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风流(苹果)-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兵攻陷,幸而我边军作战勇猛,才力退顽敌。但那一战我延绥左近寨堡尽毁,军民死伤逾六千余,实为惨烈之战,说是胜仗,其实说不客气的话,乃是战败了,鞑子兵劫掠了百姓牛羊等物满载而归,刘大人可还记得此战否?”

刘大夏点头道:“如何不记得?实为彻骨之痛。”

张懋道:“此战败因便是甘肃、宁夏、延绥各镇奉命独自承担辖区内御边任务,凡遇战事,相互无协防职责,故延绥遇袭,各镇因循固守本镇,不敢轻易出动协防之故,导致延绥孤军作战。后先皇痛定思痛,决定设立三边总制府,战时可统一调度协防,但因种种原因,虽提出,但并未实行。”

刘大夏皱眉道:“也不必掩饰,未能实行的原因乃是因各镇总兵中官和巡抚的抵制罢了,总以为在他们头上多了一个节制之官,故而群起上奏折反对,先皇考虑到众人的意见,才暂缓行之。”

张懋点头道:“刘大人记得很清楚,确实如此;宋大人刚才说我边镇反应缓慢,消息传递也不畅,老夫深有感触;近几年来,鞑靼小王子统一各部,实力逐渐强大,叩关sao扰也极为频繁,此番竟胆大包天到大军入我境内围攻皇上车驾之事,足见其猖獗程度;宋大人所提之事,老夫认为很简单,立刻恢复三边总制,协调西北延绥甘肃宁夏三边兵马,与东部大同宣府建立军务联动,遇有敌情,互通有无,联动御敌,方为解决之道。”

张懋的提议立刻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边镇总兵巡抚中官三足鼎立,遇事相互掣肘犹豫不决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多次,每遇边境战事,多为败绩,此事已经成为边镇军务毒瘤。中官便是内廷派出的太监,大堂之上往往是中军官居中而坐,左右是巡抚和总兵官,遇到需要决断的事情,三人相互别着马腿,中官仗着内廷势力往往乱下决定,不懂军务之人乱下决定,能有什么好处?

很多人都看得出这种弊端,弘治当年设三边总制官也是想避免这种相互扯皮的弊端,但一旦设立,则明显削弱了总兵中官和巡抚的权利,引来大规模的反对也不足为奇了。

当年不仅是延绥甘肃宁夏等镇反对,就连大同宣府固原蓟州等其他九边重镇的总兵巡抚中官等一并反对,原因很简单,这把火也迟早烧到他们头上去。

内廷依靠派出的中军官参与兵事,本就是内廷势力得以昭显强大的一部分,此举固然也削弱了内廷的影响力,自然也招致以王岳为首的内廷的反对,一片反对之声中,弘治便将此事搁置下来,三边总制之职变成了有职位无实官的空头衙门。

今ri张懋重提此事,无论是时机还是立场都很好,张懋一开口,立刻便引来不少人的附议,兵部自不必说,李东阳杨廷和也敏锐的察觉到此举对内廷是个削弱的机会,同声出言附议。

“老公爷言之有理,边镇再不能各自为战了,鞑靼小王子此番只用十余ri便集结了四万人马,三处突袭,足见鞑子野心不小,实力也不容小觑,边镇防务将会越来越吃紧,是该革除弊端的时候了。老臣以为,便是宣大两处重镇,都可设立宣大总督之职,总制两镇军务,协调作战。”李东阳不失时机的变本加厉,宣大两地若在设立总督府,内廷在边军中的影响力可就几乎被砍掉一大半了。

刘瑾脸se铁青,宋楠今ri硬出头提议,老公爷出来唱和,最终将宣府大同两镇救援不力之事硬生生归结为西边的延绥甘肃宁夏三镇之过上,随之提出恢复总制之议;这一切倒好像是宋楠和老公爷串通好了一般,如果真是宋楠和他们串通好了的话,这便是一个信号,一个和内廷开战的信号。

刘瑾紧张的思索着对策,如今的情形是,宣大两地确实是救援不力,被打得措手不及,实际上刚刚正德还下达了申斥罚俸的圣旨,在这种情形下提出改变之策也算是顺理成章,但问题是岂能眼睁睁的让内廷的实力就此削弱?派出去的中军太监的头上再骑上一个兵部派任的总督官,岂非都成了摆设?

