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崛起(天涯)-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头朝土坡上冲来。

不过五百米的距离,正常情况骑兵转瞬而至,夏延人还在憧憬用斧子砍死这些不知道从哪来的帮凶,割掉他们的头皮时,排枪砰砰砰的响了。

这个时候想停下来的可能性完全没有,只能继续往前冲,从来不知铁丝网为何物的夏延人骑兵,一头撞上铁丝网的时候,人仰马翻一片混乱。

五十米外的陆战队,从容的开火,雨点一般的射击,一个接一个的掀翻土著骑兵。两门75山炮也在不断的射击,一直到炮管打红了,汗珠滴在上面立刻化作水蒸气的时候才停止。

这是一场夏延人无法理解的战斗,对手是谁,从哪来的,他们一无所知。两千骑兵伤亡过半的时候,夏延人发现不对了,开始掉头跑路才发现,原本浅浅的河水,上涨了不少水位。轻松涉水而过的来路,变成了艰难的跋涉。

陆战队离开了土坡,踩着军官口哨发出的节奏,列队严整的开始前压。战场上到处都是死尸和失去主人的战马,排枪不断的响起,不断的将试图涉水而逃的土著打下马来。这条无名的小河,河水被血染红了。

更为绝望的是,侧后出现了纳瓦霍人的骑兵,虽然不多,但是足以让溃不成军的夏延人彻底的覆灭。整个战斗从开始到结束,不过短短两个小时。战场上抓到的夏延人不多,只有区区三百多人,而且个个带伤。

逃过河的骑兵,最终没有能逃过雄鹿和他的伙伴们的追杀,装了木柄的砍刀成为了夏延人的噩梦,追上去就是一刀剁下去,锋利的砍刀轻易的斩断了夏延人简陋的武器。



第八百零六章金光耀眼

第八百零六章金光耀眼

损失了主力的夏延部落覆灭成为定局,纳瓦霍人联合另外一个大部落科隆马人一道,联手把夏延人一网打尽。青壮男子两个可以换一把砍刀或者一个铁锅,女子价格减半,老人和孩子十个才能换一把铁器。

这么操蛋的事情,交易双方买卖做的不亦乐乎,短短半个月,周边百里之内就剩下两个部落。这样一来,买卖就有点做不下去了,实力更强大的科隆马部落,居然把脑筋动到了纳瓦霍人的头上,两家发生了几次冲突后,吃了一点小亏的纳瓦霍人长老找到海边来,要求“神”派兵去灭了科隆马人。

李恒和戴志远获悉详情后都觉得不可思议,这帮人脑子里都是豆腐渣么?咱们是侵略者啊,能不能有点警惕性啊。本着兔子不吃窝边草,本着地区和平长治久安的宗旨,探险队把两个部落的长老都叫来,招待一顿之后,李恒提出调停两家矛盾,戴志远则提出两家合伙去抢别的部落的人口这一阴毒的建议。

旧金山三面环水,海湾对面就是更辽阔的大陆不说,南边也有不少部落。为什么要局促于一个小小的旧金山呢?完全可以到更远的地方去做没本钱的买卖嘛。

你还真别说,这两个部落商议之后,都接受了这个建议。唯一的提议就是,需要探险队提供更多的铁制武器。这一趟出来,整个船队带来了一万多把砍刀,还有五千多个铁锅。剿灭夏延人部落后,获得人口五千多,马匹一千余,粮食无数。交换出去的铁器,就算给个优惠加上友情赠送,也才不到三千件。可想而知,这帮孙子有多黑心了。

达成协议之后,科隆马人吃饱喝足。心满意足的走了。这个部落比起纳瓦霍要大将近一倍,纳瓦霍人在瓜分夏延人之后,实力得到了长足的增长,地盘也有所增加。但是依旧不敢正面刚科隆马部落。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准备过冬的季节,按照事先的计划,路达带着一个连在纳瓦霍人居住山谷附近扎营,一个是做前哨战,另外一个是准备沿着河流勘察。寻找金矿。

