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老司机-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杨弘淡淡一笑,随意道:“两位将军多虑了,我呀,只不过是去替主公看好家业,看好他的子嗣,这就是我杨某人的任务呀,这个任务,只需要我自己去做就是了,你们呀,是帮不上什么忙的!

如果两位将军真的有心,那就请好好地替主公完成他的另一个遗愿,让门外城内的三万袁家军有一个好的归宿,有一个好的结局,不要再枉死在这琅琊城了,如果两位将军做好了这件事,杨某人也就了结了最后一个心愿了!”

杨弘的话说得很无力,但是却说得很坚定,很清晰,纪灵和张勋听得很真切,因为他们听得出来,要想保护好袁家最后的子嗣,琅琊城平安交接这是最好的办法了。

纪灵与张勋两个人四目相对,相互凝视了一番,两个人的心里都在做着激烈的斗争。

0080不战而屈人之兵

因为,不管是纪灵也好,张勋也罢,他们都没有打算坐以待毙,束手就擒,而是想要与刘玄德拼搏一把,可是,当他们听到杨弘最后这句话的时候,他们两个人各自的心里却是犹豫起来了。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屋子里的几个人也都是站在了原地,没有一个开口说话的,此刻,屋子内安静极了,之恩给你听到众人短粗不一的呼吸声,这份异常的宁静,静的让人多少有些不自在。

而就在此时,只见纪灵忽然跪地一拜,他对着杨弘真切道:“杨先生,纪灵愿与与先生一道,保护主公的子嗣,就让我跟随先生一道吧,今生今世,我就是袁家的人,我要为袁家流尽最后一滴血!”

张勋是个忠义的人,他看到纪灵做出如此举动,也是惊讶了一番,随后,惊讶之余,张勋也是单膝跪地,对着杨弘跪拜道:“张勋也是愿意随同先生一路,为袁家后人做些事情!投诚的事情交给他们做就好了!”

杨弘听着纪灵和张勋的这一番表态,默默地摇了摇头,然后他叹息了一声,对着二人道:“你们若是真的想要袁家的后人有个好的归宿的话,就请让老夫一个人去承担此事。

要知道,此事只能密成,外泄则败,这个道理我想你们不会不明白的,只有参与的人越少,此事才能够成功,而且,老夫还要你们在前面帮衬着呢,你们带着大队人马与刘家军相交接,趁乱,我就将主公的子嗣接走,神不知鬼不觉,这件事就算是完成了!”

纪灵和张勋听到了杨弘的话语之后,也是心领神会,这件事的确就如同杨弘所说一般,此事只能密成,若是知道的人多了,风声肯定会传到刘家军的耳朵里,谁也难保刘家军里面的人,没有根除袁氏一族的人。

纪灵和张勋也是认可了杨弘的说法,然后三个人密议了一番之后,最终决定,杨弘带领袁术的子嗣偷偷离开琅琊,去隐居起来,而纪灵和张勋则是带着袁家军举城投降。

然后,在袁家军投降工作做完之后,纪灵与张勋再离开军营,辞去一切军务,去寻找杨弘以及袁术的后人。

刘靖与诸葛亮合兵一处,然后再将大队人马分成了四批,第一批,由刘靖统帅,张飞、典韦辅助,包围琅琊城南门;第二批,由诸葛亮统帅,张郃辅助,包围琅琊城北门;第三批由赵云统帅,包围琅琊城东门;第四批由张辽统帅,包围琅琊城西门。

这一招果然奏效,虽然刘家军的人马共有五万余人,但是分散开来之后,每个大门外面,驻守的兵马也就万余人左右,但是,按照诸葛亮的巧妙布阵,远远望去,每个城门外的兵马都好似无边无际一般。

