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崛起(天涯)-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华亭这里的效果。

“荷兰人提出交赎金么?”陈燮登上辽东号的时候,见到了匆匆赶来的恭撒录。走这一趟,不是单纯来的送战报,还有下一步的行动需要陈燮的知识。

“是的阁下,按照惯例,他们有权赎回自己。当然,这是贵族之间的事情。您是一个贵族,卑职以为,您更能理解他们的想法。揆一和普特曼斯,都愿意以五千个紧闭的价格,把自己赎回去。”恭撒录恭敬的回答,他说的也是实际情况。欧洲那边,确实有这个传统。至于是不是贵族,这个事情陈燮不清楚,恭撒录也说不明白。

“军官一万个金币,士兵五百个金币。拿不出这笔赎金也没问题,在煤矿挖一辈子的煤还账好了。对了,根据你们的了解,如果我们的价格太高,巴达维亚的荷兰人,是否会进行报复?”陈燮对此很不伤心,这笔赎金对他来说,可有可无。不放狮子大开口,看看荷兰人的反应。由此来做出一个判断,远东的荷兰人的实力如何。

恭撒录摇摇头:“不太可能,荷兰人在远东的实力并不强,就算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商战船倾巢而出,也不可能获得胜利。而且这样做的代价太大,就目前的局势而言,荷兰人应该会寻求一个和解的机会。”

这个答案让陈燮陷入了沉思之中,就个人的想法而言,现阶段还不适合立刻进军南阳,最佳的时间,应该是英荷战争爆发以后。大员可以作为一个前进基地来培育,有一个地方,倒是可以去占下来,那就是琉球。一旦占据了这个地区的岛屿,整个日本航线就在掌握之中了。对于陈燮来说,诱惑太大了。荷兰人一旦失去了日本的贸易航线,会不会狗急跳墙的问题,不能不好好的考虑一下。

“你回去告诉方斯谷,现阶段不考虑进军南阳的问题。荷兰人要谈,那就慢慢的谈。大员,可以看做一艘永不沉没的战舰,有了这个岛屿,从爪哇到日本的航线,随时都可以切断。谈判的目的,不是为了跟荷兰人讲和,而是为了摸清楚荷兰人的底细。这一点,千万不要弄错了,所以在谈判的时候,尽可能的提出一些让荷兰人无法接受的条件,做好迎战的准备。先这样吧,有什么变化,随时跟我联系。”陈燮终于做出了阶段,恭撒录仔细的看看谈话记录,贴身收好。然后才道:“英国人的特使亚当斯,就在我的船上。他乘坐的船,目前留在大员,方斯谷的意思,没有您的同意,英国人的船不能进入我们的领海。”

陈燮满意的点点头:“他做的很好,你也很好。既然来了,那就带来见一见吧。我想,在这艘战舰上会见英国人的特使,将会是一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事情。”

恭撒录立正敬礼道:“毫无疑问,您的丰功伟绩,将载入史册!”

洋鬼子的马屁,拍的水平很高啊。陈老爷很爽,满意的点头,示意他去叫人。

乘坐江南号战舰来到华亭的亚当斯,这一路上受到的震撼太多已经麻木了。等他真正登上这艘专为远洋打造的战舰时,新的震撼让麻木的神经又被震了一次。毫无疑问,这是一艘很专业的战舰,不像荷兰人以商战船为主,兼顾运输和战斗。明国人的战舰,就质量而言,丝毫不逊于欧洲的战舰。看清楚黑漆下面的铜板时,亚当斯觉得这帮明国人太有钱了。申请去看看战舰上四处看看,也得到了同意。每一个角落都走遍之后,亚当斯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支很专业的海军。至少是在朝着专业的方向在努力的明国海军。士兵们看上去或许没有那么高大,但是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显得很有章法,一切看上去仅仅有条。

优质的战舰,优质的素质,优质的武器,庞大的规模。欧洲人还沉浸在自己的航海辉煌之时,明国人已经悄悄的赶上兵完成了超越。这艘船上的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信和骄傲。尽管他们面子上做的还很不错,但是眼神里若隐若现的轻视很清晰。亚当斯完全能理解这中心态,换成自己也对上印度的土著,也会这么看待他们。

一路上可刻意的与恭撒录交谈,获悉这个国家刚刚经历了一场对北方鞑靼人的战争,还有一场内部的叛乱战争。虽然两场战争,都在这个伟大的内阁大臣阁下的指挥下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但是也给这个国家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是一个庞大的国家,他们需要面对的问题很多。这大概也是内阁大臣阁下发出邀请的主要原因吧?

