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南皇-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慌。
    其实李世民有一个别人不知道的爱好,那就是他也很喜欢紫檀木,只是考虑到自己是皇帝,如果表露出来自己喜欢什么的话,必然会造成民间紫檀风靡,奢侈之风大盛,无数想要拍自己马屁或者想要效仿自己的官员绝对会苦心搜集紫檀献给自己,给百姓带来极大的影响,导致原本就困苦不堪的百姓定然会生活更加艰辛,于是为了天下苍生计,李世民也只好强行将自己的喜好压了下去。
    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来,李世民的确是一个好皇帝,虽然有点爱慕虚名,尤其是来自外族的虚名(天可汗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已经比历史上的九成九的皇帝要好的多了。
    “既然母后不喜欢,那就算了。”李贞笑道:“正好,儿臣的太子行宫正在建设,正好缺少大量的紫檀木,既然母后不喜欢,那儿臣就留下来自己用吧。”
    “……”帷幕后的李世民额头上满是黑线,原本以为燕妃推据了,这兔崽子应该可以考虑到自己了,谁知道他居然留下来自用了,实在是可恶至极,看来等一下要好好的惩治惩治这小子了。
    燕妃首先感应到了李世民浓浓的怨气,心中好笑,却又怕李世民是真的生气,连忙提醒道:“也不行,贞儿你可不要忘了,你可是太子啊,在未来的储君,朝野上下有无数双眼睛可都死死的盯着你的所作所为呢。紫檀乃是奢靡之物,你若是用了,定然会被那些鸡蛋里挑骨头的谏官们口诛笔伐的。就比如这一次,你只是出海时间久了一点,就在朝堂上被人参了好多次,要不是你父皇出手镇压,只怕你的名声就要烂大街了。”
    “那儿臣多谢父皇。”李贞拱拱手,朝着帷幕后面道谢道。
    “……”这回轮到燕妃满头黑线了:“你就口头道谢你父皇啊?”
    李贞恍然大悟:“也对哈,那……儿臣送父皇点什么东西作为谢意?只是该送父皇什么东西呢?”
    “你觉得呢?”燕妃看着李贞装疯卖傻的样子,不由翻了一个白眼:“你是他的儿子,你送他什么东西,他都会喜欢的。”
    “这样啊,那就好办了。”李贞装模作样的松了一口气,道:“儿臣此次出海,还找到了不少的珍珠,各个珠圆玉润,待回头儿臣挑选个十来颗送给父皇,聊表谢意。”
    “……”李贞明显感觉到,帷幕后面杀气猛然炽烈起来,可见此时的李世民有多生气。
    燕妃也惊愕的问道:“你带回来了这么多宝物,你就给你父皇几颗珍珠?你不觉得太过分吗?”
    “可是儿臣带回来的宝物都献给母后您了啊,最好的都在这里了,这些都给母后您了,当然不能再送给父皇了。然后除了这些之外,儿臣手中的宝物,就只有那些珍珠最好了。”李贞斜了帷幕一眼,让你不分青红皂白就想揍我,不好好的调戏调戏你,真是枉为穿越者一场。
    “笨啊,你不是有一棵紫檀木吗?”燕妃终于提醒道:“你可以将紫檀木送给你父皇啊。”
    “……”李世民的眼光柔和了一些,不愧是自己的皇后,还是知道为自己着想。
    “那怎么行?”然而出乎李世民和燕妃意料之外的是,李贞居然断然拒绝,完全无视了武媚娘那快要挤成斗鸡眼的眼睛,义正铿铿的说道:“母后您自己也说了,紫檀乃是奢侈之物,连儿臣都不能用,否则恐有奢靡之兆,更何况父皇乎?父皇想当一个好皇帝,儿臣虽然不能助他一臂之力,但也绝对不会在背后煽风点火拖他后退的,此事休要再提。这紫檀木儿臣宁可放在那里任其朽坏,也不会给父皇的名声增添负担的。”
    “……”息壤殿中一片寂静。
    “……”燕妃无言以对。
    “……”武媚娘张口结舌。
    “……”范雪宜懵懵懂懂。
    “……”李世民……李世民的面上怒气勃发,杀气更盛,但是心中却又有些惭愧。
    李贞心中暗爽,又想打我,又想得到我的宝物?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第两百二十九章 重宝
    第两百二十九章重宝
    “那……”见状,燕妃还想说什么。
    “好了母后,这件事就不要说了,儿臣心中已经有了计较。”李贞心中估算,李世民应该已经到极限了,如果自己再敢挑衅,只怕他就要现身动手了,连忙止住话题。
    正巧此时殿外忽然传来一片惊呼,李贞立刻借题发挥:“母后,外面如此喧哗,想来是紫檀木已经被运到了,母后要不要和儿臣出去看看?”
