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南皇-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朝廷让他们看到的假象,实际上这个地球却了谁都不会停止转动,更何况他们只是一些随时可以更换的蚂蚁?哪怕他们团结起来的确可以咬死大象,可是这也要大象给他们团结起来的机会啊。之所以不将他们全部罢免是因为贸然的大换血会导致朝野不稳,可若是真的惹急了朝廷不顾自己的名声和利益非得要拿他们开刀的话,他们又哪里会有什么反抗的余地?
    相反的,李贞拉拢的权贵们就不同了,他们每个人都是大唐真正的决策者,哪怕他们不可能完全倒向自己,但是只要有一点点对自己的倾斜,李贞的太子之位就会稳如泰山。除非有人动用大军,发动宫廷政变,否则李贞只要不作死,他只用坐等着李世民驾崩,就可以轻易的坐上皇位……
    亏那些中层官员一个个自以为感觉良好,实际上他们哪里有多大的重要性?连一点决策权都没有,所有的国家大事上的决策他们根本就没有插手的资格,只有最顶层的那群勋贵们,才是大唐真正的决策者。

第三百四十三章 忽然响起的叹气声
    都三百四十三章忽然响起的叹气声
    话题有点扯远了,言归正传。
    总而言之,虽然李贞的解释很苍白,但是在众多高层的默契之下,分封李承乾这么离谱的事情居然就这么被通过了。
    更离谱的是此事不但被通过,而且还被所有人给定了性:陛下这并不是要开历史的倒车,他老人家今日的封赏也不能算是重启了分封制——陛下的目的从始至终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代替身为弟弟的李贞补偿他的大兄,当今圣上的皇长子、前废太子、如今的恒山王李承乾的不公平遭遇,因此给他划了一块地盘让他安心而已。
    虽然在这块地盘上,李承乾拥有无上的权威,可以肆意妄为作威作福,哪怕是杀人都没有人敢管他,但这快地方并不算封国,只能算是一块自治领,毕竟作为一个国家,连最基本的外交权和宣战权都没有,又哪里能算什么国家?
    于是在所有人的默契下,这个早朝就这么退了,在所有人的默契下,甚至都没有人问出另外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朝廷,或者说李世民和李贞准备给李承乾封多大一块地盘呢?
    是只有指甲盖那么大?又或者说是半个天竺大小呢?
    这个问题很重要,可是却没有人提出来。
    或许有人已经想起来了,但是整件事情最主要的基调已经定下来了,分封李承乾已经成了定局,这个问题就算是问出来又有什么用?
    在李世民父子以及整个大唐高层的支持下,就算是将整个天竺都封给李承乾,他们也能想出足够的借口,让这件事平稳渡过的,根本不可能给此事造成什么阻碍。
    相反,提出此事的人却要被皇帝、太子、恒山王以及整个大唐高层记恨,以后的日子肯定不会好过,何苦来哉?
    倒不如不说,看他们最后该怎么收尾?
    “殿下,陛下召见殿下。”下了朝,李贞以为自己应该可以跑路……哦不,应该是找个隐蔽一点的地方好好的休息一下了,结果姜终究是老的辣,还不等李贞走出圣极殿,就看到了王亭初那笑起来和灿烂绽放的菊花差不多的老脸。
    看到这张老脸,李贞要不是觉着王亭初太老了可能受不住自己的力道,他早就一拳头打上去给他打出一个满面桃花开了——话说这老头是怎么回事?刚刚不还在皇帝身边候着呢吗?怎么转眼间就跑到自己的前边来了?这脚程未免也忒快了吧?
