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南皇-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弥陀佛。”众位方丈齐齐念了一声佛号,对于这位老法师,不但百姓们尊重他,他本身在岭南佛界也是有很大的威望的,甚至整个佛教,他的辈分都是相当高的。如果将整个佛教和尚都排一个辈分的话,这宣工法师应该是辈分仅次于慧昭和尚的佛教长者了(慧昭和尚是公元526年出生,到现在已经一百二十多岁了),就连昙成见了他也得喊一声师爷。
    因此闻听他的死讯,不少和尚倒是真心为他悲伤,同时诵读经文,为老法师送行。
    “另外一个消息就是,在宣工法师的不懈努力下,朝廷终于答应归还佛牙舍利了。”《往生咒》念完,昙成又宣布了第二个消息,不过他也够不要脸的,居然用‘归还’这个词语,明明佛牙和他们并没有什么关系的说……
    “善哉善哉。”众多方丈立刻面露笑意,他们聚集在这里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佛牙舍利吗?现在朝廷答应归还,那简直再好不过,至于剩下的佛牙究竟供奉在哪个寺庙?那就是佛教内部的事情了。
    昙成又道:“只不过虽然宣工法师已经说服了朝廷,但佛牙毕竟是重宝,难保朝廷是在应付老法师,他们未必不会在事后反悔,所以我的意思是明日我们就聚集在一处,一起向朝廷施压,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们佛门的力量。”
    “阿弥陀佛,理应如此。”
    对于昙成的想法,大家都心里明白,但是……这可是佛祖舍利啊,谁还管你是不是禅宗祖庭?有了佛牙在,我们才是佛门大宗,这样的重宝谁不想要?
    没错,关于佛牙舍利,不只是昙成想要得到,其实在场的所有人都是一个想法的,因此别看他们表面上和和谐谐,以昙成为首,实际上背地里都有各自的小算盘,都想要将——真是应了那句话,表面笑嘻嘻,背地mmp。
    然而就在各大寺庙各怀心思的时候,破庙的门猛然被撞开,一个小沙弥冲了进来:“方丈,不好了,李贞那恶贼在越州城里外贴满了告示。”
    “什么意思?”大家都认识冲进来的这个小沙弥叫明性,是法性寺的弟子,他口中的方丈自然就是他的师父,也就是当代法性寺方丈归心禅师。
    昙成却随口道:“告示就告示吧?莫非是朝廷宣布归还佛牙舍利的告示?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这话一说完,昙成就暗叫不好,抬头一看,果然,与会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看白痴一般的表情,所有人此时都是一个想法——就这样的笨蛋,你是怎么混上少林方丈的位置的?你说话做事都不经脑子的吗?
    这明性是归心的心腹弟子,能让他如此焦急,显然是事情发生了什么不可预料的变化,如果只是一个宣布归还舍利的告示,这明性又怎么可能会如此莽撞?他进来恐怕会高高兴兴的,而不肯能是如现在这般急切。
    “到底怎么回事?告示上都写了什么?”见到自己弟子如此急切,归心心中一个咯噔,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连忙问道。
    “这事儿一时说不清楚,不过弟子已经揭了不少告示回来,方丈你们自己看吧。”明性从怀中取出一叠告示,一一分发给在座所有人。
    “什么?这……他们怎么敢……噗!”只是看了一半,昙成就受不了刺激,大喊一声,猛然喷出一口鲜血,手中告示跌落,整个人都晕厥过去。
    告示飘落,隐隐露出了上面的一部分内容:朝廷准备专门建立一座宣工寺,用以供奉佛牙舍利,并且请天竺佛教高僧鸠摩罗为方丈,守护佛牙……
    此事如果放在外人眼中看来,昙成的反应未免有点太过激了,虽然佛牙没有落到他的手中,但终究也是落入了佛教的手里,天下佛教是一家,你至于因为没有得到佛牙就这受刺激吗?