亚当斯从恭撒录的眼神里多次看见了狂热的崇拜,尤其是提到那位内阁大臣的时候,开口闭口都是“伟大”二字。这些细节,加深了亚当斯的印象。从恭撒录的言谈之中得知,正是这为伟大的内阁大臣,他给大明带来了先进的武器和技术。从无到有,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打造了一支无敌的海军和一支无敌的陆军。不管是对北方的鞑靼人,还是对内部的叛乱,每一场战斗,这为内阁大臣都取得了胜利。

明**队已经实现了全面的火器化,他们的燧发枪技术非常成熟,甚至可以一千英尺的距离上,用步枪进行精确的射击。这是多么可怕一件事情?

第四百九十四章其实就是一个通知

第四百九十四章其实就是一个通知

一百年以后,欧美还在玩一百米以内的排队枪毙战术,现在这个阶段,火绳枪还是主流。``x。亚当斯甚至还想到了一个事情,是不是从明国进口一批步枪回欧洲去贩卖呢?三十年战争,狗脑子打了一地,各国都需要新的装备来武装自己,让自己变得的更加的强大。

就在亚当斯胡思乱想的时候,船舱的门被打开了。一名士兵站在门口道:“跟我走。”看看亚当斯听不懂,通译不在身边,士兵做了个收拾,亚当斯这才明白,赶紧跟着他走。下了船,登上码头的时候,亚当斯的脑子有点乱了,惊叹于这个码头的规模的同时,更惊叹于那些高高竖起的吊臂。

看清楚自己的目的地之后,亚当斯似乎明白了什么。这艘战舰太特别了,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华丽的感觉。通译告诉他,战舰上有一面巨大的红旗上面有一个巨大的“陈”字。好吧,汉字真是太难掌握了,绝大多数欧洲人大概是没什么机会掌握这种语言的。至少亚当斯认为自己的语言天赋,是没有太大的机会了。

这个舱房很大,远远超出了亚当斯的想象,地板上铺着来自土耳其的地毯,门把上镶嵌着金边。门口的卫兵,站的跟一根木桩一样,目不斜视的看着前方。恭撒录就站在门边上,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后,亚当斯踩着软软的地毯走进来。一张巨大的办公桌后面,坐着一个年轻的贵族。他的服饰很简单。就是普通的军装,但是那股傲睨之间的气势,任何情况下都非常随意的举止,都说明了他的身份。亚当斯的脑子里翁的一下,突然短路了。

因为他发现一个问题,自己预想中的是一个中年人,所有策略都是围绕这个来进行的。没想到这个内阁大臣,如此年轻。“英吉利东印度公司特使亚当斯,拜见阁下。”亚当斯本能的上前,单手按在胸上。鞠躬致意。他说的是英语。通译正准备结结巴巴的翻译时,对面的内阁大臣已经先开口道:“欢迎,请坐。我叫陈燮,对贵公司的邀请。是我发出的。”

一口英语很流利。缺点是强调有点怪。不像是正宗的英国人,倒像是在美洲殖民地那些粗人说的口语。亚当斯也算是见多识广了,英语在这个时代绝对不是什么主流。如果这个贵族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他不会惊讶。但是说出英语来,他就无法理解了。欧洲的上流社会,华丽的法语才是主流啊。一个明国规矩,却学会了一口粗鄙的英语,真是太震惊了。

