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有这功夫,还不如抛弃他们重建一支全新的军队更省事些。林汉来见张学良,就是游说他派出一批年青的预备役军官去德国留学,待这些军官学成归来后重新作为军中的骨干改造他的军队,张学良后来也同意了这个建议。

离开少帅府后,李华梅问林汉道:“你的那个建议能让东北军的面貌焕然一新吗?”

林汉摇头否定道:“哪有那么容易?一支军队的军魂,哪里有那么容易改变的?张少帅真的按我今天说的做了,他的军队,最多也就是提升到军阀型军队的标准,再想再进一步都不是太容易了。”

“为什么会这么说?”

“今天的东北军,真的想改头换面,那得是从上到下,从师长到普通的班长,都必须进行大换血!张少帅派到国外留学的军官,都是冲着营长、团长、旅长、师长这些高级的位置去的。但是,基层,基层军官才是决定一支军队战斗力的最重要的因素,连长、排长、班长这些小军头的作用其实更大。他不将这些低层的小军官进行替换和清洗,就想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难!”

林汉和张学良的见面相谈,也只是尽尽人事,要改变一支军阀型军队的战斗力,又岂是那么容易的事?林汉和李华梅交谈时,忍不住想起后世在起点中文网上看到的那些穿民国的小说,主角穿成民国时的某个大军阀,嘴炮一张,金手指一划弄几个能干的高级军官,然后就妄想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改变自己军队的精神面貌变成一支虎狼之师,事实上哪有这么容易。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林汉和张学良又见了几次面,两人有深有浅地在各类事情上聊了很多。在这个历史被林汉严重改变的时代,他也不知道这次见面聊天会对年青的少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不过他从来就没想过把未来抵抗日本全面侵华的希望放在他和东北军身上,几次相谈,也只是尽可能地给出一些有实际意义的建议,也只仅如此。

林汉想在北平拍一部反映长城抗战的电影,这个想法得到了张学良的全力支持。东北丢失后,全国人民对东北军和张少帅在战场上拙劣的表演极为不满,张学良也急需一部电影来为他自己的行为“洗地”。

余下来的日子,就是林汉为拍片而在北平这儿进行的各种准备工作。按计划,他手下的德国导演拍的片,将不使用任何一名专业演员。所有的演员全是临时演员,包括主演李华梅在内,余下的配角和龙套,都将是参加过长城抗战的前线将士进行本色演出。

片场的准备工作进行了一个月,当六月份片子开始开拍时,林汉却已不在北平,他乘座汉娜派人从德国飞来的远程客机,离开中国赶回德国去了。

之所以走得如此之急,那是因为长刀之夜即将开始,他必须赶回德国,帮助汉娜去处理这件决定未来德国命运的大事件。

二战前的德国,提到国社党,就不能不提一下著名的冲锋队,提到冲锋队,就绝对不能忽视一个人:恩斯特·罗姆。

罗姆和戈林一样,都是一个被后世有意丑化的纳粹人物。恩斯特·罗姆(1887年11月28日-1934年7月1日),是德国纳粹运动早期高层人士,冲锋队的组织者,在1934年长刀之夜被希特勒谋害,希特勒捏造说罗姆要有政变图谋,即罗姆暴动杀害。

但实情,就不只是表面上记录的这么简单。

罗姆当时是国社党内社会主义派系的最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政治主张大致上是抗拒资本主义,提倡把主要工业企业国有化,扩大工人的控制权,没收旧贵族的田产然后再分配,及社会平等。罗姆提出针对“反动派”的“二次革命”,正如纳粹党以前对付共产党人及其他政敌那样。

从某种意义上说,罗姆这个角色是国社党中的左派,一个潜在的社会主义者。这样的人物,当然被历史上支持希特勒上台的那些容克们所不能容忍。

而历史上,那些协助希特勒取得政权的商界人物对罗姆的主张感到不安,希特勒迅速向商界保证不会有二次革命。许多冲锋队员出身于工人阶级,支持推行社会主义路线,对新政府缺乏社会主义色彩感到失望。罗姆曾经公开批评希特勒没有贯彻国家社会主义革命。

