的,那我就会对他们信任到底”。
说到这里,李贤又道:“陛下,徐和深明韬略,善晓兵机,徐州若是无他,只怕大事休矣”。
不得不说,徐和的玄甲军在徐州的地位确实不可替代。
如果没有玄甲军在边界牵制住大队人马,曹军早已经冲到了下邳。
刘协虽然初至徐州,对局势不甚了解,但从李贤的叙述中,他大致了解到徐和的重要‘性’。
想到这里,刘协笑道:“如此说来,这是贼人的反间计,‘欲’使我君臣自‘乱’,彼却乘虚而击,真是‘奸’诈。”
“陛下圣明”
刘协微微颌首,道:“既然如此,李卿好自为之”。
“喏!”
李贤走后,卫将军董承从布幔中踱出:“陛下,李贤鹰视狼顾,青州、徐州之‘精’锐俱在其手,陛下不得不防”。
“荒谬!李贤忠心耿耿,孤怎可疑他?”刘协拂袖转身而立。
董承环顾四周,出言道,“昔日高祖有云,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依我之见,李贤所谋不小,陛下许早图之!”
刘协很是反感:“若不是李卿,我此时尚在长安城,饱受煎熬”。
“军权、财权,陛下可有一样?这里与长安有什么区别,陛下你不过是一个傀儡罢了”
董承说得很是苛刻。
刘协当场就涨红了脸,他压抑着怒火,道:“孤信他!孤信他!”
董承也是皇亲国戚,他的‘女’儿是刘协的皇贵妃,此番出逃,董承是少数的陪在刘协身边之人。
官至卫将军,爵至列侯,这便是董承如今身份,真正可以说得上是位高权重。
董承还不甘心,嘴里道:“我听说李贤早就得了‘玉’玺,为什么他最近才‘交’出来?”
传国‘玉’玺是李贤从袁术手中夺来的,直到刘协封禅泰山的时候,李贤才献出来。
刘协大喜过望,没去细想太多,可董承却嫌李贤进献的晚的。
董承觉得李贤大权在握,不是良臣。
刘协只是冷哼,并不多言。
董承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以头触地,“陛下三思,李贤既是忠君爱国,可命其‘交’出兵权、财权,以振汉室!若是李贤欣然‘交’出,老臣愿以命相抵,反之,若是李贤贪恋大权,便是心有不臣,当斩之……”
“这……”
不得不说,刘协对权力还是很热忱的。
一开始,李贤将刘协接到徐州,刘协很是感‘激’,可渐渐的,刘协竟然发现自己无所事事。
徐州有没有自己这个大汉天子完全是一回事!这对于刘协来说打击极大。
说好的匡扶汉室呢?连基本的存在感都没有还搞什么?
董承这一招狠辣无比,表面上,他的一言一行都在为刘协考虑。
刘协虽然觉得董承太过偏‘激’,却没有生气,毕竟,对方是在为他着相。
可是,董承真的是在为刘协考虑吗?
李贤在青州、徐州经营多年,势力根深蒂固,就算李贤不幸惨死,李氏也不会轻易垮掉,最起码,依附于李贤的军将不会在短时间内改投‘门’庭。
天子刘协名义上是大汉天子,可是他除了一个名头之外,要兵没兵,要钱没钱,这样的一个天子,谁肯真心效忠?
董承完全将刘协绕了进来,可谓居心叵测。
察觉到天子已然心动,董承趁热打铁,嘴里道:“李贤奉迎陛下的时候是怎么答应的”。
刘协一字一句地说道:“李贤答应朕要重振汉室,厘清宵小”。
“陛下,李贤再好,也不过是个臣,而你是君呀,自古以来,君赐臣才是王道”
刘协的自尊心强烈辜动起来。
董承说得完全在理呀。
李贤既然口口声声要为汉室着想,那么,为啥不‘交’出权力?
堂堂大汉天子,吃的、喝的竟然都要由臣子供应,这要是传出去,岂不是令人嗤笑?
心里虽然这么想,可刘协嘴里却说道:“朕初临下邳,万事须得仰仗李卿,一味‘逼’迫,非仁君之道也!”
“陛下此言差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李贤尽臣道,天经地义,何来‘逼’迫一说?”
李贤犹疑起来:“这……”
“陛下,已经有徐州权贵与我联系,他们想见见陛下”
。。。
第四百九十九章纷至沓来
沛县为高祖刘邦龙兴之地,自打刘汉立国以来,徐州‘门’阀林立,其中,下邳曹氏、东海糜氏、小沛陈氏为个中翘楚,无论在地方还是在中央都具有不小的影响力。热门
数百年间,徐州豪杰辈出,然而,大汉天子却是许久未曾驾临了。
兴平二年,天子刘协入主下邳,这对于徐州豪族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有道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刘协这个天子再怎么落魄,他也是大汉天子,如果能与天子熟稔一番,说不定可以捞个一官半职。
抱着这样的心思,不少豪族意图收买官员,谋求与觐见天子的机会,只可惜,刘协身边之人大多是李贤的人马,他们恪守原则,压根不给人机会。
不过,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李贤的人马恪守准则,并不代表其他人也能如此,卫将军董承便是例外之人。
董承地位特殊,既是皇亲国戚,又有与天子共患难的经历,可以说,深得天子信赖。
一些头脑灵通之辈走不通李贤的‘门’路,便开始退而求其次,试图从董承身上寻求突破口。
董承巴不得刘协能够多积攒些人脉,权贵的诉求,他欣然接受。
干柴遇到烈火,可谓遇之即燃。
董承想借助徐州豪族之力,这样的话他这个外人才可以站稳脚跟,而徐州豪族也可以借此牟取更多的利益。
一直以来,董承心中都有一个算盘,他要得到更多的权力。
从长安到下邳,李贤替代郭汜,成为皇帝身边权势最高之人。
投机取巧的董承虽然也得到了不菲的好处,然而,他却尤不满意。
在长安的时候,董承畏惧郭汜、李傕的西凉军,不敢肆意妄为,可是,到了徐州,董承觉得适合自己动手的时机到了。
李贤算什么?一个盐丁而已,为何不能取而代之?
数年来,李贤太和善了,在他身上,压根没有锋芒毕‘露’的感觉。
换句话说,董承觉得李贤是个软柿子,好欺负。
如果李贤像董卓那样强势,董承连个屁都不敢放一个!
只要成功促成天子召见豪族一事,董承必然可以收获不菲的好处。
声望、钱财、权力,这都是董承迫不及待的。
天子刘协太渴望权力了,如果是其他人蹿啜鼓动,他不会放在心上,可是,董承却是刘协最信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