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卧龙逆天(本尊)-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国之卧龙逆天》
作者:本尊是个小虾
文案:
不鸣则矣,一鸣动九霄;不出则矣,一出比天高。
躬耕于隆中,却知天下三分,赤壁大战,借风借箭,只不过羽扇轻摇。
天下纷乱,大势所逼,只有逆天改命,方能立于天地。
面对天下枭雄曹操,江东虎子孙权,大汉皇叔刘备,处于夹缝中的他,看似生机渺茫,但他步步为营,扭转局势,展开了新的局面。
汉末风云骤起,荆州四方云动,赤壁大战将至,请看他如何让天下豪杰归心,成就属于他一生的辉煌。
第一章 隆中重生
第一章隆中重生
东汉汉献帝建安四年春(公元199年),中原大地战火纷飞,刚刚统一河北各州的袁绍,正志得意满,企图挥军南下,横扫中原。
拥有兖州司州等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这会刚刚平定徐州,斩杀了天下无双的猛将吕布,让他的声势威震于四海之内。
同样这一年中,在徐州挣扎多年的刘备,再次拥有徐州的统治权,渐渐的恢复了一些元气。
江东地面的孙策,在周瑜的协助下,逐渐的扫平了扬州各郡,开始成了一份气候。
相对于中原大地的纷乱,此刻的荆州大地,则显得一派平静。
二月初旬,春意渐浓,山峦叠嶂的隆中,溪水潺流,纵横阡陌的田园之中,随处可见的忙碌农夫,仿若置身世外桃源。
面相清秀,身高八尺的诸葛亮,一身儒衫,头裹布巾,一副山野隐士的装扮,尽显超凡脱俗的气质。站在卧龙岗土丘上,望着眼前升腾的大地之气,给这方土地带来的勃勃生机,诸葛亮不由感慨道:“隆中之地,果然是块风水宝地,难怪能够孕育出诸葛亮这样的一代人杰。”
虽然此时的诸葛亮,刚满十九岁,但却已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对于脑海中浩瀚的知识记忆,作为一个后世穿越者,他用了整整数天时间,方才理清脑海中的思绪。
作为一名后世历史系毕业的考古工作者,他对于三国的历史,以及诸葛亮的一生,并不陌生,年少之时,还崇拜的不行。
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会在挖掘古墓塌方中死亡,并且成为历史上的诸葛亮。
诸葛亮的一生,无疑是辉煌荣耀的一生,但也是呕心历血的一生,他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留下良相的美名,但也在孤寂遗憾中陨落。
甚至他的至亲儿子诸葛瞻,为了蜀汉刘禅的政权,年仅三十七岁就战死沙场,长孙诸葛尚,年仅十九岁就随父出征抗敌,而战死沙场,可以说诸葛亮一家三代,为了那个扶不起的阿斗刘禅的蜀汉政权,耗尽心血,无不半道身死,落了个凄惨的下场。
这一切归根结底,就是他跟了那个自称仁义无双,大汉皇叔刘备所结下的因果。
如今重获新生,他还要继续沿着历史的轨迹前进,最终在五丈原陨落吗?
诸葛亮坚定的摇摇头,这一生自己只能留下荣耀与辉煌,而不能留下遗憾,因为他拥有两千年的历史知识,深知历史的走向,而且还拥有诸葛亮满腹的韬略。
“孔明贤弟,为何独自在此徘徊?”正当诸葛亮打定主意今生必须改变之际,山丘下一声洪亮的喊声,打破了他思绪。
诸葛亮注目望去,惊喜的迎了上去,道:“元直兄,为何迟迟才来?”
