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挥手让亲卫退到一边,太史慈拧着眉头,疑‘惑’的问道“袁军有什么‘奸’计?你是怎么知道的?”

陈式身上的外衫布满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孔‘洞’,而他脸上还有烟熏和树枝划破的痕迹。

“将军且看这个”,说罢,陈式拎出两只不大的鸟儿。

一只已经被烤熟了,想必太史慈闻到的那股味道就是这鸟味儿;另外一只还在陈式的大手里瑟瑟发抖,不过在它的脚掌上方好像有绳线捆过的痕迹。

难道袁军也流行用飞鸟传信了?不对呀,倦鸟回巢,除了鸽子以及鹰雕,印象中好像没有哪种鸟类可以传递信物呀。

不解的指了指形态不同的两只鸟,太史慈疑‘惑’道“这是怎么回事?”

“哎呀,将军,你仔细瞧瞧这鸟‘腿’”

太史慈依言看去,“这怎么像是火引?”

陈式连连颌首:“不错,正是火引”。

“袁军将火引绑到鸟‘腿’上做什么?”

“将军,这便是袁军的诡计了”

“喔?什么诡计?”

“袁军在鸟‘腿’上绑了火引,日头一落,倦鸟便要归林,那时候,它们就会把这些火引带到自己的鸟巢里”,陈式语调迅速的把自己的发现以及想法说了出来。

太史慈面‘色’急变,鸟巢在哪里?有的是在树上,有的是在民居,当然了,也有鸟巢藏在粮仓中。

如果火引到了粮仓,那岂不是酿成大祸?

青州军只防备贼人潜入,又怎会想到,那些不起眼的鸟也会给他们带来祸患呢?

“来人!快,传令下去,着胡七、王老八各领一千军士,与城中架设渔网,捕捉鸟雀!”太史慈脑‘门’惊出了一头冷汗,娘的,真是防不胜防啊。

要不是陈式发现了这鸟的蹊跷,只怕还真就着了袁军的道儿了。

对了,陈式是怎么发现的?

“这鸟,你是怎么看出不妥的?”太史慈迅速在布帛上写就了一张军令,上面只有短短的数个字“速捕鸟雀!袁军诡计!”。

虽然没有说清楚,但想必以胡七等人的头脑应该知道此事的重要‘性’。

将布帛递给亲卫,太史慈才堪堪缓了一口大气。

陈式咽了口唾液,讪讪地说道:“说来不怕将军笑话,俺平日子喜食鸟雀,它们味道鲜美,而且还有壮阳功效,袁军围城这些时日,俺出不得城,便把主意打到了城内鸟雀上头。今日,我刚刚爬上树梢,却见到鸟窝里起了火”。

太史慈铁青着脸,嘴里道:“是火引的缘故吗?”

陈式接连颌首:“不错,我恰巧知道一处树林,里面鸟雀极多,接连‘摸’了三处巢‘穴’,都在鸟雀的‘腿’上发现了类似果壳的物事”。

“什么果壳?”

“就是这个!”说罢,陈式将一个缺了一角的果壳递过来。

果壳中有黑‘色’的木屑,看模样是尚未燃尽的情况下放入果壳的。

这都是巨大的火灾隐患呀,只要有一处火引落入粮仓,干燥的粮秣遇火既燃,那太史慈岂不是没了守城的最大依仗?

“好,此番你立了大功,你愿从军吗?”

陈式眼前一亮,他拜伏在地,嘴里道:“愿意,当然愿意,求将军收下俺”。

陈式身高体壮,又能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只要稍加调教,便是一员得力干将。

这样的人物,必须收入麾下效力。

只是,要许个什么职位呢?

小了,只怕会为人不齿,大了,又容易滋生自满。

想到这里,太史慈笑道:“如果你不想从军,我会赏你一大笔钱财,如果你想入伍,那就先从军司马作起吧,你以为如何?”