    但在佛门弟子看来,朝廷此举实在是太阴险了——李贞猜的没错,天竺被大唐占领,对于这件事在佛教中也是分成了两派的。
    一方是持支持态度,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朝廷此举等于联通了大唐佛教与天竺佛教的交流路线,以后双方交流就再也不用像玄奘法师那般走那么多的冤枉路了,双方的交流将会更加便利,有了天竺佛教经典的支持,大唐佛教定然会声势大增,以后对付起道教来说,也将会更加的方便了。
    但是另一方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大唐将天竺纳入自己的领地之中,虽然从某种方面来说的确增加了佛教的声势,但既然佛教经典会流入大唐,那天竺佛教自然也会进入大唐——本来大唐是佛教与道教象征,双方已经将信徒市场占领完毕了,想要更进一步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打压对方的势力,抢夺对方的信徒。而双方也正是这么做的,甚至为了抢夺香火,双方的狗脑子都打出来了。
    但是现在双方正打的不亦乐乎呢,居然突然从旁边窜出来了一个抢食儿的,虽然从某方面来说他们和自己都姓佛,也算是有点血缘关系,但也就只有如此了。看起来双方有点亲戚,实际上这点关系早就出了五服,和陌生人差不多了。
    现在你居然想借着这个身份加入抢食的队伍,大唐佛教能愿意吗?那肯定是不可能的,本来食物就有限,两个人都不够分了,现在你又多出来一个人,大唐佛教当然不会愿意,尤其是同性相斥,双方虽然同为佛教,但实际上理念却完全不同,大唐佛教能欢迎他们才怪?
    反倒是道教可能会乐见其成,因为天竺佛教也是佛教,他们就算是进来抢食,刚开始也是和佛教抢夺,这会极大的削弱佛教的力量,从而为道教的外传做好准备。
    而在佛教之中,持有这种态度的人是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毕竟这个问题这么浅显,只要不是笨蛋都能看得透彻。因此虽然表面上佛教不动声色,但暗地里已经为阻挡天竺佛教入侵做好了准备——你们的经义传入大唐我们很欢迎,但想要进入大唐传教,对不起,你还是洗洗睡吧。
    接下来一段时间尽力抵挡天竺佛教的入侵,这是大唐佛教的共识,为了这个他们甚至可以暂时放弃与道教的争斗。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的是,朝廷居然在背后给他们捅了一刀——别看朝廷只是为天竺佛教建立了一座宣工寺,但是只要有一座寺庙,就等于是为天竺佛教进入大唐打下了一块坚实的滩涂阵地,让天竺佛教的入侵有了一块最好的跳板,而只要天竺佛教能守住宣工寺,慢慢渗透,终究有一天能将自己的影响力彻底扩散到大唐的。
    天竺佛教能守住宣工寺吗?
    当然是没问题的,要忘了,宣工寺是为什么而建立的——佛牙舍利。
    这可是释迦摩尼佛祖遗留的宝物,只要有了这个宝物存在,宣工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自己的名声传出去,然后接下来事情就简单了……
    “朝廷,好狠毒的心啊……”归心禅师仰天长叹,其余僧人尽皆默然,这一次他们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不但没有得到佛牙舍利,反而还引狼入室,将天竺佛教引入了自己的地盘,可以想象以后佛教的日子将会更加的不好过了。
    但事已至此,他们又能有什么办法?
    甚至他们连反对的资格都没有——朝廷答应了将佛牙归还佛教,他们也的确做到了,你们佛教为了佛牙甚至做出了围堵行宫的事情,朝廷没有追究就已经够宽宏大量了,更是答应了你们的要求,你们还想怎么样?难道还打算得寸进尺吗?真以为朝廷的刀兵不利乎?
    至于强抢舍利?
    他们有什么理由抢夺?
    佛牙舍利本身就是天竺至宝,现在朝廷将其归还给了天竺,也算是功德圆满。
    没有正主的时候到还好些,你们可以凭着都是佛门弟子这个身份插手舍利。
    但是现在正主还在,你们还有什么资格沾手舍利?
    你们算什么东西?
    简直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佛教这一次注定要被人笑话了。
    第三日早晨,早起的百姓们就看到了满城的告示,对此除了有点惊讶之外,倒是没有别的想法,但是在某些人看来却是天大的笑话。
    “哈哈哈……我的这位堂弟下手可真够狠的啊,这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势倒是有点意思。”越州城内,光明街一处临街宅院中,洛克看着手下送上来的告示大笑道。
    任是谁也没有想到,他居然就隐藏在越州城中,尤其是光明街是一条新建成的街道,工程队交工甚至还不足三个月,他居然隐藏在这里,不得不说胆子可真够大的。
    “这一次佛门可是吃了一次暗亏,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抓狂?”房间中的第二个人——依旧帅气无比的温同林也失笑道。
    “抓狂是肯定的,但翻脸绝对不可能。”洛克将告示放下,敲打着桌面,笑道:“如今佛教和大唐纯粹就是麻杆打狼两头怕,谁都不敢轻易开启战端。”
    温同林眉头一挑:“这么说的话,少主你打算在里面掺和一手了?”
