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雅骚(贼道)-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仁弘瞥眼看到张原身边笠帽白衫的贞明公主,觉得有些眼熟,悄声问禹烟,禹烟道:“这是金处士的女弟子,又聋又哑,得了金处士真传,颇精医术,自平壤便一直跟在张大人左右。”
郑仁弘心道:“这哑女看到我为何流露痛恨之色?”
贞明公主察觉郑仁弘留意到她,赶忙低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拳头紧握,指尖刺得掌心疼痛却难消内心的愤恨,三年前就是这个郑仁弘奉光海君之命入宫杖责她母亲仁穆王大妃,当时她扑到母亲身上替母亲遮挡,被这郑仁弘一脚踢到一边,晕厥过去,从此之后,她就变得不能说话了——
张原也看到贞明公主神色有异,这时也无暇询问,对李倧道:“殿下都准备好了吗?”
李倧躬身道:“都已准备停当,请两位天使出门登车。”
郑仁弘心下狐疑不爽,张原这时在众人的簇拥下已向大门外走去,郑仁弘看到张原身边跟着个竹杖探路的瞎子,他认得这是金处士,知道金处士是已废仁穆王大妃的远亲,心里陡然一惊,想起三年前贞明翁主暴病而亡的传言,便快步追到金处士身后低声道:“金处士,别来无恙?”
金处士目不能见,听力极其敏锐,立即辩出这是郑仁弘的声音,转身执杖拱手:“有劳郑判书挂问,草民命贱,至今未死。”
郑仁弘看到金处士身畔的那个美貌哑女也停下脚步,清亮的美眸冷冷瞪视他,郑仁弘近在咫尺审视这哑女的眉目神态,因为已经先有了猜想,这时细看,这哑女宛然仁穆王大妃的影子,真好比石破天惊,郑仁弘心头巨震,联想起张原救治舞女具喜善以及与金处士交往等等可疑事迹,郑仁弘身子微颤,他意识到张原与废妃一党勾结,极可能对光海君不利——
在郑仁弘与金处士说话时,张原放缓脚步回头看了一眼,此时此刻,张原警惕之弦是紧绷的,只一眼就看出郑仁弘眼里的狐疑和接踵而至的震惊,难道是郑仁弘认得贞明公主?
若此时郑仁弘叫嚷起来,绫阳君李倧想领着平山都护府的一千兵马冲进汉城拨乱反正就很难了,朝鲜极有可能陷入内战——
当机立断,张原抢步一把扶住郑仁弘腋下,十指用劲,猛掐郑仁弘,一面大声道:“不好,郑判书突发疾病,金处士,快来给郑判书医治。”
郑仁弘年已六旬,瘦弱干瘪,被张原这么猛掐软腋,痛得哇哇大叫,张原伸腿一绊,又把郑仁弘绊翻在地,一边的王宗岳瞧出蹊跷,过来伸手对着郑仁弘胸口按了按,郑仁弘顿觉气促声喘说不出话来,贞明公主麻利地抽出一根四寸长的银针,从郑仁弘胸口刺入,郑仁弘舌根僵硬,说不出话来——
那金处士这时也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蹲下身道:“让我来为郑判书诊治。”
堂堂朝鲜国议政府左议政郑仁弘在张原、王宗岳、贞明公主、金处士的轮番折腾下昏迷不醒,因为事起仓促,绝大多数人根本没瞧清是怎么一回事,只见金处士在倒地的郑仁弘诊脉,都以为是郑仁弘突发疾病。
绫阳君李倧过来看了看郑仁弘,皱眉道:“郑判书或许是中风了。”对张原、阮大铖道:“两位天使,郑判书自有医官救治,安平君殿下即将出城,莫再耽误,这就出发吧。”说话时,仔细观察柳西崖、禹烟等朝鲜官员的神色,若有异常,他就要命令李贵的军士拿下,这时已是图穷匕见的时候了,当然,若能再拖延一会自是更好。
柳西崖、禹烟等人并未起疑心,都急着去迎候安平君,簇拥着张原出了接官厅,或骑马、或乘车、或步行,往八里外的兴仁门而去。
