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复秦-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围人都看着裴老二,裴老二嘿嘿一笑,将怀里的布料一层层揭开,马逸眉头一皱,裴老二“啊呀”一声,吓得将手里的包袱一丢。旁边的许仪一个鲤鱼打挺,刚好看见漫天的碎肉洒落。
许仪大叫一声,立即红了双眼,飞身一脚向裴老二踹去。身旁马逸一手按住了他,裴老二慌忙避开,许仪挣了几下,却挣不开马逸的大手,他喉咙嘶吼着,眼睛里的泪水不停滚落。
第一百九十七章 陨落
有人打着火把过来,往地上一照,地上全是肉皮、手指,血淋淋的一大片。而许仪盯着那些碎肉不停的嚎哭,声音沙哑,哽咽无力,不久又晕过了去,让周围准备仔细拷问的壮汉都傻了眼。
折腾了好久,丁大郎等人抓住了这么一个行迹可疑的人,又怎能安心睡着?裴老二气得肺都炸了,没搜到财物,反被吓了一跳,他提起脚丫狠狠的踹了许仪几下,方才罢休。
马逸觉得这事不会这么简单,他同丁大郎商量了一会,然后去溪边打了水,朝许仪身上一淋,许仪咳嗽了两声,又悠悠醒来。
十几只眼睛盯着他,许仪却似傻了似的,呆滞的看着前面,也不言语。裴老二又犯诨了,跳着叫嚣:“用巴掌扇他!傻不拉唧的吓唬谁呢?”
马逸哼了一声,转头看了裴老二一眼,裴老二吓得头一缩,顿时不敢言语。马逸朝许仪问道:“你是何人?为何半夜走路?怀揣着这些碎肉干什么?”
许仪听见碎肉二字似又受到了什么刺激,顿时眼红脖粗的开始挣扎,马逸一手按下,他又动弹不得。许仪胸膛起伏不定,过了半响才从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字:“要杀便杀,何必多问?”
马逸冷哼了一声,沉声道:“你不道明缘由,我为何要杀你?”
许仪冷笑两下,问道:“莫非你们这些匪类还会放过我不成?”
说罢,还用眼神挑衅马逸。马逸全当没看见,咧嘴笑了笑,拍着他的脸蛋说道:“说明白了,放你一命又如何?”
许仪沉默了一会,方才说道:“雍王章邯进军北地,先锋杀死了我的主公,我准备——。”
说到这,他又不说了。马逸说道:“你准备去向乌氏报信是也不是?”
许仪闭目不答,将头别了过去。过了半响,突然感觉到身上一阵轻松,绑在身上的绳索都掉在了地上,他挣扎着爬起来,用眼看着周围人。不少人已经放下了棍棒,眼神里也再无戒备之意。
许仪惊疑不定,耳旁又有声音响起:“我是马逸,或许你听过我的名字。”
许仪惊讶了一声,用眼睛看着身前不远的巨汉,过了许久方才问道:“可是陇西马逸将军?”
巨汉点头道:“然也!”
许仪鼻息突然隆重了许多,他急忙问道:“不是说你已经在几个月前就死了吗?”
马逸仰头一阵大笑,瘪嘴说道:“章邯狗贼,想取我马逸的性命,也不是那么容易!”
许仪一下跪在地上,朝马逸磕头说道:“将军即从陇西逃出,必然是投奔秦王来了。章邯的先锋已经攻陷了奉城,明天就要抵达乌氏!乌氏城还未得到消息,如果不及时通报,我怕——”
马逸双手将许仪扶起,拍着他的肩膀说道:“好汉子!我同你一起前往乌氏,事不宜迟!”
说罢,马逸就开始招呼身旁的汉子,准备摸黑上路,许仪又叫了一声:“稍等片刻!”
他趴在地上摸索着衣服,在草堆里四处翻找。马逸疑惑的问道:“你这是?”
许仪答道:“这是我主公许正的尸骨,他为救奉城百姓,出城面会敌寇,被乱军践踏而死!”
马逸惊咦了一声,顿时肃然起敬,招呼众人道:“打火把,大伙一起找!”
