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崛起(天涯)-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的以为陈燮好欺负么?反正陈子龙是没法理解这些人的心态,明明整个京师的实际控制权还在陈燮手里,只要陈议长一声令下,军队随时可以出动灭了这帮人自以为是的家伙。

陈子龙的想法属于正常的思维模式,现在的大明政府本身就一直不太正常。建新之初,陈燮就有机会拿下整个朝廷的控制权,但是他放弃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还真别说,内阁那帮家伙真是聪明,算准了只要不碰陈燮的底线,就可以不断的试探。说起来他们真的挺无奈,手里没兵权,只能用这种方式来捍卫利益。即便他们明白有点类似猫抓老鼠的游戏,也都默认了这种游戏规则。除此之外,他们也没有太好的法子来维护他们视为圣神的“大义名分”和“士”的利益。

这么说吧,这些聪明人一直以为,真正限制陈燮去碰触底线的,就是这个大义名分。不然你怎么解释,陈燮现在的力量,居然宁愿离开内阁去海外发展呢?对他们来说,这是最合理的解释。或者说,根本就无法明白陈燮内心深处那份顾,其实是源自对民族元气和文化传承的一种保护措施。不然的话,陈燮跟“清风不识字”有什么区别?

中华大地经历过多次文明浩劫,陈燮不想再重复一次而已。简单粗暴的武力固然直接有效,但是相对于整个中华文明而言,陈燮真的不希望再上演一次君主集权的盛世。尤其是文化被阉割之后的盛世!

总而言之。大家不在一个频道上,陈燮所思所想。跟那些人完全不是一条发展线路。既然如此,那就让大明走一条自我发展的道路把,拓展民族生存空间的活,交给海外联盟来做,同时还能敦促大明的自我发展和改变的进度。

陈燮从来不是一个高尚的人,更不是一个纯粹的人,也不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说到底,原因有二,一个是怕麻烦和缺乏趣味性,内斗也好。杀自己的同胞也好,都是很麻烦和无趣的事情。第二个原因,就是所谓的民族主义了,陈燮从来都不否认这点。

陈子龙都觉得无法忍受的事情,陈燮却觉得无所谓。道理其实很简单,在不断的妥协的过程中,大明朝的政治制度已经被陈燮改的面目全非了。朱由检苦心恢复的明初君主高度集权的内阁制度。现在当然无存不说,甚至连皇帝的大多数权力,都被内阁取代了。

如果能和平演变达到目的的话,何必动刀动枪呢。这就是陈燮的初衷之所在了。换一个角度来说,整个大明因为自身的缘故,对陈燮的体系根本不足为患,甚至陈燮还希望。大明能够对他打造的体系构成威胁。

海外联盟在大明的旗帜下。与大明是伴生关系,何尝不是互相竞争的关系?

“二位兄台。一路辛苦了!”陈燮没有外出相迎,还是站在正堂门前的台阶上拱手致意。钱谦益和史可法的脸上除了疲倦之外,没有太多的情绪。相互拱手致意,相让一番陈燮率先入内,落座之后奉茶的侍女退下,史可法迫不及待的开口了。

“思华,朝鲜、东瀛、琉球,都是大明的藩属,思华所为,多少要顾及朝廷的脸面。”

史可法是性格使然,他就不是那种喜欢兜圈子的人,当然其性格中缺少决断力的一面,历史已经证明了。对付他,陈燮游刃有余,更不要说还有一个屁股坐歪的钱谦益。

“宪之,这话跟我说不着吧?尤其是东瀛,德川幕府多次希望沟通与大明的关系,似乎都被朝廷毫不留情的拒绝了。至于琉球,萨摩藩入侵之时,朝廷似乎也没什么好法子。说起朝鲜,呵呵呵,还要我说什么呢?”陈燮很平淡的回了一句,从容的端起茶杯抿一口,当然这不是端茶送客,陈燮不喜欢搞这一套。

