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崛起(天涯)-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布置岗哨,怎么布置暗哨,怎么布置警戒的铁丝网等等,这些东西牛藤次郎都掌握的差不多了。真是多亏了他的语言天赋,不然还真的学不来那么多东西。
为了安全起见,牛藤次郎在营地前方,设了很多细铁丝,上边挂了罐头盒子,里面放小石头,这一招他学的很像,只要有人绊倒铁丝,就会哗啦啦的响。要是动物绊倒了,附近的暗哨就会发出鸟叫声,要是人绊倒了,那就开枪示警。
朝西的方向通往兴海城,本来这就不是正常的突围方向,但是苏哈托比较鬼,决定反其道而行之。让部下带着人先往其他三个方向冲,做出要突围的假象。然后自己带着最精锐的五百多人,老婆孩子都没带上,就自己一个悄悄的从西边出城。他的部下知道这条小路,可以一直往西走一段,然后能遇上一条小河,过河之后,就能进林子,到时候就安全了。
你还真别说,趁着夜色的掩护,这五百多人穿着黑色的衣服,居然安然无恙的从包围圈中混了出来。这就是仗着对地形的熟悉,还有就是围城的部队被其他方向的突围吸引了。就算是林雅,也没想到他会往西边跑,不然在各个路口就不会布置一些百人的小队了。
上半夜牛藤没怎么睡,进入夜半之后,被蚊子咬的一腿的包包。这地方的蚊子毫无道理可讲,就算浑身裹的严严实实,都能咬你一腿的包。多亏了后勤给大家准备的雨衣和纱网兜,不然一夜下来这脸就能被叮咬的面目全非。
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药水味道,有点刺鼻。牛藤看看火堆还亮着,起来方便一下,然后忍着瞌睡,四处去看看岗哨。就在他准备回去的时候,黑暗中听到轻微的哗啦啦的声音,当是心里就是一惊,睡意全无。
黑暗中的火堆非常醒目,不断有虫子扑进火堆内,烧的噼啪响。四周恢复了安静,就在牛藤以为不是敌人来袭的时候,砰的一声枪响了。火堆边上抱着步枪睡觉的士兵,就跟装了弹簧似得,嗖嗖嗖的站起来好多,慌乱的大喊:“怎么回事?哪里打枪。”
这个时候,作为一个军官的作用显示出来了,牛藤大喊一声:“都别慌乱,以组为单位,进入各自的戒备位置。”所谓的戒备位置,就是一道一道铁丝网后面的预定射击点。简单的用沙袋堆起来的一道防御工事。
轰的一声,黑暗中的暗哨不惜暴露自己,点着了手榴弹丢了出去。爆炸的火光中,终于看见了数百黑影在快速的奔跑。牛藤次郎头皮发炸,一再的告诉自己要冷静,端着步枪招呼一队士兵,冲进最近的一道防御工事内。这时候铁丝网的作用显示出来了,百余人被挡在了铁丝网前面,准备绕过去的时候,掉进了牛藤准备的陷阱中,被尖锐的木棍刺伤后,发出惨叫的声音,在黑暗中异常的惨烈。
下意识的,牛藤次郎就伸手进了背袋内,掏出一枚手榴弹,拧开铁盖子,抽出引信。他这么做的时候,身边的士兵也都跟着做。这会他反应过来了,喊了一嗓子:“手榴弹。”
嗖嗖嗖,躲过陷阱的百余黑衣人无声的往前奔跑,丝毫没有半点犹豫,也不管那些掉陷阱里的同伴。这些人一看就是精锐的战士,弯刀在火堆的余光中闪耀,距离已经不足三十米。
。。。
第六百零九章火线提拔
第六百零九章火线提拔