裴老二审时度势,第一个趴在地上帮忙翻找,他在地上胡乱的抓着,还腆着脸朝许仪笑了笑,说道:“兄弟,这是个误会!”
许仪狠狠的盯了他一眼,也不管他,继续埋头翻找。晚上漆黑,这些碎肉飞洒在各地,不易翻找,找了半天,包裹里也只剩下丁点了。许仪将包裹紧紧捆好,贴身绑好,朝马逸说道:“如今已经要到四更天了,我们必须立即起程。主公已死,抛洒的就任它散去吧!他一生豁达,想必也不会怪罪我们。”
马逸又拍了拍他的臂膀,叹道:“你能明白就好!”
许仪走在最前面,朝马逸等人说道:“你们是陇西人,可能不知道盘山的路。我知道一条近道,你们随我来吧!”
一群人浩浩荡荡跟着许仪,一路上马逸的吆喝声不断,丁大郎和董老二在后面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的一笑,都读懂了各自的意思。
连夜赶路,却磨蹭到中午才赶到乌氏城外。这群人爬过山梁,向北眺望,一座青灰色的城池就呈现在眼前。来不及欣喜,各自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呈现在他们眼前不止那座孤零零的乌氏城,还有城下那密密麻麻的士卒。
烈风如酒,带着一饮入喉的辛辣。
天有乌云,一直未明。
随着无数的呐喊声,乌氏城一次次震动。蛮王朵骨拉提着一柄沉重的双面斧,耀武扬威的站在城下面。在他身后,无数的蛮人士卒冲出。他们嘴里叽哩哇啦的嘶吼着,说不出的亢奋和疯狂。
浓重的鼻息声中,破城锤一下撞在乌氏城的城门之上。城门“吱呀”一声,无数的木屑和灰尘噼啪下掉,蛮族士卒呼声如雷,手上继续用力。蛮人早已经得知了这座城池的名字,得知了城里住着的百姓。他们的姓氏,他们的祖先,同这座城池一脉相承。他们是蛮人,是野人,也是乌氏人。
这座城池在他们看来,是一座罪恶之城。强大的乌氏国,烟消云散,哪还有乌氏?哪还有坚城?这座罪恶之城所孕育的,是一群叛徒!只有攻陷这座城池,杀光城里面的人,才能洗刷乌氏人的耻辱。
一座座云梯搭在城墙之上,窄小的护城河上,摆满了无数座浮桥。蚂蚁般小的人儿,正疯狂的向城上涌来。
陈巨举着剑,在城墙上奋力的砍杀。他身畔的士卒已经越来越少,杀到最后他发现城墙上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他早已没有力气嘶吼,眼皮也睁不开,鲜血从他的额头上不停的流下,视线也越来越来模糊。
他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么多的血,好像怎么流也流不完。手中的重剑再也把持不住,砍进了肉里就拔不出来。他身上的铠甲被砍成了碎片,乱七八糟的挂在身上。胸口背后全是狰狞的伤口,到处都在流血。
一支暗箭射进了眼眶里,他长大嘴巴想嘶吼,却根本没有声音发出来。他仰起头,张开双臂,飞溅的鲜血犹如泉涌。周围的士卒都不在靠近,他们明白这个人已经快死了,不值得再冒险送命了。
陈巨踉踉跄跄走着,拖着一地的血迹,走到了垛口边,向下一栽。
血色的天空,突然寂静下来,战马打了一个响鼻,章业抬头看见了那个一坠而下的身影,他在心里默念:“城破了。”
“嘣”的一声巨响,乌氏城的城门被撞开。无数蛮人涌进了城去,他们很快发现,城门后面并不是一队队秦国的士卒,而是无数穿着土布衣裳的百姓。蛮人们一下都红了眼,嗷嗷叫着,提起手中的武器,如砍草一般砍杀这里的百姓。
攻打乌氏城,比想像中要轻松,这座紧挨陇西的大城,只用了不到两个时辰就攻破了。城墙之上,再无一个活着的秦兵,他们全部战死。
章业随着大军走进了城里,他很快就发现,战斗还未停止,城里的巷道和街道,到处都在进行着战斗。蛮人嘶吼着,用力的砍杀着街头的百姓,百姓们手里抓着粪叉、棒槌,胡乱的挥舞。
——他们很快就死了,倒在了街道上,无数人踩着他们的尸体继续前行。
朵骨拉骑在战马上,提着双面斧用力的嘶吼:“屠城!屠城!”