史可法顿时无语,陈燮说的意思,他很明白。朝鲜也好,琉球、日本也罢,在大明自身难保的时候,怎么可能兼顾的上。朱由检时代的大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史可法心里很清楚。所以说,作为宗主国的大明,根本就没资格说三道四。

“思华,总要顾及在下这个礼部尚书的感受。”史可法哑口无言的时候,钱谦益开口打圆场了。改制后的礼部,多了一个很专业的部门外交部,过去的礼部不再了,但是内阁大臣钱谦益,管的还是过去的礼部那一摊事情。习惯上,大家还是会把过去的礼部拿出来说。

“牧斋先生差矣,如果不是顾忌朝廷及各位的交情,二位还能坐在这里跟陈某称兄道弟么?”这话就更狠了,钱谦益也无话可说了。这个时候能对坐而谈,不正是因为陈燮看在过去的交情上头么?不然的话,陈燮应该高坐在君主的位子上,眼前这两位顶多是站着说话的待遇,怎么也够不上跟一个国家的君主对坐的资格。

“思华,没搞错的话,整个海外联盟,都是大明的一部分。”史可法以为自己抓住陈燮的软肋狠狠一击的时候,换来的是陈燮毫不在意的一笑道:“宪之,那是因为陈某顾忌先帝之恩德,不然你以为陈某真的是没脾气的人么?”说到这一步,这谈话就很难继续了。史可法的脸色都变了,钱谦益的表情也颇为尴尬。礼部的理藩院变成了外交部之后,这个部门淡淡职责就是对外接触朝鲜、日本这些周边国家。现在陈燮搞一个海外联盟之后,这个外交部就成了摆设了,没事情可做啊。周围是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来往对象不说,也没人愿意去欧洲溜达一番,建立什么外交关系,总之非常之尴尬。

史可法脸都气白了,腾的站起,厉声道:“陈思华,你……。”

陈燮笑眯眯的站起道:“一路辛苦,先去休息吧,有什么话,休息好了再说。”

一直没开口的陈子龙,笑着把两位送出去,安顿下来之后回到接待的前厅,陈燮还在原来的位子上坐着,手里拿着一份东西在看的仔细,见他进来放下手里的东西笑道:“卧子,这一路辛苦不说,听了一耳朵的抱怨吧?”

陈子龙肃然正色道:“思华,为何不脱离大明自立呢?”陈燮收起脸上的微笑,摇摇头道:“一言难尽啊,总的来说,朝廷不负陈某,某必不负朝廷。”

陈子龙沉重的叹息一声,苦笑摇头:“在下也是其中一员,知道其中的根底。先帝之时,中原糜烂,朝廷无饷可用,所有人可都是惦记着自己那点家底,谁也不肯为朝廷出一两银子。贪欲,永无止境,你让一步,他们就敢进三步。”

陈燮听了这话笑了,不旺自己一番苦心啊,陈子龙的态度终于变化了。“卧子,大明是个农耕文明大国,延续了两百多年的大明制度,要做出改变太难了。如果在下能狠下心来,消灭所有敢于违背在下意愿的人,最少也要三年,才能让大明回到一个稳定的状态,这其中不知道要砍下多少人的脑袋。”陈燮也只能这么说,总不能说每一次所谓的民族大融合,代价都是几千万中原汉民的血铺就的道路吧?