    “哼,走吧。”虽然很想打过去,但是李贞还不至于连这点怒气都抑制不住。
    “殿下恕罪,奴婢也没办法,这是陛下的意思。”王亭初在宫中混迹这么多年还能活的这么滋润,察言观色是他的基本功,只是看了一眼李贞的脸色,他就明白李贞现在在想什么,连忙主动服软道:“陛下刚下朝,就让奴婢在这里候着殿下,可怜奴婢紧赶慢赶才算是将殿下拦住了……不过殿下放心,根据奴婢看陛下的脸色,他的心情应该是很不错的,不过要注意的是殿下进去之后陛下为了面子,可能会说一点狠话,殿下您也不用担心,您只用稍微服个软,给陛下一个台阶下,他自然就会气消。”
    “这还用你说?本宫难道就不清楚吗?”李贞哼哼道,不过他倒是没有撒谎,因为他从李世民之前的动作就能看得出来,对于自己的分封诸位兄弟的举动,李世民是持支持态度的,否则他也不可能这么光明正大的在朝议上提出来,并且还主动为自己背锅。
    只是李贞也很清楚,李世民最讨厌的就是有人欺瞒他,自己的想法在李世民心中绝对是值得肯定的,但说到底自己也终究是骗了李世民,这一点也不能否认。
    而作为被欺骗的一方,李世民当然不会这么轻易的就放过李贞,肯定在赏夸奖他之前肯定会好好的责难他一番的,李贞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儿臣见过父皇,不知父皇召儿臣前来还有何事?”
    李世民见李贞的地方是为他专门开辟出来的书房——五庄观虽然相比于大兴宫要小很多,只占其面积三分之一的二圣宫更是不能与皇宫相比,但就算是地方再小,也不至于连个书房都开辟不出来。
    “你还敢来见朕?”李世民的声音很低沉,若是不熟悉他的人只怕就要被他唬住了,说不定就要两股战战,汗流浃背了。
    不过虽然李世民的气势看起来很恐怖,然并卵,这并不能吓唬住李贞,虽然李世民是背对着自己,导致李贞也看不到李世民的真实表情,不过想来他也不会太生气——据李贞所知,李世民生气的时候可不会背对着人,而是直面惹怒他的人,然后以无尽的皇道龙威压迫下来,直接正面给对方以重大的精神压迫。
    “如果不是父皇相召,儿臣此时是绝对不会过来的。”虽然看出了李世民的把戏,可是李贞还是不得不按照王亭初的吩咐去做——先是用认怂给李世民一个台阶下,让他将心头的火气发泄出来,接下来事情就好办了。
    至于会不会遭受什么惩罚,李贞表示不用担心,自从上一次挨了一顿打差一点将命丢进去之后,李世民就已经吃了教训,不会再轻易对人,尤其是自己亲近的人进行身体上的惩罚。
    而对于李贞来说,只要不挨打那就不算惩罚——最多也就是被臭骂一顿,被罚一点俸禄罢了,他还真不在乎。
    李世民终于转过身来,冷冷的看着李贞:“这么说你的意思是,若不算王亭初跑的快,你就不知道躲到什么地方去了?”
    “确实如此,父皇英明,儿臣的确是这么打算的。”李贞继续认怂中。
    “哦?为什么?”
    “儿臣此次犯了大错,若是被父皇逮到肯定会被重罚的,具体的什么错误儿臣就不说了,父皇您肯定是知道的。心中父皇已经将儿臣抓到了,父皇想要如何惩戒儿臣,儿臣都认了。”李贞苦着脸跪了下来,一番任打任罚的样子,心中却道:差不多了,这番话应该可以将他的怒火逼出来了吧?
    然而……
    李贞的预估出现了严重的错误,因为他居然听到了李世民叹气的声音……

第三百四十四章 父子交心(六千字)
    第三百四十四章父子交心(六千字)
    “哎~”
    只是轻轻一个叹息声,却让李贞亡魂大冒——不是吓的,而纯粹是被惊的。
    天可怜见,李贞什么时候见过李世民叹气的?