这一招用的果然巧妙,而且效果也是非常的好,琅琊城内的袁家军看到刘家军这个阵势,不禁都慌乱起来,一个个忍不住上蹿下套,急的没办法,军心也就开始不稳了。

而且,几天之后,还传出了一个惊爆的消息,那就是袁术自杀了,袁术自杀的这个消息,对于琅琊城内的袁家军,可谓是一个直接的崩溃导火索,瞬间燃爆了全城。

而就在这个时候,袁术的大将纪灵和张勋,对外宣布了袁术的遗愿,然后他们两个人准备带领整个袁家军集体投降,打开城门,将琅琊城献给刘家军,交给刘靖。

就这样,刘靖和诸葛亮的合谋一计,还未完全施行,就已经令袁家军大乱,而且,最主要的是不战就将袁术给逼死了,这一下,可谓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刘靖听到张无忌向他汇报袁术自杀的消息的时候,心里也是一个震惊。不禁失声道:“怎么?袁公路自杀了?这是真的?袁公路竟然自杀了?”

张无忌站在刘靖对面,双手合十,正在向着刘靖施礼,遂即确认道:“主公,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现在琅琊郡府内,已经在处理袁术的后事,而且,袁绍手下两大将纪灵与张勋也是对外宣布了此事,并且,还有一个更大的意外宣布!”

刘靖看着张无忌,疑惑道:“噢?还有更大的意外要宣布?那到底是什么事情呢?难道纪灵和张勋要统帅全城的袁家军殊死一搏吗?呵呵,现在袁家军群龙无首,仅凭他们两个人,能做成事情吗?”

张无忌笑着看了看刘靖,遂即高兴道:“非也,主公请听无忌讲来,这接下来无忌要讲的事情是一件好事情,而且还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情!”

刘靖听到这里,心里更加好奇了,只见他饶有兴趣地对着张无忌问道:“呵呵,你张无忌既然有天大的好消息,为何还不快点说来听听,你怎么能只让你自己开心呢?”

张无忌双手一抱,对着刘靖恭敬道:“请主公责罚无忌缓报之罪,无忌接到消息,那纪灵和张勋准备带领全城的袁家军投降!”张无忌说完这句话,然后极其兴奋地看了看刘靖,继续道:“主公,琅琊城不战而降了,咱们不用费心劳力的再去攻打琅琊城了!”

刘靖听到了这个消息,心里着实高兴了一番,不禁称赞道:“好好,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呀,这是琅琊城全城老百姓的福音,也是咱们刘家军,以及他们袁家军的福气与运气。

不用打仗就能和平解决此城,这真是苍天有眼,苍天顾怜琅琊城内的军民,苍天也是顾怜我刘家军呀,好,好呀,这才是天大的好消息,无忌呀,你快点去给他们传递消息去,让他们都高兴、高兴!”

张无忌嘿嘿一笑,便是道:“主公放心,这消息我早就已经吩咐下去,安排好人马去给军师以及各位将军报信去了,这么好的事情,当然得让大家知道啦!不过主公,有件事,你肯定想不到!”

刘靖听到张无忌又是卖起了官司,便是笑颜道:“呵呵,你小子,又有什么新的发现了,快点说出来吧,再不说,可就憋坏了你咯!”

0081青州初定

张无忌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遂即道:“这纪灵和张勋统帅袁家军举城投降的事情,竟然是袁公路的遗愿!”

刘靖听了张无忌的话,不禁又是吃了一惊,遂即赶紧问道:“什么?这竟然是袁公路的遗愿?”

张无忌眼神坚定,回答也是照样的坚定:“不错,此事千真万确,袁公路最后的遗愿,听说他是想给袁家军一个好的归宿,他不再希望他们袁家最后的这点家底全部打光了,他要给袁家军一个未来,一个希望!”

刘靖听了张无忌的话语之后,遂即做砸了座位之上,略微思忖了片刻,遂即感叹道:“俗话说得好,这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没想到这袁公路临走的时候,竟然也是开窍了,竟然想到了给袁家军安排后事来了。

仅凭袁公路这一点,就可以给他的军旅生涯加个高高地分数了,有了袁公路的这个决定,他们袁家军所有的将士都会感激他,都会铭记着他袁公路,因为,他们的命,都是袁公路给予的!”

