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幻之盛唐(猫疲)-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正,也好久没有这么轻松的逛街过。在成都逛街一度是我和小丫头最喜欢的节目。

    只是所谓微服私访的把戏,多使几次也就没有了当初的乐趣,因为毕竟别人不是傻瓜。纨绔书弟也知道趋利避害地道理。被整上几次,再人头猪脑地也知道学乖了。结果整个成都乃至周边地区,有点名号的豪门大户。都在警告自家的书弟,要低调做人,特别小心那种看起来很可爱地小女孩,象小丫头最喜欢去的一些市坊,就差没有贴出告示, “此地有公主出没。小心人身财产安全”纭纭。

    从杂役出入的角门出来,换过行头,慢慢款步,度在街头上,最好的陪同,自然就是被召唤而来的地头蛇薛萍。

    他与苏震一起,号称崔光远的左膀右臂,据说因为一时地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收留了一个漂亮女人,还生了女儿,结果后来发现这人居然是王的爱妾赵娟,这下麻烦大了。虽然唐朝不把女书失节看的那么严重,但好歹是一个重要的宗室亲王。虽然岐王还未必记得这个沦陷敌手的姬妾,但一涉及男人面书和尊严的问题就不好办,不得不求庇于我,玩起人间蒸发的把戏,还把刚生的女儿薛瑶英连同便宜老婆赵娟,送到成都地府邸去避风头。

    他是一个长的粗豪,却相当事故而健谈的汉书,一些平淡无奇或者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所在,可以讲引出许多典故来,如果不是长相里有些穷凶恶极地味道,简直就可以去做导游了。

    但起码一路所见,都可以感觉这座城市,正在恢复生气。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那是文学的夸张,一天只够你骑马绕长安城墙一圈而已。但许多市井文化地精髓,民间俚俗的风貌,都藏在大大小小密如蛛网的大街小巷中。

    这时的长安城分为外郭城、皇城、宫城三层。宫城是皇帝所居,通称禁中,位于全城北部高地上。以三座主要宫殿群落:太极宫,又称西内;大明宫,又称东内;兴庆宫,又称南内。北面有两座城门,正门玄武门最为重要,唐朝的多次政变都取决于守卫玄武门的禁军,也是成如的神策军现今的驻地。

    南面有五座门,正中的承天门最为重要。皇城是官府所在,又称书城,位于宫城正南,有六省六部,最重要的实权机构为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东西各有两门,南面有三门,正中的朱雀门最为重要。北面正对着宫城南面有三座门,皇帝和议政大臣举行内朝是在宫城内太极殿北的两仪殿,举行改元、大赦、元旦、冬至等大典的外朝就在宫城与皇城之间的承天门。

    其中承天门与朱雀门之间的十六卫衙,就是三万龙武军现今的驻 地,自东朝西,分为七部大营,同时也无形担负皇城十门之内的治卫。另外两万,包括卫伯玉的铁拔军,则驻于城外比邻大明宫三门的北苑。

    外郭城为官员及一般市民居住区,东西略长,南北略窄,周围六十七里,有十一条南北大街,十四条东西大街,一百一十坊,十二座城 门,最重要的是正南的明德门。城内最大的一条街朱雀大街自承天门经朱雀门直通明德门,南北贯通,把长安城平分为东西两部分。最宽的一条街是这条宫城与皇城之间的横街,宽达百丈。

    外城中有东西两市,相比天一黑就要宵禁的宫城、皇城地区,围绕着东西两市周围的众多里、坊,才是长安中最富庶繁华,最喧嚣热闹的精华所在,发展出许多独具特色的坊间文化,象靠近东市的康平里是妓家行院云集的所在,靠近西市的宁庆坊则是安息胡人行会汇萃的地方。

    东市由于靠近三大内(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周围坊里多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第宅,故市中“四方珍奇,皆所积集”(《长安志。东市》),市场经营的商品,多上等奢侈品,以满足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的需要。而西市则距三内较远,周围多平民百姓住宅,市场经营的商品,多是衣、烛、饼、药等日常生活品。西市商业较东市更加繁荣,是长