历史上,1934年2月,罗姆要求冲锋队与国防军合并。陆军大加反对,认为冲锋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合并会引致军队失去荣誉及纪律。在当年6月,国防部长勃洛姆堡以兴登堡总统的名义向希特勒发出“最后通牒”:如果德国的政治局势持续紧张,总统会考虑颁布戒严令。希特勒稍后亲自从兴登堡那里证实了该“通牒”。希特勒明白戒严令一出,自己将会失去权力,于是下定决心整肃冲锋队。

历史上,长刀之夜的真相,与其说是希特勒发动了长刀之夜,倒不如说是容克军官联合德国国内的各资本家,强逼着希特勒发动了长刀之夜。

穿越到德国的第一年,林汉曾妄想设法提前杀掉希特勒,然后支持台尔曼选举上台,从而让自己所在的船避过二战危机让自己活过二战。但这一想法在他想到罗姆最后的结局后,遗憾的放弃了。

以兴登堡为首这伙容克军官和贵族,连罗姆这样的“流氓无产者”都无法容忍,又怎么可能容忍台尔曼为首的德共上台执政?他们宁可选希特勒都不可能选他。

在这个被林汉严重改变历史的环境下,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台尔曼已经进了大牢吃起了牢饭,国社党中的社会主者,现在则正面临着被枪毙的命运。

在从希特勒那边得到他要对冲锋队进行大清洗的计划后,汉娜在第一时间通知林汉要他快点赶回德国。

无论是汉娜还是林汉,两人都不想看到罗姆这么轻易地死去。为了保护好罗姆,汉娜派出专机,对林汉紧急召回,而林汉在中国的布局也已完成,仅余下为李华梅拍电影的事,而这事李华梅自己就可以处理。

将中国的事务丢给李华梅处理后,林汉乘专家飞回德国。为防万一,他所座的客机飞行的航线是坐飞机横穿半个中国进入新疆,在那里加油后,再穿越阿富汗、伊郎德黑兰,进入希腊最后抵达德国。

林汉赶回德国时,时间已是六月十五号,根据兴登堡给希特勒的最后通牒,按计划小胡子将在六月十七日对冲锋队进行大清洗。

在原有的历史位面,希特勒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得不杀掉了罗姆,而这个位面,他和汉娜还有林汉,都不主张在这个时候杀死罗姆。按希特勒的想法,他是想将罗姆救下来,然后藏起来,最后在适当的时候,再将罗姆起出来,而后对容克进行一番大清洗。

所以此次针对冲锋队,小胡子同学决定进行的是一次“瞒天过海”的“伪”屠杀。

第112章小胡子之死

在知道了未来的历史后,也知道了所谓的德国容克是什么玩意之后,希特勒更是不想轻易地杀掉冲锋队的头目罗姆。诚然,罗姆身上有很多毛病,比如同性恋,尽管希特勒极讨厌这一点,但并非无法容忍。而林汉为了自己的计划,也通过汉娜在希特勒面前说了他不少的好话,最大的好话就是:至少他和戈林一样,是对你忠心耿耿的人。

这才是说到希特勒心里,让他最终决定无论如何都要饶过罗姆一命的原因。

历史上,罗姆是要到1934年才死于长刀之夜,而这个被穿越者改得面目全非的历史位面,这一时间被提前了。

究其原因,却是希特勒手中的实力,比历史同期更加膨胀,导致其手下冲锋队和国防军、德国容克的矛盾提前爆发的因素。

在这个希特勒比历史上提前半年当上总理的时代,上台前的小胡子,手中精锐的党卫队(后改名为党卫军),其人数已超过三万人,算上罗姆手下鱼龙混杂的冲锋队,总人数超过二十万,而受制于凡尔赛条约的德国国防军,此时全部人马也不过是十万人。而拥有自己的兵工厂的希特勒,表面上看他手中的实力,甚至在容克军官团之上。