刘瑾虽气的牙痒痒的,但他尚未乱了方寸,老公爷提议,内阁附议,自己出言反对实属不智,也没什么理由;思量间,刘瑾心头一亮,忽然脸上露出了微笑。

众人本以为刘瑾会向当年的王岳那样当庭便反对此举,但见刘瑾似乎浑然不觉,反而面se平静一言不发,到让众人诧异的很。

正德沉吟道:“既然诸位都认为设立总制官可除弊端,朕……”

焦芳突然开口道:“皇上,三边总制可设,李首辅提议之宣大总督府则需缓行,毕竟不知其效果如何,何妨以三边总制设立试验一番效果。若有用今后再设立宣大总督之职,若无效,也不至于造成京师以北两处重镇的防务混乱,宣府和大同的位置可要比西北各镇重要的多。”

正德点头道:“说的是,朕准许先设立三边总制府,宣大等处且观其效再做计较;这三边总制的人选还需诸位斟酌推选,人选报上来之后再廷议决定;今ri便到这里,朕有些累了,退朝吧。”

第二八九章貌合神离

(谢lxzx、bobby75222、老花熊三位兄弟的一堆月票)第二章

早朝散去,一大堆官员围着张仑和宋楠祝贺,虽然对与宋楠的任命,有的人心中认为不妥,但是既成事实之后,这个宋楠已经成为朝中举足轻重的一号人物。

锦衣卫指挥使的职位品级虽不高,但却绝对是实力部门,更是皇上的直属心腹部门,那是半分也不含糊的。

更有心思缜密之人嗅出了今日早朝的不寻常之处,今日一向超然事外的英国公府老公爷张懋竟然会顺着宋楠的话头走,有些不同寻常;支持设立三边总制之职无异于削弱内廷的影响力,这便是间接向刘瑾所率的内廷发难,这一点颇为令人玩味。

联系到皇上被困之时,宋楠的第一选择不是求援于大同宣府两地的边军,而是不远千里派人向京城的张仑求援,而张仑又早早的将兵马拉到京城北郊提前进行夏训,总让人感觉其中似乎有些什么勾当;莫非这宋楠和国公府之间早已有了暗中的勾连不成?

作为外廷众文官而言,在目前的情形下,他们反倒乐于见到这种情形的发生。内阁和外廷文官目前主要的矛头针对的是内廷的刘瑾等人,宋楠的崛起自然也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但宋楠今日朝中所为,显然可以看得出和刘瑾并非穿同一条裤子。文官们最担心的不是宋楠的崛起,而是担心崛起后的宋楠和刘瑾勾结的更紧密,那样的话,外廷文官将彻底成为摆设。

众文官的心头憋着一股怒火,去年集体上书弹劾八虎之耻让他们难以释怀,这个场子必须要找回来,今日朝上设立三边总制的提议对刘瑾便是一个打击,虽然暂时无法动其筋骨,但哪怕有一丁点的打击成果,也是众文臣喜闻乐见。

鉴于此,宋楠的升职反倒给了文官们一个启发,皇上身边一山难容二虎,何不让宋楠成为对付刘瑾的急先锋,让这两条狗撕咬一番呢。

张仑升了一等侯爵,又升任了团营副总督,心里的高兴劲就别提了,这一回算是彻底的长脸了,在老爷子不知道的情形下,宋楠未雨绸缪造就了自己这场大功劳,对宋楠也是所有的怨气都消失殆尽;而宋楠如今也是锦衣卫指挥使,成为朝中大红大紫的人物,以宋楠如今的身份,跟国公府攀亲也不算是高攀。

“宋大人,午间去我府上小酌两杯如何?”张仑挽着宋楠的胳膊笑盈盈的出了奉天殿往阶下走。

宋楠笑道:“敢不从命,这回不是鸿门宴了吧。”

张仑咂嘴道:“旧事休提,你和我还记仇么?妹子可是今天一早就打了招呼,要我无论如何将你请去喝酒,我可是奉命行事。”

宋楠一笑道:“那我更是不敢违抗了。”宋楠看看左右,忽然凑到张仑耳边低声道:“你家老爷子今日为何要帮我说话?在下受宠若惊呢。”

