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崛起(天涯)-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后的莫卧儿帝国,应该是这样的。每一个城主或者土王,都有自己的领地,在这个领地上的一切,都是他们自己说了算。城主和土王之间的关系该怎么处理呢?那就不是你该关心的问题了,但是有一点必须事先说好,一旦这个城主和土王的地位得到了大家的承认,将来有人以武力手段达到吞并别人领地的目的,其他城主和土王,群起而攻之。明白我的意思了么?你要是想将来的地盘大一点,那就必须加快动作。而我,作为你的主人,会给你必要的支持,不过不要什么都指望我的支持,因为我的支持是有限的。”

好吧,陈燮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将来的印度,首先必须是一个分裂的国家,其次,这个分裂的形式,必须是受到所有人认可并遵从的规则。第三,现在就动手吧,不要犹豫了。

领会精神的沙尔亚尔,立刻就告辞,表示要开始行动了。从陈燮这里出来后,这货第一个动作是擦汗,不是什么欢欣鼓舞,这家伙足够聪明,猜到自己今天捡了一条命。

回到楼上的陈燮,站在窗户门口,看着沙尔亚尔小心翼翼的出去,站在门口不敢回望,悄悄地擦汗的动作,心里不免得意。转身时,看见端着茶盘进来的奴隶,突然觉得偶尔换换口味其实也不错啊。于是,抬手托起这个女孩的下巴,仔细的看了看。嗯,还是很不错的。

门,悄悄的被关上了,似乎是风吹的。站在门口的喜,警惕的看着四周,里面的动静让她表情微微的露出一点红润。脑子里浮现的是身穿裙子的奴里,两条长腿被架起来的场景,似乎这个主人,喜欢这个调调,还嫌自己的腿短了点。日本女人,有腿长的么?我怎么没见过?别让我看见,哼哼,剁掉你的长腿。

第六百四十三章情报

第六百四十三章情报

沙尔亚尔开启了新一轮的政治宣传时,贾汉指挥的大军推进到了杜利亚。派出去的侦查队,陆陆续续的回来了,损失惨重。几十个侦察队,五六百人,回来的不到五十个。他们有同样的命运,就是遭到了对手的打击。而且这种打击,是他们从来都没遭遇过的。

对手很强,甚至都没照面,就遭致了打击。每一个回来的探马,都在讲述一个事情,来犯之敌的武器,跟之前的葡萄牙人很相似,区别是他们的人更多一些,武器的威力更大一些。既然是跟葡萄牙人差不多的,那就问题不大了。白天不好侦查,那就晚上去。

贾汉的信心还是很足的,因为对手始终没继续深入,这让他困惑的同时,也让他欣慰。因为这样就可以一次性的消灭入侵的敌人。来自南边的明帝国么?很遥远的国家,因为无法从山区过来,所以走海路么?

现在的印度北面,是乌思藏宣慰司,名义上奉大明为主,实际上是**王国。明帝国的版图上,这样的地方很多。



陈燮这个侵略者的大头目,此刻正在视察前沿阵地。任何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都不应该是孤立的。单纯的防御,或者单纯的进攻,在军事上都不可取。攻守兼备才是正道!

沙尔亚尔体现出来的动员能力还算不错,大约三万名本地百姓,被“动员”到了城外的阵地上干活。打木桩。挖战壕,设置障碍。阵地上的监工都是伪军,不是他们能力强,而是他们对自己人更狠。一旦有人偷懒,他们回毫不犹豫的拿鞭子抽人。之前的日裔士兵也狠,不过他们更喜欢用刺刀说话。捅死了几个偷懒的家伙后,效率反倒下降了不少。

陈燮可不希望这些百姓被逼的造反,所以撤下了日裔士兵,让伪军去监督,伙食上要保证这些人能吃饱。这么一调整,效率果然高了许多。日裔士兵都在搬运铁丝网,然后缠在木桩上面,三个方向的工事渐渐的成型,现在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