熟读史书的陈子龙当然很清楚这个道理,哪一次改朝换代不是杀的人头滚滚?历史上的五胡乱华,蒙元亡宋,死的人根本就无法统计。就算陈燮仅仅是做曹操,那也的杀不少人。

“可惜,就算思华把所有能让出来的好处都给朝廷,也未必能改变太多。”陈子龙对大明朝廷里的那些曾经的同类已经失望透顶了,尤其是这一路上听两位内阁大臣的抱怨,更加清醒的看到,就算陈燮让出辽东,让出华亭新区,让出大员,也无法改变整个烂掉的官场现状。廉政公署的存在,确实一度让官场的贪腐之风有所收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故态萌生,变本加厉。看看在租界的苏领事就知道了,这还是在陈燮的地盘上呢。

陈燮对此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解释才好,总能说,农业向工业转化的过程中,资本积累从来都是肮脏无比的一个过程吧?陈燮怕的不是这些人弄钱,怕的是钱到手之后,去修园子或者把金银装进坛子里深埋地下。中国人对储蓄的热情根深蒂固,即便是现代社会,中国人的存款数额,也是一个让西方国家无法理解的事情。

“宪之,钱在朝廷手里,总能做一些事情。在民间呢,如果看不到快速获利的可能,又有谁肯去投入银子做事情呢?朝廷里的衮衮诸公,总比民间的土财主有远见吧?哪怕贪一点,哪怕只有一半的银子投入到对国计民生领域,对我来说,乐见其成。”

第七百七十六章换个角度看问题

第七百七十六章换个角度看问题

陈子龙还是无法接受陈燮的观点,悲观摇摇头道:“不妥,一味的让步,只会让他们的**失控,这不是为政之道。”陈燮笑了,竖起大拇指:“一针见血!”

见他如此,陈子龙来了兴致,坐直了身子道:“思华,今后能以友人的方式坐而论道的机会不多了,今天子龙再放肆一次,还请思华兄道明真意。”

陈燮还是比较喜欢这种朋友相处的方式,但是心里很清楚,人的地位一旦发生变化,身边的人也会发生变化。人只有在地位相近或者没有太多利益纠葛的前提下,才能心平气和的交流。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需要先决条件的。

“一件事情让你为难的时候,不妨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眼下我们和朝廷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钱牧斋、史宪之联袂而至,核心目的不外税收,核心的核心,就是船舶司这一块的收入。眼下的兴海城、辽东、华亭新区这三个地方的船舶司,实际控制权是在我们的手里。我们给多少,他们拿多少的分配方式。如果我们要做手脚,内阁没有太好的办法来制约。即便是这样的分配模式,每年兴海城、辽东、华亭新区三地的进出口税收数字最少的辽东,朝廷每年都有二百万银元的分润,远远超出了天津、月港两地上缴的进出口税收。如果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卧子兄,你觉得问题还难办么?”

陈子龙立刻意识到,这是一道考题,关系到他在陈燮心目中的期望值。

快速的把两个角度换了一下。先站在朝廷财政的角度看问题,又换到陈燮的角度看问题。最后回到自己的角度上看这个问题。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我们可以把船舶司拿来自己做,内阁在利益能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应该阻力不会太大。而且这个事情,除了我们,换成任何一方势力来做都办不到。”

陈子龙说的很含蓄,大致意思是清楚的。以陈燮的海上实力,任何从事海贸行业的人都不敢得罪陈燮,否则将被踢出这个行业,这就是陈燮的优势。不服气的人肯定有,但是比起失去从这个吸金兽行业的从业资格而言。这也不是不能忍的事情。

能够反抗陈燮的力量,大概就是朝廷和内监这一块了,现在的皇权不比以前了,内监这一块很容易搞定,剩下的问题就是内阁了。如果是别的事情,内阁或许会死缠烂打,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内阁不会,因为他们的目的很简单,要钱!

