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风流(苹果)-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乌鲁斯送来的消息说,他的九万多兵马已经到了乌海,距离盐池县的长城隘口仅仅半日之遥,询问把秃猛可如何安排。把秃猛可仰天大笑,抓起笔来只写了两个字便放飞了海东青,那两个字便是:立攻!

当天夜里,把秃猛可率一万骑兵展开了对盐池县城的进攻,盐池县虽然只是县城,但他是临近长城关隘的宁夏镇的一座东北方的堡垒,周围数十里建了大大小小十几座寨堡,在临近长城的一侧更是有多达六七处坚固的堡垒,加上弘治年间加固修缮的长城屏障,外加近日增调而来的近一卫的兵马驻守,也不是块好啃的骨头。

月色下,万余鞑子兵疯狂的进攻,到天明时,西南方的十几处寨堡尽数沦陷,明军一面求援,一面退守盐池县城殊死防守。到了上午巳时末,在得到消息火速率练武营赶来救援的许泰抵达的同时,北方长城隘口突然受到近十万鞑子兵马的凶猛攻击。

许泰无奈放弃对县城的增援,转而进军北部长城隘口,全军死守隘口关卡,力图阻断鞑子大军打通长城隘口通道。到了午后未时三刻,盐池县失守,剩余守军宁夏前卫的三千兵马退守长城周边寨堡,和许泰死守隘口待援。

把秃猛可终于取得了他遇到宋楠以来的第一场扬眉吐气的胜利,但他也知道,连续作战攻击长城堡垒是不现实的,他的兵马已经三天两夜没有好好睡过觉了,此战之后,哪怕是明知道有明军会飞速增援而来,也要让士兵们睡一觉。至于身侧的长城隘口,便让乌鲁斯带着人不断的攻打,明日休息好了之后,再一举进攻冲开关隘,打通通向家乡之路。

第七一七章穷凶极恶

盐池县失守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宋楠正率兵渡过西崖在赶往盐池的路上,听到这样的消息,宋楠不禁仰天大骂,自责不已。自己一时的失策竟然导致了这般严重的后果,简直不可原谅。

自己早就明白把秃猛可会不顾一切的北进突破长城隘口,但却错误的估计了鞑子兵马的连续作战能力和他们的谋划,也许这几场战役打的太顺,从心里对鞑子产生了轻敌之念,宋楠总认为把秃猛可不可能去进攻盐池,因为盐池县虽是临近边关,但周边的灵武宁夏等地援军抵达迅速,而且该处的寨堡防御纵深坚固,又新增了一卫重兵防御,把秃猛可去进攻此处便是自己找死。

然而没想到的是,把秃猛可早已谋划好了一切,在盐池长城之北的荒漠之地上突然出现的鞑子近十万大军凶猛的进攻,将增援的兵马吸引到了守御长城隘口之上,没了增援的盐池处于人数的绝对劣势,在把秃猛可决意攻下此城的情形下,被破也是旦夕之事。

错就错在自己没有考虑到鞑子也有援军,这近十几天的时间里,双方你追我赶斗智斗勇,却忘了鞑子可以派小股兵马脱离大队兵马或翻山或混迹出关通报消息的本事,这完全是自己的失误。

宋楠焦急自责的样子看在众人眼中,王勇马鸣等诸将都来安慰宋楠,这失误说是宋楠算计不周,其实也是根本难以防范;鞑子是四条腿跑路,他们的动向一向是靠宋楠的精准判断,这次本来也不算是失误,毕竟盐池的守军从两千人增加到了八千人,便是在有限的兵力下能做出的最大的调度了。

宋楠的手头只有七万兵马,四面八方的城池都要派兵严守,都要堵截鞑子的奔走,分配到每一处,兵马便都成了劣势,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难不成派数卫兵马去守盐池,放任宁夏镇成空城不成?放任西崖渡口成空渡不成?放任石嘴山寨堡,贺兰山寨堡成空虚之态不成?

