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南皇-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代言人。

第五十三章 章节君上厕所去了
    第五十三章章节君上厕所去了
    说起天竺大都护府,其实刚开始朝廷是没有在这里设立都护府的打算的,因为这里本来就已经有一个总督府了,而且总督还是李承乾,如果再设立都护府,那么不但李承乾的面子上不好看,而且都护和总督的职权也有一部分重合了,如此非但不能提高办公效率,而且还会引起都护和总督的冲突。
    但李贞后来想到这里会变成大唐从海面上攻击大食的前进基地(一方面也是为了监督李承乾,因为这些年他有点不老实),于是就奏请朝廷设立了一个都护府,而且还是大都护府编制。
    只不过第一任都护府实在是个废物,更是一个无名小卒,在天竺干的实在是太差劲,甚至沦为了李承乾的狗腿子,以至于让李承乾凭空多出了一个都护的职权,白得了三万个驻军的掌控权,也让他足足扩充了三万精兵。
    而这也是房遗爱不愿意去天竺的原因,因为他是李贞的人,前途无量,注定是不可能沦为李承乾这个废太子的狗腿子的。而不愿意依附李承乾,那就意味着要和李承乾相争,可李承乾虽然在废太子,但废太子也是皇帝的儿子,何况他还有一个恒山王的身份呢,着实不好招惹。
    而且外臣和皇族争锋本来就不合适,历来和皇族有牵连的事情都是非常难以处理的,哪怕你站在有理的一方,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之下,最终吃亏的也还是你,即便房遗爱背后是太子李贞,恐怕也难以避免。
    “哎,殿下居然在这种关头昏迷了。”房遗爱郁闷的喝了一口酒:“要不然让殿下给我换一个地方,哪怕是杜荷那鸟不拉屎的高达州呢,也总比天竺要好吧?”
    “你呀,就听天由命吧。”程处亮幸灾乐祸道:“至少殿下该给你的一点都不会少,只要不和恒山王起冲突,他自然也不会招惹你的。”
    “开什么玩笑?我们怎么可能不起冲突?你以为李承乾就是好人了?以他的秉性,就算我不招惹他,他也绝对不容许天竺出现第二个总督的。”房遗爱恼火道:“你就在这儿说风凉话吧?现在兄弟落难你不帮我,早晚有一天也得报应在你的身上。”
    “瞎说,我可是太子身边的近臣,我怎么可能会遭受报应?殿下早就已经跟我保证过了,他打算将我安排在三佛齐总督府,和裴行俭搭档去呢。”程处亮说着拿出了一封信封,炫耀似的道:“你看,殿下前脚将推荐文书递上去,后脚朝廷的命令就下达了……”
    “混蛋,你真是好运气,不过你也别得意,我都要被调开了,你觉得裴行俭还会远吗?说不定下一任总督的性格和你八字不合,那才叫难受呢。”房遗爱羡慕嫉妒恨,但也无可奈何,只能如此诅咒道。
    三佛齐总督府是大唐所有总督这一级别中地盘最小的一个,管辖范围只有一个麻六甲海峡(这是马六甲的另一个名字,为了避免和谐,以后用这个名字了)再加上一个巴厘岛(现在改名叫三佛齐岛或者山帝岛了,因为这座岛上曾经有三佛齐和山帝两个王朝,后来投降大唐,改名同样是为了避免和谐),最多也就加上那个一个丹丹半岛(其实就是马来半岛,这里最南端曾经属于丹丹国,同样是前些年大唐横扫南洋,丹丹国王献表投降,因此命名),地盘是所有总督府中最小的一个,活动范围只有一个麻六甲海峡以及岛屿周边海域。
    只不过虽然地方小,但是这里的重要性却是哪怕吕宋都无法媲美的,因为这里扼守着联通太平洋和印度洋上最重要的一条水道——麻六甲海峡。
