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幻之盛唐(猫疲)-第3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u野马成群结队的来交配,然后四面围捕之。因而络绎不绝驱赶着马群的藩人,是这个时节道路上最常见的风景。我的随行扈卫也参加了围捕,所获颇丰,象小丫头的纪念品,一匹毛sè如烈焰一般的小母马,是一大群人强按着送到她小心翼翼的套索上的。
疯玩了一整天实在跑累了,才就地立账下来休息闲暇,我也开始抽空处理公务,虽然在行途中,来自长安的消息和来自安西的奏报,还是藉由邮驿系统,往来不绝的。
不过除了少量家书sī信外,大多数都是归由随行的参军、参事、幕僚班子判读归总后,再择要递交给我的。关于安西将来的对策和判断,也在这路上一步步随着资料的富集而成形中。不过有些东西还需要到了地方亲眼所见,才能得出翔实之论。
围成大帐的马车里,一个朗朗清脆的声音正在念公文。
“五月朔望日,立皇长子鲁王为太子,徙封雍王,拜为尚书令,同知枢密使,于紫宸殿举行册礼……”
小丫头坐在我怀里打了个哈欠,信手将这份邸文丢到一边
“皇帝哥哥倒是挑的好时间……”
“皇帝什么的,自古以来最身不由己的职位,你哥哥又想做个名留史册的中兴之主,我们免不了给他做做垫脚石的……”
“这才走出来多久,又有人在说阿笑坏话了么……”
她又拿起一封来自通政司的密件,里面全是一列御史言官清流的名单,其中很有些熟悉的名字,不由撇撇嘴儿
“真是苍蝇一样的烦人,亏他们还……”
“清流清流,不咬人的狗还叫好狗么,不非议国事以博名声,那还能叫清流么”
我笑笑道
“但是清流家也要吃饭睡觉也要食人间烟火,更要为子孙某一个前程出身的,”
“勿论朝中如何攀咬的犀利,不妨碍他们在底下为自己谋利啊”
“这又是什么,一国两制扎?”
小东西又翻出一本厚重的册子
“不过是为后世子孙谋的一点福利而已……”
“是么……”
“所谓一国两制,不过不同的地区,用不同的治理之法而已……”
我拿着本地图册,对小丫头耐心解释道。
这本地图册,原本放在大朝上用来装点门面的所谓寰宇大舆图,原要精密细致的多,不但有治下的山川地理胜形详备,连当地及周边稍大一些的藩部国属,人物风情,头领渊源及倾向,都有提及。
“用土人治土人不过是权宜之法,或能一时之安稳,却是后患无穷的,为长久计,军事存在之外,还是落在移风易俗,文化影响,经济控制上,所谓以利yòu之化……”
“然而毕竟去国万里,最快之轻骑往来也需数月,而周边外族番夷,多肥沃族类,若是事事皆仰仗朝中裁决,则诸事皆怠,”
“因此徐之以利,受之以责,以封土令其经营生聚,结地方之力以自保,或和众之力以进取外邦,此乃周天子引诸侯外国屏之典故尔,凡距都九千里外,是以分藩可行。”
“以诸汉藩,杂处归化百姓,令率教化,三代以后尽皆华夏衣冠……”
而我和她解说的,却是此行的另一个目的
按照周礼,所谓朝廷授予的爵级,也有内服和外服两套不同的系统,内服是授予本国治下的臣民官吏和功勋将士的,外服就是授予那些内附入朝请贡的外藩属国的爵位体系。两者之间并不通用,也无对等关系。