由于继承了诸葛亮所有的记忆,所以当他第一眼看到,眼前这个长相英武的男子,就认出了对方正是颍川徐庶,徐元直。
“唉,家母身体欠恙,庶悄悄回了一趟老家,所以耽搁了时日,误了贤弟婚期,实在抱歉。”徐庶是个大孝子,虽然在荆州游学避难,但却始终挂念母亲,一旦家中稍有为难之事,他就会奋不顾身的返家。
“伯母身体事大,亮只是有些惋惜,在婚宴之日,缺了你徐元直舞剑,不免少了几分气氛。”诸葛亮正是数天前的婚宴上,喝的酩酊大醉,醒来之后,却被他这个冒名顶替的灵魂替代了。
“家母已经康复。”徐庶顿了顿接着道:“庶听闻弟媳,善于舞剑,精于工匠,是个难得才女,今日正好见识一下。”
“月英确实有些才干,但却不足以让元直兄夸赞。”诸葛亮想到家中的娇妻黄月英,脸上到是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缘由是黄月英并非像历史传说中那样,貌丑黄发的丑女,虽说现实中的黄月英,并非倾国倾城之色,但却拥有健康的麦色肌肤,清秀姣好的脸庞,倒也精致端正
而且让诸葛亮满意的是,黄月个头颇为高挑,足有七尺高个,或许是因为从小学剑的关系,她不但能施展一手好剑法,身材也是十分的匀称。
个性也颇为温婉,并不向一般大家闺秀那样,爱耍性子,所以这些日子相处下来,诸葛亮对于自己这个妻子,却也是格外满意。上一世由于大学时代的感情打击,后来又忙于工作,直到三十六岁死去之时,却始终孤身一人。
如今回到三国时代,竟然得到一个美娇娘,这对于诸葛亮来说,无疑是件最大的收获。
其实第一眼见到黄月英,诸葛亮在心底,都不由为她在历史上,留下阿丑这么一个丑女的名声而抱不平。
这几日的相处中,诸葛亮也渐渐明白,为何黄月英会留下阿丑这个名号,这缘由她拥有一颗侠义之心。因为她从小喜欢舞剑技艺,而不爱好女工,整天打扮成男孩子模样,在外抛头露面,活脱脱像个野小子。
更重要的是她还爱打抱不平,每每荆州地面上那些纨绔子弟,在市井之上横行之时,一旦遇到黄月英,都会被她教训,愤恨之余这些人,于是齐呼她为阿丑,以此来败坏她的名声。
然而让人惊讶的是,黄月英的父亲,荆州名士黄承彦,得知女儿这个外号,竟然不替女儿正名,反而逢人就说自己有一女,黄头黑肤,名曰阿丑。因此久而久之,世人皆以为黄月英是一名丑妇。
诸葛亮的家就在卧龙岗下面,不过一里之地,二人说笑之间,不觉就到了家门口。
“夫君,来客人了啦?”正在院内编织竹席的黄月英,见诸葛亮带回生人,忙起身行礼。
“弟妹无需客套,某乃徐庶徐元直,你喊徐大哥便是。”徐庶年少是个游侠,这些年虽然专攻学问,但身上那股豪侠之气,却始终没有抛掉。
“徐大哥,请屋里坐,我这就去为你准备茶水。”黄月英大方得体应答一声,这才转身去了偏房。
“元直兄请。”诸葛亮伸手一让,请徐庶前往茅屋大厅。如今诸葛亮的茅屋之内,除了他们夫妻外,还有黄月英的陪嫁侍女,以及一个老婆子和书童。
诸葛亮的幼弟诸葛均前几日,随来参加自己婚礼的诸葛瑾前往江东游历,因此并不在家中。
“月英,辛苦你去准备一些酒菜,今天我要和元直兄好好喝一杯。”诸葛亮柔声说道。
黄月英欣然的点了点头,道:“夫君稍后,妾身这就去准备。”对于自己这个丈夫,黄月英其实也是颇为满意的,个头高大的诸葛亮,长相英俊不说,而且谈吐儒雅,更重要的是他颇为尊重自己,甚至在空闲的时候,还会帮自己洗菜晾衣,这些琐事别的男人,根本不会搭手的,他却做的怡然自得,着实让她心里倍感甜蜜。
“弟妹果真贤惠,恭喜孔明得此佳人相伴。”徐庶见黄月英温婉有礼,待人亲切,自是为诸葛亮得此妻子而感到高兴。
“元直缪赞。”诸葛亮摆摆手笑道。
“对了,为兄也没什么好送的,这块玉佩,虽然不值几个钱,但却是庶家传之物,就当是送给孔明你的结婚贺礼,切莫推辞。”徐庶似乎刚想起这事,从腰间掏出一块白玉,递到了诸葛亮跟前。
诸葛亮对于徐庶的脾气,也是了解,知道他既然开口了,自己要是推辞,反而伤感情,所以也就收了起来,郑重的道:“元直,如今汉室垂危,中原大地战火纷飞,你我这样独善其身也不是长久之日,如今亮已经成家,若再不立业,这一家大小,光靠家里的这几亩薄地,只怕生计也难以维持,兄长你也已经年近三十,也该成家立业了,不知兄长可有什么长远打算?”