张无忌听着刘靖的这一番感叹,也是附和道:“主公说得极是,其实无忌认为,这里面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直接左右了袁公路的这一个决断!”

刘靖此刻的心情大好,听到张无忌侃侃而谈,便是打趣道:“噢?你也有发现?不妨说来听听?”

张无忌嘿嘿一笑,两眼一眯,讨好道:“无忌跟随主公久了,多少也是沾染了一些,主公的优点,只不过无忌只是小聪明,难以与主公的大智慧想比,无忌就把自己的愚见说道、说道,还望主公不要笑话无忌!”

刘靖打眼看了看张无忌,略作斥责道:“呵呵,你小子也学会了卖乖了,好了你但说无妨,你要是说得对,说不定我还会奖赏于你呢!”

张无忌遂即憨笑一声,开口了:“无忌认为,这次袁术之所以会这么做,乃是心里再找不到任何出路之后,在万念俱灰之下,突然醒悟,因为他自知,他没有能力与主公抗衡,他没有实力带领袁家军突围出去。

也就是说,袁公路在最后的关头认识到了自己的劣势,认识到了自己必败无疑的结局,所以他才放弃了苦苦挣扎,放弃了无谓的抵抗,选择了投降。可是,有一点他很明却。

那就是,他袁公路不可能像公孙伯珪那样放下尊严,仍旧可以继续的存活下去,继续的在主公的帐下当差,因为,他们袁氏一族,乃是大汉王朝的一名贵望族,他袁公路可是极要脸面的,所以,他更是不可能允许自己寄人篱下的这种事情发生,所以才出现了袁公路自裁的这件事情!”

刘靖听着张无忌这洋洋洒洒地一番长篇大论,心里也是不禁为之动容道:“好!无忌呀,我还真是没有看走眼,你呀,境界的确与之前不一样了,考虑事情的方式与角度,也是大不一样了,进步很大,进步很大呀!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呀!说吧,想要什么奖赏,我都答应你!”

张无忌可是个聪明人,他跟随刘靖这么久了,什么没见识过?一般的奖赏他能够看在眼里?而且就凭他现在的身份与地位,还用的着什么奖赏?

只见张无忌嘿嘿一笑,便是对着刘靖恭敬道:“无忌跟随主公已久,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无忌是个胸无点墨的人,自打跟随了主公之后,便是打开了自己的眼界,也是决定跟随主公的步伐,加紧学习,完善自己。

如果说无忌有了一点点的进步的话,这也是完全拜主公所赐,能够跟在主公身边侍候主公,同主公学习,无忌已经很知足了,而且,无忌认为,这也是主公对无忌最大的奖赏!”

琅琊城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了争端,这是一个好消息,也是一个最好不过的结果,刘靖以最小的代价换来了最大的胜利,这件事情在刘家军内的反响很大,而且,自此以后,刘靖的事业又是进一步扩大,青州自此不再是刘靖的心腹之患。

拿下了青州之后,刘靖就得考虑治理青州的问题,现在,刘靖的势力范围甚广,基本上整个中原北部地区,都是刘靖的势力范围,这么广的地域,须得用得上最好的将军来镇守才是。

因为,在这战乱年代,用文官只能治理内陆州郡,而武将才是派往与临界相交接的州郡最佳的选择,因为,武将自身就携带一种无形的杀气,这种震慑力与影响力,是文官远远不能及的,除非,你每个州郡都派像诸葛亮、徐庶亦或者是陈宫之类的大家名仕。

所以,刘靖在考虑青州地方官的时候,便是考虑到了青州的地理位置以及后续的影响,现在徐州的形势比较复杂,里面有吕布也有陶谦以及徐州当地的本土实力,而且,南方的孙坚实力还在虎视眈眈的垂涎徐州,所以,青州刺史这一位置的任命,须得慎之又慎。