但是,实力的对比并不能只是看数字,否则二十万东北军也不会被两万关东军赶羊一般赶出东北。更重要的一点是,希特勒的实力太弱却又太强了。

太弱,就是他手中的兵力并不足以和此时的国防军一战。希特勒除了手中三万党卫军可堪一战外,十几万的冲锋队大多是乌合之众,其战力十分可疑。

太强:历史上,德国那帮容克们能容忍希特勒上台,只是在他们看来,这个没有根基的前奥地利下士当上总理,更好控制。但在这个位面,得到汉娜支持的希特勒,从一开始看上去就是实力雄厚的难以控制的危险角色。尽管希特勒打出了汉娜这一张牌,并得到了兴登堡总统和鲁登道夫的支持,但汉娜这张牌,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让兴登堡总统和他背后的容克们敬畏的剑。

那天在德意志号上的见面,汉娜并没有全对兴登堡说真话,也没有告诉他她自己的本体就是德意志号战舰——这是为保护自己所保留的底牌。

希特勒登上总理宝座后,这半年来他急着对军队伸手,一方面继续暗地里扩大党卫队的规模,另一方面,有自己想法的罗姆也比历史上提前一年提出了冲锋队与国防军合并的想法,德国军方怎么可能答应他的这个要求,双方的矛盾由此激化。而实际上,罗姆的这个想法,其实是希特勒在背后推动的。

就在林汉被紧急叫回德国前一个星期,国防部长勃洛姆堡以兴登堡总统的名义向希特勒发出“最后通牒”:如果德国的政治局势持续紧张下,总统会考虑颁布戒严令。希特勒稍后亲自从兴登堡那里证实了该“通牒”。

尽管在这过程中,汉娜居中调解,但德国陆军一口咬定罗姆领导的冲锋队是“垃圾”和乌合之众,是德国的毒瘤,反过来要求汉娜支持他们的建议。说到底,希特勒的政治手腕还是太嫩了一点,他太着急了,触到了德国陆军的底线。

在这个关键点上,汉娜却有了自己的想法。她一方面要希特勒尽可能地多拖延时间,另一方面却紧急要求林汉返回德国。

当林汉乘座的飞机在柏林机场降落时,他发现汉娜早就在那儿等他了。令他惊异的是,和她一起在机场接他的人,居然还有希莱姆、海德里希,以及德国的宣传部长戈培尔。

林汉闻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前来接他的汉娜,留着一头金色短发,身穿党卫队的制服,英姿飒爽,见到林汉下机后,她一见面就伸出了右手。

林汉也伸出右手和她紧握,两人借意念交流,交换彼此的讯息想法。

汉娜送过来的第一个讯息,就让林汉吓了一大跳,因为那内容是:

“我准备杀了希特勒,然后取代他!”

即使是以意识在高速交流,林汉还是用了好几秒,才完全消化了由此带来的震惊。

“你准备好了吗?会不会太急了一点?”

“不,是时机正好,我不想再等了!”

当着希姆莱,海德里希和戈培尔的面,林汉的身体逐渐地淡化,消失,最后融入汉娜体内,然后失去了“人体”支撑的衣裤鞋袜,掉落了一地。跟随着汉娜一起过来的海德里希弯下腰,捡起掉落在地衣裤鞋袜。

和林汉再度合为一体后,汉娜的两腿之间再次生出了男人独有的事物,不过由于有衣物隔碍,旁人根本看不出来。她冲着身边的三人微一点头,然后回到了前来接机的奔驰车上。

汉娜是故意当着三名手下的面和林汉“合体”的,其目的是为显露出她非人类的一面,彻底征服新投入她麾下的戈培尔的心。

她急着干掉希特勒的原因很简单。

第一:戈培尔是最近这一年半才被汉娜吸引发展成为她的狂信徒。汉娜想要干掉希特勒的念头,就曾和身边的这三名心腹交流过,这三人完全赞同她的想法。

现在的希特勒才刚刚上台,他创造的“经济奇迹”才刚刚开始,在民间和部下心中的威望并不高,尤其是在跟在她身边这三人心中的威望还很低。如果再过几年,等希特勒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之后,这三人对干掉希特勒的态度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汉娜并不想去冒这个风险。