徐庶沉思之下,叹口气道:“为兄这几年学业虽然略有小成,但奈何天下局势不明,纵观河北袁绍,虽然雄起一时,但此人器量不大,只怕难以成大业,中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谓是野心勃勃,此人名为汉臣,实为汉贼也。”
“荆州牧刘表虽然人称八骏,但却并无匡扶汉室之志,更无识人之明,只知弄玩弄权术,利用荆州各大家族的宗族势力,维持着荆州这一亩三分地地的平静,我等这些无根基的人,也就只能做个闲云野鹤的隐士,坐看风云变化,静待明主了。”
诸葛亮见徐庶态度有些消极,心下不由一动,开口劝说道:“元直,这几日我苦思良久,想来想去,觉得咱们这样坐等机会,不如主动寻找机会,这样既可养家糊口,也好过整日空谈,所以亮已经决定,听从我岳父劝告,出仕荆州,谋取一安身之所,还请元直兄勿要嫌弃小吏身份,助亮一臂之力。”
既然已经决定改变命运,那自然就得寻求改变,不等依照历史的走向,继续在隆中干坐着,等上几年,让刘备来寻找自己出山。
若是那样的话,又谈何改变命运呢,所以诸葛亮寻思之后,决定提前出仕,趁未来几年曹操无力南下荆州的机会,好好的发展一下自己的根基。
而且诸葛亮也有这个本钱,他岳父黄承彦,身为荆州名士,襄阳大族,又是刘表后妻蔡氏的姐夫,在荆州这地面上,为他谋取到一官半职,完全不在话下。
第二章 徐庶违礼
第二章徐庶违礼
这段时日来,黄承彦已经不止一次向他提议,希望诸葛亮出仕为官,在官场上历练一下,但以前的诸葛亮心高气傲,岂能看的起那种刀笔小吏的身份,所以每每都找借口拒绝了。
徐庶凝目望着诸葛亮,仿佛要把他的内心看穿似的,久久才开口道:“孔明,你果然变了,依你孤傲的个性,以往纵使三餐不继,也不会为了糊口,而投身道笔小吏,看来成家之后,你的心性果然改变不少。”
诸葛亮起初听到他说自己变了,心头不由一惊,但听到他说自己变了,是因为家庭原因,诸葛亮部由一阵释然,接口道:“男人成家立业,这事天经地义之事,改变也是必然,亮最近有些感悟,闲来赋诗一首,还请元直指正。”
“哦,快读来听听。”徐元直素来知道诸葛亮的才华,得知他有佳作,自是欣喜之极。
诸葛亮沉思之余,随即把自己所熟悉的一首唐诗,给窃取了过来,开口诵道:“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这首词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入仕为官,隐匿官场洪流之中,面对尘世的污浊、倾轧,却能始终保持心中的清净幽远,不与世争,不与世浊,悠然自得的生活,这才是一个大智大勇的隐士所为之举。
徐庶听罢,不由喃喃自读一遍,回味一番,不觉抚掌赞道:“孔明此作,不但新颖,而且深谙入世哲理,必可名垂千古。”
诸葛亮摇头苦笑一声,暗暗自忖道:“盗用后世佳作,已是罪过,要是再名传千古,自己就成为文坛大盗了。”
徐庶读罢此诗,再想想此刻囊中的羞涩,不觉深深体会到那句,‘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有此领悟之余,他也不由觉得诸葛亮的境界,的确比自己高,也对水镜先生司马徽私下评价诸葛亮为‘卧龙’的赞誉,深以为然。
“孔明,你的心境眼光,为兄自然信服,既然你有隐入官场的打算,为兄自当相随左右,随你做个官场中的隐士。”徐庶思虑之下,觉得跟诸葛亮遁入官场,的确也是件好事,起码不用再发愁衣食住行的问题,只要自己心境幽远平和,在哪里不都是修行之所吗?