    在他的印象中,李世民一直都是一个强人,性格坚强坚韧,就像是是一只骄傲的小豹子,从来都是趾高气昂,很少会将自己的真实情绪表达出来,更不会在旁人跟前露出这般软弱的样子来——之所以说很少而不是完全没哟,那是因为李世民在某些时候确实会真情流露,比如说李道宗死的时候,李世民就曾经叹息过,然后就是李渊驾崩的那次也在李渊灵前跪了很久,长孙皇后夣世的那一次也曾经沉默了很长时间……但是这类的情况很少很少,就算是加上这三次,李贞亲自见过李世民露出这般软弱状态的也就只有区区几次,加起来总共也才不足两手之数罢了。
    但是现在不年不节,他怎么就忽然就叹气了呢?
    到底什么情况?
    李贞心中泛起了嘀咕——莫非这是他的新套路?
    看来接下来要小心一点了,可千万不能上当啊。
    然而当李贞抬头看过去的时候,更是大吃了一惊,因为李世民的眼珠子居然是红的……
    “父皇您这是?”眼珠子那么红,这也就说明李世民是刚刚哭过的,这……
    简直是不可思议啊……
    李世民居然哭了……
    这谁说出去谁特么的会信啊?
    如果说李世民叹气只是让李贞吃惊,那他流泪的样子却是让李贞真正的被震惊到了。
    从穿越过来到现在,李贞总共也就见过李世民流过一次眼泪,而且还没有流出来,说起来那一次还和李贞有关——那就是在十几年前李贞和李世民阐述真实的梦想的时候,李世民被李贞所触动,眼角湿润了一下,还被李贞主动用沙子进眼而给瞒过去了。
    现在李世民居然哭了……
    他居然就这么哭了……
    连眼泪都流出来了……
    李贞怎么看怎么觉得难以置信,莫不是眼前这个是假的李世民不成?
    “你这是什么眼神?怎么?难道朕就不能流泪吗?朕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流点眼泪算什么?”仿佛是看出了李贞心中的惊骇,李世民有些老羞成怒,没好气道——不过随着这句话的说出,李世民顿时觉得原本有些抑郁的心情居然有些舒朗起来,这可真的是太奇怪了,以前也没有这毛病啊。
    莫非自己有轻微的受虐倾向?
    李世民心中有些惴惴……
    “没什么,儿臣可什么也没有说。”李贞笑嘻嘻道:“父皇自然是可以流泪的,不过最好还是注意一点不要让人看到,还好这书房里没有外人,否则若是让旁人看到了的话,怕是他们还以为儿臣欺负您了呢。”
    “贫嘴,你还欺负朕?”李世民的心情更好了。
    “只是不知道儿臣能不能知道……父皇因何而哭泣啊?若是可以的话,父皇不防说出来,一方面也好有个发泄的口径,一方面若是有什么为难的事情的话,儿臣或许能帮上什么忙呢。”李贞慢慢的引导着李世民的心情,对于李世因何而哭泣,李贞已经有了一些猜测,若是真的如同他猜测的那般,那么李世民刚才释放出来的轻松应该就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过去,他的心情将会重新变得不好——与其如此,倒不如由自己开口,将他心中真正的抑郁引导出来。
    “你能帮什么忙?”果然如同李贞说猜,一说起正事,李世民的心情就再次变了回来,只听他又叹了一口气,略带惆怅的说道:“哎~朕自登基以来,自认为甚少犯错,来自朝堂和民间的吹捧也让朕逐渐迷失,自以为自己应该也算是一个好皇帝了。”
    “这点毫无疑问,父皇您的确是个好皇帝。”李贞连忙附和道,这可不是亏心话,眼前这位可是李世民,那是上溯千年,足足能够和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秦始皇以及北逐匈奴打得匈奴远遁漠北,再不敢南下的汉武帝齐名的李世民啊,如果连他这样的都算不上什么好皇帝的话,那么纵观上下五千年华夏历史,就再也没有什么人能够称得上一句好皇帝了。
    “或许吧,朕自诩在皇帝位置上做的很不错,但是……”李世民的语气顿了一顿,语气忽然就变得哀伤起来:“在皇位上朕做的或许不错,可惜因为太过注重国事,朕却忽略了对你们的教育……朕以前一直不喜欢你五哥和六哥,总以为他们太过混账,可是仔细想想,如果朕能多抽出一些时间陪陪你们,多多的亲自教育你们,老五和老六又怎么会变成今天这样?”