人口买卖大大的缓解了殖民点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这些奴隶中的年轻男子,投入到修建码头、修路上、烧窑等工作中,青壮女子则需要去烧荒开垦土地、晒盐,老人负责后勤,孩子则得到了优待,每天都得到一个简陋的学堂里学习。

考虑到这些奴隶都是宝贵的劳动力,除了没有自由之外,生活上的条件并不差。住的是烧地龙的木棚子,虽然是大通铺。比起土著自己住的茅屋来,冬天要暖和的多了。吃的方面,探险队和陆战队看见就吐的午餐肉存货很多,这玩意最大的优点就是保存和运输方便,所以出发的时候后勤方面是尽量多带一点,现在全都便宜这些土著了。殖民地的大明人,宁愿钻山沟去打猎,累个半死回来都不愿意吃午餐肉加压缩饼干的组合。

经过一个月多月的磨合后,这些土著意外的发现这里的生活不错,当然也有不间断的逃跑和闹事的人。但是每次都被抓回来,吊死在树干上风干示众。冬天来临前,探险队也没闲着,他们需要去打猎。储存足够的咸肉过冬,顺便看看能不能发现金矿。

第一场雪落下来之前,一条通往码头的道路修好了,探险队和勘测队依旧没有找到金矿。这个对于整个殖民点来说,打击不能说不大。当然也有好消息,下雪之后。整个奴隶群体变得比较好管理了。冬天逃离殖民地的下场,不是冻死就是喂了荒野上的狼。

因为没有找到金矿,殖民点的不满情绪日渐浓厚,陆战队还好一点,探险队中低落的情绪比较严重。作为整个殖民点的前哨站,路达带着一个连居住在一个半山腰上。越过这个山坡,就是一个相对平坦的面积不太大的草原,半天的时间穿过这一片草原,就是科隆马人的地盘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殖民后,渐渐的搞清楚一个事情,夏延人并不是本地的常驻局面,他们其实是十年前从海湾对面过来的部落。而且这个部落不过是夏延部落的一部分,因为在领地争夺中失败了,不得不进行一次迁徙。沿着海岸线,一路来到了旧金山这一代活动,因为战斗力比较强大,侵吞了本地纳瓦霍人不少地盘。科隆马那边因为实力更强大,夏延人招惹了几次没捞到好处,两边议和了。当初打算去抢殖民点的时候,纳瓦霍人拉上的是科隆马人。因为炮火太过凶残,吓坏了纳瓦霍人,吓跑了科隆马人,不然整个殖民点的麻烦更多。

正午,太阳照在雪地上,草原上顽强的枯草挣脱雪的束缚,探出头来,在寒风中萧瑟。

一支马队沿着结冰的河流,不紧不慢的往克隆人的地盘而去。前面开路的是已经能够进行简单汉语对话的雄鹿,这个家伙带着十几个铁杆兄弟,已经彻底的投入了殖民者的怀抱。在这里,吃的好,穿的好,下雪之后住在烧了火龙的木屋内,对这些来自东方的“神”,现在土著已经发现他们其实也是人,只是更为强大的掌握了神的知识力量,比较讲道理而已。

半个月前,雄鹿接了一趟活,二十个小伙伴骑着马,带着路达和一个排的兵力,沿着河流一路往南探寻,这是今年最后一次勘测了。如果还是找不到金矿,就得等明年了,不然再下一场雪,草原上就看不到草了,河面也彻底的上冻了。

“路,快到科隆马人的地盘了,他们的,不友好。”雄鹿调转马头,找到正在马背上颠簸的路达,进行善意的提醒。科隆马人比起纳瓦霍人来说,确实不太友好。大概是没吃过亏,加上整个部落单单战士就有六千多人,在这一片土地上一直都是老大,所以他们比较跋扈。上一次被吓跑之后,科隆马人收敛了一点,开始了人口买卖之后,残忍霸道的天性有所暴露。

