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崛起(天涯)-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蚵糇龅模槐就蚶

第五百八十四章喜脉

第五百八十四章喜脉

君臣之间相谈甚欢,母女之间也谈的甚为相得。周皇后看朱媺娖,怎么看都顺眼。尽管不是亲生的,但也算她带大的。当初为了拉拢陈燮,朱媺娖下嫁之举,其实是亏待了她。皇帝女儿嫁人,不是招驸马的情况很少。说到底,心里多少有点愧疚的周皇后,对她很热情。

更为关键的是,朱慈烺这个储君的位置,有陈燮的支持和没陈燮的支持,完全是两个概念。陈燮现在忠于的对象是朱由检,看上去似乎将来会按照皇帝的安排,辅佐朱慈烺。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周皇后没理由不喜欢朱媺娖,就算是不喜欢,也要装个样子。

朱媺娖带来了很多礼物,宫里的每一个嫔妃、弟弟妹妹们都有份,其他人的礼物交给周皇后处理不是问题,只有一个人的礼物,朱媺娖只能自己走一趟。这边说了好一会,朱媺娖起身道:“娘娘,媺娖带了点礼物给贵妃娘娘,……。”

听到这个话,周皇后笑的很勉强,抬手打断她道:“别这么客气的解释,本宫能理解。”

“谢娘娘!”朱媺娖这才放心,站在她的角度,为了陈燮也不能因为失礼得罪人,面面俱到是最好的做法。可惜刚站起来,朱媺娖便觉得难受,捂着胸口要呕吐,身子还一阵的摇晃,身边的人赶紧扶着,出来在台阶上,对着地上吐了一阵才缓过来。周皇后也吓着了,方才在这里吃的点心和茶水,万一……,这人会怎么想谁知道?宫里头的事情太复杂,人心难测,谁知道什么时候能发生什么事情?谁也不敢说,自己身边没有别人的人。

“快去叫太医!”周皇后的第一反应是喊了一嗓子,声音都在发抖。她可是真的吓坏了,万一朱媺娖在她这里吃了什么东西中毒,那真是浑身是嘴都说不清楚的事情。

送礼的事情只能作罢,朱媺娖被心惊胆战的周皇后亲手扶着进来坐下,眼睛看身边的人时,怎么都不对。好在她还算冷静,没有当场对下人发作。贴身的宫女端来一杯水,周皇后不等下面的人试一试,拿过来吹了吹,用银勺子自己先喝一口,然后才笑道:“喝点水,哪里不舒服,太医来来了好好说说。”

朱媺娖缓过来了,揉着胸口道:“没哪不舒服,就是胸闷,还有就是想吐。”说着接过水杯,很干脆的喝了一口放下。这个举动,让周皇后心里舒服多了,没那么紧张了。这就不是什么肚子绞疼的现象,单纯的想吐和胸闷,不像还是什么中毒的样子。而且这个银勺子,也没发黑啊。她可知道,纯砒、霜是不能用银试出来的,过去的科技水平不高,砒霜里含硫,才会使得银制品变黑。

太医匆匆而至,拎着药箱放下,朱媺娖再次忍不住,又抱着痰盂吐了一会,早晨吃的那点东西,都给吐的干净。总算是缓口气,漱口之后,这才让太医把脉。太医五十来岁,留着胡子,一边摸胡子,一边把脉,脸上从最初的慌张,慢慢的变成了淡定。

“恭喜公主,贺喜公主,阁部大人家里要添丁了!”太医把脉之后,站起来拱手说话。朱媺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当时一愣,随即脸上狂喜。边上的周皇后也是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心道就顾着着急了,怎么把这个给忘记了。

陈燮这边正在说的嗨皮,王承恩匆匆进来,嘀咕了一句,朱由检立刻站起道:“思华,速去皇后处,坤兴不知道怎么的吐的厉害。”陈燮闻声,立刻站起道:“陛下,臣去去就来。”说着跟上王承恩,大步流星的往外走。朱由检一脸的阴沉,看着他的背影,背着手慢慢的走了几步之后,也往皇后的宫里来。