轰轰轰,爆炸声响起了,十余枚手榴弹丢,及时的爆炸,阻断了正在往前冲的势头后。不断的有士兵进入战斗位置,排枪响了起来,正在黑暗中快速奔跑的土著,不断的被打倒在简易工事前的十几米左右。但是排枪仅仅能响一轮,不断的有黑衣人绕过铁丝网和陷阱,冲向这支人数不多的小部队,这些黑衣人坚信,只要冲上来,手里的弯刀就能让对手崩溃。
一轮排枪,一顿手榴弹,根本就没有挡住对方的可能,只能稍稍的减缓一下,对手还是很快的冲了上来,距离越来越近,已经没有时间装弹了。牛藤次郎抽出刺刀,快速的咔的一声,几乎没有任何想法,本能的跳上沙袋,喊了一嗓子:“跟我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牛藤次郎的举动,立刻引来了数十人的追随。湛蓝的刺刀对这一个冲上来的黑衣人,一个迅猛的突刺。这个动作,简单直接,在新兵营里就练了很多次,在南洋这边,每天也要练上几百次。
黑衣人没想到来的这么快,下意识的扭腰一躲,手里的弯刀使劲往下砍。这一刀,救了他一命,但是没有躲开大腿上的一捅。三、棱、刺刀的威力就在于不规则的伤口,血箭飙了出来,瞬间一条腿就没了力气。牛藤次○,w≯ww。郎本能的跟着一个动作,枪托狠狠的砸在脑袋上,黑衣人轰然倒下。这时候再看身边,已经有好几个人倒在了地上,这些兵近战的能力很一般。
“板载!”一名士兵高呼万岁,手里的包冒着白烟。这是一个很惊人的现象,为何这些日本兵会如此的不惧死亡。答案其实很简单,他死了不要紧,家人被接来,每人分地五十亩。这个价格,对于日本人来说,别说一条命了。十条命都值得了。
三等兵渡边,这是个平时看起来有点懦弱的家伙,似乎谁都可以欺负他,也不见他生气。但是在这一刻,他的勇气让所有人汗颜。轰的一声巨响,冲进人堆里的渡边不见了,人流涌入的缺口,瞬间被堵上了。
短暂的凝滞,给后面的士兵赢得了时间。啪啪啪的排枪再次响起,手榴弹雨点一般的丢了出去,迅猛突击的势头,被彻底的遏制。
黑暗中的苏哈托,这个时候已经束手无策了,这边不能快速冲出去,最多二十分钟,援兵就能感到。到时候他就是死路一条了。拼了,带着最精锐的士兵。苏哈托亲自冲上去,砍翻了三个往回跑的土著后,数百人再次往回杀。
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了一往无前的勇气。对面的日裔大明士兵们,已经适应了战斗的节奏,在渡边的激励下。忘记了一切恐惧,不断的开枪,不断的丢出手榴弹。就算是苏哈托亲自冲锋,也没能改变被死死挡住的局面。
短短的百米距离,成为了一道天堑。简单的工事面前。躺下了不下二百人,有土著,也有日裔的大明士兵。牛藤一直在不停的战斗,带着四十几号人,用刺刀把冲进来的人都干掉后,回来时只剩下十来个人。没有时间多想,把身上的手榴弹都丢了出去,利用对手后退的机会,快速的装弹开火,再装弹,再开火。
整个战斗进行了不到半个小时,后面就出现了一片火把,一支来自登州的步兵队,正在急速的追来。前后夹击之下,苏哈托这五百人彻底的崩溃了。在枪声之中,决定做最后努力的苏哈托,往里边的野地里跑,没想到一脚踩空,摔倒再稻田的烂泥里。
等他爬起来的时候,追上来的一个日裔士兵,狠狠的将刺刀扎进他的后背,抽出刺刀的瞬间,似乎浑身力气都没有的苏哈托,软软的倒在了烂泥中,最后看一眼的是正在燃烧的万隆,早知道如此,还不如和一家老小死在一起呢。
