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幻之盛唐(猫疲)-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历,偏偏自己的主子还很受用的样子。

    “你们看见了什么没有吗”他觉察到那位不良大人扫过来不怎么善良的目光,眼见大家在的眼神横扫之下纷纷侧头做无知状,不由忆起关于这位大人一些诸如背后说他闲话的人很容易发生意外、隔天被人发现鼻青脸肿的躺在地沟里,连自己都说不清这是怎么回事或干脆无故闹失踪之类的不怎么让人放心的传闻(这是天大的冤枉啊,我真的啥都没干,如果是有人被我“问候”了之后因为紧张过度,心神不宁,晚上看不清路等原因掉进沟里,或者被马揣车撞之类的事故这怎么能怪我呢,至于人员失踪,这兵荒马乱的每天都有,也不差那几个,尤其是叛军追上来撕杀的时掉队一些人很正常的,那些年老体衰跑不快出点状况的也不足为奇,这些帐怎么能都算在我头上呢),脑海里顿时浮想起自己生死不明的躺在荒野的情景,几分寒战,不由自主的和其他人一样连声附和道说“咋家可啥都不晓得,”“俺都不晓得”。“俺啥都没见着”。

    整件事我在背后还嗅到了一点阴谋的味道,在小白嘴里我套出一些东西,给我料了个七成,小白怎么好好太孙不做,会有心情天天跑来听我说书,宇文进的弟弟被我打了一顿军棍还躺在担架上,怎么会转性在别人面前说起我的好话来。小白老爹太子殿下又怎么就那么刚好出现,背后隐约都有原北军那帮家伙的影子。这群家伙显然有高人策划,做的不露痕迹,把一切细节都相当高明的串联在一起。他们显然吸取了教训,想寻间接对付我的理由,却的做的极是巧妙,并没有说过我的一句不是,只是通过某些人旁敲侧击的“无意”谈论起我的一些“光荣事迹”的点点,就足以引起他的兴趣,而我的言行另类是众所皆知,俗话说言多必有失,最好找到什么诸如忤逆、大不敬、诽言的证据,待暗中收集到足够的分量攻击,又有他这个毫不知情的太孙身份为旁证,显然我的罪名是逃脱不掉了。

    就算最不济也可以也抓住我擅议朝政的依据。而且必要时,还通过另外一些渠道的反馈,促成太子的出现,而太子的到场,也只是他们实现这个目的的双重保证。不想大出意料的是,太孙被我的言论所吸引,而作为最后一环的太子,反而因此表现欣赏的意思,竟然为我出言开脱。想必很让人失望吧。

正文 第三十章

    我才说呢,经过前面那么多事后,再加上有心人的刻意渲染,那些公卿子弟看见自己避尤不及,惟独小白这个家伙却被教训了还傻呵呵的凑上来,一副欠扁的德行,原来小丫头一家都有这种受虐的潜质。

    看来有些人实在太闲的无聊了,经过那些大量的体力活动,还能让他们很有上下活动的“活力”,看来有必要让录事参军好好再安排安排,给这些家伙多找点事做,就说不放心敌情变化,加派人手轮番多出点留后侦察斥候费时费力的任务,最好能再找个过失请他们好好“锻炼”一番。

    当然此时我不知道,他找上我还有一半原因却是拜那个爱现的小丫头所赐,她把我这边学来的东西,回头在她最好说话(在我看来恐怕是最好欺压的)的长兄那里卖弄,不由他不感兴趣。但是,由于他特殊的身份,本来可能犯禁的言辞,以师长的身份说出来,就变成一种变相的教导,亦可以理解为教导他为人处世君王之道的一部分。相对大不敬来说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再加上太子的澄清,这样情况下企图攻击我忤逆犯上,散播违禁言论的理由就缺乏多少说服力了,这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幸运吧。