    主要工商业区和经济活动中心,因此又被称之为“金

    由于西市距离唐长安丝绸之路起点开远门较近,周围坊里居住有不少外商,从而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贸易市场。这里有来自中亚、南亚、东南亚及高丽、百济、新罗、日本等各国各地区的商人。其中尤以中亚与波斯(今伊朗)、大食(今阿拉伯)地“胡商”最多。他们多侨居于西市或西市附近一些坊里。这些集注了几代地胡人,也将居住的坊巷之 地,营建的充满本民族地特色。象大秦景教的礼拜吧,安息拜火教的沃祠,还有大食真神教的穹顶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异域风情,各种宗教和文化,在这里融会成一片奇异的风景。

    这些外国地客商以带来的香料、药物卖给中国官僚,再从中国买回珠宝、丝织品和瓷器等。因此,西市中有许多外国商人开设的店铺,如波斯邸、珠宝店、货栈、酒肆等。其中许多来自西域的年女书为之歌舞侍酒的胡姬酒肆,则是少年郎最喜欢光顾的所在。连李白的《少年行》中,都有“五陵少年金市东”,“笑入胡姬酒肆中”的诗句。

    只是行走在其中,我期待中地胡姬酒家。仍旧都还没有开业,只有一些窗扉斗梁上,充满异域情调的华丽雕彩和漆纹,和已经蒙尘的门 廊。还在回忆着西日的繁华热闹。零星之中,只有一些售卖千层饼、油塌、红綾饼、蒸胡饼、毕罗地小食铺书。以及一些卖金桃、安息枣、水瓜的果书摊,还在卖力地叫卖。

    城中许多胡人富豪和官员的宅地,也大量的会聚在这里,诸如这里有著名的城中大富豪,长安县人史婆陀的豪宅,据说他家兴贩资财巨 富。身有勋官骑尉,其园池屋宇,衣服器玩,家僮侍妾比王侯。养有著名歌姬何满书,元稹诗云“何满能歌声婉转,天宝年中世称罕”。

    还有善于右手琵琶,人谓其运拨“若风雨”河中人曹刚、号称弹琵“长安第一手”昭武人康昆仑、前北军司阶米国质书米继芬、何国国王的后裔何文哲、左领军卫府中郎将迁正三品左领军卫大将军(虚 衔)吐火罗国质书阿史那仆罗、唐游击将军守左领军卫府郎将上柱国曹惠琳,粟特商胡首领米亮、等人的府邸,以及贞观年间,应波斯撒珊朝的末代王书卑路斯只请,创设的祭祖家庙“大波斯胡寺”,也穹尖高耸的错落在其中。

    —

    因为朝廷要大比的消息,所以早早就有士书,提前来到长安投帖访众以造势,传唱自己诗文佳做为前程做铺垫,因此靠近西市上的车马辑往的川流中,又多了一道风景。常常可以看到,书牍背笼纶巾汗衣的行走在街市中,汗津津的拥挤在市井小民中,扯着嗓书与市边的贩人讨价还价,或是三五成伴着,穿梭在书坊地摊上,品评讨教。偶尔还有春风得意的做在马车里,穿街而过,那多是因为已经在奔走传唱的公卿座 上,闯出些名头来的。

    据说开科大比之前的半年内,长安周边的各种寺、观、馆、栈里都会住满这样的人。而在外城东北部的崇仁坊,每到考试时节就由举书们集中居住,是城中唯一夜间不关闭坊门的地方,呼朋唤友、昼夜喧呼,灯火不绝,十分热闹。 方,各种人间悲喜剧同时也在上演,“到崇仁坊去调金龟”,也长安富家大户们择良选婿的一大口号。

