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崛起(天涯)-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家里有十几亩地,给这个无赖勾结官府给占了不算,还打算抢走他妹妹去卖给人牙。
等小伙说完了,陈燮回头看看道:“谁带了碎银,给他二两。这小不错,本老爷喜欢,多给他点。”说完了陈燮蹲下身,看着刘三癞道:“小,今天算你倒霉,撞本老爷的枪口上了。”说着站起,朝众人道:“还有人要说么?”
结果真没人敢出来说一句,那些百姓就算眼睛里充满了怒火,也没人再出来说话。陈燮心里暗暗叹息一声,走到城门口的小吏跟前,捏了一把高粱面看了看,都快发霉的东西。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陈燮回头走到被绑着堵上嘴的刘三癞跟前,低声道:“小,门口的高粱面你看见了没?要是没弄错,应该都是你弄来了吧?”
刘三癞呜呜呜的脸涨的通红,就是说不出话来。陈燮也没打算让他继续说什么话,面免得事态闹大了。转身对马祥麟道:“去,调一百白杆兵来,这些高粱面可是军需,这小以次充好,算资敌之罪。本老爷,要行军法,拿他的头来祭旗。”
陈燮这么干,不是怕了谁,而是不想破坏他跟宋毅的良好关系。当官的不贪污,那叫什么大明官。考虑到暂时还要在这里呆下去,这个事情就这样吧,搞个罪名,灭了这小。
人要是到了一个地步,道理这个东西有没有都差不多了。尤其是现在还在战时,陈燮要拿军法来收拾一个无赖,那真是轻松地很。宋毅也不会为了一个无赖,跟陈燮起纠纷。甚至还会担心陈燮心里不痛快,帮着收拾这个无赖和他的同伙。
“行,看来今天回不去了,正好,出勤的兄弟晚上可以去快活快活。”马祥麟笑眯眯的,上马之后扬鞭而去。他们这种客军,在地方上素来不受待见,这一次有陈燮帮忙,守住香河,打了胜仗,宋县尊还指望他们的军功呢。不正好玩一把,真对不起丘八这个称谓。
果然,宋毅身边的胡师爷,急忙求见。心情正好的宋毅,皱眉听他说完后,不悦道:“陈燮这个人不好惹啊,那些白杆兵更不讲道理。时下是战时,你让我怎么帮你说话?人家行的是军法,没看见建奴的人头堆成山了么?惹急了这些丘八,打破香河都不是什么难事,到时候手脚干净点,就凭那些首级在手,朝廷也不会定他们的罪。”
这话说的胡师爷腿都软了,一阵冷风吹来,钻进后颈,看看阴沉脸色的宋毅,心里陡然一惊,万一要拿自己做替罪羊呢?城门口放的高粱面,那是出自自己的手笔。虽然县尊知道这个事情,但是事到临头为了不得罪这帮杀才,推出自己不是正常的么?