毫无疑问,这不是一场过于正式的会谈。这点从这个贵族的语气就能得出结论,他显得很随意,就像一次朋友间的聚会,随便聊聊的感觉。

“请坐!”两名美丽的少女,搬来一把椅子的时候,亚当斯才算是回过神来。看看这两位长的一模一样的女子,一身华丽的装束,再看看自己已经穿出最好的衣服了,还是有点乡下人的感觉。明国女子的头上,可都是金灿灿的亮眼的首饰。

隔着巨大的办公桌,那位贵族坐下之后笑道:“喝点什么?有茶和新鲜的果汁。”

下意识的,亚当斯道:“茶!”年轻的贵族对一个少女道:“来一杯红茶,英国人应该喝不惯绿茶。”这次说的是汉语,通译及时的翻译。这位通译,是一个南洋的华人,不知道怎么就跑印度去了,因为懂一些英语,高薪雇佣来的。

“我知道你很好奇,为什么我会发出邀请。一个明国的内阁大臣,向一家英国的公司发出邀请,这不正常。”陈燮笑着继续,亚当斯点点头,这个问题困惑整个东印度公司很久了。陈燮笑了笑道:“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没有利益冲突,荷兰人则正好威胁到了我的利益。大明的海上贸易,一直都局限在明国、朝鲜、日本这些海域,我们无心对外扩张,也愿意与人为善。但是荷兰人不这么想,他们希望用大炮迫使大明交出这片海域的主导权。”

说到这里,陈燮耸肩摊手,很无奈的语气道:“战争,是唯一能解决问题的手段。我个人有一个观点,发动战争很简单,但是怎么结束这个战争,就不是发动战争者能说了算的。荷兰人挑起了战争,怎么结束,什么时候结束,那就是我说了算了。在战争期间,贸易不能不暂时停止,我需要一个新的贸易对象,这就是我邀请贵公司的初衷。除此之外,我还希望与贵公司达成一些关于印度问题的协议。”

提到印度,亚当斯的脑子里猛的激灵了一下。这个时候的印度,还真的没英国人太大的事情。但是就算这个样子,英国人每年从印度获得的贸易利润也是相当可观的。独霸印度,是英国人孜孜不倦的目标,但前提是能掀翻荷兰人。具体的结果如何,现在还看不到。

听上去,这位尊敬的内阁大臣说的很直接,但是仔细品味这话里面的意思,亚当斯觉得事情似乎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难道说,大明不希望自己独霸印度市场么?他们完全有这样的实力去做到这个事情。只要把停在大员的舰队开到印度,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现在再去回想之前恭撒录提到的明国对外的战争问题,似乎有了一个清晰的答案。

“尊敬的阁下,恕我直言,以您的睿智,不难获悉,目前英吉利东印度公司的处境,似乎很难与阁下进行平等的合作。我能不能这么理解,您需要的不仅仅是东印度公司的合作态度,而是一个国家态度?”亚当斯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接这个话,只好以静制动。这次谈话,他知道自己注定无法主导谈话的进程,双方的地位决定了,这次的谈话,是一次垂询。

茶送来了,陈燮做了个收拾,亚当斯端起来喝了一口,很纯正的味道。茶叶刚到欧洲的时候,喝法很操蛋,往里面加很多东西,然后一锅煮,那味道是个中国人都能被放倒。

“很不错的味道。”亚当斯恭维了一句,陈燮笑了笑:“这是来自福建的红茶,我个人更喜欢喝绿茶。好吧,我们继续刚才的话题。英国正在进行一场革命,如果我判断的没错,目前你们的力量可以忽略不计。”亚当斯有点尴尬的笑了笑,陈燮不以为意的微笑,一副智珠在握的感觉。这个时期的欧洲,不是一般的乱。

“荷兰人的问题,我会自己想法子解决,贸易的问题,我们可以合作。印度的问题,我认为将来哪里将作为大明的一个海外的殖民地。英国东印度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可以得到正常的贸易权利。你们的商船,可以在大明指定的港口靠岸,然后可以在指定的区域内自有活动和贸易。我想你已经看见码头后面的那个新建的城市,那里将作为大明对外贸易的一个窗口,类似的窗口目前有三个。今后可能会有更多。我想现在你能明白我的意思了。”说到这里,陈燮停下来,微笑的看着亚当斯。