    麻六甲海峡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这里实在是太重要了,可以说只要守住了这里,那就等于是扼守住了大唐东亚连接南亚、西亚以及欧洲最重要的的咽喉,任何人都别想攻进来。甚至这里根本就不需要布置舰队,只要在两岸布置足够的炮台,就足以封锁住这里,不过话虽如此,李贞还是建议朝廷在这里放了一支舰队,用以巡逻附近的海域,毕竟炮台是死的,如果敌人出其不意,炮台也终究会被夺取,在这一点上舰队就要灵活的多了。
    再加上地盘足够小,一支舰队就足以将这里封锁的死死的,也就是说走私船或者偷渡客很难瞒过舰队的眼睛,再也不用因为巡逻不力而被朝廷训斥了——岭南海军区的巡逻范围是很大的,单靠两支舰队根本就巡逻不过来,这就导致程处亮和刘仁轨经常因为走私案件频发而被李贞或者朝廷训斥,其实不光是他们,其余人也都差不多,几乎所有的舰队都督都挨过骂。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今的大唐最显著的情况就是地盘大而船少,有些群岛比如吕宋,那么大的地盘居然只有两支舰队巡逻,不被人钻了空子才怪了呢。
    不过地盘小也有地盘小的坏处,其中最大的坏处就是不自由,地盘大的话,还可以到处看看,像吕宋群岛,林法当了这多长时间的都督,都没有将吕宋走遍,至少南方群岛的风景他还都没有看过来,还有香料群岛,别看香料群岛的岛屿不多,但架不住人家的领海面积大啊,岛上四季如春,有些岛上还有火山和温泉,没事泡泡温泉,简直不要太惬意。
    而小地方的话就不行了,拢共就那么屁大一点地方,走两趟就走完了,如果没有作战任务,天天看腻了风景,舰队人都能给无聊死。
    但无论如何,在三佛齐担任都督,总要比在天竺和李承乾较劲来的要更好一点吧?李承乾可不是好惹的,这些年他一直都在担任天竺总督,天高皇帝远,又手握重权,军政一把抓,尤其是在他将天竺都护府大都护给收入麾下之后,天竺驻军的兵权就落在了他的手中,这就导致他的权利就更重了,再加上本身总督就可以配备的治安部队,他手里已经有了超过五万人的军队数量,足可以在天竺这种小地方横行霸道了——也就是高达州的杜荷在旁边看着,否则以李承乾的性格,指不定他会闹出什么事情出来呢。

第五十四章 兄弟谈心+李承乾的心思
    第五十四章兄弟谈心+李承乾的心思
    “我看你就是嫉妒。”程处亮被房遗爱诅咒,也不生气,而是抖搂着将信封打开,从里面取出了朝廷的公文:“殿下都说了,新一任的三佛齐总督是李嗣业,同样是咱们自己人,到时候他一个总督,我一个都督,联手一定能将三佛齐……嗯……嗯?为什么会这样?”
    “怎么了?”房遗爱被他怪异的语气弄蒙了,怎么头前还说的好好的,到了后面语气转变这么大?
    “怎么变成这样了?”程处亮的声音都带着一点哭腔:“殿下明明都说好了的,让我去三佛齐的啊,怎么不是呢?殿下,殿下您醒醒啊,朝廷没有按您说的来啊,您给我改回去啊。”
    “你吵吵什么?吵到殿下怎么办?朝廷的安排有变?”房遗爱也大致听出了了什么,连忙从他手中抢过公文,粗略一浏览,顿时乐了:“居然是伐港舰队(天竺大陆伐腊毗国的港口,距离孟买很近,其实也就是坎贝湾)哈哈哈……看来这殿下是准备让咱俩搭档啊……哈哈哈,这叫什么,这就是报应啊,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啊?现世报,来的快啊……哈哈哈……”
    “……”程处亮无言以对,呆愣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他也没什么好说的了,现在朝廷的命令都已经下来了,他还能说什么?