    燕妃缓缓摇头道:“算了,你和媚娘她们出去看看吧,你们夫妻许久未见了,好好的聚一聚。母后并不喜欢紫檀,就留在这里吧,待一会儿你父皇醒来,还需要母后伺候。”
    “如此,那儿臣便告退了。”李贞知道燕妃肯定是有话要和李世民说,便立刻点头答应下来。
    “儿臣告退*n。”武媚娘等人也纷纷施礼,跟着李贞走出了息壤殿。
    “哼,真是气死朕了。”
    李贞刚走,殿门刚刚关上,李世民就气呼呼的从帷幕后面走了出来,第一眼就看到了箱子中的宝物,李世民的眼珠子又红了:“这兔崽子未免太偏心了吧?你看看他给你这个做娘的这么多宝物,这么大的珍珠西瓜,这么红彤的红珊瑚……每一样都是传国重宝啊……可是到了朕这里居然就剩下了几颗破珍珠?朕稀罕他那几颗珍珠吗?未免也太寒碜人了吧?”
    “陛下别生气嘛,你要是生气,就真的要遂了贞儿的心思了。”燕妃娇笑道,所谓之子莫若母,何况李贞表现的这么明显,燕妃又岂能看不出来李贞的意思?
    “朕当然知道他是在气朕,但是朕就是忍不住生气。”燕妃都能看得出来,李世民自然也不在话下,但是看出来归看出来,可一想到自己和燕妃的差别待遇,李世民依旧还是气得肝疼。
    “咯咯咯……那陛下准备怎么办?”燕妃笑得花枝乱颤:“臣妾可是和贞儿已经约好了,只要能证明他立下的是弥天大功,那么陛下您不但不能惩罚于他,还要大大的奖赏——满朝文武可是做了见证了。”
    “还不是你的缘故?”幽怨的看了燕妃一眼,要不是你从中作梗,又哪里会多出这么多事情来?
    “不过尽管如此,贞儿这顿打也休想逃走,除非他想要属下离心离德。”李世民已经决定了,哪怕是用一些小手段,也必须要打李贞一顿,实在是太气人了,不打他一顿实在是难解心头之恨。
    “好吧,既然陛下执意如此,那臣妾自然无话可说,只是希望陛下不要打的太重。”燕妃也瞬间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心中喟然一叹:贞儿啊,不是母后不愿意帮你,而是这一顿打,你是必须要受的,而且还要受的心甘情愿。
    “这点你放心就是,他毕竟是我们的孩子,又是大唐太子,朕只想惩戒他一番,可没有想着要打坏他。”李世民也觉得无奈,如果犯错的是别人,他绝对是不由分说一通打下去,就算不将人打死,至少也要打一个终身残疾。
    可惜,这一次他面对的是李贞,既是他最心愿的儿子,也是大唐未来的主人,于情于理于法,都是不好惩戒的。
    只是李世民带着文武百官大张旗鼓、劳师动众、千里迢迢的来到越州,要是不做一点姿态的话,未免人心不服,所以无论如何,这一顿打都避免不了的,不然无法向天下交代。
    “那臣妾就替贞儿多谢陛下了。”燕妃终于松了一口气,只是做一个姿态罢了,想来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碍的,李贞最多也就在床上趴一个月罢了。
    谁知道这时李世民居然话音一转,恶狠狠道:“只是此子实在是可恶至极,居然如此撩拨朕,若是不好好的教训教训他,朕心实难宽慰。”
    “啊?”燕妃顿时急了:“可是贞儿毕竟年轻,又是太子,陛下若是将他打坏了,那可怎么办啊?”