    “五哥和六哥怎么了?他们其实做的已经很不错了。”李贞有些弱弱的为李佑和李愔辩解:“他们两人虽然喜欢胡闹,却从来不欺负老百姓,反而遇见不公平的事情还喜欢为百姓打抱不平……只是他们两人为百姓出头,难免要得罪那些二世祖,再加上他们的性格确实有点额……恶劣……被他们欺负过的人的长辈难免就会在父皇您面前乱嚼舌根子,次数多了父皇难免对他们印象不好……不过说实话,他们其实在民间的名声还是很不错的,至少比起大兄他们,他们两个知名度可要高多了,甚至被成为侠王。”
    “哼,他们那算什么知名度?”李世民冷哼道:“前天朕还接到了密报,说你五哥在封地上又抢了孔氏一个旁支的未婚妻,惹得孔氏都告到朕这里来了,估计奏折今天应该就要到了。”
    “嗨,这算什么啊?一个汉奸家族而已,抢了也就抢了吧,有什么大不了的?”李贞对此事相当不屑,如果说他对儒家还算是有点好印象的话,对于孔氏他就真的是纯粹的只有恶感了(具体他们做的事情就不说了,大家有意的话可以去百度上搜一下,只要关键字是‘汉奸家族’满篇都是批判他们的文章……),如果孔老夫子能够知道他们的后代做的事情的话,也不知道会不会自宫绝后提前以谢天下。
    “这种话你在朕跟前说说就是了,让外人听到不好,毕竟孔氏是真正的千年世家,又有孔子后人的身份在,在民间的威望还是很高的。”
    “没事,反正儿臣讨厌儒术早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了,连带着讨厌儒家起源的孔氏也是很正常的。”李贞根本就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算了,由得你去吧。”李世民也只是随口提一句,并没有在意,区区一个孔氏,他同样没有看在眼里。
    “不过你这件事做的很不错。”冷不丁的,李贞还在想孔氏的事情呢,李世民忽然一句话将他搞蒙了。
    “嗯?”李贞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愣了两三秒之后才明白李世民说的是什么,连忙跪下惊恐道:“父皇息怒,是儿臣错了,儿臣不应该私底下和兄弟们达成交易,此乃欺君之罪,儿臣再也不敢了……父皇息怒,父皇息怒……还请父皇饶命,请父皇饶命啊……”
    “行了,别演了,起来吧。”看着‘惊恐’的李贞,李世民无语了:“你的演技也太拙劣了,一点诚意都没有……朕并没有怪罪你的意思,你就没有仔细听朕之前说的话吗?”
    “那就太好了,儿臣还以为父皇会生气呢。”李贞一咕噜从地上爬起,脸上的惊恐早已经不知去了何处,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嬉皮笑的脸——然而背后确实已经被湿透了,李世民的话转折的太突然了,当真是将他吓了一大跳,一直到现在心口都在砰砰砰的不停跳动呢。
    “哎,自从知道你们的交易后,朕想了很多,回顾完朕这一生之后,朕才忽然才发现自己或许是一个好皇帝,但却不是一个好父亲……”李世民又变得惆怅起来:“朕原本以为只要大唐强盛,什么都是可以牺牲的,包括对你们的爱都可以忽略,但是现在仔细想来,即便大唐强盛了,朕若是没有给大唐培养出来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就算大唐真的有一天可以统一全世界,又有何用呢?偌大的江山终究会败亡在他的手中的。”
    “额,父皇……”李贞幽怨的看了眼李世民,难道自己还不够优秀吗?