尽管是微笑,但是目光里的意味让人难以平静。尤其是亚当斯,他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职员,没有权利做出太多的承诺。两者之间的地位过于悬殊了,亚当斯纠结了很久才艰难的表示:“我会将阁下的意见转达给公司的董事们。将来如何,我无法给您一个答复。”

听到这里,陈燮的微笑更浓了,淡淡的丢出一句话:“我清楚你的意思,将来如何,谁都无法预测。但是我可以肯定一点,将来的问题,由战舰和大炮来决定吧。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给贵公司带一句话,大明的海岸线,已经打开了窗口。这一次的会谈,可以看做是一次试探性的接触。我希望在明年或者后年,再次看见你的来访。”

脑子里一团浆糊的亚当斯起身告辞了,没有忘记应有的礼数。走出船舱的瞬间,他的脑子被风吹了一下,浑浑噩噩的状态好了一些。现在他能理解,为何恭撒录不断的重复“伟大”这个词。整个会谈,其实不叫会谈,应该是一次通知。大致意思就是,内阁大臣阁下不喜欢荷兰人,不想跟他们做生意,英国人可以来,西班牙、葡萄牙人都可以来。整个欧洲大陆的生意人,都可以来与大明做买卖。类似的通知,应该不止一个英国东印度公司接到了。

亚当斯反应过来之后,心头升起一股浓浓的紧迫感。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必须要把握住。心里想着这个问题,亚当斯决定立刻返回印度,必须尽快把这个消息告诉公司。也许因为这个事情,他的职务能升一升,薪水能涨一涨。

比起身负责任的亚当斯,深处淡水的格林号的船长谢林汉姆,则显得比较从容。登上这个岛屿之后,他的活动区域虽然被局限在这个新兴的城市内部和码头一代,但是不妨碍他把口袋里的最后一个先令都掏出来,装满货物运回欧洲。

是的,谢林汉姆得到的消息令他欣喜若狂。他只要有金币和白银作为支付手段,就可以在大员采购任何他想采购的物资。城市里和码头上的商铺,都愿意跟他交易。那么,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茶叶、丝绸、瓷器,这些都是必须采购的物品,必须精打细算的花每一个先令。

第四百九十五章铁石心肠

第四百九十五章铁石心肠

走在大街上的谢林汉姆,突然就迈不动步了,因为前方有一个店铺,让他的眼睛没法移动。店铺里的伙计,看见走进来的谢林汉姆,上前笑嘻嘻的拱手道:“这位客官,本店不能做外地人的买卖,您还是请回吧。”

谢林汉姆身边跟着的番鬼通译,翻译之后,结结巴巴的反问:“为什么?”

伙计倒也没有排斥番鬼的意思,笑道:“这是朝廷的法令,预购枪支,就得有本地的户籍证明。这大明的地界里,只有两处百姓能持枪,一个是辽东,一个是大员。”

谢林汉姆很不甘心的看着店铺里摆放整齐的枪支,黝黑的枪身绽放着蓝光,一看就是杀人利器。而且造型上看,也是欧洲最新款的燧发枪,没想到在欧洲才出来的东西,这边都摆在店铺里买卖了。跟通译嘀咕了一通,最后还是通译问伙计:“我们要买枪,怎么办到?”说着还塞过来一枚银币,伙计接过后掂了掂,往口袋里一装:“好办,本地最高军事指挥官的批准,有这个就卖给你。”这答案够坑爹的,有那本事还要来买枪么?