刘靖为了此事,专门把诸葛亮给叫到了身边,两个人也是第一次坐在一起,商讨重大人事的任免工作,这也是诸葛亮第一次参与刘家军上层决策官员的任免活动。

明月高悬,清风徐来,吹遍了整个琅琊城,仿佛吹走了白天的燥热,给人们带来了一阵心凉,整个琅琊城此刻,一番静悄悄地,人们又是恢复了往日的安宁,因为没有战乱发生,所以,也没有想象中的流民与匪患。

琅琊城郡府内,刘靖的书房内,诸葛亮与刘靖正坐在一起,两个人共同商议着这青州刺史的最佳人选。

刘靖端起桌子上的茶水,轻轻地喝了一口,由于天热,刘靖也是大抵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随后对着诸葛亮徐徐道:“先生,现在青州初定,青州各地的土军阀还得需要治理。

这是青州的内患,要治理这个,非武官不能胜任,然后,青州的周边,也就是徐州的形势,目前也不太乐观,而且,在徐州以南,还有一个孙氏家族在虎视眈眈地觊觎徐州。

所以咱们青州,也就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地方,咱们费了莫大的心血,方才将青州给打了下来,多少兄弟们的热血,才换来了今天的青州,所以,青州刺史这个位子,咱们一定要慎之又慎!”

0082最佳人选(上)

诸葛亮听到刘靖的这一番真言切语,遂即点了点头表示认同,然后略思一刻,遂应声道:“主公的话一点都没错,青州现在真的是内忧加外患,要平衡这两点,是非常地难的,可是,又不能对其坐视不管,如果一味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做个糊涂掌柜,那么青州早晚会出事。

而且,最近有消息称,徐州有可能在近期出现较大的变故,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变故,现在还尚不知情,只是有一件事很明确,那就是,如果徐州出了事,如果影响太大的话,江南的孙氏父子,就不可能坐视不管,而到了那个时候,咱们是不是也需要出手相争呢?”

刘靖听到诸葛亮再认同了青州的局势之后,又是提到了徐州的人事变故,以及江南孙氏家族的一些个风吹草动,心里也是思量了一番,遂即道:“先生说的不错,江南的孙氏最近动作频频,他们久居江南,韬光养晦,现在他们的实力着实非凡。

徐州的事情,我也是大抵知道了一些,吕奉先他们在徐州想要搞事情,我料,肯定不会一帆风顺的,这里面肯定还有其他势力的参与,如果徐州真的出了事,那么咱们也不能坐以待毙!”

诸葛亮点头道:“主公的话说得对,徐州如果出了事,孙氏父子肯定会闲不住,但是,徐州这个地方,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而且,陶恭祖一向有意将徐州让与主公,所以,这个徐州如果出了事,咱们须得早作打算,一定不能让别人抢了这个风头去!”

刘靖听了诸葛亮的话,也是淡淡地点了点头,然后刘靖又是略思片刻之后,方才缓缓道:“如此说来,这青州的掌舵人须得是位悍将不可,因为他得有足够的震慑力,将一切牛鬼蛇神给镇住,方才能够保证青州的安宁。

而且,如此一来,一旦徐州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也是能够带领刘家军火速进驻徐州救急,这样一来,也好给咱们的进一步行动而争取时间,所以这个人选,可能就已经局限不少人了!”

诸葛亮两眼认真地看着刘靖,也是点了点头,遂即直接道:“如此说来,这人选只能从子龙将军与文远将军两个人里面选择了,其他的人选,要么实力不济,要么威望不够,实在是难以做大青州呀!”

刘靖认同地点了点头,然后喃喃道:“先生的话不错,一语中的,的确,现在,在这些大将当中,云长已经驻守在并州,那里离不开他,武将里面,三弟又是性格倔强,十分刚烈。

其他的人,诸如张儁乂,能力虽有,武功自不必说,可是文治经验略逊一筹,典韦这个爱将,还是缺少锻炼呀,至于马孟起,此人的确是个可造就之才,只不过,他是新降之人,不能这么快就赋予大任,还需要进一步锻炼。

那么在剩下的人当中,就数子龙与文远综合能力都是旗鼓相当,可堪青州之大用,他们不管是武功还是文治,都可以算得上是人杰之才,为政一方,也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诸葛亮接着刘靖的话茬继续道:“不错,而且子龙与文远二人,俱是心思细腻,沉着稳重,皆是可以随时准备率军进驻徐州,稳定徐州局势,以及抵御江东孙家的北上,这两个人应该可以做到这点的!”