    “不是,朕不是在说你,贞儿你不要误会。”李世民也反应了过来,略微有些不好意思道:“朕只是在说假如,只是举个例子而已。”
    “不过朕确实对你们亏欠太多,尤其是你贞儿……”
    “我?”李贞指着自己,眼睛之中满是疑问。
    “就是你,最开始的时候朕还没有察觉,但是仔细想想这些年你做的事情,竟然全都是为这个国家着想。”李世民叹了一口气:“虽热你名义上是在为自己赚钱,可若是换了旁人能有你这般赚钱的能力,定然会过上穷奢极欲的生活,就算是比不上石崇王恺,也不差多少。然而你呢?你除了在吃上最讲究之外,别的地方却只是平常,丝毫不显奢侈,反而将自己的钱全都投入到了大唐的建设之中去……”
    “父皇您过奖了,儿臣其实没有那么好啦。”李贞被李世民这一番夸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他哪有李世民说的那么高尚?虽然李世民说的的确是真的,但是他之所以这么做的目的,其实也是有一点私心的,至少对于皇位的追求是他从来便不曾更改的目标,要是没有这个目标,他才不会这么大方呢。
    “何况儿臣算起来也没有立下什么功劳,毕竟儿臣做出的一切,不都是父皇您拿东西换来的吗?咱们只能说是各取所需,功劳其实是父皇您的——要不是您有这么大的魄力和儿臣交易,儿臣也不可能拿出这么多东西出来不是?毕竟儿臣的规矩就是道不可轻传……”
    “也正是如此,朕才觉得亏欠你更多。”李世民目光柔和了下来:“贞儿你一心为国,用这种方式和我们做交换,我们却以此为平常,根本就没有体会到你的良苦用心——一直到你毫不犹豫的将自己苦心建立的海军舰队献给国家,我们这些长辈们方才醒悟,当真是追悔莫及啊……”
    “额……”李贞无语,随便你怎么说吧,你高兴就好。
    李世民没有再看李贞,继续道:“朕第二个对不住的人就是高明了……”
    “大兄?这……”李贞一愣,然后恍然,在李世民眼中应该确实如此,因为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丢的……嗯,丢的有点太莫名其妙了一点。
    可能是因为李贞的出现改变了历史的缘故,在李贞的压力下,此时的李承乾还没有和李泰势同水火,虽然也在暗斗,但还没有发展到明争上。因此也并没有被李世民所厌弃,更不会性情大变而摔断腿。而且因为有李泰李恪等人明面上的敌人,以及李贞这个暗中威胁的存在,李承乾此时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前提是不能牵扯到李贞,一旦某件事情和李贞有关系,李承乾定然会拼了命的说李贞的坏话),至少在李世民和百官眼中还是很好的。
    虽然他在老叔牌皮条客李元昌的牵线搭桥下,李承乾依旧和称心勾搭在了一起,但是却还没有让李世民发现,因此李承乾其实在李世民印象中还是一个好孩子,同时也是一个合格的太子。
    如果说这还是在原来的历史上,李贞依旧是历史上的李贞,而李承乾也就这么保持下去,稳扎稳打下真的可以成功继承皇位的。
    奈何现在这个时空的李贞是穿越而来的,表现也实在是太过抢眼,将所有兄弟都狠狠的压在了身下,包括李承乾。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没觉得什么,但是时间久了,大家难免会将李承乾和李贞放在一起比较,于是就这么一比较……差别立马就显现出来了。
    李承乾的表现虽然也很不俗,除了心眼比较小听不进人言之外,并没有其他什么太大的缺点,又有十多年的担任太子的经验,未来李世民驾崩之后,将这个国家交到他手里之后其实也是很不错的。
    然而……
    有句话说的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还有一句话叫做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李承乾的表现在大家的眼中已经是很合格了,然而可惜的是,他碰到了一个开挂的——李承乾固然表现优秀,但是和浑身闪耀着无尽光辉的李贞比起来,却还差了不止一筹。
    用后世的例子来比喻李承乾和李贞之间的差距的话,那就是李承乾是荣耀黄金,已经够强大了,奈何碰上了李贞这个最强王者,而且还是开了合法挂的……
    这还怎么比?