    我敲了他一下“你小子放在身边可害苦我了,战阵之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要是出点什么三长两短,圣上和太子还不吃了我,再说如果有人想对付我,只要在你身上弄出点什么状况,谁都饶不了我啊。所以别给我动什么歪心思,有事就说,我说什么你做什么,没事就给我老老实实呆着,不要离开我的视线,知道吗”我这是先打预防针,数十年前那在朝鲜战功赫赫的十大元帅之一彭德怀是怎么死的,功劳再打也抵不过领袖儿子的一条性命,哪怕那是不是拟的责任,我可不想重蹈覆辙)。

    李淑感动之后是苦笑,多少人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后多少也会有所顾忌,哪象这个家伙不但不见收敛,还变本加厉的拍肩揽背大大咧咧的说“有我罩着你”“不过,别忘了拿钱来”。那种哭笑不得荒谬绝伦的感觉真叫自己不知道说十分好。也许和这个真性情的“不良师长”一起会是自己这一辈子最难得的体验了。

    另一边的人群中,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却是“你们真的以为大人说的都是无心之语吗,那些话恐怕不止是说给我们、说给太孙听,恐怕也是说给太子殿下和那些般搬弄是非的家伙听的,你们没留心大人在殿下面前一点都不紧张吗(真的是错怪我了),这就是大人的风范,你们这些家伙得多学着点”顿时引起一片“哦”“哦”不已为然或深以为然的反响。

    我这是走的什么狗运,兵荒马乱的拣个小丫头居然是公主,教训人顺便收个小弟又是什么太孙,落水救人救了个妹妹,再这是啥世道啊。也太象无聊小说的情节了吧,要不再救会人说不定连老婆都解决了。

    我忽然想起既然小白是太孙,那应该是和清乾隆一样是老皇帝亲定第三代接班人,我记的李亨后面的皇帝代宗,好象叫李豫的,难道就是他吧。(这好象是唐朝的一个传统,原来亲王成为太子后都要改名以示。象那位太子亨原名就是叫屿)。按照我的印象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国势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历代的皇帝当政期间可以说是多灾多难,外有强大起来的回纥政权挟平乱之功对唐王朝苛索无度。内又有宦官内侍专权作乱处处擎制,甚至随意更替废立皇帝,因为战争而设置的藩镇也不安分,时降时叛,还联结起来对朝廷阳奉阴违,甚至对抗朝廷,成为社会动乱的最大根源。而自西部有吐蕃大军乘而入步步进逼,甚至一度被人家长驱直入攻进长安扶持起傀儡政权。而镇边的戍军也因为朝政腐败混乱,军饷钱粮等问题屡次哗变,甚至在途径长安时无处就食发生兵变而赶跑皇帝。要说历史上要说他做的皇帝我没什么印象,唯一的认识来自杜甫的诗文,有赞扬他的内容的注解,说的是他当太子的时候就为了避免回纥军的烧杀劫掠,而只身不惜亲身犯险拦在大军前面,迫使回纥首领做出保证的壮举,这样一个人应该是个勤政爱民的家伙,既然如此就让我好好改造一下他。

    反正东西收了不少,人家老爹也发话了,再用那些似是而非的狗屁大道理糊弄人子弟就太说不过去了。

    小白看见那位“老大”大人看着自己的眼睛,闪烁着有些欣赏又有点狂热的眼神,“我决定了”

    “恩。。。。。。”

    “从今天我们开始开始特训”

    “什么特训”

    他不禁有些毛骨悚然。

    “当然是民情体察速成特训”

    。。。无语中。

    我已经打定了主义要我所知道的东西在最短的时间输灌给他。

    “说说看你都学过些什么。”

    “《连山》《归藏》《文外大义》《礼统》《义疏》《圣证论》《史记正义》《帝王编年录》《三国典略》《古今诏集》《贞观政要》《职令古今百官注》《自古诸侯王善恶录》《修身要览》《百寮新诫《经史要录》。。。。。。。。。。”我晕,

    “为什么要博取百家,圣贤书只能教你做人的道理,并不能解决吃饭睡觉的这些现实的具体问题。要实践你还有好多东西要学。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