因为不知道贾汉会选择哪个方向发起总攻。陈燮留下了足够的预备队,前方只有少数的警戒兵力。相信这些铁丝网,足以坚持到后续部队上前投入战斗。

牛藤次郎的连队阵地,在一个小小的山坡上,正面的宽度大约为八百米,左边和右边,分别是另外两个连队。用一个步兵营的兵力,防御一个正面宽度在两千五百米以上的阵地。说真话这兵力绝对有点单薄了。但是这些日裔士兵没这么想,最近的战斗。让他们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唯一的遗憾,就是为啥要防御,而不是主动的进攻。

前方又传来了零星的枪声,应该是侦查大队在干活。莫卧儿帝国的军队真是贼心不死,屡屡投入大批的探马。又屡屡被重创。牛藤次郎一边用望远镜侦查前方,一边注意枪声的密度,似乎不如以前几次,看来侦察大队的人少。“嗨,你带上一个班。往前面去看看,接应一下侦查大队的兄弟。”叫来一个班长,下达了命令后,牛藤继续观察起来。

这个阵地已经在第一线,他得到的命令是一旦敌人过多,可以主动后退至二线阵地,不用过于坚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对于这样的命令,牛藤次郎总是会转达给每一个士兵,要让他们知道,伟大的兴海城主陈燮,是如何看重每一个一线士兵的。

这一招无疑振奋了士气,下面的士兵全都是日裔,全连只有三个生活指导是大明的老兵出身。这三个老兵,对牛藤次郎这个连长也很尊重,每次有事,都会跟他先说一声。老兵们没有架子,总是跟士兵们一道说笑,语言上有点障碍,但是日裔士兵学汉语的热情很高。

“开饭了!”后面有人喊了一声,牛藤次郎回头看看,笑了笑,生活指导刘江上尉。这是一个老兵了,据说十年前就在大明对抗北方侵略者的战斗中负伤,复员回到老家后呆不住,又跑到部队里,要求做一个老兵。结果被分到了兴海城第一步兵b师(日裔为b),并且跟着来打了这个遥远的国度。

“指导员,你怎么不先吃?”牛藤次郎的官话说的已经很好了,这家伙确实有语言才能。刘江笑了笑道:“登州营的老传统了,士兵没吃好,军官就不懂饭碗。”牛藤次郎听着一愣,立刻放下手里的碗,交代身边的通讯员,让他把这个意思转一下。

很快,正在吃饭的军官们都放下了筷子,都在等士兵先吃。这些细节,牛藤次郎一直很注意,他知道刘江是来自一支战无不胜的老部队,据说那支部队现在大明的辽东。

前方出现了滚滚的烟尘,牛藤次郎立刻往前小跑,沿着战壕跑到了最前沿,一队骑兵正在快速的后撤,身后响起了砰砰的枪声,肯定是派出去接应的班组。很快这小队骑兵就回来了,牛藤次郎和刘江上前敬礼。

翻身下马的军官也是个上尉,回礼之后笑道:“运气不好,弹药都快打光了,来了五十个敌人的骑兵。差点被他们黏住了,还好发现的及时,跑的够快。最后时刻,你们的接应人手开枪,我们才得以轻松撤下来。”

牛藤次郎仔细的看了看前方,士兵们正在撤退,似乎有人负伤了。带队的班长和手下很快出现,敬礼之后汇报:“这股印度兵不太一样,有火绳枪。对射的时候,有个兄弟腿上挨了一枚流弹。问题不大,擦了一块皮,已经处理好了。”

侦查上尉听了便道:“我艹,这还真的没注意到,藏的很深啊。”

牛藤次郎道:“估计是最精锐的侦查部队,火枪应该是从其他渠道入手的。这个情报,要立刻上报。”刘江点头认可,在情报上签字后,交给通讯员送走。

贾汉手里有一支王牌部队,装备的都是火枪,就是人少了一点,只有一千人。不是他不想多装备这种武器,而是荷兰人只卖给了他这么多。火枪的威力很大,缺点是不能在雨天作战。这个季节,印度雨水不多,贾汉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等一个冬天过去,夜长梦多啊。

