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卧龙逆天(本尊)-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余老弱两千余越兵,编为军户,追随屯田校尉章龄回苍梧郡屯田。
    接着诸葛亮又任命廖立为桂阳太守,原桂阳主薄李博为桂阳长史,兵曹郎中向宠之弟向充为郡尉,统率桂阳的三千城防营士兵;李博虽然被步骘打入死牢,但不过是权宜之计,在斩杀吴明和赵山后,步骘就亲自去死牢把他迎了出来,并且向他道歉赔罪。
    对于李博的忠诚,诸葛亮听闻之后,亲自接见对他赞赏一番,并且升了他一级官职,让他担任桂阳郡长史,位列廖立之下。
    安排妥当这些事物后,诸葛亮随即率领张颌,高览等将领,领军奔赴零陵而去,桂阳的战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确实也是出乎诸葛亮的预料,这一切的功劳也归于步骘的功劳,如今他帐下多了五千苍梧的降兵,另外还有六千越人组成的顺平营,兵力增至一万五千人。
    零陵郡。
    “吕将军,蛮人大军压境,士气正锐,若是贸然出兵,必然难以获胜,若是出战不胜,还会有损士气,巴以为,我军宜固守城池,待蛮人粮尽,退兵之时,再掩军追杀,必可一战而胜。”与吕岱一同在城头巡视的刘巴,见吕岱望着城下的敌军大营出神,以为他有心出战,当下忙劝诫道。
    吕岱望着城下的蛮人大军,个个身穿藤甲,手持斧钺,军队中甚至还有人驱赶虎狼猛兽,心知蛮人凶悍的他,自是明白,对付蛮人,最好的办法不是硬拼而是智取。
    固守城池,也不失为一个好策略,毕竟蛮人虽然凶悍,但缺乏攻城器械,其次这几个月来,零陵周边各县,都采取了坚壁清野之策,粮食和百姓大多迁入了零陵城中,而蛮人本来粮草就不多,这次出兵必然所带粮草不会太多。
    正如刘巴所言,蛮人粮草不继,顶多能坚持一个月,粮草殆尽时,必然撤退,到时候再出兵掩杀,就算不能尽全功,但也足可取得一些战果。
    吕岱寻思之下,遂道:“传令各部曲,加固城池,整备守城的滚石擂木,若蛮人胆敢攻城,就给我狠狠的杀杀他们的气焰。”

第一百二十六章 蛮人的矛盾
    第一百二十六章蛮人的矛盾
    诸葛亮领军从桂阳出发,经过旬日行军,在抵达零陵郡百里外的营浦城时,诸葛亮随即命黄同率领斥候营,前往探路,大军在城中休整一天,继续缓缓前行。
    黄同所部的斥候营,现在有五百人,相当于一部人马,不过斥候营的军士,战时都分散在各军之中,比如步骘南下时,就带走了一队斥候(五十人),吕岱在零陵有一队斥候,黄忠在武陵有一队斥候,章陵郡有两队斥候,巴陵城中有一队斥候,另外锦帆左右两军,各有一队斥候,目前随同黄同效命的只有一队斥候。
    斥候营和平时期,归于诸葛亮帐下,属于机动的部队,当然斥候营其实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把各地发生的战况,在战后的时候,送交诸葛亮审阅,若有领军的将领,贪污克扣粮饷,斥候营可以具折向诸葛亮直接汇报。
    当然各军作战,也不能全指望斥候营打探情报,若临时爆发战争,斥候营又远在诸葛亮麾下,那自然无法发挥作用,因此诸葛亮又让每军的将领,各自招募了一队亲兵,这队亲兵即充当斥候,也属于各将的私兵。
    比如吕岱统率的飞甲军,若不是敌军犯境的话,他要想出兵,必须上报诸葛亮,否则他只有权限,调动麾下的亲兵,若没有诸葛亮令箭,贸然领军离开营地十五里的话,将依军法处置。