“哈哈,今日我们该好好喝上一杯。”诸葛亮见自己花了这么大口舌,总算说服了他,不觉大喜的笑道。
“夫君,酒菜来了,你们边吃边聊。”正当二人开怀之余,黄月英及时的送上了酒菜。
“元直请。”诸葛亮给对方倒了满满一碗酒,举碗敬道。
微热的米酒入喉,诸葛亮不觉精神一震,这个时代的米酒,着实醇香可口,而且酒精度不高,喝个三五碗下肚,并非什么难事。
兴致高涨的二人,推杯换盏之间,不觉喝了大半个下午,足足喝下两坛酒,到最后二人都醉了个不醒人事。
醉梦中的诸葛亮,梦里依稀看到了三国时代中,那些文臣猛将,那一张张英武威严的脸庞,仿若过山车般,一一在自己的脑海中闪过。
有枭雄之称的曹操,有仁义布于四海的刘备,有虎踞江东的孙权,试问天下英雄,谁能与之争锋。
这一夜的宿醉,可苦了黄月英,好在黄月英嫁到诸葛家,带来了名贴身侍女,不然光凭她一个人,怎么也照顾不来他们两个的。
照顾徐庶的任务,黄月英自然安排侍女去做了,他自己则留在丈夫身前,衣不解带,哪怕是诸葛亮沉沉睡下去,她却始终坐在席前守候。
翌日,日上三竿,诸葛亮方才幽幽醒来,睁开双目,诸葛亮伸手敲了敲自己的仍然有些眩晕的头,苦笑道:“看来这贪杯之事,以后还得少做点,否则自己就真要成为一个酒鬼了。”
“夫君,你醒啦,起来洗把脸,我为你熬了汤,待会喝点,醒醒酒。”黄月英正好端着木盆进来,见诸葛亮醒来,她忙放下手中的木盆,上前扶着诸葛亮坐了起来。
“昨晚多谢娘子了,以后我尽量少喝酒。”诸葛亮看着黄月英脸上的疲倦之色,就知道昨晚她为了照顾自己,肯定劳累了大半夜。
诸葛亮起来洗漱之后,刚要询问徐庶,是否醒来没,却见徐庶一脸懊悔的走了进来,上前朝黄月英拜道:“弟妹,庶有罪,还请弟妹处罚。”
“元直兄,这是干什么,有什么话快快起来再说。”诸葛亮见状,急忙上前,把他拉了起来。
“徐大哥,你我是一家人,有什么事尽管说就是,何必如此大礼。”黄月英也是惊异的说道。
“我,唉,庶酒后无德,对萍儿姑娘,做了一些有违礼仪之事”徐庶惭愧的低着头,行礼作揖道。
诸葛亮看到他这个举动,在举目看了下四周,发现黄月英的贴身侍女,萍儿那丫头不在,不由明白了几分,当下急忙上前拉着徐庶,低声询问道:“元直兄,你不会酒后乱性,欺辱了……?”
“孔明,不可乱言,庶绝对没有做出违背人伦之事,只是酒醉迷糊,搂着萍儿姑娘睡了一晚,绝对没有做出侵犯之事。”徐庶见诸葛亮误会他犯了凌辱的行为,当下忙摇头解释道。
得知事情的经过,诸葛亮不由笑了起来,这样的事情,要在后世,并不算什么大事,就是在大家族之中,侍女陪客人过夜,也不过是寻常之事,根本算不了什么。
徐庶会这么自咎,也是因为他担心,萍儿是诸葛亮的侍妾,若是没有诸葛亮同意,他显然却是有些违礼了,而且徐庶自诩为君子,对于这样的事情,他自是会觉得颇为内疚。
了解了徐庶的心思,诸葛亮随即来到黄月英身旁,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然后小声的对黄月英道:“萍儿那丫头跟随你多年,知书达理,人也长的清秀,许配给元直,倒也般配,娘子不如就成全了他们,不过元直这人个性刚直,这话我要是开口,他必然会拒绝,夫人不妨试言之。”
黄月英了解了事情经过后,不由点了点头,低声回道:“既然是夫君要求,妾身自当遵从。”
“那就有劳娘子了。”诸葛亮对于黄月英的知书达理,不由深表欣慰。
当下黄月英脸色微变,蹙眉对徐庶,道:“萍儿自小陪伴妾身左右,与我情同姐妹,本以为元直大哥是个坦荡君子,故让萍儿去照顾一二,不料元直大哥却做出这般无礼之事,这让萍儿将来如何嫁人?”
