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卧龙逆天(本尊)-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放开我,放开我,我们是正当商人,你们凭什么抓我们。”既然是演戏,自然也演得逼真点,这会被两名护院扭着胳膊的诸葛亮,挣扎着喊道。
    “哼,就凭你们是马贼。”邓利这会走到庙门口的栓马之处,从诸葛亮他们的坐骑上,抽出一把佩剑,指着诸葛亮冷笑了起来。
    “把他们带回庄园,让我大伯带回南阳处置。”邓利翻身跨上了诸葛亮的战马,耀武扬威的叫嚣道。
    回到邓氏庄园,邓利让护院把诸葛亮一行,关进了地牢之中,这邓家的地牢,可是专门私自关押不服他们邓家的佃户所用的。
    邓利既然认定诸葛亮一行是马贼,他本来是想一回到庄园,就向大伯邓济汇报邀功的,但由于今天是邓老爷子寿辰,这不邓利刚回来,就被管家喊去拜寿,从而让他根本没有机会汇报。
    拜寿大礼过后,又是寿宴,邓利作为长孙,自然得陪同敬酒,如此一来二去,等到酒宴散去,已经是黄昏时分了。
    好不容易空闲下来的邓利,这次逮住机会,找到邓济,把自己抓住马贼一事,告知了对方。
    今年刚四十一的邓济,身长七尺余,虽然身为将军,但由于近年来,荆州的安定,让身为将军的邓济,日期过的颇为逍遥,整个身子也早被美酒女色给掏空。
    “你抓到马贼?还缴获马匹?”邓济听到侄儿的话时,有些不相信的问道,在他眼里,侄儿欺负乡民还成,要是真对付马贼,不给对方给吞没才怪。
    “大伯若不相信,请随我去马棚一看便是,都是上等的好马。”邓利见他不相信,不由急迫的喊了起来。
    “岳丈大人,不妨去看看也好。”蔡和看邓利的神情,不像是作假,遂帮衬说道。
    蔡和今年不过二十出头,凭着蔡氏子弟的关系,月初前他就被蔡瑁举荐为南阳郡的穰城县令,领典军校尉。性好女色的他,虽说跟邓济是翁婿,但二人实际是在歌伎坊结识的,邓济在得知蔡和的蔡氏宗族身份时,硬是强行做主,把女儿嫁给蔡和做妾,从而靠上了蔡家这棵大树。
    蔡和虽然没什么本事,但作为蔡氏一族嫡系子弟,加上相貌堂堂,却娶了蒯良族弟蒯礼之女为妻,也就是诸葛亮斩杀的蒯丰之姐。
    今天蔡和本不想来参加寿宴的,但奈何邓济力邀,加上邓家小娘子,软磨硬泡,他这才跟着一道来了邓庄乡。
    邓济这会喝的有些晕乎乎的,自是不想去,但见蔡和开口,遂道:“也罢,去看看也好。”
    一行三人来到马棚时,邓济由于喝的有点高,看了一眼马匹,见这些马虽然不错,但却也只能中等马,与优良的上等马还是相差甚远,因此倒也兴趣不高。
    蔡和这会无疑中,翻看了一下马背的垫子,赫然发现马背的编号,竟然是新野战马的编号,这让他心头不由一惊,当下遂道:“邓利,你抓的人关押在哪里?”
    “就在前面的地牢。”邓利见邓济兴致不高,失望之余,指了指马棚后面的土丘说道。
    “走,过去看看。|”蔡和的举动,让邓济有些摸不清头脑,但还是跟了过去。
    这会蔡和在邓利的引领下,打开地牢的天窗,朝内看了一眼,关押的诸葛亮等人时,他的瞳孔瞬间涨大,随即收回了目光,急忙拉着邓利道一旁,问:“你抓他们之时,他们有没有说过什么话?”