大批的敌人终于出现在了望远镜里,不是什么大象兵,而是骑兵。上一仗,几乎没有看见骑兵,这还是第一回近距离发现大股印度的骑兵。远远的千米之外,骑兵就停下了。牛藤次郎多少有点遗憾,要是能进入五百米,炮兵排的三磅炮就能给他一下了。

“狗日的欧洲人,居然卖了火绳枪给敌人。”李兴国很恼火,立刻来到陈燮这里汇报。正在前沿视察的陈燮,立刻决定到一线去看看。李兴国反对无效,只好带着卫队跟上。

牛藤次郎的哨兵发现马队从后面过来的时候,立刻发出了消息。很快陈燮就看见了列队迎接的官兵,翻身下马之后上前来,看了一眼牛藤次郎便笑道:“是你啊,牛藤次郎,这一次又在第一线,有没有担心害怕?”

“报告公爷,担心是有的,就是担心敌人来的太少,不够大家杀的。”回答很提气,陈燮笑着锤他的肩膀,很“亲民”的样子,对一干官兵道:“不用大家太玩命,坚持半个小时就能放弃阵地。这地方处于突出部,别被包围了。”

四处看了一圈后,陈燮准备离开了,摆在最前面的,不过是一个步兵团的兵力。陈燮就没指望他们能顶多久,关键的战斗,还是在第二线,利用坚固工事,大量消耗敌军之后发起反击。为此,陈燮留下了一个的兵力作为预备队。嗯,就算是炮灰,陈燮也不希望死的太多,送来太辛苦了,给他们洗脑也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因为这场战争,陈燮体会到了道路遥远带来的困难,今后还要加大投入,打造一支军队的大型运输船队,现有的模式不可取,不能过分依赖商人的运输能力。

就在陈燮刚刚上马的时候,前方传来带来喊声:“上来了,敌人上来了?”

陈燮立刻止步,上了团指挥部所在的屋顶上,用望远镜观察莫卧儿帝**队的动静。

那个叫牛藤次郎的连长很冷静,下令部队里的神枪手在三百米的距离上开枪,其他人都保持不动。枪声不算太密,慢慢逼近的敌人不少于两千人。看来这股敌人跟上一股完全不一样了,就算不断有人中弹,还是在坚定的往前推进。一直到他们被百米之外的一道铁丝网拦住了,不知所措的时候,阵地上突然站起来士兵排枪响了。这是一个排的兵力在开火。

陈燮看看三个比较**的阵地,心里嘀咕,这样很容易被包围啊。可惜,现在他也没有太好的法子,兵力还是少了,在打算以防御消耗敌人的前提下,突前的部队,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只能是以一个一个点为防御核心,不可能练成一片。

“我再次强调一下,前沿几个突出部,一旦有被包围的可能,必须立刻撤下来。”

第六百四十四章消耗战

第六百四十四章消耗战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试探性的进行,大约四千人,分别围攻三个突出的阵地。兴海军这边的指挥官没有下令开炮,只是不断用排枪射杀这些手持冷兵器的敌人。一个小时不到,对手就支撑不下去了,潮水一般的往后退,目睹了这场战斗后,陈燮比较放心的离开了。

一个打着白旗的本地伪军离开了阵地,走向对手的集结地,尽管对着刀枪吓的半死,还是颤抖的把来意说明了。大明帝国兴海军,允许莫卧儿帝**队收尸的时候,不会发起攻击。

贾汉听说了这个事情后,很想砍死那个来通信的印奸,最终还是忍住了。很简单,对手允许收尸这一条,对于自己的军队来说,实在是无法抗拒的诱惑。如果他拒绝了,绝大多数士兵心里都会不舒服,怎么能不收尸呢?同意,则给自己背上了不小的麻烦,不单单是有战死的,还有伤员,这些人不救下来,就死在前面阵地上了,救下来就得医治。

