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欢乐)-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帝刘辩懵懂,刚才从母后给他的望远镜里看到尚父吕布纵横驰骋斩杀敌将的雄武英姿,便大叫道:“母后,吕卿武功高强,不如让他来给联做师父……教授我武功吧?!”
太后何莲既然已经暗地里让刘辩拜吕布为尚安……自然也不会驳斥少帝刘辩的请求,在她想来,武术师父这个称呼也许能够为之前那个尚父做一番掩饰。
太后何莲现在渐渐有些后悔了……她当时让刘辩拜吕布为尚父,一半是被吕布那今天帝是灵帝的说法给忽悠了,另外一半是被8布整出来的那个望远镜给惊住了,用了几天望远镜后,她再无当日的惊奇,人也渐渐冷静下来,再加上母亲舞阳君和亲信潘隐在她耳边经常煽风点火,她对吕布的悟任已经开始有所保留。
太后何莲的面颊微微绽开一抹笑意,红唇微启:“天子所请,吕卿意下如何?”
吕布当日被何太后心血来潮强行让刘辩拜自己为尚父,事到如今,还是有些后怕,如果被卢植等忠于汉室的大臣们知道那尚父之事,该如何看待自己,吕布基本上是抱着消极的看法,所以他也在极力掩饰,看现在有一个大好机会可以盖过尚父之事,便笑道:“微臣愿教授天子武艺。”
太后何莲点点头:“如此甚好。你们这次护送本宫和天子前往邯城,遇到此等穷凶极恶之贼人,能有如此战果,当属你指挥得当,用兵有方,本宫甚为欣慰,等到了邯城,再做封赏。”
诸大臣一片愕然,偌大的功劳不当即封赏,怎能还推延许多时日,真不知何太后怎么想的。
吕布脸色平静如水,微微一笑道:“但凭太后定夺。”
下了楼船,吕布脸色阴沉下来,何太后这娘们怎地如此反复,这其中必有蹊跷,要尽快查出了到底出了什么事情,才使得这何太后对自己的信任有所保留。
吕布飞身上马,催动赤兔马,来到负责整编白波贼和南匈奴的高顺面前:“仲平,现在是什么情况?”
高顺道:“禀告主公,对这五万白波贼和四千匈奴兵,我们经过盘查底细,查出有一千四百多名白波贼兵是滥杀无辜、掳掠成性的,八百多名匈奴骑兵是穷凶极恶、不服汉化的;我们又经过了站军姿和负重越野十里赛跑,剔除掉三万八千多名体质和意志均很孱弱的白波贼和一千一百多名意志薄弱、躁动不安、不能服从基本命令的匈奴兵,共得一万二千名精锐预备兵,计有一万白波贼和二千匈奴兵。”
吕布点头称赞道:“仲平,你做的很好!这次战斗,你的陷阵营立功很大,不如把你的陷阵营再多补两千人,凑够四千人,编成两个曲。”
高顺摇摇头,直言道:“主公好意,高顺心领了。首先是我军重甲甚少,只有两千多套,其次这些白波贼营养不良,身材多是矮小,难以负重,那些匈奴兵只能做骑兵无法做步兵,因为这两点原因,即使我想要扩编陷阵营,亦是无能为力,再者也无须扩编,至少眼前这两千人已经足敷使用。”
吕布点点头:“那就从其他营里挑选一些精干之士补满你现在的两千编制吧。”
对于匈奴骑兵,吕布本来是不想用这些手里沾过汉人鲜血的异族人,后来考虑到骑兵实在难以培养,自己也可以用这些匈奴骑兵对付乌桓、鲜卑,让他们狗咬狗,便释解了。
其实,只要能够把这些家伙洗脑成功,他们自然会变成自己手里锋利而不伤自己手的好刀。
对于谁来统率那两千匈奴骑兵,吕布犯想了,张辽和徐晃两个都是擅长统率骑兵的大将,该选那个呢?