只能说鞑子这一手玩的精明,神不知鬼不觉的渡河成功,凭空消失在明军眼皮底下一天一夜,再出现的时候已经是对盐池呈里外夹击之势,那是谁也没办法能应对的。

面对将领们的宽慰,宋楠心中稍微好受些,他现在明白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的,他也明白了把秃猛可心中窝着的火气有多大,不久之前,自己便是这么牵着他的鼻子走的,现在轮到自己被戏弄了。

盐池丢失,所剩的只有盐池东北到长城一线的数处小的寨堡,这样的堡垒应付小股兵马的突袭是可以的,但大军横扫之下,小寨堡的作用根本起不了防御作用。最后还是要依靠那横亘在山峦之间的那堵高墙,可是那又怎么能守得住。

宋楠下令急行军赶往盐池,他多么希望自己手下率领的是后世的摩托化部队,半日便可抵达。但可惜的是,手头除了锦衣卫的一千骑兵亲卫和大军中的三千骑兵之外,其余的全部是两条腿的量天尺。以目前这种速度,明日清晨能赶到都是谢天谢地了。

宋楠不得不调整策略,他下令集合所有骑兵跟随自己轻骑赶去支援,争取在夜半前赶到支援,虽然明知面对的是城墙内外十万鞑子兵马的夹击,这几千人赶去意义不大,只有手下的四万兵马,守西崖的一万兵马,灵武的一卫兵马尽数抵达,集合兵力近七万,方能有一战之力。但现在他别无选择。

对于大将军再次要单枪匹马的去冒险,众人纷纷表示反对,这次叶芳姑随着跟来的主要目的便是防止宋楠再来这么一出,但面对如此情势,叶芳姑什么反对的话也没有说,只告诉宋楠,要去的话自己必须跟着去,尽到自己做妻子的职责,不能任夫君孤身涉险,言下之意是要死死在一起之意。

宋楠想也没想便同意了,他现在可没工夫去揣摩什么危险不危险的事情,而且手头的一千锦衣卫火铳骑兵营是一只精锐中的精锐,这些人早一刻登上长城关隘便是对鞑子的最大威胁,他之所以要去冒险,便是要死命抱住关隘不失,将把秃猛可和关外的鞑子大军隔离开来,不能让他们轻松突破隘口。

军令下达,四千骑兵虽宋楠和王勇立刻脱离大队人马奔赴救援,三万七千大队兵马在马鸣等诸将的率领下加快脚步,务必于明日辰时前赶到盐池视情形而动。布置已毕,宋楠立刻率四千骑兵绝尘而去。

日光炎炎,周围黄沙漫漫,满眼都是沙土瓦砾,甚少看到绿色。四千骑兵在这灰蒙蒙一片,大蒸笼一般的砂砾荒野上奔行,焦渴燥热的几乎要晕厥,胯下的战马喷着白沫喘着粗气,和北方的战马比起来,这些朝廷下令农户合养的马匹根本就是病夫;跑不上十余里路,宋楠就不得不下令下马休息,不是让人休息,而是让马儿休息,带着的清水也大多数进了这些劣马的马腹之中,人只润润嗓子,马儿不喝水恐怕立刻就要倒毙。就算是劣马,此刻也不能没有它们。

就这样跑跑停停,终于捱到了天黑,太阳下山之后,灼热消褪,终于情形好了许多,月光皎洁,也能辨识道路,比白天赶路的速度还要快。终于在三更时分,穿越过十余座已经焚毁的寨堡,远远看到了火光四起的盐池县城。

即便是半夜,城内也是喧闹声震天,里边哭喊叫闹之声传的老远,盐池县虽是小地方,但处在最边缘的地带,无战事的时候是边贸的一处市集,而且从这县城的名字便可知道,这里出产井盐,而且是大明朝最好的青盐。虽然盐务买卖是朝廷专卖,但完全抵挡不住暗中的私买私卖,这里很多商铺设立的原因不是为了真个来这里做买卖,而是私底下收购倒腾青盐去内地卖高价。商贾们自然是拖家带口的前来,本地的居民也不少,一座小县城倒也热热闹闹,平日里军民人口不下两万余,是熙熙攘攘的一座小城。

而此刻,这些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无处可逃,一般的城池破了的时候,会让百姓随军撤离或者是自行逃走,但鞑子大军从西南而来,北面是荒山峻岭的长城隘口,百姓们是不可能被允许登上隘口避难的,而开城门逃走也无处可去,西南是鞑子,东北是鞑子,能往何处去?难不成躲到荒山沙漠的野地里等着野狼分尸不成?

