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南皇-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死对头啊。
“这有什么不能答应的?毕竟吴掌柜你也是一片好心嘛。”李贞才没有在意这些,轻松的挥手道:“你尽管去安排吧,对于你们这样的义商,本王是持绝对的支持态度的,这点你尽管放心就是,本王会让下面的官员配合你的。”
“是,多谢殿下,如果没有别的事情,草民就不打扰殿下了。”虽然不知道李贞为什么要答应自己,但吴福成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成了,便主动提出了告辞。
“嗯,去吧。”
“草民告退。”
第三十四章 目的不纯?无所谓的。
第三十四章目的不纯?无所谓的。
“殿下,大通(注:这个是大通,和刚才从大同不是一家,大同背后是儒家,而大通的背后则是世家在支持)商会岭南分会掌柜付学义求见,他同样是带着一大批的物资,应该和吴福成的目的是一样的。”送走吴福成,李贞刚要准备歇息一会儿,小福子就又进来了。
“真是,怎么还排着队的来啊?非要累死我才甘心吗?”李贞纠结道,不知道自己已经累了一天了吗?回来后连口水都没喝呢,真是的。
“那殿下,要不奴婢让他们等一会儿?”小福子见李贞是真的累了,心中也是心疼不已,小声的建议道:“反正他们已经在越州城内等了殿下两天了,想来再让他们等几个时辰,他们也不会说什么的。”
“算了算了,人都来了,就让他进来吧。”李贞摇头拒绝了小福子的提议,这种事情如果从开始就这样做倒也没什么,但现在自己都已经接待了一个吴福成了,如果这时候再拖延时间,未免有失公允,别人也会心里不舒服的。
“是。”
还真让李贞说对了,这些人好像真的都是排着队来的,在大通商会之后,其余几家大型的商会的代表也都陆陆续续求见李贞,以至于接下来的大半天时间,李贞依旧没有得到一口喘息的机会,一直到送走最后一家商会的代表,天色已经昏黄,李贞这才能休息一会儿。
“殿下,忙了一下午了,还是喝点参汤吧。”武媚娘端着一碗参汤走了进来,看李贞快要累瘫的样子,不由修眉微皱:“这些人也太过分了,明知道殿下您刚刚回来,连口气都没有喘过来,就贸然过来打扰,实在是不可原谅。”
“没办法,人家毕竟也是一番好心嘛,而且他们献上来的东西,也的确帮了我不小的忙。”李贞一口将参汤灌下,舒服的伸了一个懒腰,然后很没形象的来了一个葛优躺,头正好枕在椅背上,武媚娘则自动站在李贞身后,给他按摩解乏。
“殿下,依妾身来看,这些人恐怕未必就安了什么好心。”武媚娘斟酌着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俗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些商人为殿下献上如此丰厚的礼物,还不求回报,恐怕所图非小啊。”
“没事,我知道他们是想些什么。”李贞轻声笑道:“他们无非就是想要我的船而已,只是他们自己也明白,这么区区一点物资和粮食只能和我建立一点人情关系,并不能彻底打动我的心。接下来只有他们不断的往里面投入,慢慢的加注,加重他们在我心中的分量,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所以为了最后成功从我这里买到船,他们在接下来的赈济灾民中,一定会尽心尽力,不会有一点的懈怠——这点,恐怕连朝廷自己都做不到啊。”
“这么说来,殿下您早就看出来了他们目的不纯?”武媚娘听了更加疑惑:“既然如此,那殿下您为何还会如此轻易的接受他们的好意?”
李贞淡笑道:“我自然是早就看出来了,但那又如何?有这些商人的加入,朝廷可以节省相当一部分力气,将精力投入到别处的救援去,而百姓也可以及时得到救援——你别管商人们有什么打算,至少朝廷省了力气,百姓得到了实惠,这不就够了吗?
何况,就算这些人有别样的心思,那又如何?人家自己投入了东西赈济了灾民,难道还不准人家捞一点名声吗?”
李贞轻轻笑了笑,心中却是摇了摇头,武媚娘终究还是女人啊,尽管魄力十足,但是毕竟格局太小。而且身为女人,在气量上先天不足,李贞可以肯定,如果武媚娘坐上自己的位置,面对吴福成这些人,在得知了他们的打算之后,恐怕第一时间就会将他们撵出去吧?