    “不不不,我可没有那个闲工夫,毕竟我们这一次也不好受。”洛克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在外人看来,我们这一次布局没有什么损失,但是你应该很清楚我们的损失究竟有多大……不但李先生死在了侯君集手中,我们的死士更是损失惨重……我们已经经不起消耗了。所以哪怕我恨不得吃了李贞的肉,但现在也只能暂时放过他了。”
    “哎!”温同林眼中同样闪过一丝心疼:“我早说了,光靠这种小手段对大唐是没有用的,这终究是一个帝国,国力强盛根本难以想象,哪怕这一次二十万唐军真的全部战死在天竺,也最多只能让他们疼上一阵而已,还够不上元气大伤。
    想要真正推翻大唐,就必须得有大气魄,光靠一时痛快是成不了大事的。我早就劝过你们了,与其这样不断的往里面添油,倒不如潜心隐藏下来好好的发展一段时间,积蓄足够的实力,一举将大唐摧毁……可是你们偏偏不听,非要和大唐死磕,前段时间我听说你们还有人提议去海外联络李密余孽……
    拜托,你们和李世民是死敌,但终究是一个祖宗出来的,和李密可是有血海深仇的,居然有人提出这样的建议——简直就是不知所谓……”
    “我的确挺后悔的,我已经将那人驱逐出去了。”洛克也是一副悔不当初的模样,自己手底下终究是可用之人太少了,而且大部分都还是只会冲杀的傻大个,之前好歹还有一个李思前,结果现在李思前也死在了乱军之中……现在自己身边就只有一个温同林了,问题是这温同林……
    洛克一直都对他不放心啊……
    可是现在的情况已经由不得他放心了。
    “那少主接下来准备怎么办?”温同林又问道。
    洛克又叹了口气,道:“没办法,这一次我们的损失的确太大了,我准备按照你说的做,藏下来潜伏一段时间。”
    “如此,那属下就放心了。”得到了洛克切实的回答,温同林终于松了口气,现在承剑溪损失太严重了,必须潜伏一段时间恢复元气。
    虽然已经决定要潜伏了,但洛克终究不甘心:“不过虽然说我们大行动没有了,但一般的小骚扰却是不能停——就算是弄不死李贞,我也得恶心死他……实验室那边不是培养出来了几种新型病毒吗?让他们找机会投放出去,给我们的对手添一点堵。”
    “是,属下明白了。”温同林赞同道,只是一点病毒而已,而且还是已经掌握了培养方法的病毒,就算是全部扔出去也不算什么损失。何况承剑溪骤然之间消失,未免太吸引人注意了,如此这样时不时的给李贞搞一点破坏,反而能给李贞一种承剑溪还在活动的错觉,反而引不起他的警惕之心。
    “那就这么办吧……”
    ……

第一章 匆匆五年
    第一章匆匆五年
    初日和熏,春风暖人,时光一晃,便已经是五年时间过去。
    初春时节,北方尚且还有寒意,可是在南方琼州岛上却已经是百花争艳,春回大地了。
    沙滩上细沙如雪,一群孩童正在海边蹦跳着捡拾贝壳,小小的脚丫在柔嫩的沙滩上走过,印下一串串小小的足迹。
    在一排椰子树下,一晃排开几十个遮阳伞,下面全部躺着一个个的佳丽,每一个都是绝代佳人,三五成群围拢在一起,要么观海,要么玩游戏,衣着非常暴露,白花花的大腿就这么裸露出来,晃得人眼睛一片眩晕,好在守卫在附近的都是女侍卫,如果换做男人,指不定会犯下什么滔天大错呢。
    更奇妙的是这群佳人的打扮非常的现代化,如果不是语气口音还有点古代的风格,光看她们的穿着,哪怕是穿越者来了恐怕也会以为自己是穿越到了二十一世纪——就连他们的衣服都是比基尼造型的,发型更是按照后世人的风格来梳理的,再配上那颜色各异的太阳镜,以及玻璃杯中那各色果汁……哪怕是后世人来了,只要不和她们说话,恐怕都会以为这里还是二十一世纪呢。
    但是很遗憾,这里并不是二十一世纪,而是公元七世纪,如今正是大唐贞观二十三年初春。
    二月的春风吹得人骨头都酥了,李贞也难得的从繁忙之中抽出空闲来,带着妻子家人一起来到了后世被称为亚龙湾的地方,这里在这个年代还处于蛮荒时代,甚至整个岛屿上除了一些土著之外,根本就没有一点文明的气息。
    不过这种情况在一年前就彻底得到了改变,李贞在三年前派遣船队来到了这里,然后用了足足两年时间,将这片地方建设成了如诗如画的大唐第一盛景(世人传颂,并不是李贞自恋),而不光是这亚龙湾,琼州岛内部也在被改造当中——毕竟说起来这也是大唐的一处领地,虽然最开始的时候是用来流放犯人用的,但随着岭南的不断开发,以越州为中心的岭南经济圈的建立,也有不少人盯上了这里,只是李贞担心他们弄坏这里的环境,于是便亲自着手建设,毕竟由李贞出手的话,这里至少还能保持最好的风貌。