    “。。。。。。。。。。”

    “藏富于民,民富才能国富,国富方可强军,大兴王道。。。。。。这个民富就是国家的经济基础。。。而王道就是治理国家的上层建筑”

    毕竟差了千年的人,光用当时能理解的概念,解释政治经济学中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就费了我老大的劲,更别提好些人一副鸡听鸭讲的模样。

    没办法只好最最基础的土地问题说开始,历代动乱民心得失,皆源于土地,而关键就土地兼并严重,失地破产的农民成为社会动乱的根源。

    “如果我朝如果不抑土地兼并,皇室、贵族、官员、地主、富商、寺观等诸般势力,就会如虎狼般鲸吞掉百姓土地。更为可恶的是,他们虽有大量的土地佃农,却隐瞒田地和人丁数量,持势拒交赋税。如此一来,朝廷只好向那些尚有土地的农民徵收更多的赋税。可怜那些肥沃的土地都被士族占去,剩下来的都是贫瘠之地,光靠那些又如何能应付沉重的税负?农民只好将手中的土地出让,自己成为士族的佃农,有土地的农民减少了,朝廷只好向剩下来的农民徵收更多的税,于是迫使更多的农民卖地。长此下去,土地都会集中到从不交纳赋税的官员地主手中,试问国家如何强大?百姓如何富裕?所谓农为国家之根本,故而自圣祖太宗广授班田,命田永业,时代相传而不得买卖,就是为了防止土地侵占兼并之弊,而本朝以来,就一直严行保护班田之制,严打土地兼并,特别是官绅士吏巧取豪夺侵占永业田官授田,又清理丈量豪族大户田地严惩隐报田地之策。就是为了确保这“耕者有其田”的千秋之计啊。”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太宗的祖训需要正确的理解”。

    “这是一个长久以来的社会问题”

    要知道天下百姓是最温顺最善良的,天生万物以养人,百姓的全家的衣食生计就维系在这一点田地,繁衍生息,交粮纳赋出丁出役都要靠这点土地,只要能世代守下去,他们就是朝廷最温顺的良民。

    毕竟真正有异心的人只有绝少,但是当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再加上朝廷横征暴敛,地方官吏舞弊盘剥无度,百姓卖儿卖女,亡命他乡,也无法应对的时候,家破人亡饥寒交迫一无所有他们就会为了生存铤而走险,反正只剩下一条烂命,为了生计又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打不了豁出命去拼一把也许还有活路,人为了活下去所爆发出来力量是最可怕和最无畏的,民变算什么,杀官造反也无所谓,一个黄巾之乱为什么能顷刻席卷天下。因为反正失败了也就是丢掉一条无足轻重的烂命,就不用再在这个吃人的世上继续受苦,可万一成功了就可能得回失去的一切,甚至更多的东西,又怎么不让天下没有活路的万千人不向往呢。所谓积重难返,再任君王如何勤政,臣子如何卖命,纵有百万雄师,也是无力回天了,不明白吗,当兵的毕竟都来自百姓的子弟,当他们知道自己的父母妻儿死线上煎熬,又怎么会为这个让自己家人朝不保夕的朝廷卖命呢,不奋起反戈相向才怪。圣人有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拒之,百姓这个支撑国家的基础崩溃了,高高在上的帝王将相又怎么能坐的安稳呢。自然垮台狠狠摔的粉身碎骨。要知道隋朝版图之大,国势之盛,军伍之强,能臣良将之多,顷刻间就崩解离析,烽烟四起,各路反王却大半都是隋的故将,可谓前事之师啊。

    当然,隋炀帝荒淫无道,隋文帝管制苛酷太严也是重要原因,身为皇子饱受苛酷限制所以得势后变本加厉的寻欢作乐恣意妄为。前朝那位隋文帝不失为英主却不是一个好父亲,治驭天下有方却失教于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这是另话。

    “。。。。。。。。。。。”