张仑低声道:“这我可不知道,老爷子这几日在家里可是摆了沙盘推演了咱们此战的经过,大骂了一番边镇的几位总兵,认为他们从一开始便没有识破鞑子兵的意图,我想老爷子定是以为今日你的提议和他的心思相合,故而才出言提议的。”

宋楠默然,原来老公爷并不是特意的帮着自己说话,而是恰好自己的想法和他有些不谋而合罢了,自己还以为张懋会突然对自己另眼相看,倒有些自作多情了。

“宋楠,你和那刘瑾真的撕破脸皮了么?”张仑低声问道。

宋楠皱眉道:“为何你有如此一问?”

“三边总制府一开,内廷派出的镇军太监可就对边军的作用不大了,这是变相的跟刘瑾唱对台戏,你没见刘瑾的眼色么?都快要喷出火来了,行,你够种。”张仑高挑大指。

宋楠愕然,他可压根没想到这二者之间的联系,他只是觉得有必要针对边镇的防务弊端所在提出一些建议罢了,刘大夏的建议不靠谱,自己说上几句也不过是提个建议,至于这提议最终会损及内廷的权力,他是压根也没考虑过。难怪在殿中,刘瑾看着自己的眼神似乎要生吞了自己,原来自己无意间又忤了刘瑾的逆鳞。

“怎么?后悔了么?”张仑看着宋楠惊愕的表情微笑道。

宋楠咂嘴道摇头道:“有什么好后悔的,我得罪的人还少么?我现在是内廷外廷包括你国公府里外不是人,早已经习惯了。”

张仑呵呵笑道:“我国公府可没拿你怎么样,这不还请你赴宴么?这是待你如座上之宾呢;放心,今日起不管老爷子如何待你,我张仑是绝对拿你当朋友的,有什么事儿招呼一声,我必全力以赴;再说皇上对你不错,刘瑾便是恼火又当如何?不必怕他。”

宋楠摇头不语,两人走下高高的台阶欲往宫外走去,忽然听见身后有人高声叫道:“宋大人留步。”

宋楠转头看去,只见一名太监急匆匆从台阶上下来,来到两人面前行了礼笑道:“宋大人,皇上请你去乾清宫说话。”

宋楠拱手道:“多谢公公了,我这便去见皇上。”

小太监离去后,张仑面有忧色,宋楠道:“小公爷先请吧,我出了宫便去贵府叨扰。”

张仑低声道:“我估计是刘瑾在皇上面前说了什么话了,这事我帮不上忙,你自己小心应付。”

宋楠点头道:“放心,告辞了。”

宋楠沿着奉天殿侧边的大道往北走,不多时便到了乾清宫外,门前站着几名女官和太监,一副銮驾停在宫门口,宋楠敏锐的感觉到一丝不对劲,这銮驾可是康宁公主的銮驾,几名女官也有些面熟,正是公主身边的几名伺候之人。

康宁公主在乾清宫中!

宋楠的头皮一下子发麻起来,这十几天来几乎忘了一件事情,这件事可不容易应付;宋楠本能的想扭头离开,但这可是正德召见自己,便是刀山火海也要闯进去,无奈之下只得整整衣衫硬着头皮往里走。

乾清宫后殿一间屋子里,正德和康宁公主相对坐在凉榻上,左右有使女打着扇子,刘瑾带着两名小太监在一旁侍立,桌案上摆着几块切好的大西瓜,康宁公主用一只银勺挖着鲜红的西瓜瓤秀气的吃着。

门口的小太监高声禀报道:“锦衣卫指挥使宋楠宋大人求见。”

康宁一骨碌坐直身子,伸手将银勺放下,用白丝巾擦擦嘴角的汁水满脸期待的看着门口;正德道:“让宋楠进来。”

宋楠低头进了屋子,给正德和公主行礼,只感觉朱秀芙一双美目盯着自己很不自在,宋楠不敢抬头,站在一旁。

正德笑道:“来人,给宋楠看座。”