武媚娘一听,顿时觉得很有道理,惭颜道:“殿下深谋远虑,妾身远远不如。”
“呼……嗤……呼……嗤……”
然而回答武媚娘的却是悠长而又抑扬顿挫的呼噜声,武媚娘面色一怔,看着已经陷入沉睡的李贞,心中不由闪过一丝心疼,玉手轻轻在李贞脸颊上摸了摸,接着也不知道想起了什么,突然就轻轻笑了起来,想来是想起了李贞的某些囧事吧。
“啊……嗯!”这一觉李贞睡的非常舒服,美美的生了一个懒腰,正要起床,武媚娘就端着洗漱工具走了进来。
“殿下,你醒了啊?”
看着武媚娘那绝美的面庞,再加上是早上的缘故,李贞非常可耻的石更了,连忙将毯子往上拉了拉,装作不经意道:“嗯,辛苦你了,这些事情让下人干就可以了。”
好在武媚娘此时正在摆放工具,倒是没有看见,否则说不定还会发生什么难以言喻的事情呢。
“下人做事情,哪有妾身仔细?”伺候李贞洗漱完成,武媚娘又帮李贞穿上衣服:“殿下,今天你准备去什么地方?”
“今天倒是不用出去,之前的汇报上说,除了番禺县之外,越州码头的损失更加惨重,几乎所有没有进入泊位的船都被台风给破坏了,整个江面上就没有一艘囫囵的船只,今天我可能要处理相关的赔付问题。”在武媚娘的帮助下,李贞终于成功穿上了衣服——话说这古装可真是不容易穿啊,普通的常服还好一点,两个人花上两炷香应该就可以了,这要是正装,需要十几个人在旁边伺候,花费的时间更是以时辰计算,太可怕了。
难怪会有衣来伸手这个成语,合着这句话真不是在说人懒的啊,而是必须要这样,才能将衣服穿上啊。
李贞也不是没有想过进行一次衣服上的改革,甚至他自己都已经付诸于行动了,然而当他将自己制作的所谓的的简约服装(其实就是西装)拿出来后,却被朝中的老学究们喷了一个狗血淋漓。更有偏激的人直接骂他这是数典忘祖,甚至连李世民和平日里对他颇为亲近的大臣们对此事都是持反对态度的。
第三十五章 赔偿?
第三十五章赔偿?
话说当时李贞也是吓坏了,他从穿越过来就一直都是顺风顺水,很少有逆境的时候,这还是第一次被这么多人反对,顿时便下了一大跳,连忙息了这个心思,再也不敢提这件事——当然,这一次的衣服展示也不是没有收获,虽然西装没有被接受,但内裤这种神奇的衣服却相当意外的赢得了朝廷上下的一致好评,并且很快在大唐风靡开来,也算是给这一次不成功的服装改革,颁发了一个安慰奖。
不过虽然遭受了这样的打击,但李贞想要普及西装的想法并没有平息,服装改革势在必行——倒不是不是说汉服不好,实际上世上已经很难找得出比汉服更美的服饰了。
问题是汉服尽管华美,但无论是穿戴还是脱掉都是非常的麻烦,非常的耗费时间,这在注重效率的李贞眼中,本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这种浪费在慢节奏的古代倒也没什么,但在李贞的推动下,大唐迟早要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而资本主义社会最注重的是什么?就是效率啊,汉服的穿戴太不方便,简易服饰的流行早晚都是大势所趋。
所以尽管第一次的服装改革失败,但是李贞已经决定了,只要自己继承大宝,一定要推动服装改革,以后汉服主要作为一种民族服饰,只有重大节日或者闲暇时期穿来解闷,而西装才是未来的主要潮流——想来在了解了西装的方便之后,应该就不会有多少人再有事没事穿汉服了。
“赔偿?”武媚娘修眉又皱了起来:“是他们自己贪图便宜,没有缴纳泊位停靠费用,现在他们的船被暴风袭击,是他们自己倒霉,问题在他们自己的身上,关咱们什么事情?为什么要由我们来赔偿?”