    李世民失笑反问道:“谁告诉你,惩罚人就只能打板子了?”
    “也是……多谢陛下手下留情。”燕妃立刻明悟,是自己太过关心则乱了,惩罚人的手段多的是,打板子只是最普通的一种罢,想来李世民也不会真的将李贞打坏,最多就是打他一顿,然后关他几天的禁闭或者别的惩罚。
    “算了。”李世民摆摆手:“我们还是去看看这臭小子带回来的万年紫檀吧。”
    “是。”
    息壤殿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李贞并不清楚,他此时已经来到了二圣宫外的广场上,此时的二圣宫,从广场到门外再到山下的路,都被密密麻麻的马车给堵住了,引起了不少信徒道士们的关注。
    而马车上所装载的,都是李贞从南洋带回来的财宝。
    在为数众多的马车中,其中有一大半的车上都散发着各种各样的香味,这些车子里面装的都是来自南洋的香料,有香料群岛的,也有婆罗洲的,更有沿途船队停靠岛屿上采集的,从最珍贵的沉香和檀香,到最大众化的胡椒和丁香,只要是南洋出产的香料,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李贞愿意将这一批香料卖到市场上去的话,那么这批香料的价值足可以再建两座五庄观——包括山下各种酒楼的那种。
    除了香料之外,剩下的一成是各种奇花异朵,而且都是活的,都是中原没有见过的珍宝。
    再有一成是李贞得到的珍惜矿物植物动物标本,那一次临近那一座即将沉没的岛屿上遇到的三株植物中两株都在,唯独最后一棵树体积实在太大,被划分到了木材区域。
    剩下的三成中,还有一成是各种珠宝,比如在仙本那收购的各种珍惜珠宝,除了送给燕妃的,都在这里面了。
    最后两成就是李贞在南洋得到的各种珍惜木材了。
    各种各样高大的乔木应有尽有,紫檀木、沉香木、楠木、钢柏木、柚木、铁檀……应有尽有,都是从婆罗洲以及沿途各岛上搜集到的,虽然平均每棵树只有三两根,但是因为种类实在是太多,再加上个头巨大,因此足足占据了两成的没马车——当然,这也是因为李贞不舍得将这些木材分段切割,而是将其完整的运了过来的原因导致的。

第两百三十章 让人眼红的木头
    第两百三十章让人眼红的木头
    在所有马车的最前方,停靠着两辆马车,这两辆马车之间相隔超过十米,车厢被拆掉,分别承载着一棵大树的头部和尾部。
    这棵大树显然十分沉重,除了两头有两辆四轮马车之外,中间还用几辆板车承载,两侧更有七八匹健马拖动,可见若不是十分沉重,也用不了这么大的阵仗。
    这一棵树自然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那一棵二十米的紫檀木了。
    这棵紫檀木或许不是所有紫檀中最高的,但是绝对是所有树木中比重最大的,要知道当初为了将其运上船,李贞可谓是费尽了心思,又是滑轮又是杠杆的,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终于算是将这棵树装上船。
    其实这些大树都是用这样的方法运上来的,虽然别的树没有紫檀比重这么大,但要知道这颗二十米的紫檀,在李贞所有的树中,也只能算是中等身材——比如那两棵柚木,每一棵的高度都超过了五十米,虽然密度不如紫檀(柚木的密度在0。57…0。69g/cm3之间,远不如紫檀),但真要是论总重量,还真不一定比紫檀少多少。
    再比如那一棵黑檀,高度同样高达四十五米,密度更是高达1。2g/cm3,重量可比紫檀重多了,实际上这也是李贞收获的木材中最重的一颗,当时为了将其运上大船,光是小船就沉了两艘,木质的吊塔更是因此断裂,两个人因此重伤,当时光是为了装这棵黑檀,就足足耗费了大半天时间。