小太监抬过来一张椅子,宋楠谢过,斜斜的坐在一旁。

“宋楠,上回咱们这些人在一起说话还是在那烽火台顶上,半月之后咱们已经在这里吃着西瓜闲聊了,回想当日情形,真是恍若一梦啊。”正德感叹道。

宋楠笑道:“皇上,事已过去了,咱们也凯旋而归,皇上也可安心了。”

正德点头道:“是啊,朕这几日回想当时情形,深觉当日若非有你们拼死护驾,朕恐怕难以保全;你们几个对朕忠心耿耿,朕会记住这一点的;朕的身边目前可以说真心话的人便是你和刘瑾他们几个,你也看到了,李东阳今日又拿辞职相胁,朕是不能和他们交心了。”

宋楠道:“皇上不要想太多,臣子护主乃是分内之事,外廷有外廷的职责,咱们毕竟是未通知他们便出巡,他们之所以有些微词,也是出于对皇上安危和江山社稷安危的考虑,皇上不必放在心上。”

正德微微点头道:“说的也是,朕让你掌着锦衣卫衙门,今后你和刘瑾要精诚合作,替朕好好的盯着他们,朕能感觉到他们的不满,只要他们不出阁,朕也不会拿他们怎么样,但朕也不会纵容他们。”

宋楠道:“臣会的,皇上将锦衣卫这副重担让臣挑上,臣深感压力巨大,臣会尽心尽力,不负皇上器重。”

正德笑道:“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问刘瑾嘛,小谨子毕竟年纪大些,知道的多些,朕知道你入锦衣卫时间短,岁数也年轻,但朕相信你有这个能力,再说这副担子你不挑谁来替朕挑?”

宋楠看了一眼满脸微笑的刘瑾,点头道:“皇上放心,臣会尽心竭力办差的,刘公公今后还要多多关照。”

刘瑾微笑道:“宋大人客气了,宋大人的本事谁不知道?请教是不敢当的,但皇上既发了话,少不得咱家要给宋大人提个醒;锦衣卫衙门可不同于一般的衙门,若只掌着一个千户所或者是南北镇抚司等小衙门倒也没什么,但如今既掌着总衙,手下数万锦衣卫缇骑,数十个千户所衙门,还有皇上钦点的诏狱机关在内,则行事便不可不小心了。”

宋楠心中暗笑:老子跟你客气,你还真的教训起我来了。

第二九零章不假辞色

第二九零章

正德呵呵笑道:“对,小谨子,跟他说说。”

刘瑾躬身称是道:“其实保持衙门的正常有效运转也不难,无外乎人事得力,有了得力的属下,便可事半功倍,衙门事务也会井井有条,能人和庸才干事的差别想必不用咱家说,宋大人也会明白。”

宋楠微笑问道:“刘公公说的精辟,我对锦衣卫衙门中的人物还不甚熟悉,但不知那些人算是能人呢?”

刘瑾道:“咱家可不是来给你锦衣卫衙门找茬的,但皇上既然发话,我便冒着得罪人的风险说一些,还请皇上勿要怪罪奴婢多嘴,宋大人也勿要怪咱家耿直。”

正德抓起一条西瓜来咬了口含糊不清的道:“说说无妨,朕不会怪你,宋楠也不会怪你,咱们都是曾经一起经历生死的,还有什么好计较的。”

宋楠呵呵笑道:“皇上说的是,刘公公请赐教一二。”

刘瑾道:“那咱家便直来直去了,锦衣卫南镇抚司镇抚孙玄便是个不合适的人选,此人混迹在北镇抚司衙门多年,牟斌任指挥使时他便曲意奉承牟斌,其实是个没有能力之人;上回吏部的案子也掀了他的老底,他曾求聘于原吏部侍郎崔秀之女,他的年纪都可当崔秀的爹了,此举实在是不雅;你想这样的人能办得了什么事,这种人便不该在锦衣卫衙门中身居要职;石文义任指挥使时曾提及此事,但适逢皇上出巡之事,便没有报于皇上知晓。”

正德问道:“孙玄竟是这样的人么?”

刘瑾躬身道:“奴婢岂敢说瞎话,这事宋大人也是知道的。”

宋楠微笑点头道:“我确实知道此事。”

正德道:“这样的人怎可任南镇抚司镇抚之职?”