陈式眼睛一亮,汉代军职,一个军司马可以管辖四百人,从一个普通的乡民升为军司马,想必家人一定会高兴坏了。

“多谢将军,此等大恩,小人没齿难忘”

“这都是你应得的,嗯,你都做军司马了,手下不能没有军卒,我可调拨十名老卒供你指使,其余人手便从新卒中征召吧”

“喏!”陈式自幼在城中长大,太史慈准许其遴选军卒,那便有了照拂故‘交’亲朋的机会。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陈式很想在父老乡亲面前‘露’一次脸!

“伍长、什长、队率、屯长之类的军职你可自行任命”,太史慈决定给陈式一个考验,考核通过了,自然要大大的使用,但若是发现他没有那块料,日后也就让他作个押运粮秣的“冷司马”。

陈式大喜,这已经是他想都不敢想的美事了,“诺!多谢将军!”

“明日可去武库里领取器械,军士俸禄与先锋军相同”

“喏!”万事开头难,陈式相信自己可以坚持下去,进而取得成功。

话分两头,城中的胡七、王老八得令之后急忙征召人手、购买渔网。

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去做!

让猎人捉鸟打猎,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可若是想让军卒捉鸟,这就有些难上加难了。

不过,这些根本难不到老成的胡七、王老八。

城中粮秣极多,渔网却少之又少,不过,相对于其他地方,最需要防范的便是粮仓!

军械没了还可以再去锻造,可是,粮食没了,再想原样奉还,几乎没有可能。

因而,胡七、王老八将猎人、渔网集中在了粮仓附近,为的就是最大程度上保证粮秣的安危。

没有渔网的地方,胡七、王老八使人手持铜锣,大声警戒。

“天干气燥,小心火鸟”

偌大的平原城内,一队队盔甲鲜明的青州军士在来回的走动着,只要发现一只鸟雀的身影,他们便会分出两个人手,密切的跟踪它们,直到这些鸟雀降落下地,被人捕捉之后,这些军士才会重新返回队列。

“一只鸟雀,可得赏钱十枚”,城内的几条主干道上,十多名嗓‘门’奇大的青州军卒正手持铜锣,大声的叫喊着。

时不时有捉到鸟雀的百姓走至近前,憧憬的问道“死活不论吗?”

“是,只要是鸟雀,全都有赏!”在那时他们会得到青州军这样的回答。

于是乎,偌大的平原城,家家户户的长安百姓都开始了捕捉鸟雀的户外活动。

太史慈在亲军的护卫下已经走到了街上,看着百姓忙碌的身影,他很是高兴的夸赞了一句,“这法子很是不错,既可以消弭火灾隐患,又可以增强乡民的信服力,真是一举两得的妙计呀”。

陈式先是颌首称是,后来又忧虑的叹了一口气。

“嗯?为何叹气?”太史慈不解。

“鸟雀以虫卵为食,此番平原城大肆捉鸟,只怕明年的虫害会重上几分!”

每朝每代,蝗灾都是与洪涝灾害不相上下的祸患。

太史慈压根没想到一个看上去魁梧无比的汉子竟能有如此深远的眼光。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这样吧,但凡活鸟,全部放入笼子,过几日再行放出”,太史慈自以为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徐干这时候来到厅中,他摇了摇头,“圈养鸟雀,所耗粮秣极多,你可要想清楚了”。

太史慈懂得民间疾苦,他不是土匪,是牧守一方的官吏,自然要竭力为百姓着想。

“鸟雀盗不穷,耗子偷不穷,不怕,要是没了鸟儿捕食虫卵,一旦发生虫害,可就后患无穷了”。

陈式大喜:“将军所言极是”。

这时候一直未曾多言的徐干嘴里道:“文丑想烧我粮秣,若是被他发现我军粮秣未毁,他一计不成定会又生一计,只有让他误以为城中粮秣已被鸟雀引火焚毁,他才会继续错下去!”

“善!此言大善!先生以为要如何才能让文丑相信呢?”

“可令军士准备大量的干草,于城中四处纵火,当然,火不需要大,有烟就好,百姓不怕多,越‘乱’越好!”

太史慈恍然,这厮是想造出城中起火的假象!