刘靖笑了笑,他和诸葛亮的观点,有了一个共同的认同点,这是好的,可是,现在,也正是到了分解难题的时候了,问题的关键是,到底是赵云适合这个青州刺史的位置呢?还是张辽适合这个位置。

诸葛亮没有给出具体的回答,那就说明,在诸葛亮的心里,他也是拿捏不准,这两个人到底谁适合,谁不适合,这个问题很难决断,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关乎刘家军未来,以及大汉的江山社稷的重大问题,诸葛亮绝对不能轻易做出决断,这是诸葛亮一直以来,秉承的谨慎细微的原则。

刘靖端坐在那里,脑海里也是快速翻动着,赵云与张辽的一些战绩以及个人能力,联同与他们相关的一切信息,都是像一片电影胶片一样,在刘靖的脑海里不停的闪过,刘靖试图抓住那些个比较发亮的发光点,让他们成为此次的绝佳参考。

也就是在刘靖反复思考的时候,诸葛亮却是极合时宜地说了一句话,而就是这句话,倒是给了刘靖一个十分有力的参考点。

诸葛亮看了看刘靖,只见刘靖眉宇深锁,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而且,整个人似乎沉浸在思绪当中,诸葛亮的心里便是知晓,刘靖正是在难分难解之际,遂即便是试言道:“主公,亮有一句话可以作为此次子龙将军与文远将军的选拔借鉴之一,不知道主公意下如何?”

刘靖思虑了半天,仍旧没有理出什么头绪来,正在疑惑之际,听到诸葛亮如是这么一说,心里也是略微放松了一下,只见他的面部露出了一丝丝微笑,遂即对着诸葛亮道:“先生有何见解,不妨说来听听,我现在正纠结着呢,也不知道该选谁了,先生倒是可以替我拨开云雾见苍天呀!”

诸葛亮淡淡一笑,略微谦逊一下,遂即道:“主公此言过于夸赞孔明了,孔明这也是心血来潮,一时间想起了一丝丝两位将军的一些细节,便是忍不住想要说道说道。

主公可曾发现这两位将军的性格方面的差异呢?亮觉得,子龙将军性本善,性宽厚,对人待物,皆是仁慈大度,只是在杀伐果断上,略有些欠缺;而文远将军性格豪爽,不拘小节,接人待物,虽是有些急促、暴戾,可是,他在大事上绝不含糊,杀伐果敢,勇于啃硬骨头,是个处里棘手问题的高手!”

诸葛亮简单的一番话语,便是将赵云与张辽这两个人的性格特点给概括出来了,而且,概括的也是与现实大差不差,基本上附和这两个人的性格特点,而且,最重要的是,当诸葛亮说完的时候,刘靖也是意识到,他的心里对赵云与张辽的了解,竟然与诸葛亮大差不差,十分地相似。

0083最佳人选(中)

有了这个依据,刘靖的思路也是清晰了不少,因为,在选人用人之上,他们的性格特色,对于这个人的任用,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而且,就在这青州刺史的选拔上,刘靖考虑的不仅仅是留下谁的问题,而且,刘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摆在他的眼前。

这个摆在刘靖面前的问题,便是江东孙家的影响,以及如果江东孙家对徐州陶谦发起了突袭,那么,他刘靖该如何应对,而此时的青州刺史,就变成了刘靖的第一代言人,他的一举一动,可以直接左右着徐州的形势转变方向。

而且,最重要的是,在刘靖的心里,他是极度想要拿下徐州的,现在的情况只不过是他与徐州陶谦的关系非同一般,现在只要陶谦在徐州坐镇,刘靖就不太好对其公开下手,所以,刘靖在心里也是渴望有一个机会,对徐州下手。