    三日之后,诸葛亮领军在桂阳城三十里外的一座山谷驻扎过夜之时,黄同率领斥候队,匆匆返回了营地。
    “主公,零陵城外现有一万一千余蛮军,为首的蛮将叫尤劲城,是五溪蛮人部落中酉溪族的首领,他在桂阳境内有一万多户子民,拥有七千余兵力,这次攻打桂阳五溪蛮的大军,就是此人号召桂阳境内各部落的蛮人联合起来的。”
    “不过他们目前已经连续攻打桂阳城十二天了,损失近四千兵力,而且根据我们抓到的探子口中获悉,蛮人营中的粮草只够八天所需,所以他们顶多再坚持三天,就会撤军回去,因为桂阳城距离蛮人居住的夫夷城足有七天路程。”黄同只身来到诸葛亮大帐时,擦了把额头上的汗水,沉声把打探到的情报,一一向诸葛亮做了阐述。
    诸葛亮点了点头,赞赏道:“干得不错,辛苦了,带着弟兄们好好饱食一顿,今晚好好睡个好觉。”
    黄同咧嘴一笑,道:“多谢主公体谅,那下官先先行告退了。”
    诸葛亮接着对帐外值夜的刘封喊道:“子义,去把张郃和高览召来大帐议事。”
    “诺!”刘封应了一声,立即吩咐手下军士,前往传讯而去。
    待二将到来,诸葛亮笑道:“这么晚找你们来,是有一件要事需要你们去办。”
    “主公,尽管吩咐便是。”张颌和高览神情一震,沉声回道。
    诸葛亮挥了挥手,示意二人坐下后,道:“距离此地东面二十里外的浅水滩,是桂阳境内的湘江支流中水位最浅段,也是蛮人回师的必经之路,我要你们连夜领陌刀军出发,赶往浅水滩东岸的密林埋伏,若蛮人回师渡水之际,可趁势杀出,把蛮人堵在湘江之中。”
    “诺。”张颌高览二人欣然领命,转身退出了大帐,至于诸葛亮为何知道此地地形,源于他上次视察桂阳郡时,亲自对桂阳周边百里之内的地形,经过一遍走访和巡视,可以说桂阳百里之内,哪里有山谷山岭可屯兵,哪里的河流可渡水,他心中都一清二楚。
    翌日一早,诸葛亮率领帐下一万二千余兵马,继续向桂阳城下进发,傍晚时分,大军抵达桂阳城东南方向的一座山头列阵驻扎了下来。
    这里距离桂阳城外的蛮人大军,只有不到五里距离,距离桂阳城也只有不到十里,诸葛亮选择在此驻扎,一来是此地可以居高临下,俯视桂阳城外的蛮人营地,二来他驻军在此,也是为了震慑蛮人兵马。
    五溪蛮人善于山地丛林作战,而且凶悍耐战,军中还有驱虎狼作战的驯兽师,可以说战斗力比百越人的战斗力还强悍。
    诸葛亮驻扎山头时,命收编的苍梧郡汉军,驻扎在山头,命收编的越兵顺平营,设立鹿角栅栏,在山脚下扎营,诸葛亮亲率亲卫军驻扎在半山腰,负责督战。
    因为他心知,自己大军抵达,以蛮人好战的风格,虽然会一时震惊,但绝对不会不战而走,定然会派兵马前来攻击,所以诸葛亮在立下营寨时,就把顺平营的两位越人将领安庆伯和蒙乐山召到大帐。
    “安统领,蒙统领,我找你们来,是要告诉你们,此战中你们每擒获三个俘虏,可获得一个俘虏作为你们的奴隶,缴获的财物留下一半,由你们内部分配,但是,若你们顺平营战败的话,也需重罚,重则杀头削爵,轻则罚俸杖责,希望二位统领,能够率领顺平营好好的建功立业,扬我军威。”诸葛亮脸色平静对二人吩咐道。
    安庆伯和蒙乐山神情一震,立即恭声道:“奴才领命。”
    零陵城外,酉溪蛮大军营地。
    蛮将尤劲城看了眼帐内的一干部落酋长和将领,道:“我们的粮草顶多还能支撑六天,本来我还打算,明日傍晚若再攻不下零陵城,就立即撤军返回部落,可如今我们的侧翼出现汉人的援军,若不能打败这支援军,只怕我们想安全撤军都难了,现今以为我们该怎么办?”