    “没有啊。”邓利下意识的回了句,但在蔡和目光的注视下,想了想接着道:“他们开始辩解过说是襄阳的商贩,并不是马贼。”
    “这是怎么了?莫非你认识那些人?”邓济见蔡和情绪不对,不由疑惑的问道。
    蔡和点了点头,道:“下面关押的人,若我没看错的话,乃是新野令诸葛亮。”
    “什么?你确定没看错?”邓济一脸的吃惊,如今诸葛亮不但名震荆州,而且还是刘表亲封的振威将军,军中职别比他还高一级,自己侄儿把他关押了,那可是大罪。
    “当然不会看错,此子与黄承彦之女结婚时,我去黄府参加过喜宴,绝对不会看错。”蔡和肯定的点了点头,这会他见邓济吃惊,遂接着道:“岳父不必惊慌,这诸葛亮虽然有些威望,但奈何不识时务,此人不但是蒯家欲除之后快之人,而且还和刘琦勾结一块,实乃我蔡家大患,若我们趁此机会,把诸葛亮给做了,把人头送给蒯家家主蒯良,不但会得到丰厚的奖赏,而且我家兄长也会重加封赏的,此乃天赐良机啊。”
    “这……万一刘荆州怪罪怎么办?”邓济有些迟疑的道,虽说他如今靠上了蔡家,但他也知道,斩杀诸葛亮不是小事,心中难免有顾虑。
    “岳父大人,这可是你最好的机会,只要你们邓家立下此番大功,飞黄腾达指日可待,你可千万不要错过这个良机。”蔡和见邓济犹豫,忙开口利诱了起来。
    “大伯,蔡将军说的对,这可是个好机会,咱们神不知鬼不觉的把诸葛亮做了便是。”邓利可没有那么多顾虑,这会在蔡和的诱惑下,顿时目露凶光的喊了起来。
    邓济在他们的劝说下,心下一横,当即道:“利儿,你去叫几个心腹护院来,咱们这就下去,把他们一刀给做了。”
    (唉。。。。。成绩不好。。。。请求收藏啊。。。。为什么每天收藏的人就只有几个啊。。。点击貌似有几百个。。。。拜求收藏一下,点一下放入书架,其实不耽误功夫的,拜托了。。。。。)

第三十九章 生死一线
    第三十九章生死一线
    被关押在地牢中的诸葛亮,在刚才蔡和观看他们之时,他借着光亮,也看到了蔡和的脸庞,虽然只是短短的一眼,但诸葛亮却也认出,对方应该是个熟人。
    但他却一时记不清,对方究竟是谁,在这里遇到熟人,不由让诸葛亮预示到危险,当下他忙低声道:“邓让,想办法解开绳子,以防不测。”
    “诸葛大人,是否发现什么了?”邓芝见一直脸色平静的诸葛亮,这会忽然开口了,不由吃惊的问道。
    “看到熟人了,但对方认出我,却没有搭救,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我的仇人。”诸葛亮把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接着苦笑道:“看如今这情况,伯苗兄要受我连累了。”
    “无妨,能结识诸葛大人,是我的荣幸,纵死亦无憾。”邓芝洒脱的一笑,浑然没有把生死放在心上,从这可看出邓芝是个有胆色的汉子。在蜀汉历史上,邓芝多次与赵云搭配领军作战,可见其人不但具备冷静的头脑,以及非常的胆略。
    就在邓利领着十余名护院家丁,来到地牢门口之时,邓家的管家急匆匆赶了过来,张口就喊道:“大爷,不好了,新野的兵马来了,领军的将军说我们抓了诸葛县令,限令我们一刻钟把人交出去,否则他将踏平我们邓庄乡。”
    得知新野兵马到来,邓济心下不由一惊,连忙问:“有多少人?”
    “少说有一千人,而且都是骑兵。”管家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他只看到村口聚集了黑压压的一片人马。
    “邓利,放人吧,我去村**涉下,以免兵马入村,造成伤亡。”邓济在荆州官场混迹多年,雄心壮志早已磨灭,如今要他冒险,在新野兵马杀进村前,把诸葛亮斩杀,他实在是没这份胆量。
    “诺。”邓利有些不甘心的点了点头。
    “你们几个跟我走。”邓济随即叫了数名护院,跟着他去了村口。
    邓济一走,刚才一直没开口的蔡和,看着邓利道:“杀了诸葛亮随回襄阳,某保你为县令或校尉如何?”
    邓利舔了舔嘴唇,毅然道:“一言为定。”
    蔡和脸上闪过一丝笑意:“走,拿了诸葛亮人头,咱们立即回襄阳。”
    邓利领着四名家丁,以及蔡和六人进入地牢时,诸葛亮就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出了浓烈的杀机,当下他凝视着蔡和,平静的道:“我们是不是见过面?”