还是张辽吧,他是并州宿将,不把这比较精锐一点儿的匈奴骑兵编给他,也说不过去。
吕布便下令让张辽去统率匈奴骑兵,张辽却扑通跪倒在地,拱手歉道:“请主公收回成命,谁都可以统率匈奴胡骑,唯有末将不可。”
吕布皱起眉头:“为什么?”张辽菩着脸:“主公莫非忘记了,末将乃雁门马邑人,本是聂壹之后人,吾祖安动马邑之谋,可惜功败垂成,被汉室不容,更为匈奴人痛恨,为了避乖辟怨,遂改张姓。匈奴人若知我之底细,必定心怀怨想,不肯听从末将调遣。”
吕布叹息一声:“这陈年积怨,那帮匈奴人早该忘记了吧。”
张辽摇头叹道:“昔日这南匈奴尚未动乱之日,末将为雁门郡中小吏,曾去西河郡公干,被匈奴人识破我的身份,多加羞辱,我恼羞成怒,便狂杀数十人,逃了出来,投奔丁原大人,得他庇护,方保无忧。”
吕布无奈,只得让徐晃担任胡骑校尉,负责统率两千匈奴骑兵,直接隶属镇北将军8车统帅。
高顺上前请示道:“那些被淘汰下来的白波贼和匈奴骑兵该如何怎么办?”
吕布稍微想了一下:“有三万八千多名白波贼体质和意志都很薄弱,那就押着他们前往翼州,然后再择地安置强迫他们恢复耕作习惯,屯田之策由他们开始执行;至于那一千一百多名意志薄弱、躁动不安、不能服从基本命令的匈奴兵因是牧民出生,我们便让他们给咱们养马牧牛。”
高顺又问道:“还有一些品德特别败坏的呢?是否要杀掉以除后患?!”
吕布摇摇头,沉声说道:“这些投降的士兵都有战场的经验,训练改造他们比训练一个,平民百姓要容易得多,以后我们一半多人马可能都会是从降兵转化过来,所以我们决不能杀降,不能落下这样的坏名声,不然以后就没人敢投靠我们了,非但如此,我们以后还要鼓励对方投降,投降甚至有赏,等他们投降过来以后,择其精壮入伍,其余做屯田或放牧,至于那些品德败坏、无药可治的劣兵,就拉去挖矿吧,翼州并州这里有许多石炭矿和铁矿,我们要让他们给我们挖出石炭和铁精石供我们大炼钢铁。”
说到这里,吕布补充道:“像这样的劣兵,都定成奴籍,不许他们结婚生子,任由他们自生自灭,以此淘汰掉这些品德恶劣的人和。”(未完待续
第114章私兵
吕布望着麂下那此将领,一个一个神情甚是恭敬,看上去都对自己非常忠诚,可吕布却不能对他们的忠诚抱有太多信心,因为他们大多都拥有私兵,均是从一开始投靠他们又跟随他们多年的老兵,那些兵士视他们为主公,对吕布听调不听宣,若是那些将领不同意,吕布根本指挥不动他们的军队。
高顺的陷阵营虽说是并州军精锐,却也是高顺的数百私兵扩编来的,若不是高顺大公无私,吕布根本指挥不动陷阵营。像成廉、魏续、宋宪、薛兰、李封等将领都有成百上千的私兵,包括张辽也有数百私兵,只是在箕关之战时全军覆灭了。在这样一个情况下,让吕布如何放心地驱使他们,光是想想历史上魏续、宋宪、侯成为什么可以在下郊轻松背叛吕布,便是因为他们的部曲不受吕布的控制,吕布就不寒而栗。
这便是让吕布深恶痛绝的部曲制度。
吕布知道这个,鸟制度是怎么形成的,就从黄巾起义开始,世家大族为聚众自保或出师作战,便用军事建制来约束自己的宗族、宾客、佃客、门生、故吏,形成了庞大的私人武装,号称部曲或家兵。这些家兵作战时是部曲,平时是佃客。与此同时,原由官军将领统率的官部曲,也在非战时耕田,那些将领们见有利可图,便广为招募部曲从事生产,乱世人无所归,部曲永随将帅,部曲绝对服从所属军官的命令,从属于主将私人所有,这个风气越来越重,像众所皆知的臧霸、李通、李典、田畴皆有大规模的私兵,至于东吴那边,为了迎合世家大族,更实行了世袭领兵制度……使将领与士兵建立了世代的隶属关系。