而在未来,如果徐州一旦出现什么骚乱,或者是什么变故,那么青州刺史,就可以完全代替刘靖去完成这个任务,完成刘靖占据徐州的意愿,而事情分析到了这里,结果就更加明晰了,到底是赵云到时候会更顺利的地替刘靖完成心愿呢,还是张辽到时候会更加顺利地替刘靖完成心愿呢。

在这个问题上,刘靖心里也是仔细地分析了一下,随后他便是很容易地分析出了一个结果,很显然,在大事面前,张辽更加适合做出决断,而且,张辽带兵作战的风格就是雷厉风行,勇猛果敢,在杀伐大事上,张辽是绝对不会含糊的。

而且,刘靖接下来还需要一个人去帮助陈宫整理兖州的事务,如果算上这一步的话,那么在张辽和赵云这两个人当中选择一个去为陈宫保驾护航的话,那么刘靖认为还是赵云比较适合一点。

因为张辽是吕布的旧部,他与陈宫之间的关系并非主仆关系,而是合作关系,而且,张辽这个人行事作风有些强势,不太喜欢做哪些裹手裹脚的事情,而让他听命于陈宫这一个决定,恐怕会对陈宫的威信与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可是反观赵云,这就大不一样了,赵云性格恬淡,不善于争功,做人做事比较沉稳,而且,还是一个善于帮助同僚尽善尽美的人,而且,赵云的作风也没有那种咄咄逼人的强势,所以,在与陈宫搭配地这点上,赵云更要优于张辽。

所以,在刘靖的一番权衡之下,终于做出了决断,只听刘靖对着诸葛亮沉着道:“先生,我想,咱们还是令文远做这个青州刺史吧,这个位置十分的重要,不仅仅要震慑住青州当地的本土势力,本土军阀,而且,还要担负起随时准备处理徐州变故的担子。

这个位置说起来,肩上的担子着实不轻呀,更何况,江东的孙家一直对徐州虎视眈眈,他们可是从未放弃过北伐的心思呀,文远这个人杀伐果断,雷厉风行,极其适合在这个位置上呀。”

诸葛亮听到刘靖的话语,也是认真地点了点头,遂即道:“主公所言甚是,文远将军的优点,的确适合去做这样独当一面的事情,而且,其自身的影响力也是可见一斑,所以,青州刺史是非文远将军莫属了。

而至于子龙将军,就可以让他继续去到兖州,去协助陈公台处理兖州的事宜,子龙将军性格恬淡,清净雅致,善于助人,是个十分难得的帮衬,他可以极好地帮助陈公台处理兖州的疑难杂症!”

刘靖的心里对于青州刺史的人选,也算是有了定位,悬在心头的一块石头也算是落了地,遂即便是对着外面的衙役道:“来人呀!”

听到刘靖的召唤,一个高瘦衙役,眼疾手快地小跑了进来,来到刘靖的前面,半跪着道:“主公有何吩咐?”

刘靖整了整身子,遂即道:“你去把张文远将军给我招来,就说我有要事召见他!”

那高瘦衙役听到刘靖命令,便是唱了一个诺,遂即徐徐退了出去,寻张辽去了。

此时的张辽,正在刚刚报道的宅邸休憩,因为长期跟随诸葛亮在青州作战,而且,张辽还是诸葛亮帐前大将,每次大小之战,均是有张辽的身影在前,可以这么说,青州的顺利拿下,张辽可是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他的功劳可是无人能及的。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兵丁,徐徐来到张辽的床前打探了一番,只见张辽正在睡觉,这个兵丁的脸上顿时浮现了一种十分纠结的表情。

张辽的脾气,他的下属是了解的,如果在他睡觉或者是思考的时候,突然打断他,那么那兵丁的命运可就惨了,当然兵丁是不可能有生命危险的,因为毕竟张辽不是个暴戾的武将,他也是知道体恤下属的,只不过,张辽素来不喜欢别人打搅他的清净。

而此时,张辽正在休息,而且,现在的张辽也才休息了不多的时间,所以这兵丁也就站在张辽的床前犯难了,可是,现在,传话的衙役还在大厅等着他的回话,那可是刘靖的身边之人,这就等于主帅的命令,他一个小小的兵丁不能违抗呀,要不然,刘靖当真有什么急事要召见张辽,而张辽却是没能及时出现,那岂不是将要耽误大事了吗?

