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年前与中国的战争时,日本政坛上的皇道派其实是个松散的联盟,除了少数上层的“精神领袖”外,绝大部分人都是出身中下层的军官,最高也就是大队级(相当于团)。

但现在,被陆军部的人酸溜溜地称为“天皇的亲儿子”的海军陆战阵六个师中,其中四个师的核心军官,包括师长在内,大部分军官都是皇道派人士或亲皇道派人士。

从前的皇道派不受天皇待见,经常处于自带干粮求天皇包养,却总是被天皇亲自抽脸的尴尬存在,而现在崇仁天皇甚至将东京的守备权都交给了这些“曾经”的“叛逆”。

把皇道派的从主动卖菊花求恩宠都没人要的困境,变成“天皇的亲儿子”状况的人,正是如今的日本守护之神“大和抚子”。

“大和抚子”于1938年出现在崇仁天皇身边时,当时的崇仁天皇正面临着被架空变成军部“橡皮图章”的尴尬。

大和抚子点醒了年青气盛的崇仁天皇,告诉他所犯的错误:他太过依赖那些华族出身的统制派军官了,而对底层出身的皇道派打压得过狠了。

当时,李华梅别有用心地对崇仁天皇道:“今天的日本,是华族的日本,而不是天皇的日本。”

明白了“平衡才是保证天皇皇权的关键”这个道理后,“讨逆秘诏”后,被打入另册写进黑名单的一干皇道派军官重新的得到了起用和“特别的提拔”。

为了绕过陆军统制派军官的阻拦,崇仁天皇使了个把戏,将这些“恢复”军藉前叛逆份子全部一股脑扔到了新组建的海军陆战师,划归了海军。

把陆军军官赶到海军去,这在海陆矛盾浓重的日本军部,也处算是奇事一件。

天皇对日本陆军的解释是:这是为了增大陆军对海军的影响力。

李华梅出面替天皇安抚海军道:“这是为了变相地增大海军对日本政坛的影响力。”私下里,她向海军的几个高层透露了未来几年里海军陆战队的扩军方案,以换取他们的支持。

现在的海军的六个“陆战师”,四支是由前陆军出身的皇道派军官控制,另外两支则是“真正”的海军派出身。

在李华梅私下里提出来的:“我的理想是未来的日本没有陆军,只有海军陆战师。”这一口号的忽悠下,依她的要求,海军陆战师新组建之时,海军的人对这群“被陆军不要的罪人”是多加拉拢,使用各种手段安抚,上层对中层的说法是:“没有比把陆军变成海军,更能恶心那些陆军马鹿的事了”。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李华梅甚至自己拿出一笔钱作为公关费,叫那些海军的军官“公款”多次宴请新组建的海军陆战一师、二师的前陆军军官吃喝,增加强其对海军的归属感。

1937年中国战争结束后,日本失去了关内中国所有的利益,东北也在新中国的威胁岌岌可危。那些前皇道派的军官成为日本战败的最大的替罪羊,背负了一切战败的原罪,那些被打入令册的皇道派军官们到处都遭受白眼,生活也是凄惨不堪。

当大和抚子以天皇特使和日本神明的身份来招揽,这些人简直就是感恩涕零地直接拜倒在她的脚下。

海军陆战师组建后,海军人又过来“送温暖”,烧暖灶,更让他们感觉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这些从前把“海军那帮胆小鬼废物”的前陆军“马鹿”们,很快就转变立场以海军精英自居,开口说话时的口头惮,也时常将“陆军那帮马鹿们”挂在了嘴边。

当皇权与神权结后后,这七年多来,在大和抚子名望加成下,年青的崇仁天皇对日本军部的控制力,和七年前相比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神圣冲击后控制力更是又上了一个台阶。

1945年元旦,当东京沉浸在新年的狂欢中的时候,牟田口廉也大佐从一艘菲律宾开往东京客轮上下来。

“这帮陆军的叛徒,海军的那帮胆小鬼们!”