吕布怎么能够容许这样的情况在自己军队里发生!他很想马上就宣布取蹄部曲制度,取蹄私兵,可他心知肚明,只要他一开这个口,下面那些貌似忠诚的部将就会接二连三地造反。
取粹部曲制度,削弱下面将领的私兵势力,只能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来……不能操之过急。
首先便是要自保,吕布自己手里工须要有一个强大的能够震慑住所有将领的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军队。
那个军队便是飞点军,却只有两千人,想去震慑四万大军,怕是远远不够。
8布心里藏着削弱麾下将领私兵势力的阴暗心思……面上却是和煦春风。
经吕布的授意,郭嘉向诸将说道:“诸位……从刚才一役,我们均能看出将乃兵之胆……若不是主公麾下精锐飞虎军勇猛冲锋,官军必定难以冲破白波贼十余万的雄厚军阵。怎奈主公的飞虎军仅有二千人,经过刚才一役大多负伤,已经不敷使用。为全军大计着想,我建议,从全军四万人里,甄选一万最精锐的士牟组成一部,由主公亲自统率……号为飞虎军,相信由武功和用兵才能都冠绝天下的主公统领,一万飞虎军也必将称为天下第一精兵,甚至会比董卓的飞熊军还要强上几分。从此之后,但凡战势胶着,有飞虎军出马,必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主公威名远扬,功业卓著,收益的不仅是飞虎军,还有我们其他的将士。”
陈琳又补充道:“主公的飞虎军既然是全军最精锐兵士组成的,那就要时刻保持它的强大,要不断淘汰掉那些不严格训练、不积极战斗、不服从主公命令的士卒,再陆续从其他三万将士里面甄选精锐补入。我建议把这个形成我们全军的一套制度,优秀的士兵才能入选飞虎军,落后的士兵就要被淘汰,进入飞虎军便会成为一种荣誉,其他将士都不甘示弱,努力训练,努力战斗,以求加入飞虎军,如此一来,咱们全耸上下的战斗力必将水涨船高。”
这些将领久在军旅,看惯了上司录脱下级兵权的伎俩,吕布这一招并不新鲜,上一次创立飞虎军也是从全军甄选精锐,从三万人里甄选二千人,每个人手里就拿出几十个精锐士卒,并未伤筋动骨,所以没有强烈的反对,但这次一下子就要从全军四万人里甄选一万人,刨除那一万白波贼兵,等于是三选一,麾下精锐一下子被选走三分之一甚至更多,这些将领怎能忍受,听完郭嘉和陈琳的话,他们鸦雀无声,脸上却一个赛一个的阴沉。
他们明白主公这两个亲信谋士的话正代表了8布的意思,看来主公是想把我们手里的精锐部曲都给征走。有些人甚至往更坏的地方想去,难道主公想乘机夺走我们的私人部曲,等我们手里没有私兵,就可以好好收拾我们了,当然这些将领多是能力不突出向来不被吕布看重的外兵将领。
吕布在一旁冷眼静观那些将领们的表情,唯有高顺、张辽、黄忠、成廉、曹性这几个人表情如常,其他大小将领都把不满堆在脸上。
吕布看面露不满的将领竟有八成之多,便知道自己暂时是不能动他们手里的私兵,否则这四万大军必将动乱不止,便大笑道:“各位,莫须担心,若是你们不同意,本将军绝不强夺你们的私兵,不但今日不夺,以后也不会夺。不过,若是你们愿意把麾下精锐送给我统】领,我荣幸之至。若是你们不愿意,本将军也决不为难。我吕布一言既出脑马难追,请诸君监督之。”
为了让那些将领安心,吕布还亲自把刚才的誓言“永不夺将领私兵”写了下来,有了白纸黑字的保证,那些将领松了一口气,随后都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便把麾下精锐象征性地甄选了一部分交给吕布,或者几十人,或者上百人,五百人以上的都很少。