学这崔浩的做派,牛藤次郎给自己点了一支烟,这东西还真的很有效果,除了呛的咳嗽了几下,很快就让人没那么疲劳了。战斗最后一刻,他觉得自己浑身的力气都没有了,疲倦的一动不想动。总算是缓了过来,再看身边的士兵,少了很多人。
天色发白了,朦胧的晨色中,从草地上挣扎着起来,默默地走到渡边爆炸的那个点,努力的去寻找一点东西,最后被他找到的是几肢体,勉强拼凑在一起,已经不成人形了,脑袋不知道飞哪里去了,怎么都找不到。牛藤次郎跪在地上,嚎哭:“渡边,找不到你的头,怎么办啊?渡边,你的家人,就是大家的家人,放心的去吧。”
一名大明的军官默默的看着这一幕,虽然不喜欢这些矮子,但是这一刻他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再次想起在某次军事会议上,长官是这么告诉大家的,只要这些日本人,认同大明,并以做一个大明人为荣,他就是我们最佳的战友。以前不认同这句话,现在他必须承认,说的很有道理。一百零三个日裔士兵,以伤亡五十五人的代价,死死地挡住了苏哈托的逃路,最终逃走的土著,不过区区数人。
虽然这些人还在说日语,但是他们努力的学习大明的官话,时刻把自己当一个大明的士兵来看待。这就是一种内心的力量在发挥作用,为了自己和家人没来的美好生活而战斗。
林雅得到消息后,丢下了城内正在进行的激战,赶到这个小小的战场。路边的草地上,躺了一排尸体,都是日裔大明士兵,一共是三十六人,还有重伤的士兵十九人,已经送往医院去抢救,能活下来多少,就看老天爷的意思了。
不识多少字的牛藤,看不懂文书记录的名字,但是不妨碍他小心的收好,准备为这些兄弟办好后事。经过这一场战斗,剩下的这些人,就是可以互相依托性命的战友。
“牛藤次郎!”一声招呼,让正在忙活牛藤次郎站了起来,看见林雅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整理军装,然后啪的立正。大步上前的林雅,面带万年不该的严肃,仔细的看看他的身上,没找到伤口之后才露出一丝微笑道:“你这家伙,真是个副将啊。羊栏村的战斗有你,挡住了数千土著的夜袭,这场战斗又有你,挡住了苏哈托的套路。你放心,那家伙已经被干掉了,这是日裔步兵十三小队的功劳,谁都抢不走你的。好好干,将来你会成为一名出色的高级军官。”林雅说着拍拍他的肩膀,牛藤把腰挺的更直,用蹩脚的官话喊:“大明威武,大明板载,愿为大明效死!”说万岁的时候,还是习惯性的上了日语。
林雅自然不会计较这个细节,抬手找来身边的一个军官,取下他肩膀上的肩章,亲手给牛藤次郎带上,然后满意的笑道:“恭喜你,牛藤大队长!”
这个大队长是什么级别的官呢?这里要解释一下,日本雇佣兵以百人为一个战斗小队,三十个为一个战斗小组。装备就是滑膛枪,没有炮。现在牛藤次郎的职务是小队长,本来就是矮子里面拔将军的做法,结果一场战斗下来,本来就很缺军官的林雅,直接给他弄了个大队长,也就是能指挥两个小队的军官,再上一级就是营官,能指挥五个大队,一般这个职务都是大明出身的军官担任。
牛藤次郎就跟做梦一样,加入大明军队才不过区区的三个月,他就是指挥两百多人的军官了。下一步,脑子里想到的是薪水,大队长的薪水,好像是五十个银圆啊。好多!