而就在这兵丁百般纠结,不知道如何叫醒张辽之际,却是突然听到了张辽的斥责声音:“有什么事站在那不说话,一副鬼鬼祟祟的样子,成何体统?”

这兵丁突然听到张辽的呵斥,心里一个激动,便是猛然间跪了下来,对着张辽战栗道:“小的罪该万死,不该打搅将军休息,请将军责罚!”

张辽也是缓缓起身,只见他身上穿着一身清洁如也的白衣,眼袋也是无比的松弛,一副十分乏累的样子,随后他也是用双手,轻轻地揉了揉如脑袋,仿佛,方才那一觉,没能将那之前厮杀战场的疲惫给退去。

张辽微闭着双眼,没有看那兵丁,只是淡淡道:“说吧,有什么事情,不要在那里耽搁时间!”

0084最佳人选(下)

张辽的话语十分地简洁,他并没有过多的去问责这个兵丁,因为张辽的心里清楚,在他的军中,在他的手下,绝对没有一个兵士敢在没事的情况下,擅闯他的寝室,既然这个兵丁悄悄的进来,那就说明他一定是有事要找他。

那兵士双膝跪地,口中的话语仍旧带着一丝丝的微颤:“将军,主公派人来召唤将军了,说有要事要召见将军!”

张辽听到刘靖有事要召唤他,遂即对着这兵丁斥责道:“你真是个胆大的人,主公召唤我,为何不早早报说,为何一直迟迟不语,你岂不是要耽误我的大事?哎!你呀,下去自个领罚去吧!”

张辽说着话,便是开始穿起了衣服来,而那兵丁则是一直跪在那里,趴在地上,额头还贴着地面,不管多说一句话。

不一会儿,张辽穿好了衣服,疾步走了出去,当张辽走到门口的时候,便是停下了脚步,对着兵丁问道:“主公传话之人何在?”

那兵丁伏在地上,立刻道:“现在在大厅等将军!”

张辽听到兵丁的回答,遂即迈开步子,向着外面走去,同时淡淡道:“别跪着了,自己下去好好想想犯了什么错,下次若再次犯错,定重罚不饶!”

张辽急匆匆地来到了大厅之内,只见那高瘦衙役正坐在大厅的主坐上,手里端着一杯茶水,正在等候着他的到来,当那高瘦衙役看到张辽急匆匆赶来的时候,遂即也是放下了手中的茶水,立刻起身,脸上挂起了一丝丝笑容,向着张辽迎了上去。

张辽便是微微一笑,对着那衙役和气道:“让你久等了,不知道主公急招我所为何事?”

那高瘦衙役也是抱起手来,对着张辽客气道:“张将军这话问的好,不瞒将军,我也是不知道主公为何突然之间召唤将军,不过,我知道现如今在郡府内,出了主公外还有一人在场,那人便是诸葛先生。

而且,在主公呼唤我前来之前,主公就已经与诸葛先生商议了好久,也不知道他们是所为何事,只是听到最后,主公方才长叹了一声,脸上露出了久未的笑容来,在下估计,应该是有什么好事情吧!”

张辽听到这高瘦衙役的一番说辞,心里也大致有了一丝丝分寸,遂即也不再废话,便是对着那高瘦衙役道:“好,那就请前面带路,我这就与你一道前去郡府,面见主公!”

当张辽来到郡府的时候,刘靖和诸葛亮已经在谈笑风生了,张辽走到刘靖的书房门前,听到书房内传来刘靖和诸葛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