成廉跟随吕布多年,对吕布忠心耿耿,曹性得吕布教诲器重,对吕布亦很忠诚,高顺、黄忠则是目光长远,看懂了8布的心思,想要得到吕布日后的重用,现在就不能眷恋这么一点儿兵权,他们几人都愿意把麾下部曲全数交给吕布,吕布笑着勉励了他们,却不愿尽夺他们的部曲,只是从他们那里甄选了一成左右的精锐。张辽现在没有私兵,却也看出吕布真正用心,便主动表态,日后若有部曲,主公随时可以收编。
郭嘉和陈琳被吕布那句“永不夺麾下将领部曲……”的誓言给惊住了,他们十分不明白主公为何要这样发誓,后来在三人共处一室的时候,吕布讲出了心中的计较:“对于那些私心自用、一心谋求私利、不肯主动交出兵权的将领,我确实是不会夺取他们的部曲,但是他们的部曲也只会停留在现在的规模,若是他们能力低下,战败了,减员很多,我却以无能兵败为理由不给他们补足部曲,此外,在军职晋升、统领更多军队上面,他们是最后被考虑到的。对于那些大公无私、目光远大、肯主动交出兵权的将领,我会给予他们更高的军职,让他们统领更多的军队,他们的私人部曲如果有损失就会首先补足,不过也只限于现在的规模,以后我会创建新的制度,让新收编加入的部队唯我命是从。”
郭嘉和陈琳闻听吕布有这样的谋划,尽皆大喜,他们早就看不惯那些拥兵自重的将领,可想不出万全的应对之策,主公这个谋划虽慢,却很稳妥。
吕布这次扩编飞虎军,便有试探麾下将领忠心之意,从刚才的甄选精锐过程中,吕布确定了自己以后要重用谁、要提防谁。那些看重眼前千儿八百私兵的将领不但忠心可疑,也是鼠目寸光之辈,不堪大用。
吕布明白,他不能光是按照演义或正史上的记载去看待那些将领,他们是活生生真垩实存在的人物,心里各有各的盘算,他们不是游戏里面的。PC人物,也不是京剧里的脸谱人物。吕布要不断地观察,不断地修正自己对这些将领的看法。
吕布算了一下,原本飞虎军掌握的两千人在刚才的战斗中减员三百多人,剩下了一千六百多人,又外放六百多人去下面做屯长、队长、两长管理白波降兵,飞虎军暂时只剩下一千人。
那些将领们的私兵合在一起有一万六千多,刚才他们主动交出来的只有二千左右,再加上徐晃从朱偏那里带来的五百骑兵,加上收编的二千匈奴骑兵,共有五千五,须要再甄选四千五。
从一万白波降兵里甄选了一千人,原来三万人马中不隶属任何将领的一万四千人里甄选了三千五百人,自成一部的飞虎军一万人马整编完成。
吕布自领飞虎军部校尉,同时兼任最精锐的一个曲的军侯,另外四个曲军侯分别是成廉、魏越、曹性、徐晃,典韦任赤卫队长兼领篓一屯屯长。
剩下的九千白波降兵,由吕布从飞虎军外放出去的六百精锐作为两长、队长、屯长来管辖,另外再从其他人马里甄选出四百人,补够一万人,编为一个部,部校尉由张辽担任,张辽兼任第一曲曲侯,吕布的亲卫秦谊、陈卫、李黑、许猛外放为另外四个曲的军侯。因为白波降兵摆明是最弱的一只部曲,所以吕布擢升自巳的亲卫为曲军侯,其他将领也没有什么好嫉妒质疑的。
如此一来,一万飞虎军和一万白波降兵,都成了唯吕布所命是从的军队。
官军四万人马里,除了吕布执掌的一万飞虎军和张辽执掌的一万白波降兵,剩下的两万人马编成两部,分别有高顺和黄忠统领。高顺独领陷阵营一个……曲,另外还有郝昭、夏牟、冯芳、张本等四个军侯。黄忠独领一曲,另外四个军侯为宋宪、魏续、李升、王都。张事、李升、王都均是外系将领,日后必将清除。(未完待续
第115章韩浩问计
飞虎军整编完毕,吕布回到楼船向天后何莲请安。
何太后满面春风地说道:“吕卿,你之前向本宫索要黄忠,说黄忠适合战场厮杀,不适合守卫宫禁,本宫就应允了,那替代黄忠担任羽林中郎将的人选可否由本太后定夺?”