这些人只能选择留守在城中,有防备的便举家躲在地窖之中等待重见天日,没防备的便缩在家里,他们希望鞑子兵们能手下留情,不至于滥杀无辜。

实际上把秃猛可确实下达了不得滥杀无辜的命令,但他手下的兵马可不这么想,几个月来,十万大军从嘉峪关打到这里,奔行了数千里,身边的兄弟也死的七七八八,能活下来已经是幸运之极的事情。前段时间被撵着跑,没东西吃被迫去吃马肉,还不眠不休的跑了几天几夜,现在拿下了这里,他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安全回家了,在此之前,之前受的罪岂能不在这些百姓身上补偿。

于是城破之后不久,一场大灾难便降临到了盐池百姓的头上,鞑子兵成群结队闯入民宅,抢夺金银财宝抓鸡抓狗那还是轻的,看到不顺眼的百姓上去便是一刀,看到女子按倒便扒裤子施暴,一时间城中乌烟瘴气鸡犬不宁哭喊震天。

把秃猛可自然知道这些,但他并没有制止的意思,按照之前他的想法,遇到抵抗凶狠的城市,攻下之后要屠城的,现在既然不屠城了,兄弟们要闹腾那也由着他们,这段时间憋着的闷气要不发泄出来,回到国内还是要生事。

直到半夜里,城中的野兽们依旧没有消停,他们睁着通红的恐怖的眼睛,四下搜寻猎物,将一座盐池县城,便的如同人间地狱一般。

第七一八章不到长城非好汉

虽明知城中百姓正受煎熬,宋楠也无法去营救,手下四千骑兵根本不足以攻入盐池县城和万余鞑子兵对抗,现在要做的是迅速增援长城隘口和其附近的寨堡,将长城外和盐池县的鞑子兵马分割,扛住明日一早的两面夹击。

宋楠无声的挥手,四千骑兵悄悄绕过盐池县城,从北边的荒滩往山脉纵横的长城隘口处行进。宋楠心情沉重之极,明明见到鞑子兵在眼前肆虐,自己却无法营救,这种感觉极其糟糕;埋藏在宋楠心中的那个复套的想法忽然变得极为强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鞑子如此的嚣张,不断侵袭大明边境,是谁给了这个小小的蛮夷部落发展壮大成为顽疾的机会?

这些问题且不做追问,但有一点那是显而易见的,占据了河套平原的鞑子们就在家门口,他们有了河套为跳板可以想什么时候进攻便什么时候进攻,复套并将他们赶到阴山之北,在黄河几字湾的顶端两侧设立重镇拒敌,将会让鞑子失去河套肥美之地的供给,让他们在阴山之北艰难求存,或可解决大明边患的问题。

一个时辰之后,四千骑在荒野狼群的嚎叫声的陪伴之下来到位于盐池县东北方的连绵山脉处,远望去,几座山峰上灯火通明人影瞳瞳,那是位于入山口的几处明军的寨堡;在通往更北边的长城关隘的必经之路上,南北都分布着五六座这样的寨堡,可以作为主隘口的防御缓冲,若是小股敌人冲关,是绝对冲不过这前哨的寨堡的。

这样的寨堡格局宋楠是见过的,京营大比武的时候,在八达岭一带进行的攻防战便是在类似这样的寨堡进行的。以规模来看,每座寨堡中可容纳兵马五百到一千人,但宋楠知道,眼前的这些寨堡一定不会有满员的明军驻扎,因为许泰的练武营只有六千人,加上盐池县的溃败之兵,再加上原来便驻扎在这里的兵马,人数不会超过一万两千人。如果外围驻扎过多兵马的话,长城隘口必会捉襟见肘。

王勇亲自带十余骑上前试探,进山口里许之后,便为明军夜哨发现,顿时锣声大作,箭支从两侧山坡的暗影处雨点般的射了下来。王勇勒马高声大喝:“守堡的人听着,镇国大将军宋楠率兵前来增援,将官速来拜见,命人去禀报练武营提督许泰,叫他前来迎接。”