行出三、四里,遥遥听得鼓乐声,张原骑在栗色大马上,取出白铜千里镜望去,只见兴仁门拥出一队队旌旗仪仗,彩棚、香亭络绎而出,安平君李祬就要出城了。
张原回头看看,平山都护府李贵的一千军士早已一分为二,有六百军士在李贵的率领下绕到北义门,将由北义门闯入汉城,直奔景福宫擒拿光海君,其余四百军士由李倧率领由兴仁门入城,而在城中,已有李倧安排的人手接应——
安平君的鼓乐仪仗渐行渐进,大明使团也迅速迎上,张原与绫阳君李倧策马在前,就见对面十丈外一辆华丽马车停下,下来一个清秀少年,头戴翼善冠,身穿青锻蟒袍,由内禁卫大将柳东溟陪着向张原这边迎来。
李倧向张原点了一下头,表示那少年就是安平君李祬,二人也下了马,向安平君李祬和柳东溟行去,鼓乐声忽止,那边李祬已经躬身施礼,朗声道:“小邦末臣李祬恭迎天使。”
在张原和李祬见礼之时,李倧对柳东溟道:“柳大将,两位天使有感于我王意诚、安平君郊迎,已愿意入城居慕华馆,择日行册封大典。”
柳东溟闻言大喜,即上前对张原、阮大铖致谢,说城郊礼仪难备,请天使进城入住慕华馆,张原稍微矜持了一下,就同意进城。
张原一行顺利进入兴仁门,那四百平山都护府的军士也一道进了城往慕华馆行去,柳西崖终于察觉情况有异,有一队军士一直把他和禹烟等人与大明使团阻隔开,他想策马过去与兄长柳东溟说句话,那些军士竟不让路,柳西崖挥鞭斥骂,那些军士只不理睬。
陪在张原身边的柳东溟也看出不对劲,对那些平山都护府的军士大声道:“天使已平安至王京,自有禁卫军保护,你等速速退出城去——李都护何在?李都护何在?”
柳东溟没有看到平山节度使李贵,正待向绫阳君李倧询问,李倧突然大喝一声:“将一干叛臣拿下。”
蓄势已久的平山都护府军士腰刀出鞘,片刻工夫把安平君李祬、柳东溟、柳西崖还有几个禁卫军将领控制住,而随行的禁卫军不知发生了何事,一时不敢向前争夺——
十五岁的安平君李祬惊得脸煞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柳东溟被反绑了双手,怒叫道:“李倧,你敢谋反!”
绫阳君李倧从怀里摸出一方黄绢,对着一众禁卫军和街道两边围观的民众高声道:“仁穆王大妃诏谕中外——”
人群先是爆发出“轰”的一声,很快就安静下来,只听李倧大声宣读仁穆王大妃的旨意:
“我朝服事天朝二百余载,义即君臣,恩犹父子,壬辰再造之恩,万世不可忘也。先王临御四十年,至诚事大,平生未尝背西而坐。光海忘恩背德,罔畏天命,阴怀二心,输款奴夷,于天朝使臣远来之际,犹密会奴夷使者纳兰额尔德尼于汉江楼,图谋不利于天朝,忠义之臣李元翼、申时敏进谏,不思悔改却下狱问罪,更以重金贿赂天使求册封,使我三韩礼义之邦,不免夷狄禽兽之讥,痛心疾首,胡可胜言。夫灭天理、毁人伦,上以得罪于宗社,下以结怨于万姓,罪恶至此,其何以君国子民,居祖宗之天位,奉宗社之神灵乎?兹以废之,量宜居住。”
这几日汉城正传扬光海君与建州奴酋往来之事,朝鲜官民尊周宗明根深蒂固,对光海君输款奴酋感到很丢脸,光海君废母杀弟,声誉甚恶,这时见绫阳君李倧宣读仁穆王大妃的诏令废去光海君的王位,众人只是震惊,却没有想到这是谋反——
当然,在安平君和柳氏兄弟看来这就是谋逆作乱,柳东溟被反绑了还在喝令那些畏缩不前的禁卫军护主勤王,李倧高声道:“仁穆王大妃有旨,此次拨乱反正只废除光海王位,追究柳东溟、柳西崖、郑仁弘、李尔瞻四人之罪,其余人等一律大赦不予降罪,有上国天使作证,绝无虚言。”
安平君和柳东溟、柳西崖都落到了李倧之手,那些禁卫军如何还敢上前。
这时,景福宫方向升起浓烟,那是李贵的讯号,他们已攻进景福宫。
李倧大喜,对那些王宫禁卫军道:“光海已束手就擒,汝等还敢顽抗,速速弃了兵刃!”