    根本就不用比较好不好?
    有最强王者在,谁会选你黄金啊?
    两人之间足足差了至少五个李泰。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那些和李贞有仇的之外,但凡有一点理性的人,都对会对李贞印象大好,哪怕从法律上来讲,当时的李承乾才是大唐的合法继承人,但是所有人都明白,李贞才是最合适的太子继承人,不免的就对李贞亲近起来。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李承乾的心态难免就失衡了,再加上有心人的挑拨,李承乾就视李贞为自己继承皇位的最大敌人,处处与李贞作对,等李贞离开长安之后,更是仗着李贞不在朝中,对他是各种抹黑。
    结果……
    大家也都知道了,因为李承乾的屡教不改,李世民对他是忍无可忍,再加上对李贞实在是看好,于是就借着那一次李承乾攻讦李贞的机会,以他不尊孝悌为由,一把将他从太子之位上撸了下来,将李贞换了上去——典型的耨做耨带……
    虽然李承乾的心眼小,但是说起来他和李贞的矛盾其实也算是正常的政治斗争,李世民这一次的罢免从某种方面来说其实并不合理,毕竟李承乾也不算犯了什么错误,因此李世民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生气,但时间久了可能就会后悔。
    只不过他后悔的并不是将李贞推上太子之位,李贞自从被立为储君之后,就表现的越发亮眼,短短的两年时间,就立下了许多别人可能一辈子都立不了的大功,这也越发证明了李世民放弃李承乾而选择李贞是一个多么正确的决定。
    李世民后悔的是,这对李承乾未免也太不公平了,毕竟他什么都没有做错,只是攻击了一下李贞而已,结果就莫名其妙的被罢免了,太委屈了。
    “父皇罢免了大兄,将儿臣立为皇储,这等于是废长立幼,儿臣心中也很是懊悔,何况这也不合礼仪,要不然父皇您重新立大兄为太子得了。”虽然能理解李世民的后悔,但是李贞还是心中觉得不舒服,因此非常不爽的呛了李世民一句。
    李世民虎目一瞪:“你这是什么话?你在太子位置上干的好好的,比高明做的好的太多了,父皇又岂是那种糊涂蛋?岂会为了一丝心中的后悔而自毁江山?如果父皇真的这么做了?那父皇还是李世民吗?朕又拿什么资格去和秦皇汉武相提并论?”
    李世民可从来都没有这么想过,虽然心中后悔这么对待李承乾,但是李承乾相比于李贞确实差了不少,只有李贞才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除了李贞更合适之外,还有一点也逼得他不得不选择李贞作为皇储,那就是如果当时没有罢免李承乾,对于李贞也没有限制,而是任由他这么立功,任由他继续将李承乾遮在阴影里的话……以李承乾的小心眼,对于李贞的怨念恐怕会越来越深的。
    而万一到了最后,让李承乾带着对李贞的怨念登上皇位的话……他能饶得了李贞?
    就他那小心眼,别说是李贞了,就算是李泰等人都别想好过,估计最轻的也都要被流放,作为李承乾最恨的李贞,只怕难逃一死。
    可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另一个问题就又来了——假如李承乾真的要杀李贞,而届时势力已经成型的李贞又岂会坐以待毙?
    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事情,本身李贞的性子也是不肯吃亏的那种——连李世民问他要东西都需要拿东西来换,性子李承乾要他的命,他又怎么可能会就这么乖乖的将自己的人头交上去?只怕不等李承乾对他下手,李贞恐怕就要先下手为强了吧?