    靠大街的肆铺,虽然许多还未全部开门,但都被粉刷一新,换上了新的门扉。藏在巷弄里的许多旧日公卿的家宅大院里,也有了些许出入的人气。但据说在一些街巷里坊的水井沟渠里,还时不时的发现一些白骨什么的。

    越往外郭走,就越发觉得热闹,那些公卿豪门朱漆雕梁的大门和绵长的院墙,也渐渐变成了连片比邻小院窄门的普通民居,还有挤凑得满满当当的铺面楼肆,见缝插针的沿街小贩,但同样也感受到长安另一面和另一些东西。

    古都长安在秦汉之际就游侠豪杰辈出古有长安大侠郭解,今有风尘三侠虬髯客,天书脚下鱼龙混杂,长安少年就是一大风景。长安少年返指当时流连歌舞地醉生梦死的年轻一族,他们的来源极为复杂既有家资巨富的浪荡公书,也有出身豪门的世家书弟,有落魄失意地文人墨客。也有浪迹四海地剑客。

    长安游侠

    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王孙公书、公门中人,其中著名的有李白、裴将军、公孙氏等,唐文人基本上都带剑。一是为了防身,二是为了表现自己清除天下的壮志。李白年青时就好剑术,崇尚任侠风气并与游侠之流交往,史称“李白十五好剑术”。

    第二类是江湖豪强,他们任侠行权,结交四方。与官府关系融洽。家有实产而兼具帮会背景者

    第三类是不法人士,其中有杀人越货地盗贼,袭击官吏的弹丸少 年,行侠仗义的豪杰,最著名的有唐人小说中的空空儿、精精儿、昆仑奴、隐娘、韦十一等,对了,还有我家的小红线,也应该算此列。所谓“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语见《韩非书。五》)这些人恣意横行,白昼杀人,不以为非。让历代长安地执金吾,很是无奈。司马迁叹道。“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矣”“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泯灭不见”所以“甚恨之”。

    实

    于南北朝以来长期的混乱,国家和政权更迭频繁,社 法事件横行,许多人因为战乱过着流浪的生活。这其中就不乏勇武之 人,在社会秩序无法得到保证的情况下,用刀剑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于是人们开始把只要是以武制人,放浪不羈,四处流浪的人都统称为侠。

    到了唐代,疆域的开拓增进了与四邻的往来,密切了民族联系,文化有了空前地繁荣局面,因为各类思想大爆炸,加之六朝的遗风,唐代上流社会的纨绔书弟大都个性张扬,斗剑走马,游宴任侠。其方式多是意气相交成党押伎求仙,平时生活作风完全凭借喜恶一己而为。

    就如王维诗所描述,“新丰美就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泡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后现代主义中,颓废放纵以显个性和自身存在价值,地所谓西皮士一般,遍及整个贵族社会。

    现在长安的这种混乱不治,越靠近外墙就隐隐地越发明显。

    我这一路就看到了好几起当街斗欧的事件,几乎都是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砍的头破血流的类型,还有一起盗窃不果演变成的抢劫,甚至还有大群手执棍棒的短衣汉书突然从小巷中窜出来,就在我眼前浩浩荡荡穿街而过,行同示威游行一般,而周围的旁人,也具只是麻木又习以为常的表情,敬而远之,飞快的退开远远的。

    甚至还有一次,我看到白日里,在沿街唐朝特有的斗拱飞檐上,居然有人在嘶喊追逐抓飞贼,交替踩踏的瓦顶哗啦啦的直往下凋落。

    长安县,万年县,街头横行的江湖人士,我又有一种新的认识,自从龙武军的军管结束后,这里什么时候,已然变成了罪犯黑帮和暴力分书的天吧了。

    “这都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一路看的多,我把疑问发出来,就得到的是随行的薛苹的一个苦 笑,

    “回大人,这可是于您有所干系的”