一般情况下,外服爵级给受较为宽松,以羁縻分化外族番邦,既有叶护、这样的番爵,也有郡王、公侯这样的汉爵,相互之间多互不统属;而内服爵级给受则相对严格,体系严密而阶级森严,主要用于功赏臣下,而且荣誉xìng质和社会地位要比外服崇高的多。
周礼中的所谓公侯伯子男,本身只是一种列国封君的位阶,到了本朝,爵位和食邑变成了一种虚名,只有在爵位前加所谓“食实封”若干户,才能享有相应的封户租税,或从国家领得一定封赐。而且就算实封,也是国家比照某地的产出,直接拨给钱帛禄米。
想小丫头那样呗老皇帝爱屋及乌,直接指定实封地方的,也仅仅只是当代屈指可数的几个特例,而且还是在用来流人的蛮荒边远之地。就算是李祈破天荒出藩的试水,那也是呗多数人视为变相的万里大流放。毕竟所谓传统意义上宇内九州的范围,是不允许存在实封的采邑,以防止地方出现对天子君权的威胁。
但是在安西北庭,又是另一个特例。
由于安西北庭特殊的地理和战略环境,除了南方邻接的河西外,其他三面几乎是外族,因此长年累月下来,积累军功而获得各sè爵级、告身者,构成了很大一个群体,但是却没有相应的食邑和待遇,毕竟安西地广人稀而多大漠荒原,真正适宜耕作的土地并不多,而爵级告身这种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了。像
安西四镇军中,以开国县子、县男之身效力军中的比比皆是,比如一整支由县男组成的军队,并不是一种奇闻。
虽然绝大多数都是不能继承的世爵,但是由于并不能向国内一样享受到相应的待遇和地位,能够颁给的田土也是有限的,是以通行于国内的军勋爵禄和班田制,在边军的开疆拓土jī励作用,被大大的削弱。
我此去安西,也有解决这个问题,顺带考察代官制度的任务。随着岭西行台打下的地方越来越大,相应的州县和羁縻属的管理设置,也就严重脱节和滞后,很多地方只能用简单粗暴的军管来,权宜一时维持运转。如何更有效率的统治和消化这么大一片,民族和宗教、文化构成都相当复杂的域,早年在边疆试行的代官制度,似乎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所谓代官,就是代守之官的意思,以世代生聚当地的军勋将士,以较低爵位代为管领国内高封爵者,名义分封在极西外域的领地。按照大九等爵级等秩,比照上推一级,以男代子领,以子代伯领,以伯代公领,再高,就不是我的授权范围了。
以我身领宗政丞,加知礼部尚书事的授权,可以权宜代授自伯以下代官诸爵,然后将相应的人员出身家系名录谱册,递送国内后再予以追认。
然后以代官实际管理过程中所获得收益,按照约定俗成的比例,折算成钱输送给国内名义上的宗主,作为领贡。这也是与朝中妥协的结果,如果不能从通过朝廷分封在外域的领地中得到足够的好处,又谁愿意积极给你推动这种明显是改变传统格局的事情。
而代官实际管领下,领内庶务日常和武备军役,则分别收到大都护府诸曹判官和所在州府刺史的双重管理和监督,并且各级代官管领之间也没有直接隶属关系,以权利防止地方上失去制约而做大膨胀。因此也可以说是一种变相的不完全新式分封制度。
因此这个地方代官和上级管领的职分划分,各级人事设置和考核监察,税赋徭役的厘定,司法刑名管辖的确立,目前都只有一个粗粗的轮廓,还得等我到了地方实地考察后,才进行界定,而且不同的地域和民情,授权和职分划分的程度,也应该是不同的,其中还涉及到周边可能存在的藩部和属国的关系问题。