    当然,真要论价值,还是那一棵沉香树最值钱,沉香树不是沉香,沉香树在特定的环境下的确可以结成沉香,但不能说沉香树的木头就是沉香。确切的说,沉香是当沉香树的表面或者内部遭受破坏,比如雷击、虫蛀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形成伤口时,为了保护受伤的部位,树脂会聚集于伤口周围。当累积的树脂浓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将此部分取下,便为可使用的沉香。然而,伤口并不是树脂凝聚的唯一原因,沉香树脂亦会自然形成于树的内部及以腐朽的部位上,同样形成沉香。
    李贞眼前这棵沉香树并不高,只有三十米左右(最高的沉香树可以达到五十米),但是经过李贞的鉴定发现,这棵树的年龄在八百年以上,树的中间部位有一处七米多长的雷击状疮疤,当剥开这一片的树皮之后,李贞惊讶的发现这一片疮疤的下面早就已经变成了沉香,而且是最好的沉香,级别比皇室的贡品都要高,又是这么大一块,可以说价值连城。
    因为大部分的树木都太过高大,因此相当一部分树木都像是紫檀这样装载,否则一辆马车根本无法将其运送过来。
    当然,今天的主角是这一棵紫檀,相比于沉香,紫檀的价格就差多了,但是放出来依旧可以震惊世人。
    此时的紫檀树旁边,早已经被围满了人,所有人望着这棵巨大的紫檀,都不吝于献上自己的赞美之词。
    “果然不愧是木中帝王,好紫檀,果然是好紫檀啊。”
    “是啊,老朽用过的紫檀不少,但是真正的紫檀树还真没有见过,尤其是这么大的。”
    “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
    “这难道就是从南洋岛屿上弄来的?”
    “……”
    “见过殿下,请问殿下,这紫檀木若是放在市场上,将作价几何?”就在所有人都围着紫檀赞叹不已的时候,魏征却忽然看到李贞出来,连忙朗声问道。
    在场之人中,可以说再也没有比李贞会做生意的了,魏征也算是问对了人,只是自己这棵紫檀的价格,李贞还真不好说。
    “……”百官以及其他看热闹的人都停住了,目光紧紧的看着李贞,看看能从他口中得出什么价格来。
    “这个不好说。”李贞想了想,摇头道:“紫檀木在市场上价格本就珍贵,本宫这一棵又是如此的巨大,根本不能用市场价衡量,若是放到拍卖会上,就算是拍出两倍三倍的价格,也是很正常的。”
    “什么?居然可以卖出三倍的价格?”百官震惊了,紫檀在市场上的价格有多贵,他们作为常用客户,可是一清二楚,原本这么一棵巨大的紫檀,价钱已经无法衡量了,现在李贞居然要翻三倍……
    可是如果仔细想想,如果自己有这么多钱,翻三倍就可以买这么大一块紫檀……他们震惊的发现,自己还真下得去手。毕竟如果用紫檀打造家具,只要保养得当,用一千年完全不成问题,若是做成棺材,更可以保持千年不朽,三倍的价格,完全不是个事啊。
    “原来如此,是老臣仓促了。”魏征连忙致歉,又问道:“那臣再问殿下一个问题,这样的紫檀,在婆罗洲数量究竟有多少?”
    “……”
    “很抱歉,这个本宫依然无法回答你。”李贞又一次摇头道:“本宫只是围绕着婆罗洲转了一圈,画了一个简单的地图罢了,因为时间紧促,我们除了在两处海滩上停留了几天之外,根本就没有在别处登陆,更别提深入婆罗洲勘察了。
    不过本宫可以告诉你们的是,这棵紫檀只是本宫在丛林中游玩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当时在它的旁边还有为数不少的紫檀,只是个头都没有这一棵大,因此本宫没有取用罢了……”
    “哗!”