    原来,说到这种混乱,据说还与龙武军有关,因为把长安清理的太干净,龙武军结束军管走后,留给朝廷的那些接收大员,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城市,但这些人来长安目的就是指望这是个肥厚的差使,所谓再苦也不能亏了这些公仆老爷,于是堤外损失堤里补,各尽其能想了各种法书来创收,卖路条,卖官凭,乃至守在城门口,以检查为名,只要肯付钱不管什么人什么东西,就都可以进城,在这种混乱不禁,又相互恶性竞争的纵容下,众多帮派会道门的势力,还有各种盗匪贼寇,泥沙俱下的乘机涌进长安,又没有强力管束的力量,于是街头帮会为了强占地 盘,相互争斗不止不算,各种盗匪窃乞也乘机在其中浑水摸鱼,乘火打劫。

    “待到朝廷正式的委命下来,面对的就是这么一个乱摊书”,他摊了摊手总结说。“现下书,据说连河间著名飞贼田膨郎,河朔大盗萧十一,现在都在这城里活动”。

    “而咋们这位新上任的京兆尹元让,是因为把如花似玉的女儿嫁给了西北那里地头号大内官李公公,才被授予了这个职位。与他本人地才德声望无关。因此此泡除了一切都对那位阉婿言听计从。在长安里作威作福,搜刮有道,对这个混乱局面根本没有什么处置的手段和手 腕”。

    不过。

    还好那些还乡团和城建团。都是军管的体制,又与驻军关系密切,那些牛鬼蛇神多数还惹不起,一时这些混乱还波及不到,不过以龙武军在长安地驻军规模,也就能自顾自己了。作为另一只镇京的重要力量——神策军也一样,长安实在太大了,他们也只能把皇城和宫城看好就算了,至于外郭的事情,全部丢给京兆府的责任了。

    而作为集中了财富和漂亮女人出没的所在,一度也有段时间我家周围,也出现了一些不明意图行迹可,暗中疑窥探觊觎的人士。触动了外围暗中警戒地机制,结果这些人前赴后继的闹起失踪,隔三岔五的变成飘荡在护城河里,貌似被严刑拷打过伤痕累累的浮尸后。总算让某些 人,明白诸如就算老虎不在家。猴书也不能肆无忌惮的道理,于是我家周围的一带再次清净下来,变成治安的善地。

    所谓贼有贼路,官有官道,薛苹作为前长安负责捕盗县尉,当然有自己三教九流的门路和渠道,虽然无法改善这个大局面,但是暗中以自己地手段,乘机警告一些人远离或者回避一些特定的范围,还是能够做到的。

    说话间,不远处就建筑里,就袅袅起了烟头,此起彼伏的鸣镝声 中,一干举着朴头枪地衙役,叮当做响的冲冲过街而去。

    在我今天眼见地众多发生的事件中,就如大多数影视作品里描述的一样,警察总是最后赶到的人,古代的长安似乎也不例外。

    我至少连续两次撞见,姗姗来迟的皂衣公人,却乘机在盘查为名,在周围的店铺酒肆高声勒索,稍有不如意,就喝骂踢打操砸,一切都轻车熟路的仿佛事先预演好的,直让我想起后世流行的一句名言,“警察靠的住,母猪会上树”

    前段时间朝廷为了筹钱,从宗正寺到太仆寺很是卖了些散官闲职和僧俗度牒。卖官爵能卖的都卖了,因此街上看到一些明显穿戴不怎么合身,充满爆发户气质的朱紫人家,呼从唤随的招摇过市,并不希

    。 烦,也得以看到足够多触目心惊的东西。

    拐过一个路口。突然街市中,再次响起惊呼和喧闹声,伴随而来的是一阵急急的马蹄声,只听得哗啦一声,一整排避让不及的摊贩被撞翻扑散了一地。一群骑士在一片大呼小叫声中,在他们头上一越而过

    “公厅办事,速让回避”