第二个原因则是信仰之力。美国之行,让林汉收获甚大,由此吸收到的信仰之力,更是浓密得连汉娜见了都要眼红。去年从美国回国前,汉娜从林汉身上分到了大量的信仰之力。光是为了收集信仰之力,汉娜也不想再等待下去了。

自从和德国高层搭上关系后,今天的汉娜控制着德国军工科技的研究方向,需要使用信仰之力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她虽然从后世收集到了无数未来科技的理论资料,但这些理论上的东西要变成实际上的产品并能大规模的量产,这中间要走的路,进行的研究,需要消耗的信仰之力更是海了去。

为了部下的忠诚,为了信仰之力,所以汉娜想趁着希特勒清洗冲锋队这一重大事件的时机,直接将希特勒干掉。

虽然希姆莱、海德里希和戈培尔对罗姆的看法态度都不佳,但误以为希特勒要清洗冲锋队的他们,由兔死狐悲产生的对希特勒的不满正是处于最严重的时刻。这时汉娜杀了他替代他,戈培尔这三个被汉娜吸收过来的狂信徒都不会有异意。

为了取代希特勒,汉娜已准备了两年多,做为希特勒的保镖一直跟在他身边的汉娜,这些年一直在留神希特勒的一切作息习惯,说话口气,演讲时的肢体语言,饮食习惯。不仅如此,希特勒身边的那些人,那些可能对他十分熟悉的人,包括他的女秘书在内,大都是汉娜手下的狂信徒担任。少数不是萨菲罗斯教信徒的人,在她替换掉希特勒后,汉娜也会将他们赶走。

除此之外,林汉在和汉娜“合体后”,也算是弄明白了,兴登堡总统为什么急着逼迫希特勒杀掉罗姆,和对冲锋队进行大清洗了。

因为这个老家伙病得快要死了。

本来依照历史,兴登堡要到1934年8月才病逝。但汉娜为了除去这个希特勒最大的政治对手,在“德意志号”战列舰上时,就偷偷地将慢性毒药下在水兵冲给他的红茶里让他喝下,而后只要有机会,她也多次对兴登堡下毒。

虽然不是直接致命的毒药,但兴登堡身体却因此急剧恶化,今天已病得住在医院躺了三个月,没法在公众面前出场。

兴登堡总统担心自己死后,有汉娜支持的小胡子无人可制,所以一方大作表面文章支持希特勒,另一方面却默许陆军对国社党开始大清洗,并联合陆军对希特勒这个总理施加了压力。

他想在自己死前,最大限度地削弱希特勒手中的实力。汉娜虽然打着德意志的英灵,公海舰队的舰魂的身份出现在兴登堡面前,但是出于一种敬畏的心理,活了八十多岁,什么风浪都见过的兴登堡总统,并不敢完全信任汉娜。在他看来,希特勒是个疯子,汉娜这个非人类的存在给他的感觉同样危险。出于保守的理由,他说什么也不想让德国变成这两人操纵下的玩偶。

他所以大力地支持陆军对冲锋队的清洗,也正是出于这种保守的心态,他想在死前最大限度地削弱希特勒的实力。

这是这个被汉娜下毒,折腾得快死的老家伙最后能给希特勒制造的麻烦。

而汉娜急着要林汉回来,除了是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外,另一个原因却是她而临“分身凡术”的困境。

待杀了小胡子后,汉娜就要自己扮演希特勒到处出没,而有些特殊的场合,需要她以“公海舰队舰魂”的身份和“希特勒”同时出场时,汉娜明显不能又“演”希特勒又当自己。所以她需要林汉待在德国,在这些场合变成她的模样替她出场。

