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崛起(天涯)-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改革科举的问题。其中有一些话说的很重,“国家抡才大典,本为选拔贤达,代天子牧守一方,管理举国政务。然,现有科举,只考经意,不问实学。取中者,多有不识农桑,不知数字。在朝中,不能为君父分忧,在地方,不能安抚一方百姓。”
改是要改的,但是不能这么着急。陈燮发现一个问题,朱由检对文臣的耐心,真是越来越差了。大明的问题很多,就像一个久病的患者,来猛药没准就治死人了。
陈燮亲自磨墨,让朱媺娖来执笔,口述道:“陛下,大明的问题很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像一个久病在床的患者,要治疗,必须先稳定病情,然后补身体,等身体好转了,再下猛药,这样才能承受的住,而不至于出现生命危险。臣在三省所为者,就是出于这个原因。先解决了财政问题,确保今后朝廷的财政收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至于拿不出银子来。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一点一点的解决问题。江南军务,臣可以代劳,日后天下文武不容于臣,臣大可远遁海外,替陛下背这个黑锅。但是科举的问题,就不能这么着急了。窃以为,应该进行小小的改动,还是以八股为主,加入一些农学的内容就够了。这一次,农学的比重占一成就应该差不多了,乡试之后,春闺之时,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农学的内容,两成便为上限。多了则未必能发挥正面的作用。殿试之时,加入一些算学的内容,比例一定要小,有一成便可。这样一来,读书人能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等到下一次科举,适当的增加比例,期间不能停止造势,强调官员在任期间,不单单要安抚一方黎民,还要在具体的政务上有所作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设一个新的部门,统计局。这个局存在的意义,就是统计全国各项经济数据,包括人口,粮食产量,税收等等,作为今后内阁施政的参考。同样,陛下作为天子,也要督促内阁,不单单只是盯着地方上安定就行了,还要考虑到民生的问题。大明天子与士大夫共治理天下,这个思路是不对的。纵观历史,凡是改朝换代,真正发挥作用的往往是最低层的百姓。大明的百姓,不到活不下去,是断断不会铤而走险的。所以,大明要长治久安,江山永固,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让百姓有一口吃的。只要百姓有一口吃的,大明的江山就是铁打的。针对这个阶层,进行一些适当的照顾,这才是内阁今后的主要工作方向。”
陈燮这封信写了很长,足足有一万多字,朱媺娖的手都酸了,换了两个宫女来替换才写完这封信。总的来说,这封信的核心内容就一个,能够撼动大明江山的阶层,肯定不是仕这个基层。大明天下的普通民众不造反,谁来都是白给。眼下大明的旱情还在继续,经历了中原混乱的民变,大明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解决百姓吃饭的问题,而不是操切的去大改科举。
陈燮用白话文来写信的目的,就是要用最浅显的道理,说明这个事情。说到底,大明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间段内,还是以农耕为主的国家。这样的一个国家,关键问题就是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问题都是小问题。
至于陈燮在江南做的这些事情,无非是一种局部的改变,并不会过于影响大局。就像改革开放一下,先从沿海地区搞起来,然后慢慢的影响内地。这个过程,可能是三十年,也可能是五十年,肯定不会太快。等到陈燮在沿海地区,培养出一个新的阶层,并且具备了强大的力量之后,更深层次的改革都不用去推动了,这个阶级本身就会去抢着为自己谋求利益。
还没有等陈燮开始动手整顿江南的军务,在海上跑了二十五天之后,西劳经的舰队出现在了巴达维亚的海面上。海面上密密麻麻的白帆,立刻惊动了巴达维亚的总督约翰。
舰队开始减速,摆出一个一字长蛇阵,两千吨的旗舰湖广号上,西劳经正在看着一艘从巴达维亚港口内出来的快船,船上的人挥舞着白旗,快速的靠近。
第五百零六章抢抢抢!
第五百零六章抢抢抢!