不太拿士兵的命当一回事,不等于他傻到不明白对手这一招蕴含的狠毒。只要他不同意,对士气的瓦解效果绝对好,同意了,未必就打击不到士气,看看那些受伤的士兵就知道了。只要中枪,受伤的部位肯定就是一个大大的眼。铅弹不是铜铁,易碎的属性很要命,容易变成达姆弹一类的伤口。贾汉当然不懂这些,但是他见过受伤者回来后的惨状。

一旦击中了躯干,往往很难治好的伤员,对于每个士兵来说,都是一种不小的心理震慑。

两害相权取其轻,贾汉没有过多的犹豫。点头同意了这个事情。简单的约定之后,战场上多了一个规矩,每次战斗结束,都可以派人出来收尸。问题是,这个约定目前来看,怎么都是莫卧儿帝国一方在收尸。在接受对手的善意。

这就是陈燮的狡猾之处了,这地方跟南洋是不一样的,在南洋可以动不动搞灭绝部落的战斗,在这里不行。实在是太远了,而且印度人也不像南洋南边的土著桀骜不驯,属于比较好驯服的种类。所以呢,一边做出善意的举动,打击对手的士气,还能改变本地人对大明帝**队的印象。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万一贾汉拒绝了呢?那不是赚大了么?

前方怎么打,陈燮现在不用太过关心,他需要关心的事情是如何保证后勤线的安全,如果保证占领区的稳定。这个事情,就必须把印奸用好了。沙尔亚尔和他的同伴们,再次来到了陈燮的指挥部,这一次陈燮的态度更温和了,要求他们尽快的完善新秩序的建立。确保地面治安的稳定。毕竟现在是大兵压境,谁知道会有多少人在暗中蠢蠢欲动。

一开始呢。这些印奸也是比较不安的,但是很快看了战场上的第一次试探战斗后,所有人都有信心了。这场胜利来的太轻松了,己方一个人没伤,对面留下数百尸体和伤者,这还有啥犹豫的?赶紧加快思想转化步伐吧。做印奸要趁早,晚了想当印奸都是别人后面吹灰。

天色渐晚,落日余晖,地平线上的郁郁苍苍,昭示着这块大陆的肥硕。

贾汉的大军后退三十里扎营。没有团团围住的意思。陈燮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窗前看这片大陆的落日。“是么?你怎么看?”也就是随口一问,喜被问住了,一双眼睛很大,盯着陈燮的背影看着被金光包裹的高大,忍不住给了个很痴的答案:“公爷就是在世神!”

既然是神了,自然是无所不知的。陈燮被这个答案雷伤了,回头看看这小姑娘,忍着笑道:“这个世界上神最多的地方,就是这一片大陆了。嗯,这一次算是诸神之战么?”

喜被吓住了:“‘诸神之战’啊,我怎么没看见其他的神呢?”陈燮忍不住哈哈哈的大笑,这个日本小姑娘,从最初的防范,到现在可以信任,陈燮对一些事情已经比较随意了。信神么?信神好啊,得看你信的什么神啊?

夜幕之下,一群黑影悄悄的离开了阵地,潜到贾汉的大军营地之外。两人一个小组,飞快的组装好简易的小型火箭弹发射架,这一招现在是兴海军惯用的伎俩了。仗着火箭弹的射程,夜间骚扰或者突然发起覆盖射击。

贾汉当然是不会住在前面的,他的行辕在后面的一个小城市马莱冈。召集部下商议军情,一直到深夜才睡,迷迷糊糊的刚睡下,突然听到急促的脚步声,立刻就惊醒了。沙贾汗是个情种,对泰姬一往情深,丧偶后一直没有续弦。这会睡觉都是一个人,还睡的不深。

“怎么回事?”身边的内侍进来道:“回皇上,是前方大营遭到了火攻偷袭。”

简单的穿戴完毕,沙贾汗便来到来了城墙的高处,看着城外一片火光,连绵的大营被点着了,火势异常的凶猛。这是怎么一回事?怎么会被别人摸进来防火呢?