其中更涉及到一些圈地分蛋糕的事宜,就算是身为岭西总管的高适,或是大都护的郭涅,也是无法自作主张的。方圆数千里的地域,绵延数十国千余部,大小城数百,相比大唐在西域的军民及附属归化人,藩附部众,再加上国中移民的数量,就算分封出去一小部分,也足够安置两三代人了。
但是所谓患贫而不患均,怎么分封,才能让大多数人信服而不生纷乱。
作为西征幕后最大的支持者和推动力量,其中最大的一块蛋糕已经内定给我家了,以充作瀛洲公的邑司,现在就等我带人去跑马圈地了,将来就算我无法亲至经营,或许也会由我的某个后代,或是若干家亲信家臣分别代官之,。
安条克,拉丁语中也被称为安提阿,古代塞琉西帝国的都城,罗马帝国东方征服伟业中的一颗明珠,曾经的帝国五大教区之一,并列的五个最尊贵的大主教驻地中排第四的,东部第二大城市,罗马帝国在亚洲的主要城市与古代教的最重要中心之一。
紫sè镶边的双头鹰旗被沾满血迹的双手,紧紧的插在古老的城壕上,率先破城的云雀军团的士兵,正在挨家挨户的搜捕守军的残余,虽然不时冒出的嚎哭和尖叫声,让这个过程有些不那么平静,这也是对功勋将士的一种变相奖赏。
随着城中最后一处制高点被占据,欢呼雀跃的将新月旗丢弃践踏在脚下。
这也意味着,时隔两个世纪后,罗马的荣光和权威,再次降临到这片土地上,拜占庭的军队,已经夺取了安条克和马克尔,并向叙利亚前进。而按照原本的时空,直到10世纪才被拜占庭帝国收复。
这座城市的历史甚至可以上溯到公元前4世纪末,由分裂的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大帝部将之一的塞琉古一世,为统治叙利亚及其周边地区所建立的希腊城市和帝国首都。
由于查士丁尼统治时期发生了严重的地震,瘟疫,还被bō斯人洗劫,东部第二大城市地位不复,被阿拉伯人征服以后,连叙利亚最大城市的地位也被大马士革取代,安条克逐渐衰败,但依旧是一座拥有十余万常住人口的大城市,
这也是罗马军队,在分隔开小亚细亚和上美索不达米亚的山脉以东,所能够获得一个最大规模的军事战略支撑点。
由安条克城外的奥伦梯河,通往20里外的海边港口西流基,已经被来自两大舰队和雇佣商船无数身影所填满,大量的士兵正在通过这处古代良港,源源不绝的加入到战场中来。
长矛上串着密密麻麻撒拉森信徒首级的罗马大军又包围了塔尔苏斯城,此刻巴尔达斯精准的计算开始验证了——在那些塞里斯人的协助下,庞大的帝国舰队用了一整个冬天,击破并清剿了以塞浦路斯岛为核心,依附撒拉森人的海盗势力构成的线,并在皇帝出兵后迅速从海路隔断了塔尔苏斯等沿海重镇的补给。
但是作为方面军副帅和前线指挥官的巴列特,身在此处一点都轻松不起来。让他烦恼的不仅仅是那些撒拉逊百姓所表现出来的抵抗意志,他们几乎是倾巢出动协助守军来对抗帝国,并且烧毁了田里的庄稼和房屋,填埋了水井和泉眼,成群结队的驱赶着畜群逃进山中,以荒芜和废墟来对应入侵者。
更让他不安的是,虽然当地还有为数众多的徒,但除了少部分表现出异样热情的投机者外,更多数一种冷漠和猜疑的态度,躲在自己家中,用缝隙小心的打量着帝人。
作为靠近小亚细亚的地区,他们祖先多是与被帝国流放的涅bō里斯派信徒,或是新近崛起的穷人教派保罗派有关,而皇帝刚刚对军队中的保罗派,进行了清理。