这才走到一半,就听到有太监带来的消息,朱由检一愣,随即大悦。这个时候朱媺娖的怀孕,来的太及时了。正好有借口,给她留下来。如此一来,呵呵……。

朱由检的步履变得的轻松了起来,陈燮小跑到了坤宁宫,看见太监宫女脸上都很轻松,一路不断的听到恭喜之声,陈燮似乎明白了,脚步渐渐地慢下来,从容的进来。

朱媺娖坐在椅子看,满脸喜色的看陈燮进来,太医在一侧等候,陈燮来时太医正欲说话,不想陈燮直接拿住朱媺娖的手腕,两指搭脉,正欲说话的太医眼睛一亮,笑道:“阁部大人这动作,可真是内行。”陈燮笑了笑,心说当年读那破大专,居然有中医选修课,分数很好弄,所以班上的学生都选了,别的本事没学到多少,号脉的姿势必须专业。

“没错,是滑脉!”陈燮倒是在这上头下过功夫的,农村看病的时候,号脉能省很多检查费用,西医什么都依赖仪器,一些小毛病也要搞很多检查,这点在农村行医不现实。所以这个号脉的本事,陈燮倒是练出来了。

说完,陈燮直接从口袋里掏了一下,摸出一块本打算送给朱慈烺的怀表,塞到太医的手里道:“多谢太医,一点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这太医接过来一看,立刻眼睛眯成一条缝,这玩意他知道,怀冕嘛,一千多银元一个。阁部大人,真是大手笔。

当着周皇后的面,陈燮也有点不太矜持的样子,转身对一干人等道:“今天在场的,人人有赏,回头我让人送汇票来。”王承恩在边上笑眯眯的接过话道:“阁部要是放心老奴,就交给我来办吧,保证人人有份。”

陈燮谢了王承恩,这才对周皇后行礼道:“臣过于欢喜,失态了,皇后娘娘赎罪。”周皇后心说这是好事啊,在这里查出有喜脉,那是跟着沾光的好事,如何会怪罪呢?于是笑道:“思华,太客气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坤兴在这里害的喜,这又是坤宁宫,这说明有缘,本宫跟着沾光呢。”

这时候朱由检不紧不慢的进来了,太监的喊一嗓子还在后面,他的脚步就迈过了门槛。面带微笑道:“恭喜思华,恭喜坤兴,陈家有后了。”这个有后的说法,其实就是指嫡出,明朝的家庭,嫡出才是最重要的子女。

陈燮听出这话里的意思来了,笑道:“年后臣要出征海外,媺娖有了身子,不方便跟着走,还得拜托给皇后多多照看。”这是朱由检最想听到的话了,周皇后听了这话也很高兴,她也很想这么来着,帮着照顾朱媺娖,朱慈烺和陈燮的关系更加紧密了。

面对陈燮表现出来的坦然,朱由检不禁为之前的窃喜而感到一丝内疚,但是很快就过去了,皇帝哪会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太久,当即笑道:“朕也来捧个场,今天在场的,每人赏银十两。”他这一开口,其他人都跟着道谢,实际上心里在叫苦。皇帝这个穷鬼,每人赏银才十两,陈阁部怎么好意思超过皇帝啊?

果然,周皇后也跟着凑趣道:“陛下赏银十两,臣妾就只能赏银九两了。”陈燮心里暗暗的不屑,果然是老朱家的人啊,一个比一个抠门。没法子,他也只好笑道:“臣只好赏八两了。”这时候,最开心的就是太医了,他先拿了一笔赏,一块怀表,一千多两呢。

因为朱媺娖的事情,宫里一阵喜庆,田贵妃那边送礼的事情,自然作罢了。让人给抬过去就行了,朱媺娖没可能走这一趟的。不等东西送到,田贵妃倒是主动地来了,还带来了一些滋补的礼品。先给皇帝行礼,再给周皇后行礼,然后才开口道:“一早起来就听见喜鹊叫,原来是宫里来了贵客。刚听说坤兴公主有了喜,赶紧来给公主和阁部大人道喜来了。”

很难得的,田贵妃姿态摆的很低,这是看清楚形势之后的必然结果。这会她也不指望朱慈烺的太子被废掉的事情了,就指望朱慈烺上台后,能饶过她们母子。关内不封王了,封到关外的话,想做手脚那就太容易了。