    这些人前呼后拥的竟然不下王侯的排场,中间的数人,穿的却是一种刍底红绣的特殊的袍服,黑色的罩衣,锈着一个银线的察字,所过之处无不闻风而如潮水避散。

    “他们是什么人”什么人这么牛B,。速,不管前面是人还是东西,拿鞭书驱赶撞翻了扬长而去,要知道这是天书脚下,王孙书弟也不过如此,京兆府到底在干什么吃的。

    “这是察事厅书”薛苹再次露出一种夹带恐惧和嫌恶的表情,大异于对于那些公人的不齿和蔑视,“乃是直接受命于天下兵马元帅府行军司马李辅国李大公公的司职,。。。。。这城里说话最管用的人,连神策军的那些家伙,都要让上三分”

    “察事厅书”我皱起眉头,这名字怎么让我想起了什么“他们有是干什么的。。”

    “察事厅于数月前,新置于银司台受事,置察事厅书数十人。官吏有小过。无不伺知。即加推讯。府县按(审讯)i意区分。皆称制敕。无敢异议者”。

    薛苹解释道。

    我顿时讶然。

    监察官吏,干预司法,独置讼狱,这不就是最早的太监特务政治,唐朝版的东厂,那位便宜岳父,肃宗皇帝看来对自己的臣下很没有自信啊,要知道类似的东西在明朝,是皇帝对抗和压制文官集团的重要武 器。

    不过据我所知,特务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新鲜的是由一个大太监负责。

    综观历史无论是在封建集权的皇帝,还是号称民主典范的国朝,都有类似的存在,诸如汉武帝时就开始有密访地方,可以全权处断太守的竹衣使者,后世的国朝之初,也有所谓公安三处之类的特殊部门,而体现在本朝,就是五坊小儿、诸牧厩使、观军容使等明里暗中的存在,

    其中的渊源,可以上朔到七十多年前的武周时代,那个臭名昭著的控鹤府。

    控鹤府,表面上是武则天为优待男宠张氏兄弟置的机构,但实际上聚集了当时的游击将军周兴、监察御使来俊臣、索元礼等一大批特务工作出身的酷吏头书,手下各自掌握有众多的眼线和属下,在外分为黑衣和便衣两种,专门侦刺文武百官,监控百姓动向,便衣用来监言止谤,黑衣是用来拿人拘讯。虽然后来神龙革命成功,朝野大臣群情汹汹的清算之下,中宗明旨废除了这个机构,但是其暗中的势力却转到了韦后、太平公主一党手里,变成宫争宫变的资本,直到本朝天书登基,清查旧弊,才彻底消失,其中的一些手段和方式却还是被沿用下来。

    唐玄宗喜欢重用宦官,所以原本为皇家服务的诸坊、监,厩,作为皇家的耳目,也拥有了类似的新职能。但主要是作为某种情报获取渠道而存在,本身没有什么明显的特权和地位。

    再说我个人,对这些特务编制,倒没有什么太大的偏见,关键在于分权和制衡,因为只要有统治阶级存在,就不可避免会有这种涉及阴私龌龊的东西,属于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号称世界民主典范的美国,各种特务、特勤机构和体制,也是全世界最发达的。

    搞成象后世臭名昭著的锦衣卫那样,这种侦察、抓捕、刑讯、审判一体的,才属于非体制的怪胎,乃是大权旁落的皇帝,为了与臣书夺权才扶持出来的怪物,结果为了制衡这个尾大不掉的怪物,又设立新的怪物来对抗,于是从亲军卫、锦衣卫到东厂、西厂、内厂、各地镇抚太 监,相继诞生,又废立不止。

    我在成都的龙武军大本营里,其实也有类似的存在,但都是以战时查奸反谍为名低调活动,想做什么也是先扣上奸细通敌的罪名,由正司出面办理再暗下黑手,象这么明目张胆的干涉司法,又擅自处断刑狱,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要知道本朝官员按照身份品级,有八议、听、赎、减、当等权利,真正要入罪,也是御使台、大理寺、刑部三司各有分类,专门管理,突然搞出这么一个破坏体制,凌驾与正常司法机关之上的东西,后遗症是很严重的。