和他同船的人,有许多是回国轮替过年驻菲律宾海军陆战第六师的官兵,这些从菲律宾回度过年的海军官兵,人人都背着大包小包的包裹,里面塞满了从菲律宾搜刮来的财物。

菲律宾已是日本的新殖民地,陆军更是将这里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然而海军却通过海军陆战师在从中横插一脚,利用菲律宾特殊地形,将棉兰岛从陆军嘴边抢了过去。

菲律宾是个岛国,国土被海洋分割成许多独立的岛屿,这个位面的日本,由于中国战争过早战败,逼得日本将重点由陆转海,加上天皇本人的厌恶,海军地位的上升,以及“大和抚子”的偏心,陆军在日本国内的地位不断下降,这个位面的日本陆军也没有机会搞出什么陆军海战队来。1942年夺取菲律宾作战时,陆军的一切行动都离不开海军的配合。当海军看中棉兰岛将其划为自己的“自留地”时,陆军面对海军捞过界的行为,也只能干瞪眼了。

在棉兰岛,军舰不能上岸,但日本海军通过海军陆战师,牢牢控制着这个产稻米、铁、金、铬、铜、煤的岛屿。

在菲律宾,无论日本陆军还是海军,皆是刮地三尺,将菲律宾人压榨得苦不堪言。而日本国内,底层民众的生活,也只是勉强维持在温饱线上。从菲律兵和荷属印尼掠夺来的财富,大都流入各大财阀的口袋或变成战争军费烧掉,平民依旧象从前的历次战争般,根本就难以享受到战争的红利。

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无论海军还是陆军,所有的驻殖民地的驻军,无一例外的都在干着抢动当地平民补贴家用的事。

牟田口廉也大佐所以一下船就忍不住在心里诅咒骂同船的海军陆战师的人,实在是在从菲律宾回日本船上的这几天里,他听同船的这些群海军陆战队的人侃大山时,“听”到了让他眼红的一些话。

这些海军陆战队的人,当时在船上“交流”不同占领区的“发财”情报。他们最羡慕的是参加过夏威夷攻略作战的海军陆战第二师第三师的官兵,他们从夏威夷的美国平民家中抄得了大量的财物,然后随着回国的补给船一起“寄”回国去。

比起经常将士兵抢得的财物“上交上级”的陆军,新组建的海军陆战师在这一点上很有节操,“仁慈的抚子”严禁军官没收士兵抢劫得到的财物。光是这一条规定,就让海军陆战队成为比陆军更受参军士兵欢迎的兵种。

战争至今已有三年半,许多驻外的陆军要在当地服役一年半到两年才有可能接到轮换回家。而海军陆战队轮换的频率却比陆军高得多,他们只需服役一年就可以回休整。

海军陆战师虽然名义上只有六个正规师,国内却还有三个“预备师”用于轮换。

比起苦逼得多的陆军,天皇宠儿的海军陆战队,装备好,“福利多”,人比人气死人之下,自然就让牟田口廉也大佐一路上眼红不止,不断地在心里为陆军抱不平。

海军陆战师另一个让牟田口廉也大佐眼红的地方在于,作为天皇的“亲儿子”,海军陆战师的家属在棉兰岛上到处圈地。圈得的地以“皇田”的名义收归皇室,然后交由海军陆战师的军人家属耕种,天皇方面只收三成的田税。相对于各方面田税加起来累计收到六成以上的国内,这简直就是大善政了。崇仁天皇也正是通过这种手段,将海军陆战师牢牢地绑在自己的身边,变成属于他的死忠,这种手段和阿尔托利娅玩过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棉兰岛上的矿山、橡胶园等等,则被直接交由海军经营管理,和陆军没有任何关系。