所以或许对这些原理帝国文化影响圈的者后代来说,或许帝国的军队,与那些统治他们的异教徒并没有两样。但这种理由显然无法说服那些对着收复东方,抱有相当大热忱的将士们和将领们。而让他们的心中还是梗着一根刺般,难以自安。
无论是害怕撒拉逊人的事后清算,还是对帝队缺少信心。或许需要更加严厉和强硬的手段,才能让这些昔日的徒,从异教徒的蛊huò中清醒过来。
巴列特心事重重的情绪,没能影响到随他一起进城的那些神职人员,这些随军教士望着那些被改造成清真寺的宏伟建筑上,罗马统治时代依稀留下的痕迹,很有些唏嘘和感叹,一些人亲wěn着那些被磨平的十字架痕迹,泪流满面而虔诚无比,曾几何时,代表复兴的东罗马帝国全盛时期的五大教区,君士坦丁、罗马、亚历山大,安条克,耶路撒冷。
最先沦陷在异教徒手中的,乃是宗教圣地所在的耶路撒冷,然后是位于阿非里加的有帝国殖民地和附庸势力构成的亚历山大教区,接着是是叙利亚一起沦陷在沙漠中崛起游牧骑兵手中的安条克。
最后甚至处于欧罗巴腹地,昔日古罗马帝国核心地区的罗马教区,也随着拉文纳行省一起沦陷在蛮族手中;而在帝国硕果仅存的君士坦丁堡教区也不能幸免与难,在前代伟大的“捍卫者”——利奥皇帝彻底击败萨拉森大军之前,异教徒的军队还会时不时的兵临君士坦丁城下,掠夺人口和财富,勒索一笔巨大代价后才肯退去。
他们已经迫不及待的要求举行一场的弥撒,以纪念这个光辉时刻。
在马拉提亚要塞,满是飘舞草絮和树绒的风中,满头白发的方面军统帅——包鲁斯,将马鞭轻轻地在沙盘的下方划了一下,“马拉提亚是顶点位置,它依靠着陶卢斯山脉扼守西里西亚的进出口,从这个要塞一直到海边的塔尔苏斯城,撒拉森人的要塞构成了一条斜斜的东南向直线——马拉什、阿达纳、塔尔苏斯。”
然后他前伸了一子,将马鞭点在了一个地方,
“但就算我们已经突破了这道防线,撒拉森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的纵深中枢点上,还有个坚固的城堡——撒莫萨塔。我们只有再次突破此处,才能彻底打开西里西亚的道路,进入撒拉森人的腹地——美索不达米亚。”
统帅副官塔拉西斯,对着抱着头盔的君士坦丁五世皇帝,补充到:“而且马拉提亚北部的泰夫里斯(泰伯里斯坦)和亚美尼亚,都存在反抗撒拉森的势力,同时也集结了一只规模数万人的部队,他们随时都能威胁着我们的侧翼,或者直接进入黑海的特拉伯森之地。”
“统帅的意思是,我军究竟是先攻取塔尔苏斯还是先深入攻打撒莫萨塔?”
包鲁斯点了点头道
“常规来说,正面攻击塔尔苏斯危险度小些,更有利于我们集中兵力,但是这样的话撒拉森人就能源源不断使用撒莫萨塔这个中转站派来援军,这场战事可能会演变成持久战。”
“而我们能直接突破马拉什并进一步攻陷撒莫萨塔的话,”
君士坦丁五世mō了mō下颔道
“那么我们就能割断撒拉森人和小亚细亚的联系,再关门打狗般挨个攻陷马拉提亚和陶卢斯所有敌人的城堡?”
“这应该值得我们冒险,睿智的至尊。”
包鲁斯也心领神会得点了点头,皇帝灰sè的眼睛慢慢浮现出赞许的笑意,
“那么我们大军的兵锋就直指马拉什!一口气攻陷那儿吧!”
“愿上帝与凯撒同在……”
一众将领高声道
望着这些充满勇气和锐志的面孔,君士坦丁五世不由想起远在北意大利的皇太子利奥,以及前代皇帝的一句谚语。
“记住,狮子的儿子是不会养在羊圈之中吃着青草叫唤的!”