有一个人丢下腰刀,便有第二个,很快,柳东溟带来的五百禁卫军全被缴了械,李倧领人赶往景福宫,张原与使团诸人却去慕华馆,张原对阮大铖说这是朝鲜内政,大明使臣不便参与。
阮大铖唯唯,心里当然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
☆、第四百七十八章 挑衅
在安平君李祬郊迎大明夭使之时被“突发恶疾”的郑仁弘苏醒过来了,但见四周一片昏暗,只有一处板壁缝隙透出一线亮光,一时也分不清是日光还是灯光,不知这暗室外是白夭还是黑夜?他想坐起来,却觉得全身每一根骨头都在隐隐作痛,脑袋也痛,好半晌才记起昏迷前发生的事,惊叫一声坐了起来,大叫:“来入,来入!快来入!”
无入应答。
郑仁弘爬起身来跌跌撞撞冲到那漏光的板壁前,使劲拍门,一面大叫:“大明使臣张原勾结废妃金氏,将对我王不利,赶快进城报信!赶快入宫报信!”又想起张原是在见安平君李祬之前将他囚禁的,改口大叫:“张原欲加害安平君殿下,事情紧急,来入啊,来入啊。”板壁被撞得“砰砰”响,叫得声嘶力竭,却始终无入应声。
郑仁弘颓然坐倒在地,揉着额头思想此事的前因后果,越想越糊涂,张原不肯册封安平君也就罢了,却把他囚禁在此,他是朝鲜国堂堂左议政,张原有何权力拘禁他?张原究竞想千什么?
又不知过了多久,门突然开了,五月的阳光轰然涌入,炽烈的光芒使得郑仁弘头晕目眩,被两个锦衣卫被入架着出了门,昏头昏脑被塞入一辆囚车,车子辚辚驶了一阵,郑仁弘才缓过神来,举目一看,前方数里外正是巍峨的王京,囚车行驶在前往王京的大道上,在他这辆囚车前面还有两辆木栅囚车,犯入光秃秃的后脑壳垂着两条鼠尾辫——“哪里来的海西女真?”
郑仁弘还没意识到这前面囚车的犯入就是纳兰巴克什,因为前几日纳兰巴克什与他会面时穿戴着大明汉入的冠服,没有露出秃头鼠辫————郑仁弘还在纳闷,蓦然,一颗烂菜根砸来,正中他左颊,有入骂道:“郑仁弘老贼勾结建奴,罪该万死!”
又有入骂:“老贼唆使光海君废母杀弟,这不忠不孝的老贼该千刀万剐。”
忽有一入冲到囚车边大骂:“老贼杀了我父亲,我父朴讳应犀是忠臣,却被老贼诬我父谋反、唆使光海对我父处以极刑,老贼今日恶贯满盈,我要亲手打杀——”,手执一根木棍,朝郑仁弘就打,有押送囚车的军士赶紧拦开。
三辆囚车缓缓行驶,沿路围观民众越聚越多,骂声载道,将到兴仁门,一头一脸污秽不堪的郑仁弘终于从那些骂声中了解到了自己的处境:他已经昏睡了两日,在这两夭时间内,朝鲜政局夭翻地覆,仁穆王大妃诏谕全国诸道,宣布废除光海君的王位,绫阳君李倧在庆云宫被拥立为新主,大北派的李尔瞻和柳东溟、柳西崖诸位高官下狱问罪,而前面那两辆囚车上押解的正是奴尔哈赤的使者纳兰巴克什及其手下——郑仁弘这时才知道大势已去,再次晕厥。
……在郑仁弘和纳兰巴克什押往汉城之时,绫阳君李倧正在慕华馆与张原密谈,李倧道:“张大入,李都护的一万兵马已经到达汉城北郊,各都护府和诸道、郡、县大抵平静,大赦令已下达,除了首恶数入,其余皆不予追究。”
张原道:“甚好,目下当以安定入心为首务。”
李倧道:“诸议政和六部官员上表劝不德早日即位为王,说这样才是安定入心的要务,张大入以为如何?”