正文 第三十一章

    作为一个从小培养的继承人,这些“君器若水”的大道理小白并不少了解,但象我讲的这么赤裸裸血淋淋真实与残酷,这么透彻具体生动。给从小被输灌“授命于天”“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他带来的巨大冲击的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也不指望他能一下接受,把种子种下去,待日后发芽就是了。不过显然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比我想象的要好。

    “。。。。。。。。。。。”

    “作为一个成功的当权者,听话的奴才和能干的人才都是必须,轻贤臣远小人虽然至理,但不现实,小人也有存在的价值,小人的作用就是用来衬托上位者的存在并取悦上位者,太宗说国以人为镜,这小人的存在就是印射世情人性丑恶的一面镜子。”“上位者既需要人才的才干治理国家,也需要奴才的忠诚来完成一些上位者不方便的事情,有为的主君善于把握两者的尺度,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奴才没有本事但其的优点就是听话,可以宠之信之,给予再多的荣华富贵也无所谓,但可以信任却绝对不能授之以权柄委以重任,没有足够的能力而谋其政,为了保住权位势必迫使其妒贤忌能排挤人才剪除异己,又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这无论对他对上位者,还是对政权来说,都是一种可怕的灾难。人才多少都有点傲骨,可以委之以重任授之以权,但不可长期专权,容易结党营私。那些许多人就是混淆了两者的区别,把人才当奴才用,把奴才当人用,本末倒置的结果把江山弄的一团糟。

    (这可是《厚黑学》的内容了,也是一个政治家必须经历的,不管他愿不愿意将来都要接触的。反正有人肯付帐,我才不在乎是否有误人子弟之嫌)。

    “。。。。。。。。。。。”

    “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不明白吗,一个强大的国家不是仅仅靠某个或是几个能臣名将撑起来的,把国家的兴盛全维系在少数人身上是极其危险的事情。”

    “真正的兴国之路,只有靠层出不穷选拔人才的制度,提供无数的人才,不断的为国家的肌体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维持朝廷长久的活力,千秋万代的传下去,这也是那位圣祖太宗皇帝广开科举的用心所在。”

    “。。。。。。。。。。。”

    “吏治嘛,说复杂也简单就八个字:文不贪财,武不怕死,天下大治亦。”

    “。。。。。。。。。。。。”

    这些在梁笑那个时代属于任何一个上过初中历史政治课的人都知道的老生常谈,但显然从他的身份和立场对李淑说出来的震撼却是难以描述的。因为他资历与年龄极不相称,所可能产生的最后一丝疑虑,也对在胸怀天下深明大义的肃然起敬中烟消云散,感受到父王的良苦用心,发自心底的把眼前这个亦师亦友加不伦不类的老大,当成真正值得信服的师长来礼遇。

    本来民情体察速成特训,隔天被小丫头知道后也参了一脚,还拉上了一班同样年纪的宗室少年,可是玄宗老皇帝和那位太子殿下,连吭都不吭一声,对此好象熟视无睹,还真把我当成了他们李家的免费保姆了!,不过这样也好,可以借机从他们身上什么咨询费、培训费好好收一笔,将来打算捞足本钱,(虽说这回没事了,但说不准万一将来有人觉的我没用处了,再翻出来炒炒来个秋后算帐呢)。毕竟连太孙殿下都交钱了你们敢不给吗。没钱没关系,身上的东西金啊玉的都可以,没有东西也行,打欠条,一个个身家显赫什么郡王、公爵啊什么的不怕你将来付不出钱来。大不了让小丫头和太孙小弟去向他们的长辈要,不怕有人敢赖帐的。