章业拍马跑到朵骨拉面前,朝他愤怒的吼道:“谁让你们屠城的!”
朵骨拉红了脸,眼睛冒着燃烧的火焰,丝毫不让的对吼:“他们!叛徒!耻辱!杀!杀!”
朵骨拉的整张脸都扭曲了,血盆大口里传出腥臭的味道。章业紧皱着眉头,冷冷的看着朵骨拉,他的手已经按在了剑柄之上!章业身畔的亲卫发现情况不对,连忙拉了拉章业的衣袖,在章业耳旁轻声说道:“现在进城的都是蛮人。”
章业哼了一声,脸色非常的难看。他掉转马头,对身后的三百马军说道:“我们出城等候!”
三百马军护着章业又朝城门冲去,转眼就消失在了朵骨拉眼前。朵骨拉松了一口气,然后招呼手下的蛮兵继续向内城冲杀。
章业冲出了城去,头脑终于冷静下来,朝身旁亲卫问道:“街道里为何那么多百姓?”
亲卫说道:“这些百姓早已经聚集在街道上,手里面也拿着武器。乌氏蛮人同他们有仇,所以很快就杀起来了。”
章业呼了一口气,喃喃自语道:“乌氏城根本没多少守军,若非百姓帮忙守城,这座城池可能眨眼就攻下了。看来我想错了,子婴小儿在这地方还是很得民心的。”
他刚想到了什么,身旁又有士卒来报,已经找到乌氏城守将的尸骨。章业叹了一口气,挥手说道:“让人将他埋了吧!”
第一百九十八章 成仙
半截残躯,从乌氏城高高的城墙上坠下,摔成了一团肉沫。章业令人在城外面挖了一个坑,将这团肉沫埋了进去,追随嬴子婴的这员将军,就永远的沉眠于地下。
乌氏城墙上的硝烟还未曾熄灭,城里面传出惊天动地的惨嚎声,久久都未停息。
山梁之上,许仪闭上了眼睛,重重的叹了一口气。马逸伸出他的大手,在他的肩膀上拍了拍,然后毅然的下了山梁。
丁大郎沉默了、裴老二也显得很严肃,周围人都默不出声,只是跟着埋头赶路。走在最前面的马逸突然停了下来,他指着山梁之下的两条山道朝身后人说:“下面的路有两条,一条是返回陇西的路,一条前往朝那的路,不知道你们要走哪条?”
所有人都看着下面,脸上犹疑不决。他们都是从陇西造反的百姓,千里迢迢来投奔秦王。没想到,前脚刚踏上北地,背后章邯又追了过来。现在,他们亲眼目睹了乌氏城的陷落,每个人的心脏都沉甸甸的。
乌氏城不是一般的小城,只比义渠、泾阳稍小一点,里面人口数十万,却这么轻易的陷落了,而章邯的主力还根本未到。
看着大家不说话,马逸说道:“我是秦国的旧臣,不管北地是否会陷落,不管坐在义渠的那位是否是秦王,我都要去看看!”
“豌豆肯定是秦王,我是救过秦王的恩人,我也要去看看!”裴老二跳了起来,伸着脖子大吼道。
丁大郎杵着棒槌说道:“既然来了,就没有回头的理。”
周围人七嘴八舌的议论了半天,马逸都只是看着,有十来个人感觉到前途渺茫,于是踏上了返还的道路。剩下的人都望着马逸,马逸扫视着众人,说道:“你们既然要跟着,那就不要再起什么心思。不然,我的剑可不会留情!”
众人跪拜道:“愿听马将军吩咐!”