    说起岭南现如今的发展,但凡是提到这里的人,无人不竖起大拇指,赞一声好地方。
    现在的岭南已经不是五年前的岭南了,别的暂且不说,就说公路吧,五年前的岭南哪里有什么公路可言?山路崎岖难行,只有一些大城市中才铺设的是水泥路,其余地方能有一点石子路就不错了。
    但是这种情况经过温学龄(小龙套一枚,只出场过一次,因为很长得很像他讨厌的某位明星,因此被李贞发配出去探测岭南地质情况去了)的不懈努力,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才将岭南的地质状况弄清楚,然后又经过工程师们一年多的详细规划后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岭南的公路大建设从五年前开始,李贞投入了将近十万奴隶,甚至奴隶都不够用之后,岭南百姓都自主的上路帮忙,并因此有不少人失去了宝贵的性命。
    但是有付出就有回报,在李贞不计成本将不顾奴隶性命,又有岭南上下团结一心之后,用了整整五年时间,将整个岭南的路况都得到了彻彻底底的大改变。
    如今的岭南可谓是大唐道路系统最发达的地方,别说是城市了,甚至有些乡村都通了公路,虽然还没有达到村村通那么变态,但是也相当的不错了,毕竟在这个年代村村通实在是太奢侈了——何况即便没有达到村村通,但是至少保证了岭南所有辖下乡镇都有公路通达,大大的方便了百姓们的出行,可以说光是凭着公路,李贞哪怕只是平民出身,也足以名垂青史了,至于建设这些公路的设计师,更是被李贞刻在了石碑山,保证他们能名传千古。
    不过为了达到这样的成就,也不是没有代价的,虽然南洋奴隶人命不值钱,但就算不将奴隶计算在内,光是日常的资源消耗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比如说水泥费、购买炸药的钱、工具损耗等等……事后李贞让人做了一份统计,根据统计上的数字,光是为了修路,岭南就足足花费了相当于去年一年岭南税收的钱。
    而去年一年岭南的税收是多少钱?
    一千三百万贯……
    这其中光是越州就贡献了七百万贯,光是从税收缴纳额度来说,这个数目甚至已经超越了洛阳和开封,仅仅次于长安一点点(八百万贯),是大唐的第二大纳税城市,而且李贞有把握在今年将这个数字增加到一千万贯上去,彻底将长安甩在身后——长安之所以有那么高的税收,纯粹是因为大唐的强盛引发了从西域来的客商,尤其是大食,此时受到大唐的刺激已经彻底干掉了萨珊波斯,疆域已经和大唐相接,只隔了一个西域沙漠而已。
    但是丝绸之路上那么多的绝地,补给相当有限,一年之中能通过丝路到达大唐的商队只有那么多,这个数量是恒定的,哪怕再怎么爆发也绝对不会超过一千万贯去,这是长安的极限,除非他们增加税收,但高税收只会吓跑客商。
    可是越州不同,这里的税收主要靠的是航海贸易,而航海贸易最大的特点就是流动性强,载货量大,一支船队一次性能装载超越丝路上十支驼队的货物,而且因为还贸赚钱,所以税收也很高,不但要收靠岸税,交易完成之后还要收交易税。更重要的是,随着出海赚到钱的人越来越多,即便已经是五年过去了,但大唐每年的货船持有量依旧是在按照每年平均百分之十的速率不断的攀升着。
    如今大唐民间私有商船持有量已经超过了五千艘,一些大型船队一次性出海就是上百艘商船,再加上辅助性小船的存在,乌压压的一片几乎能遮盖方圆几十海里的海域,一些小规模的海盗别说抢了,就连接近都不敢接近。

第二章 的另一面
    第二章大航海时代的另一面
    说到底还是利益动人心,虽然在这赚钱的背后充斥着无尽的肮脏与血腥,几乎每一次的贸易都意味着一场杀戮,但所有人都被明面上的繁华给遮掩了双目,纷纷投入到了大航海时代潮流之中去。甚至一些疯狂的商人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不惜牺牲人命,在台风季节出海——根据数据统计,平均每十艘出海的船只中,就有两艘会沉没在大海里,平均每十个出海的人里,就至少有一个人死在大海上。
    其实这个数据刚开始并没有这么恐怖,最多的时候也就只有百分之五,但就是随着也不知道哪个混蛋在台风季节在大海中毫无损伤的走了一个来回,并且运回了一些时鲜产品,赚取了不菲的利润之后,更多的商人就再也顾不得台风的阻挠了,纷纷加入到了航海大业之中去,于是就造成了现如今这般居高不下的死亡率。
    对此李贞也没有办法,你总不能限制人家出海吧?人家自己都不要命了,你还能阻止人家自己去寻死去不成?你有什么资格阻止人家?