    “不错,为了让你死个明白,告诉你也无妨,记住了,我叫蔡和。”蔡和看着被捆绑的诸葛亮,得意的一笑,喝道:“动手。”
    邓利身旁的四名家丁,随即拔出朴刀,冲了上去,企图一刀结果了诸葛亮他们,眼见刀光劈下,诸葛亮身旁的邓让,猛地跳了起来,一个箭步冲了上去,手中匕首闪电般刺入了那名家丁的腹部。
    “不要命的,尽管上来试试。”邓让一招得手,手握着匕首,护在诸葛亮跟前,冷冷的注视着邓利等人。
    吕凯这会也时手握着匕首,护在诸葛亮身侧,保护着诸葛亮的侧翼,邓芝这会也被诸葛亮拉在身旁,靠着墙壁而立。
    诸葛亮的亲兵卫队,每人的腿上都绑有一把匕首,这是诸葛亮亲自要求的,并且要求他们,哪怕是在睡觉的时候,匕首也不能离身,因为这把匕首,既是他们秘密的武器,也是他们在有必要的时候,作为结束自己生命最后一把武器。
    邓让的一招得手,让邓利和蔡和都吃了一惊,他们没有想到,诸葛亮他们竟然早就解开了捆绑的绳索。
    但也仅仅是愣神了一会,蔡和当即拔出佩剑,冷声道:“杀了他们,每人赏钱一万。”
    “杀!”听到如此丰厚的奖赏,原本有些畏缩的几名护院,怒喝着挥刀冲了上去。
    邓让和吕凯虽然战斗力不是特别强,但对付几个泥腿子的护院,自然不在话下,仅仅一个照面,冲上来的三名护院,就被刺死两名,剩下一人重伤倒在地上。
    就在邓让得手后退之际,邓利却快速的挥出了佩剑,一个箭步,手中利剑,闪电般的刺进了邓让的左臂,与其同时,蔡和手中的利剑,也击向了吕凯。
    吃痛之下的邓让,冷哼一声,后退了一步,整个左臂,瞬间被鲜血给染红,这边厢的吕凯,在蔡和的攻势下,勉强挡了五个回合之下,却被蔡和一剑划破前胸,虽然伤势不是不重,但却也血流如注。
    尽管受伤,但邓让和吕凯却依旧神色镇定的护在诸葛亮跟前,冷冷的注视着一步步靠近的邓利和蔡和。
    “杀!”就在邓利手中利剑挥出之际,邓让怒喝一声,整个人直接冲了上去,用手抓住邓利的剑,刺进了自己的腹部,邓让用这种以命搏命的招数,让邓利陷入惊讶之际,咬牙挥动着中的匕首,刺进了邓利的胸口。
    “吼!”邓利瞪着双目,一脸惊恐的看着眼前一脸狰狞的邓让,轰然倒在了地上。
    “主公,保……”邓让回头看了眼诸葛亮,脸上露出一丝不舍的表情,缓缓倒在了地上。
    “邓让……。”诸葛亮大喝一声,愤怒盯着蔡和,冷冷的道:“该死,你该死……”
    诸葛亮不动手,不代表他就真没有杀伤力,已经经历过多次战场生死锤炼的诸葛亮,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弱,这段时日来,只要有空,他都会练习剑术,虽说算不上精通,但对付一般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会盛怒之下的诸葛亮,一挥手中匕首,猛地朝蔡和刺了过去,换下了受伤的吕凯,他可不想吕凯因为救自己,再受到意外。
    诸葛亮手握匕首,虽然拼命与蔡和争斗,但由于匕首过短的原因,始终发挥不出威力,蔡和这会虽然被诸葛亮的气势所摄,但他仗着手中利剑,加上从小习武的原因,他的战斗力明显比诸葛亮强悍。
    就这样来回打了三个回合,诸葛亮就中了蔡和两剑,好在诸葛亮闪避及时,都没有伤及要害,要是这样缠斗下去,诸葛亮肯定难逃蔡和的敌手。
    s:唉。。。。真那么差么?