当然,崇仁天皇的这种作法,也引发日本国内上层的一些不满,认为天皇这样的做法是虚国库而充私库。面对精锐的海军陆战师变得越来越象天皇的私人军队而不是“国家军队”的局面,日本上层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但海陆矛盾,大和抚子的支持,让这种情况却朝愈来愈严重的趋势发展。

手中有枪又有钱的崇仁天皇,在“大和抚子”的全力支持下,根本就不理会他们军部的反对意见。昔年东京事变对崇仁天皇造成的心理阴影不小,他非常认同李华梅提出来的“天皇必须拥有属于自己控制的财权和军权才能保证皇位的稳定”的说法。

夺人土地如杀人父母,日本人在菲律宾的这种做法,自然引得当地土著的强烈反抗。从1943年起,当地菲律宾人的起义、暴云力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但现在的日本,在“大和抚子”的暗中鼓动下,已经抱定“人死地留腾空间”的想法,也借着镇压当地人反抗,一波接一波地清洗着各地的原驻民,好为未来日本移民进入腾出更多的空间。

牟田口廉也在历史上可是陆军部队中的“名人”,他挑起了七七事变,借此从大佐升成了少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在攻击印度帕尔的战争中,面前前线军官发回来的补给不足的电报,更留下了日本陆军史上的一句名言。

“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是草食民族。你们被那么茂密的丛林包围,居然报告缺乏食物?这算怎么回事!”

也因为这封电报,他后来得到了“鬼畜牟口”的外号。不过这个位面由于七七事变没有发生,加上他本人的大名实太有名,被李华梅记住了,在她的打压下,七年来牟田大佐的职位一直都是大佐,不但没有升职,更一度被赶到地方治安部队去坐冷板凳。

当牟田口廉也正在眼红海军陆战师享受的“天皇亲儿子”待遇时,在日本东京专门为大和抚子修建的神杜里,上百名属于大和抚子的心腹正借着新年拜祭的时机,聚集在神杜的一处密室里悄悄的开会。

第483章想要造反的崇仁天皇

东京大和抚子神社的一间密室里,聚集在这儿的除了军官外,还有来自商业部门、物流部门的非军方人士,那个少了一只手东京皇家米店店长黑岛仁也在其中之列,他们的身分多是属于中下层的官员。

类似这样的聚会,这两年来每隔一两个月都会在东京的秘密地点进行一次。讨论的话题,不光是军事上的,更多的则是经济上的。

有的时候,天皇崇仁天皇也会出现在聚会场上。对于这些中下层的官员们来说,高高在上的天皇和神明大和抚子般,皆是令他们仰望的对像。每次天皇或者大和抚子出现时,皆能让他们感动得泪流满面。

崇仁天皇出现在这样的聚会上,是其依大和抚子的意见,为了多“接接地气”。按“大和抚子”的说法:“日本的历任天皇,最大的问题就是高高在上,和中下层脱节,仅能通过手下的高官间接地接触中下层。而这些通过一转、二转甚至三四转转到天皇这儿的讯息,往往都是被加工过的,滞后性更是极强。天皇要想真正地执掌日本的一切大权,就必须尽可能多地直接接触中下层。”

以崇仁的精明,这并不是太难理解的道理,化身大和抚子的李华梅很轻易地就说服了崇仁天皇,然后在神社里建了间秘室,来自日本各地的官员可以这里时常可以见到过来“转转”的崇仁天皇,和他会面交谈,让崇仁天皇能更多地了解到中下层的情报。

通过和这些中下层的接触,这七年来崇仁天皇成长了很多,年青气盛的他,也愈来愈有自信,自己能够成为象祖父明治一般伟大的君王。在过这程中,通过和中下层的接触,听着他们的各种抱怨,崇仁同样也对日本国内目前的财阀操纵政府,架空天皇的格局越来越不满——这是很正常的事,年青气盛的皇帝,往往很难理解:皇帝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很多时候,皇帝不过是个符号,是大臣和士绅阶级联合推出来的“代言人”而已,在日本尤其如此。而有野心、有志向的皇帝,往往最不能容忍这种局面的出现。