左右就是一个女人,胡师爷点头低声道:“县尊,在下知道该怎么做了。”宋毅阴沉的脸色才好了些,露出笑容道:“知道就好,多事之秋,能少一事就少一事。”
陈燮还在城门口,白杆兵很快就到了,自知大事不好的刘三癞,在地上吓的呜呜呜叫个不停。别人不知道,读了一段时间明朝历史的陈燮可是明白,刘三癞这种人,等到民乱一起,都是什么样的人。明末的流贼,虽然是因为饥民而起,但是那些带头的人,可都不是什么好鸟啊。那些人就跟刘三癞差不多,人命在他们眼里,真不值几个钱。大明的百姓,并没有从流贼那里得到多少好处,反倒被祸害的不轻。总而言之,左右都是死。这个时代要操蛋了,真是无法形容这个时代有多混蛋。所以,杀这种无赖,一点压力都没有。
麻袋套起来,口扎上,陈燮朝城里看了一眼,胡师爷总算是来了,急急忙忙的。看见陈燮便大声道:“陈大使,在下奉县尊之名,前来协助查办破坏军需的犯人。”
陈燮指着门口装粮食的袋,冷冷的看着胡师爷道:“那些粮食是哪来的?猪都不吃的东西,拿来给人吃?”说着突然压低声音:“脑袋先给你留着。事情你看着办,这些给我军干活的百姓,要是少领一颗粮食,我杀你全家。”
“小的明白,小的明白。”别看胡师爷有秀才的功名,可是在陈燮这种杀神的面前,读书人的那点傲气在这个特殊时间段真没啥发挥的余地。胡师爷赶紧去门口处,对那些排队领粮食的百姓道:“都去城西的粮仓领粮食,你,你,你们几个,赶紧去张罗。”
安排之后,胡师爷回来,陪着笑对陈燮道:“您看这……。”陈燮摆摆手道:“有兄弟跟着你去看着你做。我也该走了,再晚城门都关不上了。”陈燮说着翻身上马,心里多少有点遗憾,要是这个胡师爷蠢一点,当场就能杀了他,绝了后患。现在还要多费一番手脚,没错,陈燮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心狠手辣的家伙。这世道,你不狠一点,别人就会欺负你。这是陈燮在大明朝呆了这些日总结出来的经验。现在的陈老爷,家大业大,稍稍软一点,别人看出你的软弱,就会肆无忌惮的扑上来,将偌大的家业吞的干干净净。
现在的陈燮,如果可能,一定会把威胁彻底的扼杀。一百白杆兵笑嘻嘻的跟着去了,晚上有活动的时间了,出来有日了,正好放松放松。
扬鞭策马出了城,陈燮对身边的一个卫兵低语了几句。等陈燮走远了,换了一身衣服的卫兵,慢慢的走到城门跟前,亮了手里一块牌,门口卫兵立刻放行。
“思华,那小干啥的?看谁都是一副贼眼。”马祥麟趁没人的时候,低声问。
“锦衣卫!”陈燮淡淡的丢出一句话,马祥麟缩了一下脖,立刻加速走掉,似乎屁股后面跟了一百条狼在追他。魏忠贤都死了那么久,锦衣卫的凶名在马祥麟那里还这么管用。真是怎么都没想到啊!陈燮心里如是想着,慢的往回骑。
时过半,胡师爷总算是回到了自己住的院门口,提着灯笼心里琢磨怎么跟小妾解释的时候,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北上还是东进?
第一百四十二章北上还是东进?
第二天一早,胡师爷被发现躺在门口,浑身上下已经冻僵,开门的小妾被吓的尖叫,惊动了附近的人家。人已经死了,仵作查看过,说是心疾发作,没有他杀的可能。
这事情官方草草了事不提,城里一些混混一大早就拎着包裹逃出城门,也不知道却哪了。香河县城的治安大为改观。
陈燮一早起来,习惯性的在军营里溜达,听到一阵女生喊着:一二三四。走过去一看,百余女在红果等人的带领下,正在做晨操。这些女没穿军装,却也颇具一番风景。早晨起来,听到这些声音,真是提神啊。
休息一天,等到撒出去的斥候陆续回来,带回来一个坏消息,三河被后金打下来了。这个消息把陈燮给惊着了,历史上的三河可是守住的,怎么这一次丢了呢?难道是应为香河没丢,所以总要丢一个城?百思不得其解的陈燮,默默的看着地图发呆。这个时候,该怎么做?
就在陈燮犹豫不决,是北上通州还是出击滦州的时候,通州方面来了信使。保定巡抚解经传、御史方大任、总兵杨国栋、登州营副总兵张可大,联名签署命令,要求陈燮立刻北上。
说实话陈燮不想搭理这道命令,他更想往东打,经开平下滦州,打通和山海关方向孙承宗的联系。只有这样,才有发财的机会。上通州有个屁的作为。
陈燮让人带信使下去休息,叫来马祥麟商量该怎么办。马祥麟听了消息后,无所谓道:“我没意见,你说打哪就打哪?”陈燮犹豫了,担心后金主力没撤,一旦往东去,万一黄台吉没走,杀回头也就是两三天的事情,他的部队可不是骑兵,想跑都跑不掉。
陈燮叫来后勤参谋。询问弹药、粮草的情况。刚打了一仗。火箭消耗完了,但是其他物资还很多,足够陈燮打两个月的。天津码头还有一批物资,不过那是给白杆兵预备的棉衣等军需物资。参谋要不提。陈燮都忘记了。
“板甲还是产量太低了!”陈燮自言自语。马祥麟在边上听的清楚,嘿嘿笑道:“兄弟,你都准备了啥物资?”陈燮歪着脑袋看看他道:“你有银么?老是商人!”