“意思对了,但是还不够。回去好好想想,拿出一个具体,可执行的方案来。”陈燮也很干脆,陈子龙说的简单。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事情太大,短时间根本考虑不清楚。这需要一个团队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根本就不是一个人能做完的活,就算是陈燮处理问题,也就是指出一个大方向,执行是别人的事情。

次日的会谈,陈子龙没出席,带着一帮幕僚在搞他的方案。这就不是一触而就的事情,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来做深入的了解后,才能拿出一个可执行的方案。

陈燮也没摆什么东瀛王的架子,依旧跟以前一样,大家还是朋友相处的模式,招呼两人坐下后,这一次史可法和钱谦益没有先开口,而是看着陈燮默默的等待。

“居然二位想听我说,那就说说我的意思。综合起来看,内阁关心的问题是财政收入,这是被先帝年间的年入四百万搞怕了。朝廷的弊端很多,怎么改?以前,已经做了很多,今后,不会有太多的发言权,这里就不在废话了。”陈燮说着话,笑着看看对面,指着自己。

钱、史二人多少有点惭愧的低下头,现行的朝廷内阁制度,说的难听一点,就是陈燮打造的,但是在基本框架成型后,内阁那帮人迫不及待的想撵走陈燮。虽然没那个实力和举动,但是心里却是是这么想的,好在陈燮够识趣,主动去了议会,不去搀和这块。

“好,看来二位是默认我的观点了,说明这也是内阁集体的观点。首先我想说说当今的世界格局,这一点也许民间的所谓贤达不清楚,内阁的诸位心里是清楚的。当今世界两强格局很清楚,一个是开启了大航海时代的欧洲诸列强,一个是大明的新兴力量的代表,也就是在下为首的海外联盟。”说着陈燮停下了,两位内阁大臣再次低头沉默,这是事实必须承认。不要说海上力量了,陆地上的军事力量,也是如此。没有陈燮,大明依旧处在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根本就摆脱不了财政危机带来的死结。

对于陈燮表现出来的强势,如果在朝廷在内阁,这两位中的史可法肯定要站起来反抗,但这里不是朝廷的内阁,而是日本。陈燮已经主动撤出了大明,再说矫情话就没意思了。

“海外联盟正式成立之后,必然是一个**的政治体系。与大明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名义上的从属关系,实际上的合作关系。不管你们承认不承认,实际上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对等的,这个对等还是建立在海外联盟对大明没有野心的前提下。”这话就更伤人了,但依旧是实话。在座的两位不可否认的是,即便是你心在的大明心脏京师,也在陈燮的保护之下。朝廷的军队,真正起到作用的,还是过去的三边总督旗号的下的西北方向。

内阁那些人都是聪明人,脑袋是清楚的,不然也不能派这两位来谈判。

“江户和仁川,朝廷把领事机构撤出去,其他问题先维持现状。今后怎么办,大方向有了,具体的执行没有做好方案,先放一放。海外联盟作为大明的一部分,对大明执行的是全面开放的政策。”说到这里,陈燮停下了,端起茶杯喝一口,对面的两位表情轻松了许多,因为苏领事的问题引发的危机,看来已经基本解决了。陈燮只要求他们撤出来,没有继续追究的意思。既然如此,细节的谈判就是今后的事情。

“思华先生,外交部门今后的方向,在下这个主管阁臣一点头绪都没有,还请多多指教。”钱谦益这个时候开口了,问题问在点子上。

“成祖年间,大明有机会通过海贸变成一个超级大国,可惜因为目光短浅,错过了这个绝佳的机会。现在也不晚,我们可以合作,对周边的国家,文武并进。以武力开道,迫使周边小国屈服,然后以文教化之。通俗一点就是军事、经济、文化全方位的渗透,具体一点就是军事打击之后经济掠夺,一切为了军事、政治、文化的手段,都是为了大明的经济利益服务。实际上大明的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已经很深刻了。现在大明要做的事情,就是去加深一下。总的来说,就是让周边国家在军事手段面前屈服之后,全面接受大明的文化。官方文字必须是汉字,交流的时候必须说大明官话,周边国家的市场必须对大明全面开放,通过这些方式,把这些国家慢慢的变成大明的一部分,或者是汉语文化圈的一份子。”