    “哎呀你也别担心了,这不是还有我呢吗?”房遗爱见状也不笑了,只是用力猛拍程处亮的肩膀,安慰道:“再说伐港那地方也不错啊,距离孟港(就是孟买)只有不到两百里(实际距离是五百里,但那是最远距离,舰队不可能驻扎在港口深处的,否则让人堵了门可就完了,实际上驻地在哈港,也就是后世的哈吉拉),快船一天就到了,孟港可是如今天竺第一大港口啊,好玩的多的是,只要守住了这里,那钱不还是哗哗的往口袋里流啊。”
    孟港是一座纯商业港口,因此舰队并不驻扎在这里,而是驻扎在了北部的哈港,既能起到保护孟港的作用,也能坚实大食的动向——大食在大唐手中吃了一次亏之后,就在面临天竺的方向港口佐法尔也建立了一座海军基地,调集了大量的军舰在这里监督大唐的动向。
    因为距离孟港很近,因此驻扎在这里的舰队往往都能获得不菲的收获,不过越是繁华的地方就越是容易腐蚀人心——事实上如果算上程处亮的话,他应该是伐港舰队的第四任都督了,前面两任都是因为被金钱腐蚀了心灵,然后贪污被关进了牢中,已经全部处死了。
    第三任都督刚刚来还不到半年,却被李承乾不断的拉拢,已经有了倒向李承乾的倾向,这是李贞绝对不允许的,正好这家伙也不是什么好人,李贞就随便找了个借口将他给罢免了,连带着将这里的将领们都给关押了不少,情况和如今的吕宋差不多,只不过没有人反抗而发生战争就是了。
    “再说了,咱们是兄弟,兄弟联手,正好可以和李承乾斗个旗鼓相当啊。”房遗爱见程处亮还是哭丧着个脸的样子,不由笑的更加开心了,但是嘴上却还说着安慰的话:“而且可以预见的是,李承乾的日子恐怕也不会好过了,针对大食的战争最多再有一年就会展开,到时候兄弟们恐怕都要被挪到这天竺来——我们这么多兄弟,一个李承乾又算得了什么?”
    “你说的轻巧。”程处亮叹了一口气,情绪低落道:“现在谁也不清楚陛下的意思,李承乾这些年没有了人镇压,已经做的越发过分,逐渐将手伸向了他的封地之外了,据说他光靠买卖土地,就将自己的地盘扩大了至少两成——要我说,殿下当初就不应该给他这个机会,什么补偿?还不是分封制?现在好了,养虎遗患了吧?”
    “噤声。”房遗爱连忙捂住程处亮的嘴:“你的胆子还真是够大的,什么都敢说啊,这种事情殿下既然做出来,自然有他的道理,这种事情哪里有咱们插嘴的份?”
    “何况……殿下的本事你还不知道吗?他什么时候做过损己利人的事情?他既然敢将李承乾分封出去,自然有他的制衡手段的。”房遗爱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根据我的估计,李承乾的日子应该也不会太好过……或者说你别看他现在威风的紧,已经掌控了大半个天竺,但是他的好日子应该也没有几天了。”
    “什么意思?”程处亮神情一震:“难道天竺总督府也要换届了吗?也对,天竺总督府是最早设立的几个总督府之一,既然吕宋和三佛齐都要换届了,那么天竺自然也是时候了——或者说,所有的总督府都要换届了吧?”
    “不只是如此。”房遗爱笑道:“你想想,太子殿下马上就要……那啥了,他那啥之后的第一件事肯定就是西征大食,届时和大食本岛隔海相望的天竺就是天生的前进基地,几乎所有从本土调来的物资和兵马都会放在这里……你觉得太子殿下会将这么重要的地方放在一个对他有怨气的人手中吗?”