第四十章 邓庄人口
    (求收藏。。。。求收藏。。。。。谢谢。。。。)
    第四十章邓庄人口
    诸葛亮这会表情看似盛怒,手中的匕首挥舞的也毫无章法,但实际上他心中这会却是格外的冷静。
    因为他知道,如今是生死危机,若不能解决掉蔡和,那自己就真的要命悬一线了。
    就好比刚才的两剑,都是诸葛亮故意卖的破绽,他要的是就是麻痹住蔡和,让蔡和以为他不堪一击,然后再找准机会,一击而中。
    这会手捂着胸前伤口的吕凯,瘫坐在墙角的他,见诸葛亮受伤,惊恐的挣扎着要爬起来,但由于伤势过重,他挣扎了几次都没能站起来。
    就在这瞬间时刻,诸葛亮身上再次中了两剑,鲜红的血液,把诸葛亮的衣服都染红了半边,看到这一幕的吕凯,心胆俱裂,这一刻的他,恨不得自己冲上去,替诸葛亮挡下身处的伤口。
    “当!”诸葛亮手中的匕首,挡在了蔡和的剑刃上,发出一声清脆的交鸣声,就在诸葛亮收手之余,蔡和仗着长剑的优势,反手一挥,深寒的剑刃,带着一片光芒,从诸葛亮腹部划过。
    诸葛亮收腹避过之余,猛地弯腰抱着腹部倒在了地上,口中发出了凄厉的惨叫之声,明显是身处重伤之中。
    “嘿嘿,诸葛亮你想不到,今日会死在我的手中吧。”蔡和看到诸葛亮凄惨的样子,不由得意的笑了起来,上前再次刺出了手中的利剑。
    “不……”吕凯眼见蔡和的剑刺向诸葛亮,而自己毫无救援能力之余,他不由惊怒的吼叫了起来。
    “去死吧!”当蔡和的剑,眼见就要砍向诸葛亮脖子之时,诸葛亮就地一滚,来到蔡和脚下,干净利落把匕首刺进了对方的大腿内侧。
    “啊!”被诸葛亮刺中要害的蔡和,痛的他大叫一声,左手捂在了大腿伤口之上,连退了数步,怒目瞪着诸葛亮,喊道:“痛煞我也……”
    眼看蔡和受伤,刚才一直蹲在地上,似乎惊吓过度的邓芝,这会敏捷的跳了起来,拾起地上掉落的朴刀,一个箭步,毫不犹豫把手中的刀刃刺进了蔡和的身体。
    一击而中,这就是邓芝刚才一直没有动的原因,他要的就是在关键时刻,给予对手最致命的一击。
    蔡和不甘的倒了下去,直到这一刻,他才深深的为今日之举,感到万分的后悔。
    “诸葛大人,你没事吧。”邓芝虽然是第一次杀人,但他却并没有丝毫的惊慌,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他还能时刻表现的这般冷静的思考,可见他是个非常有胆略智慧的人。
    若是邓芝一开始就贸然冲上去,这会不但不能给予蔡和最致命的一击,相反还会说不定早被蔡和给结果了。
    也正是因为知道自己的弱点,邓芝才会厚积薄发,抓住最有利的时机,果断的出手。
    诸葛亮虽然身上伤口不少,但都不是致命伤,这会他见蔡和已死,随即咧嘴一笑,在邓芝的搀扶下,站了起来,道:“没事,多谢伯苗兄救命大恩了。”
    “大人客气了,要不是你刺伤蔡和,让他分神,我也无法一击而中的。”邓芝摇头一笑,扶着诸葛亮走到吕凯身旁。
    “先不要动,我先为你包扎下伤口。”诸葛亮见吕凯挣扎要起来,急忙按着他,然后用匕首从衣服上割下一块长布,替吕凯做了个简单的包扎。
    替吕凯包扎好伤口后,诸葛亮和邓芝把吕凯扶了起来,道:“算算时间,我们的援军应该到了,我们得想办法先出去,然后再报眼前之仇。”
    “主公,主公……”就在诸葛亮话音刚落下,徐盛拿高亢的声音,就在地牢上空响起了。
    “是文向么?”听到徐盛的喊声,诸葛亮不由惊喜的喊道。
    “快,主公在下面,赶紧随我下去。”徐盛大喊一声,紧接着地牢门口,就出现徐盛和陈楚一干亲卫的身影。
    “主公,你受伤了?”看到满身是血的诸葛亮,徐盛和陈楚都是一脸震惊,这会跟着一道下来的邓济,看到眼前的场景,也彻底的惊呆了。
    “邓济,你胆敢如此大胆,我杀了你。”这会陈楚看到诸葛亮受伤,拿起剑便刺了过去。
    “子扬,先把他抓起来。”诸葛亮得知对方是邓济,当下冷冷看了对方一眼,接着道:“我没事,你们带了多少人马?”