两人听的是目瞪口呆了,钱谦益这个礼部尚书,更是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才好。陈燮根本就不管他怎么想的,继续道:“这种事情有欧洲国家已经做了一百多年了,仁义道德解决不了大明内部的问题,同样解决不了外部问题。所以啊,还是现实一点,对内继续讲仁义道德,对外就必须讲这些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他们再好,也改变不了什么。”

这套理论在这个时代绝对占据主流市场,大明这帮人精英阶层,别说异族了,就算是同胞做奴才的现象比比皆是,大户人家蓄奴在这个时代,真是太寻常了。所以外族这个东西,在大明被歧视太正常了。陈燮没打算是扭转这个观念,甚至还在刻意营造一个氛围,大明的人就是高人一等。

“思华,你的意思是远交近攻?”钱谦益的反应也是很快的,陈燮摇摇头道:“只说对了一半,这么说吧,欧洲国家已经从中古世纪的迷雾中走出来了,奴役这些国家的成本太高。所以,我们跟他们建立外交关系,加强经贸合作,互惠互利,做好文化侵略的长期准备。”

钱谦益摇摇头,表示不明白,陈燮也觉得自己表达的不是那么清楚,想了想道:“这么说吧,今后的五百年内,整个世界的人都会自觉的学习汉语,华元是这个世界上异国贸易之间的结算货币。算了,我估计这么说你也还是不会明白,就按照我说的去做吧。派人去欧洲,与欧洲各国建立外交关系,将欧洲的情况传回来,加快大明对欧洲的了解。”

钱谦益再次陷入了思维停顿之中,实在是脑子里之前没这根弦,传统的大明理藩院,玩是万国来朝那一套,派人出去算几个意思?

第七百七十七章灭藩

第七百七十七章灭藩

很多东西这个时代的人根本就无法理解,不过对陈燮来说,理解不理解不重要,照我说的做就行了。对大明的内阁而言,他们关注的焦点肯定不是什么欧洲列强,是个大明高官,首先考虑的都是陈燮这个对大明正统最大的威胁。万里之外的欧洲,谁能顾的上。

陈燮想做的事情,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呢?这里不能不说,一个历时人物给了陈燮灵感。这个人是英国人,名字叫赫德。这个执掌大清海关的英国人,在不断的帮助英国加强对清朝的影响力的同时,打造了当是唯一跟“清廉”两字个沾边的政府机构,清朝海关。

近代史上的列强对中国的控制的主要手段是金融,通过借款抵押,慢慢的侵蚀了清朝的海关,一直到盐税。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袁世凯的善后大借款(大家自己去找资料看)。

内阁不是要钱么?好说,这个钱从哪来?让陈燮自己掏腰包,伤害自己的利益来满足大明的需求,这种事情陈燮才不会去做。那么问题来了,怎么解决这个矛盾。陈燮的想法就是拿下海关的控制权,通过谈判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大明没有海关,只有船舶司,因为贪腐严重,走私成风,天津、福建两地的船舶司,根本就没有收入的增长可能。既然你们的人做不好这个事情,那就交给我来做,而且通过协议的方式,确保朝廷每年的收入比现有收入多的多,甚至还是逐年缓慢增长的趋势。

好了,一旦这个事情达成了妥协,陈燮和朝廷都不会有损失。至于那些利益受损的人,最多一年就会被清理干净。抵抗的人肯定是有的,不过没什么卵用,在绝对的实力碾压过来的时候,要不跪求生路。要不灰飞烟灭。就算是再牛逼的人,在内阁和陈燮达成妥协之后,反抗的结果都是一个下场。这就是陈燮的计划,先控制海关。再通过金融来侵蚀大明的每一个角落,一直到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全部被控制之后,这个古老帝国自然随着陈燮的指挥棒去行动。至于军事冲突这种事情,按照人类的尿性是必然的。不打几次,不会老实的。陈燮早就做好了打的准备。就是要通过外部的压力,迫使这个大国内部主动要求进行变革。