“这……”徐庶被黄月英这儿一问,不由更加懊恼羞愧。
眼见事情这般,诸葛亮当下笑道:“夫人,你也不要责怪元直兄了,既然木已成舟,莫如让元直兄娶萍儿为妻,萍儿那丫头虽然出身贫民,但自幼跟随月英读书认字,也是知书达理,莫如月英跟父亲大人说一下,认下萍儿为义女,这样元直兄迎娶萍儿,也不辱没你的名声地位,不知元直兄和夫人以为我这个建议如何?”
“妾身的侍女,夫君自是做的了主,我自是没有意见。”黄月英白了诸葛亮一眼,一副委屈的样子说道。
如今的徐庶虽然已经到了而立之年,但由于多年避难在外,生活窘迫,却并为娶过妻妾,这会正有些六神无主,听到诸葛亮夫妻这般说,苦笑之余,他忙作揖道:“孔明尽管做主,庶无不遵从。”
“好,那事情就这么办了,明早我们就回襄阳,前往拜见我岳父大人,尽早把这事定下便是。”诸葛亮见他同意,随笑着拍了拍徐庶的肩膀,示意他无需再过自责。
黄月英见徐庶同意,遂道:“我去看看萍儿,跟她说说。”
(这章争议过大,所以修改了一下)
第三章 襄阳之行
第三章襄阳之行
萍儿只是个少女,年方十六岁,比黄月英小两岁,但长相甜美,颇有几分姿色,但这小丫头肌肤白皙,显得颇为稚嫩,看起来整个一个萝莉,为人也是质朴单纯,显然昨晚被徐庶相拥而睡的她,心理受到颇大的伤害,如今整个人的面容都显得颇为憔悴。
看到小丫头这惨戚戚的样子,诸葛亮也不由苦笑一声,暗暗鄙视了徐庶一眼,腹诽道:“元直老兄,你还真选择下手的对象啊,也不看看自己都三十一了,比人家大了一倍,这可真是典型老牛吃嫩草呀。”
“萍儿姑娘,失礼之处,还望姑娘包涵。”徐庶见萍儿来到大厅,忙上前赔礼道。
萍儿红通通的目光,有些躲闪的偷看了一眼徐庶,见对方态度诚恳,相貌堂堂,而且还是自己姑爷的至交好友,虽然心中有些苦楚,但想到自己不过一个奴婢,要是能够嫁给对方为正妻,倒也不算没落了自己。
作为豪门大族出来的她,可是深知她们这些奴婢丫鬟,主人是可以随意赠送买卖她们,自己要不是命好,跟随了小姐,只怕早被老爷送给那些达官贵人做妾去了。
“徐大哥,萍儿已经答应嫁给你了,不知你意下如何?”黄月英虽然得知结果,但她还是想亲口听他说出来。
“请弟妹放心,庶定然会对萍儿姑娘好的。”徐庶这会也抬头看了眼萍儿,这会他才发现,萍儿虽然是个丫鬟,身穿着粗布衣裙,但却脸容姣好,水汪汪的眼神,不觉让人心疼,对于能娶到这样貌美的女子做夫人,他不由觉得这是件幸事。
诸葛亮夫妻,见二人都同意,心下也觉得欣慰,尤其是诸葛亮,心中更是暗道:徐庶如今成了我的便宜连襟,以后就是同一条船上的人了,自然只能是同船共济,这样看来,这事反倒成了件好事。
翌日,清晨诸葛亮一行四人,乘坐马车离开了隆中故里,前往襄阳而去。
临出门时,诸葛亮嘱咐自己的书童,要看好门户,若有朋友来找,可留下书信。
一路上诸葛亮一行倒也不闷,二女坐在车内,徐庶赶着马车,诸葛亮坐在车辕上,与徐庶谈论着当今天下的局势变化。这次诸葛亮前往襄阳,主要还是为走关系,出仕刘表这事而来的。
“孔明,你出仕刘表,最起码也应该是一县县令,不知你可有具体的目的地或想法?”徐庶既然已经决定跟随诸葛亮入仕,所以对于未来的去向,自是也颇为关注。
诸葛亮淡淡的一笑,道:“元直,意下如何呢?”