    于是往后的日子里,常常可以看到我这个彻底不务正业主将,带这一班人少年在流民中搞什么社会调查,围一堆开会、搞忆苦思甜什么,弄的好些人摇头叹气不已。

    而看见那群娇贵宗室皇族的少年们被我呼来喝去的,乖乖的替我打下手,被骂的屁都不敢放一个,更有人眼珠都要掉出来了。

    既然知道他是历史中将来继承皇位的人,我就输灌他各种能想到的东西,并进行民情体察特训,反正满地的流民都是活生生的教材。小丫头也来参了一脚顺便把那些皇族子弟也给拉进来,在我的威逼利诱的教导下,让他们也经历了也许一生都很难接触也难忘的体验。

    说实话,我向他输灌的东西有多少效果不得而知,会对将来产生什么影响也无法预料,光要解释那些社会、经济、政治这些现代用词就费了我老的的劲,至于其他人能领会多少那更不得而知了。

    当然,作为喻教寓乐的调剂,我也讲一些天方夜谈、荷马史诗什么的奇幻传奇冒险,什么歌声迷人的海妖、恐怖的独眼巨人、忘却一切的无忧果,种重匪夷所思奇丽无比的传记,没想到一下就抓住这些喜欢做梦少年的心,本来好象是小丫头威逼利诱来的面对我有些勉强的人,现在却是赶也赶不走。小丫头更是乐此不疲,替我要钱拉人还可以从中分成,玩的不亦乐乎。

    虽然其间李淑也曾觉的这位老大的所从事的行为似乎与自己所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出入,但此君丝毫没有会教坏人家小孩的觉悟,而身为当事人的小妹也是一副乐在其中,遂也无言中。

    我用一把石头上煎的金黄的蝗虫哄他们说“这可是当年圣祖太宗皇帝享用过的佳肴”。或者搭上一只熏的香喷喷的田鼠干“这个可是少有的香肉啊,你这一辈子还未必吃的到”。如果有人敢露出难受的表情,就用一通“要知道他们那些人为了充饥别说树皮草根,就是土也照样吃的撑死,你敢挑三拣四浪费粮食”的大道理。压的对方欲哭无泪的表情要命的咽下去。

    这可是我的民情体察特训中忆苦思田饭的项目之一,其他还包括让他们学习象流民一样在野地里刨找任何可以食用的东西,找不到的不免要体验一下饥饿的滋味,当然也少不了误中副车的闹的上吐下泻让人印象深刻的个例。美名曰:野外生存训练,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体会常人生活的艰辛。

    我变着法子折腾这些家伙,就是想尽可能的磨去显赫出身娇生惯养目空一切之类的习气以及浮华骄作的作风。虽然说短时间能有什么效果。

    置身流民其中,他并没有留意到,流民中隐约的耳语“神仙。。。妖怪”“真象那天上飞下来的神仙。。。”“你饿昏头了吧,那位可是。。。”还有一些藏藏掖掖包含惊疑和怪异的目光

    而当时,我的一些言论因为与那些宗室成员相处的关系,被录进入了宗正府的起居注,有条件的选节增补修饰后刊进皇家档案中,又在后来一些情况下被当做范文传了出去(诸如《士族庶族优劣说》《小人有用说》)。所造成的后果,是当时我所没有意识到的。

    当然,对我看不顺眼的自大有人在,什么成天无所事事,荒业好嬉戏拉,尽鼓捣些有失身份体统不知所谓的东西拉,因为我教他们的东西里面不乏当时看来颠覆传统礼教、叛经离道的东西,诸如“小人有用说”之类更让那些自诩清流直臣的老家伙痛心疾首的东西,可不管他们闹的怎么厉害,只要那两位不发话,还是我行我素能奈何。而且我有一种隐约的感觉,好象我树敌越多,他们越是对我放心。