    “两千骑兵,皆由我和文长率领,已经把邓庄乡各个出口都围起来了。”徐盛沉声应道。
    “很好,把邓庄乡的三老,以及邓氏宗族族长等人,全部拘禁起来,如有反抗者,就地斩杀。”诸葛亮走到已经身死的邓让跟前,伸手抚过他的目光,声音低沉的吩咐道。
    “诺!”徐盛立即转身走了出去。
    “把邓让以及这几个反贼的尸体都抬出来,我要让邓氏宗族的人,为邓让殉葬。”诸葛亮起身走出地牢前,冷冷的说道。
    邓庄乡的邓氏家族,今天将要为他们的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原本诸葛亮只不过想来,调查一下邓庄乡的百姓收入,以及人丁情况的,但邓家宗族今日举动,无疑彻底触怒了诸葛亮。
    两个时辰,徐盛和魏延领兵把邓庄乡的三位乡老,以及邓氏宗族的一干子弟,全部押解到了村口的广场之上。
    邓济也没能幸免,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侄儿会在自己离开之时,会对诸葛亮痛下杀手,若是他知道的话,他绝对不会主动去村口,把徐盛他们迎进村里的,而是会立即飞奔返回南阳,再另寻活命的机会。
    现在他知道为时已晚,现在他唯一期盼的就是,诸葛亮能够念在他同是荆州的同僚身份,对他网开一面。
    这会经过简单的伤口处理之后的诸葛亮,端坐在村口广场的大树底下,环视了一眼广场的人群一眼,道:“文向,把你们抓捕的人数,报上来。”
    “主公,邓庄乡户籍人口二千三百三十八人,而刚才据某统计所知,全乡人口有六千五百七十六人,其中三老之一的邓氏族长家中,隐匿藏有六百户佃户,劳力一千六百二十三人,其中还有为他们家放牛劳作的老人孩子六百余人,其余两位乡老家中,也隐匿暗藏佃户数百人,以及依附乡里的一些村户,总计六千五百七十六人。”徐盛所报出来的人口数据,果然与邓芝所说相差无几。
    “另外,据邓庄乡上报的田地亩数是三万亩,但根据乡里数据记载,实际是六万五千五百亩地,实际隐匿田地三万五千百亩。”接着徐盛又报出了一个数据,三万五千亩田地,按每亩两石的收成来计算,那也有将近七万五千石粮食了。
    (注:在汉代,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在这里为了看书方便,一石就约合一百斤,也就是说两石,约合二百斤左右。古代一亩地,约合现代一亩的三分之二亩,亩产粮一般是二百斤到三百斤之间。)
    听完徐盛的汇报,诸葛亮都不免吸了口冷气,他没有想到这等庄乡,竟然瞒报了这么多田地人口,这中间产生的财富,几乎都可以养活两千兵马的费用了。

第四十一章 抄家充公
    第四十一章抄家充公
    听完徐盛的汇报,诸葛亮一脸肃穆的喊道:“乡亲们,依我大汉律,隐瞒人口,藏匿土地田亩,超过十口以及十亩地者,按律当斩。”
    “如今邓庄乡三老,不但隐瞒数万田亩,还隐瞒了近四千人口,实乃十恶不赦大罪,尤其是邓氏宗族族长邓奉,仗着儿子为我荆州大将,竟然指使长孙谋杀本县,此乃谋逆大罪,今本县在此公开审判,判处邓庄乡三老一族,三族之内,凡是十岁以上者,一律处斩,家产充公,十岁以下者,充入教坊司为奴。”
    诸葛亮这一开口,邓庄乡三老宗族三百五十口,随即被兵士提了出来,当场就在村口的广场上开始执行处决。
    “不,你不能杀我,我乃刘荆州钦命的偏将军,诸葛亮你不能杀我……”当兵士押解着邓济前往处决时,邓济惊怒的连连喊道。