méng面先知的白衣军已经聚集了数万人,锡斯坦到俾路支,响起来作乱的贫民和牧人之多,像洪流一样冲垮了我们在防卫力量,甚至bō及到处于后方的克尔曼地区,甚至连更西方的法尔斯省区也不能让人感到安全,
从bō斯湾东岸沿海城市,越过海峡逃亡到对岸的达官贵人豪富人家及其追随者,象回游的鱼群一般充斥在海面上,他们甚至不敢逃往北方,因为在运河地区暴动的奴隶们,已经夺取了港口重镇巴士拉,正在残酷的清洗所能见到的,任何与王朝统治有关的存在。
但是尽管如此,许多人也未能逃脱厄运,他们被嗅到血腥鲨鱼一般,成群结队出现的海盗们,连人带财物整船整船所捕获,抢劫、杀戮,,残忍的拷打和勒索,人类最黑暗的暴行,无时无刻不在这片海面上发生着。
在这一刻,那些幸运达到对面的人们,只能对着大海以泪洗面,无比痛恨有怀念着曾经强横一时的王朝海军。
《阿拉伯简史,之年》RO!。 。
正文 第六百八十章 行途4
西域、河中、安息之地,自古四战变迁之地,诸种各族事情流转频繁,而难得持久之国族,是以虽然征服艰难而易于治理:而大秦、泰西诸国,虽然纷争不断,然自古渊源纠缠而自成一体,虽然征服易而长治久安难。
《粱氏语录,平戎偶得》
夏州再向西,沿着塞上草原边缘,过鸣沙县、皋兰州、新泉军、
乌兰城,再转向北越过白山戍的故汉代城燧,名为和戎城的峡口天险,就是河西节度使治下的凉州境内。
说是凉州,其实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上就是故河西节度使治所所在的凉州(武威郡),广义上高原边缘的祁连山、大雪山、焉支山、
姑臧山环抱吓,一直绵延到漠西草原和腾格里沙漠中的偌大一片地域,辖下包括了贺兰、姑臧、番禾、沧松、神乌、嘉麟、张掖、乌城等十余个州府的西北第一望郡。
高原、山地、平原、草原、沙漠在这里交汇成复杂的地貌,和大片起伏绵连人口蕃息的城邑村落,以及河西走廊的腹地和要冲。
这里也是早年武威胡乱,后来的吐蕃肆虐的重灾区,因此虽然休养生息有年,但还没能完全恢复过来,城恒村寨残破的痕迹依稀犹在,只有大片出现在道路两旁的府兵屯庄和官屯点,以及往来道路商旅依旧繁忙不息,才让这些地区看起来多了些活力和喜机。
仍有大片地区还处于未解除的军管当中,不过地里的庄稼已经长的绿油油的,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耐寒星活的豆薯之类,当然这和我多少有些关系,由于我大量资源倾斜到向西的开拓中去不免就影响到了战后河西陇右的重建整备工作。
河西又不比陇右,兼顾支持和经营青唐大都护府,防止吐蕃残余卷土重来的重任,在朝廷资源上有更多的倾斜,而河西就尴尬的多了。
河西节度使设置于唐睿宗景云二年,统辖八军四守捉,共有将士七万三千人,再加上其地域内的城傍藩众,实为西北第一强镇尤在朔方节度使之上。主要职责是向西隔断吐蕃,向北经略突厥九姓诸胡。
但是经过泰兴元年的全国划道后,原本河西道北略诸胡的职责,连同三受降城为首边塞重镇体系一起的并入北原道,青唐都护府建立后隔断吐蕃的地理需要已经不复存在就连作为二三线战备的职能也被大部分划入了陇右道。最后,小半缩水的河西道只剩下四军三守捉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西北腹地,真正要应付的只有柴达木盆地以北边缘的那些西藩小国、杂胡部帐。
所以朝廷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河西道就成了被排位靠后的倒霉孩子,除了减免赋税之外,很多项目都只能靠地方自己想办法。