真是‘奸’诈呀,不过这法子很是奇妙,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

当即,太史慈吩咐下来,让军士准备干草。

刚才太史慈也想明白了,只要让文丑相信城内起了大火,那么那些鸟雀放出来也不碍事了,嗯,又节省了不少粮食。

走在路上,太史慈抬头张望,果然发现今天的鸟雀确实有些诡异,而且它们飞起来很有些吃力的感觉。

“快,快,下来了,赶紧的!”一名军士迅速将渔网收拢,一把搂下了鸟雀,然后熟稔地将雀‘腿’上的果壳摘了下来,同时将准备好的干草点燃。

“噗!”顿时火光蹿起了数尺高,那军士见状急忙又洒了些水,于是,浓烟滚滚,呛的人连连咳嗽。

随手放飞了鸟雀,青州士卒又从同伴手中接过铜锣,两人相视一笑,大喊道,“走水啦!走水啦!粮仓走水啦!”

附近的乡民百姓奇怪的看着这些“更加奇怪”的军卒,他们不明白这些军汉在搞什么。

粮秣明明没有任何事情,为什么他们还要撒谎?

军卒懒得解释,他们只是依言施为。

没多久,股股浓烟汇成一股黑雾,腾空而起,加上城内各处响起的“走水声”这让城外的河北军卒满意地点了点头。

袁军大营,文丑欣慰的望着城中的股股浓烟,笑道“汝计成矣!”

田丰拧着眉头,有些迟疑的说道“只是不知有没有烧掉青州军的粮秣”。

“将军你看,城中浓烟蔽日,你听,百姓慌‘乱’大喊,一定是烧起了粮秣,只希望青州军见到这番从天而降的大火,莫要吓破了胆”。

众将皆是大笑,“先生此计端是好计!这招定可让青州军阵脚大‘乱’。只是,可需要趁势攻城?”

其中一人得意地笑道:“为了抓这些该死的鸟儿,险些跑断了‘腿’!幸好此计已成,不枉我‘摸’了那么多鸟屎!”

文丑边笑边答,“攻城军械可准备妥当了?”

“冲车、云梯等物皆已备妥,随时可以攻城”

“那好,击鼓攻城!我要看看太史慈与那徐干如何应对!”

审配有心劝阻,可又怕引起众怒,只好委婉的说道“夜战,危险极大呀”。

文丑扫了审配一眼,嘴里道“某有城内奇兵一支,天兵一路,再来一股大军直攻城‘门’,三军齐出,谁奈我何?”

审配不再多嘴,他知道文丑急于报上昨夜被袭营的一箭之仇。

火鸟引火,这确实是一个好法子。

只是,这便要强攻城池,是不是有些太早了?

在袁绍帐下,田丰、审配都占据高位,常言道,谋士相轻。

审配接连出招,可到头来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可田丰却不同,他一出现便想出这绝佳的计策,着实令人惊羡,其实,打心眼里,审配不想看到田丰成功……

。。。

第四百六十章惨烈厮杀

“咚咚咚”,城外,河北军的战鼓再次擂起。

密密麻麻的军卒排着严密的阵式,扛着云梯,推着冲车,黑压压的往城墙而来。

“敌袭、敌袭!”

城头负责瞭望的青州军卒不敢怠慢,他们急忙吹响了示警的号角。

大堆养‘精’蓄锐的先锋军卒离开藏兵‘洞’,三步并作两步,次第而来。

日头西沉,黑暗即将笼罩大地。

太史慈闻讯之后不曾怠慢,他第一时间踏上城头,观察敌情。

城下,旗帜招展,数之不尽的黑甲军士席卷而来。

文丑这次是玩真的!

真正的战争来临了,太史慈轻吁一口气,他缓缓的平静了下来,等待了这么久,做了这么多的准备工作,为的就是这一天。只要击败了城外的文丑大军,除非袁绍亲至,否则的话,黄河以北再也没有任何势力可以威胁到青州军。

青州军甚至可以更进一步,进入河北腹地!