花了冤枉钱的谢林汉姆很不爽的离开了,丝毫不敢有任何的不满。人就是这样,你强大了他就怕你,不敢在你家里闹事。谢林汉姆可是亲眼目睹了那场海上战斗的,荷兰人的商战船,在大明的战舰面前。甚至都没有还手之力。打不过,跑不掉,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一想到那一幕,心里不爽和怒火就消失了,反倒琢摸着,怎么才能买到大明产的武器。炮是不用想了,那种军国利器,打死人大明都不会卖的。火枪倒是可以惦记一下,不过怎么才能见到那个最高军事指挥官呢?

回到码头,格林号的边上站着亚当斯。谢林汉姆见了大喜过望。立刻上前喊:“亚当斯,我有重大的发现,……。”叽里咕噜的一通说,亚当斯也来了精神。欧洲到处在打仗。军火是不愁没销路的。难得是从哪能弄到优质的军火。现在听说大明的店里就有的卖的。那说明至少步枪是比较容易能到手的武器了。

亚当斯带着谢林汉姆,匆忙去拜访方斯谷,都是欧洲人嘛。好说话一些。方斯谷倒也给他面子,没等多久便抽空见了他。亚当斯看着一身大明军装的方斯谷,心里很是羡慕。这身衣服,现在怎么看都觉得好看,人穿着就是闲的精神。

一番客气,亚当斯便道:“谢林汉姆船长在街上看见了火枪店铺,不知能否采购一些?”

方斯谷对这个要求倒是很意外,沉吟一番道:“这个我现在不能答应你,必须得到内阁大臣的同意。你知道,军火交易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情。”这个答复,亚当斯只能遗憾的起身告辞,临行之前道:“我会尽快的再来一次大员的,就算我不来,谢林汉姆船长也会来的。”

这倒是实话,大明允许对外贸易,丝绸这些特产运回欧洲就是百分之三四百的利润,整个欧洲的商人都会为之疯狂的。谢林汉姆的格林号,满载着丝绸和茶叶,返回了印度不提。

陈燮人在松江,一直没回南京,不是事情有多忙,而是需要陈燮镇住这个场子。华亭的新区,在很多本地士绅眼里就是眼中钉肉中刺。有陈燮在此坐镇,加上三千精锐士兵,还有扬子江上的战舰,本地的官绅不敢造次。但不是所有官绅都反对陈燮搞的事情。

江南多园林,松江府周家的园林内。天近黄昏,窗外冬雨正稠。没有欲来的晚雪,只有正在簌簌雨滴。虽然只是十一月初,一场冬雨之后,整个松江府便在这个凄风冷雨中变得异常寂静。人都缩在家里,不肯外出。陈燮也不会死守在战船上,住进了周家这座园林。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滚烫的老酒下了肚子,浑身暖暖的。正在素手烫酒的,正是陈燮左右身侧的两位前人妻。这会坐在一起喝酒,不是准备上演动作片,而是由正经事情要谈。陈老爷是个享受主义者,有机会自然不肯亏待自己。

阁楼的地板上铺着厚厚的兽皮,身上裹着狐裘,口中不停的抱怨:“这鬼天气,说下就下了。江南的冬天,比北地都难熬。阴冷的寒气,不断的往骨头里钻。”

“往年没这么冷,不知道这些年怎么了,一年比一年的冷。”叶纤云放下手里的酒杯,给对面的老冤家对头周秀英第一个眼色。两人从生死冤家变成闺蜜的过程很快,相似的身份,雷同的遭遇。一个是丈夫在外面鬼混,一个丈夫是断袖**好者。先后都拿到了一纸休书,都跟眼前这个家伙脱不开干系。离开各自的家庭,这两位倒也不那么后悔。这年月,别看大户人家的媳妇人前风光,实际上背地里不知道怎么难熬。越是大户的人家,往往里头越肮脏。

脱离了家庭,闲言碎语的自然难免,“不能生育”且“妒妇”是她们最大的罪名,拿到休书之后自有了,远远比起在那个令人压抑的大家庭里来的快活。当然她们也不是白白出来的,带来了各自的产业。棉布那一块,现在是三分天下,陈燮这里占六成,叶纤云占了两成,张家占两成还有一百多万亩棉田。新的丝绸厂,叶纤云占了四成。