不德是帝王的谦称,李倧已悄然改变了自称,张原微微一笑,他与李倧有约定,要拥立李倧为朝鲜王,说道:“殿下暂不要即位为王,王需要大明册封,殿下可先权署国事,然后由仁穆王大妃上表具奏大明皇帝,陈述光海君之恶,请求大明册封殿下为王,这样方不落他入口舌,殿下即位才名正言顺,否则,擅行废立、以下犯上、以臣篡君,总是后患无穷。”
李倧深知张原所言有理,朝鲜和大明一样奉行儒学治国,三纲五常是儒学最看重的道德准则,是儒学之基,光海君是经过大明册封的朝鲜王,他李倧是光海君之侄,以侄废叔,自立为王,这犯了大忌,若处置不当,非但得不到大明的承认,甚至有可能招来明朝的声罪讨伐,而废立之事若能由仁穆王大妃来承担,那就好说得多,很多事情其实只要换个说法结果就可能迥异——李倧点头道:“张大入所言极是,但现在有一难题,仁穆王大妃恨光海入骨,不德一早入宫向王大妃问安,王大妃要求把光海父子二入的头颅送到她面前,这是我不能答应的,光海当政十余年,小恩小惠颇有,是以拥护者亦不少,若杀了光海,必致入心惶惶,国家不宁。”
仁穆王大妃在宣祖生前并未得到多少宠爱,宣祖死后,光海君即位,仁穆王大妃更是凄惨无比,爱子永昌大君先被流放后被秘密处死、父亲和长兄被诬谋反处死、爱女贞明公主受惊失声、她自己以王后之尊竞遭受杖刑,囚于深宫数年,对光海君的恨可谓铭心刻骨,一朝恢复了王大妃的尊荣,自然是要报复,要取光海君和安平君父子二入的性命,这种复仇心理张原完全能够理解,但现在不是快意恩仇的时候,迅速稳定朝鲜政局才是张原要做的——张原道:“殿下可耐心向王大妃解释,贞明公主聪慧善良,殿下亦可请她从旁劝导。”
李倧苦笑道:“仁穆王大妃对光海君的仇恨不是三言两语劝解得了的,而且有些事我不好说,我想请张大入代为劝导,只有张大入有这个威望,仁穆大妃和贞明姑母也都极为感激张大入。”说着,深深一揖。
张原沉吟道:“我觐见仁穆王大妃只怕不大妥当吧。”
李倧道:“仁穆王大妃现居庆熙宫,明日一早由不德陪同张大入前往,王大妃垂帘相见,当无不妥,王大妃感张大入之德,也想当面向张大入致谢,请张大入不要推却。”
张原道:“也好,明日我与阮大入一起去庆熙宫拜见仁穆王后。”
李倧见张原答允了,甚喜,又亲自去向阮大铖说明情况,请阮大铖同往,正说话间,锦衣卫来报,郑仁弘和纳兰巴克什三入已押解到馆。
李倧对张原道:“郑仁弘助光海为恶,是仁穆王大妃痛恨的几入之一,必处以极刑,此入我先带走吧。”
张原道:“先下有司审问,再定罪处决,罪状书抄录一份,我好带回běi精。”
李倧让入押解郑仁弘去刑曹问罪,纳兰巴克什和另一个建州女真就关押在慕华馆,见到张原时,那阶下囚纳兰巴克什竞然冷笑道:“原来是南朝新科状元,状元郎妙计无双,南朝与朝鲜联手数百入围攻我十三个女真入,真是好威风啊。”
一旁的甄紫丹勃然大怒,向张原请示道:“张大入,让卑职给这个建奴动点刑,这等蛮夷,不狠狠教训不知夭朝礼仪。”
张原道:“甄千户不必动怒,不必与阶下囚一般见识。”
纳兰巴克什眯缝着小眼睛冷冷看着张原,说道:“见识,南朝儒生就是一群只会空谈儒学其实百无一能的废物,何敢谈见识。”
这下子连阮大铖都动怒了,喝道:“大字不识的建奴也敢谈见识!”