万隆变成了一个死城,两万大军杀进城后,一场惨无人道的屠杀开始了。命令是陈燮下达的,一个男性都不留,女性超过四十岁也不留,没那么多粮食养活。命令已经如此的残酷,真正在执行的过程中,只会更加的残酷。到底这个城市内多少人被杀,没有人统计的清楚。唯一有个大概是数字,就是作战部队自己的统计,一共抓了大概五千年轻女性。
熊熊的大火再次点燃,这一次不是什么火箭弹,而是煤油在燃烧。这种从石油中,用简陋的工艺提炼出来的燃油,在爪哇生产出来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堆积如山的尸体,堆上柴火,浇上煤油,点着之后空气中弥漫了肉的香味和煤油味道混合的怪味。
类似的火堆到底有多少,也没人去统计,后来的史学家发现一个大明士兵留下日记,解开了后来人称爪哇同化时期残酷血腥的冰山一角。
“我搬了整整一天的尸体,堆成了一座小山,浇上煤油的木柴被点着了,耳朵里都是噼里啪啦的声音。就像爆竹在响,听说这个城市杀了好几万人,彻底的变成了一座鬼城。我亲手点燃的火堆,烧了整整两天两夜才熄灭,灰烬都被丢进了河里,我决定从此不再吃淡水鱼。”
。。。
第六百一十章地理发现
第六百一十章地理发现
大规模残酷的镇压给这个岛国带来了多少伤亡,历史学家们在五百年后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数字,百万左右。陈燮这个历史人物,因为这一残酷的行为,五百年后的史学界争论的非常激烈。客观的中间派的态度很明确,那个时代没有所谓的“公理”“人权”之类的概念,那是一个殖民时代,进步的社会在落后的社会进行残忍的掠夺是一种常态。后来人无法责备他什么?左派则鼓吹陈燮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先驱者,没有他开拓的万里海疆,后来人就无法享受到如此巨大的生存空间和资源。陈燮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主义者,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绝对不容许反对派抹黑,任何抹黑他的行为,坚决砸烂抹黑者的狗头。右派的说法也很激烈,认为陈燮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没有人性的野心家,因为他的扩张行为,给广大的南洋诸岛国、大洋对岸的美洲等各地的人民,都造成了极为沉重的灾难。
好吧,这是历史。陈燮肯定不知道,正如现代社会的美帝,不少人拿印第安人来说事情,又能奈何的了美帝一根毛么?
崇祯十七年初夏,坐镇兴海城的陈燮,开始了一场肃清治安战役。伴随这场长达整整五年的战役,是一条公路的开始延伸。这条公路东西贯⊥,。。穿了整个爪哇,耗费的时间长达十年。无数的土著,因为这条公路,倒在了热带丛林中。后史学家统计,至少二十万人死于这条艰难的公路建设,并且这位历史学家总结:“每一米公路下面,都埋着一个土著的尸体。”
陈燮根本就不会在意别人会怎么说自己。坚信历史会公正的评价自己的。再不济,也能落个“民族大融合”的定义吧?五月初,又一批日本雇佣兵登陆兴海城。简单的适应性训练后,两万雇佣兵投入了从兴海城往西推进的肃清战役。
和平会议之后,陈燮修正了自己的一个命令,那就是“反抗者死”。改为尽量多抓俘虏,用于道路的修建工程。一个地方要想快速发展,没有交通保证是肯定不行的。往西北方向推进,渡海进入苏门答腊,打通马六甲海峡的通道,呼应海峡对面的新加坡。
如果不是修路,这一战役不会持续如此之久,陈燮的要求不是什么快速,而是一点一点的往前修路。一点一点的推进。虽然慢,但是每走一步都非常的坚实,每走一步,都会给当地人带来巨大的深重的苦难。当然,这是只不肯合作者。
这一年的万隆之战后,大大小小好几百个土著部落中的大半,选择了与侵略者进行不屈的战斗。剩下的一小半,一部分选择了合作。另一部分还在观望。不过这个观望的时期不算太长,不到两年的时间。就算是面子上合作,墙头草们都做出了选择。
合作不是简单地说说那么轻松,精神和物质付出巨大。物质付出只的是交税,商业税和农业税,精神上的付出就是强行推行汉字。任何一个部落,都必须要出资兴建一所小学。由政府派教师,每年要保证有多少毕业生,达不到标准的部落,等待的将是严厉的惩罚。
这些在当是的土著看起来很可恨的做法,在土著的后代们的眼中。却完全是另外一个答案。五百年后的历史学家搞调查,意外的发现,土著的后裔对于陈燮这个人并没有多少恶感,更多是一种敬畏和感激的态度。为什么会这样?好事者做了一个调查,土著后裔们的观点意外的统一,巨大多数人都认为,是陈燮给他们带来了现代的文明,如果不是陈燮,土著们的后裔,还要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面,自己的父辈可能会因为一个小小的疾病而送命。既然能享受现代富足的生活,难道不应该感激么?