宋楠道:“皇上,这事可没那么严重,孙镇抚丧妻之后求聘良家女子为妻这可算不得什么过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孙镇抚十年前不过三十几岁,崔家女虽只有十六岁,但一个是使君无妇一个罗敷无夫,本是天经地义之事,为何刘公公如此大惊小怪?况据臣所知,孙镇抚公事勤勉,对衙门的事务也很熟悉,我此番任指挥使,还想倚重于他呢。”

正德愕然,这两人一个褒一个贬,倒教人摸不着头脑了。

刘瑾脸色不悦道:“宋大人既要听咱家意见,又不相信咱家,咱家却也没法子。”

宋楠微笑暗想:你他妈自己找抽怪得了谁?

正德忽道:“宋楠,如今你掌了总衙,北镇抚司镇抚的职位成缺,另外新平堡中大汉将军统领张晨也捐躯了,这两个职位须得有得力人手补上,刘瑾推荐了两个得力的人选,朕也觉得合适,你看看能否合用?”

宋楠心头雪亮,刘瑾这是要往自己的身边安插钉子了,难怪如此积极的要替自己出主意,趁着自己不在场,先跟正德提了人选,让正德来压自己答应;北镇抚司衙门、大汉将军统领,嘿嘿,好大的口气,锦衣卫衙门中最重要的职位中的两个要是被刘瑾的人攫取,那自己这个指挥使也算是半个傀儡了。

“哪两位?”宋楠不能无视正德提议,他要证实一下自己的判断。

“唔……一个叫杨玉,另一个叫……叫……”正德有些记不起来了。

“叫钱宁。”刘瑾提醒道:“杨玉是锦衣卫指挥佥事,是锦衣卫中的老人,对锦衣卫衙门中的事务很是熟悉,去年的惠州官员舞弊大案便是此人主持侦缉,挖出了惠州大大小小舞弊官员十几员,有朝臣讲情庇护,被这杨玉一概拒之门外,可见是个刚正不阿的能人;牟斌在任的时候受到打压,对这样的人是不公平的,所以奴婢便推荐了他。”

正德哦了一声道:“那案子我知道,当时朕还是太子,杨廷和来东宫还谈及此案,告诫朕要严抓吏治清明之理呢。”

宋楠皱着眉头想在脑海中搜寻出这个人来,锦衣卫总衙中设指挥使一员,指挥同知和佥事各两员,说起来也是上官。但自己却从未见过这个杨玉,牟斌在任之时,自己也频繁出入总衙,但却从未见过杨玉,倒是其他两位同知见了好几面;石文义接任之时自己绝迹于总衙,偶尔去一趟也不会久待,看来这个杨玉必是石文义提拔的无疑;刘瑾说什么去年便是指挥佥事之职,恐怕是瞎扯蛋了。

“这钱宁嘛,皇上应该很熟悉了,此人这次出巡也随驾前往,本是皇上身边的带刀官;这次公主殿下虽宋楠突围之时,便是这个钱宁骑马带着奴婢打头阵,引开了鞑子兵的注意,宋大人才带着公主顺利突围的,这事奴婢在蔚州便跟皇上禀报了,皇上还记得么?”

宋楠简直要跳了起来,当日自己抢了两匹马儿,钱宁和刘瑾在地上装死趁人不备抢了其中一匹马便逃,自己还打算将此事暗中寻机告知正德,没想到这件事到了刘瑾口中倒是为了替自己引开鞑子的主意力了,怕死抢马逃命倒成了英勇护主之举,真是嘴巴两张皮,反过来掉过去便是黑白颠倒了。

宋楠真想跳起来给刘瑾两个大嘴巴,但见正德一副早已信了的摸样只得忍住不说话,这件事正德并不在场,以正德对刘瑾的卫护,自己便是说出真相恐怕正德也不会信,反落得诬陷刘瑾的嫌疑,当时身边的几名亲卫虽在场目睹,但若说是引开鞑子兵倒也并非说不通,只能说刘瑾这家伙实在太狡诈,拿这件事做文章怕是不明智的。

“忠臣啊,如此舍身救主之人如何能不加以提升嘉奖?这钱宁朕觉得可以接任大汉将军统领之职,那杨玉可接任北镇抚司镇抚之职,宋楠你认为呢?”正德问道。

“宋大人自然是会同意的,这两个人选都是上上之选,皇上都费心替宋大人履新操神,宋大人该不甚荣幸才是。”刘瑾半是得意半是奚落的道。

宋楠眉头紧锁,他当然不想当面驳了正德面子,但这件事如果妥协自己如何还能当好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刘瑾这厮的居心昭然若揭,眼见锦衣卫衙门落入自己手中,刘瑾岂肯干休?今日答应了自然不成,不答应便是不给正德面子,真是两难之选。

“皇上。”宋楠开口道:“臣还是不当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吧,请皇上另择高明。”

正德皱眉道:“怎地又说这种话?”