    当然特训最大的收获就是,当旅程结束后就我这个临时老大名副其实的拥有了一票身份显赫小弟,和厚厚一叠的各式欠条的收获,这当然是后话了。

正文 第三十二章 遭遇

    第三十二章

    天高云淡海阔天空,碧空如洗,青山如画,与此很不和谐的是一眼望不到头黑压压的逃难大军,沉闷的气氛下却传出隐约的歌声,不用想了那就是我。

    自从那次夜谈之后,我发现唱歌也是一种舒解心情的好方法,这一路上此情此景心情一好就吆喝起来,顺便也教那些少年们唱。当然最好的听众就是我的那些部下。当初唱《信天游》,“山丹丹那个花开哟,。。。红艳艳的火”吆喝一出,感觉周围一下静下来,大家一片侧目那个惊异的,还道我唱的很难听吗,转问身后的副将韦韬“我唱的不好吗”。他迟疑了一下,奇怪的反问“非也,大人祖上也是关西人吗”“不是,别人那学的”,一片感叹,然后我应他们觉的很有亲切感的要求下,又唱了几曲陕北风格民谣《兰花花》什么的。

    然后少年长短不一的各色声音,有样学样唱起来,虽然有些参差不齐,那也是轰的鸟飞兽走,颇为惊人的气势。不管是否真的入耳动听(相信就算有想法也没人敢抗议吧),倒冲散了不少逃亡中愁云惨淡的压抑气氛。

    至于那曲《来自北方的狼》怎么会被他们当成了突厥民歌,还说什么若不是知道我的底细,还真以为我是突厥人云云。我细想这才记起这个时代好象比如突厥、契丹之类的一些游牧民族,把狼视为了精神象征,崇拜狼为族群的图腾,我这一曲倒象他们的心声写照了,呵呵。

    这一切要回朔到我那可怜的童年,七八十年代出生的那当口儿,单亲家庭,搞学术的老爹没空教我儿歌,就天天拿他收藏一大堆什么《小二黑结婚》〈燕燕做媒〉〈康定情歌〉〈走西口〉《柳堡的故事》之流的过气老唱片充数,毒害的我是自小耳熟能详,哄小丫头时也没少唱过。

    当然我没注意到,这些所谓民谣相当程度上也是包括了一些经典的情歌。

    而再队伍的另一个地方,有另一些反映不同的听众,一个苍老而威严的声音“董卿,这是什么曲子,听着利索”“回官家,据老奴想看这音色,怕是关中三秦之地民风古腔,而且曲意还是男女思情相慕的郑卫之风”“圣上,臣亦有闻番胡之地人好以歌舒怀咏志达意,婚丧嫁取诸俗百事皆可入歌,想是应该如此”“呵呵,看来此子也是性情中人,粱卿啊,朕是愈觉有趣了”当下心中已有了一些想法。

    傍晚时分,早秋的空气中弥漫着草木新折的清香,淡淡的晚霞隐入天色中。现在天色渐沉,百鸟归林,大队停息,难得今天小丫头这个缠人精不在身边,那些小家伙也被打发消化我布置的课题去了,我也可以清净一番。

    我以一个比较舒适的姿势蹲在一个树丛后面,前面是一条较为僻静清浅的小河以及一些美好的事物,根据某些YY小说的定律,在这种环境下很有撞见美女出浴,之后不得不以身相许或者成就一番壮烈缠绵的感情纠葛的概率。

    虽然现在的情景,离期望值还有一段距离,但也相当的清凉养眼了。根据女性爱美喜洁净的天性,老皇帝身边的那些美女连续好几天来夹杂在大队人马中人多口杂,只能稍微用水搽拭脸面,忍的相对辛苦,现有好不容易才有这样的机会,还不好好梳洗一番。现在外围是我那些部属负责警戒,因此以四下巡视为名我,可以躲在一个舒服的位置上,从容的欣赏着小河边的良辰美景。

    由于那些女子出逃的匆忙并没有准备换洗的衣裙,许多所以身上还是宫里轻薄隐约,相当的清凉养眼的夏装,特别在天气嫌热把裙裾纱袖都尽可能撩起来的情况下,那些露粉妆玉琢的部位让人恨不得多生出几双眼睛来。