    “首领大人,汉人龟缩城中,我们奈何不了,但城外的敌军,我们难道也奈何不了吗?请首领给我三千人马,吾这就去踏破汉军营地。”尤劲城坐下的第一勇士柳乌摩,起身站了起来,身高九尺(汉代一尺约23厘米左右,九尺也就是2米左右),面如铜盘,目如铜铃,端得雄壮威武之极。
    帐中的其他几名部落酋长,听闻柳乌摩之言,纷纷附和道:“乌摩勇士说的是,请尤首领下令吧。”
    已经年过五十的尤劲城,是酉溪蛮部落在零陵境内最大的酋长,这些年来,他虽然未大举入侵零陵郡,但每年春秋两季,他都会领军在各县劫掠一番,然后大摇大摆返回山寨,对于他来说,汉人就是他们的粮仓,缺粮就来打一下秋风。
    至于把零陵城据为所有的想法,尤劲城却从未想过,这到不是他没有雄心,而是他心中清楚的知道,自己领军劫掠一番,汉人拿自己没办法,可自己要是一旦下了山,进了城池,那以他手中不到一万的兵力,那万万是坚守不住城池的。
    遇到荒年,在山上实在活不下去之时,尤劲城不是没有想过下山,向汉军投诚,但奈何他们根本不受汉军待见,而且在零陵郡境内,几乎所有的汉人,对他们的态度,都抱有敌对态度,无奈之下,他也只能选择带着族人,躲在深山老林中过活,以狩猎耕织为生。
    这次他仲夏季节就领大军来围困零陵,一是接到五溪蛮的蛮王沙元隆的指示,二是接到荆州牧刘表使者,带来价值一千万钱的珠宝玉器,而且刘表的使者还承诺,只要他们攻下零陵城,他们还将奉一千万钱作为军费,并且还可以上表举荐他担任零陵郡太守。
    面对这么大的诱惑,尤劲城没有迟疑,立即就答应了这个要求,并且聚集了零陵大小十几个部落的酋长,组成了眼前这支一万五千人的大军。
    面对柳乌摩的请战,以及帐中各部落酋长的附和,尤劲城脸色微微一变,暗忖道:“这个柳乌摩,真是有勇无谋,自己这十几天来,为了削弱其它部落的兵力,故意让各部落的士兵冒死攻城,好不容易让各部折损了四千人,大大的削弱了这些部落的实力,为将来一统各部,成为他们真正的首领,打好了基础,可若是让柳乌摩这一出战,万一这三千兵马覆没,那他先前所有的布置,岂不是付之东流?”
    想到这个问题,尤劲城暗瞪了柳乌摩一眼,沉声道:“乌摩,汝率本部一千勇士出战,其它各部凑足两千人,交给乌摩,明日太阳升起时,向汉军营地发起进攻。”
    听到尤劲城的话,大帐内的一干部落酋长,虽然暗骂不已,但却只能扬声道:“谨遵首领大人号令。”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破蛮军
    第一百二十七章大破蛮军
    朝阳刚刚升起,站在半山腰的诸葛亮,看到黑压压的蛮人军队,远远的急速朝自己的营地开来,心知蛮人即将展开攻击的诸葛亮,当即沉声道:“传令,顺平营准备迎战。”
    半个时辰后,三千蛮军在蛮人悍将柳乌摩的率领下,杀到了山脚下的顺平营阵前,没有任何方阵,左手持盾,右手握着大锤的柳乌摩,率领着帐下的三千蛮军,驱赶着一群虎狼,直扑顺平营的阵营。
    眼看着蛮人驱虎狼发动进攻,阵前的顺平营统领安庆伯和蒙乐山,心中虽然一惊,但还是沉声喝道:“弓弩准备,放箭。”
    漫天箭雨落下,身穿藤甲,手持藤条编织盾牌的蛮兵,纷纷举起了手中的盾牌,挡住了落下的箭矢,但冲在最前面的十只猛虎和二十多只狼犬,却没有这么幸运,当场就有两只猛虎由于身中多箭而亡,受伤的猛虎,仰天大吼一声,发狂似的跃过鹿角栅栏,张开血盆大口,冲向了栅栏后面的士兵。
    “救命啊……”被猛虎扑倒在地的越兵,惊恐的刚喊出声,就被猛虎咬断了脖子。
    周边手持长戈的军士,虽然胆颤,但还是齐齐动手,把长戈刺入了猛虎身体,把冲入营地的猛虎,活生生给刺死当场。
    然而就在这么一会功夫里,又有数只受伤的猛虎和狼犬冲进了营地,把越人的的阵脚冲的大乱,一些胆小的士兵,已经开始往后开始撤退了。
    面对这个情况,顺平营统领安庆伯心下一发狠,挥剑在手,刺死一名后退的士兵,喊道:“胆敢后退一步者,斩!”