宋楠道:“臣能感觉到,皇上对臣任这个指挥使是不放心的。”

正德愕然道:“朕何曾这样说过?”

宋楠道:“皇上自然没说,但皇上的行为臣能感觉到,皇上若非是不放心将这个重担交给臣,又怎会替臣操心衙门中的人选之事?还不是认为臣没能力将锦衣卫衙门正常运转下去么?”

正德半张着嘴巴道:“朕……朕可没这想法,朕和刘瑾只不过是想为你推荐些得力人手罢了,你怎么会这么想?”

刘瑾也沉下脸来道:“宋大人,你这是在跟皇上呕气么?皇上一片爱惜之心,到你嘴里倒成了你矫情的理由了,真是荒唐。”

宋楠冷笑道:“皇上任命我为锦衣卫指挥使,锦衣卫衙门如何运转便是我的事,若我办事不力不能胜任,便引咎辞职便是,倒也无需刘公公替我推荐人选。刘公公掌着内廷还分神替我锦衣卫衙门操心,在下万分感激;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便不劳费心了。”

刘瑾涨红了脸道:“你……你可真是不识抬举。皇上,您瞧,咱们一番好心,人家不领情便罢,还惹来一顿奚落。”

正德不悦道:“宋楠,你到底怎么了?”

宋楠道:“皇上,臣只想凭自己之力管好衙门,人选其实我早已想好了,如果皇上信我,便放手让臣去做,如果皇上觉得臣不堪此任,便请下旨免了我的职位,臣只是要历练自己,事事靠着皇上替我操心,臣还当得什么差,做的什么官?”

正德咂嘴道:“原来你是这么想的,倒是朕和刘瑾多事了,也罢,朕既然任命了你,便由你自行决定吧;宋楠啊,朕觉得你和刘瑾之间有些不大对头啊,你们两个到底怎么了?朕的身边可就只有你们两个最可信任了。”

宋楠忙道:“皇上多心了,臣和刘公公好的很,只是关乎公务之事,臣的脾气你不是不知道,让皇上担心了,真是该死。”

刘瑾也板着脸道:“皇上,奴婢和从不和任何人有芥蒂,奴婢一心只想着好生的伺候皇上,遇到对皇上不敬之事自然说话不客气些,可不是对着宋大人一人。”

正德吁了口气道:“那便好,你们两个给朕挺好了,若让朕知道你们两个暗地里相互拆台,朕可不依。”

宋楠和刘瑾赶紧道:“不敢。”

正德似乎有些生气,摆手道:“你衙门的事自己去斟酌吧,朕自然是相信你的能力,你能将朕从万军从中毫发无损的救出来,朕没理由不信你;朕也是瞎操心,罢了,朕去小睡一会儿,宋楠,皇姐要亲自向你道谢,你们说话吧,朕去了。”

宋楠躬身道:“恭送皇上。”

刘瑾阴沉着脸跟在正德身后往门口走,忽然回身来凑在宋楠的耳边道:“宋大人,恭喜了。”

宋楠淡淡道:“多谢公公,锦衣卫衙门今后少不得要公公操心。”

刘瑾微笑道:“咱家可不是恭喜你高升,咱家是另有一件事要恭喜你宋大人。”

宋楠一愣道:“另有一事?什么事?”

刘瑾偷偷看了一眼坐在凉塌上的公主意味深长的道:“宋大人,咱家替你保大媒如何?”