“先欠着!”这货现在已经知道了陈燮的底细。大言不惭的。陈燮叹息一声道:“算你狠,派人回京师,通报一下秦姨,派些人过来取棉衣、水壶、饭盒,天津那边,明天能送到。之前不知道有一万多人,东西少了点,先凑合用罢。等下一批把,总要给兄弟们把棉大衣配上。”
为了拉拢白杆兵这支能打的军队,陈燮真是不惜血本。要说这些东西,给别的部队陈燮是肯定不干的,现代社会固然很便宜的货色,但也是要花钱买的。说穿了,没有白杆兵的配合,陈燮甚至都没信心立刻就往东打。毕竟后金都是骑兵,一旦路上被包围了,就算能冲出来,也会损失巨大。陈燮这些兵培养起来不容易,香河一战又战死了十几个,都是被重武器砸死或者受伤不治而是死的。想想都心疼的厉害。
马祥麟很干脆,立刻派人一个小队的骑兵,连夜就往北京赶,给秦良玉报信。
此刻的北京城,再次陷入了惶恐之,山海关在手的好消息还没来得及消化,黄台吉一个往西打,就给三河拿下了。通州告急,但是勤王之师们一个都不肯动步就算了,还发生了延绥、甘肃等地的士兵无饷、无食而溃散的破事情。整个京师可以说焦头烂额,国库里是一两银都拿不出来,到处都在叫穷。
各地的勤王之师,唯一过的还不错的就是白杆兵了。陈燮帮着敲诈了不少粮食,蓟州一战又抢了不少。彪悍的白杆兵,也没人敢动歪心思。秦良玉几次上奏本求战,都没有回音。
京师里真的没银么?华殿里的大臣们说没有。如果熟知历史,就知道这些的很多人,在李自成进北京之后,被抓起来,严刑拷打之下,银都乖乖的交了出来。真是很讽刺的一件事情啊,这些人大概以为就算李自成当了皇帝,也离不开他们。可惜,李自成不按牌理出牌,一通王八拳,把这些人给打醒了。导致了“我大清”打败李自成后,北京城里的官和勋贵,倾向非常的坚决。这些都是后话不提。
一群大臣面对皇帝的问策,谁都拿不出一个解决办法。各路勤王兵马的总理马世龙,也在奏折的里说:建部气势正盛,不可攫起锋也。当严守各城,待敌疲惫,徐徐图之。
应该说这是一个很肯的意见,各位大臣的心思也是这个。但是这个时候,谁都不敢表态。朱由检这个皇帝对官员下手可真叫狠,兵书尚书王洽、蓟辽督师袁崇焕已经下了诏狱,刘策也判了死罪。内阁成员换了一批又一批。
华殿内的气氛凝固,崇祯请大家出谋划策,没人敢开口时候。这个时候,需要一个人开口,这个人自然是首辅韩爌。问题是,当崇祯看着他的时候,韩爌站出来道:“老臣年迈,恳请陛下准老臣回乡颐养。”
实际上就算韩爌不这么干,他的位也做不稳了。原因嘛,他是袁崇焕的座师。就是,在科举的时候,录取袁崇焕的主考官。自袁崇焕下狱之后,韩爌被弹劾甚多,迟迟不肯去职。这个时候站出来辞职,崇祯的一口气差点没顺过来。
崇祯死死的盯着韩爌,这个东林党的代表人物之一。面对朱由检几乎喷火的眼神,韩爌站着没有动,只是把头低着。就在这个群臣尴尬的时候,有人准备跳出来再一把,让韩爌彻底滚蛋,断了崇祯挽留的心思时,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香河大捷!香河大捷!”声音由远而近,最初朱由检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竖起耳朵听着,越来越清楚,立刻对王承恩看了一眼。王承恩大步下去,奔着大门口走去。
崇祯已经激动的站起来了,值此万马齐喑之际,任何一点好消息,哪怕是很小很小的消息,都会让他激动。抢过奏报,崇祯颤抖的手打开,展开一阅,慢慢的坐了回去。
群臣也都挺激动,就连韩爌都抬起了头,看着脸色渐渐泛红的崇祯,如同酒后一般的红。