文丑的河北军在平原城下盘桓了数日,早就将城墙的防御力量‘摸’得一清二楚。

哪里是箭矢死角,哪里最善攀登,河北军了如指掌。

隆隆的战鼓敲的震天响,河北军士在各级将官的呼喝下,稳稳向前。

除了鼓声以及冲车的咕噜声,四周只有沉重的喘息声,难言的压力仿佛将四周的空气都凝固住了。

不多久,河北军便进入了守军的‘射’程之内。

青州军居高临下,可以抢在河北军之前进行“箭矢”压制。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太史慈迟迟没有下达弓弩齐‘射’的命令。

军令不至,城头的弓弩手便不敢放箭,他们屏气凝神,等待指令。

一百步、九十步、八十步,近了,更近了,河北军已经靠近了护城河,数百名身着重甲的军士扛着粗大厚实的木板,重重地盖在了护城河上。

“砰砰砰”,尘土飞溅。

许许多多的木板由于长度不够,跌入水中,被流动的护城河水冲到另外一段。

平原城的护城河宽有二丈,深达一丈,充沛的河水给护城河带来了足够的水源。

“嘿!”“嘿!”

穿着甲胄,河北军无法使出全身的力气。

事先准备的数十块木板,只有一小半成功搭桥。

这时,河北军开始抛‘射’箭羽,试图为先锋人马争取时间。

河北军不甘寂寞,太史慈又怎会谦让?

“‘射’!”侯在城头的太史慈终于下达了开弓的命令。

长弓、利弩疾‘射’而下,“噗噗噗”,瞬间带起了大片血‘花’。

河北军虽然有铁盾、甲胄护佑,然而,青州军的箭矢太多、太密,犀利的箭矢往往会从河北军防护最薄弱的疾‘射’穿入。

一名又一名河北军扑倒在地,侥幸未死者大声呼救,然而,厮杀到了这等紧要关头,谁有空暇去救援他们?

河北军是在跟时间赛跑,他们在城下待的越久,己方所付出的伤亡代价便越大。

循着木板达成的木桥,数百名河北军成功渡河,他们扛着云梯迈步狂奔。

只是,没有冲车护佑,河北军每前进一步都会付出不小的伤亡代价。

没有办法,河北军只能循规蹈矩,用布袋、藤筐运来泥土,来来回回投到护城河中。

没有铁盾护佑,这些军卒在青州军眼中都是活靶子。

呼啸而来的箭矢不要钱一般倾泻而下,河北军瞬间倒毙数百人。

与攻城大部人马相比,这些伤亡可以忽略不计。/

文丑眯缝着双眼,疑‘惑’地往城头望去:“守军井井有条,不像是粮秣着火的模样啊”。

田丰摩挲着胡须,同样不解:“适才城内烟火冲天,可这时候,城中的动静却小了很多,难道这是青州军的诡计?”

审配心中暗爽,他巴不得田丰计谋失败,那样的话,他之前的两次失败便有了托词:不是兄弟无能,实在是敌人太过强大。

当然了,心中‘阴’暗的念头不可告人,明面上,审配依旧要保持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田兄说笑了,在我看来,那火鸟计神鬼莫测,无论如何,青州军都没可能发现其中端倪。”

文丑微微颌首,以示赞同。

已经到了这个时候,文丑别无选择,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至于青州军是不是已经发现了不妥,都已经无关紧要。

河北军连败两阵,无论如何都承受不起第三次失败了。

护城河边,数之不尽的河北军用生命为代价,终于填出了数段可容大队人马通过的道路。

连绵不绝的箭雨好像没有尽头,不时有河北军中箭身亡。

倒地不起的军士并没有给河北军带来太大的震撼,他们依旧固执而机械的运送着泥土。

一刻钟之后,河北军的冲车终于踏过了护城河。

云梯在缓缓的往前推进着,大股大股的河北军士呐喊着,他们扛着盾牌,跟随着挡箭车的脚步,一步一步往前压进。

时不时有中箭而亡的军士倒在地上长眠不起,飞溅而起的血珠、此起彼伏的惨叫充斥着整个战场。

与河北军相比,之前剿杀过的那些黄巾军根本就是乌合之众,青州军能够抵挡河北军的进攻吗?