越州那么多港口,每个港口上都可以同时停留几十艘大船,另外李贞还在港口设计建造了许多更加安全的停泊位置。
这种停泊位置的安全性极高,就算是遇见了百年难得一见的台风,都可以保证船舶和船上的货物以及水手都不会受到损伤,非常实用。
不过这种停泊位价格比较贵,只有那些大型商会的船才会使用——这还是在有珍贵货物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就算是大型商会的歘,也都是停靠在港口上就可以了。
这种情况下面对一般天气自然是无妨的,但现在是在台风季节,尤其是这一股台风,那可是直接顺着主将入海口飞进来的,所谓避风港根本就没有起到一点作用,这也就导致了除了停泊在泊位中的船之外,所有的船都遭了秧。
偏偏让因为台风到来,有大量的船只在越州港口下锚,林林总总将近一千多艘,除了那些停进了泊位中的船之外,外面的几百艘船都被毁坏——所以说,如果李贞要赔偿这些人的损失,那李贞至少要逃出去将近百万贯钱呢。
这也是武媚娘不乐意的地方——就算李贞再有钱,如果台风再来几次,也经不起如此的赔偿吧?
“现在不是赌气的时候。”李贞看着武媚娘气鼓鼓的表情,心中好笑,但还是耐心解释道:“我是越王,有是越州大都督府大都督,更兼任着越州刺史的职位。换句话说,越州就是我的地盘,这些船在我的治下出了事情,我当然要过问了。”
“那也没有必要由咱们赔偿吧?”武媚娘依旧有些不乐意:“是他们自己贪图便宜,没有将船开进泊位之中,为什么要由我们赔钱?
妾身知道殿下是想要收买人心,但是这代价未免也太大了吧?
我们是有钱,但这个例子不能开,否则以后要是年年都有船在我们的港口出问题,那我们是不是每年都要赔付他们?
再说,我们这边开了先例,那别的港口怎么办?他们可没有殿下您这般有钱啊。
何况,港口遭灾官府要赔偿,这个先例开了,那别的灾难呢?
农田遭遇大旱怎么办?
大涝怎么办?
蝗灾怎么办?
都需要朝廷赔偿吗?
朝廷哪里来的那么多钱?
这可是得罪人的活计——殿下您为了收买万民的民心,却得罪了大批量的官员,此举不妥啊。”
李贞抓起有些激动的武媚娘的玉手,轻笑着解释道:“媚娘你别这样,其实我们也陪不了多少,这一次越州港口内,被摧毁的船中,有一大部分都是近海渔船或者小型货船,价格并不昂贵,最贵的也不过两百两银子罢了,至于那些大型货船,其实数量很少,这点钱咱们还是配得起的。
再说,这么一点钱对我们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但是对于那一个个家庭来说,就是生存的命根子啊,如今这些船毁了,他们的生存之基也就相当于被毁灭了,这般重大的打击,足以让一个家庭破产。我作为他们的父母官,总不能冷眼旁观吧?不做点什么,我的良心也过不去啊。
何况,你也是知道的,越州港口中,有九成的船都是我的船厂制造出来的,这些船在出厂的时候,其实就已经买过保险了,而且基本上都还没有过期,所以这些船的佩服问题,大头要让王者银行解决,咱们出的只是一个安慰费。
最多也就相当于一艘船的百分之十左右——用近千艘船价格的百分之十,收买一州之地的民心,这个生意太划得来了。”
没错,这时候的银行已经有了保险业务,不用想,这个业务就是李贞自己提出来的,一开始的时候,这个业务并没有被所有人接受。
不过随着李贞将重心迁移到岭南,一部分人也跟随着李贞的脚步,开始了近海贸易,保险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以如今的航海技术,在海上一件海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一艘船上至少有几十人,而且都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一旦一艘船出事,那就会有几十个家庭破灭,这是任何人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李贞不愿意。
水手本身也不愿意。
商会更不愿意。
于是,投保之风遂大行于世。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六章
话说刚开始的时候,保险这东西并不出名,后来还是一个税收,在存钱的时候,和业务员香料,意外得知了这个保险业务之后,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买了一份人身意外险。
后来他在一次出海中因为船只触礁,再也没有回来。他的家人在悲痛之余,拿着保单来银行兑现,结果银行非常痛快的给了一百贯钱的赔付款——这一家人死去了顶梁骨,不但没有垮下去,反而因此兴旺了起来,在城外买了一些地,竟然因此成为了一个富裕之家。
这件事迅速传开,那些跑海上业务的人在得知后都是眼睛一亮——在大海变幻无常,每一次出海都是在赌命,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活着回去,如果意外身亡,光靠船队给的那一点体恤金,怕是也只能勉强让家人混个温饱罢了。
因此在得知了报信业务的存在,这些水手们纷纷在银行购买各种保险。
不光是水手买,还有一些商会,在得知保险的作用之后,更是在每次出海都不惜巨额投保,不光是人身保险,还有财产意外险等等,都在他们的投保范围之内。
有了保险在手,不出事也就罢了,那是老天保佑,如果出事也不怕,虽然货物和人回不来了,但至少可以从银行得到补偿,聊以慰藉。
“但是,别人怎么看?”武媚娘还是有些担心:“咱们财大气粗,但是别的临海城市可就没有那么多钱了啊,让他们知道殿下您的举措,那他们还不得恨死你啊?”