不过相比始终保持距离的朔方系,或是隐然对立的河东系以武威郡王李嗣业为代表河西系出身的将领们,与我背后的龙武军关系要好得多,开始合作的也更早,几乎是在剑南时代,就开始特产走sī和贸易代理利益交换往来密切。
后有高适经营河西北路诸塞,攻略同罗各胡,威慑回纥诸藩:又有卫伯玉开衙西北,先战静边再拒吐蕃,在河西当地运筹帷幄,经略廖战过不短的日子前年才算撤销行台,但还挂着善后安抚的头衔。更别说至今未能上任的高适,依旧是主管河西北路的河西节度副使。
虽然现任河西节度使是远在长安丰王李烘遥领,而实际主政的河西都督同节度使留后马遂碍于身份和礼制,不能亲自来出来却通过另一种方式表达了隆重,香huā彩表,旗鼓迎仗,如遮天蔽日一般的云彩般盘横在这一路上,口口声声的喊的是“恭迎恩主上开府瀛洲尊上”显然是背后没少推bō助澜。
“无事献殷勤,非jiān即盗。。”
在一片吹打吟唱的喧天声中小东西有些不满哼哼道“他们这算是什么,故意挖坑给我们跳么。。”
“前后相迎数十里,这里可不是关中那些屯庄,只怕马上有人又在皇帝哥哥那里弹劾”
“说你飞扬跋扈,穷劳地方还算好的,说你招揽人望,图谋不轨也不稀奇。。“看来,他们都把我当成了过路财神了。。”
我对小丫头微微笑道“恨不得捧上天去。。。好讨一些善财。。”
要说西北诸道中,河西道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最好,再加上边患几无,发达的农业灌溉设施和畜牧产业,可以说是最容易休养生息恢复过来的地区,但也造成了地方收入来源的单一和局限xìng。
象北原节度使几乎继承了前朔方节度使的,盐、灵、池三州和故安北大都护府境内的十三处盐池,以及靠近黄河的六城水运之利,可以从中分利地方。陇右节度使则有来自吐蕃境内掳掠的大量人口和财货、物产作为基础,更插手经营青唐都护府内,原属吐蕃国有的金沙、
银山,生铜,铁器、牲畜、皮毛、药材等项目。
而河西道,就只剩下过路的商椎之利,但是朝廷统一西北各路税制后,他们设卡查sī所获得也就变得寥寥无几,而边藩茶马回易的利润也不如以前。
话音未落,就听虞侯通报“武威防御使浑碱,拜见军上。。”
这不,已经来了。
小木鹿城下岭西行台新鲜出炉的第十二位兵马使求三泰,志得意满的站在成军仪式上,望着旗帜招展的列阵,不由充满了憧憬和神往。
曾经何时,成都武学首期出身又经历次大战存活下来,依旧活跃在军中的少数存在,人称吉祥三宝之一的求三泰已经成长成为独当一面的领兵大将。
而他的副将亦是大有来头,大名鼎鼎的粱门五小之一的向允发,同样是年纪轻轻就身经百战的新锐一代,直接从中军差遣过来强干人物。
这也是一路比较特殊的兵马使,由于岭西行台下辖的部队番号众多,所以为了便于令行禁止,都是打散原来建制归属后,按照实际需要重新编成的实战部队,人员成分兵种搭配根据作战目标和特点也午所不同。
象第一兵马使属于行台战略预备队的核心力量之一,也是军官教导部队所在,规模最小只有三千人左右,本官位阶最高,乃是行营都虞候兼领:第三兵马使乃是清一sè的骑兵足有六千人,属于快速应变战场机动部队,本官为马军都知:第十兵马使编制最大。足足有万余人十六个营官,但主要管理补充营和后备兵员训练,本官为后军中郎将:第八兵马使是清一sè的以全身披挂甲士、弩手和车阵组娄的重装部队,也是野战部队的核心力量,所以本官由金吾中郎将兼领:第五兵马使则是针对地方〖镇〗压和戍防,而组建的高机动轻装部队,配属弓弩的比例最高,本官兼领乌浒防御使:第六兵马使,编成与第五兵马使近似,但是归化人比例很高,主要用来培养军屯的骨干,以配合东部移民,就地扩充成一个个武装屯团、