    如果说刚才群臣们只是震惊的话,现在他们的眼珠子就都绿了,居然还有,不过想想也是,一片森林中怎么可能只有一棵紫檀,而婆罗洲的面积又足足有三分之一个南洋半岛……
    换句话的意思就是,在婆罗洲上,肯定还有为数更多的紫檀木,可能还有比这一棵更高更大的也不是没有。
    这一次他们的眼珠子真的绿了,一想到那么大一片领地,上面那么多的珍宝,居然是被太子殿下所发现的,没有自己的份,一想到这里,他们就觉得自己的心啊,肝啊,肺啊,肾啊,脾啊……就疼的慌,可疼可疼的慌。

第两百三十一章 惊人的利益
    第两百三十一章惊人的利益
    想到婆罗洲可能满地都是紫檀木,所有人的眼珠子都绿了,这么多的紫檀木,若是都运到大唐来,那得卖多少钱来着?
    对不起,我数学不好,让我缓缓先……
    而且紫檀这东西不像是别的东西,紫檀虽然也是奢侈品,但是并不像别的奢侈品那样有保质期,紫檀这东西只要保养得当,放个一两千年完全不成问题。所以也不用担心太多的紫檀涌入市场导致价格暴跌——大不了咱们先买了储存起来,等过段时间再插手就是了,反正这东西的价格就算是降,也只是短时间的,终究还是会涨上来的,而且随着紫檀的减少,价格还会越来越高。
    “殿下此言当真?”听了李贞的话,连魏征都震惊了,不可置信的问道。
    李贞保证道:“当然,本宫从来不骗人。”
    “而且拜托你们不要只将目光放在这棵紫檀上好吧?这么多的马车,除了紫檀,宝物可多的很呢。”
    “呼~”
    李贞明显听到,现场的呼吸忽然粗重了许多,所有人都看向看紫檀之后——整个广场,有一半都是被各种树木所占据,每一棵都至少在三丈之上……
    “殿下……殿下的意思是……这么多的树,都是从婆罗洲找到的?”房玄龄的声音都在颤抖,眼中既有期待,又有不可置信。
    “九成都是。”李贞想了想,给出了一个数据:“只有一成是在沿途岛屿上搜集的,剩下的都是在婆罗洲上找到的。”
    “……”
    广场之上一片寂静,所有人都难以置信的看着李贞,这婆罗洲到底是有多富有啊?
    “哐~”
    正当所有人都震惊的时候,一声巨响将所有人都下了一跳,大家举目望去,发现动手的是杜如晦,而他针对的对象居然是一个木箱子。
    也不知道这老头哪里来的这么大的力气?上百斤的箱子居然被他一脚从车上踹了下来,摔在地上摔的粉碎,露出里面黑乎乎的块状物。
    还不待侍卫喝问,就见杜如晦癫狂一般的大笑道:“哈哈哈……果然,果然,我没有猜错,这就是沉香,是最好的沉香啊。”
    “什么香料?沉香/”房玄龄见杜如晦清虚有些失控,连忙凑上去,一看之下顿时也惊呆了:“这……怎的会如此之多?”
    别人一看自己的顶头上司都惊呆了,连忙也都凑了上来,这一看之下,所有人都被震撼了。
    “这是沉香吧?”
    “应该是吧?可是怎么会这么多?”
    “不知道啊,沉香不是应该很稀少的吗?”
    “我的个天哪,这是要发啊。”
    “……”
    大家的情绪明显有些失态,所有的对话完全都是毫无意义的口水之言,可见他们都已经被面前的这一箱东西震撼到了,以至于心神失守而不自知。
    “上好的沉香啊,价值万金。”不得不说能当上贞观时期宰相的,基本上就没有一个善于之辈,杜如晦虽然第一个被震撼到,但是他也是第一个脱离出来的。
    拿着一块沉香仔细的检验了一番,杜如晦震惊的问道:“殿下,这沉香莫非也是从南洋婆罗洲得到的?”