陈燮跟她没有什么仇恨之说,对田贵妃倒是非常的尊敬,没有丝毫的怠慢。一家人看起来其乐融融,田贵妃呆了一会就告辞走了,朱由检也拉上陈燮走人,还有话继续要说。

宫里呆了一天,把该说的话都打了招呼,晚上朱媺娖还被周皇后留下来过夜,陈燮只好自己一个人回去。要说周皇后的举动,实际上有点过了,没那个必要。太着相了!不过仔细想想,谁在皇后的位置上,为了自己儿子的大位,什么事情都愿意做吧?

回到陈府也不消停,柳如是一脸的幽怨,这一晚上把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

次日一早,一波一波的人来道喜,也不知道他们怎么知道的朱媺娖有喜的消息,送礼的人是一个接着一个。好在这些官员都不是自己来,派个家人送来帖子,没有在年边上给陈燮找麻烦。

第五百八十五章惩罚之战

第五百八十五章惩罚之战

在京师过年特别没意思,不**虚礼的陈燮,不得不东奔西走,大年初一一早就得起来进宫,跟着给各路祖宗神仙磕头,祭祀活动一个接一个,忙了一个白天。初二开始,坐在家里客人不断,大学士都这个情况,各路官员都来拜年,也不多做,就是喝杯茶就走的,这么都能混一天,喝了一肚子的茶水。

初三开始,二品以上的同僚之间走动拜访,除了值班的内阁大臣,其余的陈燮都得去串门。不是他愿意去,这是礼。很快京师里的各位一二品大员的家属们,都把陈燮当做最受欢迎的客人。这货上门不空手,带来的都是紧俏物资。什么最新款的化妆品,最新款的布料,怀表都送出去十几块。这些东西,在京师就算花大价钱,你也未必能买的到,为啥?限购!

比如怀表吧?京师里的联合百货,预定的单子都排到一年之后了。你还别叫唤,每个月就卖两块。为啥会这样,一开始这玩意走的就是这个路子,饥饿营销,往死贵里卖。

一时间陈老爷在京师可谓好评如潮,十五之前的半个月内,没少结交“朋友”。

朱由检下旨,上元节放灯三日。从正月十三开始,放到十五日夜子时。多少年了,京师难得没有宵禁,憋在闺中的少妇少女们都疯了。就这三天,可以肆意的放纵,再想闹腾,你得等乞巧节了。就那天,还是闺中待字少女的节日,嫁了人的你还是该怎么样怎么样。

一夜鱼龙舞!没有暮然回首,也没有灯火阑珊处的佳人如玉,陈燮乖乖的呆在家里陪着一妻一妾。正在收拾行装的朱媺娖,一边收拾一边掉泪,柳如是在一边劝也没用。其实柳如是也想跟着去,陈燮给回绝了,这是去打仗,不是去旅行。她可不是红娘子,没那么彪悍的人生。这一夜,说了好多的话,别人正在热闹的事情,他们在道别。

晨起,近卫们悄悄的起来,带上准备好的形状,默默的伫立在门口等待。两个女人相送到门口时,陈燮便拦着她们道:“早晨凉,回吧。”

翻身上马,挥挥手,决然转身,一夹马腹,塔塔塔的马蹄声脆的酸牙根。五十近卫护着陈燮,快马如龙,在这个清晨离开京师。早早起来的朱由检,这会正在梳洗收拾,准备早朝。

“大伴,你说,这会陈思华出了京师没有?朕觉得,没必要走的那么急嘛。”朱由检语气总的不舍倒是真诚的,王承恩在边上笑道:“万岁爷,阁部不但是跟文臣,还是个大将军。在内,他是文臣,可以不疾不徐,在外,那行的是军法。”

“朕知道,就是觉得他这么一走,能不能赶回来看见坤兴生孩子,都是个问题了。”也只有在这样的时刻,朱由检才会再次意识到,陈燮这些在外面带兵打仗,东征西讨,经历了无数的风霜血雨。才意识到,他这个皇帝,有这么一个臣子,是何等的幸运。