崇祯十七年九月(1645年),一支由一艘三级战舰、四级战舰三艘、武装商船十艘组成舰队从兴海城出发,一路往东走寻找夏威夷群岛,进入阿拉佛海时遭遇风暴。舰队在风暴中坚持了下来没有太大的损失,风暴过去后,意外的发现了一块新大陆。
舰队指挥官安东尼,发现了一个天然的海湾可以作为港口,停靠之后登陆,宣布这个大陆为大明兴海侯陈燮的领地。毫无疑问,这是一块巨大的陆地,登陆后的安东尼发现了很多奇怪的动物,在确定了大致的方向后,他派了两条战舰回去,给陈燮送信,告诉他的发现。
作为大明兴海城海军的副司令,安东尼一直努力想成为一个总督,就像林雅那样,在一片土地上他最大。这个愿望无疑不好实现,在他的前面,西劳经实现了这一目标,现在是海军司令兼淡马锡总督。这个总督的管辖范围可不小,不单单一个淡马锡,而且还不断的朝大陆眼神,整个半岛都被这些殖民者宣布为兴海侯的领地,属于淡马锡省。
嗯,现在这些家伙都这毛病,到一个地方,完全无视当地土著的存在,直接宣布这地方属于大明兴海侯陈燮的领地,保证没错。每一次发现回去,都能得到大批的奖赏。
真正让这些外来者发狂的不是什么陆地有多大,而是在发现本地土著之后,双方进行交易时,土著拿出来换他们带来的铁器和布匹的东西,居然都是黄灿灿亮闪闪的金子。这些金属,在土著的心目中,实际价值并不大。
安东尼决定亲自带一支探险队出发,并且花三个罐头和一箱子饼干为代价,雇佣了几位土著为向导,跟着他们沿着一条河往深处进发。这是一片新奇的土地,上面有稀奇古怪的物种,安东尼把这些东西都画了下来。相比爪哇,这里的土著更好相处,他们拿着落后的武器,在验证了铁制武器的锋利后,很愿意和这些外来人交易。
这支探险队一共一百五十人,其中有欧洲人三十人,华人七十三人,日裔四十七人。
背着沉重的装备,走了整整三天,在某个黄昏安营扎寨的时候,一个叫蔡东国的华人,因为肚子疼,找地方拉屎,解决了问题后起来时,被一块石头绊脚了,差点摔倒的他,愤怒的搬起石头想丢远点发泄一下,结果意外的沉。
这个发现让他很惊讶,在小溪里洗干净这块石头,扣掉上面的土层后,他的眼睛被亮瞎。金矿被发现了,这个消息无比振奋,三公斤的狗头金,立刻成为了所有人羡慕的对象。但是这个叫蔡东国的家伙表示,这块狗头金要先给侯爷。
画好地图,探险队回到了海岸边,这一发现立刻引起了轰动。要不是安东尼竭力按压,这些人都不打算继续航海了,先你们挖金矿去。安东尼就问大家,有合适的工具么?原则上大家发现的金矿,属于侯爷的。侯爷允许你们开采么?最后还是投票表决,所有船只返航,回到兴海城,在得到侯爷的许可之后,组团来淘金。
走之前,安东尼让人在海边上竖了一块牌子,上书:大明兴海侯领地。
舰队回到兴海城,带回来的消息直接引爆了整个城市,狗头金啊!安东尼得到了陈燮的接见,当面汇报了这一重大的地理发现。陈燮看了看他带回来的地图,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暗暗想抽自己一个耳光,这尼玛不就是澳大利亚么?如果没搞错,这就是达尔文湾。
“安东尼将军,这是一个伟大的地理发现,这片大陆,我决定叫做澳大利亚。你发现的这个海湾,就命名为安东尼湾吧。在这个地方,我们要建一个城市,就命名为安东尼城吧。”陈燮刚说到一半,安东尼就跪下了,就像虔诚的教徒在跪拜上帝。
“伟大的侯爷阁下,安东尼一直是您最忠实的奴仆。感谢您给于的荣誉,我和我的后代将铭记于心。”这个忠心表的很诚恳,真心是超出了安东尼的预想。
“起来吧,作为海军的副司令,接下来你将得到一个更为重要的任命,澳大利亚需要一个总督,并且需要有人去沿着海岸探索更多的地方。我想,这个职务你来做最合适了。关于这个金矿的发现,我的意思,组成一个股份公司,我个人占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其他股份由这一次舰队的全体成员来分,大家都是股东。我派出一个总经理来管理这个金矿的开发,我想大家不会有太多意见吧?”陈燮这么说了,谁敢说不行。甚至所有舰队成员在闻讯之后,都发出了“万岁”的欢呼声,尤其是那些日裔,直接就乐疯了。晚上的大街上,多了很多喝的醉醺醺的家伙,一路高呼:侯爷板载!