折腾了一个小半夜,火势才算是停下来,很快前面的将领来汇报,沙贾汗才搞清楚,对手根本就没有摸进营地,而是在很远的地方就释放了一种火箭,落尽营地后引起的大火。应该说他的运气很糟糕,这一次夜袭也不过是五十枚火箭弹,但是有两枚火箭弹落在了喂养牲口的草料中,立刻引起了一场大火,加上晚上正好有不小的风,火势变得难以控制。

不管怎么说,这一次夜袭虽然造成的伤亡不大,但是对士兵的士气是个不小的打击。既然不是岗哨的错,那就没什么好说的。沙贾汗决定,立刻发起总攻,不能给对手时间和机会来继续打击自己军队的士气。

二十万大军从各个方向围攻上来,沙贾汗也会围三阙一,希望对手逃跑,他可以进行的追击。但是很快就发现事情不是自己想的那样简单了,敌人在城市的外围,修了很多奇怪的工事,形成了一些突出部。要想接近城墙,就必须拿下这些突出部。

第一天的战斗,就在围绕这些突出部进行。

牛藤次郎所在的连队,自然是首当其冲,一大早的被三面包围,不小两千人发起了决死攻击。在铁丝网的帮助下,排枪的效果很好,第一次进攻不到一个小时就被打退了,随后的发展就变得有点艰难了。因为对手根本就不在意死亡人数,前面的队伍刚退下,立刻又上来一波,这一次的攻击依旧是顶着猛烈的排枪前进,成功的让第一道铁丝网失去了作用。并且冲到了五十米左右,才被铁丝网再次拦住。不过这一次敌人的伤亡更大了,因为这个距离上,遭到了手榴弹的覆盖。仅仅两轮手榴弹投掷,这支看上去无畏死亡的军队,立刻就崩溃了。

但是很快第三次的攻击接踵而至,一直隐忍不发的炮兵,这个时候突然发威,揭开隐藏后,以霰弹猛烈的开火,将试图冲破第二道铁丝网的敌人打了回去。

现在是第四次战斗,枪管和炮管都打红了,手榴弹也消耗的差不多了,总算是把敌人打退了。一直战斗在第一线的生活指导刘江,从前面回来,找到正在皱眉观察的牛藤次郎:“连长,可以撤退了。团部已经发出了信号弹,再不撤,就要被包围了。”

“弹药还有多少?”牛藤不是很想撤,不是因为他勇猛,而是因为这个位置很重要,正好卡在敌人前进道路的肋部,也就是说,只要这里不丢,想绕过去进攻城市,就要受到来自侧后的打击。“不到一半了,敌人疯了,不顾伤亡的进攻了一个上午,我看阵地前面,至少是三千死伤,居然就是不肯停一下。”

“服从命令吧!”牛藤一听弹药不多了,立刻做出了决定。趁着打退这一次进攻的间隙,连队立刻沿着交通壕往后撤。到了后面一点验,人数一个不少,伤员一个没有,整个上午的战斗,就是在单方面的屠杀。

其他连队的情况也差不多,都是固守阵地,以远射火力杀伤敌人。具体战果不详,但是根据自己连队战斗的结果来统计,一个上午至少杀伤了上万敌人。

陈燮这边得到战果之后,心里倒是一点都不奇怪。装备差距太大,根本就是不对称的战斗。唯一的麻烦就是弹药的消耗太大,全靠后面往前方运输。按照上午的战斗强度来推算,目前囤积的弹药,最多还能打六天。也就是说,他必须在第五天击溃对手。

比陈燮更为关顾战果的是那些印奸,他们一直有在仔细的观察战场,等到战斗结束,一个上午的战斗下来,沙尔亚尔就很笃定的汇报陈燮道:“沙贾汗撑不了多久了,他最精锐的部队,一个上午消耗过三成,继续这么打下去,支撑不了多久。”这个话,给陈燮闪了一下。