大明的海军出现在巴达维亚海面的时候,整个城市都乱成了一锅粥。》x。'这个是啥年代?是荷兰人纵横七海的年代。说的不好听一点,他们不去欺负别人就不错了。可以,古老的东方帝国,给人印象中是一个并不重视大海的内陆国家,突然间就爆发出来了巨大的海上力量。
这事情该怎么理解?接到消息的约翰总督脑子直接就乱了。不是说在和谈么?难道说,明帝国的决策层,不接受和谈?不管怎么说,接下来的事情还得面对。下令各炮台做好防御准备,组织部队做好战斗准备,派人去接触这个不请自来的舰队长官等等事情。流水一般的把事情吩咐下去之后,约翰总督来到了城市中心教堂顶上,这个地方地势比较高。
站在这个地方往海面上看,望远镜中能看见明帝国特有的日月旗号,红旗和黑色的图案,非常的醒目。默默的数清楚这海上的战船之后,约翰陷入了深深的担忧之中。来的这支舰队,丝毫没有预兆,他知道明帝国有一支强大的舰队,但是没想到敢于主动挑衅强大的荷兰。
巽达加拉巴港口内,荷兰商战船数量不多,只有十三余艘。这不是一个迹象的数字。被堵在港口内的船只,这时候最大的依赖就是两侧的炮台上面的24磅炮和18磅炮。可以肯定一点,如果强行攻打,炮台将重创明帝国的舰队。问题是。爪哇这个地方四周都是海啊,人家随便在哪里登陆都可以。
“搞死的,希望强森能带回好消息。”约翰总督自言自语,强森是他这里的传教士。派他出去,那是因为在欧洲,传教士总是被人尊敬的职业,不至于对方做了传话的人。
打着白旗的快船,被一艘四级战舰拦截了下来,问明白来意之后,一条小船给放下来。载着传教士往期间湖广号而去。靠近战船的时候。看清楚两侧黑压压的炮口时,强森心里惊慌不已,画了个十字自言自语:“上帝啊!”这年月能到东南亚的欧洲人,真心没几个好人。就算是传教士。也都不太是好玩意。他可是很清楚。这样一艘战舰就算找遍整个荷兰。都未必能找的到。荷兰人玩的都是商战船,一般的大炮不会超过三十五门。看看人家这个,少说也有六七十门。
实际上湖广号的排水量是一千八百五十吨。三层甲板,自上而下装备12磅线膛炮四十门,中层甲板装备24磅滑膛炮三十门,下层甲板装备32磅滑膛炮二十门。总计是九十门大炮,这是以英国皇家海军的三级战舰模型打造的战舰,除了舰首没有装备近战的大口径臼炮,别的基本都一样。大口径臼炮这个东西,陈燮认为没有太大的用处。仗着线膛炮的射程优势。充分发挥远程火力,弥补士兵素质不高的缺点。等到打近战的时候,登州海军还有个屁的优势。而最高航速十节的设计,也保证了就算是面对欧洲最快的战舰,也不至于被追上。
三级战舰,作为登州海军的主力发展型号,目前还不是最多的一款,将来肯定是。
登上战舰之后,强森看见了一身海军制服的西劳经,一看是个欧洲人,他的心思定了许多。欧洲人对传教士,天生有着信任感。
“巴达维亚大教堂传教士强森,拜见阁下。”强森上前行礼,西劳经回了一个军礼,丝毫没有以画个十字架回应的意思。“西劳经,大明帝国海军游击将军,中央舰队司令,奉内阁大臣陈燮之命,征讨擅自侵犯大明疆域和领海的荷兰国强盗。”
这个话非常之生硬,强森听的目瞪口呆,下意识道:“将军阁下,都是上帝的子民,何必要用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这话背后的含义,就是大家都是欧洲人嘛,都是信上帝的。
说实话这个话也就是忽悠普通老百姓有点用,欧洲人自己在欧洲,因为宗教问题,打的一个烂七八糟。跑到亚洲来,你说什么都是上帝的子民,这玩笑一点都不好笑。
“本人笃信上帝不假,但是我更忠于自己的国家。上帝也不会不许我忠于国家吧?强森先生,我想你还是回去吧,不要在这里浪费口舌了。荷兰人挑起的战争,何时结束,以哪种方式结束,将由大明说了算。”西劳经一点都不给他面子,这时候给他面子,回去陈燮的面子就没了。这点轻重,不是一个区区传教士就能忽悠人的。
这时候西劳经的参谋长姜成走了过来,立正汇报道:“飞鱼发现一艘船正在靠近,西南反向,距离大概五海里。”西劳经淡淡道:“投降,或者击沉。”姜成道:“明白!”