相比之下,纳瓦霍人就好多了,冬天来临之前,医疗队进驻山谷之后,治好了很多病人,殖民者彻底的获得了纳瓦霍人的友谊。尤其在殖民者自己的资源都很紧张的前提下,帮助他们用青砖和陶管盘了火炕,大大的改善了纳瓦霍人过冬的困难。

路达点点头表示接受建议,科隆马人在交易的时候越来越不安分,尤其是他们尝到了高粱烧的味道后,每个月都要拿一些“不值钱”的货物去换酒喝。这些货物只要是皮毛,还有一些野味。在美洲大陆,这些货物确实不值钱,但是经过处理后运回大明,不敢说一本万利,百倍的利润肯是有的。刚开始的时候,科隆马人拿皮毛和野味换取食盐和烈酒,态度还算比较好,第一场雪下来后,科隆马人的态度便的有所恶劣。尤其在高粱烧库存不多,殖民点决定停止交易烈酒之后,科隆马人显得极为不满,好几次差点发生了冲突。

根据雄鹿的记忆,他和伙伴们就是在两条河流的交汇处发现的狗头金,因为喜欢金闪闪的东西,拿绳子串起来准备挂着当饰品。河流的交汇处附近,是一大片山区森林,这地方属于科隆马人的势力范围。

“看来我们要快一点了,不然天黑前很难赶到宿营地。大家简单的在马背上吃点干粮,中午就不休息了。”看了看手表,路达喊了一嗓子,得到众人的回应后,整个马队继续上路。出门在外搞勘测很辛苦,但是为了发财,大家都忍了。下雪之后,道路难行,确实增加了不少难度,不过这些都不是问题,就怕找不到黄金。

“快看,这里是河流交汇处,过了这个地方,上游的河流比较湍急没有结冰,一直延伸要森林中。”路达指着前方喊了一句,雄鹿发出了一声欢呼,时间已经不早了,按照预定的计划,要在山脚下宿营。正常情况下,至少要花两个小时准备宿营地。确定宿营之后,雄鹿可以跟着去打猎,这个时候他可以有机会使用神的武器。

沿着河流继续往前,山脚下找到一片平地,这里是森林的外围,地势也不低,就地取材也比较方便,绝佳的宿营地。下马之后,众人开始忙活,先给马喂一点炒熟的黄豆,喂马的同时,用毛巾被马擦汗,这地方马比人金贵,没马的话大家要走回去很难很难。

河面上闪烁着金光,看着阳光下的河流明显要流速更快,再看看附近的地形,路达的第一感觉是这里可以修一个水力机构,磨坊或者水利锤。可惜,这里现在是科隆马人的地盘。明年春天,从夏威夷来的补给船到来之前,殖民地都没打算收拾科隆马人。

“雄鹿,让你的人去找柴火,你,带上几个人去打猎,还有你,去砍一些树回来,你们几个,跟我去河边,还有你……。”一番命令之后,几十号人分工明确,有人负责马匹,有人清理营地,有人开始挖行军灶和排水沟等等。

拎着两个水桶,路达走到河边取水,其他几个人要装几袋子鹅卵石回去,烧热之后的鹅卵石铺在地上,盖上土踩结实了作为帐篷的地基,晚上寒气会少很多。

站在河边,看着清澈的河水,洗了一把脸之后,擦干水的瞬间,一道金光山东,瞬间路达的眼珠子就不会转了,金光来自河底,阳光折射后反射的格外耀眼。

第八百零七章风雪来临

第八百零七章风雪来临

相比于李恒仅仅是因为重视爵位才来到北美这个陌生的大陆,戴志远则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这种开荒的生活。抛开一旦在北美大陆建立一个殖民点能带来的功勋,戴志远更喜欢这种在一片荒芜之地,看着一个城市在自己手里诞生的感觉。

戴志远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更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豪感。别人来美洲,都是来发财的,而他来美洲的目的,真的是想做这个时代海上的班定远。开疆拓土是过去的说法,改社为党的复兴党,党章上明明白白的写着,“为中华民族拓展生存空间为使命”的字样。