先锋军虽然久经战阵,但是,像河北军这般‘精’锐的对手却是第一次遇到。

太史慈绷紧了心弦,他握紧了拳头,恨不得亲自上阵。

不过,这般想法只是一闪而过,太史慈并没有付诸行动。

身为大军主将,眼下远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倘若太史慈过早上阵,只会影响到整场战事布局。

太史慈忍了又忍,最终只得强按下心头的不安,静观其变。

幸好,久经训练的先锋军在‘激’烈的攻防战中展现出了高超的战术素养。

那有条不紊的动作,井然有序的排列让太史慈欣慰不已。

青州军以伍为单位,相距不远,但却又首尾呼应。

李贤悬赏重金研制出的巨型弓弩架在了城头最有利的‘射’击点上,更强的‘射’程,更大的威力,让这五架弓弩成为青州军手中的大杀器。

“嗡嗡嗡”,每一次,疾‘射’而出的弓弩都会带起一阵腥风血雨。

粗大的弩箭力道强劲,往往穿过四五具躯体之后依旧留有余力。

河北军不怕弓箭,却害怕这要命的弩箭。

死在弓下,痛苦只是暂时的,可若是被弩箭‘射’中,那种被箭杆穿到躯体,自己却无法动弹的感觉着实令人惊恐。

好在弓弩‘射’发缓慢,否则的话,河北军早已经不战而逃,又哪里能坚持到现在?

俗话说临敌不过三,这句话是说在敌阵相对时,不管是弓箭还是弩箭,只有三发的机会,三发之后敌人就会冲上近前,如此就需要面对敌军的‘肉’搏战。

李贤研制的长弓很是省力,它们可以保障长弓手临阵‘射’出五轮箭矢!

不要小看这两轮箭矢,在胶着的战场上,每一支弓箭的效用都无可替代。

“噗噗噗”,巨弩给河北军带去了沉重的伤害,最终连文丑都惊动了。

望着那一架架夺命的城头利器,文丑咬紧了牙关,幸好,巨弩只有五具,否则的话,再多人马也禁不住那种程度的袭杀!

平原城下,吕旷手握铁枪,愤怒的拨开一支支长箭,守军的弓弩威力实在太大了,他的兵马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减少着。

愤怒的咆哮一声,吕旷将手中的铁枪挥舞的如同风车一般,嘴里道:“太史慈!可敢与我一战?”

河北军攻势如‘潮’,可青州军却已经找准了节奏,自始至终都不落下风。

大好局势,太史慈自然不会冒险。

吕旷只是呐喊不休,而太史慈不为所动:“等你踏上城头,某自会与你一战!”

“无胆鼠辈!”吕旷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若是寻常小城,他只要借力一跃,便能轻易翻上城墙,但平原城实在是太过高大,大到连他都没有信心能够一跃而上。

“嗖嗖”的箭雨声每每伴着绝望的哀鸣惨叫,太史慈身前的弩兵有条不紊的装着箭支,好整以暇的扣动发‘射’的扳机,每一支弩箭最少都会带回一个河北军士的‘性’命。

一开始,河北军还在庆幸,青州军未曾开弓,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大的杀伤力。

可是,当河北军踏入到青州军的‘射’程之内,才真正的体会到什么叫做箭如雨下。

密集的弩箭和箭矢如同雨点一般落下,巨大的穿透力狠狠的透过河北军脆弱的皮甲,把他们凶狠的钉在地上。

每一次齐‘射’,都会给青州军带来巨大的杀伤。

眨了眨眼睛,平原城外一百步远的地方已经化身修罗地狱,到处都是残肢断臂,到处都是死伤惨重的兵丁。

伤兵的芭,校官的吼叫充斥在空中,鸣奏起一股死亡的‘交’响乐。

“啪嗒”,忽然,太史慈身前几步远的弩机发出一声脆响,调好望山刚准备‘射’击的军卒叹了一口气,意兴阑珊的将弩机从城头搬了下来。

太史慈皱起眉头:“弩机坏了?”