    战场上的士兵,眼看主帅发狠,只得咬牙硬着头皮,怒吼一声,前排的军士,再次拉动了弓弩,后排持长戈长枪的军士,也纷纷对冲进来的虎狼,展开了围杀。
    就在顺平营刚刚重新组织好阵势,柳乌摩率领的蛮兵,在付出百余人的伤亡下,也杀到了营边上,手持大铁锤的柳乌摩,手中大锤一挥,当中他前面的一排栅栏,瞬间就被击倒,躲在栅栏后面的数名军士,躲避不及之下,直接被倒下的栅栏压在了下面。
    “挡我者死!”身高九尺,天生神力的柳乌摩大喝一声,手中八尺长的铁锤横扫而出,挡在面前的十余名越兵,无不被大锤当场扫得吐血身亡。
    站在半山腰上随同诸葛亮一起观战的向宠,见到向一座铁塔似的的柳乌摩时,不由道:“这人天生异相,勇不可挡,只怕越人难以抵挡住他的攻势。”
    “看这人手中大锤,打来打去,就那两下子,可见并没有学过招式,凭借的不过天生的勇力,一旦气力耗尽,一名小兵就可以拿下此人。”诸葛亮却不以为意的笑了笑,对于他来说,这样的鲁莽勇夫,根本没有任何用处。
    不过正如向宠所言,这人冲入营地,刚刚立住阵脚的顺平营,瞬间就被击垮,面对着蛮人勇悍的攻势,尽管安庆伯和蒙乐山不停喝斥士兵抵抗,但军士还是节节开始败退。
    面对这个情况,诸葛亮冷哼一声,道:“子义,子扬,汝二人率本部军士压上去,有胆敢后退到你们阵前的军士,一律斩杀。”
    “诺!”刘封和陈楚沉声领命而去。
    “巨违,你去率领后军,向敌军左翼发动攻势,记住,不需要活口。”诸葛亮接着目光扫过向宠,沉声吩咐道。
    “末将领命。”向宠作揖一拜,立即率领山头上的五千后军,向左边下山,压向了蛮军的左翼。
    诸葛亮命向宠出击蛮兵左翼,缘由是他发现,左翼的蛮兵,战线拖的最长,而且攻势相对迟缓,由此可见,这支人马,要么战力不足,要么无心恋战。
    正如诸葛亮预料的一样,左翼的一千蛮兵中,有五百士兵是零陵郡中,第二大酉溪蛮部落希格力酋长的士兵,他在出战之前,就叮嘱领军的将领,让他们以保存实力为主。
    因为希格力早就看出,尤劲城有削弱他们兵力的企图,对于尤劲城险恶用心,他虽然明白,但奈何他部落举族的兵力,也不过四千余人,根本无法跟尤劲城近八千兵力部族叫板,而且尤劲城手中还有酉溪蛮部落第一勇士柳乌摩为将。
    而此刻柳乌摩率领帐下的一千勇士,竟然杀的顺平营的六千越兵,节节败退,惊慌失措的越兵,一心只顾逃命,根本无心恋战。
    但他们的逃命之举,很快就被遏制,因为刘封和陈楚二人,率领的本部亲卫军,在他们后方摆开了阵势,举起了屠刀。
    “前进一步者赏,后退一步者斩!”刘封一枪刺死一名逃跑的军侯,扬声大喝一声,让刚刚退怯到跟前的越兵,不由都停下了脚步。
    “前进一步者赏,后退一步者斩!”随着刘封喊声落下,战场上的陈楚和刘封率领的一千亲卫军,纷纷高举手中的兵器,齐声高呼而起。
    面对这个境地,被逼到绝路上的越兵,正在迟疑之际,顺平营统领安庆伯,一挥手中的战刀,喝道:“兄弟们,随我杀,杀死一个够本,杀死两个算我们赚了……”
    “杀!”副统领蒙乐山,咬牙大喝一声,率先挥刀冲进了敌阵。
    眼看主将拼死而战,退又无可退,越军的数千军士,纷纷高呼而起:“杀,杀啊。”
    面对数倍与自己的顺平营兵马,蛮人并不畏惧,但面对数千拼死而战,悍不畏死的士兵,蛮兵虽然凶悍,但却也无法抵抗。
    “死!”安庆伯手中的战刀劈下,面前的一名蛮军小头领,被拦腰劈城了两半,喷射而出的鲜血洒向了半空。