守堡的士兵们将信将疑,王勇伸手扯过一只弓箭来,将腰间锦衣卫的号牌挂在上面嗖的一声射往明军藏身的山坡处,山坡上的明军捡起号牌来呈给守堡的几名百户看,王勇那锦衣卫亲军衙门佥事的号牌的分量人人皆知,镇国大将军宋楠的本官便是锦衣卫都指挥使,这王勇是和他形影不离的心腹,就算宋楠没在,王勇亲自到来也足以证明身份了。

几名百户从山谷中走出来,朝王勇恭谨行礼,接着随王勇来到宋楠马前跪倒行礼;宋楠让他们起身,开口便问道:“长城主隘口情形如何?”

一名百户拱手道:“禀报大将军,许侯爷接管隘口之后,遭遇鞑隘口外鞑子大军的凶猛进攻,隘口东北的五座寨堡已经尽数沦陷,现在我军据长城而守,日落前刚打退鞑子的一波进攻。”

宋楠皱眉道:“伤亡如何?还有多少兵马?”

那百户摇头道:“这个卑职不知,卑职和几位百户率了一千余人奉命守御西南方寨堡,许侯爷说,盐池县城中的鞑子兵明日一早便会进攻,所以我们正在连夜布置防御工事,准备礌石滚木呢。”

宋楠点点头道:“也罢,大军明日方可到达,本官率了四千骑兵绕开盐池县城赶来援助,尔等带路,领我们去往主隘口处。”

那百户忙连声答应,在头里领着骑兵队往山谷中走,进入山谷之中,山坡上数百黑影默默矗立,显然是在行注目之礼,宋楠微微朝两侧山坡上挥手,算是跟他们打招呼,于此同时,眼光落在寨堡之间的谷口中,忽然勒马停步道:“天明之时盐池县城中万余鞑子将重点进攻这条通往主隘口之道,你们这一千余人打算如何防守?”

“回大将军,两侧山坡上我们准备了大量的礌石和滚木,他们一进来,我们便让他们尝尝厉害。”

宋楠看着两侧陡峭的山坡点点头道:“倒是个办法,但谷地宽阔,你那滚木礌石又能起多大的作用?如果鞑子兵马从山谷中间行走,你那滚木礌石是否能滚到山谷中间都是个问题。”

几名守堡百户面面相觑,这个问题他们不是没想过,但这也不是他们能解决的,地势如此,却是不能改变的,唯一的办法便是两侧山坡上的弓箭手朝谷地中间放箭,力求杀伤罢了。

“听着,立刻命人在谷地中间挖掘陷坑,摆放拒马,逼得鞑子从两侧绕行,那么你们的滚木礌石便派上用场了。”宋楠指点道。

几名百户恍然大悟,但又挠起了头。

“怎么了?”

“禀大将军,我们的人手实在太少,光是山坡上的布置以及为防止鞑子兵马攻击寨堡挖掘据守的射箭壕等事情,我们这一千多兄弟便要一夜不睡了,若是让鞑子轻易攻上了寨堡,那可什么都谈不上了。”

宋楠明白他们的话,鞑子兵肯定会试图夺取寨堡,谁都知道从山谷中行军先要消除两侧坡地上的威胁,只有做好防御手段,让鞑子觉得夺下无望,或是耽误太多的时间的时候,他们才会选择直冲而过,不去理会山坡上明军的骚扰。

宋楠沉吟片刻道:“王勇,留下两百火铳亲卫兄弟协助他们守御这里,另留下三百兵马帮着他们在谷中设拒马挖陷坑,此处是盐池县城中的鞑子们猛烈进攻的地点,只有拖延住这里,主隘口的压力才不至于那么大,否则便成了真正的前后夹击了。”

王勇立刻命赵百户率两百火铳锦衣卫亲卫留下,另留下三百骑兵协助,守寨堡的几名百户感激涕零,连声的道谢。锦衣卫火铳亲卫队名声在外,他们手中的双管霰弹火铳是传说中的神兵利器,用来守御高地最合适不过了,当年宋楠可是拿着二十几只这种火铳硬生生在数万鞑子的围困下坚持了九天时间,硬是没让鞑子爬上新平堡烽火台的。有此利器守御,顿时心中大定。