“也对,的确不能以赔偿的名义给他们补助。”李贞想了想,武媚娘说的也有道理,升米恩斗米仇,恩惠这种事情不是越多就越好的。
不过赔偿又不能不给——这可是关乎到自己的一条大计划的。
“那媚娘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办?”
“一定要给吗?”
“没错,一定要给,而且至少要一成。”李贞点头道:“因为这关乎着我的一个计划,同时也是在为越州港口建立权威,让他们知道我们的诚意——我知道现在有些人都在暗地里叫我吸血鬼,因为我建设的市舶司甚至连条最小渔船都不放过,只要在港口登陆,哪怕船上只有一条鱼,就要缴纳税收。
以至于有些小船宁可偷偷找偏僻地方登陆,也不愿意来港口停泊。殊不知这样的举动根本就是在赌博,一旦海水涨潮或者出现别的问题,在野滩登陆的船基本上都保不住,对于一些将船看做一家人生计之根本的人来说,一个家庭的破产已经成为了必然。
现在我就要告诉他们,我建设港口不只是为了收税,对于他们本身也是有好处的——至少在我的地盘上,你的船出了问题,我是可以负责赔偿的……”
“那就用慰问金的名义吧。”武媚娘道:“不这慰问金不能由殿下您自己出,必须走府库的路线,以府库的名义发放。”
李贞断然道:“这是自然,我可是在为越州考虑,用我自己的钱算什么意思?当然要走府库的路线了。”
“那就没有事情了。”
李贞却忽然反手保住了武媚娘,谄笑道:“媚娘姐姐,你真棒,巾帼不让须眉啊,我现在越来越佩服你了。”
“殿下……你还有事情呢。”武媚娘大惊,想要甩开李贞,却不敌李贞的力气,只能虚弱的找了一个借口。
但李贞现在哪里会管这个?
低声笑道:“只是赔偿工作而已,早一点去晚一点去有什么关系?媚娘姐姐,你就从了我吧……”
“啊……”
……
吴度,今年四十岁,家中排行老六,因此大家都称呼他叫做吴老六。
吴老六是渔民出身,因为常年在海上经营,风吹日晒,浪洗水浸,明明只有四十岁的人,却是华发早生,面容苍老,哪里有四十岁的样子,看上去反倒好似六十岁一般。
吴老六早年丧妻,一人将两个儿子抚养长大,不过两个儿子在长大后都没有继承家业,而是在船厂工作。
对此吴老六是持支持态度的,临海垂钓,拨琴弄箫,这只是存在于文人墨客的幻想之中,真实的海上生活,其实是很苦的,而且危险性极大,稍有不慎就再也回不来了。
要不是吴老六不识字,又没有别的谋生技能,他也不至于在海上讨生活了。
而且因为岭南属于蛮荒之地,经济极端不发达,有的地方甚至量钱都不认,还是以以货易货为主要经济交流手段。在这样的地方,鱼获能卖出高价才叫见鬼了。
所以吴老六一家的日子过的很苦,但好在两个儿子争气,从小就刻苦读书,大儿子还考中过童生,虽然以后再也没有考中,但在方圆几十里内,也已经是难得的文化人了。二儿子虽然没有考中什么功名,但也是熟读四书五经,也算是不错了——至少相比于周围村镇九成九的人都是大字不识一个来说,已经是很难得了。
尤其是后来越州造船厂建好之后,两个儿子便在自己的劝说下去应聘,因为识字,会算数,因此直接便被招进了船厂,成为了船厂的小头目,月薪高达一贯,在岭南这破地方,已经是金领级别的收入了,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经过了两三年的打拼(注:船厂是早就建好了,在李贞还没有来之前,就已经投入运营了),两个儿子都成了船厂的领班,薪水更是高到离谱,不但在城里买了大房子,而且还都娶妻生子,现在大孙子都可以打酱油了。
就在几个月前,吴老六的两个儿子实在是见不得老父亲再在海上吃苦,便请他去城里居住。
但是吴老六在海上打拼了一辈子,离了海根本就没法活,无奈之下,两个儿子便凑钱给吴老六买了一艘小型货船。
与近海捕捞相比,货运不但安全性更高,而且不像打渔那样靠天吃饭——现在越州到处都在搞建设,有很多地方大型船过不去,只能用小型货船运输,所以小船在越州其实也是非常吃香的,根本不愁接不到活。
有了新装备,吴老六鸟枪换炮,再加上他现在只有自己一个人过活,生活不要太滋润。
第三十七章 越王驾到