    “汝身为朝堂将官,不但不为朝堂效力,还包庇宗族,欺压百姓,隐瞒人口田亩,慌骗朝廷,可谓是罪加一等,斩了!”诸葛亮没有丝毫手软,邓庄乡的情况,让诸葛亮看到了这些士族的无法无天,也让诸葛亮生起杀鸡儆猴的心思。
    邓济万万没有想到,诸葛亮竟然会下如此毒手,这会他看着宗族的子弟,一个个被推上断头台,甚至连自己年迈的老父亲,都被诸葛亮好不留情的斩杀时,他整个不由彻底的陷入了疯癫之中,这一刻的他无比的后悔,为什么刚才不跟侄子一道,把诸葛亮杀死。
    “诸葛亮,我邓济做鬼都不会放过你的……”
    “活人尚且不惧,何况一死人耳。”诸葛亮面色平静的看了眼掉落在地上的头颅,轻蔑的说道。
    诸葛亮今天会如此大开杀戒,也是因为他要立威,也要扼杀即将成长的士族,虽说如今的士族门阀刚刚起头,但若不严加遏制,将来就会演变成庞大的门阀宗族,最终成为历史上魏晋南北时代的门阀贵族当道的乱世局面。
    所以诸葛亮要趁这个机会,好好惩治一下这些小士族,让他们知道他诸葛亮不是刘表,可以随便哄骗。
    随着邓济头颅的掉落,控制邓庄乡的邓氏一族,彻底地消失在了邓庄乡的历史上。
    邓庄乡的六千民众,在看到诸葛亮雷霆的手段后,在看诸葛亮的眼神时,不由都产生了敬畏之色。
    “文长,汝立即率领一千兵马,抄了这三族人的家,把一应物品,除了农具和耕牛外,全部带回新野。”诸葛亮冷酷的挥了挥手。
    “诺!”魏延随即点起兵马,开始行动了起来。
    魏延一走,诸葛亮再次扬声喊道:“邓庄乡一应田地,从今日起,全部收归县府所有,凡村中佃户,可以重新登记造册,按人口分租耕种土地。”
    同时诸葛亮已经决定,在邓庄乡铺开的他的第一个富民方案,那就是重新整编乡村基层制度,以前乡里都是设三老管辖乡村事物,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乡老,都是村中望族,这些人虽说管理乡村的乡老,但说白了就是盘剥百姓的地主而已。
    如今邓庄乡彻底洗盘,诸葛亮随即决定,推行新的管理办法,那就是结合一些后代的办法,与现今的制度结合,执行五户一保,设保长,十保一甲,设甲长,五甲一里,设里长,十里一乡,设乡长。
    以前百姓都是为乡村的地主豪绅种地,然后把所得粮食的十成的五成交给地主,而地主再上缴一成给官府,从而把这些小地主,渐渐养成了宗族,宗族养成了士族,渐而成为门阀大族。
    诸葛亮设置的这一套乡村编制,直接把土地收归成了国家所有,然后由国家分派下去,至于基层那些管理者,比如当保长者,可免除家中一人人口税,甲长除了免除一人口税外,还可以免除一人徭役,里长除此之外,可减免家中一成赋税,乡长额外可以免除家中五口人的人口税,以及五口人的徭役和赋税减免三成。
    另外诸葛亮对农夫,也提倡出奖励措施,凡是一亩地种植出的粮食产量,超过三百五十斤的,县府不但不收取这一亩田地的赋税,而且还奖励农夫家一头耕牛,若是能传授种田经验的,县府还将授予荣誉红花一朵,让对方可以在乡村享受百姓的尊敬。
    这一连串的举措,都是诸葛亮强军富民的宗旨,诸葛亮心知这一项改革措施,若是贸然在全县铺开,无疑会触动很多士族的利益,所以诸葛亮一直只是把这个方案存放在脑海中,但现今邓庄乡已经全面洗牌,再执行这套方案,自然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魏延领兵抄邓氏一族的家之际,诸葛亮把自己的这一套方案,给邓芝讲解了一遍,早已经受够宗族压迫的邓芝,不由觉得眼前一亮,深表赞同。