“遥想当年,朕初登大宝,何等的情怀豪迈,意气风发。平了魏忠贤这个奴才,朕以为从此能大展宏图,不想先有辽东之变,后遇建奴扣关。大好河山,在建奴的铁蹄下**,当是朕就盼着广宁铁骑,盼着袁崇焕回来,横刀立马的大将军,如张翼德在当阳桥上大喝一声,建奴便抱头鼠窜。可惜啊,朕没有看见这样的大将军,更没有看见建奴在广宁铁骑面前狼狈败走的一幕。后来祖大寿东去,永定门一战,不堪回首啊。大伴,你可知道,当是朕怎么想啊?”王承恩哪里敢回答这个问题啊,笑道:“奴婢怎么能猜的到万岁爷的心思?”

“朕当是就在想一个事情,这大明的天下,文臣多如星辰,武将如云,总能出一个长坂坡的赵子龙吧?你还真别说,真的就出来了一个陈思华。国家到了如此地步,我辈军人,除了为国家去去,别无其他选择。”这话,朱由检能记一辈子,这可是当时建奴的铁骑在北直隶如入无人之境的时刻,这可是当时群臣束手的时刻听到的一句话。

然后,一个接一个的胜利,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

回忆往昔的朱由检,忍不住眼睛有点酸了,觉得自己太亏欠那个人。

旅顺口,一艘一艘的战船鱼贯而入,看起来很吓人,实际上这一次真正的战舰不多。打一个日本,不用那么多大家伙,陈燮一共才调动了五条三极战列舰和十条四级战列舰,然后就剩下商船了,负责给陈燮运兵。带去的兵也不多,就两个甲字营,准备登陆长崎。

长州的陆军,萨摩的海军,这是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的说法。幕府时期的日本,长崎是对外的唯一贸易港口。1636年,葡萄牙人被禁止与日本贸易,就剩下荷兰人和中国人能去做生意。幕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就疯狂程度而言,一点都比不“我大清”逊色。

长崎是萨摩藩的地盘,萨摩跟长州关系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至少现在是这样。

陆续云集的战船和兵力,就等着陈燮的来到,这一仗陈燮亲自指挥,战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都是苏皓宸在崔新的配合下去做。尽管可以直接碾压,还是把情报工作做到最细致。萨摩藩胆子有多肥,看看他们跟英国干过仗就知道了。

直接杀到长崎,过于费劲,这时候朝鲜这个盟友的作用就现实出来了,釜山港口上,堆积了大量的均需物资,都是从辽东运来的。朝鲜政府不但出人力,还出粮食和军队,特意选派了一支最强大的水军和步兵,跟着陈燮一起去讨伐日本,算一算当年的旧账。

要说李朝这些年混的还真不错,卖资源这种事情,真心没啥技术含量。老百姓只要不怕死,上山去砍树,去采矿,都能混个肚子饱。因为对华贸易的繁华,至少李朝王室是很滋润的。大米这个东西,往大明运,换回来杂和面给自己的百姓吃,这种生意真不难做。

还有就是大量的女子去大明打工或者嫁人,改善了一批朝鲜人的生活水平。总而言之,这几年的李朝是稳定的,形势是大好的。这一次听说有去日本干一票的机会,李朝是相当的踊跃。凑了三千人的水师,还有三千人的步兵。装备是当年乙字营驻扎时期留下的滑膛枪,还有十几门三磅炮,算是这个时代比较先进的装备了。

陈燮抵达旅顺,已经是正月快过了,马不停蹄的就登上旗舰辽东号,奔赴朝鲜的釜山港。从这里去日本,对马岛是必须占下来的,考虑到现代社会韩国和日本的关系,陈燮决定大方一把,同意把对马岛这个没什么经济效益的岛屿作为奖励给朝鲜。

这个承诺,李朝上下欣喜若狂啊,咱也能开疆拓土了。这就是小国寡民的悲哀了,一点吃剩下的狗粮,也能让他们乐的合不拢嘴。陈燮的期间刚刚出现在釜山海面,码头上就已经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朝鲜百姓用汉语在疯狂的喊:“大明万岁!王师万岁!”