    “那殿下会将他调到哪里去啊?”程处亮问道:“一旦开战,那整个国家都要动起来,可以说任何一个位置都非常的重要,李承乾放在哪里都不合适啊。”
    “那要是将他闲置起来呢?”房遗爱反问一句。
    “闲置……”程处亮一愣,继而恍然:“对啊,李承乾当初担任总督的时候可没说要让他从政一辈子啊,他终究是大唐的封王,只需要老老实实的待在他的封地里过日子就好,大唐精英无数,哪里轮得到他出来顶天?”
    “本来就是这样。”房遗爱慢悠悠道:“当初之所以将李承乾送上天竺总督的位置,是因为天竺新定,局势还不稳当,必须一个皇族亲自坐镇安定人心方才最好,但如今五年过去了,天竺也已经彻底安定下来,李承乾的作用已经没了,他最好的处置方法就是回到他的封地里去。”
    “原来如此,果然还是殿下英明。”程处亮佩服道。
    李承乾的封地其实距离哈港并不远,位于乔汉故国,这是一个天竺北部的国家,后来被戒日王击败,成为了戒日帝国的属国之一(虽然戒日帝国看起来很大,但实际上是由很多小国家共同组成的,他们尊戒日王为共主,但真正的戒日帝国面积并不大,这也是戒日王死后这些国家纷纷独立的原因之一)。后来戒日王死了,乔汉的国王再次独立,但是没曾想戒日王虽然死了,但更加可怕的大唐却又来了,于是刚刚没有独立多久的乔汉王国就撞到了大唐的兵锋上,被一战而灭国,再到后来李贞打着补偿的名义,便将这一块地方封给了李承乾,并且改名恒山国,也算是合了李承乾的王号。
    封地这种东西虽然算是时代的退步,但从某种方面来说,也是对封王的限制,尤其是当这个封地四周都是朝廷的地盘的情况下,他的一举一动更是会被朝廷看在眼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封王老老实实自然最好,但凡有一点异动,迎接他们的就是朝廷的雷霆大军。
    而恒山国就是这种情况,这里位于天竺大陆西北部,在还是乔汉王国的时候就处于四战之地,东边是托马拉和卡奇瓦哈,西边是信德,南边是塔尔沙漠,北边是木尔坦,东南是帕拉瓦拉。如今虽然这些地方都归了大唐,但是情况更严重,这意味着大唐已经将恒山国彻底封锁,如果驻扎在周围的军队不放行,恒山国的人甚至都出不了国界。
    也正是如此,李承乾才不甘心的想要往外扩充,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国家寻找一线生机——而他扩充的方法就是一方面利用金钱购买国境外的土地,一方面则利用自己天竺总督的身份交好拉拢总督府以及军方的人,企图将整个天竺的军政大权都抓在手中。
    又过了两年,李贞可能是意识到了李承乾的野心,便请朝廷在天竺总督府外又设立了一个大都护府,一方面是为进宫大食做准备,一方面也是为了看住李承乾,制衡他的权利。只是李贞的计划被人破坏了,虽然大都护府的确是成立了,但他理想的大地虎人选却被否决,反而派了一个听都没有听过的废物担任了第一任天竺大都护,结果这个废物非但没有起到制衡的作用,反而他自己倒向了李承乾,反倒是让李承乾借着这个机会将大都护府抓在手中,借着都护府的帽子,间接的控制了军权,风头一时无两。
    但是李承乾却忘了一件事,那就是他虽然控制了军权,但这个军权是都护府的,也就是说只要朝廷换一个都护,那么他在这上面下的功夫就白费了。而且他的身份也是一个极大的弱点,他毕竟是废太子,能让他活着就已经是李贞开恩了,他现在还想和李贞作对,李贞又如何会饶了他?