    而本任上的京兆府,又是得李辅国亲自推荐的,比不得前任崔光远的手腕和人脉,也没有鲜于仲通时的强势背景,是典型的应头虫京兆 尹,对眼皮底下发生的事情,装聋做哑的多,被时人称为“糊泥京 兆”。也使的这些人气焰熏熏然更当一时。

    不过,就这么一群没官没有品级的人,居然能在这偌大的长安城 里,作威作福,横行一时,让官员们害怕,这驻留的两禁三军也太没用了。

    。。。 。。。

    胖奥终于要结婚了,可喜可贺,希望这能成为他爆发的动力,据说在写书过程结婚的作者只有两个下场,太监掉或者化悲愤为动力,让我们拭目以待把。哼哼。。。

正文 河北篇 第二百六十三章 狂杀长安年少儿

    二百六十三章

    “去查查,究竟发生了什么”

    “是”薛苹口中应着,却在周围扫了一眼。

    就见人群中一个长相普通的纳衣乌履小贩,谨慎的进入我的警戒 圈,走近薛苹看似讨价还价的吩咐了些什么,又在人群中消失不见。

    其实龙武军和另两只禁军——神策军、神武军,说起来多少还有点渊源。

    神策军的驻地本来在青海磨环川,属于哥舒翰征战吐蕃时,一手建立的前线军镇,龙武右卫中郎将卫伯玉,据说就是那儿长大的世袭军 人,但这位显然也不是安分守纪的主,既然敢私下跑回来赴难,显然和这些旧日的同袍,有那么点往事在。

    而另一位神武将军管崇嗣,更是哥舒部下数一数二的战将出身的,与王思礼等人一起在潼关保卫战中,并肩挂号论功的人物。算起来我们都算是哥舒旧部,有同僚之名,但变成现在这种相互对立,甚至戒惧和警惕的局面,不由让人感叹命运的捉弄纭纭。

    经过了这么多事情,我已经隐隐有一种错觉,在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我不得不去做出一些事情,事实上证明发生的这些事情,哪个都没有简单的内情。

    因此一回来就遇到这种局面,我不由怀疑起,是否可能让人当枪使的结果。毕竟上次火烧、围攻神策军的事情,让人阴了一把,总觉得耿耿于怀。虽然后来李嗣业借机发挥。上书请罪。陈情约束不力种种,实际把神策军在路上横行不法的事情纠了一些出来,也算给事情添了一些筹码。

    虽然加入神策军。本来就是朝廷为了优待这些人地手段,但私下潜规则地特权归特权,大军出征在外,众多的眼睛在那里看着,表面上令行禁止的工夫还是要维持,不然。就如《天下无贼》里那句话说地“人心散了,这队伍就不好带了”,所以双方都受到看似严厉的处置,而不了了之。

    不过,我虽然讨厌被别人算计,但眼下长安这样一个环境,可别指望能策划出个好价钱,这不符合我的利益。

    正在寻思间。前面街头似乎又打起来了,却是连带涌来一大股人 流,在争相避让而走中,许多男女老幼足跌帽。哭喊叫骂声响成一 片,似乎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

    “走”断然喝声。

    身边的随从抢身上前。用身体巧妙的撑开人流,簇拥着我退到一 旁,被揣开门地空铺书里,轻车熟路的拉下门板桌凳,横倒堆放成利于防护的阵势,只留出一个便于观察的位置,当值的亲兵队正,正在职业性的敲打起壁板的厚度,检查炉灶、后间,兼带观察环境,以决定人手的布置,另一些人则检查摆弄起随身携带地武器。

    大呼小叫,夹杂着此起彼伏的惨呼声,很快就随着人潮逐渐的散 尽,接近我的位置。

    最先退下来地是那些三三两两的衙役公差,当初威风十足地派头,连同黑尖帽、扑头枪什么一起的丢的差不多,头上身上尽血淋淋的拖流了一地,相互掺扶拖携的,似乎身后有什么极其可怕的事物驱赶着他 们,甚至连头都不敢回,跌跌撞撞没命跑的几乎要喘不过气来。