弓弩兵连连点头,嘴里道“才‘射’出十轮就损坏了,匠工营的匠工曾跟我们说过,八轮之后要让弩机休整一段时间。刚才我光顾着瞄准去了,却忘了这一茬儿,真是该死!”

太史慈拍了拍弓弩兵的肩膀,宽慰道“不妨事,没了弩机还有长弓,河北军冲不上来的”。

“都尉说的是”,弩兵缓缓退下。

‘精’准、凶狠的弩箭带来的巨大杀伤是敌我双方都未曾预料过的。

太史慈庆幸的叹了口气,“李使君真乃能工巧匠也,有此利器,天下再无不可守之城!”

漫天的箭雨,遍地的死尸,在这一刻,天地间似乎只充斥着死亡的声音。

北地出身的河北军最是悍勇,当气氛压抑到一定程度,他们骨子里的血勇便无可抑制的‘激’发了。

中了箭?那么拔箭再战,只要能再进一步,云梯也就距离城墙更近一分。

数名河北军校大声的嘶喊着,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瞪着猩红的眼睛,悍不畏死的持着巨盾往前冲锋。

“‘床’弩准备!”太史慈朗声一喝,立在他身旁的小校便挥了挥小旗。

见到信号,一直蓄势待发的十多名军士便兴冲冲的给‘床’弩上了弦,望山早就调好,只等那一声令下。

“放!”太史慈暴喝一声,两支支手腕粗细的弩箭带着呼啸的风声径自冲进了河北军阵。

“咔嚓”“咔嚓”

铁盾虽厚,但威力极大的‘床’弩还是轻而易举的将其穿透。

穿过盾牌之后,箭矢力度未衰,犹可穿过数名河北军的身体,串糖葫芦一般,将人与木盾串联到一起。

幸运些的,直接伤重要害,倒头便死;倒霉的,只好在那里大声的芭着,期盼着天上能够降下一支箭矢,快点结束自己的‘性’命。

两支弩箭,毁掉了多面大盾,另外一支则直奔文丑而来。

文丑目龇‘欲’裂,他气运丹田,铁枪由单手迅速的转变为双手,“啊呔!”

又是“咔嚓”一声脆响,巨型‘床’弩‘射’来的弩箭竟然被文丑削去了箭头,铁枪那一击之力更是改变了弩箭的方向。

好个文丑,全力一击竟然威力如斯!

不过没了箭头的弩箭依旧是一件大杀器,“啊啊啊”,连穿三人之后,它才力竭不动。

文丑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适才那一击,虽然成功折断了弩箭的方向,但却也耗去了他三成的力量。

河北兵丁见到自家主将如此勇猛,更是放声呼喝,如同受伤的豺狼一般,蓦然加速。

太史慈的双眼中陡然‘射’出一道‘精’光,适才一架云梯已经架上了城头。

虽然守军反应及时,但还是让河北军兴奋的呐喊起来。

“滚木擂石,放!”顾不得保留实力,太史慈又下了一道军令。

滚木全是‘精’挑细选的粗实圆木,数名军士喊着号子,一起合力把又长又粗的圆木抬上城头,然后恶狠狠的推了下去。

从上而下的圆木带着巨大的惯‘性’重重的砸伤了无数的河北军卒,然后又“咕噜噜”的往前碾压了许多躲闪不及的倒霉鬼。

擂石是中间用绳索系着,在城墙两侧来回咣当的巨大石块,守城时,左右两侧的军士只要配合得当,便可以砸碎攻城方的攻城器械。

“将军,他们的冲车上来了”,一员小校忽然指着缓缓靠近的巨大黑影大声叫嚷起来。

冲车也叫临冲,是一阵可以移动起来的攻城塔,相对于云梯的简陋,冲车有完备的装甲,巨大的木轮,以及足够多的军士。

河北军使用的这种冲车便是安有八个车轮,高达五层的攻城塔,除了最下层是推动冲车前进的一百多名军士,其他四层皆装满了河北锐士。

高达四丈的冲车甚至可以直抵城头,在那时,车里的河北‘精’锐便可以通过车内的木梯自下而上,源源不断的冲上城头。

如果说云梯是过河时的小木筏,那么巨大的冲车便是威力巨大的航空母舰!