第五十五章 治国就是治吏
    第五十五章治国就是治吏
    当李贞醒来之后,已经又是五天之后的事情了(从程处亮和房遗爱谈心时候开始算起)。
    司徒晨在三天前就已经离开了,他来的时候带只来了三分之一的舰队,但回去的时候,却带了整整一支满编舰队——这一整支舰队可以说是典型的混合舰队,其中三分之一是他自己带来的达港军舰,另外三分之一是林法的椰港舰队,还有三分之一则是程处亮带来的泉州舰队,再加上无数的货船和商船,光是大小船只就足足有五六百艘,铺开在海面上乌压压的一片,几乎覆盖了整个海域。
    这么多船,其中相当一大部分都是运送的囚犯,就连护航舰队中的一部分战舰都装满了囚犯,光是足够判死刑的犯人就有将近一万,剩下的也都是恶贯满盈之辈,而且这些也只是第一批,甚至连椰港的囚犯都没有运输干净,至于其他城市的囚犯们则还要等第二批第三批船队来运输了。
    “居然昏迷了这么久,还真是狼狈啊。”李贞靠在床上,一边吃着侍女喂的饭菜,一边苦笑道:“看来这一次的巡视应该是进行不下去了。”
    李贞一直到现在都念念不忘的都是他的巡视大业,原本他是打算趁着这段时间好好的将南洋的一切都整顿好的,但是现在自己病成这样——病倒不是问题,治好就可以了,问题是自己生病垂死的消息肯定是要传回长安的,李世民一旦知道了,绝对会急召自己回长安,巡视的任务肯定是要中断了。
    “哎呦我的殿下啊,您怎么还想着巡视呢?您也不看看您都病成什么样了?”旁边的房遗爱闻言顿时哭丧着脸:“您就给我息了这个心思吧,您知道您这一次有多严重吗?我们发现您的时候您几乎都没有呼吸了,白鸟大夫可是差一点就没有将您给救回来啊……您到现在都还在想着巡视南洋呢,您不为自己想想,您也要替我们这些做属下的想想成吗?您想想,若是您要是出了什么好歹,我们得面临的是什么?恐怕不用等朝廷的刀子下来,我自己都要自杀为您殉葬了。”
    “有那么严重吗?”李贞闻言轻笑道:“只是一次重感冒而已,有白鸟在,本宫哪里会有事情?他的医术可一点都不下于驸马和孙神医呢。”
    “有那么严重吗?麻烦您把那个吗字儿给我去掉行吗?您是不知道当时的情况有多紧急,白鸟最后还是用了他祖传的护心丹才算是给你吊着一口气,才最终借着这个机会您救回来……嗨,我和你说这个干嘛?反正您的身体在那里,巡视是别想了,您就老老实实的在这里给我待着吧,病没有好之前您是别想出这个门了,等您的病好了之后,我就立马送您回越州——您哪里是什么殿下啊?您就是一颗不定时炸弹啊,我算是怕了你了。”房遗爱也算是想明白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将李贞送回去,和他说那些废话没什么用,现在自己必须要强硬起来,否则天知道李贞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可是这一次的……”
    李贞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房遗爱打断了:“哎呀我的殿下啊,您就少说一点话吧,您就没有听出来您的声音有多干涩沙哑吗?属下知道您担心的是什么,但是您总得给我们一次表现的机会吧?您怎么知道没有了您的看护,这一次我们的换防就会出问题的?
    您就放心吧,大家也都在各自的地方上历练了这么多年了,早就有了独镇一方的能力了。不就是一次换防吗?就算是没有您在,我们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的——反正最多一年,您就要远征了,您还是会再来这里来的,就算到时候有什么问题,您也可以及时做出调整,这有什么可担心的?”