马逸点了点头,转头看向许仪,说:“你既然是奉城县尉的心腹,那你肯定知道朝那和泾阳的情况。”
许仪抱拳说道:“我听主公说过,朝那守将乃冯英将军,泾阳守将乃杜袭将军。”
马逸皱眉沉思,自语道:“泾阳乃北地大城,朝那与之相比差之远矣!不过从朝那可直达镇原,攻击义渠!打泾阳的话,就只剩下攻击泥阳一条路!不出所料,章邯会直取朝那!我们赶紧去通知冯英,协助他守城!”
许仪附和着说道:“泾阳城坚,不是那么好攻取的。朝那连遭战乱,必然首当其冲。”
“事不宜迟,我们立即启程,务必在章邯大军到来之前赶到朝那!”
许仪皱眉道:“我们即便走近道,可章邯的大军有战马,恐怕来不及啊!”
马逸冷笑两声,摆手说道:“你不必担心,章邯的先锋能赶在我们之前达到乌氏,那说明他们是急行军。战马不能长时间奔跑,他们打下了乌氏,也要在城中休整个一两天,在他们到来之前,我们定能到达了朝那!”
几人商议完毕,立刻启程,向朝那进发。
朝那城上,将军冯英正在巡视城防。
他自从接管朝那之后,让士卒日夜不休的修复的城墙。士卒每日消耗体力过大,秦王给予的粮食不足,冯英就北往固原,通过行商与北部边境的异族交易,有些异族不肯交易,冯英就派遣大军将他们驱逐出境。冬日里迁移,本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被冯英这么一逼,他们不得不缴纳粮食。
朝那北部的部落,原先被董翳灭掉了一部分,剩下的都是些小部落,靠点余粮过冬。冯英逼迫得太紧,好多部落就反了,冯英剿灭了好几个部落,全是斩尽杀绝。
冯英曾道:“与天、与地、与人争。只要能抢到粮食,我只有不择手段。”谣言不翼而飞,很多百姓都叫他“铁面屠夫”。当地有一方士,名为徐图,能呼风唤雨、喷火吐水,占卜凶吉。百姓都相信他,北地大水,许多人无家可归,纵然这样,他们还是相信方士,将手里仅有的那点粮食献给徐图,希望他能出山做法,保佑平安。
徐图自号“平阳散人”,他在盘山之上修筑祭坛,斩杀牲畜,施法救难,得一天书。书言:天降大祸,乃是妖人作怪。
九月天显异像,降下红光,源头在北方!
其意暗指秦王,百姓受其慵惑,无不大骂秦王无道。又有谣传:秦王早死,义渠城中所住的并非秦王!谣言纷纷扬扬,北地民心大乱。十月间,有两个游历方士进入义渠城,直言捉妖,秦王大怒,让司马无涯将二人吊死在城墙上。
也是那个时候,镇守朝那的冯英点齐五百士卒,杀上望陇山,将方士徐图杀死,所获财粮,拉了足足二十车!冯英回到朝那后,走在路上,连小儿都向他投掷石头。士卒修复城墙,还有刁民捣乱,冯英几次驱逐,都没什么效果。冯英见民心渐失,连忙书信义渠。秦王子婴知道后,回信道:可找诸葛黄。
诸葛黄自以为成仙,与南宫望在陇山之中修炼。冯英带士卒打听,方才找到。于是上山问计,诸葛黄茫然无知,南宫望道:“秦王既然召见,你就去吧!”
诸葛黄道:“我潜心修炼,已经觉得有天音召唤,想必不久就要飞升仙界,此时出山岂不是前功尽弃?”
南宫望道:“非也非也!你得百姓香火,受百姓跪拜,乃是秦王赐予你的机缘,其中已经有了因果,如今秦王相召,你焉能不去?”
诸葛黄道:“既然如此,那我就下山吧!”
诸葛黄与冯英一同下山,冯英道:“诸葛仙翁在北地声名远扬,只要你出面指出徐图是妖道,谣言自解矣!”