你还真别说,这个李朝的在历史上对清军的抵抗意志,那是相当的顽强,两次被打成狗,逃到海上还要坚持作战,要不是明朝自己太废柴,袁崇焕又做掉了毛文龙,朝鲜真的没那么好打,尤其是北部,看看那个地形就知道多么难啃了。美帝那么好的装备,面对我兔的轻武器为主的陆军,都被打成狗一样。

李朝文武都来了,在码头上迎接陈燮,一副天朝上国嘴脸的陈燮,对李朝的王室和文武,那是一点都不客气。直接就问:“所需军资,准备如何?”

李朝这边负责的大臣立刻上来,拱手行礼,一口标准的官话道:“请阁部大人放心,我朝鲜上下,一心报效上国只天恩,断然不会耽误大人之事。如今粮草充裕,军械齐整,就等大人一声令下,我军跟随大人出征,愿为上国霸业效死。”

陈燮这才满意的点头道:“很好,很好。就这样吧,今天休息一日,明日一早发兵对马岛。以对马岛为跳板,联军要惩罚无礼无耻的东瀛小国。”

1419年6月19日,朝鲜王朝以“东征?讨倭”为目的命令李从茂将军向对马岛派出军队,企图占领对马岛,日本称之为应永外寇。遭到对马、九州联军的强烈反抗,双方处于战略僵持。1421年7月,朝鲜王朝军队不得不撤退,但提出撤退条件,即让对马岛成为对日贸易的通商口岸,让对马宗氏成为日本和朝鲜的共同家臣。之后,对马宗氏接受朝鲜官职,并且代理朝鲜统制日本各地人的朝鲜贸易(参见日朝贸易)。这样的对马和朝鲜的特殊关系并没有否定对马和日本中央政权的关系。朝鲜王朝领议政申叔舟在1471年撰的《海东诸国纪》亦明明白白地记载对马岛属于日本国西海道。

这段历史证明,朝鲜虽小,野心不小,可惜干不过日本。现在,机会来了。

第五百八十六章如此精锐

第五百八十六章如此精锐

“英勇”的朝鲜国舰队,以龟船为主力,三十几条,气势汹汹的冲在最前面,身后不远是茫茫多的大明舰队撑腰,胆子不肥那是不可能的。朝鲜有三道水师,这次水师将领是忠清水使姜晋昕,历史上1637年,唯一带兵跟清军水师干了一仗的就是他了,结果战死。陆军的带兵将领是李曙,总戎大将的干活。

为了抢头功,李曙来到了姜晋昕的船上,身披闪亮盔甲,看上去很威风。

“这次讨伐,有上国舰队出征,日夷断断不敢抗拒,望风而降可期,你我的首功没跑了。”李曙洋洋得意的站在船头,手里马鞭一指前方,就差一句“投鞭断流”了。可惜这里是海峡,不是淝水,他也不是苻坚。姜晋昕倒是比较冷静,看着近在咫尺的对马岛,面色凝重道:“倭寇不可小觑,不要忘了文禄之役。”

这么不凑趣的家伙,哪壶不开提哪壶,李曙悻悻的瞟他一眼,回去就想法子撤他的职。

你还真别说,朝鲜战船逼近的时候,对马岛上一片宁静,一个人都看不到。码头上也是鬼都没有一个,靠近了再仔细一看,码头上被破坏过,一片狼藉,乱七八糟的。装载步兵的朝鲜船只,立刻开始靠岸,李曙上了一条小船,他要先拿下登陆的头功。

对马藩也很有意思,根据1609年的《庆长条约》(朝鲜称《己酉约定》),日本在釜山豆毛浦重开倭馆(贸易机构),日朝贸易得到恢复。德川家康因对马宗氏恢复朝日邦交有功而封为对马藩十万石格大名(实际领地产量不到一万石),专司对朝鲜外交。

这两个国家在历史上都挺逗比的,日本有过所谓的战国时期,基本上就是镇长一级的民间械斗。后来发展到县长一级,顶了天就是个地级市之间的战斗了。朝鲜也好不到哪里去,为了对马,打了七年的战争,结果还没干过日本的所谓两个藩(地方武装),最后还签合约了。反正大概意思就是这样。就是在陈燮要收拾日本之前,朝鲜已经努力过一次。