    在鲜血的刺激下,安庆伯身后的越兵,也终于激起了血性,众军怒吼一声,纷纷挥动了手中的兵器,一时之间,杀得蛮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而这会向宠率领的五千汉军,也及时突入蛮兵左翼,开始向蛮人进行起反包围,面对五千汉军压来,希格力所部的五百士兵,吃惊之下,立即丢盔弃甲而走。
    其余各部落的士兵见状,也纷纷不战而走,各部落士兵的败退,彻底是柳乌摩所部的千余士兵,陷入在上万人的兵马包围之中。
    尽管柳乌摩勇悍异常,但正如诸葛亮所料一般,在面对恢复士气的越人兵马的层层围攻下,反抗了一个时辰的他,在斩杀了近百名越人士兵之时,最终力竭被围攻的越兵,乱刀砍城了烂泥。
    随着柳乌摩的被杀,蛮人的进攻,也宣示着蛮军进攻的彻底失败,打扫完战场后,诸葛亮接到战报。
    这一战,蛮人被杀了一千七百人,俘虏三百人,顺平营的越兵战死一千一百人,伤二五百余人,向宠所部死了一百二十人,其余无碍。
    按照战前约定,诸葛亮奖励了一百俘虏给安庆伯和蒙乐山作为奴隶,至于他们如何分配,诸葛亮不管。

第一百二十八章 零陵平定
    第一百二十八章零陵平定(第一更,大章)
    蛮将柳乌摩的阵亡,极大的触动了酉溪蛮大酋长尤劲城,心知遇到劲敌的他,思虑之下,当晚趁夜色深沉,悄悄的拔营而起,往夫夷城老巢开始撤退。
    但出于谨慎,尤劲城领军撤退离开时,在营地五里外的密林中,还是安排了一千精锐士兵埋伏了半个时辰,这支伏兵才起营而去。
    尤劲城自以为他趁夜离开,汉军不会察觉,可实际上诸葛亮早派出斥候营,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刚出发,诸葛亮就接到了消息,但诸葛亮并没有立即追赶,而是派出斥候秘密跟随,因为他深知,只要有点常识的大将,撤军之时,必然会留下精锐伏军断后。
    在营地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这才传令各军,保持距离,沿着斥候留下的记号,徐徐跟了上去。
    诸葛亮领军出发前,派人给城中的吕岱送去了一道军令,让他休整兵马,无需出城接应,这样安排,主要是他考虑到,这些十余日来,城中兵马大战多时,早已疲惫,而现在他手中的兵力,足以够用,自是无需再让城中兵马跋涉。
    子夜时分,行军速速奇快的蛮人兵马,已经抵达了湘水边上,这里距离零陵城已经有四十多里,原本只有零星火光的队伍,在抵达湘水时,自以为安全的蛮人兵马,瞬间点亮了数千支火把,把半个星空都点亮了。
    这样一来,也彻底把他们暴露在了火光之下,一路急行军,加上如今正是五月中旬,正是仲夏时节,天气炎热,因此在渡江之时,蛮兵们贪图凉快,纷纷脱下了身上的藤帽和藤甲,光着膀子在水中行走了起来。
    率先渡水的尤劲城部蛮兵,走在最前头,虽然此战,他只损失了千余士兵,但有着酉溪蛮第一勇士之称柳乌摩的死,还是让尤劲城心头颇为沮丧。
    在士兵簇拥中,刚刚渡过湘水,还没来得及上岸的尤劲城,忽听见头顶上空,传来了“嗖嗖”的流矢声,等他惊醒过来之时,前排的十余名士兵,纷纷中箭倒在了水泊之中。
    紧接着就是更多的箭雨落下,失去藤甲保护的蛮兵,就像一个个草人似的,毫无抵抗之力,面对着这铺天盖地落下的箭雨,河滩边上的蛮兵,抱头鼠窜的往河道中后撤,以期望着自己不会是下一个中箭的人。
    “啊……我的脚……”一名小腿中箭的蛮兵,发出了一声惨叫,倒在了水泊之中,然而他更想再爬起来时,就被前面挤压而来的蛮兵,践踏在了水底,最终只留下一片血花飘上水面。