第六百四十五章纳西克大捷

第六百四十五章纳西克大捷

“你能肯定?”陈燮非常的意外,这货怎么敢这么肯定,外头尼玛二十万大军呢。

“主人,小人看的是旗号,一个上午,出动的旗号都是沙贾汗的精锐近卫军,都是跟着他征战多年的军队。这些军队都非常的忠诚,所以才一直死战不退。除开这些部队,剩下的其他部队,战斗力就差很多了。现在沙贾汗手里,最多还有战象和一万多的骑兵精锐,其他的精锐部队都露过面了。”沙尔亚尔很肯定的回答,陈燮信是信了,还是很意外。

这个沙贾汗,上来就投入精锐的部队,这不符合常理啊。难道不该是先上一些垃圾部队当炮灰,主力最后才上么?稍稍琢磨一番,陈燮想明白了,沙贾汗是想速战速决。不然不能这么干,既然如此,那就抓住他的心态,继续守下去好了。

陈燮的判断没错,沙贾汗就是想速战速决,原因很简单,没钱。这是个情种皇帝,为了修泰姬陵,可算是花了大把的银子,还要在对面修一座黑陵安葬自己,希望死后跟泰姬相会。可见此人对泰姬多么的一往情深了。在位期间穷兵黩武,又耗资巨大的修陵墓,没钱很正常。

心里有谱了,陈燮再次下令,收缩防线,给对手一个希望。军令如山各部队有序的开始往后退,交替掩护。别看以日裔为主,各部队都有很多老兵作为生活指导,在他们的协助下,指挥官能够保证在撤退时不会出现混乱。而且这个撤退的时机,需要掌握好。对于这些日裔的官兵,也是一次不小的考验。

可能是因为战斗过于轻松了。天黑之前,各部队都安全的撤了下来,损失几乎为零。相比之下,沙贾汗就心疼了,一个白天下来,虽然清扫了外围的一些阵地。但是付出的代价过于惨重。他手里最能打的军队,也不是四万多,一个白天就伤亡了三成。不用去战场上看惨状,听汇报就觉得心里在滴血。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大明军队的火器,怎么会比葡萄牙人还犀利?明天怎么办,是继续进攻,还是想法子跟对手媾和?媾和的念头,只是一闪而过,沙贾汗就做出了决断。明天不猛攻了,再把最精锐的战象和火枪兵留在最关键的时刻再用。

纳西克不是大城,城外的阵地是不可能轻易放弃的,一天战斗后,沙贾汗进行了调整,派出一支部队,绕道城后,切断退路。也不围三阙一了,就是准备饿死敌人的节奏。

这个变化。陈燮始料未及,还以为沙贾汗要速战速决呢,没想到这货居然不硬攻了,改变了战术。对此,陈燮也觉得自己想当然了,换成自己的话。也不会继续猛攻了。切断后路,被人包围起来,这就不是一般的麻烦了,关键是城里的这些人,肯定会人心浮动啊。

第二天没有战斗。天黑之后,陈燮立刻做出了调整,主动出击。

陈燮判断的没错,这一夜城内果然是暗流涌动,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上,绝大多数的人都不会立刻就驯服的。沙尔亚尔的新居,晚上就让人点了一把火,好在发现的及时,没有烧起来。半夜的时候,陈燮被吵醒了,听说是这个事情,派人去安抚了几句,觉得还不够,亲自到现场去,对着一干惶惶不安的印奸道:“大家放心,明天本国公亲自出征,击溃沙贾汗。”

如何用两万多人击溃十倍于自己的敌军,陈燮没告诉他们,也不担心这个消息被泄露。这就是故意跟他们说的,希望沙贾汗有准备,明天把最精锐的军队都拿出来。任何一个君王,一旦失去他的精锐军队,其统治往往都会发生动摇。从这一点看,“我大清”中后期还能出现所谓的“同治中兴”,慈禧真是一个很牛叉的女人。怎么说呢,玩人心很强,就是见识差。

次日清晨,各种口令响彻了营地,作为预备队的兴海军第二师(b),列队整齐,次第出城。一直没怎么动用的炮兵,也都全部拉了出来。

沙贾汗也没闲着,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往第一线赶。等他赶到前面时,对手已经列阵完毕。一个一个的方阵,整齐的往前压,这是入侵的敌人第一次离开让人讨厌的工事,主动要求野战。人数不断太多,不过一万多人的样子。