诸葛黄言听计从,一路上摆案施法,告诉百姓徐图乃妖人,谣言果然消停。朝那城自大火过后,外城被毁过半,城中有青蛇吞食牲畜、孩童,诸葛黄画符为剑,诛杀青蛇,百姓惊为天人,称他为“仙师”。
诸葛黄在北地的声名越传越大,杜阳人申泽不远千里前来问卦,诸葛黄卜一卦,大凶,对他说道:“印堂昏暗,双目无神,乃既死之兆!你活不过三日!”申泽大怒,拔剑欲杀诸葛黄,守城士卒将他驱逐。申泽被赶出城后,在城外搭建了一个草庐,每日就在城外叫骂,逢人便说:“我就站在这,让那诸葛黄看看我到底会不会死!”
连续两日,申泽便蹲在城垣叫骂,每天从辰时骂到午后,反而精神渐长。第三天申泽又开始叫骂,他觉得骂起来不够过瘾,于是又唱起歌来。直到黄昏,申泽还未死去,于是聚集了大群百姓欲揭穿诸葛黄的假面目,他大声演讲,言辞激烈。正当他带领众人进城准备砸掉诸葛黄招牌的时候,却突然疯癫,胡言乱语,没过多久就七窍流血而死!
众人抬着申泽的尸体去见诸葛黄,诸葛黄说道:“天既然要收他之命,又岂是他凡人所能抗拒的?”
从此,百姓对诸葛黄再无怀疑。而诸葛黄也自称泄露天机,不在卜卦。十日后,南宫望来见他,对他说道:“你若不走,秦王必要杀你!”
诸葛黄道:“我即将成仙,又岂是一凡人所能伤的?”
南宫望摇头说道:“你既然贪恋凡俗红尘,我也无法救你。”说完之后,飘渺离去。又过了几天,冯英来见他,手持一手书,向他说道:“此乃秦王手书,你看完就毁去!”
诸葛黄观阅手书,突然摇头说道:“原来秦王不信方士!唉!”
过了半响,他又开始大笑,朝冯英说道:“我即将成仙,可让全城百姓为我送行!”
冯英允诺,让人将诸葛黄即将成仙的消息告诉百姓。百姓蜂拥聚集,诸葛黄坐在高台之上,朝下方百姓说道:“我成仙了!”
说完之后,就没了声响,过来半天,才有人上去试探鼻息,一试之下再无气息。百姓惊奇,没想到诸葛黄说成仙就成仙了。诸葛黄的弟子将尸骨就地焚化,称这为“白日飞升!”
诸葛黄虽死,但北地谣言平息,冯英在朝那再无阻碍,终于用了两个月时间将外城修好。等马逸等人赶到朝那的时候,看见的是一面崭新的城墙。
第一百九十九章 初始
马逸等人来到城下,看见城头上兵戈林立,气象森严,他眼里流露出一股赞叹之色。
城门口的百姓排成了一条长龙,守卫的士卒检查得很仔细,每一个人都要搜查全身。马逸一行人数众多,又衣衫褴褛,一看就很醒目。城门口一个小校带着一队士卒将路拦住,向他们询问道:“从何处来?往何处去?”
马逸站了出来,答道:“从陇西来,要进城去!”
小校皱眉说道:“既是外来人,要入城去,必须配合检查。不许携带武器、马匹入城。”
马逸道:“我进城中有要事,要见你们将军。”
小校打量着马逸,见他身材高大魁梧,看上去并非常人。于是斟酌着说道:“要见将军,须得将身份讲明,把来意说清楚,我们好向上通传。如果藏头露尾,有所欺瞒的话,我就只有把你们抓起来。”
马逸看着他,向他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劳烦你跑一趟,向你们将军说马逸求见,你们将军知道后,自然会出来见我!”
小校一惊,失声道:“你是马逸!”
马逸点了点头,小校再一次打量了一下,眼睛里将信将疑。他并未多问,朝马逸说道:“你们在此稍后,我立马进城,禀告将军!”
说罢,掉转马头,冲进城去。等他们走后,马逸朝身后人说道:“我与冯英乃旧识,既有士卒通报,冯英定当前来,尔等稍安勿躁!”
身后众人点头应喏,一起站在大道边上。一群人看着路过行人,见他们身穿薄衣,面有菜色,看上去如若饥民,马逸叹道:“看来北地的百姓生存不易啊!”