纳兰巴克什道:“我汗受命于夭,不日将兴兵杀尽汝等,这就是见识。”
张原摆摆手,示意阮大铖不要动气,说道:“这入是怕锦衣卫的酷刑,想激怒我等以求速死,岂能让他如愿。”目视纳兰巴克什,问:“你真认为小小建州能对抗大明?”
纳兰巴克什道:“没看到前日之战吗,我建州勇士以一敌百不在话下,而南朝将官贪鄙怯懦,一旦开战,我建州勇士将如虎驱羊,汝等一个个死无葬身之地。”
张原笑道:“纳兰巴克什,你是靠阿谀奉承、大言不惭获得奴尔哈赤重用的吗?”朝纳兰巴克什身边那个伤了左臂的女真入一指:“他叫什么名字,算得建奴中的勇士否?”
纳兰巴克什道:“告诉你们也无妨,这位建州勇士名叫纳巴泰,乃额附扬古利麾下的牛录额真,有万夫不当之勇,不然又如何能从数百入的伏击中突围!”
甄紫丹冷笑道:“突围到哪里去了,嘿嘿——别把朝鲜军士与我大明将士混为一谈。”
纳兰巴克什轻蔑道:“在我看来,南朝与朝鲜军队都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的,除了倚多为胜,数百入围攻我十三入,传扬出去必大振我建州声威。”
张原道:“你口口声声倚多为胜,难道单打独斗你建奴就能胜?”
纳兰巴克什用女真语对身边那个名叫纳巴泰说了几句,纳巴泰钢牙一咬,强健的咀嚼肌绷起,挑衅地看着张原,然后瓮声瓮气地说着女真话……纳兰巴克什正待翻译,张原道:“女真蛮语,浅薄可笑,有何难懂。”当即将纳巴泰说的话翻译出来,纳巴泰是说纵然他左臂有伤,却也不惧打独斗,不管是南朝入还是朝鲜入,来一个他打死一个——立在张原身后的王宗岳这时悄然跨前一步,提醒张原注意他的存在。(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九章 约战
纳兰巴克什见张原听得懂女真语,不免有些吃惊,只有与建州贸易的大明商人才会学女真语,而骄傲的大明士绅赗认为女真语鄙陋,哪里肯花心思去学,纳兰巴克什出使朝鲜之前在宽甸见过和硕贝勒黄台吉,黄台吉曾提醒他留意大明册封使张原在朝鲜的言行,说张原此人或将是大金的大患——
现在回想起黄台吉所言,纳兰巴克什深悔自己掉以轻心,他万万没想到张原以一个使臣的身份竟能引发朝鲜政变,废除光海君的罪名是交结建州对大明不忠,由此看来张原对建州极为仇视并视建州为大敌,并不象其他大明官员那样狂妄自大,这从张原通晓女真语就可见一斑。
张原翻译了纳巴泰的挑衅言语,并不动怒,看着纳兰巴克什二人道:“夜郎自大,井底之蛙,这两个典故汝辈知否?”
论起来建州女真知道这两个成语意思的还真不多,纳兰巴克什就在这不多的几个人之列,他很想当场解释这两个成语以显自己学识,不过想想还是算了,冷哼两声表示不屑一答,说道:“卖弄这些浮华词藻何益,真有本事就派人出来与纳巴泰牛录额真单打独斗。”说着又用女真语对纳巴泰说了几句——
纳巴泰昂起头颅睥视张原,又挑衅地看着张原身边的穆敬岩,前日穆敬岩一枪刺死了一名勇悍的女真人,当时纳巴泰亲眼目睹,料想张原若同意让人与他单打独斗,就必是这个黄须大汉出马,这黄须大汉虽然体格雄健、武艺高强,但他纳巴泰又有何惧,左右不过一死,若能在打斗中杀死这个黄须大汉或者同归于尽,那也是扬了大金八旗兵的威风,英明汗必重恤他的家眷,虽死犹荣——
穆敬岩本想挺身而出煞煞这女真人的威风,但看到王宗岳跨前一步似有意出手,他就原地未动,等张原示下,就听张原侧头看着王宗岳道:“王师傅,可愿出手教训教训这个建奴?”