旗语发出,立刻有三条四级战舰离开了本队,奔着西南方向杀过去。看看这个阵势,强森有点无语了,人家打上门来的理由很充分。“阁下,还是请慎重的考虑一下,目前两国正在和谈,我们的特使应该正在大明。”
西劳经皮笑肉不笑的回答:“对不起,你说的情况我不知道,我接到的命令是进攻巴达维亚,击沉一切看见的荷兰船只。来人,送送这位传教士先生。”
两名士兵上前,用刺刀请这位传教士离开之后,来自印度东印度公司的商战船玛丽莲号,装了来自印度的一顿黄金和十吨白银。目的地是福建的月港,打算从那边采购大明出产的丝绸和瓷器,运回欧洲去发一笔横财。
荷兰的船只,在爪哇的海面航行,自然是绝对安全的。所以,船长莱登不太有警惕性。就算看见了海面上的飞剪船也没太当一回事,毕竟这个时候没有全速的行驶。就是觉得这种船的样子有点怪怪的,华而不实嘛。
等到他继续往前,发现迎头过来的四级战舰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满帆全速航行的战船,航速一般都能达到八…九节,根本就不是这艘装满货物的船只能跑的掉的。
飞剪船发力了,急速的追上来,刚刚完成掉头准备跑路的玛丽莲号,看见了飞剪船上发来的旗语:“我们是大明海军,命令你船立刻投降,否则将击沉你船。”
莱登可不傻,当然是要跑的,不过他很快就绝望了,以他六节的船速,看看随后不下八节航速的战舰正在追上来的时候,在看看烈日当空,距离天黑还有相当的长的时间。更不要说,一发炮弹已经落在玛丽莲号的前方,这是飞剪船发出的警告。这会两艘船距离还在五百米以上,这炮弹就过来了。
绝望归绝望,人都是有侥幸心理的,继续跑路是必须。两个小时后,逼近的一艘战舰开炮了,侧舷20门12磅线膛炮在五百米的距离上一次齐射,就给玛丽莲号的左舷开了一个口子的时候,莱登挂起了白旗。就这航速,就这射程,再看看三艘战舰成纵队的逼近,傻子都知道今天继续跑死定了。钱是好东西,但是命只有一条。
获悉抢劫战果的西劳经脸上笑成了一朵菊花,没想到第一次抢劫就如此的战果辉煌。很好,继续发扬光大。带着舰队十条三级战舰和十条四级战舰堵在港口外面,其余的四级战舰都撒出去,抢!抢!抢!
这下约翰总督麻了,继续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啊。来亚洲是来发财的,这么被人堵在门口,这还怎么发财啊。关键是一看就打不过啊,这个太要命了。海面上那些战舰,一看就是专业的战舰,不带载货的。这玩意荷兰人的商战船出去打一下,那就是送啊。而且现在是被人堵在港口内,出去的过程中损失太大。
麻也没法子,现在这个局势就是这样。只好等这些大明帝国的战舰呆够了,然后再谋求解决方式吧。就这么着,舰队堵在巴达维亚的门口,一堵就是半个月。这期间,一共截住了四条荷兰的商船。一条来自澳大利亚,三条来自印度。抢劫的战果可谓丰硕,获得了至少价值五十万两的财物。
在海面上呆了半个月,看看生活必须品消耗的差不多了,西劳经下令返航。满载而回的舰队,带着五条抢来的船只,浩浩荡荡的离开。这个时候,约翰总督眼泪都下来了,总算是走了。问题来了,下一次啥时候来,再呆多久?