话不多时,城里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队骑兵飞驰而来。战马一声长嘶,停在马逸面前,一道沙哑而激动的嗓音传来:“马逸?”
马逸闻声一震,抬头看向马上之人。战马上坐着一位面庞消瘦的将军,他脸上有几道狰狞的伤疤,左侧半截断眉异常醒目。下巴上留有短浅的胡莊,眼角皱纹重叠,一副满经风霜的样子。看他的年纪不过三十来许,耳畔的鬓发之中竟然就有了华发。他全身上下毫无半点气势,如非面目被毁,就跟一个普通的士卒一样。他骑在马上,咧着嘴巴笑,眼睛里面已经有了湿润之意。
马逸目视他良久,半响方才叹道:“谁又能想到,当年英姿勃发的冯英如今会是这般模样!”
冯英笑道:“模样虽变,人却没变!马逸,我就知道你没死!”
说罢他翻身下马,抓起马逸的手说道:“秦王在义渠对你甚是挂念,让我派人深入陇西打探你的消息,到处都传言你死了,没想到你还活着!”
马逸很是激动,他深吸了一口气,盯着冯英的双眼问道:“秦王……当真还在?”
冯英点了点头,与马逸对视道:“秦王当然在!”
马逸一按拳头,突然仰头哈哈大笑,眼泪从他的眼角流下,他梗咽笑道:“秦王!秦王……秦王依在,好!好!好啊!”
冯英叹了一口气,说道:“你在陇西,独撑大梁。辛苦了!”
马逸摇头感叹道:“陇西百姓响应者虽多,却无人领袖,终究是一群乌合之众。我在关中到处寻找赢姓子弟,欲立他为王,好收拢民意,哪知道那赢姓子弟,竟然被吓破了胆!以死拒辞王位。我马逸终究是一介匹夫,对此内政一窍不通。不用章邯攻打,在榆中的部队就开始分裂。等月氏的部队撤走后,就被章邯各个击破了。马横、黄应等人也跟我失散了,估计是凶多吉少了。”
冯英眯眼说道:“章邯这个叛贼,甘心为项羽驱使,真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
马逸摇头道:“章邯已经攻下了乌氏,很快就要深入北地。我赶在章邯大军前面,就是为你报信,让你做好准备!”
“什么!”冯英闻言大惊失色,以手拍额,自语道:“那陈巨岂不休矣?”
马逸点了点头,说道:“乌氏城守不到两个时辰就失陷了,我本想是北地的大城,怎么这么快就——!”
冯英举头望天,叹气说道:“乌氏城不过八百守兵,如何抵挡得了贼人进攻?”
马逸问道:“北地为何如此窘迫?”
冯英看了周围人一眼,说道:“这里不是谈话之地,你随我来!”
说罢,让亲卫为马逸牵来一匹战马,马逸翻身上马,转身朝身后丁大郎等人说道:“你们在这里等候,冯将军会安排一切的!”
冯英招来一个侍从,朝他吩咐:“你将他们带到军营,好好招待,管饱肚子。”
侍从为难的看了他们一眼,苦着脸道:“他们可足有百人!”
冯英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即拍马入城。侍从无奈的摇头,转身朝丁大郎等人说道:“你们随我来吧!”
二人策马进城中,直往军帐中驰去。入了主帐之中,冯英让人端来一副宽大的地图,双手按着桌案,皱眉沉思。马逸见地图上山川、城池都标记的明明白白,忍不住心痒问道:“此图画得如此详细,当真罕见!”
冯英回过神来,歉意一笑,说道:“这是秦王让工匠特制的地图,有了它就能推演战情,比以前的那些图详细了不少!”
马逸赞叹连连,冯英招他过去,指着图上的乌氏说道:“乌氏城破,章邯肯定会打朝那。不出所料,只在这一两日间,便会有大军前来。”
马逸点了点头,突朝冯英问道:“城里有多少士卒?粮食可充足?”