一旦有那么一天,变革自然是脱胎换骨,而不是现在的这种形式上的毛坯。应该是大多数人希望这个国家进行一场变革,按照陈燮的预计,最早发生冲突的地方,应该沿海各省,其中江南是最大的可能性。根源自然是教育,陈燮推行的义务教育模式,最多十年就能让一代人发生变化。

陈燮预计。眼下和大明的这种关系,最多能保持十五年,然后一场战争必将爆发。理由很简单,巨大的利益,足以让人失去理智。

钱谦益和史可法走了,结果还算满意,只要能谈判,对大明内阁来说,这就是个好消息。这帮老家伙都是聪明人,身价不菲的主。如果是一般的政治任务想动他们的蛋糕,那么多人联合起来,分分钟能弄死对手。可惜,他们面对的是陈燮。实力太强大了,只要陈燮不高兴,分分钟掀桌不玩的结果就是山河色变,城头变幻大王旗。这样一个对手,能坐下来大家好好谈谈,那真叫万幸呢。

大明的问题暂时解决了。接下来是谈判和内部的利益重新洗牌。吃相难看的人,成为首当其冲的牺牲品是必须的。船舶司的事问题,内阁那帮人心里跟明镜似得,何尝不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机会?说的难听一点,以前这一块的收益者从皇帝到最底层,好长的一条线。一般人别说去碰了,多看一眼都会招来杀身之祸。

等待了一周之久的岛津父子,没等到觐见陈燮的机会,倒是等到了德川家光的来到。就在陈燮下塌地的门口,两边见面之时,意外的没有剑拔弩张的气氛。面子上都做的很恭敬,相互鞠躬致意,然后各自找在院子的走廊里找地方坐下,等待传召。

东瀛国的三巨头来了俩,不出意外的是,山内丰昌也到了,同样是先客气一番,自己在走廊的长凳上找地方坐下。

袅袅青烟自香炉内缓缓腾起,弹琴的是李香,一曲《平沙落雁》,清音入耳,窗外是远远的富士山,能看见山头的白雪,景致极佳,背手而立,心旷神怡。

“每逢大事需静气!老爷,琴音可还顺耳?”李香停手之时,脸上的笑容根本就藏不住。说起来她的琴艺在陈燮身边一直没有发挥的机会,算是把她给憋狠了。今天算是扬眉吐气了,陈燮给叫来之后,让她弹一曲最拿手的。作为知道陈燮秘密最多的人之一,李香当然知道那个什么“天皇”的禅位诏书已经送到了陈燮的案上,什么时候举行仪式就看陈燮的意思了。

“现在还不是时候!”陈燮转身笑着摇摇头,李香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虽然得到了所谓三巨头的臣服,但是日本的问题不是想当然就能解决的。内战打到现在的日本,不完全统计,正牌的武士四十余万,加上家属不下二百万人。陈燮接任之后,重新分封爵位是必然的。结果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这个过程必然是血粼粼的。看看明治维新就知道了,西乡盛隆都成了叛军,可见一旦涉及到根本利益,铤而走险者何其多也。

陈燮对东瀛国的改变不是明治维新那种资本主义改革,但是有一点是想通的,就是要集权,资源收归国有。这样一来,那些有封地的武士阶级的利益,都将受到沉重的打击。陈燮集权的目的,不是为了在日本搞资本主义,而是为了市场和加快这个国家融入汉文化的圈子。总的来说,今后的东瀛,官方语言是中文,最终有一天日语被消亡,就像美国的印第安语一样,成为一个极少数人使用的方言。当然这个过程比较长,三四代人是必然的。

“奴家看出来了,这个王,老爷不稀罕。”李香笑着站起,从丫鬟的手里接过热毛巾,动作轻柔的给陈燮擦了擦脸。坦然享受的陈燮回到沙发上端坐,拿起烟的时候,身边跪着的浅宫显子,立刻打着了煤油打火机。