吕布吃了一惊,脸上却淡定说道:“一切悉听太后安排。”
何太后一摆手,从不远处走来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清瘦,面白无须,虽然是满脸堆笑,但皮笑肉不笑,显得非常怪异。吕布瞥了对方一眼,没有任何印象。
何太后笑着介绍道:“这位是潘隐,原西园上军校尉赛硕的司马,与大将军乃早年故交,跟大将军私交甚厚,曾把赛硕设计谋杀大将军的阴谋告诉了大将军,大将军才得以逃生,后来袁绍一党封闭北宫门,勒兵捕宦,不由分说看到无须之人便杀,潘隐当日就紧紧依托于本宫左右,幸得身免,后来便随同本宫前来邯城。本宫念他是大将军的故交,可以信赖,便欲委任他做羽林中郎将,职守宫禁,不知吕卿意下如何?”
吕布心底冷笑,白面无须的潘隐一直被自己当成何太后的亲信宦官,没想到他另有身份。听何太后这样一说,吕布又联系到刚才再太后拒绝当即风尚自己,便猜想到,何太后之所以对自己的态度老有反复,恐怕也有潘隐在何太后面前搬弄是非的关系,这个潘隐真是一个奸险小人。
吕布心里虽然波澜横生,面上却平静地笑道:“潘司马跟随过大将军和上军校尉,又值守过宫禁,乃是羽林中郎将的不二人选,微臣深表同意,只是……
何太后奇道:“只是什么?”
吕布直言道:“只是未来邯城皇宫里仅有太后、天子、皇后、公主等四位主子,剩下的只有十几个服侍的宫女……本来已有虎贲中郎将王越领两千虎贲精兵护卫,如果再有潘司马领羽林军前来护卫,便有四千多精兵守卫宫城。现在翼州四边有鲜卑、乌桓、黑山贼作乱,青州充州的黄巾亦蠢蠢欲动,臣手头兵力奇缺。”
何太后直接说道:“既然潘司马接替了黄忠做了羽林中郎将,你便把黄忠的部曲交给潘中郎,至于王越……就让他的虎贲军到你下面听命吧。”
吕布明白何太后的意思,王越是你吕布推荐给本后的,那本后就不能对他完全放心,还是退给你吧,本后不能重用你这一系的人。吕布心里闪过一丝寒意……如果再任由潘隐这鸟人在太后面前搬弄下去,没准自己会变成第二个董卓……自己要赶快想办法除掉这家伙。
吕布拜别太后,领着潘隐前去官军大营。
吕布思索了一会儿……决定把黄忠第三部里的第五曲,也就是太原王氏旁系子弟王都任曲军侯的那一曲调给潘隐,潘隐那人揽权心切,根本没仔细看清楚这一曲威武雄壮的表皮下面是什么,是吕布麾下官军前三个部里面个头长相最像样子但意志最薄弱战斗力最弱的曲。
吕布在此之前也把里面队长级别以上的将领换了一遍,如果潘隐拿到兵权以后就开始换将,说明他已经有心对付自己了,那自己就不要客气,就要抢先下手了。
王越依然兼领虎贲中郎将……但他的虎贲军已经编为第三部第五曲,他兼领第五曲军侯。
王越回归吕布麾下以后,吕布便投意他在军中招募弟子……要把第五曲变成一个杀手训练营。
当吕布回到自己的房间,典韦来报:“河内太守派郡从事韩浩来见主公。”
韩浩?!就是那个给曹操献上屯田策的韩浩?!
吕布大喜:“快快有请!”
一个长相敦厚,年方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入内:“韩浩韩元嗣拜见将军!”
吕布赶紧上前把韩浩扶起:“元嗣,莫须多礼。不知元崩到此有何贵干?”