徐庶沉思了一会,道:“百里之地,对于你我二人来说,不过是易如反掌之举,今荆州地面,江夏东面有孙策虎视眈眈,南阳地面有张绣势力,以及北面的曹操,都对荆州有觊觎之心,所以我们要向安逸,首选之县,自然是南郡境内,但若是想要一展抱负,最好的地方,还是南阳郡或者江夏郡内的县府。”
诸葛亮点了点头,道:“我若选南阳郡,元直以为那一县最为适合我们伸展拳脚?”
徐庶看了眼诸葛亮,笑道:“孔明这是考我啊,这样,咱们二人同时说出来,看看是否想到一块。”
“好。”诸葛亮应道,接下来二人异口同声说道:“新野!”
“哈哈。”二人不觉相视大笑。
所谓英雄所见略同,目前的荆州地面,最利于发展的地方,自然是新野,新野虽然是县城的格局,但由于他地处襄阳东南方向的要冲之地地,军事地位重要,所以这几年来,刘表花费了不少人力和财力,把新野这座县城,打造成了一座,可以屯兵防御的战略城市。
近几个月来,荆州地面有不少流言,谣传南阳的张绣,正在与曹操接洽,似乎有意投降曹操。由于流言的关系,刘表跟张绣多年的联盟关系,也开始产生了裂缝,使得双方边境之地,也就趋于紧张的态势,诸葛亮若能出任新野令一职,虽然会面对很大的压力,但也无疑充满发展机遇。
任何事情,都是风险与机遇并存,这点诸葛亮心底自是明白的,但他却并不畏惧,荣耀与辉煌,那必须靠自己争取的,别人是给予不了的。
而且诸葛亮选择新野作为自己出仕的第一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他知道不出两年,刘备就会被曹操打败,投奔荆州而来,按历史走向,刘表到时是会安排刘备在新野驻扎的。
自己提前在新野扎下根基,就能断了刘备的路,虽然他已经决定,要在荆州立足,而且也不打算跟刘备混,但刘备手下那些猛将,却是诸葛亮梦寐以求的,关羽、张飞、赵云无不是天下无双的猛将,若是能收为己用,那将会是何等助力啊,想想就能让人热些沸腾。
经过两日赶路,诸葛亮一行,抵达了荆州目前的治所襄阳城。这座城池经过刘表这些年的经营,已经成为荆州境内规模最大的城池,人口超过三十万,往来商贩不绝,城市各个街道热闹非凡,一片欣欣向荣。
黄府就坐落在襄阳城东,这一片居住的都是襄阳的豪门大户,条石铺成的路面,宽敞而又平坦,沿路两旁则是高耸的围墙,与外面喧闹的形成了两个世界。
马车在黄府大门口刚停下,门口的护院领头见是诸葛亮,慌忙迎了上来,道:“姑爷,您前来襄阳,怎么不通知一声,小的们好提前去城门口迎接啊。”
“父亲大人可在家中。”黄月英这时探出头,脆声询问道。
“在,我这就通禀。”见小姐也一道回来了,护院领头,急匆匆往内府跑去。
“元直,请。”诸葛亮领着徐庶并排而走,黄月英和萍儿跟随其后,迈步进入了黄府大院。
整个黄府的规模非常之大,庭院数重,光房间就有五百多间,整个黄府的佣人护院,加起来多达两千人,这还不算黄家外院各商铺的子弟。
东厅账房,身穿着锦衣华服的黄承彦,正在拨弄着算盘,计算着这月黄家各商铺的收入,听到管家说诸葛亮夫妻来了,他不由欣喜的停下了手,急匆匆的前往大厅而来。