    “说的有道理,或许是我关心则乱吧。”岭南和南洋这一番局面是李贞耗费了足足八年时间才辛辛苦苦建设起来的,这期间他遇见的困难数不胜数,说是他的最重要的心血也一点都不为过,他当然不想这里留下任何一点瑕疵,因此才想要在临走之前将南洋的工作调整好。
    但是现在仔细想来,如今自己麾下这么多的顶尖人才,他们在这些年中早已经历练出来了,积攒了足够丰富的经验,到了新地方该怎么做他们自己都清楚,哪里用得着自己来操心?自己根本就是当局者迷啊。
    “就是这样没错……再说了殿下,您做事多周到啊,您这可是一次性将南洋官场给抄底了啊。”房遗爱略带一点怨气的说道:“别的不说吧,就说我们吕宋都护府,整个都被您给拆散了,属下到了新地方连个能用的人都没有,别的人也都差不多,这样到了新地方,谁还能搞事情啊?”
    这是房遗爱唯一不满李贞的地方,要说李贞的方法是没错的,因为他很清楚朝廷的做事法则——就比如说一个州府,一个刺史任期满了,朝廷一般也只会将本人以及他麾下有品级的官员调走,而手下的小吏却一般都不会挪动,新任刺史调来之后为了维持稳定,也大多会继续使用这些小吏们。
    如此长此以往,小吏在当地的威望越来越高,一些善吏倒还好,最多也就是形成宗族或者世家,但那些恶吏横行不法,欺压良善,那吃苦的可就是百姓了啊。
    太祖说过,治国就是治吏,只要基层公务人员管理好了,只要基层没有乱起来,上层的官员其实就算是贪污腐败也腐败不到哪里去。
    可是话是这么说,大唐如今领土辽阔两千多万平方公里(如今的亚洲其实只剩下三个大国,大唐、西突厥以及大食,其中大唐独占整个东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以及一部分北亚,两千万还是往少了算的),光是本土的州府就足足有三四百个,一千五百多个县,每个县的官吏至少有两百,再算上州府的人员……,再算上海外各大总督府都护府的话,这根本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第五十六章 《析衙策》+较量开始(四千字)
    第五十六章《析衙策》+较量开始(四千字)
    在交通讯息不发达的年代,想要将这么多官吏治理好,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哪怕是到了后世信息以光速来传递,不也没有完成这个目标吗——事实上即便到了后世二十一世纪,还不是屡屡传出公务员欺压良善的消息?即便历经了数代领导人的治理,吏治也没有达到太祖爷想要的那种程度,更别说是一千多年前的大唐了。
    所以李贞做了一次试验——既然吏治容易形成宗族势力,恶吏更是会危害一方,那索性就来一个一朝天子一朝臣吧。
    方法很简单,就拿州刺史作为例子吧,打比方说如果某一任刺史任期满了,按照以往的规矩,只需要调走他一个就可以了,而他手下的那些品级不够的官员则不需要调走(唐朝不同品级的官员任期是不一样的)。而到了李贞这里就有所改变,刺史任期满了之后,不但他和他麾下的官员要调走,刺史府下的小官吏们也要被肢解拆分,其中一部分有能力名声好的可以转正成为正式的官员,该升迁的升迁,该嘉奖的嘉奖,调往别处继续任职,而那些名声不好的,能力不足的则直接罢免,哪来的回哪去。
    而新的刺史府组成机构则由新一任刺史重新组建,他手下除了谋士或者顾问这种私人性质的下属之外,其余大小官员也都由朝廷重新调派,不论是低级官员还是小吏都是如此……这一策略李贞给起名叫做《析衙策》。
    这样做究竟有没有效果?