    “有埋伏,快撤,撤……”护卫在尤劲城身旁的蛮将,挥舞中手中的战刀,为尤劲城格挡着箭矢,边撤边扬声喊道。
    埋伏在河岸草丛中的张颌所部三千士兵,连续每人射出五支箭矢,就相当于一万五千支羽箭,当士兵们手中的箭矢射完时,河滩边上,起码留下近千具尸体,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伏击,惊慌失措的蛮军,拥挤着在湘水中乱窜,早没有了白天那番悍勇。
    湘水南岸边上,刚刚准备渡河的希格力,眼看着前军遇到伏击,吃惊之下,慌忙对部众喊道:“快,快令后军结阵固守。”
    虽然希格力反应及时,但诸葛亮却并没有给他结阵的机会就率领着大军,突然出现在了他们的后方。
    站在河滩上的希格力,望着高举着火把,四面八方涌来的汉军,脸色不由大变,这一刻他知道,今天只怕是在劫难逃了。
    “传令顺平营出击!”骑在的卢马背上的诸葛亮,借着火光,眼看着大部蛮兵已经进入水中,河岸上未渡河的蛮兵,根本没有结阵,心知机不可失的他,立即下达进攻的命令。
    “杀啊!”在洪亮的号角声中,顺平营的越兵,挥舞着手中的兵器,直接掩杀了上去。
    虽然白天战斗了大半天,晚上又连夜行军,但饱食过后的越兵,还是保持了很旺盛的精力,尤其白天战斗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顺平营士气,这会士气高昂他们,呐喊着蜂拥而上,直接就与蛮兵展开了死战。
    陷入慌乱的蛮兵,虽然战力比越兵强上一筹,但士气衰竭的他们,根本无心作战,只能被动防御,对于势弱的蛮兵,越兵自是不会手软,只见他们个个手握三尺战刀,见敌就捅,杀的蛮兵人仰马翻。
    这会河东岸的张颌高览二人,也率领伏击的陌刀军,迎上了扑上岸的蛮兵,作为蛮人的大酋长,尤劲城年轻的时候,在整个部落,也绝对是一流的勇士,虽然现在已经年过五十,但依旧能挽强弓,骑烈马,战力丝毫不弱他人。
    被军士簇拥着的他,眼见前后路都被堵,心知今日若不杀出一条血路,那自己必死无疑,面对这生死抉择,尤劲城没有胆怯,而是迅速集结了部族的五百勇士,挥着战刀,迎向了张颌和高览所率的三千陌刀军。
    “杀!”双方都爆发出了一声怒吼,两军犹如虎狼对决般,没有任何退缩,勇往直前的冲了上去。
    陌刀军是诸葛亮手下第一精锐步卒,无论是单兵能力还是方阵,绝对属于当世第一流的军队,蛮人的勇士虽然勇猛,但跟组成方阵的陌刀军对抗,那无疑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诸葛亮多年的经营,也只精选出三千陌刀军,这并不是他不想扩大陌刀军,而是陌刀军的士兵,都必须身强力壮之士,而且每天的伙食,也要比一般的步卒优厚,几乎顿顿有肉吃,而且陌刀军的步甲,也相当的厚重,一般弓矢根本难以射穿。
    组建一支三千人的陌刀军,比养一支一万人的步卒,花费的代价还要大,能够培养出一支精锐部队,诸葛亮并不怕付出,问题是陌刀军的士兵,不光是付出金钱就可以的,还要具备足够强健的身躯,这也是诸葛亮一直没有扩大陌刀军建制的原因。
    身穿重甲,手握长柄陌刀的士兵在战场之上,行军速度比较缓慢,属于加强版的重步兵,不适合长途追击,而此刻在这狭窄的河滩上,列好阵势的陌刀军,就像一座钢铁堡垒般,纵使蛮兵如何勇猛,却始终难以撼动半分。
    在陌刀军的步步紧逼之下,尤劲城所部的五百勇士,虽然悍勇拼杀,但手持短刀的蛮兵,面对着长长的陌刀,别说杀入方阵,只是刚刚靠近,就被斩杀当场。