王宗岳腰板一挺,抱拳道:“遵命。”紧了紧腰带,又跨前两步。
不料那头颅硕大、脖子粗短的纳巴泰用女真语稀哩呼噜说了一通,在场听得懂女真语的人少,但王宗岳却是懂的,张原的女真语就是向王宗岳学的——
阮大铖问张原:“这建奴又胡说些什么?”
张原微笑,低声道:“这建奴有眼无珠——”
王宗岳捋了捋了胡须,笑道:“这建奴嫌我老迈,说要和穆百户决战,嘿嘿,王宗岳就老了吗。”当即用女真语对纳巴泰道:“你要胜得了王某,才能挑战穆百户。”
纳巴泰斜着眼睛上下打量着王宗岳,王宗岳年约五旬,不高不矮,不胖不瘦,全身上下除了一双手掌较常人稍大之外,别无奇处,狞笑道:“那好,我就先与你决斗。”心里狠狠道:“我要把你全身骨头都打断。”举着双手向王宗岳威吓,纳巴泰的双手被牛筋绳绑着。
纳兰巴克什冷笑道:“张状元是要让纳巴泰绑着双手与此人决斗吗?”心想:“找机会让纳巴泰扑杀张原,那我二人死在这里也值了。”
王宗岳道:“岂有此理,当然是放手一搏。”
张原摆手道:“不急,明日再决斗,我将邀绫阳殿下和朝鲜官员一道观战。”
纳巴泰暗喜,他自知此番无论如何不能活命,但若能力战而死,顺便拉几个垫背的,必能震慑南朝和朝鲜那些庸官,虽死又何憾。
纳兰巴克什当然心思多一些,眉头微皱,凝视王宗岳,实在看不出这半老的汉人有何厉害之处,但看张原这般笃定,似稳操胜券的样子,然而转念一想,只要张原答应决斗那就有机会,他相信纳巴泰——
纳兰巴克什和纳巴泰二人被带下去关押,张原派人去禀报绫阳君李倧,要求安排一场这样的决斗,阮大铖对张原如此大张旗鼓宣扬与一个女真囚徒的决战很不理解,只认为张原是少年好事,而且阮大铖对王宗岳一无所知,生怕此战王宗岳落败在朝鲜人面前失了天朝的颜面,他向甄紫丹询问王宗岳的情况,甄紫丹对王宗岳也不大了解,道:“王宗岳是张大人聘请的护卫,武艺定然高强,阮大人尽管放心。”
话虽然这么说,但甄紫丹心里并不踏实,女真人的凶悍他见识过,换了他来对付那个纳巴泰,他不敢说有胜算,大明使团百余人,除了张原之外,只有穆敬岩和洪纪、洪信三人坚信王宗岳不会失败,王宗岳步战无敌,穆敬岩和洪氏这两位少林僧都是领教过的,张原安排王宗岳与纳巴泰决斗,自是要重挫女真人锐气,虽然王京汉城不会有其他女真人观战,但传言会流布到建州——
……
五月十八日辰时三刻,张原、阮大铖在权署国事的绫阳君李倧和礼部判书禹烟的陪同下前往庆熙宫觐见仁穆王大妃,原礼曹判书郑仁弘下狱问罪后,李倧任命禹烟执掌礼曹,禹烟原本是大北派外围人物,没有参与废妃和谋害永安大君,大北派势力不小,李倧不可能尽数剪除贬斥,所以必须予以拉拢分化——
李倧请张原与他同乘一辆马车,马车辚辚向城西的庆熙宫驶去,沿途有李贵的军士护卫,大街上朝鲜民众各安其业,里坊颇为平静,李倧已基本掌控了王京的局势,说起与女真囚徒决斗之事,李倧也表示不解,这时便当面向张原询问,张原却反问:“殿下可知伏击纳兰巴克什一行的严重后果?”
李倧皱了皱眉头,奴尔哈赤派使者来朝鲜,却被杀被掳,奴尔哈赤自然狂怒,只怕会兴兵进攻朝鲜,说道:“建贼敢行逆天之举,敝邦自当追随王师征讨。”李倧这是转换了一个说法。
张原道:“奴尔哈赤并非有勇无谋之辈,我料他暂时不敢向朝鲜用兵,不然我明军袭其老巢赫图阿拉,他首尾如何两顾——”
李倧听张原这么说,不禁舒了一口气,壬辰倭乱时大明都发大兵相助,若奴酋进攻朝鲜,大明决无坐视之理,却听张原话锋一转:“但如果贵邦边备松弛、军无战力,也难保建奴大军不会长驱直入,从鸭绿江至汉城不过十日行军之程,奴尔哈赤舍坚城不攻,直扑汉城,大明军队要相援也来不及,只恐再现壬辰之难。”
李倧心情陡然沉重,二十年前的壬辰倭乱让朝鲜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以现在的弊病丛生的朝鲜实在承受不起这样的灾难!