呼……!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朱由检突然觉得眼睛里有点热,转过身去,将奏报递给王承恩:“大家都看看吧。”还是首辅的韩爌,第一个接过了奏报,默默的看完之后,递给了周延儒,然后一个一个的传。
现场沉默了很久,大家似乎都在想同一个问题,这个叫陈燮的家伙,怎么走到哪都能打上仗。这都退到香河休整了,还能遭遇后金五千铁骑奔袭香河的事情,结果一打又赢了。
这可是五千铁骑啊,还是野外战而胜之,如果不是奏报上有香河县宋毅的名字,还有白杆兵马祥麟的名字,这事情谁敢信啊。
“众位卿家,不知作何感想?陈思华,不过一介商贾,捐旌表,兴团练。三千登州团练,自去岁上京,首战于通州,再战于蓟州,三战于香河。三战三捷!不过区区团练尔,不过区区团练尔……。”朱由检都忘记了要保护陈燮的想法,再也忍不住的拍案而起。
这帮大臣面对这么一个逆天的事实,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了。上一次,还有人说要验首级辨真伪,结果全部都是真建奴的首级。这一次,没人敢在这么说了,人家连一个首级都不多报,个个都是真的。大明朝的军队,哪有这么玩的?
大臣们在开动脑筋怎么面对这个叫陈燮的人时,秦良玉在城外的营地里做出了一个决定,秦翼明率三千白杆兵出发,直奔香河。干啥去?给陈燮增援啊,担心后金恼羞成怒,杀回来报复啊。秦良玉这个担心有点多余,这个时候的黄台吉,正在带着他的主力,押着抢来的百万两白银,大量的粮食、人口,缓缓的自迁安以北的长城出关呢。
在此之前,留下了一道命令,让阿敏率一万五千余众,守住遵化、永平、迁安、滦州四城,为将来杀回头留下一个桥头堡。坦白讲,黄台吉的军事才能虽然不是“我大清”吹嘘的那么神乎其神,但是这么简单的错误应该不会犯。一万五千人,就想守住四个城?这不是笑话么?明军再烂,十倍于敌人还打不过?这不是扯淡么?所以,可以肯定,这是阳谋,针对阿敏这个心头刺的阳谋。
就算打下了三河,这个时候后金也没守的意思,多尔衮和多铎,在完成一次漂亮的偷袭之后,开始准备闪人。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豪格带着残兵败将撤到三河。
见面至于,豪格羞愧难当,这哥俩他得喊叔叔,问题这哥俩也是黄台吉的眼钉啊。野猪皮一帮儿,相亲相爱就是神话传说的故事。
第一百四十三章别人能看的下去,我看不下去
第一百四十三章别人能看的下去,我看不下去
有意思的是,第一次巴山度被陈燮收拾的时候,豪格笑话了这哥俩。席特库被收拾,豪格依旧笑话了岳托。结果这一次他带兵去打香河,信心满满的想展现一下能力,结果历史发生了变化,本该是被打下的香河没打下,没打下的三河反而打下了。
这个变化,让豪格羞愧不已,也不好意思让这哥俩帮着去报仇啊。
多尔衮和多铎当面还安慰了一下豪格,心里却乐不可支。让你当初得意来着,知道厉害了吧?不过心里也埋下了阴影,又是那支了绿皮军,这家伙是哪里冒出来的?打起野战来,毫不在意后金的铁骑,硬桥硬马的顶着打。火炮、排枪,战无不胜的后金勇士就败了。大明的火器确实厉害,如果明军都是这个装备,“我大清”的好日就不长了。
这哥俩也干脆,立刻就收拾行装撤了,追着黄台吉的主力去。反正投降三河得手了,通州去不去都无所谓了。豪格肯定不能一个人杀回去,只好带着剩下的人一起走,追黄台吉去。
二月,春风不寒,阳光温软如触摸情人的胸膛。