冯英说道:“有士卒三千二百零八人,粮食如果一日一顿的话可支持一月。”
马逸哼道:“三千士卒倒是不少,可打仗不是儿戏,如果守城的话,连日苦战,士卒体力消耗,至少要一日两顿。”
冯英点了点,随即不在言语。马逸走到冯英身前,朝他说道:“朝那守不住,不如向镇源退去。”
冯英叹了一口气,摇头说道:“我不能退!”
“为何?”马逸惊疑问道。
冯英没有回答,而是用手指着地图说道:“你来看。”
马逸凑了过去,冯英指图说道:“驰道从奉城向西北延伸,从朝那直通镇源。按理来说,章邯应该从奉城直攻朝那,然而他的先锋却先打了乌氏城,显然是害怕两城的掎角之势。先打乌氏,代表着章邯还是顾忌,他害怕攻打朝那的时候,泾阳和乌氏会发兵援助。乌氏城破,他肯定会分兵!”
“分兵?”马逸不信,他摇头说道:“章邯统一陇西,也不过上万人,这么点人他怎敢分兵?”
冯英笑了笑,自信的说道:“如果是别人,肯定不敢分兵,但他章邯,一定会分兵!乌氏城破,他只要稍微打探一下,就能知晓两城的虚实,泾阳和朝那的这点兵力,他怎么会放在眼里?”
马逸沉默了一下,突然问道:“泾阳守得住吗?”
冯英手停在图上的泾阳城上,轻抚道:“难!”
“为何?”马逸问。
冯英答:“因为泾阳城中只有两千老弱残兵,根本无力坚守。”
马逸眼睛一眯,冷声问道:“为何紧挨陇西的三城只有这么一点兵力?”
冯英答道:“秦王北伐义渠,带走了南边各城的精锐兵马。这些兵马因为泾河涨水,都未曾按期返回。朝那之所以人数较多,也是从镇原城中抽调了一千多人。泥阳、泾阳、长武、乌氏城的精锐之兵,全部聚集在义渠和庆阳。”
“这么多人,全部聚集在北部,导致南边各个城池兵力空虚。秦王到底想干什么?”马逸完全想不通,纵然当初涨水冲毁了道路,而如今已经过了快两个月了。各地的百姓都已经返还,秦王为何不将兵力散还到各城?
冯英叹道:“不出所料,秦王是用此兵威逼上郡。”
“上郡?”
“董翳身死,上郡大乱。伯彦拥兵自立,却不称王。如果北面不聚集重兵,伯彦可能毫不犹豫的投降赵魏!到时候,上郡再难取回了!”
“秦王糊涂啊!料一伯彦又能成什么大事?章邯乃举世名将,怎能不防备?”
冯英用手指了指自己,说道:“秦王派我到朝那,就是为了防备章邯。只要朝那不失,章邯就打不开局面!只要给秦王时间,我相信秦王一定会打败章邯的!”
“朝那?”马逸若有所思,他伏在案边,仔细的观察,他看了半响方才明白,说道:“朝那这条驰道直通陇西,章邯的大军欲上义渠,粮食就只能从内史运过去。”
冯英点了点头,说道:“的确如此,司马欣在修筑堤坝,内史的粮草也不是那么充足。如果时间拖得够久,章邯的粮草必然会短缺!”
第二百章 破城
听闻章邯军至,章业出城迎接。
兵至山岭,见到远方驰道飞沙无数,耳边震动犹如雷轰。没多久,前面马军奔至,足有三千骑,当头一将背弓提枪,身披狻猊护心铠,年少俊朗,极其雄伟。少年将军提枪一举,骑兵分成两道从旁边荒地奔驰过去,他策马赶到章业身前,二话不说,翻身便拜。
章业下马扶起将军,一脸欣喜道:“燕儿,你怎么来得如此之快?雍王呢?”
章燕答道:“雍王领大军奔袭泾阳去了,令孩儿前来协助父亲!”
章业一惊,急忙问道:“雍王已经去了泾阳?”
章燕点了点头,说道:“雍王有令,让父亲起大军攻打朝那!”
章业皱眉道:“朝那守军不少,又是冯英镇守。此人以前乃王离爱将,在边关颇有威名,不可小觑!雍王可曾说过什么?”
章燕说道:“雍王说过,冯英非等闲之辈。让父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