一个名为澳大利亚开发公司的企业在兴海城挂牌,总经理是来自山东的司掌柜,原来是联合商号济南分号的跑腿,为了博前程来到了兴海城,过去的履历帮了他的忙,进去了陈燮的视线中,被选中出任这个开发公司的经理。(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一章开启军火交易
第六百一十一章开启军火交易
新大陆为何叫澳大利亚?这个没人知道本质是某人要偷懒,是不是跟什么神秘的玄学有关,那就无从知晓了。反正这四个字,不是英文那个单词。至于夏威夷,还是要去的,早去早占地盘,这个事情没啥道理可讲。至于当地的土著,陈燮只能表示遗憾了。
荷兰人的使团到了,所谓一事不烦二主,使团的团长还是奈特,“知名银行家”兴海联合银行总经理纳迪姆先生,居然摇身一变,成为了使团的副团长。并且得到了一个荷兰王国的侯爵的爵位,天知道他怎么做到这一切的。
总督府还是那个总督府,但是主人已经变了。昔日的主人约翰,也有幸渡海来此会晤。坐在总督府高墙内的大院子的草地上,奈特和陈燮坐一起享受来自大明的极品红茶,其他人则在另外一边,进行舌尖上的战斗。
荷兰人的要求是加里曼群岛的归属权,当然是不能接受的。所以才要谈判,底线是不能失去在南洋的立足点,但是能多争一点就争一点。陈燮的底线则是允许荷兰人在加里曼岛有一个不太大的据点,其他地方就不要惦记了。
一边是希望和大明开展全面贸易的目前欧洲海上最强大的国家,一边是已经证明自己更强大,︾↓,。。但是有不愿意过分削弱荷兰,以免便宜了英国人的陈燮。
这个时期的欧洲国家之间战争还在继续,葡萄牙人与荷兰人在南美激战正酣,英国人已经开始准备挑战荷兰的海上霸主地位。地方小,国家多的欧洲能在历史上先走进资本主义,很大程度就是因为他们的地理环境和国家之间复杂的关系。
天气很好,早晨的阳光不算太晒人。太阳伞下端着茶杯,奈特看了一眼另一侧正在对喷的两边,回头对陈燮道:“阁下,本人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不知能否答应?”