这会对马的藩主是宗义真,一看朝鲜撕毁了合约,带兵又来打仗,立刻做出了反应。以前不是没收拾过朝鲜,心里压力没李曙想的那么大。先派人去幕府报信,争取一下援兵。这事情他其实也没太放在心上,还是要指望自己的实力。说起来这个宗义真是个人物,对马的复兴就是在他和上一代藩主宗义成的不懈努力下达成的。到他手里。还开了条运河。

这货倒是一门心思要做买卖,谁知道朝鲜那边接到陈燮的命令后,立刻就翻脸了。驱赶日本驻朝机构,派人送来檄文,要求对马藩立刻投降之类的话说了一堆。宗义真怎么会买这个帐,就朝鲜那点水师,他还真不太怕。不过这个人也不是愣头青就是了,派人派船去侦查过。结果被巡航的飞剪船队发现了,轰隆隆一顿炮。人和船都没回来。

陈燮这边真没当一回事,不就是击沉了两条日本小船么?宗义真这边就坐蜡了,这尼玛什么情况啊?赶紧的备战吧,于是做了最坏打算,码头毁掉,到处设岗哨。严阵以待。

在岸边作战,明显是愚蠢的行为,朝鲜的战船还是有些炮的,所以宗义真的战术是诱敌深入,然后突然杀出来。把敌人赶下海。当然这是第一招了,没打算就这一下把朝鲜给打回去,根据以前的经验,这一次不打个两年以上是不会罢休了。所以呢,还是希望有援兵的。

李曙登陆的时候,岸边的山林里,藏了一千多对马的精锐士兵,实际上就是百十个武士,加上一千多手持竹枪的农民。精锐是因为这些人都是壮年,不像其他的队伍里头,十六岁以上到四十岁以下的都有。对马这个地方不大,人口也不多。丰臣秀吉打朝鲜的时候,作为先头部队,凑了五千人,那可是五十到十六岁的男丁都拉上了。

这一次,宗义真还这么玩,不然这家指定守不住。动员了全体战力,也才不到五千人。只能在登陆的时候,狠狠的教训一下朝鲜兵,让他们知道厉害再说。至于大明的军队,宗义真站在山头上倒是看见了舰队,心里发憷就不说了,但是这仗还得打啊。不能就这么降了!

唯一的希望,就是把朝鲜打怕之后,震慑一下大明军队,估计也没啥效果。日本这会对大明,还是有一定的畏惧之心的,丰臣秀吉在朝鲜的败绩可没过去多少年,伤口还没愈合。

李曙还是很小心的,登陆的先头部队一千人,扛着火枪上了岸,没发现敌人的,胆子就大了。连队都不带齐整的,一支五百人的队伍就先走一步了,李曙赶紧让小船靠岸,不等他靠岸呢,树林里的对马兵就接到了山头上的指令,一面红旗摇摆,百余武士拎着刀,呐喊一声:“板载!”领着一千多赤脚的农民冲了出来。

这些农民不但赤脚,手里拿的还是竹枪,身上就是竹子和绳子串起来的甲,队形乱七八糟的,一看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啊。相比之下,朝鲜军队就算是武装到牙齿了,大明登州版滑膛枪,脚下是有鞋子的,身上还有皮甲、刺刀、水壶、背篼里的毯子衣服等等,装备很齐全的说。精锐嘛,总的有个样子。

按说这样的战斗,应该是一边倒的局势,结果也确实是一边倒,不过是日本农民面目狰狞,呐喊着追着朝鲜兵。嗯,剧本好像拿错了。实际的战斗过程是这样的,五百朝鲜兵,看见那些鞋子都没穿的日本农民,居然没有第一时间列队作战,而是哈哈哈的大笑起来。那意思,就这也来打仗?