数日的功夫,耗费的无数的人力和物力,文丑才堪堪造出了两架冲车。

这便是他的倚仗!

太史慈目光凝重,他没想到文丑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造出了两架冲车。

对付冲车最有效的法子就是打开城‘门’,用骑兵对其抛‘射’火把,从城楼上,虽然也可以抛‘射’火箭,但冲车的外头全部浸过水,不易燃烧。

打开城‘门’?太史慈不认为这是个好主意。

“传令!集中所有火箭,对准两架冲车,进行密集‘射’击!”

两架巨大的冲车,巨大的身影,黑黝黝的外壳给人带来了极其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在现代,根本难以想象出古人竟然能在这种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建造出这么结实的木塔。

‘床’弩只剩下三根粗实的弩箭,随着太史慈的命令下达,最后三支弩箭一往无前的‘射’了出去,它们只在冲车上钻出了三个‘洞’,并没能将其损坏。

近千名长弓手换上了“忽忽”燃烧的火箭。

在校官的指挥下,他们奋力的将箭矢抛‘射’出去。

不得不得说,青州军弓手的准头确实可以,太史慈甚至看到几支火箭透过木塔上的透气孔,直接穿了进去,但遗憾的是,木塔里严阵以待的军士似乎早有了应对的方法。

第一轮密集的箭雨没有给攻城塔带来任何损伤。

“第二轮准备,放!”

又是一轮火箭‘射’出,这一次,太史慈听到了简短的一声惨叫,更看到了数支火箭‘插’到木塔上,但却没有引燃任何东西。

“这样下去可不行呀”,太史慈忧虑起来。

河北军在连番的打击之下已经折损了两千余人,但剩下的士卒却依旧在坚持着。

若是换做稍微差一点的兵马,只怕在如此密集的滚木擂石打击之下,早已经丢盔卸甲,狼狈溃退了。

可更多的河北军却悍不畏死的冲了上来,接二连三的,更多的云梯搭上了城头。

太史慈不得不分心照看城头,因为若是被河北兵冲上了城头,只怕对己方的士气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太史慈,受死!”突然,耳畔传来一声暴喝。

太史慈定睛一望,却是文丑!

这厮竟然顺着云梯踏上了城头!他手舞长枪,威风凛凛,城上的士卒没有一人是他的一枪之敌。

。。。

第四百六十一章杀手锏

文丑来势汹汹,他以一己之力挡住了五名青州军士。

战场之上,分心旁顾是最要命的事情。

这五名青州军士顾此失彼,他们将全部‘精’力都放到了文丑身上,对城下的河北军难免有所疏漏。

面对文丑这等悍将,谁也不敢有半分大意。

“杀,杀,杀!”

青州军竭力呼喊助威,试图尽快了结文丑的‘性’命,谁曾想,这厮武艺超强,青州军以多攻少,竟然不占上风。

机会难得,趁着守军无暇旁顾,刹那间便有四五名河北锐士跃上城头。

“徐治中,这里‘交’给你了”,将指挥权递‘交’给徐干之后,太史慈径自迎向了文丑。

文丑双眼寒光四‘射’,瞅见太史慈行至近处,他大喝一声,双臂青筋直‘露’。

“你终于来了!”

“莫要废话!你要战,那便战”,太史慈黝黑的眸子里寒芒闪烁,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杀掉文丑,最不济也要将其赶下城头,否则的话,时间拖的越久,对青州军的士气伤害也越大,而城下的河北军却会缓过劲来!

电光火石间,两人铁枪相‘交’,只听“呛啷”一声脆响,二人同时暴退数步。

只不过太史慈退了一步,而文丑却退了二步。

兵对兵,将对将,太史慈对上文丑,战意高涨。

文丑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势在必得的一击竟然落到了下风,骄傲如他又怎么受的了?

仰天咆哮一声,文丑不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