陈燮当然不会一口答应,笑着回答:“说说看。”
奈特笑道:“鉴于欧洲局势日趋复杂。荷兰王国授权本人,向贵国采购一批军火。如果能得到阁下的俯允,本人感激万分。”
陈燮沉默不语,摸着下巴努力的在思索记忆。这一时期的欧洲,难道说还在装备火绳枪么?燧发枪的工艺不难,难的是钢的质量。也就是说,荷兰人还没有能力解决钢材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大炮的问题了,目前陈燮的军队装备的是轻便的三磅炮和六磅炮,这两伴随步兵的火炮。应该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步兵火力支援武器了。
燧发滑膛枪陈燮手里有的是,这玩意也不担心什么资敌,欧洲那么远,等他们打过来,陈燮都能出后膛枪了。辽东的工业区最近送来的一份报告显示,已经初步掌握了陈燮给的技术资料,并且小规模的生产出来了硝酸和硫酸。大明人的聪明才智一点都不是问题,告诉那些工匠原理之后。他们就能自己摸索着生产出来。三酸两碱现在已经看到了大规模生产的希望,那么雷汞还远么?不管是什么工业生产技术。难都在最初,一旦完成了技术积累,后面的事情反倒简单了。
考虑到最多三五年自己就能造出后装撞针枪,陈燮稍稍沉吟便道:“好,这个问题可以谈。但是你也应该理解,价格上不会太低。我们的军工生产能力有限。大明有百万军队需要装备这些新式步枪。”一本正经的把滑膛枪当成“新式步枪”来吹嘘的时候,陈燮真是一点都不心虚。这个时候的燧发滑膛枪,确实是“先进”的步枪。
“非常感谢,只要阁下愿意出售,其他的都可以商量。”话说荷兰人真不缺钱。但是他们的工业产能有限,受限于国家的人口和发展方向,荷兰的陆军真心很一般。英荷战争到了最后,直接让法国内打进了家门。
陈燮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决定向荷兰出售军火,让荷兰去跟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死尅吧,呵呵呵,乐见其成啊。欧洲的三十年战争的起因,是基督教的新旧两个教派之间的矛盾,进而发展成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从1618年开打,到1648年结束,所以叫三十年战争。
整个战争从小到大,一开始的波西米亚战争,天主教大获胜利,随即引发了支持新教的欧洲国家的不安。欧洲刚刚从中世纪基督教最大的阴影中走出来各国,都不愿意回到过去的状态,所以纷纷出手支持新教军队,一个一个国家不断的卷进战争,局势越来越乱,战争的泥潭越来越深。英国、丹麦、荷兰结盟参战,接下来的战争主要分一下阶段,丹麦战争,瑞典战争,法国哈布斯王朝战争。现在的欧洲,还是代表新教的军队是法国和瑞典在唱主角,战争真正距离结束,还有三年整。荷兰的对手是葡萄牙、西班牙,1639年,荷兰海军击败了西班牙海军,接着在南美跟葡萄牙争夺巴西。
整个欧洲现在就是这么一个情况,大家都卷进了战争,军火这种东西绝对是最有市场的商品。或者这么说吧,在未来的几十年,欧洲都非常缺军火。这么好挣的钱,陈燮早就想挣了,之前没有与葡萄牙人做军火交易,不是不想卖,而是想两边一起卖,能多挣一点,让这个战争打的久一点,死的人更多一点。
历史上的这场战争,结束了由一个皇帝,一个教皇主宰欧洲的局面,诞生了法国和瑞典这两个欧洲大陆上的强国。《奥斯纳布吕克条约》和《明斯特和约》,以文字的形式,确定了欧洲各国之间的平等,新旧教派的平等,开创了国际会议解决争端的先河。
当然了,仅仅是先河,后来改怎么打还怎么打。欧洲国家之间,一直在打来打去的现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怎么说呢,从三十年战争开始到一战爆发之前,欧洲就是像在养蛊,一群毒虫在一个不大的盆子内,互相厮杀,最后养出来的最强大的几个虫子。
有一个问题是必须解决的,那就是欧洲距离太远了,所以每次军火买卖都有一个漫长的交易期。这个问题,必须给以解决,那么该怎么解决呢?
陈燮很快就拿出了一个建议:“欧洲距离太远了,我个人认为,大明应该在印度有一个立足点,这应该作为谈判的一部分内容来商议。军火从大明运到印度,再有你们运往欧洲,行程上将大大的缩小。时间就是财富,我觉得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不是这样么?”
奈特对陈燮的无耻程度,早就有了充分的认知,对他提出的条件,并没有任何的不满。很简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