大多数党员心怀使命感,但肯定不是全部。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每一个党员都相信,他们是这个时代的精英,走在了这个时代的前列。

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恪尽职守,但是戴志远肯定是其中之一。每一天都会早早的起来,工作到很晚才睡。他并不喜欢李恒带了女仆过来伺候生活,但是也不反对李恒这么做,因为李恒没有违反纪律。正常情况下,战舰上绝对不允许有女人出现,但这一次是例外,因为李恒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北美大陆第一块殖民地的总督,原则上是允许带家属的。李恒没带家属,就已经做的很不错了,毕竟要在这片大陆上任职不少于十年。

这一日,戴志远如同往常一样,早早起来,上上下下每一个地方都走一遍,最后来到码头时,看着在海湾里延伸的栈桥,戴志远的心情很好。这个临时的码头对于整个殖民点来说很重要,没有码头的话,就得用小船一趟一趟的往岸上运物资。

有了临时码头,战舰和武装商船上携带的物资。可以直接走栈桥,用小推车运到岸上,效率大大的提高了。尽管如此,戴志远还是不满足。眼下的栈桥是木制的,承受能力有限,还得想法子弄一个水泥码头,最好还能有一条铁轨,就算没有车头。用马匹运输也比现在的效率要高不少。看着正在用小推车往岸上运物资的土著,戴志远的脑海中想到的是将来,这个码头上必将会出现的沸腾景象。

回去的时候特意绕了个弯,走在简易道路上,马蹄踩着残雪,看着一片一片平整出来的农田,虽然不算很多,只有一千多亩,至少能保证明年有收获了,这意味着大大的减少对海运物资的依赖。深翻后的农田盖上一场雪。地里的虫子在冬天里无所遁形。农家出身的戴志远读过农学,深知这样做的好处。

冬天的田野上一片平静,偶尔有成片的飞鸟落在田间觅食,一切都是如此的宁静祥和,丝毫想不到这片土地上,曾经渗透过厚厚的血迹。当当当的钟声响的很突然,野地上腾起一片贴地的乌云,飞鸟受惊后慌乱的远遁。马背上的戴志远却脸色一变,挥鞭一指营地:“出事了,快回去。”塔塔塔的马蹄声响起。在残雪未消的土路上不敢跑的太快。

接近营地的时候,戴志远听到了欢呼声,紧张的心情顿时松弛了,回头看看身后紧跟而至的两个警卫。笑道:“看样子是好事,不用着急了。”

路达在营门口被包围了,就像是个凯旋而跪的英雄,在人群的欢呼声和簇拥下往营门挪动。虽然是冬天了,殖民者们并没有松懈,都在营地外趁着天没到最冷的时候。尽量的多做一些过冬的准备。这一路上看见一个人,路达都会高高举起手里的一块黄金,让太阳折射的金光闪耀每一个人的眼睛。都不用说话,每一个探险队的成员看一眼就疯了,丢下手里的一切,跟着归来的勘测队,一边跑一边欢呼。沿途警戒的哨所敲响了原本用于戒备的钟声,似乎不这样就无法发下内心的喜悦。

戴志远也仅仅是看了一眼高举的金子,脸上就露出难以克制的喜悦。这不是单纯的为了黄金,明年只要有一艘满载黄金的船回到大明,就可以预见未来的十年内,这个殖民点将迎来蜂拥而至的人群。海上贸易开启了大明沿海的视野,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早就了一大批野心勃勃的冒险者。这些人中的成功者仅仅是少数,更多的失意着依旧执着。他们将成为这片大陆上移民的重要来源,有了人口才有未来。

夕阳下的天边彤云密布,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明天没准是个坏天气。不过这个时候的殖民点内,没人去关心这个。戴志远却不得不让告诫自己保持冷静,没有加入欢呼的人群中,径直去了指挥部,找到李恒便道:“明天可能要变天,说句扫兴的话,不能不提前做些准备。”