结果这帮农民在武士的代领下跑的叫一个快啊,几乎个个都是飞毛腿啊。这边刚刚整队完毕,那边就杀到五十米开外了,好多朝鲜士兵慌乱之下,连通条都打出去不少,开了一阵排枪,也确实打倒了十几个人,接下来就被人家一头扎进阵中,武士刀飞舞,竹枪乱捅。

你说这帮日本人眼珠子都杀红的原因,居然是看上了人家的装备。这还不是最精锐的对马兵,真正精锐的在宗义真手里,那是有铁炮的。不多,就一百多条。宗义真就在山头上看着,战斗的进程出乎了他的预料,日本这群突袭的部队,扎进阵型之后,朝鲜兵就败了,转身就跑,对马兵跟在后面追。

这一通砍杀,一路狼狈不堪的往海边跑,直接给后面的队形也冲散了,朝鲜兵掉头就跑,还没上岸的李曙,看见这一幕真是目瞪口呆。好在海上还有个姜晋昕,立刻指挥龟船逼近岸边,用船上的六磅炮(登州高价购得百余门),对着正在追杀的对马兵一顿猛轰。总算是护着那些士兵逃回了船上,上岸一千多人啊,就这么一下战斗,回来就不到八百人了,留下一百多人的尸体,把对马兵给高兴坏了,在岸上分赃的时候还差点打了起来。

这都是好东西啊,日本农民谁特么见过燧发滑膛枪啊,谁见过羊毛毯子啊,还有铝制的水壶,战斗口粮(炒面),衣服的料子也不错啊。几乎是顶着炮火,这些日本农民给东西都扒光了,然后才顶着炮火跑路,个把倒霉蛋被打死,同伴立刻停下,回头拿着他的战利品。还有的更为疯狂,拖着尸体往回跑,真是要钱不要命的典范。

看着这帮穷疯掉的日本农民兵,姜晋昕真是目瞪口呆,身后就是大明的军队啊,自己的部队被日本农民打成了狗,这还怎么有脸见人啊。这个呢,其实不怪朝鲜军队不能打仗,因为朝鲜军队素来就没啥战斗意志。历史上清军三百骑兵的先头部队,在平壤城下就打败了出城迎战的五千多朝鲜兵,这是有历史传统的。1950年那次不算,里头有三个兔子的朝鲜师,一堆经历过八年抗战后三年解放战争的老兵和军官,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陈燮看着非常的哭笑不得,巨大的辽东号不能靠的太近,望远镜里头能看见的是个大概,细节是看不见的,但是朝鲜军队败的速度,真是令他无语。扭头看一眼身边的李朝王李倧,陈燮很认真的问:“这就是朝鲜的精锐?”李倧笑的比哭还难看道:“不能跟天朝比啊。”

“让他们退下来吧!”陈燮叹息一声,天不早了,都中午了,不能在海上过夜吧?

兴致勃勃的先头部队退了下来,李倧把两位带兵将军叫来,一顿臭骂不提,陈燮当着没听到,**怎么骂怎么骂,只是交代了一声指挥作战的苏皓宸:“天黑之前我要上岸。”苏皓宸一个标准的敬礼,回答铿锵有力:“卑职明白!”

苏皓宸都没上三级战舰,那玩意吃水太深,上来的都是四级战舰,五艘一组,逼近岸边不足五百米处,成一个扇形,炮门打开,对着岸上可能出现的敌军。随后才是步兵划着小船登陆,一口气苏皓宸投入了一个甲字营(战后改编为团),浩浩荡荡的往码头和附近的海滩逼近,气势完全就不一样了。

山头上眺望的宗义真看见这一幕,立刻肝胆乱颤,这尼玛一看就完全不一样了,之前还很得意,轻松击败了朝鲜军队,这一次来的一身绿皮的军队,就连划船的样子都不一样。除了船夫之外,好多士兵手里也不知啥家伙,在那奋力的往前划船。

第五百八十七章吓傻了

第五百八十七章吓傻了

宗义真看见的当然是登州营的步兵神器——工兵铲,这玩意的用途太多了,秒杀瑞士军刀的神器。第一波靠岸的士兵根本就不着急往前走,在码头上各自找掩护,做好预防冲锋的准备,后续部队陆续的登岸,也不着急往前走,而是先摆开战斗队形,然后才慢慢的前进。

整个过程,不到两个小时,两千多士兵就基本登陆完毕,落在最后的炮兵队,倒是还在慢慢的靠岸,前面也没等了,就这么直接开始往前推。树林里的对马兵,看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