这时候的约翰总督,最希望的就是两件事情。一个是和谈早日有结果,一个是印度方面派来增援力量。总不能让人就这么堵着吧?这买卖还做不做了?这一次明帝国的海军没登陆,不等于下一次不登陆啊。没看见他们的船,在海面上到处撒欢么?这肯定是在测量水文,确定各种数据后,为下一次来到做准备啊。
西劳经的舰队回到大员北部的淡水口的时候,要塞上响起了欢迎的礼炮声。被俘虏的莱登船长,看着停泊在大员港湾内的中国战舰,脸都青了。在地方停泊的战舰,一点都比不这一路上看见的少啊。这意思,下一轮的劫掠又要开始了,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第五百零七章给你们一个机会
第五百零七章给你们一个机会
这是个毫无公理可言的时代!胜利者可以肆意的掠夺失败者。作为失败者的命运,往往非常的悲惨。强森似乎已经看见了等待自己的是一个什么结果,他和一群被关在一起的船长们紧急商议之后,决定发起申请,要求赎回自己和船只。
这是个很漫长的过程,作为大明海军的官方代表,西劳经表示接受他的申请,这是惯例嘛。有钱,你就能买回一条命。当然代价也非常的昂贵,作为一个船长,明码标价是五千荷兰金币盾,另,谢绝还价。强森的情况比较惨,因为他是船的主人。价格就比较昂贵一些,而且还仅仅是赎回人的价格,要赎回船,还得加上两万金币。另外四位船长的待遇就好多了,他们不是船的主人,只需要付出三千金币就行了,问题是这三千金币,估计也够他们破产了。
拿不出钱来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去挖煤吧,挖到死为止。
得到准确的答复之后,这五位船长中的四位就绝望了。他们不过是给人打工的,前部家底凑起来,都未必能凑出两千金币。强森的情况好一点,赎回自己没问题,但是想赎回这条船,难度就比较大了。因为他目前的绝大多数家当,都在这条船上。这条船被抢劫,强森赎回自己以后,基本上就是一个破产者了。
赎金送到之前,他们的命运还是跟一般的俘虏一样的,被士兵用刺刀押送着,走在前往基隆的道路上。十个人用一条绳子串起来,这让强森想起了贩卖黑奴的场面。五条船上的一千多人,就这么被押着走在土路上,引来道路两边的百姓的围观。
“我的命运会和那些黑奴一样么?希望家里人尽快把赎金送来。”强森只能在心里期盼了,写了信去印度,妻子和女儿能及时凑齐赎金么?
走了一个上午,临时休息时,别说饭了,连口水都没得喝。看押的士兵们,似乎不打算给他们吃饭,也不给水喝。几个倒霉蛋晕倒在路上,给士兵丢上一辆马车,不知道这些人会不会随便找个地方埋掉。强森很担心自己支撑不下去,尽管双腿像灌了铅一样,一直都在坚持。天黑之前,看见了一个高大的围墙,跟着人流往前走,看清楚围墙上面的铁丝网。
岗楼里的士兵,警惕的看着这些荷兰人。走近大门后,看到的是一片草棚。强森越来越疲倦了,头是晕的,似乎在发烧,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难道我生病了。上帝啊!不要抛弃我,这是清醒时的最后一个念头,眼前一黑的强森什么都不知道了。
醒来的时候,强森看见一片白色的土墙。屋子里很安静,实际上这是个棚子,四周是用泥巴和着稻草制成的土墙,然后刷上石灰。身下是硬木板,铺了一层稻草。看起来这地方没有太多生活用品给荷兰人使用。
一个男子嘴角叼着一支烟进来了,看他的时候露出笑容:“嗨,伙计,你的运气不错,没有死在这个该死的地方。”强森的头疼的厉害,使劲的摇了摇头道:“该死,这是什么地方?”