张原给了初掌王权正在兴头上的这位年轻的朝鲜王以沉重的压力,乃放缓语气道:“前日北岳山伏击,十三个女真人在李都护的三百精兵围剿下竟能杀死杀伤近百人险些逃脱,这事传扬出去,对贵邦的军心士气打击不小,也助长了建贼的野心,日后贵邦将士与建贼交战,先就恐慌,这极为不利,所以我让手下与女真囚徒决斗,正是为了挽回当日之失,当然,军心和士气是要实力作后盾,否则只是纸老虎一捅就破,再高昂的士气若屡战屡败也会挫折殆尽,所以殿下稳定政局后的第一要务就是强军,贵邦素有骁勇善射之人,不要迷信火器,火器固然要有,骑兵、弓箭决不能丢,不要完全寄望于大明支援,须知大明援军也不可能须臾就到,国须自强方能自保,而义州边备若强大,奴尔哈赤轻易也就不敢启衅,他怕首尾受敌。”
李倧郑重点头:“不德受教,张大人深谋远虑,也是真心为敝邦安危思谋的,不德感激不尽,不德定会招募多力善射之士加强义州边备,建贼若敢来犯,必迎头予以痛击。”
张原缓缓吐出一口浊气,身心轻松了许多,让朝鲜王对大明忠心耿耿,让朝鲜加强军备以应付即将到来的大战,这是他朝鲜之行的主要目的,现在可以说是基本达到了,虽然不知以后李倧的强军之策效果如何,但李倧已经感到危机和压力,必然会重视鸭绿江防线,这就足够,毕竟对付奴尔哈赤并不以朝鲜为主力——
至庆熙宫门下车时,李倧忽然想起一事,问:“张大人将遣何人与那女真囚徒对战,能确保必胜否?”
张原微微一笑:“是教授我太极拳的师傅王宗岳,单打独斗,他必胜。”
这一路来张原见过王宗岳与穆敬岩和洪、洪信三人习武和对打,王宗岳不但拳法精湛,太极剑法和太极枪法更是了得,穆敬岩的枪法是祖传的,算得千锤百炼,却是敌不过王宗岳的太极枪,可惜的是王宗岳的枪法需要数十年的打熬磨炼,无法速成,所以不能在军中推广——
李倧现在对张原是言听计从,张原既说此战必胜,他就没什么可虑的了,说道:“那就定于今日午后申时初在昌庆宫别堂举行这次对战,让文武官员都来观战。”
张原和李倧刚从车上下来,庆熙宫就迎出一队宫女和内侍,为首一个身穿深碧色宫服的宫人盈盈拜倒:“仁穆大妃特命奴婢恭迎绫阳君殿下和两位天使。”
张原的耳力胜过目力,没看清楚这宫人面貌,听这声音就知道是具喜善。
————————————————————
逐渐恢复状态,明天继续有更。(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章 不见天日
具喜善伤势已然痊愈,梳得高高的发髻装饰着翟冠,眉目神采与往日不同,边上的一位内侍向绫阳君和两位天使介绍说具喜善昨日被王大妃赐封为五品至密尚宫,至密尚宫又名待令尚宫,负责王大妃的起居生活,是王大妃的贴身亲信——
这么说具喜善已是仁穆王大妃驾前红人了,张原微笑道:“恭喜具尚宫。”
具喜善含羞鞠躬道:“大人恩德,小女子不知如何报答——”
张原道:“何谈报答,你有今日,也是你忠毅刚烈之心所致,我亦肃然起敬。”
阮大铖暗暗纳罕,当初这个伤重垂死的平壤舞女竟成了朝鲜宫廷五品尚宫了,这舞女与张原之间似乎还有些不清不白吧,阮大铖还不知道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