黄承彦刚到大厅坐定,诸葛亮夫妻一行,也随之踏入了大厅,望着面前的岳父大人,诸葛亮夫妻二人,忙跪地行礼道:“岳父(父亲)大人安好。”
“快快请起。”黄承彦满意的笑道。
“父亲大人,这位是小婿好友颍川徐庶,今日前来,特意请岳父大人做主,把萍儿许配给他为妻。”诸葛亮起身时,拉着徐庶,上前介绍道。
而这时黄月英,也趋步上前,在父亲耳根前说道:“父亲,夫君已经答应出仕,但他希望得到徐大哥辅佐,所以女儿已经许诺,让父亲收萍儿为义女,许配给徐大哥为妻,希望父亲成全。”
黄承彦得知诸葛亮答应出仕,心里自然高兴,至于收萍儿为义女,对于他来说,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当下自是毫不犹豫的笑道:“萍儿,你自小跟月英一块长大,你二人可谓是情同姐妹,我决定收你为义女,明日举行仪式,赐名黄月萍,不只你可愿意?”
“多谢老爷赐名。”萍儿激动的跪地喊道。
“以后不许再喊老爷,应该喊义父知道吗?”黄承彦看了眼对方,伸手抚摸着胡须,开怀的笑了起来。
看到这其乐融融的一面,徐庶不由心怀感慨,他没有想到一场宿醉,竟然得此佳缘,对于诸葛亮夫妻这份恩情,他自是铭记在心。
晚上的宴席上,黄承彦见诸葛亮主动为黄月英夹菜,而且夫妻二人,还时不时耳鬓交谈,一派融洽的情景,不由老怀欣慰,心底不由暗暗的自忖道:“夫人,月英长大了,而且我为她找到一个好夫婿,你在天有灵,也可以安息了。”
黄承彦的夫人蔡氏,五年前逝世后,黄承彦对于自己唯一的女儿,自然是宝贝得紧,尤其是女婿人选上,他可是经过了翻覆挑选和考察,最终才选定诸葛亮的。
虽然诸葛亮各项条件,都让他满意,但唯一有一点,就是这个女婿个性有些高傲自负,不屑在刘表帐下担任小吏,让他着实有些头疼,虽然他自己也并不看好刘表,但他让诸葛亮入仕,并不是替刘表卖命,而是为诸葛亮将来积攒一些政治资本而已。
如今得知诸葛亮想通了,答应在荆州出仕,这让黄承彦的心底,不由又放下了一件心事。
s:新书需要收藏,谢谢。。。。。
第四章 下江东
第四章下江东
晚宴结束后,诸葛亮来到黄承彦的书房,走进书房,看着眼前三面墙壁的书柜之上,琳琅满目的竹简书籍,诸葛亮眼馋之余,不由暗道:黄承彦博览群书,胸有韬略,却淡泊名利,倒也称得上是一代名士了。
“孔明,坐,刚才人多,咱们翁婿之间,也没有深谈,我听月英说,你打算出仕,不知道此事是否属实?”黄承彦笑望着诸葛亮,对于这个长相俊美,而且满腹才学,品行端正的女婿,他是怎么看,怎么喜欢的。
诸葛亮点头道:“实不相瞒,小婿确是想出仕,但并非混迹官场,小婿出仕的条件,就是必须是在新野或樊城二地担任县令,最好能兼顾武官职务,若是不是这两地之一,小婿只得继续回隆中,伺候家中那一亩三分地。”
黄承彦眉头微皱,道:“担任一方县令,兼一校尉都不是难题,可为何偏偏选择去新野呢?要知现在荆州各地都在谣传,说南阳张绣,已经有意向投降曹操,若事情真的发生,那新野就是边境险地,随时都会受到战火波及,而为父在南阳又没有根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