和中下层官员越来越多的接触,让他了解到日本国内越来越多的黑暗面,心里也越来越想进行所谓的“大刀宽斧”的“改革”。

当时大和抚子提醒他道:

“陛下,你要进行改革,变革,就必须建立起一个以您为中心的全新的利益集团以取代旧的利益集团。”

大和抚子告诉他,只有自己亲手培养出来的班底,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班底。在上层中纵横联合拉过来的,那只是不牢靠盟友而不是忠心的心腹。

意识到自己看似尊崇,实则根基浅薄的弱点后,崇仁听从了李华梅的建议,决心从中下层开始培养自己的心腹。

赦免皇道派、组建皇家海军陆战队,经常和中下层官员直接接触,就是崇仁天皇听了大和抚子的建议后,利用美日战争的契机,用了七年的时间,一点一点地组建着属于他自己的新班底。

现在的崇仁天皇,最羡慕的人有两人,一个是德国元首希特勒,另一个,却是苏联元首斯大林。他羡慕的是这两人能在国内呼风唤雨,随心所欲地清除自己看不惯的家伙的权势。

崇仁天皇也很想成为这样的人,到目前为止,他一直都在朝着这目标暗暗努力着。

不过由于身份特殊,培养班底这事,大部分时候都是由大和抚子出对操作的。

崇仁天皇现在的心态,套用林汉的话来说:就像个想要造反的皇帝。

1945年的元旦节这天,崇仁天皇忙完了当天的新年活动后,利用下午的空闲时间,在神社这儿接见了来自日本各地,被他引为心腹的各方“耳目”。

“八嘎,这帮理该遭受天诛的马鹿们!”

当天下午四点面见这些中下层官员,谈到六点时,崇仁已忍不住多次发出“国骂”。

来自日本各地的中下层官员,交给天皇的,全是各式各样,让他看了想要杀人的“黑幕”报告。这些报告,从前困于三笠宫中,和中层基层脱节的崇仁天皇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的。通过和这些中下层官员的长期接触,崇仁天皇算是真的明白为什么过去几十年里,日本国力蒸蒸日升,国内却经常爆发“米骚动”的原因之所在。也弄白了,日本现在所走的“殖民地军国主义”的道路,是无法给日本人民带来真正幸福的道理。

首先交上来的,是来自名古屋地区的救灾报告。报告的内容基本都是告状信。名古屋地震,大灾前由于得到大和抚子预警,日本损失轻微。而灾前中方依李华梅的要求,特地准备了一批上好的帐篷类救灾物资在地震前就捐献给日本。

依李华梅的要求,这批帐篷故意都是制作精良,令人爱不释手的“高档货”,足有五千顶之多。然而这批本应当送到灾区的帐篷,却在物流过程中,被各方势力层层苛扣,抽水抽成抽得无影无踪,最后竟一顶都没有送到灾民手上。

早就料到会有这种事的大和抚子事先派人留神重点关注,递交给天皇报告书里,清楚地点明了这批物资的去向,他们全部被陆军部的人和地方财阀联手瓜分了。

如果陆军部的人以军事需要为借口私吞这批物资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些有钱势的财阀以受灾为名吞了这批物资,就实在太说不过去了。递给交给天皇的照片中,甚至还有一张是北海道非地震区出现的中国帐篷的照片,使用者是某个财阀大佬的儿子,他正用这顶救灾帐篷用于个人的渡假用途。

这批中国捐献给日本的帐篷,是中方按林汉和李华梅的要求,特意请欧洲的设计师设计的,外形、色泽、图案都设计得非常漂亮,使用的材料的也是最好的,除了帆布外,还在外面加上了一层丝稠外衬。