韩浩忙道:“我家太守闻听将军大破白波贼与匈奴兵,大为欢喜,便派我前来为将军庆功。”说着就递上一个礼单。
吕布接过礼单,看也不看,就放在桌子上,然后皱起眉头问道:“你家太守叫什么名字?他为何不来?”本来河内太守应该是原大将军篆王匡,袁院推荐这个袁氏故吏就任河内太守,吕布认为河内位置至关重要,便阻止朝廷任命王匡到任,改由长沙太守剁坚替任,王匡改任汝南太守,现任的河内太守叫什么名字,吕布是一点儿印象都没有。
韩浩连忙歉道:“我家太守姓韩名霜,乃荆州刺史韩馥的堂兄,他今年六十有五,年迈体弱,不能远行,所以无法前来,特遣我前来赔罪。”
吕布不久前刚杀了韩馥的堂弟韩郁,哪个韩郁估计跟韩霜也甚有关系,韩霜不来也罢,不然吕布也不知道怎么掩饰自己射杀其弟。
吕布又问道:“太后已经下旨让原长沙太守孙坚前来接任河内太守,你家太守可有收到太后懿旨?”
韩浩点点头:“确有收到,不过我家太守说他要跟太傅袁隐大人确认一下,才敢领旨离职。”
尼玛,韩家的人果然都依附于袁家,是袁家的忠狗,早晚把你们一窝除净。不过,韩浩是河内人应该跟那个频……”韩家没啥关系。
吕布森然一笑:“剁坚原来可是一个悍将啊,若是韩霜恋栈不走,孙坚怕是不会与他善罢甘休的。”在东汉末年,河内的位置靠近洛隆,属于司隶地区,这里的太守可比偏远的长沙要好多了,羽坚那家伙可是翻脸不认人,吕布好希望他能像历史上那样一刀捅死韩霜然后跟袁绍干起来。
韩浩亦是皱起眉头:“我这番前来就走向将军问计,董卓入京,河内郡该如何处之?”
吕布知道太后和天子移驾邯城的事情还没被韩浩知道,便无奈地摊手道:“我乃翼州刺史,河内属于司隶管辖,韩从事应该向司隶校尉袁绍问计才对啊?”
韩浩冷笑道:“将军何必欺我,观将军之一举一动,恐怕早就预料到董卓入京以后天下形势会糜烂不堪。袁绍鼠目寸光,没有远谋,竟然幻想与董卓媾合,我家太守还想依附此人,我实不愿跟随此等样人,此次前来一为庆功,二来就是给自己找一条生路。”
吕布不禁大为惭愧,连那个政治力过九十但智力总徘徊在八十多的韩浩都能看出自己的用心,那么自己以为包藏甚深的狼子野心岂不是也昭然若揭了?想到这里,吕布禁不住冒出一身冷汗。
实际上,吕布已经低估了韩浩。在原来的历史上,吕布偷袭充州,派人到夏侯惇营中诈降,趁机劫持了夏侯惇。主帅被劫,军中大乱。韩浩率兵到营中,先平定混乱,再到夏侯慎帐篷前大骂诈降军:“汝等凶逆,乃敢执劫将军,复生邪!且吾受命讨贼,宁能以一将军之故,而纵汝乎?”再流着泪对夏侯慎说:“当奈国法何!”,遂领兵杀入,诈降军叩头谢罪,韩浩不受,反而大骂诈降军,然后斩杀了他们。事后曹操称韩浩处理得当,规定以后凡是发生劫持事件都不用顾及人质,全力攻击劫持者,而后劫持事件没有再发生了。韩浩一直被曹操信任重用,委任为中护军,负责掌管禁军、主持选拔武官、监督管制诸武将,权柄甚大。观遍正史,韩浩的能耐又岂止是献上屯田之策而已。
韩浩为人心细,洞察秋毫,又善于分析事件,他见吕布的怪异表情,就知道自己刚才所说正说中吕布的心事,也明白吕布心中的忌惮,便笑道:“将军莫非以为将军所谋划的已经尽人皆知?!将军过虑了,浩虽不才,也敢断定普天之下能看出将军远谋者不足十人,这十人且多归隐尚未出仕,至于将军所顾虑者莫过于董卓与袁绍,此二人麾下虽有奇谋之才,然而均是在局中自迷的短谋之人,不如我等旁观者清。将军可放心在翼州发展,不用顾虑此二人。”
吕布为了掩饰刚才的怯意,便哈哈大笑道:“元嗣,你太抬举我了,我吕布有甚远谋可言?我不过是碰巧救了太后和天子,碰巧翼州刺史贾综病逝,我便来此为天子治理翼州,如此而已。”
韩浩愤而变色,起身就要离去:“我以诚心待将军,将军却无诚心待我!”