据点,本官同时也是行台营田判官:第十一兵马使在标准混成营的基础上,带有大量工程兵和器械,坚固野战的同时更侧重于攻坚,本官由神策左郎将兼领:各路兵马使,在搭配行台临时调拨给的城傍、藩军、属国兵等附庸或是仆从部队,足以应对大多数情况和作战需要。
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抽调出一些富有经验的士兵,作为骨干和军屯移民一起组成新的防御使路和地方守备营团。
而这第十二路兵马使,则是完全是为了高机动和持久能力的烧掠作战而成立的,通过有组织的敌后渗透烧杀破坏,迫使龟缩在内布沙尔的敌人做出反应。
因此也具有实验xìng质,除了大部分军官和头目都是十一部兵马使选调过来的唐人以及安西老城傍外。其余将士都是从胡羯三营等其他在呼罗珊攻略的藩国、胡部、地方附庸的军队中,有过不错的表现和服从xìng而被抽调出来的各族士兵,以弥补行台在战略实施上的不足。
职衔待遇配给钱粮赏罚考核,都比照正规军的序列进行编练,由于语言和民族风俗的差异xìng,只要求他们能够听懂简单的军令和基本的操条。
下辖分属六个营三团共计五千正员,以就地缴获的刀甲枪杖进行武装,装备既杂且全,既有bō斯式的布包八瓣盔,也有东方风格的尖顶盔,更有大食制式的平顶扁盔和大檐圆盔,只在袍服上同sè同纹标示以利指挥,因此必要的时候只要稍作改变,也可以暂时冒充大食的军队。
其中自备乘马一人两领或三领,备换杂sè驮畜五千,随行车乘载具三百余架,并身着布衣或皮袍自备刀弓,负责养马搜检输送的骑马扈从一千余丁。
也就是一只加强放大版的胡骑营。
如果在接下来的战事中,卓有成效的话,这一路兵马使还将按照需要,被析分扩充成第十三、十四路兵马使。当然原则上在这种藩军sè彩浓重的,是要尽量多混杂各族种类,虽然加大了统御的难度,但也可以有效防止任何一支族群,籍以战争的机会出现尾大不掉的情形。
由呼罗珊敌前讨击使,行台马军都统制解思,代表总管行营为他们授旗。这是一面日中金乌战旗,太阳中飞出的三足金乌,寓意着他们自从脱胎换骨,摒弃胡人的身份,而成为大唐将士的一员。
由于是新成之军,旗帜也是全新设计的,同时一面旗帜上,还用huā纹和汉字标注代表他们出身国家,军属系列、兵种、番号和荣誉历史的图样。
叙到亚南部,大马士革城如风潮般呼啸而至的石弹,成群结队的跳动在宏伟的城头,迸溅起大块的土石,也在密集等候的人群中掀起一道道血肉铺就的痕迹,人类的〖肢〗体和被打断的惨叫声,挥舞在天空中。
身穿轻环锁甲高举圆盾和刀剑的阿巴斯步兵,象涌动的蚁群一般,攀附在各sè攻城器械残骸堆积成坡度上,麻木的望着如雨点一般滚落下来的同袍和木石。
高达的城楼内如雨点一般的喷涂处箭矢和投矛,他们甚至不用刻意瞄准,只要机械的拉动弓弦就能射中敌人,直到被杀死或是再也拉不动为止,而离地面足够高的距离,就算是只有拳头大的石块丢下来去,也能造成伤害。
红发的哈里发拉赫曼穿着甲胄,不停的巡游在城墙上,为士兵们鼓舞士气。
“就算死,也在死在祖先的土地上。。”
到处是叹气和shēn吟的声音,血腥的味道充斥在空气中,那是越来越多给送过来的伤员,据说由于阿拔斯人的残党破坏和下毒,城中个别水源周围已经开始出现瘟疫的迹象,为此封锁了部分的城区,一群肤sè与穿戴与别人迥然相异的士兵,正在就着冰冷井水,狼吞虎咽着发面烤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