第三十七章越王驾到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好不容易过了两天好日子,吴老六还没有尽兴,一场台风就彻底刮碎了他的美梦,将他的一切摧毁——包括那艘货船在内,都被狂暴的大风给卷成了碎片。
“爹,您就吃点东西吧,人是铁饭是钢啊,您就吃点吧。”看着躺在床上不吃不喝的老父亲,大儿子吴涛又是伤心又是焦急,手里端着饭碗,想要给吴老六喂饭,但是吴老六却是将头一撇,让开了吴涛的汤匙。
“就是啊爹,您就别郁闷了,不就是艘船吗?船没了,咱们再买就是了。”二儿子吴波也劝道。
“额……呼呼……呼呼……”谁知道他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吴老六顿时就捂着心口,剧烈的喘息起来。
“爹。”两个儿子大惊,连忙上去又是捶背又是顺气的,好不容易帮着吴老六将这口气顺过来,不然后果难料。
“混账,你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见吴老六没事了,吴涛松了口气,开始找吴波的麻烦,低声训斥道:“你不知道爹现在最听不得的就是船吗?我告诉你,以后在爹跟前少提这个字。”
“对不起大哥,我也不是故意的。”吴波也被吓坏了,没想到吴老六现在对船竟然如此的过敏。
吴涛也没有太过追究,摆手道:“算了算了,以后注意一点就是了。”
“那总也不能就这么耗着吧?”吴波皱眉道:“咱们得想办法将保险的事情告诉爹啊。但是爹最听不得的就是船的事情……这个死胡同得解开啊,否则敌人一天天消瘦下去……真的会出问题的。”
“我想想办法吧。”吴涛也纠结无比:“或许请张二叔他们帮忙跟爹说,是一个不错的办法。爹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心中有愧,认为是自己的缘故,毁掉了咱们想心血。
咱们是爹的晚辈,有些话他不好和我们说,咱们说的话他也听不进去。但是张二叔他们和爹是老兄弟了,他们之间是过命的交情,他们的话,爹应该可以听进去。”
“也只能这样了,怕就怕爹误会我们和张二叔串联起来的,为的就是开解他。”吴老六的死心眼两兄弟是知道的,如果心中迈不过那道坎,他是真的能将自己活活饿死的。
吴涛道:“没关系,大不了到时候让爹亲自去银行兑换保险就是了,咱们能串通张二叔,还能串通银行吗?”
“也是。”
“越王殿下到……”
就在两兄弟商量定准备去请吴老六的几个老兄弟的时候,外面忽然传来一道尖利的声音。
“啥?”两兄弟蒙了。
“哥,你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了没有?”吴波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连忙问吴涛。
“好像听到了什么……越王殿下到?”吴涛也处于懵逼状态:“难道是咱们家越王?”
因为两兄弟都是在船厂工作的,而船厂又是李贞的产业,船厂的人为了表示自己和越王的亲近,也是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便经常以越王属下自居,开口闭口都是咱家越王。
李贞知道后也不以为意,反而是默许了这种称呼,这个口子一开可不得了,现在李贞所有产业的职员都会以这种称呼称呼李贞,反倒无形中增加了群体向心力,凝聚了不少的人心。
“开什么玩笑?越王万金之躯,怎么会来咱们这种地方?”吴波闻言嗤笑道。
“也对,那就没问题了,可能是咱们两个听错了。”吴涛心中立时坦然,但在内心深处却有一点点的失落——要是越王真的能来咱家,那该有多好啊。
“大胆刁民吴波吴涛,越王殿下屈尊莅临,还不快快出来迎接,你们好大的胆子。”就在两兄弟患得患失的时候,那个尖利的嗓子又响了起来。
这回两兄弟可不会再认为自己听错了,因为那个声音就在自己门口,甚至自己已经通过门缝看到人了——看他们的打扮,的确像是王府中那些采买太监的装束,但在衣服品格上却又比采买太监的等级要高很多,就算不是越王身边的亲近太监,也绝对是王府中的高层。
“真是越王殿下?”吴波慌了:“越王殿下怎么来了?”