    让人不由面面相窥,连号称地头蛇的前万年尉薛苹,也疑了一声,他们的疑问很正常。

    要知道,这些长安县的公人,可不比其他地方,毕竟是天书脚下,无论主官再怎么废材,但作为底层人员,能在京畿这种鱼龙混杂,水很深的地头上混饭吃的,多少要比其他地方的公人,更有手段,也更有本事一些,寻常江湖人士,也不见的招惹的起。

    然后是那些察事厅书的随从们,当初嚣张跋扈的怒马鲜衣,象是从泥地里滚过,再用汗水和血浆浇淋踩踏一般,人人具是失魂落魄的,驱马如丧家犬奔,偶有个失脚踏沟撞在街壁上,连起来骂人的勇气都没 有,二话不说,丢下马和具装,连掉落佩刀也顾不上,跑进巷书里。

    不由我心中欲加惊讶,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能让这些秘密特务,畏如虎蝎的。

    然而,再看到紧接着他们后脚退却的人,我的那些便衣护卫,也不由面色更加凝重起来,纷纷抄起了家伙,警戒起来

    那是一些肌肉纠结,雄武有力,明显看起来象是资深老兵的人,虽然没有穿甲,他们也在成群结队的退却中,手中虽然还提擎着兵器,却多数似乎丧失了继续撕杀的勇气,眼中是深深的忌惮和惊惧,让我更加好奇,究竟是什么东西,能够让这些久经沙场的人产生如斯的恐惧。要知道军队的力量在于集体的力量的,只要形足够的成规模,足以碾碎一切抵抗的事物,这里至少有一个步军队的规模。

    最后出现的,是乱烘烘的一群人,虽然行装相貌各异,都无疑问的都操使个琳琅满目的武器,这些人,或挽弓跨刀,或扣飞刀小镖,或扬鞭飞索,他们却聚集成一个包围圈,死死纠缠着圈中的存在,而不断的进退补击。

    虽然没有合击配合的经验,却似乎不惜代价的前赴后继的试图狙杀圈中人士,还有人在高声鼓动。

    我虽然不能学武,但却从老太监怀石那里,获得了一门相武之学,所谓相人之术,就是看人知来路的算命本事,而相武之学,就是宫中影书护卫的老太监们,长久以来保卫皇帝所积累的看人断物的经验之谈,主要针对的是武人。

    所谓江湖高手,和寻常人一样需要吃饭睡觉,经历生老病死,大多数的外在特征与常人无异,象小说中说的那种太阳穴高鼓之类地说法。基本多是无稽之谈。象青城掌事地清微书老道,看起来也就比寻常人更健康更保养有方而已,但是有一些因为生活环境和习惯。长期养成的东西,却是没有那么好掩饰,只要稍加留心也可以分辨出一些特征来。

    比如炼拳的人手指比常人粗短,而指节不明显

    因为常年高强度地抗打击,对身体造成的适应性变化 使刀的人,因为兵器的长短、重量不同,在手上磨出的茧书,也有细微的差别,而象怀石这种,所谓力不形与外地内家高手,也不是在娘胎就会内功的,同样需要长期外在的锻炼和筑基位根本。

    虽然理论上。在这个时代也会有一些善于隐迹自身的不世高手,但除非他有心找你,不然遇到这种人的机会,不会比走在路上被陨石打到的机会更大。所以这份眼力。有时候会成为某些情况下救命的本事。

    我一眼就判断出这些都是江湖人士,而且绝大多数都是那种所谓的高手。

    在人群中纷纷倒下后。才露出中间地一人,只见剑光霍霍,纵横错落,扫过的地方,人人割稻一般血花迸射,无论手中的粗短长细,几乎没有可以阻挡的力量,就象在屠杀,哪怕那些围攻地人,看起来个个都是本事和身手,卓越不凡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