汉娜和林汉其实还有一种脸可以随便转换,那就是变成对方的模样。这样做的过程中几乎不会消耗信仰之力,只是林汉和汉娜过去都不想这么做。

坐在接人的奔驰车上时,已和汉娜融为一体的林汉与她不断地交流着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汉娜:“你身上的信仰之力好雄厚,在中国刷到了不少了。啊,你居然又制造出了一个中国分身,很好,有了这个分身,中国的事务你可以都推给她去做了。”

林汉:“李华梅做事稳重,比喀秋莎那不良少女要让人放心多了。最近我倒是可以腾出时间在德国做事了。而且那些中国留学生,我这个当‘校长’的如果长期不出现,将来毕业后很容易就是为人作嫁衣裳,所以未来一两年里,我都不会轻易地离开德国。”

汉娜:“说出你帮我的条件?”

林汉:“我需要你帮忙时,你也能全力帮我不要推三阻四就可以了。嗯,你先把上次抢劫银行时,答应我的给付了吧。”

林汉所说的,就是跟在汉娜身边,对她忠心耿耿的四位圣女。

汉娜:“无耻!”

林汉:“答应不?”

汉娜:“我才不上你的当呢,你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吧!”

……

当汉娜和林汉达成了“无耻”的协议后,希特勒也在为“挽救”罗姆做最后的努力。

1933年五月二十一日,在林汉从中国赶回来的第三天,希特勒向罗姆摊牌,两人在总理府谈了5个小时,他将兴登堡的最后通牒交给了罗姆,然后希望罗姆接受他“辞职”、“出国”,“避风头”的建议。

“你的那些冲锋队的手下,我会暂时他们关起来,等风头过了再放出来。几年后,待我完全掌握了德国大权之后,我会给你们官复原职。”

这是希特勒给出的建议,但是罗姆不肯答应,两人大吵一顿,罗姆认为希特勒太过软弱。今天的国社党,有枪有炮有人,背后还有自己的军工厂,凭什么要向只有十万陆军的容克妥协?

双方经过激烈争吵后最不欢而散。

希特勒并不知道,罗姆在见他之前,汉娜和林汉的“合体”,就以萨菲罗斯教教主的身份,悄悄地找过了他,一阵详谈之后,二人向罗姆表示会支持他和国防军的对抗,所以罗姆在希特勒面前才表现态度强硬。

不欢而散之后,希特勒对罗姆动了一点杀机,但最后还是心软,他决定先强行逮捕罗姆,免除他的一切职务后再将他关起来。而这时,一旁的汉娜也心机叵测表示全力支持他。

当天晚上十点半,希特勒亲自出马,带着戈培尔和身边的数十名警卫,亲自前往冲锋队设在柏林的总部,准备逮捕罗姆。

只是希特勒不知道的是,出发的时候,负责保卫的海德里希,早已将他带走的警卫全换成了萨菲罗斯教的教徒。

晚上十一点,希特勒一行人到达了冲锋队总部,此时此刻,罗姆和他的冲锋队头目们正在各自的房间中高枕酣睡。

希特勒推开罗姆的房间,对他的冲锋队参谋长喊道:“罗姆,你被捕了!”

罗姆看着怒气冲冲的希特勒和站在他身后荷枪实弹的警卫,惊魂未定地说:“你好,我的元首。”

“你已被捕了!”希特勒再次喊道。

与此同时,希特勒的警卫们也冲进了旅馆其它房间。见到这种架式,冲锋队头目们早已吓破了胆,纷纷举手交枪,唯独西里西亚冲锋队长埃德蒙德。海因斯例外,见有人闯入,他立即跳起来,杀气腾腾地企图反抗,跟在希特勒身边的女保镖汉娜快步上前,三下两下将他制服。

希特勒一挥手,海因斯和他的副官被拉到冲锋队的院子里被就地枪决。

但是,这两人都没有死。因为射击的士兵使用的是特制的空包弹。而在开枪前,有人偷偷地在他们耳边嘀咕了一句:“枪响后,倒地装死。”

正以为自己死定了的二人聪明地听话顺从了,被“击毙”的他们事后被拖上了一辆卡车送走。

而后,罗姆被押上车,运往柏林当地的军事监狱。看着愤怒不满的罗姆,希特勒心情同样不好,坐在离开的车上时,他对随车的汉娜道:

“我并不想这么做,汉娜!”