而中方对欧洲设计师提出设计标准时,要求不是实用为第一,而是要足够的“华丽”、“漂亮”、“有型”,让人见了就想据为私有。

这批物资捐献给日本后,贪婪日本各级官员和财阀头目果然上当,纷纷伸手,将这批漂亮的中国帐篷“吃”得干干净净,一顶不留。

不光是中国帐篷,提前从南洋运来的菲律宾大米等救物资,同样在国内也被人有意地以次充好替换掉了。动手的人,依旧是和财阀勾结的地方高官。

向崇仁天皇打“小报告”的,无一例外皆是下中下层办实事的“小官”。想要上位、升官,没有比在天皇面前打自己上级“小报告”更有效的办法了,所以在这事上皆十分地热心。

名古屋地震后救灾的种种黑幕,只是天崇仁看到的许多坏消息的一部分,这些讯息传到崇仁耳中后,心中愈加不满。

来自前线中下层军官的各种抱怨不满,也是一堆堆。

此外还有日本国内各个军工所里的技术人员,偷偷向天皇报告的,军工生产中的各种“猫腻”,具体的内容大至有:以次充好,翻修的旧货充新货,招标时收买军中相关人物虚开高价等等种种黑幕——不过,这两年来崇仁天皇经过无数黑幕洗礼,耐受力早已远胜常人,对此早已麻木。

此外还有来自南洋派遣军中“暗子”和李华梅安排的调查人员的报告,具体的内容是每年日本从南洋掠夺来的贵金属、矿产、粮食等各种资源,进入日本后流向的年度总结报告。

所有的报告都指向了同一个答案:日本在南洋殖民抢得的好处,绝大部分的红利,依旧象从前般被国内各大财阀吃得干净。

而各种数据报告统计起来,和另一份报告对比之下,令崇仁天皇恼羞成怒的是,他发现了一个“可笑”的事实:战争爆发三年来,日本国民享受到的最大好处的来源,居然是被上层高官反复诟病,要求取消的棉兰岛的“皇产”。

依李华梅的意见,日本在棉兰岛的殖民,打着“皇产”、“皇田”的旗号,完全跳过了国内财阀,直接通过海军陆战师,以海军部为首脑,海军陆战师的家属为骨干在掠夺这儿的资源。所获好处红利,一分为三,一分直接划归海军,一份归参予的军人家属,一分归天皇处置。

崇仁天皇将归属自己的收益基本都变成福利以“平价”卖给平民。这种无本生意不过是让他少赚点,却成了战争三年来日本平民所能享受到的“最大善政”。而就是这份善政,在日本国内还是受到了不少压力以及各方财阀有形无形的抵制。

这样的情况,崇仁天皇不是到1945年才知晓,早在几年前,随着他和中下层官员的直接接触日渐增多,就逐渐自发意识到了。

在听完下层关于1944年的汇告后,崇仁天皇疲倦地对大和抚子道:

“我真羡慕斯大林和希特勒,至少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设想真正地改造一个国家。”

在李华梅的暗中影响下,这几年崇仁天皇也意识到了日本真正问题的所在。他也努力地想纠正这些问题,但绝大多数时候,他依旧什么都做不了。妥协,让步,进三步退两步半,这是他这些年做得最多的事。

化身大和抚子的李华叹气道:

“即使是希特勒元首,他对德国国内的蛀虫,也只能是妥协和各退一步。哪怕是在1941年后,他取得了那样的辉煌与声望,但对德国国内的政治结构进行大调整的时候,还是不得不进行最大的妥协。至于露西亚的斯大林,他的做法是以上百万人上绞刑和进劳改营为代价的改革。如果我们大日本帝国也学他来这一套,东京湾的海水一定会被染红的。这代价太大了,我不知道日本能不能承受得了。”

在大和抚子的身体里,喀秋莎的意识在这个时候对李华梅开口笑道:“亲爱的妹妹,你又在言不由衷地说胡话了。我们三姐妹中,阿尔托利娅虽然狠毒,你却是最腹黑的。你的心里,明明已经制定了要在日本拿上几十万人头当献祭的计划,甚至连杀戮的名单都准备好了,却还在这儿装温和派。”

而崇仁天皇这时却愤愤不平地道:“您又要劝我忍受吗?”