男子笑道:“这里是基隆煤矿,明帝国的人称之为劳动改造矿场。你得了一种叫打摆子的病,你的运气不错,我向这里的上尉建议,你看上去像个有钱人,值得救一命。他叫来了医生,给你打了一针,然后你的小命保住了。”
“哦,我叫强森,荷兰人。你呢?”男子很高大,壮实的像头熊,坐下之后递给强森一个窝窝头:“我叫劳德鲁普,来自丹麦。先吃点东西吧,不然你好不了。”说着还递给他一个水壶,看上去很特别的东西,居然是金属制成的。
“这东西可真难吃!”强森饿坏了,三口两口的,就把这个窝窝头给吃了,吃完还抱怨了一句。劳德鲁普耸耸肩:“没错,是难吃的很。不过我要提醒你,今后每天都吃这个,还不一定能吃的饱。除非你能巴结上这里的军人,他们手里有好东西,好吃的!”
“怎么,明帝国的人虐待战俘?”强森心里一紧,问了一句,劳德鲁普看看门口,发现没人才说:“这话千万不要跟别人说,这里的军人其实还是很和善的。只要你好好干活,每年三顿都能吃的饱。我提醒你,千万不要想逃跑,有人尝试过,都被抓回来了,现在还在中间的旗杆上挂着呢,已经快变成肉干了。”
强森打了个寒战,低声道:“有人离开过这里么?”劳德鲁普道:“有,除非你有赎金。一般的船员,谁有这个条件?普特曼斯、揆一,还有一个贵族,他们都拿了赎金,离开了。”
“该死,这些野蛮的大明人。”强森自言自语,劳德鲁普再次看看门口,压低声音道:“千万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有人跟你一样,已经被丢进大海里喂鱼了。好了,我请假的时间要到了,我该去干活了。”走之前,劳德鲁普留下了水壶,还有两个窝窝头。
强森吃完东西,困意上头,往草堆里一躺,决定再睡一会。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当当当的锣声把他吵醒了。睁眼看看门口,似乎外面有不少人。这时候劳德鲁普冲进来,欣喜若狂道:“好消息,好消息,我们要解脱了。”
强森精神一振,追问:“什么情况?”劳德鲁普道:“我听这里的军官说,来了一个明帝国的官员,他需要一些精通航海的人才为明帝国的皇帝陛下服务。快点起来,大家都在报名,错过这个机会,下一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
劳德鲁普一看就是个热心肠,扶着强森起来,出门之后强森就傻眼了,一个巨大的广场,上面密密麻麻的至少有两三千人,还有不少欧洲女人在边上的棚子里站着观望,这都是哪来的这么多欧洲人?“别看了,都是一群倒霉蛋。有的是热遮兰被抓来的,有的是揆一先生舰队的成员,比如我。这里还不是全部,还有一半在矿上干活呢。还有就是你们这些新来的了。对了,这些女人你就不要想了,除非你的粮食吃不完。她们的服务,只接受粮食。”
正说着话,一个女人冲劳德鲁普抛媚眼道:“嗨,你要离开了么?走之前不想乐一下?”