这样一个睡懒觉的大好季节里,自然是……。好吧,苦命的陈燮一大早就起来了,一番溜达之后,迎着阳光闭上眼睛,分外的怀念在登州城里的被窝。就在这一刻,什么家国天下民族大义。统统的得让路。狠狠的怀念一番暖裘里的温润和**……。
通往京师的官道上依旧看不到车马,只是断断续续有难民,互相搀扶着,艰难的往前。
衣衫破烂,面色菜黄,表情麻木,生存的本能促使下,迈动脚步。
陈燮已经练的心肠如铁,香河县不会纠集他们,那就只好继续让他们南下。可现在是春天啊。眼看就要春耕了。这对大明京师周边的经济生产,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强盗们抢够了,留下一地荒芜走了。下一次再来,会抢的更远一点。这个强盗。就这样一次一次的张嘴咬下大明的一块一块的血肉。想到这里。陈燮不禁心如烈火。不能就这么算了。人自私没错,但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过于自私就是在犯罪。
转身回营。大步流星的走进军大帐,一群年轻的军官们正在开会,学习总结战争。看见陈燮,王启年立刻站起敬礼!丁雄、翁正清、李云聪、将岸,一个一个年轻的面孔,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后,神态坚毅从容。
“官道上最近几日的人流,大家想必都看见了。我不知道大家心里怎么想的。但是我想告诉大家我是怎么想的。作为军人,做不到眼睁睁的看着我们的父老流离失所,不能看着我们的兄弟姐妹在建奴的铁蹄下哭泣。别人不敢打,我来!所以,我命令!不等京师的消息了,估计他们一时半会也商量不出什么好结果。现在请大家告诉我,豪格以五千兵力偷袭香河,最大的可能性是什么?各位说说看?”陈燮丢下一个问题,众人皆面露思索时,将岸挺胸大声道:“报告长官,卑职以为,这是一种战术动作,目的在于掩护其真实意图。纵观当前战场态势,后金连昌河、乐亭这样的小县城都打不下来,还指望他没能打下京师么?卑职以为,黄台吉已经在撤退了。”
“长官,卑职也是这个意见,请长官下令,卑职原率本部人马,急行军追杀三河之敌。”李云聪大声开口,主动请缨。
“卑职愿当前锋!”“长官……。”丁雄等人先后站起来请战,看着一张一张年轻的脸,充满朝气,跃跃欲试。陈燮信心百倍,走到巨大的地图跟前,气势凌人的抬手,一拳狠狠的砸在滦州上,大声道:“兵法所谓避实击虚者,滦州正当其时。王启年,我把斥候队给你,你带个步兵队和门野炮,携带三天的干粮和弹药。嗯,现在是上午点三十三分,十点整,部队必须出发。赶到滦州之后,只要有机会,就给我突然的杀进去。”
“卑职明白!”王启年比起其他人就要沉稳多了,站的笔直,立正敬礼。
“就这样吧,王启年走后,其他部队立刻收拾,下午两点之前,必须出发。执行吧!”
一个一个的昂首挺胸的出去了,望着他们的背影,陈某人悄悄的擦了一把心虚的冷汗。果然热血青年还是好忽啊,陈某人可不是各位心目算无遗策的战术超人。
嘟嘟嘟,集结号响了!安静的站在营地央的陈燮,看着年轻的士兵们飞快的从各自的帐篷里出来,全副武装,动作敏捷的完成整队。这些年轻的面孔,就是陈燮最大的底气。
“一二三!”炮队的士兵,喊着号,将火炮和弹药车连接起来,套上挽马。
半个小时后,这支精气神十足的队伍,已经开始走上了出征的道路。陈燮默默的站在大营的门口,挺立如一杆标枪,注视着每一个走过的士兵。目光所到之处,这些年轻人的表情都变的异常严肃,腰杆笔直,健步如飞。
营地里的忙碌,自然惊动了马祥麟,走过来看见陈燮的样时,马祥麟站在五步之外没动。默默的等到最后一个士兵也走出去,这才过来笑道:“思华,怎么不通知一声?”