    手持铁枪的张颌,身穿着锁子甲,列于队列前沿,手中铁枪舞动,跟随着阵型,一步步向前推进,在他面前之敌,几乎没有一合之将。
    眼看面前的汉军竟然如此勇猛,尤劲城心头一沉,但对于来来说,今日已经没有回头路,要么冲杀出去,要么战死此地,所以即使明知不敌,他还是义无返顾的挥刀冲向了阵前的张颌。
    杀的兴起的张颌,连正眼也没抬一下,一枪刺出,直接贯穿尤劲城的前胸,长枪闪电般刺出,收回,干净利落。
    “吼!”尤劲城低头看着胸前喷射而出的鲜血,悲凉的怒吼一声,轰然倒了下去。
    此刻在部族士兵簇拥下的另一大酋长希格力,听到尤劲城的悲吼时,抬眼望去,正好看到尤劲城倒下的身影,吃惊之下的他,当即吩咐左右部族将领道:“传令下去,齐声高呼,我们投降。”
    “我们投降,我们投降……”随着希格力所部喊声,拥挤在湘水中的蛮人,纷纷高喊着呼应了起来。
    站在南岸边上督战的诸葛亮,听到蛮人的喊声,当即喊道:“传令,停止攻击,命所有蛮人,把武器全部丢到河滩上上岸,违令者斩!”
    黎明时分,打扫完战场,清理火化埋葬了死去的军士,诸葛亮领军返回了零陵城,一夜混战,诸葛亮所部战死三百余人,顺平营的越兵战死五百人,蛮人被杀两千余人,俘虏五千七百人,被湘水冲走千余人。
    “恭喜主公大捷。”在城外迎接的吕岱和刘巴,看到诸葛亮到来,忙躬身作揖贺道。
    诸葛亮翻身下马,笑道:“二位坚守城池,功不可没,走,回城再叙。”
    回到城中,诸葛亮奖赏了三军,并宣布全城,戒严结束,恢复百姓的正常生活,并且让刘巴安抚百姓,分发粮种,趁这个时节,再种上一季稻谷。
    今年自开春以来,先是旱灾,接着又是洪灾,紧接着又是兵祸,导致零陵城的田地,基本荒芜,幸亏诸葛亮防疫及时,使的零陵城没有发生疫病,不然的话,那零陵城就真要成为废墟了。
    虽然这个时节,种晚稻比起往年要迟上半个月,但总比让田地荒芜的好,这个种下去,年底多少还能有些收成,也能解决百姓的一些生计。
    安排好这些政务,诸葛亮把蛮人酋长希格力,召到了议事厅,给了他两个选择,一是现在拉出去砍头,二是向诸葛亮投诚,接受千夫长爵位,所部人马,新编为顺忠营。
    “奴才愿意为将军效力。“希格力没有丝毫犹豫,就沉声应道。
    诸葛亮满意的点头道:“汝本部人马,若我没记错,应该还有二千三百人,现在我把其它部落的人马,都编入顺忠营,由你统率,但你必须领我大军进山,把零陵境内的各部落剿灭,家属全部迁入零陵各县户籍,若你完成此番重任,本候赐你三千夫长,把夫夷城交由你部管辖。”
    夫夷城在西汉叫夫夷侯国,刘邦的后代刘义在此就藩,后来汉朝衰败,零陵的酉溪蛮人,便占据了此城,使这里成为他们的大本营。
    今年刚三十出头的希格力,祖上就是酉溪蛮最大的部落,但后来被尤劲城的祖父打败,部落沦为二流部族,并且被赶出了他们祖上攻打下的夫夷城。
    因此希格力的父亲和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拿下夫夷城,恢复部落昔日的荣光,昨晚投降之时,他以为这个梦想就要破碎了,可现在他却发现,原来自己多年的夙愿,竟然转眼就要实现了。
    惊喜之下的希格力,当场伏地纳头拜道:“多谢将军提携,只要将军把夫夷城赐给我们部族生存,奴才誓死为将军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