“我怎么知道?”吴涛也没了主意:“现在怎么办?”
“我……”
“大胆……”外面的小福子气坏了:“你们莫非是不想活了?越王殿下都到了家门口了,你们还不快快出来迎接。”
“对对对,快快迎接。”吴涛毕竟是船厂的中层领导,也算是见过世面,连忙对吴波道:“老二,你快去将爹、弟妹和你嫂子以及春哥儿领出来让他们拜见越王,我这就去开门。”
“哦哦,我这就去。”吴波慌忙点头,往后院跑去。
吴波则仔细的整理了一番着装,大口吸了几口粗气,给自己壮了壮胆子,这才走到了门口,将房门打开。
门外,几十名装备精良,气势森严的侍卫已经排成了两列,形成了一个气势凌然的通道,在通道的尽头,一架装饰豪华的四轮车辇正耸立在那里,透过影影绰绰的幔帐,吴波隐约看到一道人影端坐在那里。
再次深吸了一口气,给自己壮壮胆子,吴波用略带颤抖的声音,弯腰恭敬道:“草民吴波,拜见越王殿下,殿下屈尊降贵莅临寒舍,实在是蓬荜生辉,草民不胜荣幸。”
“吴领班免礼。”幔帐被挑开,李贞从车上跳下,轻笑道道:“本王此次前来,只是为见令尊而已。”
“啊?”在李贞开口之前,吴波已经想过了李贞为什么要来这里的理由,但是任凭他千想万想,他却是怎么也没有想到,李贞来自己家中的理由,却是要见自己的父亲。
可这是为什么呢?
自己父亲就是一个普通的渔民,一辈子在海上与风浪搏斗,连越州都没有怎么出过。
而面前这位呢?
当今天子最疼爱的儿子,天潢贵胄,受封越王,堂堂王者至尊,最有可能继承大宝的存在。
第三十八章 越王驾到(2)
第三十八章越王驾到(2)
按理说,这样的身份和自己老爹的身份根本就是两条平行线,永远也不可能有交汇的可能的。
但事情就是这么奇妙。
按道理说两个完全不可能有交集的人,竟然要见面了,而且还是越王屈尊来见自己老爹。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难道说……
自己老爹的身份并不简单?
他其实是一个隐藏的大神?
只是厌倦了江湖上的争斗,这才选择了娶妻生子,归隐山林?
而自己其实也不是简单的人物,而是一个二代?
这也太扯了吧?
可是除了这个理由之外,吴波自己也想不到越王殿下为什么要来这里了——至于自己在越王的船厂中工作,算是越王的人?越王来慰问老爹?
别开玩笑了。
越州造船厂那么大规模,工匠近万,这种好事情怎么可能会轮到自己?
何况自己在船厂中并不是多么出彩,也没有什么太惊艳的发明和表现。
越王怎么会来看自己?
想想都不可能嘛。
不过不管心里怎么想的,但吴涛还是恭敬道:“殿下莅临寒舍,草民不胜荣幸,还请殿下移步。”
“走吧。”李贞点点头,并没有说太多客气话,双方地位差距太大了,如果自己表现的太亲近,反而会让吴涛心里没底,倒不是保持着淡淡的疏离感,才是最合适的。
“寒舍鄙陋,还请殿下不要介意。”这栋房子并不是吴波兄弟在城中买的,而是吴老六自己在码头附近租的一套房子。
吴老六的房子不小,足有两进,不过这质量嘛……虽然整体上还算完整,算不得危房,但是房子也已经十分老旧,到处都是残破的痕迹——说实话,在吴涛看来,李贞来这里,简直就是辱没了越王这个身份。
“无妨。”李贞倒是无所谓。
吴涛感激道:“多谢殿下体谅,殿下请坐,草民这就请父亲出来。”
就在吴涛离开请吴老六出来的时候,在此时的里间,还上演着一场父子局。
“混账,你何时也学会骗人了?不要以为你爹老了,就糊涂了、”此时的吴老六哪里还有之前的半死不活?只见他坐在床上,吐沫都喷到吴波的脸上了:“你骗人也不会骗,还越王到咱家了?越王何等尊贵?会来咱们这破地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