    这一点是肯定的,这一招《析衙策》完全可以杜绝小吏称霸一方,完全断绝刺史府与基层百姓的联系,甚至干脆就架空刺史,让人形成刺史无能的错觉。
    但唯一的问题是李贞也不清楚《析衙策》能支撑多长时间——因为《析衙策》几乎是彻底的损害了基层地主门阀的利益。
    那些地主和门阀世家为什么能掌控整个大唐?之前说过,并不是世家宗族出身的人当了多少大官,把持了整个中央朝廷,其实他们在朝廷核心的力量并不多,至少最顶尖的那些职位都没有被世家把持。
    可是虽然在中央不厉害,但他们却掌控着整个大唐最基层的力量,那些基层官吏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甚至可以说八九成都是由世家地主豪强世家门阀给把持着的,也正是这些官吏给了地主豪强们为恶提供了相应的保护。
    所以虽然各州的刺史换了一任又一任,但因为有这些基层小吏在,其实百姓们的生活并没有变的多好,相反随着这些小吏们的在当地年深日久,越来越根深蒂固,行事越发的肆无忌惮,百姓们会被剥削的越来越严重,生活也会越来越差,最终民不聊生,官逼民反。
    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所以李贞才想出了这一招《析衙策》,打算从最根本上给了他们重重一击——世家门阀地主豪强靠着扶持的官吏掌控一地,可如今李贞的这一招等于是让他们苦心经营的一切都打了水漂,毕竟新来的官吏可和没有收他们的好处,更和他们没有关系。
    想要继续维持自己以前独霸一方的局面,就必须和新一任的官府重新建立关系,而这种关系注定不是那么容易缔结的,势必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和时间,而且还未必能缔结成功。
    何况大唐任期五品以上是三年一届,基层官员是五年,也就是说这一种重新建立的关系也最多只能维持五年,五年之后随着刺史任职期满,刺史被调走后,基层官吏也再次会被拆分调往各地。然后他们就必须再次花费时间和资源和新来的官吏再次建立关系,每一届的领导班子都需要从头到尾打点,耗费的钱财绝对是个大数字……如此只需要来个三五次,即便是大世家也都受不了,更何况那些小世家和地主阶级呢?他们绝对会元气大伤。
    而且到了这时候他们就算是想退也退不了了——因为这东西就仿佛是毒品,一旦沾上就再也摆脱不了,否则别人都给新来的老爷们献礼了,就只有你一个不给是什么意思?上一任老爷来的时候你都送礼了,本老爷来了你却什么也不给?看不起人吗?
    一旦产生这样的误会,那人家整你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用不了几年你就等着家破人亡吧——抄家的知府,灭门的县令,这句话可不只是说说而已啊。
    这样的局面当然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如果说李贞开发南洋,让无数贫农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土地,使得世家和地主的土地大幅度贬值是给他们狠狠的放了一次血的话,那李贞如今的所作所为就等于是断了他们的命根子。如果任由李贞这么弄的话,这些地主在地方上就没有了根基——李贞的这一招《析衙策》等于是给他们来了一个釜底抽薪,从根子上开始断绝他们掌控天下,和皇权分庭抗礼的局面。
    这等于是要了他们的半条命,虽然不至于彻底将他们打压下去,但也让他们失去了和朝廷平等对话的资格,接下来只要朝廷不断的打压,未来世家就只能沦为历史长河中的一粒砂砾,再也没有了起复的机会。
    所以《析衙策》这一政策注定是要遭到世家们的大力反对的,尤其是基层的地主阶级,因为这几乎是在要他们的命。好在李贞也知道此事重大,并没有直接上书朝廷,而在在南洋试行——如今的南方都是属于他的地盘,他如今只是暂时在海外试行,倒也没有引起世家们的注意,但可以注定的是,一旦李贞未来登基为帝,那么这一政策肯定是要被他带回内地的,到时候肯定会遭受所有人的反对的。
    而且这一次的反对力度绝对是空前绝后的,即便李贞拥有着最底层百姓们的强烈支持,他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能不能坚持下去——其实他登基之后,并不是最适合推行《分衙策》的时候,最适合推行《析衙策》的时间其实是他远征归来的时候,至少也得等他灭了大食帝国之后才是时机最合适的时候,那时候他携带着大盛归来的大势,民间百姓对他正是最崇拜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推行一个政策简直太轻松了,即便世家再怎么不愿意,他们也只能在暗地里搞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