宋楠率骑兵继续前行,前方三座山头一字排开,这里是靠近长城防线的最后一道关口,过了这三座寨堡,再往前,马儿便只能舍弃,因为已经无路可言;前方里许处的黑魆魆的山梁上,一道灯光组成的长龙横亘在天地之间,不消说那便是大明朝耗费巨大人力物力所筑造的奇迹之墙长城了。

蜿蜒起伏的巨龙在月夜下虽然只能看到轮廓,但长城上绵延数里的灯光,往来奔跑的士兵的身影,高高的几处烽火台上的熊熊烽火,勾勒出一个巨大波澜的战争场景,这里便是最前方的战场,是将鞑子拒于国门之外的最后一道屏障。

许泰听到宋楠到达的消息,喜出望外的率手下众将前来迎接,虽然经过了几番苦战,许泰的脸上丝毫没有疲倦之色,反而显得神采奕奕,这让宋楠的心中多少有些慰藉,他最怕的情形没有出现,他最怕见了面第一句话便是许泰的抱怨,或者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摸样。

宋楠尚未发问,许泰便滔滔不绝起来:“狗鞑子的动作真快,卑职刚赶到盐池,却已经迟了一步,接到近十万鞑子兵马攻击长城的消息,卑职不得已放弃救援盐池,先一步赶到这里防御;他娘的,盐池却不得不丢了。”

宋楠道:“你的选择是正确的,这十万鞑子突然冒出来,那是要接应把秃猛可从此处突破的;这里一旦被突破,把秃猛可是否会回去还是个疑问,所以情形会变得更糟。”

许泰点头道:“确实如此,我当时想,如果大将军再此肯定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鞑子从昨天中午到傍晚,进攻了不下十多次,凶的不行。外围的五座寨堡全部沦陷,逼得我不得不沿着这一线近三四里的隘口布防。大将军亲自到来指挥,卑职便更有信心啦。”

宋楠点头道:“先去城墙上瞧瞧去,说来惭愧,长城我是第一次亲自登上来,以前近在咫尺之遥,却没有踏足半步,想不到今日却要和它并肩作战。人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今日我可要当一回好汉了。”

许泰哈哈笑道:“这话可不对,大将军若不算好汉,天下谁能称好汉?大将军便是不上长城,也是天下第一等的好汉。”

第七一九章心腹之患

从巨大青石垒就的陡峭石阶上登上长城,初时不觉,但一旦踏足长城之上,便知道这高墙的巍峨之处。各处长城高度不同,八达岭一带长城城墙高两丈八,嘉峪关一带高一丈八,山海关一带高两丈三,各自因循山势陡峭与否或者是防御的需要而不同。

但盐池东北一带的这一段,高度竟然高达令人咂舌的五丈,换算成后世的长度单位,竟有十四五米之高;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来,此处是河套地区和宁夏镇这个突出部的重要防御关隘,要让宁夏镇在深入河套地区像一颗牢牢的钉子钉住,便需要极好的防御措施。这也是这么多年来,虽然宁夏镇边境战事不断,但鞑子却从未突破这里。反观重兵云集的大同宣府蔚州一带,却经常有长城关隘被突破的事情发生。

另外一点,这里的山势平缓,不像西北边的贺兰山和石嘴山一带高峰耸立壁立千仞,长城蜿蜒于其中固然无需建的多高,因为有着地势的承托。而这里却不同,山势挡不住敌人的脚步,便只有在不高的山上建上更高的城墙来弥补。

总而言之,此处城墙高度,几可冠绝万里长城的所有地段。

站在长城之上,从高达脖颈的城垛口朝西北望去,月色茫茫之中,低矮的群山黑乎乎一片,但在这黑乎乎的群山上,满是星星点点的篝火和火把,像是给北边的山地铺上了一层发光的地毯。