“能不能离开,只有上帝知道。好了,如果我能离开,一定想法子带走你。”劳德鲁普也是口花花的家伙,说完还伸手给那个女人做了个下流的手势,招致一阵浪笑。
很快强森就发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跟黑人差不多,身上都是黑乎乎的。有的人,指甲缝里都是黑泥。劳德鲁普看起来混的不错,扶着强森一起在一个人比较少的队伍排队。并且低声告诉强森:“听我说,这是特殊人才通道,听说你是个船长,应该算是特殊人才。这地方很重视受过教育的人,哪怕是俘虏,你受过教育,也会被高看一等。”
“你呢?看起来你混的不错。”强森很好奇的问,劳德鲁普嘿嘿的笑了笑道:“我没读过书,但是我在西班牙人的船队干过,在马尼拉呆过一段时间,还去过大明的月港。我跟马尼拉的华人相处过一段时间,学了一些简单的大明话。因为这个,我被看成了特殊人才。”
这样都行?强森的脑子有点不够用了。这时候,台上有人出现了。一个身穿丝绸的大明男子,身边跟着一个点头哈腰的白人,手里还拿着个喇叭。劳德鲁普看见那个家伙便歪歪嘴道:“拉斯姆森这个家伙,语言天赋太强大了,在马尼拉混了半年,就能说大明的话。要知道,在船上,他一直是个不受欢迎的水手。”
台上的拉斯姆森这个时候说话了:“大家都听好了,现在有一个获得自有的机会。大明的皇帝,决定组建一支商船队,需要一百个人为他服务。条件很简单,第一,熟练的航海技能,有过船长、大副之类的经历者优先。第二,会说大明官话的优先。第三,特殊技能者优先,比如你是个神炮手,或者是个能够熟练使用六分仪的技术人才。”
三个条件说完,一半以上的人失望的离开了,剩下的人还有不少,还在慢慢的排队。一个多小时之后,劳德鲁普扶着强森一起走到桌子跟前,负责登记的军官看看这两人,淡淡道:“一个一个来,劳德鲁普,你懂大明官话,算你一个。这一位呢?”
“强森,来自鹿特丹,玛丽莲号船长,熟悉各种海上技能,我愿意为大明皇帝效力。”强森不敢浪费这么一个机会,赶紧报上自己的情况。一名通译快速翻译之后,这名军官对劳德鲁普笑道:“你小子眼睛就是毒啊,那么多人,被你发现一个船长。好了,都通过了,只要身体检查没问题,你们明天就能获得一份新的工作。”
第五百零八章不介意多杀一万
第五百零八章不介意多杀一万
强森和劳德鲁普的判断是一致的,他们不认为拥有一支强大海军的明帝国,会缺少远航的人才。他们缺的是了解欧洲的情况,还有航线的人才。这样解释,怎么看都很合理。实际上大明是真的缺航海人才,尤其是民间,很难找到熟练驾驭欧洲帆船的水手和管理成员。
机会必须抓住,自打知道这个地方经常有人死了就往后面的坑里一丢之后,强森的态度非常坚决。身体检查之后,就是签卖身契了。呃,不对,是雇佣契约。不知道陈燮是怎么想的,这个决定是陈燮做的,张巡也只好照办。在他看来,给这些番鬼一条活路走,做奴才怎么了?大明多少人都愿意做奴才,不愿意做自由民。普通小民身上的负担太重了,很多人投身为奴,反倒能过的好一些。说实话,这份契约比起卖身契也好不了多少,因为他们的身份,张巡要替他们交赎金(说说而已)。所以,根绝没个人的身价,决定工作的时间长短。根据表现,来决定奖励等等。反正一套一套的,按照这个契约,如果一点意外都没有,强森要为这个船队工作十年。时间是长了点,但是有一个好处,可以获得大明的国籍,并且必须把家属接来。很多人一开始不知道,后来签约才发现要把家人接来,心里虽然不愿意已经晚了。
挑选了一百多人,张巡才算结束了这次行程,踏上返回华亭旅途。随行的自然是这一百来人的番鬼,在船上这些人也没啥事情,开始学大明官话吧。