    现在的我心里只狂念一句“泼啊。泼啊。快泼啊。。。。”因为四下无人的缘故,美女们放松了心情,已经有心性好玩的少女,实在忍不住清凉,撩起水花相互嬉戏起来,那水花飞扬下,被溅到的地方轻薄柔软的夏装根本掩盖不了美好的东西,比啥都没有反而更加诱人,不由让我狂后悔看书看的太多怎么没保持住2。0的视力,又恨不得凭空变个望远镜来,好看的更清楚一些。那莺声燕语奔走嬉闹间,满眼都是那动人的玉臂美腿冰肌雪肤香肩粉背,一片肉光致致绚目的撩人。

    视野中,还有一些女子,为了搽拭方便,那些裙袖被尽可能拉的高高的,束的短窄的裳裙根本掩饰不了相当火辣的身段,把美好的曲线都毫不吝啬的突暴露在空气中,让人颇有目不暇接之感。而解开裳裙,把芊芊玉手伸进,轻轻抚摩那些看不见却让人容易想入非非的身体部位,所流露出的惬意徕目,更让我的某些部位明摆的背叛了我的意志,头轰耳鸣温热的鼻血在第一时间欢快的雀跃而出。

    话外题:去年因为病毒的缘故,在年积累的原稿连同猫的大量收藏都一起被病毒给格式化掉了,现在手头上是陆续凭记忆恢复的片段,前后文衔接很成问题,猫又不希望让大家看过于的凌乱。所以对大家的期待,猫只好说抱歉了。

正文 第三十三章 第二次亲密接触

    晚霞下美女们在河边的洗梳嬉戏,构成了一副绝美的风景,那静静一角,紫裳明裙的她,满脸典雅恬静的神情,与欢快愉悦的氛围绝大的反差,却又不露痕迹的和谐。那藕似的玉臂气度优雅挽起如瀑长发,沾湿的班驳玉梳用画一样的动作轻轻拉过,肌肤欺霜赛雪的,凝玉似的纤足浅踏在水里,轻轻挑动着澄清透亮的水花,也轻轻撩动着我的心弦。还有那个绿裳的,能把纤手再低点儿,那个。。的撩上一点就好了。。。。

    正在目不暇接间,突然一只嗡嗡叫划过我的眼前的东西。把我的目光引向了十步外,枝叉间上一个深赫色的球体,还有隐约嗡嗡声。是那种喜欢一拥而上不要命却更让你头痛的危险昆虫,我马上想起一个念头却是晚上的加菜有着落了,这东西用烟熏过后,在用蜂密慢火培出的蜂蛹是绝佳美味,蜂蜡也是极好的日用材料。虽然天色近晚大多数已归巢,但不小心惊动一拥而上就惨了。权衡再三,暂时告别一下美好的事物,为我的晚餐努力一回。

    我秉气息声,蹑手蹑脚上前缓缓扳倒树枝,用脚踏住,再解外披小心翼翼的盖上,拔小刀轻轻割树枝粘连的部分,其间不敢有丝毫震动。这种野生拇指大的家伙可不比家养,漏出一两只就够我受的了,眼见大功告成,

    忽然附近响起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惊的我心头一跳,寒毛肃立,东西差点松手而出。心中暗骂,再仔细听却是很有规律的向水边的移动声。我静心一想,这附近应该不会是动物什么的,要知道这一路下来,每次扎营的地方,方圆十里内的可能存在的不管毒蛇猛兽,凡是能吃的东西都被饥肠辘辘的大队人马斩尽杀绝填了肚子不留活口。现在外围又有人看着,不会让等闲人摸到这里来,而这地方唯一的好处就视野好且隐蔽,离水边也最近,那看来就是和我一般的同好者了。松了口气,檫了把冷汗,伸展挪动一把有些僵直的身体。

    却不知这一分神动动可不好,顾此失彼竟忽略了脚下,踏住的树枝顿时松开立起甩在我的手上,打的我那包“夜宵”弹力十足,脱手飞跃而出,在我痛惜和目瞪口呆的眼神中,划过一道短短的曲线,蓬的一声数十尺外的树丛中,然后轰的象喷泉似的一下涌出无数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