“让他们回去吧,今天没心情见他们,告诉他们,三个月之后,我不希望看见三岛之地上还存在所谓的藩!反抗者,杀,家属流放,投降者,亲自到江户来等候处置。”李香快速记录的时候,浅宫显子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却还在维持笑容。扫了一眼这个“生育工具”半开的襟怀,无视被捏的变形的肉团,李香恭敬的问:“老爷,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摆摆手,陈燮表示没有了,李香退下的时候,最后一眼看见的是浅宫显子脑袋上陈燮的手正在下压。跪在门口的阿喜,鞠躬之后拉上门,似乎根本就没听到里头女人的呜咽声。

虽然无法理解主人对东瀛男子莫名的逼视,阿喜依旧会把主人当成自己唯一效忠的对象。昔日那些日本的将军也好,权贵也罢,在阿喜的心目中,甚至都不配给主人擦鞋。

隔音效果很差,阿喜和对面的阿悦交换了一个眼神,都能看见对面眼神里的嫉妒。没错,就是嫉妒。从小接受特殊训练的她们是没有生育能力的,原因为何无从说起。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哪里还有里面那些女人的事情。

上气不接下气的**越发的高亢,突然停止,如同被割断了咽喉的鸡。一摊烂泥似得的浅宫显子被两个侍女用毯子抬了出来,脸上除了满足之外,还有希望。

三巨头的分工明确,各自的地盘都得清理干净,时间是三个月。陈燮不在希望看见东瀛还有“藩”这个东西的意思很明确,意志也很坚决。今后的日本,只能有在内阁治理下的州、县,该怎么做,三巨头都很清楚。

交代完毕的李香,回头淡淡道:“带他们去码头取装备吧,每家一个步兵师的装备和相应的教官。告诉那些教官,在战争中训练军队。”

三位巨头的表情都不太好看,很明显今后大家能够放在台面上的军队都是一样的,今非昔比,想要拿私房钱养军队的话,其他收入就是个大问题了。至少在短期内,三巨头想私下培植势力的希望不大。

新装备是线膛的前装米尼步枪,比起之前的滑膛枪是个不小的进步,火炮还是滑膛炮,战术还是排队枪毙,但是战斗力却大大的提升了。明明知道陈燮没打算让东瀛的军队实力提高太多,这三位巨头也只能乖乖的接受。

接受新装备的同时,一支船队在江户港口靠岸,率先从船上下来的是两个年轻男子,一边走一边聊。“辽东和朝鲜的电报线路还好办,海底铺设电缆的活可不好办啊。”年轻陈凡,脸上多了一些风霜,说话的时候皱着眉头。

“你的活还算好的,时间不限制。我的活就麻烦了,半年的时间,把哪个什么将军府变成不夜城,还得在那个什么高台上做手脚,时间紧任务重,单单是做方案都得花上一个月的。”同行的男子看上去要岁数要打一些,皮肤也黑很多,一看就是常年在野外作业的人。

第七百七十八章同行

第七百七十八章同行

陈凡和张顺是老熟人了,都是登州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呃,目前的最高学历。这学校已经搬迁至辽东,登州人还是愿意这么叫而已。现在的登州,看上去跟陈燮的关系不大,实际上任何一个新到的官员,都会很小心的适应这里的一切规矩。

也有狂的,比如上一个黄县的县令,拿着吏部的文书,上任之后耀武扬威的。没到一个月就老实了,原因很简单,家里的人上街出门,都得时刻防备臭鸡蛋烂菜叶的袭击,就算有银子,任何生活用品都买不到。想吃顿肉,还得派人去登州买,即便如此,还没买到。县令大人打了一个衙役一顿板子,结果三班衙役都跑了个干净不说,各房的书吏也都不请而辞,变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最后还是县令骑着马走了一趟登州,拜见知府之后又呆了五天,才算解决了问题。具体怎么解决的,外人不得而知,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