下关码头上突然来了许多船,从对面的江浦过江,不断的停靠在码头上。从船上下来的都是一些墨绿制服的军人,个个带着杀气,一看就是生人勿近那种。
赵之龙被这个事情给惊着来了,带着人到码头附近看看啥情况,结果看见来的都是登州营的绿皮兵。要说陈燮上任之后,码头上的变化可以说是最大的。原来的码头几乎扩大了一倍,花钱修新码头的是江宁的长江铁厂。南京周边多有铁矿,明朝的钢材最好的就是这一带出产的苏刚,清朝才变成了佛山。这个长江铁厂的后台老板,大家都知道是谁。出钱修的码头,也是用来运输钢材用的。现在突然变成了军用的码头,立刻引起了南京城内的注意。
赵之龙不看就算了,这一看之下,胆战心惊。他是老带兵的,一看就知道这些人都是百战老兵。扛着步枪背着行囊,下船的时候秩序井然,丝毫不乱。之前陈燮不过带来了八千士兵,就已经让南京城的领军勋贵寝食难安了,这一次来的规模更加的大一些。
赵之龙想上去问个明白,派出去的家将给当兵的拦下了。倒是告诉去打听的家将,登州苏皓宸总兵,奉命率部进城,接管南京城防。要兵部的文书?你去找陈阁部要去。赵之龙脸都白了,这就不是什么好事啊。一直在担心陈燮对江南的军队下手,现在总算是来了。
“侯爷,快看!”一名家将喊了一声,赵之龙顺着他手指的地方看过去,一艘船靠岸之后,码头上的吊臂将一个一个部件吊下船来,很快就组装成一门一门的大炮。都说登州营火力犀利,装备精良,这一次总算是见着了。蒙着脸的牲口被牵着下了船,套上大炮拉着就走。随意的数了数,这就是三十余门大家伙,比起南京军队装备的那些能不能打的响都不知道的样子货,这些都是真正的杀人利器。
“不看了,立刻去总督府。”赵之龙的脸色由白转青,由青转白,咬咬牙,跺跺脚走了。
总督府内,一干幕僚都在,围着陈燮商议军务。整军看上去是陛下的意思,实际上还是有一些说法的。南京是留都,南直隶下辖江南江北,这个年月是没有安徽省的。这样问题就来了,南直隶的军队如果只是算军户,大概有十万人,这是卫所的军。但是卫所军基本上都是农民了,战斗力可以当他们不存在就是了。还有就是京营,又分河池营、振武营、神机营等。因为明朝进队有军、兵之分,故而看上去有点乱。
“一体裁撤,怕是要出乱子。阁部还是谨慎为好。”关于如何整顿南京的军务,陈燮拿出了一个方案,具体的就是先让登州营接管南京,然后清理整顿南京各路人马。按照陈燮的计划,卫所都该裁撤,把军户变成农民,军官都滚蛋,当地主也好,回家吃自己也罢。反正这些人存在的意义不大。但是几个幕僚不这么想,夏允彝就持反对意见,徐孚远也不太支持。
总体来说,就是担心地方上因为整军而发生骚乱。
陈燮很耐心的听这些幕僚的意见,实际上现在也确实只是一个草案,没有成定论。把苏皓宸所部的十个甲字营调来,主要还是起一个震慑的作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兵部有官员建议,应该把正在河南的登州营调去四川,帮助洪承畴彻底解决流寇的问题。
说白了这些人没安好心,暗示朱由检,登州营占的地盘太多了,不能这样下去了。有鉴于此,陈燮决定把登州营调来南京,整军结束之后,调往大员,熟悉海上的生活后,下一步再谋取东南亚。原来苏皓宸是在河南缴费和赈济百姓,搞得的地方上士绅怨声载道。
为什么这么说呢?苏皓宸往辽东移民的工作力度太大,河南被流寇折腾了一通,人口少了不少,现在又大肆移民,地主都找不到人给他种地了。还有一个就是赈济,登州营把持赈济粮食,地方官员和士绅无从下手捞油水,很是不满,自然是要闹腾的。河南的地理位置虽然重要,但是对陈燮来说,把人口弄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