“因为陛下您的声望还是不够,根基也没有完全打好。您无论是要象希特勒元首那般地改革,或者象斯大林那般地进行清洗,都必须等到战争结束,等到大日本帝国战胜了美国,您取得了超越明治天皇的声望后,才能进行。”

李华梅轻声劝慰道。

“战争,不会持续更久了。到明年上半年,战争一定会结束。您只需再忍受一年半左右。”

喀秋莎的“声音”又一次在李华梅耳边响起。

“战争结束之时,就是这个可怜的崇仁天皇的死期,他这么信任你,你却打算拿他的命做为引爆日本的导火索!李华梅,我亲爱的中国妹妹,你真是太邪恶了。”

李华梅所以能肯定战争会在一年半内结束,是因为英国人的“忍受”也已达到极限。就在1944年年底,看着美国海军以恐怖的速度不断膨胀,心里日渐担忧的英国人,已经主动地加强和日本的联系,并且开始考虑宿敌德国人提出来的,英德日三国联手,共同对抗美国海军的话题了。

英国,已即将搀起袖子下场,加入太平洋战争中。

虽然美国海军以惊人的速度在膨胀,但出于对大和抚子的盲目信任,崇仁天皇对未来的太平洋战争依旧信心十足。

崇仁这个不懂行的人是信心十足,但是李华梅、阿尔托利娅和汉娜在这事上却十分地清醒。三人皆认定,现在的美国海军,已经不是三家中的任何一家可以单独对抗的,哪怕再加上舰灵的加成也不够。

现在已经到了三家该联起手来对付美国海军的临界点了。

1945年元旦后不久,英国方面向日本派出特使,声称其本国神使阿尔托利娅,将于今年三月后秘密访问,商讨英日联手,共抗美国的海军的话题。

第484章五神聚会齐挖坑,美帝万里送人头

对于世界各国的媒体人来说,1945年三月是个让他们痛苦而快乐的日子,因为这一个月地球上三个不同的角落,都有震动世界的大事件发生,让他们不愁没有新闻可报道。唯一感到痛苦的,仅仅是因为这些大事发生的时间太紧,发生的地点相隔太远,自己分身凡术无法全部作现场报道。

同样在三月份,另一件震动全球的大事,却是在这个月月初,先前一直缩在太西洋里训练的美国海军,终于这个月,高调地向全世界宣布,他们将把已建成的二十艘埃塞克斯级航母为首的数十艘主力战舰,全部西调穿过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

得到美国官方的通知许可后,早有准备的各国记者云集巴拿马运河,拍下了四艘战列舰、二十六艘战斗航母(包括部分独立级轻型航母)、三十艘巡洋舰,两百四十艘驱逐舰穿越巴拿马运河时的壮观场面。

美日太平洋战争打到现在已接近三年,随着美国战争机器的全速运转,到1945年为止,美国海军已经接收到了整整二十三艘埃塞斯克级航母和十艘独立级轻型航母,加上数百艘下饺子般疯狂增加的辅助护卫舰,巡洋舰,接近两百艘护航母,美国海军的总吨位,在这个月已经超过到全世界排名第二到第四海军强国吨位的总和。

美国方面为这一行动命名为“号角”,取“反击的号角”之意。

在英国,泰晤士报报导此事时,打出的红字标题是:

“美国人的军舰,填平了太平洋!”

算上之前已经提前进入太平洋舰的舰队,美国海军在太平洋里,光是战斗航母的数量就超过三十艘,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战斗航母“每月加一或加二”的速度在快速增加中。

“可怕美国人!”