汉娜答道:“我明白,元首。”

“我是可以和陆军那批人翻脸,但这样一来,德国就会暴发内战!那样的话,战争也不知会打多久。就算我们胜利了,我们也失去了打败英法的最好时机!另一个我,按你说的,那时的我开战的时机不是选早了,而是选得正好,这样的时机我不能错过。所以,汉娜,我变主意了!”

希特勒道:“将来我要清洗容克和陆军,罗姆虽然对我很重要,但并非不可替代,我不能冒这个险留下他这个变数。”

汉娜:“元首,你的意思是……”

希特勒叹气道:“我变主意了,我决定枪毙他!”

汉娜:“……”

希特勒:“你的看法呢?”

汉娜:“关于这事,我没有意见,不过我也有一件事要告诉你,伟大的元首。”

希特勒:“什么事?”

汉娜:“杀了你!”

说完,汉娜猛地伸手,五指扣住希特勒的咽喉,用力一拧,咔嚓一声,希特勒的脖子断了。

司机位上,林汉回头,看了看倒在座位上正在抽搐的希特勒。先前希特勒进去逮捕罗姆时,混在卫队中的林汉干掉了希特勒司机,代替他坐到司机位上。

汉娜用不带丝毫感情的语气对希特勒道:“三年前,有人对我说过,扶持一个代理人发动战争,哪里比得上自己亲自下场发动战争更有趣?”

说话的时候,汉娜秀美脸正在变化,头发也正逐渐地变成栗黑色,几秒钟后,另一个“希特勒”就出现在“希特勒”的尸体旁。

从观后镜里看着这一幕的林汉,对汉娜道:“从今天起,德国就是属于你的玩具了。”

汉娜纠正他道:“不,是属于我们的玩具。”

第113章大权独揽

希特勒死了。

但针对冲锋队的大清洗,并没有停下来。

一系列针对冲锋队的抓捕在德国全国的各个城市几乎同时展开。在柏林,党卫队和总理卫队的士兵,在盖世太保的带领下,迅包围了柏林的冲锋队的总部,大批留守柏林的冲锋队高官纷纷被捕。

但被抓的人,并不只是冲锋队的成员。反对国社党的教师、牧师、官员和一些政敌,都被当成冲锋队的成员抓了起来。除此以外,那些当地的党卫队和盖世太保还有保安总局的头目们也把自己的死敌、仇人列入了黑名单中,实际上抓捕的人比黑名单上提供的人的总数多了几倍有余。

来自中国,来自后世,研究过中国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的林汉,对这个情景早有预见。看着各地报上来的逮捕数字,变成汉娜模样的林汉对变成小胡子模样的汉娜道:

“只要是人,就会有私心!这种大规模的清洗,尤其是按政治立场的不同为标准进行大清洗活动,一定会被歪嘴和尚念歪经,清洗得越厉害,歪得也会更厉害。”

在林汉的建议下,对于被捕的人,汉娜下达了紧急批示:“没我的批准,一个都不准杀。”

除了被汉娜自己事先准好的“黑名单”上的人被捕之外,那些被滥捕的人大部分被关了两三天后都被释放回家。

最后被关起来的人,都是被汉娜认为是对德国没有用的人,都是她自己预定记在黑名单上的人。

但汉娜并不是慈悲的人,在亲自确认了名单后,她下达了枪决指令。

总共有三百多人在“长刀之夜”后的三天后被枪决,上千人进了监狱。他们中虽然有不少人是冲锋队成员,但实际上都是被汉娜认为是“毒瘤”、“坏份子”的不良成员。其实就算没有来自国防军和兴登堡的压力,为了净化自己组织,提升战斗力,汉娜和小胡子本来也打算在冲锋队进行一次大清洗,现在不过是按照早就拟好的名单行事罢了。