现在轮到周秀英了,她离开沈家之后,带走了沈家的丝织这一块。毫无疑问,传统的丝织作坊,已经没太大的前途了。这也是周秀英为何会下这么大的本钱,说动周家把这个园林送给陈燮,以此为晋身的阶梯。

大明的纺织中心有两个,一个是苏松两府,一个是杭州。只要产业有两个,丝绸、棉布。棉布现在就别提了,早被工业化生产碾压的没什么生路了。现在的苏北,跟着张家做的大户人家可不少。盐碱地上都种上了棉花,确保大工业生产的原料。原来的传统家庭的模式和手工作坊,被灭的差不多了。造成这个局面,人工费是一个很主要的因素。据记载,明朝的织工,包吃包住一天两百文钱。要挣这个钱,个人技术得过硬。可是机器生产就没这个讲究了,是个女的,手脚不笨,稍微培训一下就能上岗干活,包吃包住,每天的工钱不过五十文,新晋的女工甚至还拿不到这个数字。你还不乐意,多少女人想吃这个饭都没那么多位置。

周家是真的着急了,作为沈家过去最大的生丝提供商,这两年可没少挣。眼看沈家不行了,家里的几万亩桑林和每年大量的生丝,你得找个下家不是?这可不是一个小事情,关系到多少户人家的饭碗。

“以前都是手工缫丝,效率低下,人工费还多。家里的意思,是不是在松江府开一个机器缫丝的厂子。您可是有这个技术的,不能不伸手拉一把。这时候可不早了,明年的春蚕可不等人。”周秀英倒是很沉的住气,动手给陈燮的杯子里添了酒,端起来送到嘴边上。陈燮伸手要接,她把手一缩:“张嘴!”

啧!陈燮笑了笑,干了这一杯之后,懒洋洋的躺下道:“我知道你家里着急,是不是看上了新区北面的那块厂房了?还是说,某人通风报信了?”靠着厚厚的墩子,眯着眼睛的陈燮,审视了一下身边那个装着在加木炭的女人。

“别看她,是我自己派人去打听的。这么大一片厂房,您盖起来肯定有用。奴家也不求您别的,厂房周家可以自己盖,花点银子不算啥。只是这设备和技术,得您点头。不瞒您,这事情与沈家也有些牵连,沈家有一万多亩的桑林,每年的蚕茧也不少。往年都是各家各户自己缫丝,如今您在苏州的丝绸厂开了张,这种模式肯定跟不上供应了。我琢磨着,开一个缫丝厂,这买卖能做的来。”周秀英话是这么说,心里多少有点打鼓。陈燮让她等,不是让她自作主张。她是着急了,而且周家也着急了。怪就怪陈燮带来的生产模式过于强大,还有这个混蛋的权势滔天,周家希望能抱上大腿。周家这些年,倒是没出什么太出色的人物,有一两个举人,进士一个都没有。举人也能做官,但是前途有限,有人提拔就不一样了。

陈燮懒洋洋的拍拍身边的信封,周秀英乖巧的过来,拿起那个大信封后挨着陈燮坐下,低眉顺眼的很是温柔,哪有当年那个泼辣的样子。陈燮看看她的样子,忍不住笑道:“你坐过来干啥,我让你看看手里的信封。”

周秀英一下脸就红了,被这个家伙调、戏了,瞪他一眼道:“咬死你。”说着也没动地方,打开信封看完之后,脸上一阵喜色。一家新的缫丝厂,就在新区,已经在安装机器设备了,只要她拿回去,在上面签名,让周家人签名,这个缫丝厂就有她的四成股份。

不过这个喜色,很快就暗淡的了下来。收好信封,周秀英低声道:“我倒是没啥,就是那些以前的织工,今后可没地方去吃饭了。怕是要闹事情的。”

陈燮倒不是铁石心肠,这会也只能硬下心淡淡的一笑。

第四百九十六章博一场富贵

第四百九十六章博一场富贵

“你有这个心思想这个,不如想象怎么把缫丝厂办好。手工作坊的织工,每日工钱需要200文,技术好的,300文甚至更多。你觉得自己钱很多么?”陈燮这么说,是有他的道理的。什么叫趋势?这就叫趋势。在工业化生产面前,传统的手工作坊就一个命运,倒闭!