    “伯苗兄,亮希望你能留下来,助亮一臂之力。”诸葛亮见邓芝对自己的想法认同,欣喜之余,随开口招揽道。
    邓芝犹豫了一下,毅然道:“愿为主公效劳。”
    “好,亮会留下三百军士,驻守邓庄乡,协助汝在邓庄乡施展新政;另外,你还要办一件事情,那就是说服一部百姓,迁往新城(注),如今新城刚立,急需大量人口填补,你要把迁往新城的各种优惠政策,转告百姓,让他们走的心甘情愿。”诸葛亮对于邓芝,还是十分欣赏的,现在留他在这里磨练一些时日,不过是为了锻炼他的能力,等将来他一定要把赵云收归己用,让赵云和邓芝成立一支骑兵队伍,让他们文武结合,为自己铸造一支横扫天下的铁骑精锐。
    “请主公放心,属下定当不负主公所托。”邓芝作揖应道。
    安排完这些事情后,诸葛亮随即领着五百骑兵,踏上返回新野的路途,诸葛亮留下了一千二百兵士,交给魏延负责把抄家所得的物资,运回新野,另外留下三百军士,协助邓芝为邓庄乡的百姓,办理户籍登记造册和分派田地。
    (擦。新。。昌。二字和谐了,郁闷。。。)

第四十二章 小小邓艾
    第四十二章小小邓艾
    傍晚时分,诸葛亮率领兵马越过棘水,骑马走在队伍前头的诸葛亮,遥望棘水对岸的村庄之中炊烟袅袅,一派祥和宁静的情景,不由顾左右道:“那片村庄,叫什么名字?”
    “回禀主公,此地属于棘阳镇,这片村庄叫邓家村,这里的邓氏族人,原先也属于邓庄乡邓氏一族,后来因宗族纠纷,随迁移到在此地。”亲卫中一名熟悉本地军士,上前解说道。
    “走,去村中看看。”诸葛亮听到又是邓氏宗族的村落,心里不由升起一丝不爽,遂决定进村去查看下,若是这里跟邓庄乡情况一下,他不介意再来一次屠杀。
    “驾!”诸葛亮一夹马腹,率先飞马冲进了邓家村。
    诸葛亮一行队伍刚进村,村里的一干族老,就迎到了村口。
    “某乃新野令诸葛亮,汝速去把把村中户籍账本,全部拿给本官查阅,若有差错,尔等一律处死。”诸葛亮冷眼看着眼前的三位乡老,神情严肃的喝道。
    “请大人稍后,老朽这就去拿。”乡老当中那名五十开外的老者,忙转身往村内出去。
    “文向,汝领一屯军士,前往村落巡视一遍,切记询问可以,但不得骚扰百姓,更不得擅自劫掠,违者军法处置。”诸葛亮现在对于这些民间的乡老,已经有了很深的猜忌,所以对于这些人的话,他在听取之余,还要派人经过认证,他才能彻底放心。
    在等待乡老拿账本之时,诸葛亮领着陈楚,也在村中走动了起来,邓家村规模自然没法跟邓庄乡比,从走访的几家乡民口中,诸葛亮获悉全村人口不过五百余,户籍也只有一百多户,可谓是实实在在的村落,而不是乡镇。
    “大嫂,你家有几口人?”诸葛亮这会走进路旁一家篱笆围绕的茅屋院内,见房门口一名身穿麻衣的少妇,手中抱孩子,正在哄孩子吃东西;眼前的少妇虽然粗布麻衣,但却流露出几分大家闺秀的气质。
    “三口。”那名少妇见诸葛亮一行是官府的,虽然心下有些畏惧,但还是低头回了一句。
    “红儿,谁来啦。”这会屋内走出一老太,当她看到诸葛亮一行人时,似乎有些畏惧的把身子缩回了屋内。
    “大妈、大嫂你们不用害怕,我们是新野官府的,就是来村里看看。”诸葛亮露出一个亲善的笑容,上前看了眼少妇怀中孩子,赫然发现眼前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