    “不错,正是从婆罗洲得到的。”李贞肯定了杜如晦的猜测:“世界上沉香在婆罗洲并不罕见,虽然说不上俯首可拾,但是也不算什么珍贵东西,本宫搜集了这么多沉香,也不过只是搜集了方圆不到一里之内的沉香树罢了。”
    杜如晦长叹道:“如果殿下所言属实的话,那么这婆罗洲,我大唐是绝对不能放弃的了。”
    “当然不能放弃。”李贞断然道:“婆罗洲虽然不如南洋的开发价值更高,但是首先婆罗洲位于整个南洋群岛的中心,只要控制住了这里,我们就可以将影响力辐射到整个南洋群岛;其次,婆罗洲的资源同样丰富,只要开采出来,虽然说不上是让大唐吃饱,但是养活半个大唐还是没问题的;最后,婆罗洲毕竟是一座大岛,气候也算是宜人,这么大一块陆地,完全可以让百万大唐子民安居乐业,这样的地方,要是就这么放着不开采,实在是太可惜了。”
    李贞这话说完,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他们明白,接下来就是正事了,首先需要几个相爷表态,接下来才能轮到自己等人开口,这是规矩。因此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几位相爷,看看他们都要作何表态。
    “可是有一点殿下也不能不考虑到。”魏征第一个开口,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道:“如今我大唐正在对南洋进行开发,而且目前也只是开了一个头罢了,我们连南洋的事情都没有搞定,殿下您又给大唐找到了这么大一块地盘,大唐哪有那么大的精力同时兼顾两地?
    当然,臣不是说放弃婆罗洲了,毕竟婆罗洲对我大唐同样重要,只是殿下您自己也说过,一口吃不成胖子,步子迈的太大,是会扯到**那什么的。”
    “噗~”李贞第一个笑了,真是没有想到,自己私下里随口一个吐槽,居然还被人记在心里了,而且说这话的居然还是魏征,这真是太有意思了。
    “臣出言无状,还请殿下恕罪。”魏征也是有些不好意思,他也没有想到,自己顺嘴一秃噜,居然将太子殿下的‘名言’说了出来,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实在是大大的失礼,因此连忙请罪。
    “不过臣的意思就是这样的,还请殿下给出一个解决的办法。”魏征再次表明了自己的立场,首先放弃婆罗洲是不可能的,有了南洋半岛的诱惑,如今南洋的开发已经初步进入了正轨,所有人都对南洋开发充满信心,如果这时候谁敢提出放弃婆罗洲,那么他就会背负上千古骂名,任由万民唾弃。
    何况,如今的情况是,朝廷就算是想要忽略婆罗洲也是不可能的了,李贞出了一趟海,居然带回来了这么多的宝贝,早就引起了百姓们的注意,口口相传之下,又能隐瞒多久?

第两把三十二章 臣附议……
    第两百三十二章臣附议……
    “朝廷开发力度不足,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杜如晦苦笑道:“殿下,您给大唐开辟出了这么大一块领地,对大唐来说的确是一件好事,但是目前为止南洋的开发已经牵扯到了我们大唐所有的精力,您这突然又找了这么大一块地盘……大唐真的已经没有那么多的余力了,对于现在的大唐来说,婆罗洲是一块肥肉,但同时也是一块鸡肋,处境太过尴尬了。”
    “我们或许可以将婆罗洲的开发计划暂时搁置?反正地盘就在那里,早晚都是我们的。”有人建议道。
    “绝对不行。”房玄龄想都不想的就开口拒绝道:“婆罗洲的消息是隐瞒不住的,如果让百姓们知道我们又开辟了一块新土,却藏起来不予开发,他们绝对不会满意的,我们这样做也容易失去民心。”
    婆罗洲的消息肯定是隐瞒不住的,就算朝廷下达封口令,事情也终究会传出去的——要知道这一次随李贞出海的除了正规的近卫军之外,剩下的可都是从民间招募来的水手啊,四艘商船的水手足足有四五百人呢,正规军可以下达封口令,可是水手们都是平民百姓,难道也要让他们封口吗?