    相反,只有罢免李承乾,而让李贞当上太子,他们两人才都会保住性命。
    李贞的性格李世民很清楚,他对于自己兄弟并没有什么警惕心,反正在他看来自己的这些个哥哥弟弟再如何出色,也绝对没有自己出色,因此一直都主动和兄弟们交好,而从来不和他们为敌——这虽然看起来有点太不把李恪李泰等人放在心里了,然而事实情况也确实是这样没错,李贞的确有不把所有人放在眼里的底气。
    所以只要李承乾不和李贞为敌,李贞肯定也不会和李承乾为难,更不会要了他的命,毕竟这对于李贞并没有什么好处。
    “儿臣只是开玩笑,父皇不要生气嘛。”李贞嘿嘿笑道:“不过儿臣真的有点很后悔,父皇您也是知道的,儿臣原本的愿望就是当一个快快乐乐的逍遥王爷,什么事情都不用干,每日里欺负欺负街头上的恶霸,调戏调戏两家妇女,盖一座大庄园,满园全部种上桃树……那日子才是儿臣最向往的。”
    “如果你真的这么干,那又和你五哥六哥有什么区别?”李世民叹了口气,忍下心中的触动,装作无奈道:“他们两个都已经让朕心急火燎了,如果再加上你,朕估计都要被你们气死了。”
    “哈哈哈……”李贞失笑,紧跟着李世民也大笑起来,爽朗的笑声几乎掀破屋顶,也让守在外面的王亭初心中松了口气——看父子两人的谈话应该是很庆松的,太子殿下看来应该是渡过这一关了。

第三百四十五章 李世民的期许
    第三百四十五章李世民的期许
    一番大笑之后,李世民心中的抑郁尽去,心情也真正的好了起来。
    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仿佛是将心中的抑郁尽数释放了出去,李世民这才回过神来正色道:“不过贞儿,你这件事确实做的不错,虽然有py交易的嫌疑在,但这应该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了。
    你的性格父皇是知道的,刚烈之中又带着一点宽厚,父皇知道你就算未来继位,也不会对你的兄弟们下手。可惜的是父皇相信你,别人可不相信,如今你这么做不但缓解了高明他们的猜疑,避免了他们继续和你作对,徒自产生内耗。更重要的是还让外人知道了你的处事方法,知道了你宽厚的性格,这对你的未来也是有好处的。”
    “儿臣倒是没有想过这些。”李贞低头沉吟道:“儿臣当时只是为了安大兄的心——因为当时面对哭泣癫狂的大兄,儿臣是真的有点懊悔的。说起来大兄并没有犯下太大的错误,若不是儿臣的步步紧逼,也不至于落到这种地步,所以儿臣是真的想要补偿大兄的。”
    听着李贞的话,李世民越发的欣慰:“不管怎么样,你能做到这一步,真的很出乎父皇的预料,毕竟就连父皇都没有这么想过——能人所不能,贞儿你的未来注定不可限量……一想到朕的儿子居然可以远超三皇五帝秦皇汉武,父皇光是想想就觉得与有荣焉啊……当真是太长脸了。”
    “父皇过奖了,儿臣可没有您说的这么好。”李贞顿时受宠若惊,这可像是李世民能说出来的话啊——要知道李世民这辈子最注重的就是名声,想要让他说出自愧不如人的话来,那简直是比登天都还难。
    “这你就错了,父皇这可不是在夸奖你,而是真的觉得你可以做得到这一点的。”李世民慨然长叹道:“世界何其之大也?父皇的年龄也大了,就算是马上出兵征服,在有生之年呢能征服一个亚洲就已经是极限了,何况我们还要修养生息好几年呢?征服世界的任务终究是要落到你的头上的,而且很可能也会在你手中完成——你说就凭这份功劳?秦始皇做到过吗?”
    “没有。”李贞摇头,秦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