吕布连欠身都没欠,坐在交椅上冷哼一声:“韩浩,我不知你的诚心何在?难道就走过来诡言试探我的吗?”
韩浩回转身,愤然道:“将军,我韩浩如此诡言试探了你?”
吕布冷笑道:“你向我问计?你明明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却来向我问计,反倒是我要向你问计才是!”
韩浩哑然失笑,回转身,坐下,拱手歉道:“韩浩贻笑大方了。”
吕布亦歉道:“请恕吕布刚才无礼,请元嗣将心中大计与吕布分享一二。”
韩浩望了一下窗外,呵呵笑道:“本来我来之前是没有什么大计的,但自从我踏进这个楼船,我胸中大计就应运而生。”
吕布奇道:“这是为何?”请各位留意,我写的是正史里的韩浩。韩浩这家伙在演义里毫无形象,但在正史里确实是一个强人。曹操相当信赖他,委任他做的那个中护军,类似于后世的总参谋长。(未完待续
第116章屯田大策
韩浩伸手指了指搂船兰楼!……“那里戒备森严,有白面五品之人统领羽林军,这上面的大人物呼之欲出!怎能不让韩浩浮想联翩!”
吕布暗骂,潘隐你丫一个假太监,整天晃悠个毛啊,被韩浩看到了,我都不知道怎么解释了,只得笑而不语。
韩浩继续说道:“刚才只是是猜测。现在我就试着推论一番。尽人皆知,董卓乃已故董老太后之族弟,先帝有两子,长子刘辩次子刘协,先帝生前最爱次子刘协,董老太后亦是疼爱刘协,董老太后与其弟董重皆因拥护刘协而得罪何太后和大将军何进,所以被何进逼死。董卓两天前入得京师,董卓在朝廷素无威望,为了树立威望并为董老太后雪恨,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废除少帝刘辩改立刘协为帝,而且董卓乃袁瑰故吏,董卓又是袁绍怂恿大将军何进招来的,再加上“代汉者,当涂高,应在袁术袁公路之身,如此便能推出袁家亦不怀好意,像将军这样的明达忠诚之臣,必定会将这些事情告知太后和天子,劝二位圣驾暂避危机前往邯城。将军,不知韩浩这番推论可否确实!”
吕布心中大惊,对韩浩刮目相看,却依然笑而不语,韩浩言语之中带的褒奖之意他听得出来,但在韩浩没有成为自己人之前,他不能说一个肯定的字眼。
韩浩看了看8布的表情,猜出吕布的心思,又想了想自己的志向,自己在这几年里拜访过许多世家权贵,没有一个肯听从自己那道大策,也没有一个肯重用自己,没有一个能帮助自己实现胸中抱负,万般失望之时,遇到了吕布仔细观察了吕布以后,韩浩就发现,现在有可能同时又有能力帮助自己实现胸中抱负的唯有寒门庶族出身的8布,便扑通一声,跪伏在吕布面前:“韩浩拜见主公,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
吕布连忙上前扶起韩浩,哈哈笑道:“元嗣我不喜破白波匈奴,喜得牙,崩!”
韩浩虽是智谋之士,却也是耿厚之人,哪里知道吕布是在东施效颦效仿曹操那个“不喜得荆州喜得削异度耳……”闻听吕布如此褒奖,感动之至:“韩浩乃平庸之辈何劳将军如此抬爱。”
吕布笑道:“元嗣,我知你洞察秋毫你应该看得出来,在你划一进来,我就面露大喜之色。”
韩浩点点头:“确实如此,那时我还心存疑虑。”
吕布道:“我虽与元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