正在阳台上看着众人疯癫的李恒,听到这话脸色也是一阵肃然。尽管已经做了很多准备,看上去非常的充分,但这毕竟是在北美大陆上渡过的第一个冬天。鉴于这些年大明的气候异常,不难联系到今年冬天北美大陆的第一场雪虽然不大,但是来的有点早的事实。

暴风雪一来,不做好防范那绝对是要死很多人的。李恒丝毫不敢大意,立刻下令着急所有军官和管事开会。探险队执行军事化管理,一声令下,连长一级的军官和管理全部都得停止欢呼,二话不说就往指挥部跑。

除了外出不能到场者,半个小时内所有人军官都汇聚在会议室内,李恒和戴志远最后到场,面对百余人的军官和管理团队,极为严肃道:“不好意思,打断了大家的狂欢,理由很简单,你们在欢呼的时候,参谋长发现了天气可能会出现的变化。北美大陆殖民点的第一个冬天才刚刚开始,现在还不到高兴的时候。就算发现了黄金,你们也可能在冬季寒冷的条件下采集,人为财死的蠢事不能干,下面请参谋长讲话。”

简短的开场白之后,李恒转移了话语权,戴志远当仁不让的站起道:“如何顺利的渡过这个冬天,各级单位都有预案,我这里就不重复了。唯一要讲的就是大家绝对不能有松懈情绪,根据上级下发的资料显示,北美大陆的冬天暴风雪可不是闹着玩的。我们的人不能出事,那些奴隶也尽量避免出现伤亡。从现在开始,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暴风雪天气,我要求各级单位立刻启动应急预案,就算暴风雪不来,我们也要做好一切应对的准备。”

会议开的很剪短,天已经黑了,各级主官却没法子轻松下来。狂欢不要想了,所有人都得动起来,检查过冬需要的一切物资,加固临时搭建的木屋,避免奴隶在风雪中有损失。成立应急小分队,随时准备处理险情等等,诸多事务忙起来,一直到深夜依旧到处是火把。

李恒和戴志远也熬到了深夜,抬头看看没有一颗星星的夜空,还有呜呜的寒风入耳,两人的表情都很严肃,看来天气真的可能会变化。出发前下发了大量的资料,其中就有《看云识天气》这么一个东西。应该说把能想到的资料都准备上了,《赤脚医生手册》这种大杀器,每个队员都发了一本。探险队要求人人都得识字,有这本书在手的话,可以避免很多比必要的损失。说的不好听一点,只要认真的读完这本书,就能对付一些简单的疾病。

天明时分,阴云密布,雪虽然没开始下,风已经吹起来了。整个殖民地再次忙碌了起来,加上奴隶小八千人的殖民地,过冬的食物、取暖的木柴、冬衣等等,无疑是一个海量的数字。各级官员也没心思为发现金矿而继续高兴了,到处都是走动的人群,尽量多的往殖民点内搬运干草在内的各种物质。

李恒和戴志远分头行动,全面检查应对准备。老天爷还算给面子,一直到天黑之前,才开始往下掉大风卷着的雪花。回到指挥部内,冲着结霜的玻璃窗户,李恒和戴志远交换了一个眼神,心有余悸。要不是戴志远及时发现,提前准备,没准就得遭遇不小的损失。

“风雪已经来了,猫冬的时候也不能闲着,免得出乱子。”李恒皱着眉头,想到这个问题。就像在海上憋了很久的士兵,一旦上岸肯定要闹点事情出来。这一点,在远征欧洲的航行时,李恒深有体会。探险队来的绝大多数都是精力旺盛的年轻人,殖民地内又有大量土著女性,区区二百多人的日本女子,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下,根本应对不过来那帮闲的蛋疼的小伙子。所以,必须给他们找点事情做。

“完全正确,首先得把那些男性的土著管理好,绝对不能麻痹大意,必要的时候果断处理。可以组织他们学习汉语,让监管部队加强一下值班力量。其他土著也一样,年轻女子组织起来学说汉语,老人和孩子生活上要照顾好……。”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商定了诸多细节。