“大将军,那便是近十万鞑子兵马的扎营所在,您瞧,四里多的宽度,大大小小十几座小山尽数铺满了,他娘的,鞑子这是砸锅卖铁了么?”许泰指点道。

宋楠心中暗自惊叹,若不是自己也见惯了大场面,光是这架势便要吓的尿了裤子,十万大军在对面铺开,就像是一张大网扑面而来,躲都躲不开,可见其攻击起来的可怕之处。

宋楠探首朝西北侧的外墙边往下望,心中顿时安稳了不少,这里的长城不但高,而且建筑的时候选的地势很好,盘旋的几座山是这里最高的,而且北边多时陡峭的斜坡和悬崖,难怪在十万鞑子兵马的攻击下,许泰能够挺了下来,这地势也是帮了大忙的。

在许泰的带领下,宋楠沿着长城缓步行走,身边许多忙碌的士兵们纷纷驻足,他们大多是练武营的京营士兵,故而都认出了宋楠,有人激动的叫喊道:“是宋大将军,宋大将军来此和我们一起并肩作战了。”

消息很快传遍全军,明军们顿时沸腾起来;许泰叹道:“还是大人的威望高,闻听大人到来,这些家伙们都要上来舔脚趾头了。”

宋楠微笑朝两侧颔首,指着几处正忙碌修补的豁口道:“怎么?鞑子兵曾攻上来过?这城墙是如何塌陷的?”

许泰忙道:“这是鞑子的大炮打上来的,好家伙,真是厉害。几炮便轰开了缺口。好在城墙厚实,只轰开了一小段,我命人从城墙下搬石头上来堵住,不会有事。”

宋楠一惊道:“大炮?神鹰大炮么?”

“是的,这帮鞑子又带了几十门来,只不知为何只零星射过几十炮便哑火了,许是没有充足的弹药。大人不必担心。”

宋楠如何能不担心,本来有着这么坚固的长城为防守的屏障,宋楠信心大增,就算后面的寨堡被突破,鞑子兵两面夹击城墙,那也是能够守住的;但若是有了神鹰大炮,那结果便不同了。再厚实的城墙,也无法经受住大炮的轰击,其结果必然是要坍塌的,这神鹰大炮正是心腹之患。而且许泰说鞑子似乎没有充足的炮弹,这理由是站不住脚的,鞑子怎么可能会携带着笨重的火器一路前来,却没有准备充足的弹药?傻子才会那么干。

宋楠的指挥所设在了一座四方烽火台中,虽然地方不大,但在这里也只能将就将就了,士兵们搬来了一块大条石下边垫上两块石头,便是宋楠的帅案,周围铺上几个临时编就的蒲团,便是众将的座位了。

松明子火把插在璧间,烧的吱吱作响,简易的战前会议也在这里召开,所有中高级将领静静坐在蒲团上,聆听宋楠对形势的分析和即将到来的战事的分析。

“诸位都辛苦了,咱们一路奔波,终于追着鞑子的尾巴来到了这里。不,应该说我们赶到了鞑靼小王子的头里,掐断了他回家的路。但情形你们也目睹了,前来救援的十万鞑子大军就在对面,漫山遍野都是,比咱们的毛还多,看着还真是有些吓人呢。”

众将轰笑起来,斯斯文文的大将军说起荤话来也是毫不含糊的,有人心里嘀咕:出征前刚刮了个干净,这怎么说?“

“刚才从许侯爷那里听说了鞑子带有神鹰大炮的消息,本来我对这场防御战是有很大信心的,但现在看来,老实说我有些担心;为何?神鹰大炮的威力我们都见识过,那可是攻城利器。咱们的城墙再坚固,几十炮轰下来也要塌掉半边。”

许泰张了张口,被宋楠举手制止。

“之前的鞑子并没有多打。炮,听说只是开了几炮便停火了。许侯爷估计他们是弹药不足,自然也是有些道理的。据我所知,这种大炮的炮弹及其金贵,一炮轰出去便是百余两银子没了,鞑子穷的很,所以他们的炮弹也定是有限的,但若说他们舍不得打。炮,那是绝不可能的,否则他们带着这些炮弹作甚?我的估计是,他们之所以现在不用,便是要等待合适的时机。什么时机才是最好的时机?有谁能告诉我?”