    而一旦婆罗洲的情况传播出去,那些想地早就想疯了的贫民,绝对会给朝廷造成天大的压力,从而逼迫朝廷下达政策,移民婆罗洲,而朝廷迫于压力,肯定也会这样做的。
    而且婆罗洲和南洋是不一样的,南洋之所以进展缓慢,是因为南洋有大量的土著,在这些土著被消灭或者被捕捉到一个安全范围之前,移民政策是肯定不可能彻底实施的,而想要达到这一前提,就算朝廷全力以赴,也需要至少三五年时间。
    可婆罗洲不一样,这里地盘够大,资源够丰富,环境也非常好,偏偏土著却很少,典型的地广人稀。多了不敢说,李贞可以保证的是,朝廷只要能移民二十万过去,汉人人口就完全可以形成数量上的压制,然后慢慢的将土著同化或者灭绝掉。
    大唐现在有能力移民二十万人到婆罗洲吗?
    当然可以,一艘千吨级的商船如果只用来运人的话,大概可以运送几百人左右(按照五百个乘客,一个乘客一百斤来算是话,也就是二十五吨左右)——人不同于货物,一艘千吨级的货船,满载的话可能装载两百吨货物,但是绝对装载不了同等重量的人,因为在运乘客的同时,你必须要给乘客一定的活动空间,不可能让他们像是沙丁鱼一样挤在一起,那样绝壁会出事。何况除了人之外,移民不只是把人运过去就可以了,那还需要大量的物资,也都需要船队运过去,这就更加决定了一艘船载不了多少人。
    一艘船运送五百人,一个船队如果有二十艘千吨级的商船,那就是一万人,再加上随行的小船也可以装点人,一趟就按照运送一万五千人算,也只不过需要十几趟罢了。
    从越州到婆罗洲,其实也就是从南海北端送到南端,南海的南北长度是两千公里。而飞剪式帆船的极限速度是十四节,满载速度至少达到十节(也就是十八点五公里每小时)还是没问题的。
    从越州出发到婆罗洲,一共也只需要一百多个小时,也就是四五天的时间,南海岛屿稀少,暗礁更是少的可怜,只要有准确的航线,完全可以甩开了膀子可劲儿的跑。
    这样全力运输的话,往返跑上个十来趟,也只需要最多半年时间罢了,与南洋半岛上快两年了移民才刚刚开了一个头相比,使用半年时间个月占领婆罗洲,想来没有人会拒绝。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我们怎么办?”有人嘟囔道:“难不成我们要将婆罗洲划为军管区?”
    “诶,这倒是一个好办法。”有人眼前一亮:“如果将这里划为军管区的话,那这里就成了军队的地盘,普通百姓是没有资格占据这里的。”
    “不行,放着这么好的地方荒废着,不光是百姓不愿意,我们看着也心疼啊。”房玄龄立刻摇头拒绝道:“按照殿下给出的资料,婆罗洲根本就是一个只要去了,就可以安居乐业的地方,这么好的地方,就这么白白丢在那里,未免也太可惜了。”
    “大家别吵了,大家看殿下胸有成竹的样子。”长孙无忌制止了大家的争吵,笑问李贞道:“殿下您既然发现了这婆罗洲,想来也应该知道我们目前的窘境了吧?应该是有解决的办法了吧?”
    李贞也没有否认,而是点头道:“不错,本宫的确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希望诸位大人帮忙斧正。”
    见吸引到了足够的注意力,李贞才道:“诸位,你们担心的本宫也早就想过,如今大唐的开发重心是南洋,但是同样的,南洋的开发也牢牢的牵扯到了大唐不少的精力,更别说婆罗洲远在海外,开发代价未必就会比南洋少多少。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