宋楠身子一震道:“你……”

刘瑾嘿嘿一笑道:“不用谢我,咱家分内之事……哈哈哈。”

刘瑾得意的笑着,转身出门,追着正德去了。

第二九一章左右为难

第二九一章(谢也罢、也罢,乘风牧心的票票)

屋内剩下宋楠和康宁公主,康宁听正德和宋楠刘瑾等人在那边说些公事,自己又听不懂,早就有些百无聊赖,若不是还没和宋楠说上话,恐怕早抬脚走了。

此刻正德和刘瑾离去,康宁公主忙摆手对几名侍立的太监和宫女道:“你们且退下。”

太监宫女们退下后,康宁公主溜下凉塌来,见宋楠傻乎乎的站在那里皱眉头,于是踮着脚来到宋楠面前,伸出小手在宋楠的眼前晃了晃道:“宋楠,想什么呢?”

宋楠一惊回过神来,入目是康宁姣美的面孔,鼻端嗅到康宁身上熟悉的香味,赶紧退后两步拱手道:“公主殿下,臣失礼了,刚才走神了。”

康宁噗嗤一笑,挺着胸凑上来道:“什么事走了神啊?是不是见到本宫欢喜的傻了?咱们才十来天没见罢了。”

宋楠头皮发麻,当日出巡路上虽然耳鬓厮磨,但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回到京城,岂能再和康宁公主纠缠不清。

“公主不是有话要跟臣说么?臣外边有不少公务要办,若是公主无事,臣便告退了。”宋楠低声道。

康宁愣了愣道:“你见到本宫不喜欢么?”

宋楠看到康宁眼中的失落,心中不忍,硬着头皮道:“自然……是喜欢的,但臣新任锦衣卫指挥使,确实有很多事情要办。”

康宁噗嗤一笑,走上前来伸手来挽宋楠的胳膊,宋楠赶紧避让道:“公主,这可是在乾清宫,臣可不敢造次。”

康宁哼了一声,迫前硬是挽住宋楠的胳膊,将丰满的双峰挤压在宋楠的胳膊上腻声道:“我都不怕,你怕什么?你还不知道吧,咱们的事皇上已经允了……”

宋楠惊道:“什么事允了?”

康宁‘吃’的一笑,挽着宋楠在凉塌边坐下,替宋楠倒了杯茶,宋楠也有些渴了,接过茶喝了两口,康宁轻声道:“咱们的事刘公公和皇上都看出来啦,刘公公前日来我宫中问我意思,我自然是中意你为驸马,于是刘公公便自告奋勇要替咱们张罗,昨日他去了定国公府请了定国公徐光祚出面替咱们保大媒呢,定国公没去找你言及此事么?”

宋楠一口茶水‘噗’的喷出,喷的面前案上地下一片狼藉,同时也剧烈的咳嗽起来,康宁赶忙拿了丝巾递给宋楠擦拭,又帮宋楠捶着腰背,嗔道:“瞧你高兴的,我就知道你得知此事之后一定高兴的不得了。”

宋楠捂着嘴巴忍住咳嗽,心中一片冰凉;刘瑾积极张罗此事,要定国公替自己做媒,让自己成为康宁公主的驸马,此举的用意看似是替自己着想,但实际上却是要自己的命。

自己和英国公府小郡主之事虽然很多人并不知道,?道,但刘瑾是一定知道的,当日自己中毒被救之时是小郡主替自己解毒注血,而在场的有内廷的张永等人,张永虽数番跟自己套近乎数落刘瑾的不是,看似是想巴结自己,但宋楠却从未信过他;谁敢担保张永不是故意为之,替刘瑾来打探自己的心思的?

即便张永没有告知刘瑾此事,小郡主跟自己关系实在过于密切,有不太避嫌,来宋府庭院就跟回自己家一般,每隔三五日必来一趟,有心人自然会明白这其中的不寻常之处。寻常之人倒也罢了,但宋楠心里知道,自己的宅子恐怕早就在番子们的监视之下了,不管自己如何小心,番子的耳目无孔不入,况且又不是什么难为之事。

小郡主和自己的关系恐怕早就落入刘瑾的眼中,而刘瑾此刻撮合自己和公主,其目的不言而喻,既同小郡主耳鬓厮磨,却又成为康宁公主的驸马,显然是要让自己失信于英国公府;事后稍微一散布些流言,造些什么自己甩了小郡主攀龙附凤之类的谣言出来散布,那自己和英国公府之间的梁子便算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