第八百零八章是贵族也是土鳖

第八百零八章是贵族也是土鳖

易卜拉欣已经没有任何脾气了,从他踏上兴海城土地的那一天起,就没有受过这么大的屈辱,或者说是他自认为的屈辱。从船上下来的时候,他带来了十六个人的卫队和五十人的仆人,这个在三大洲横行的帝国特使,在兴海城没有受到任何的优待。

还记得那天身边最强大的勇士,脑门上多了一个血洞后,整个使团都被拿下,关在一个农庄里。因为阿卜杜拉求情和贿赂,没有受到太多的虐待,仅仅是消费高了一点。花点钱对他来说不算事,愤怒的是整整三个月过去,没有见到一个大明帝国的官员。更为愤怒的是,他的侍卫因为夜间私自外出打探消息被发现,那些看押他们的士兵开了枪。之后对他们的看押更为严格,稍有不从就是拳打脚踢,再不服气就开枪杀人。

苦难一直到两个月前,才来了一个文员,招呼他们收拾行李,离开了那个农庄,登上了这条冒着黑烟的大船。在海上断断续续的航行,期间在一个叫华亭的港口停泊了十天,还不能下船,接着又走了十天,才算看见了最终的目的地。几个月的摧残下来,易卜拉欣欲哭无泪,他这个奥斯曼帝国特使,在大明人眼里真不算什么,手下的人稍有抱怨或者骚动,看押的士兵会毫不犹豫的开枪。十六个侍卫,这几个月被打死了六个,打伤八个。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他带来的那些女仆,没有受到任何骚扰。

忠心耿耿的阿卜杜拉。一直跟着易卜拉欣不弃不离,这让易卜拉欣深感欣慰。这个以前他看成一条狗的阿拉伯商人,现在已经成为了他的心腹,任何事情都会跟他商量。

码头上有等着他们的军队,同样是码头。易卜拉欣已经对看见的一切麻木了。高高竖起的吊机,延伸至大海深处的坚硬码头,还有港口内林立的桅杆,喷着黑烟的机车等等。

身穿笔挺的浅黑色制服,每一个士兵都显得格外的精神,而且还很帅。看上去明显跟其他军人的衣服颜色不一样。甚至连这些士兵的气质给易卜拉欣的感觉也完全一样。这些人的眼神里杀气浓度很高,一看就是在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精锐,而且是精锐中的精锐。他们的武器也不太一样,从外面看只能看见鞋筒上的匕首。

年轻的军官王睿站在码头上,看着来自万里之外的什么特使。不屑的表情一闪而过。子承父业的王睿别看不到三十岁,曾经在南洋的丛林中征战五年,而且经过系统的军事教育和训练,并且在战斗中证明了自己。不然哪有资格穿这身象征着军队中最精锐军人的黑鹰制服。

“黑鹰”是一个代号,属于陆军中最为神秘的部队,这支部队中的精锐,才有资格出现在陈燮的侍从队,而且还得看运气。一年前的那次测试中。如果不是那个“影卫”最后时刻的一个小小的疏忽被抓住,王睿就是被淘汰的对象。

即便如此,进入侍从室后。王睿也不会告诉任何人,他老爹是王启年。

使团的人终于全都下船了,已经彻底被整的没脾气,此刻沉默的站在一起等候裁决。夸夸夸,皮靴踩在水泥地上发出金属摩擦人,听的人耳朵发酸。(注:为节省鞋的摩擦订了铁片在鞋底。九十年代初还很流行这个。)

“都齐么?”看了一眼负责押运的陆战队少尉,得到一个明确答案后。在一份文件上签字后,王睿转身时淡淡道:“上车!”包括阿卜杜拉在内的一行人。都上了等在这里的四轮马车,出了码头拐了个弯,不到十分钟马车停下。

从车窗内,易卜拉欣和阿卜杜拉一直在观察,看见一趟火车停在车站内,还有士兵隔几步就持枪站一个。下车之时,王睿站在易卜拉欣的面前,终于看见了他的微笑,还以一句还算热情的话:“欢迎奥斯曼帝国特使莅临大明,因为你们是秘密潜入,所以不得不特殊对待。现在这里完全没有任何泄露消息的可能了,各位上了火车,可以好好休息一天一夜。”