    因此没有办法的李贞也只好用建议倡导的方式劝阻那些商人们,但可惜所有人都是表面上答应的好好的,但该出海的时候还是出海,完全把李贞的话当成了空气。
    说起航海贸易,就不得不说越州港,现如今的越州港当真是繁忙的不得了,每天船来船往的几乎没有停歇的时候,甚至都出现了船只拥堵现象,造成了不少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李贞甚至又在泉州开辟了泉州港用以分摊流量。
    只可惜,虽然按照规模来说泉州港并不逊色于越州港,而且泉州距离北方更近,更方便于货物的运输(元朝的时候泉州可是天下第一大港,这可是上过历史书的)。但可能是因为越州港有更好的货物集散制度以及相对应的设备,又或者是别的原因,总之泉州的商船流量远不如越州,甚至只有越州的一半,但即便如此,泉州去年一年也贡献了有将近三百万的税收,成为岭南仅次于越州的纳税大户,即便是放在全大唐的城市,也足以排进前十名去。
    说起泉州和越州,就不得不提到岭南海军区,此时的岭南海军区已经不是大唐唯一的海军区了,在岭南海军区建设完成之后,以登州舰队为主力的渤海海军区也已经建立完成,甚至江淮海军区和海参崴海军也都已经建设完毕,但是毫无疑问的,要论实力之强大,纵观整个大唐还要数岭南海军区最强。
    原因不是因为岭南海军区最早建立,也不是因为岭南海军区是大唐少有的配备了两支甲级舰队(整个大唐本土除了渤海海军区之外,这是目前唯一的一个配备了两支甲级舰队的海军,其余的淮海海军是一支坚强舰队,海参崴海军区甚至只有一支乙级舰队,还没有建设的杭州海军区也只有一支甲级舰队而已),更不是因为岭南海军区守着大唐两大经济重镇,业务繁忙,手中非常有钱的缘故。
    真正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别看其他海军区一个赛一个的崛起,一个比一个声势大,其实以上的几个舰队都是防御性质的舰队,就连负责巡逻倭国海域的渤海海军区,性质也只是半防御而已,虽然有开疆拓土的资格,他们也在这五年的时间里打下了北海道以及本州岛北方的一部分土地,但他们最主要的任务却并不是这个,而是防守渤海海岸线的安全,这才是他们最根本性的任务。
    但是岭南海军区不同,他们最主要的任务是消灭海盗——没错,随着航海业的大发展,大航海的同生兄弟也出现了,而且因为航海业巨额的利润,越来越多的人根本就不再出海经商,而是守在必要的航线上,劫掠过往的物资,而岭南海军区就是靠着和海盗作战,积累了无比丰富的经验,虽然在海战中损失不小,但战斗力却直线飙升,和后面几个海军区拉开了一段距离。
    不过海盗们也不是笨蛋,在被海军灭掉了几股大海盗之后,意识到海军对自己的威胁,于是他们很快就改变了策略,甚至有的海商本身就是海盗出身,有人的时候就是海商,没有人的时候立马就能变成海盗,给各大主要航线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甚至到了后来海盗们一般都有两重身份,在劫掠之后迅速就会重新变成海商,因此即便海军遇上了也通常都难以辩解,再加上现在的通讯手段又不发达,这也就导致即便遇到袭击,海军也很难在第一时间得知,更无从谈起剿灭了。
    好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在一次李贞组织海商的聚会上,有人就提出了标志这个概念,各家海商设计一套自己独特的标识,烙印在隐秘的位置,如果某支船队遇到海盗不敌落败,官府也可以通过这些商品印记追踪线索,为他们报仇雪恨——毕竟海盗抢到商品肯定不会积压在手中,他们肯定是要出手的,而一旦商品在市场上流通,这些标志就会落入有心人甚至官府眼中,官府可以顺藤摸瓜找到海盗的线索,进而将其剿灭……李贞都不得不佩服此人的天才,这不就是商标的雏形吗?真是没有想到,商标的诞生居然是为了防备海盗用的。