王勇起身道:“卑职认为,他们定是在等明日一早,鞑靼小王子从盐池进军到内侧,里外夹击进行猛攻的时候,再一股脑的猛轰城墙,到那时打我们个手忙脚乱。”

宋楠赞许的点头道:“王佥事说的很对,鞑子一定是这么想的,明日当盐池的鞑子兵突破西南寨堡,兵临我长城隘口内侧之时,北边的鞑子定会不惜一切的猛攻,所谓的神鹰大炮定会不惜一切耗费轰击,只消轰塌几处,咱们的防线便被突破了,两下里一对冲,事情便糟糕了。莫忘了,我们只不足两万兵马人,他们加在一起十一万人马,若无长城屏障据守,我们会全军覆没。”

众将躁动起来,本来个个信心满满,被宋楠这么一说顿时心中不安起来,如果宋楠是杞人忧天倒也罢了,问题是宋楠说的情形很有可能发生,脑补一下城墙轰塌之后的情形,一万多人和十多万人混战肉搏,那好有一比:鸡蛋砸石头,必是粉身碎骨的。

“这……大将军,这可如何是好?卑职远没考虑到这一节,若真是如此,这仗还怎么打?”许泰两眼有些发直,身上的气势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宋楠肃容道:“所以,想要守住隘口,拖延到明日午时我大军背后赶到包抄的唯一办法便是守住这城墙,而守住城墙的唯一办法便是让长城不倒,而让长城不受鞑子大炮轰击倒塌的唯一办法便是……”

王勇猛然发声道:“毁掉他们的炮,一了百了。”

众将惊骇的睁大眼睛,宋楠从简易的帅案后赫然起身,伸手猛地一挥道:“对,必须要毁了这批神鹰大炮,让他们无法对我城墙造成威胁,这才是关键。我知道此事会很冒险,正因如此,我要亲自带队,谁愿意随我去敌营毁掉这飞鹰大炮?”

王勇头皮发麻,该来的还是要来,大将军改不了喜欢亲自涉险的毛病,说话间便要自己带人去弄了。于是忙道:“这事儿可用不着大将军,卑职带人去解决便是。”

“是啊,大将军要坐镇指挥,哪有亲自去涉险的道理。”许泰忙道。

众将一起劝阻,站在宋楠身边扮成亲卫的叶芳姑也用眼睛剜着宋楠,宋楠砸着嘴讪讪坐下道:“我不去怕你们办不成啊,这可是此战的关键,若不能成功,咱们便全完了。”

王勇道:“大人,卑职跟着您这么多年,您还信不过卑职么?你只授予机宜,我不信连这点事都办不成,请大人万万放心。”

宋楠想了想道:“也罢,便由你带队前往,即刻去挑选五十名亲卫,天亮前我们便要解决此事,时间很紧。快去快去。”

王勇答应着起身,迅速的去了。宋楠缓缓坐下,神色淡然的讲解了一番布置,众将散去之时,王勇带着五十名亲卫已经赶到了狭小的烽火台中。

第七二零章夜袭

“大人,卑职这便要行动了,大人可有什么吩咐?”王勇道。

“现在没时间说,路上再说,见机行事。”宋楠取下头盔,脱下身上的披风,又要解了身上的甲胄。

众人一起发愣,王勇道:“大人这是?”

“我要亲自去,不是对你不放心,是因为此事干系明日大战的成败,我必须亲自前往方可安心。”宋楠边说边脱下甲胄,示意叶芳姑过来帮他束好发带。

许泰王勇尽皆愕然,王勇瓮声瓮气的道:“大人如何言而无信?说好了不去的,又跑去冒险。您是军中主帅,是要留在这里掌控全局的,哪有动不动便跑去涉险的道理。”

许泰也道:“大人,这么做是否欠妥?这可是深入十万鞑子的军营,卑职说句难听话,此事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一旦为鞑子发觉,脱身都很难。大人可不能冲动。”

宋楠皱眉道:“你们是这么看待这次行动的?这次行动是必须要成功的,否则你我和一万多兄弟是熬不到明日援军到达的,此次行动可不是儿戏,也不是试探能否成功,而是必须要成功,你们要明白这一点。”

王勇道:“即便如此,卑职带着兄弟们去便可,大人不必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