虽然还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但是能感觉到待遇在发生变化。跟着一名士兵走近一个车厢之后,易卜拉欣总算找回来一种特使的感觉。带路的士兵面带微笑,带着易卜拉欣进去后笑道:“先在沙发上休息一下,阁下的仆人来了,我有义务教会他们使用这里的家装。”

受尽折磨的易卜拉欣,刚刚找回一点大爷的感觉,立刻就恢复了本质,虽然看这车厢内什么都新鲜,依旧很装逼的摆手道:“不必了,我的仆人都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听完通译的意思后,士兵耸耸肩,笑道:“那就这样吧,有事可以按这个红色开关。”

说完士兵很干脆的就走了,眼神里的不屑是个人都能感觉的到。易卜拉欣总算还没失去理智,立刻加了一句:“稍等,我看这个房间,只能住三五个人的,我那么多仆人,都带来了怎么住的下?”士兵保持客气的笑容道:“你的仆人住在隔壁的车厢内,有需要可以按绿色的开关,如果需要有人随时贴身伺候,小门后面的隔间里有大床,有齐全的生活设施,睡三个人绰绰有余,实在不行,外间铺着地毯呢。”

带路的士兵很干脆的走了,易卜拉欣觉得自己被怠慢了,却又敢怒不敢言,看着他走掉。等了一会,管家拉希姆带着四个奴仆进来,看见坐在长沙发上生闷气的易卜拉欣,立刻跪伏在地道:“尊贵的主人,我们被允许来伺候您休息。”

叮铃铃,巨大的书桌上电话铃声响了,惊动了正在易卜拉欣和他的随从,大家都不敢去碰电话,谁知道这是什么鬼?关键时刻,易卜拉欣响起了接待士兵的话,伸手按下沙发边上红色的按钮。不过一分钟,门口出现了那个年轻的士兵,对四个露出细腰却又蒙着面纱的女仆视而不见,径直走到书桌前,拿起电话后听到里面王睿的声音:“那个土鳖吓坏了吧?告诉他,晚上有个欢迎宴会,卧子先生出面接待他。嗯,就这样吧。”

易卜拉欣看的很清楚,士兵啪的一个立正道:“明白!”随身通译及时的翻译后,看见士兵转身后看看手腕上的表道:“现在是上午十点,我建议特使先生洗个澡,吃点东西睡一觉,晚上有一个宴会必须出席。没有别的事情了,我可以走了么?”

一个小兵都如此盛气凌人,这要换在以前,易卜拉欣一准把这家伙剁成肉酱喂狗。但是自打进入大明的领海后,他总算是明白这个帝国的疆域一点都不比奥斯曼帝国小。军队的战斗力更是高出很多,如果能有奥斯曼帝国一样多的人口,……。

想到这里,易卜拉欣下意识的问:“大明帝国有多少人口?”

没想到易卜拉欣会问这个问题,士兵明显的一愣,稍稍思索道:“我也不是很清楚,大明帝国本土人口应该超过一万万,海外领土的人口不太清楚,七八千万总是有的吧?”

听到通译说的一万万的时候,易卜拉欣的腿就站不稳了,陡然失去了力气,往沙发上一坐。小二百斤的身体,重重的砸在柔软的垫子上,咚的一声。奥斯曼帝国人口最多的时候,都不到五千万。这边告诉他,仅仅一个本土就一万万人口,这是多么吓人的一个数字。这个时代,人口是极为重要的实力象征。

好一阵这货才缓过进来,士兵已经出去了,站起身子的易卜拉欣使劲的拧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总算是有了精神,站起来面色凝重道:“去,准备洗澡水。”心里此刻在想,要改变心态了,这个帝国很强大,出乎预料的强大。两个强大的帝国之间,隔着万水千山,这是奥斯曼帝国的运气,也是不幸之处。理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