一万人多不多?真的很多了,一万人站一起的时候,看见的可都是人头啊。但是放在这个战场上,沙贾汗看见的就是两个箭头。作为沙贾汗的对手,陈燮亲自带队出征,站在队伍的中间,举着望远镜观察对面的反应,身边是近卫焕然,沙尔亚尔这个印奸,也被带来了,有的事情需要他的解释。

不甘示弱的沙贾汗,这一下把所有的家底都亮了出来,战象,火枪,骑兵,还有之前退下去的精锐步兵。从兵力对比看,正面大概是十比一,沙贾汗要保证两翼的压力,一面阵地上的敌人也杀出来。十万兵力,在他看来足够了。

“杀!”举起战斗,沙贾汗迫不及待的下达了命令,他认为是自己的策略成功了,迫使敌人出城主动决战。这个想法没错,但是他没想过,正面决战能不能打的赢的问题。这个问题,从来就没想过。陈燮也确实是失算了,原定计划是消耗之后发起反击,现在不得不提前决战,对此心里还是很不爽的,小看三哥了。问题是,陈燮知道自己还会继续小看三哥,不然也不会以日裔为主力的军队来印度。

两个旅,分别为两个箭头往前压,这么奔放的打法,沙贾汗差点没气的吐血。立刻派出了他最精锐的骑兵迎战左翼的敌人,右翼则是以战象和火枪兵的组合为箭头,辅助以精锐的步兵。战场上莫卧儿帝国士兵的喊声震天,跟在陈燮身边的沙尔亚尔一直在强装镇定。实在是人少了点,离开坚固的工事打野战,他心里也没底了。

这是一场注定让沙贾汗吐血的战斗,最精锐的一万多骑兵发起攻击的时候,对手列阵整齐,不再往前了,而是以方队迎战。骑兵往前推进,距离还有不下千步的时候,对手就用火箭弹给他上了一课,什么叫近代战争。

从来就没见过火箭弹的骑兵,在千余枚火箭弹洗地的时候,状况可想而知。立刻乱作一团,第一次进攻就变成了一场乱局,顽强的继续往前冲击,炮兵再次给贾汉的骑兵上了一课。另外一边的战斗如出一辙,战象被惊扰后,发狂的乱跑,直接给自己的队形冲乱了。兴海军整齐的队形继续前压,火箭弹、炮弹、排枪,这个组合就这么层层推进。

沙贾汗的兵力雄厚,但是这场战斗的过程,就像是海浪撞在了岩石上。在陈燮指挥下,一个步兵师以整齐的队形,坚定的如同两把尖刀,捅开对手的肋部。沙贾汗只能不断的投入部队,试图阻止对手的前进,但是没有一支部队能坚持的太久,最多一两个小时,溃败下来。

上午的战斗,还算是能勉强维持,打到天黑前,沙贾汗意外的发现自己支撑不住了,不是说部队都打光了,而是没有哪一支部队还有继续作战的勇气了。这场战斗,被后来的印度史学家誉为“文明之光”照亮黑暗的帝国天幕,给印度人民带来了自由和光明。

好吧,这是洗脑的结果。千万不要当真。

战场上的情况是,当陈燮把第一师的一个旅作为预备队投入战斗后,整个战斗的走向就决定了。天黑之前,二十万莫卧儿帝国的军队崩溃了,弃尸三万,连夜北遁。

正面被击溃之后,什么左右包抄,什么切断后路,都变得毫无意义。各路莫卧儿帝国的军队,连夜逃遁,各路将领纷纷往自己的出发地跑回去。获得“纳西克大捷”对于陈燮来说,毫无意外。就像英法联军在八里桥击败“我大清”是一个道理,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让陈燮深感意外了。

打扫战场这种事情,自然是日裔士兵最为喜欢的。值钱的玩意先搜刮一遍,然后上交记录,回头按照连队为单位,统一分配三成的缴获到每个人的头上。消耗巨大的战斗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