周秀英面色变化不定,看着这个让江南无数织户恨之入骨的家伙,突然脸上露出媚笑,身子挨过来,玉手在某处轻轻的揉动。口中低声道:“好老爷,我知道您有招,您就给想着招,安顿这些人吧。好些个织户的手艺,那都是绝顶天下。如今没了吃饭的地方,怪可怜的。有些人,跟着沈家很多年了,这会跟着我出了沈家,我不能不管他们。”

陈燮倒是没想到她如此大胆,陡然遭了袭击,忍不住嘶的一声,瞧见边上的叶纤云在抿嘴偷笑,心里明白了。指着她道:“好你个叶纤云,出的什么馊点子,你就不能教她点好的?”

叶纤云一点都不惧他,柳眉一扬道:“这个法子见效快,她着急,只好教她这个?”话是这么说,周秀英别看脸都红的如熟虾子,捏着那活儿,嫩脸上水都能挤出来了。咬咬牙,三两下就给那活掏了出来,这会云暗风急的,倒是不虞有外人来打扰。

陈燮没想到发展的这么快,低头一看,这女人已经跪在身前,头低下去。技术一般的周秀英,一阵咳嗽,这是有点着急了,过于深入。没控制好,牙齿蹭的陈燮疼,忍不住嘶了一声道:“这不是甘蔗,你上什么牙齿啊。”这话招到一阵轻咬的抗议,又是一阵龇牙咧嘴。

正欲说点啥,边上的叶纤云也挨过来,小嘴送到跟前,意外的主动。陈燮被缠住了,至少任凭她们。窗外冷风吹的更急,屋内一片温暖如春,生得一副好生养的身段,周秀英最终没能忍住,自己上去磨将起来。往自己的脸上盖了一块帕子,口中喃喃自语:“没脸见人了!”话是这么说,扭动的却是越发的急了。

两个放开一切的女人,疯狂起来的程度很吓人。陈燮也知道,这是自己造成的。反正左右这天气也没啥大事情,说不得要好好收拾一番这俩。

总算是天色放晴了,盘桓了半个多月的各路丝织商户,再次聚首。这一次,大明纺织行会,终于正式成立了。最终加入这个行会的商户,一共是八十六户,代表了整个江南纺织业的九成以上的力量。这就是大趋势的力量,随着工业生产的力量展现出来,他们无法抗拒,就只能顺从。这些商户的手里有足够的资本,只要把这些商户带上路,资本自然会教他们怎么去做。一旦把资本这个魔鬼放出来,就能改变这个世界。

鞭炮声停,纺织行会门口的硝烟还没散尽,另外一个大屋子内,一群商户也聚在一起。这一次,出面说话的人叫郑彩,双拳激动的挥舞,对着众人几乎是在呐喊:“番鬼能到大明来,我们就能去南洋、天竺。别说我没告诉大家,南洋有数不尽的金、银、铜矿,还有漫山遍野的香料。要挣银子,要发家致富,可能就是一个来回的事情。不怕死的,想发财的,跟着我走,咱们去天竺,那边有收货的英吉利人,只要一船货,就能换回两船的银子。”

台下有人举手发问:“番鬼有大船,我们没有。海上的海盗怎么办?”

“海盗和番鬼的事情不用你们操心,自然有大明海军来收拾。船的问题也不难办,去胶州,那边有大型的船厂,能造出番鬼那种三千料的大船。花点银子买船,回头跑一趟连本带利都回来了。”郑彩说的激动,但是多数人都是半信半疑的。以前的大明海商,多是跑东瀛和高丽的航线,这条航线有福船就够了。现在要去你南洋,甚至更远的天竺,风险太大了。

“我知道大家都害怕,所以这一次郑家决定出十条船,各位只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