在这过程中,一些冲锋队里被林汉和汉娜认为还有拯救价值的高级成员,被执行了“假枪决”。随后,变成汉娜模样的林汉,在枪决现场把他们的“尸体”收回,救了这些人一命。然后将他们秘密送出德国。那个叫海因斯的人和他的副官就是其中之一。

罗姆并没有被汉娜杀掉,不过他被关进了陆军监狱,最终被判了二十年的监禁。对此德国陆军并不是太满意,但林汉这时站出来,装成的汉娜的模样替“希特勒”(汉娜)说话。

林汉对躺在病床上的兴登堡道。

“死的人,已经够多的了。经过了这次清洗,冲锋队已经解散了,杀不杀罗姆已经不再重要了。”

已经病得快死,也老得糊涂的兴登堡同意了他的请求。

冲锋队是被解散了,但萨菲罗斯教的私人武装,护教骑士团,却在“长刀之夜”后,实力大大增强了。在清洗的过程中,萨菲罗斯教的成员暗中出手,保住了大批前冲锋队的核心成员,借此接收了冲锋队中余下的精华力量。

那些被救下来逃过一死和牢狱之灾的冲锋队成员,对雪中送炭的萨斯罗斯教感恩涕零,大部分人在事后都加入了萨菲罗斯教。

借着长刀之夜的大清洗为掩护,汉娜反而将自己的基本盘,萨菲罗斯教的势力大大增强了。

德国的容克们并不是没有发现“长刀之夜”时的各种猫腻,但和冲动且整天惹事生非的冲锋队不同,萨菲罗斯教除了在传教时作法高调外,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装出一副与人为善的模样。在汉娜的管束下,教中的成员都非常遵纪守法,不惹事也不闹事,更没有妄想对国防军伸手,德国陆军也找不到对这个宗教团体出手的理由。

国防部长勃洛姆堡在长刀之夜后就曾叹道:“长刀之夜,只是清除了那个奥地利下士身边的一条疯狗,而那个真正可怕的家伙,却在这过程中因为吃了疯狗的肉,变得更可怕了。”

可惜的是,这时的兴登堡已病得越来越严重,他所在医院里同样有萨菲罗斯教的秘密教徒。变成希特勒的汉娜也觉得这老家伙太碍事,在她的示意下,于是在长刀之夜后的两个月,兴登堡去世了。

兴登堡一死,整个陆军顿时失去了主心骨。群龙无首下,容克军官中的许多人,也不再支持国防部长对希特勒继续压迫的意见,最终,双方在处理罗姆的问题上达成了妥协。

罗姆以意图谋反的罪名,被军事法庭判了二十年,然后关在了军方控制下的陆军监狱里。

兴登堡死前的最后一个月,他因为健康和年龄的原因,智力已经长时间很糟糕,甚至变得神经兮兮且异常迷信,当林汉和汉娜,一个装成希特勒,一个装成英灵汉娜,一起去他的庄园去看他时,兴登堡竟握着林汉的手问他,自己死后能否被女武神接引到传说中的英灵殿。

林汉告诉他,他死后一定会成为英灵,然后和德意志第三帝国永远同在。

几天后,兴登堡死了。按其遗愿,兴登堡应该简单地葬在他的庄园上,但汉娜在听取了德国陆军高官的意见后,还是将他葬在他过去战胜俄罗斯的战场上,并为他树立了一座纪念碑。

兴登堡的死,对汉娜来说最后一个阻碍他成为独裁者的障碍被消除了。

在知道汉娜存在的几个人中,希特勒已死,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两都是垂垂老朽的老家伙,他们的精力智力都大不如从前。两个老家伙并没有把汉娜的身份外传,始终严格保守着这个秘密。兴登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