“现在通知也不晚是不是?”陈燮说着脸色一变,狰狞咆哮:“知道了还不快点去收拾你的人马,下午两点之前还没有准备好,就带着你的人滚蛋。”
马祥麟连滚带爬的跑了!
营门外烟尘滚滚,三千白杆兵以骑兵为先导,正在急速赶往白杆兵香河。
“将军,城上派人来问,白杆兵为何调?可有兵部的手令?”一名士兵来报,秦良玉面无表情,淡然道:“回报,就说去天津接一批采购的物资,路上不太平,我多派点人手。”
韩爌没得到皇帝是挽留,请辞的折很干脆的得到了批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如此特殊的举动,说明了皇帝对东林党失去了最后的耐心。
没有三留三辞的过场,朝诸臣不免生出兔死狐悲的寒意。人就是这样,当他们对阉党喊打喊杀,绝对不留一丝情面的时候,是绝对不会拿来和现在朱由检还算客气的举动相比较的。更有意思的是,这个时候华殿内的重心不是如何退敌,而是韩爌辞职之后,谁来当这个首辅,谁来递补内阁的问题。
所以,秦良玉无令调兵的事情,就像丢进一滩死水的池塘里,微微荡起的波澜很快就散尽。头疼的事情很多,那个叫陈燮的年轻人的叙功的问题,眼下如何退敌的问题,暂时都先放在一边了。缓一缓再说。但就是这么缓一缓,历史上就缓到了五月,然后才由孙承宗率部反击。也不怪崇祯说“朕非亡国之君”“臣各个都改杀”,但是站在皇帝立场看问题,朱由检忽略了一个最本质的问题,就是君权和臣权,本质上是利益一体的。君臣之间的关系一旦彻底撕裂,又没有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作为后盾的前提下,大明朝的败亡无疑会提速。
香河的陈燮可不管这些,王启年所部没走远呢,宋毅就从城里出来了。吓的屁滚尿流,陈燮要走啊,后金就在三河,他能不着急么?
见到陈燮,宋毅气急败坏的追问:“陈大使,本县可有怠慢于贵军?”
陈燮面对这个臣的一员,决定给足他的面,作肃然状拱手道:“县尊何出此言?燮不过是率部追击建奴,何曾言香河怠慢本军?”
追击建奴?这个说法把宋毅说傻掉了,我的大爷诶,别人躲都来不及,你往跟前凑。这是犯了哪门的病啊?
“思华啊,建奴虽去,然主力犹在,贵军不过数千人,此番东去,一旦遭遇建奴大军,该如何是好?”宋毅不可谓不苦口婆心,好心好意的劝陈燮,也算是救人救己。
“三河陷落,京师危机。昨夜闻讯,燮心急如焚。奈何将微兵少,不能正面与敌主力决战。一夜未免,苦思对策,最终得出这么一个办法。东进,威胁敌后,尽量为京师争取一点时间,哪怕只是一时半刻,也是好的。燮也知道,此去荆棘满路,危机重重。可是一想到,大明的百姓在建奴的铁蹄下哀鸣**,每念于此,屈辱在心里如火烧似的煎熬。别人等的起,我等不起,别人看的下去,我看不下去。登州团练营就算只有三千兵马,也要去捅一捅黄台吉的腚眼儿。宋县尊不要劝我了,陈燮没什么采,说话粗俗之处,还请多多包涵。如此去不回,还请县尊代为禀报于君前,就说陈燮为了大明肯收留我这个海外游,感激之情不能用语言来说明。国到了如此地步,我辈唯有为其去死,再无别的选择!”
宋毅听傻了,是真的听傻了。大明的官员,论嘴的时候,都能说的花团锦簇慷慨激昂。可是要说做,谁能比的上眼前这个还是白身的陈思华?要说君恩深重,陈燮得到的跟他付出的,又如何能比?