    只不过商标方法注定只能应用在一部分商品上,因为有一些商品的商标很容易祛除(比如说钢锭,你就算是铸上印记,人家回头拿炉子重新融一遍不就什么都没有了?)或者无法打上商标(比如说铁矿石,每一船的矿石千千万,要是给每一块都打上商标,那得将人活活累死),再加上海盗有了防备,因此这种方法只能杜绝这些商品正常流通,但是在黑市上可没有人管这些——虽然在黑市上商品价格会被压的很低,但海盗们本身就做的无本买卖,价格只要不是真的很过分,他们一般是不会拒绝出售的。

第三章 海军状况
    第三章海军状况
    为了防止海盗,也是为了发展海军让大唐未来走的更远,朝廷对海军的建设可是不遗余力的,耗费了无尽的财富,不但在本土舰队驻扎了大量的舰队,在各大海外领地也都布置了大小不等的舰队。
    比如说香料群岛,如今这里是大唐最主要的香料供应基地,每一年光是香料税收就超过了三百万贯,堪比一个泉州了。只不过香料的利润太大了,堪称是大唐财政的另一只现金奶牛,而且还是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的那一种。因此这里经常遭受海盗的劫掠,在这五年时间中,光是大规模的洗劫,香料群岛就经历了超过十次。
    再加上香料群岛太大了——不是面积大,而是分布的太广了。香料群岛虽然说起来是一个群岛,但其实是分成南北两部分的,最长距离超过了五百海里,尤其是在香料群岛南方的班达群岛,也被李贞划分到了香料群岛之中,这更是加大了香料群岛巡逻舰队的难度,往往敌人袭击了沿海之后舰队都没有反应过来,给香料群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而这也是一些人不愿意来香料群岛定居的原因之一——虽然赚钱,但实在是太不安全了。因此一支舰队已经不足以守护住这里,李贞也已经上书朝廷,打算再给香料群岛增加一支舰队。
    不过这里虽然有舰队,但却并没有设立海军区——因为这里的人太少了,除了在这里种植香料园的商人以及部分定居在这里的工人之外,剩下的就只有土著了。
    香料群岛毕竟距离大唐本土实在是太远了,光坐船就要走半个多月,除非是真的活不下去无处可去的人,否则谁也不会来这里居住——可是现在无论是南洋还是天竺以及婆罗洲甚至那些海洋中间的小大岛上都有大量的空余土地,住在什么地方都比住在这里更好,尤其现在是殖民初期,只要够努力,干什么都能赚到钱,既然在哪里都能赚到钱,那他们何必跑这么远呢?这也就导致哪怕这里有无尽的利润,也很少有人来这里定居。
    真正在这里居住的人更多是冲着利益来的,毕竟香料的价格在那里,哪怕李贞给出了各种优惠政策,这里的大唐子民也没有超过二十万人,这给香料群岛的开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李贞无奈只能将一部分囚犯送上来,但大唐这些年吏治清明,眼看着就是一个盛世来临,犯罪的人实在是太少——去年一年全国居然只有二十多个死刑犯,这简直就是奇迹,太不可思议了。
    后来为了增加人口,李贞甚至都将一些小偷小摸都流放了过来,可是即便是小偷的数量也实在是太少了,想要将这里发展起来依旧有心无力,到最后李贞也只能听之任之了,让他们慢慢的自己发展吧,有香料这一大重要的特产,总有一天他们终究是能发展起来的。
    不过在放弃了香料群岛的建设之后,李贞将张柬之掉了回来——区区不到二十万人而已,让张柬之管理简直是浪费资源,他可是有宰相之资的人,应该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此外在南洋也成立了一个南洋海军区,这也是整个大唐规模最大的一个海军区了,足足有三支舰队,全部都是甲级编制。但是这并不南洋海域全部的海军力量,因为除了南洋海军区之外,裴行俭担任的三佛齐总督手里也有一支舰队,主要用来防备马六甲海峡,也是他唯一一支可以进行主动出击的军事力量,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