整个英伦三岛上,此时尽是这样充满恐惧的惊呼声。

不需要官方笔杆子去有意地引导舆论了,许多英国人在看过报纸后,都自发地发出这样的惊叹:“太可怕了,当我们还在一条一条数着建航母时,美国却是以一支舰队一支舰队的规模扩弃着他们的海军,美国海军实在太危险了……”

十余天后,也就三月十五日,日本东京湾这儿人头涌涌,包括天皇在内,政府一干高官在此云集,以最高规格,最隆重的仪式,在这里迎接到访的“外国友人”,确切地说,应当是“外国神使”。

“英国神使阿尔托利娅访问日本”,这是1945年三月份第二件大事。

在这个时代,拥有“神使”,就相当于后世拥有“核弹”。一个拥有神使的国家派出神使到另一个拥有神使的国家进行“友好”访问,其意义自然非比寻常。

整个世界的目光瞬间就集中在了日本的东京湾。

阿尔托利娅是乘座着今年刚下水的,兰斯洛特号航母访问日本,这是一艘三万五千吨级航母,由于使用了“龙骨一体化”技术,其性能相当于四万吨级的航母。一九四三神圣冲击开始后,英国干了一件很“雷人”的事,他们将现役的航母全部改名,以亚瑟王的十二圆桌士命名。

当日,兰斯洛特号航母和大和号战列舰并行驶入东京湾,而后一起在岸边泊地停靠。而后众目睦睦之下,英日两国的“守护神”当众展示了自己“虚化瞬移”的技术,在码头早就铺好的红地毯上凭空凝聚实体现身,而后携手走过洒满花瓣的红地毯,狠狠地做了一把秀。

表面上,全世界都以为阿尔托利娅是第一次访问日本,但实际上她一年前已经秘密来到日本,并在这儿待了整整两个月,现在是第二次来到日本。

上一次阿尔托利前往日本时,除了代表英国政府和日本谈论太平洋战争的问题外,另一个目的,则是为了在建中英国末代战列舰布列塔尼亚号九门十八英寸的主炮制造问题。

以英国科技水平,只要肯花钱,别说制造十八英寸的主炮,就算制造二十英寸都不是问题。尽管得到了大量的民众捐款,部分解决了海军经费不足的难题,但大英帝国毕竟败落了,能省一文钱也是好的。

最后英国人决定把炮管的制造工作交给有现成制造十八英寸主炮设备和经验日本人。去年一月时,英国人提供制造炮管的炮胚材料,九门十八英寸的主炮炮管全部交由日本人负责制造。至于制造费用,则用英国人向日本提供上千台先进的2500马力的风冷式航空发动及其他军援代替。

对于已不再是土豪的英国人来说,这大大节省了军舰的制造成本,而对日本人来说,也通过造炮得到了额外的收入,双方皆大欢喜。

当时英日两家已经得到了美国正在建造同一级别的蒙大级战列舰的情报,所以在这事上,林汉和李华梅都没有为难英国人,林汉还特地和阿尔托利娅一起潜入日本,而后和“大和抚子”四人合体,直接参予了火炮炮管的制造工作。

新炮研发出来,要编制出射程表什么的就得打废好多炮管,为了省钱,英国人直使用了日本人为大和号准备的主炮设计,制定射程表时,参考了日本提供的数据。

这批十八英寸的炮管,英国人通过日本一次制造了十八根,多出九根的是为了备用。

当月轰动全球的另一件的大事,却是德国方面派出一支由卑斯麦号、提尔皮茨号战列舰、加百列号航母、萨菲罗斯号航母四艘主力舰为首,总计十八艘军舰的庞大舰队,于当年三月初抵达东南亚,而后该舰队就停泊在日本人的新殖民地马尼拉港。在休整了数日后,德国人派出一支分舰队,由卑斯麦号战列舰和萨菲罗斯号航母外加数条护航继续北上,在阿尔托利娅访问日本的同一天进入中国的天津港停靠,对中国进行“友好访问”。

对于新中国来说,这个国家的上层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