第一百四十章战后分赃
第一百四十章战后分赃
陈燮并没打算放过潮水一般退下的后金军,可惜的是士兵枪管炮管都打红了,炮兵正在往炮身上洒水,青铜炮是指望不上了,钢铸线膛炮冒起腾腾水汽,还能赶上最后一发。。
眼看后金军退出1000米,内心激动却始终表情淡定的陈燮,下达了新的命令:“派新兵去打扫战场,记住,不留活口。”
预备队一队接到命令,队官一期生李云聪,强忍恶心,抬起军刀往前一指:“上刺刀,杀出去,一个活口都不留。”
这一趟活确实受罪了一点,三道铁丝网间有通道,只能四人并行,拎着军刀的李云聪走在第一位,大头靴踩在满地碎肉的血泊里,一个蒙古兵还没死,挣扎着爬起来,双目无神的往回走,李云聪咬咬牙,上去冲着他的后背就是一刀捅过去。
刀抽回来,前面的身躯摇摇晃晃的往前扑倒,带出来的血喷了几滴在脸上。顾不得去擦拭,还得转身给这些新兵菜鸟们打气:“一个不留!”
按照操典,军官走在最前面,当兵的自然没退路,身后是自己人在看着,就算再恶心难受,也得憋着难受往前踩着血迹往前走。三棱军刺也不管死的活的,遇见一个算一个,刺刀对着要害捅就是了。
一边拿刺刀捅人,一边吐的场面再次重复。作为军官的李云聪,杀了第一个之后似乎就没那么难受了。拎着战刀继续往前,追上一个断了一条腿,正在往回爬的建奴,手起刀落浑身力气都用上了,一个脑袋往前一跳,喷出一道血泉。
看着战场上正在发生的一幕,豪格的眼珠都圆了,但是他只敢远远地看着,之前发生的战斗,就像一块寒冰凝固了他的勇气。五千人的大队。半个时辰的战斗。留在战场上的至少是一五百千人。
相比于陈燮的新兵,白杆兵干这种活就轻松多了。从来就没打过这么轻松的帐,五百对一千,留下对手不下二百人。自身死伤不足三十。奉命出击打扫战场。拿长矛捅死这些伤兵。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要不是后金大军还没全退,这会打扫战场不知道多爽。
呜呜呜的号角声响起了,后金大军终于缓缓的往回退却。陈燮知道今天的战斗结束了。短促但是异常的激烈。这一仗结束,再次证明了近代军队在这个时空的无敌。也确立了陈燮这个新崛起的悍将之名。可惜了,这里是明朝,军人想牛逼拉轰,还得等上十年八年的。
随着后金大军消失在视线,陈燮突然举起手里的军刀,猛喝一声:“万胜!”
短暂的凝滞后,现场突然猛的爆发出震天的高呼:“万胜!”
再一举刀,就像指挥棒似的,现场再次安静,稍稍平静了情绪的陈燮声嘶力竭的一声怒吼:“大明威武!”现场所有官兵,举起刀枪,齐声高呼:“大明威武!”
知县宋毅在城头上听的清楚,忍不住也觉得浑身血都被点燃了,抽出宝剑在垛口上狠狠一斩,火星飞溅之际也是用尽全身之力的喊了一嗓:“大明威武!”
“大明威武!”城头上的官兵、衙役、民夫都疯了,跳啊叫啊,欢呼声此起彼伏。
打扫战场这种事情,白杆兵最喜欢了。不管有气没气,上去就是一刀,对着脖砍。登州团练营这帮绿皮真是土豪,居然不愿意打扫战场,那就我们来把。一人一把狗腿刀(我大阳江出品),发下来之后就没正经的发挥过,这次真是爽了,这刀太好用了。
宋毅带着民夫,敲锣打鼓的过来,送猪送羊,陈燮当然要出面迎接一下。带他去看看砍下来的脑袋堆成了小山,一边吐一边满面笑容的宋毅,总算是一颗心放下来了。有登州团练营在,香河丢不了。
“县尊大人,有个事情还得您帮忙,那么多尸首,可不能丢野地里不管,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